死的巖層(上、下)

出版社:文史哲
出版日期:2001-04-15
ISBN:9789575493561
作者:卜寧(無名氏)

作者简介

無名書第四卷
.
从死亡到悟道
——《无名书》第四、第五卷读后
(作者简介:黄继持,男,原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已于2001年 秋去世。本文系黄教授生前为即将出版的《无名书》第四卷所写的导读文字。)
(一)
三十二年前(一九六九年),香港一个青年文学社团策划重刊《无名书初稿》首卷时,我受友人之邀,草拟过一篇《“野兽·野兽·野兽”重版赘言》,承接五十年代末昆南评介文章的余绪,对这位谜样的作者,出格的奇者,所抒发的生命感受与思想突破,深致倾倒;并以为此书乃对混乱而虚惘的世代之回应,其意义超乎美学自身。此后中国历史又走过十年左右风云诡谲的行程,在香港台湾竟能得见《无名书》全帙之面世,先于报端,继成书册,维刊出时文字颇有错乱,却如出土文物斑驳可贵。更意外的是,无名氏本人竟现身于香港台北;那时他已约六十五岁,却仍雄健如往年文风。
《无名书》全帙,虽由原计划的七卷减为六卷,“七”这个神秘数字落空,但确乎是完整的煌煌巨著。前后两半的写作,则隔开了五六年,而这五六年则经历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地壳变动”;巨变或正或负的意义与影响,恐怕还要待他年审视与实践,方能澄清,但无名氏却恰恰被此际的时空所卡住。《无名书》原来构想于四十年代后期;原本作意,不无为时代之病开方,寻病之根,思复生命之元气。把中国的处境与遭逢,置于世界乃至宇宙的全域中,作浓烈的体味、深刻的反省、融贯的汇合,从而翼望开出“创世纪”式的新局面。但超越历史,也必然以现成的历史为跳板,跳板当中断裂,不能不影响到跳跃的成绩。于是《无名书》后三卷的腾跃,能否一如初拟,未必不成问题。虽则格局早已大体厘定,而且目光朝向未来,但天翻地覆之际,作者被迫闭关,内视忆昔,则“星云之外”开放的花,其主观的理想意义,恐怕一时大于客观的现实意义。全书之又一次修订出版。仍冠“无名”之号,其深蕴或即在此。确解明证,是待他朝。如果历史再能走出狭谷,生命真机回复,则作者、读者以及书中主角,当有相视而笑的一日吧!
因此,目前评说《无名书》的后三卷,也许为时尚早,虽则这三卷书面世已迟。不过迟早也是相对的,最重要的是超乎时空的生命之真机;而作为文学艺术,真机还加上气魄。真机超乎形躯,气魄却多少制约于年龄。此于作者创作未必不然,而于读者回应尤见其然。当年我妨笔写《“野兽·野兽·野兽”重版赘言》时,年龄与作者创作该卷时大体相当,尚处于善感多思的青春年华将尽而未尽之际;而今日属笔试谈四五两卷,则已与作者创作的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了。有愧不及作者青春火炎之能长葆不衰。无名氏生命能量大,奋力与岁月抗争,能对《无名书》多次修订,使作品更加完整;虽则我个人阅读偏见,更喜欢前两卷半初版本的莽莽苍苍,未求完满照应,生命之初机喷薄。
《无名书》后三卷大体上保持那份莽莽苍苍生机喷薄,不过已略呈整治,“诗语”之外,比起前三卷,“事语”、“理语的楔入”,较为多见。故事情却仍是次要的,人物心灵所呈现的感觉图象及其思想意蕴,一直是全书气派所在。但后三卷比起前卷,在青春的喷薄腾凌之后。增添了四十年华的成熟(就印蒂而言)或中岁的溃败(就大多其他角色而言),小说中的人无可之对比,较前具体得多。第四卷故事设置在抗日战争期间,国事战事前方后方情况之呈现。尤其以友侪生活的“荒漠化”对比印蒂之追求“圆全”,事相刻划便重新吸纳传统小说的某些成素。第五卷华山悟道与第六卷“地球农场”的展示中,“道体”与“乌托邦”的描述,自不免以“理语”取胜,“诗语”“哲语”时合时分。于是全书的语言,织成线步繁复的厚毛巨毯,意欲承载人类的全文明、星际的全宇宙、心灵的全幅度。不问这宏图成功到哪个程度,单凭这份雄心的二百五十万字的文本,便足令人赞叹;尤其考虑到写作时的境况,更使人惊愕于人类心灵力量所能创造的奇迹!
(二)
与前三卷之每一卷各显生命之一“相”者不同,第四第五卷其实是一个整体,荒漠、死亡、求道、悟道交织成连绵的大画卷;虽然画幅上笔触有时不尽调协浑融,但两卷不容割断分头处理。昔年我初读《无名书初稿》前两卷半时,因见每卷分别大笔濡染革命、恋爱、罪孽,主角在人生历程的每一阶级,都分别以生命投入,沉浸陷溺,终于扬弃超越,中间遂能全幅展示生命之一“相”又一“相”,遍历诸境,冀能开出生命与时代的新机。昔年我曾据书中插页预告的题目,猜想其后的四卷,或分别写孤绝、死亡、悟道、新生。后来得读后三卷,发觉其后数卷与前三卷布局结构并不尽相同,不再取生命“投入—沉溺—超越”的模式。因为此际的死亡,不是作为生命境界的追求,而是作为谛视的对象,关于死亡,不好说投入或沉溺。对宗教现实体制规条人事,虽或可予扬弃,但于宗教精神本身则不断深入;因而与革命、罪孽之“相”不同,与恋爱之在《海艳》一卷结束处之“逃离”亦有别。《无名书》后三卷,正以宗教式的求道、悟道、无悟后回向,贯串全书。返观前三卷,诚然亦在展现求道的步伐,但事竟须籍后三卷宗教意蕴之全幅展示——主要是东方的禅道意蕴,加上西方歌德式的浮士德精神,而出之以近乎西方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艺术语言——来照明全书六卷的中心旨趣。
于是后三卷中,至少《死的岩层》《开花在星云以外》,阅读时不应分作自成起迄的两截。如果必要分部,以死亡为主调的篇章,其实直贯到《开花在星云以外》第二章印蒂母亲之死;而对于制度性宗教的舍离与超越,也直贯到该卷首章,那是承前卷对天主教佛制度的局限与人事的坠落,于此对所作谓道士的矫饰虚伪之揭露,从而坚定印蒂寻求与宇宙之冥契,固然在《开花在星云以外》一卷之始,印蒂已上华山,但是待他识穿那名道士的野心,又痛惜母亲逝去,进入此卷第三章,印蒂重回华山四千仞上,方迎来悟道之机。所悟的“星球哲学 ”渗透印佛道的智慧,前此“死亡”与“宗教”的二重奏,遂综合而提升为高亢入云的大交响乐。作者执笔时虽身不在华山,当有华山体验的“记忆”;属困索居,终于写成中国二十世纪文坛仅见的,融宗教精髓与艺术璀烂为一体的大书。
(三)
回头看“死的岩层”,虽非以印蒂生命主体钻入来呈现,但就所见闻细加审察,战祸情形大幅描绘,“死亡”或作为生命的戕杀,或作为意义的负值,或作为反思的契机,或作为人生的大化,如是种种,实是以提供求道者憬然的启示;虽则很多不是印蒂自己直接经验,非若前数卷之以诸“相”在主体生命充分展开并超越,这多少让熟悉前三卷格局的读者略感遗憾,似乎把死亡“外在化”了。缘由请容我猜测,也许作者动笔赓续之际,面对外界的严苛,亟须在主体上积极提系,遂不让印蒂浸沉在死亡的负面体验中。死亡的环伺下,印蒂或藏身于教学寺庙,遗世而独立;或闻见于友侪晤谈,观生而悲怆。于是第四五卷,印蒂一开始已走出《金色的蛇夜》的孽境,而以正面求道者形象,穿越时代的诡谲与众生的苦难,一步一步地获得“高峰体验”。
《金色的蛇夜》下卷,在一九五零年只差五万字便已完成。时代巨变,到一九五六年提笔补足并构拟下一卷时,原初计划有所改动。《荒漠里的人》一题放弃了。究竟原先打算写印蒂 (或加上莎卡罗)遁入沙漠,探索“永恒黑暗本体的秘密”,让“追随文明的一切梦魔”真正死去;还是打算写抗战前后生活枯槁困顿孤绝如荒漠,从而反托出生活轨道必须转换;作者于此留下一道让读者猜度之谜。如果是后者,作者在《死的岩层》中,籍印蒂诸友生活状况,已有充分的刻划。如果是前者,则“孤绝”本来就没有分界,主观体验固然可贵,但客观事实毕竟在前,而且往往不以主观意愿而转移的。
战争杀伐,这种源于人类野心与愚蠢所致的生命徒然截断,虽则或仅为死的岩层之表,但此严酷的事实,在“历史峡谷”中几乎无可回避。本着民族生存的宗旨直接反应,只能投身抗敌,虽则可能目睹更大量更切近的杀戮,印蒂履行过这份责任,但在抗战中却发现那掩盖在辉煌旗帜底下的人事污垢。于是对抗敌的超离,仍是对死亡无与新生问题的深刻反思。
具体的死亡,尚易于省察;无形的死亡,近死之心,生命枯竭,虽生犹死,其实是更深的恐怖。书中以印蒂诸友人在后方生存状况的大量描述,虽然过多刻划夫妻不谐、男女间生机之相互消蚀,但可视作“死的岩层”的不可少的衬托之笔。至于落到具体生物生理层面,战争对个体形躯的摧残,五官不全,四肢残缺,呼吸仅存,生死难辩,给目击者的恐怖感,书中有震憾性的刻划。
当然对死亡作淋漓尽致的铺陈,出自印蒂革命时期结识的旧友左狮濒死的追述。中国远征军缅旬大撤退,次经原始大丛林,每一步都直接面对死亡,最后两万三千人只剩下二千多。这不是抽象概念化的“死”,而是存在主义式的直透生命底蕴的体验。左狮由是弃绝武力斗争抽象原则的信仰,印蒂则更由是更努力寻长文明的正道、生命的基源,以超越死亡的威胁。
当然有自然的逝去,并且还有与生命结合的死亡,死亡变成生命意义的一部份,逝者有所了悟,并给生者以启悟。这个层面,充分表现于印蒂父母之辞世。生物学家父亲以“智者”,基督教徒母亲以“情者”,分别呈现接受死亡的两种卓越境界。印老先生知道自己从“人”这个生物转变成化学元素,又将转入另外一些矿物植物动物躯体中,生命无边无尽;“石头哲学”则是他的遗嘱,石头超乎生死。印老太太临去时以仁蔼的话音,再一次宣示“爱的哲学 ”,爱是生命,是幸福,是太阳。印蒂辞别父亲时,已经历过天主教体制的生命;辞别母亲时,又经历过佛教仪轨与道教形式的生活。虽然三者他都扬弃其外壳,却多少参进其内蕴。而父亲之逝,作为人子与游子的他,在父亲身上看见一个最亲的人变成一堆灰、一道青烟;在母亲身上,看见宁静得似乎不像死的死,然而给生者天翻地覆的感觉。无声的生命凝视着,他现在面对的,不是一座“玄学的死壁”,而是一堵“现实的死墙”,他不能不激动。父亲走时,还给他最后的指点;母亲走时,他不能不忏悔有负至爱的期望。智与情通过死亡再一次深深渗入印蒂生命中。而今他洒落独行,天机自运,离开悟入道体的境地不远了。
(四)
印蒂之进入天主教、佛教规制组织,以及参与道士形式修行,而至发现其局限与表里不一,毅然舍却;这在书中以故事情节来交代,虽则稍嫌简单化,但不乏戏剧性效果。至于对各宗教教义与内在精神之理会,则多以独白或描述展示,大都深刻,时有慧解;虽闻或与情节发展分为两笔,却为“开花在星云以外”作准备和铺垫。
关于天主教,着笔在“情感的皈依”。前时印蒂经历过极其诡异复杂的“蛇夜”,抗日动荡的战乱,此际他追求并皈依的是“伟大的单纯”。于是无名氏笔下的天主教,以美学意境为主,他称之为“美的崇拜。因此作者没有阐述天主教的义理细则,从奥古斯丁的体验到阿奎那的玄思,都未予着笔。他强调信天主教乃先情后理,其“理”乃知识形上学打入情感后的表现。这当然是天主教表现形态的一端,也是作者以其艺术体会与东方意境及现代科学思维,对天主教的一种了解。对天主教之超越,情节上以梅神父不能恪守色戒来交代;这其实只是助因,主因则是印蒂体会到:天主的优点,是他无上的美;他的弱点,则是无上的压力,让人丧失自我。印蒂曾经全盘奉献,却于一度认为最高最圆全的真理形体中见出裂象。自此要从一度沉醉在崇拜中并让神支配一切的情况中,重新恢复自由的抉择。埋葬了两年的“自 我”,又一次复活,对天主教遂能有所取舍。他充分肯定天主是个最伟大的“象征主义”,进而认为应以快乐者和审美者的姿态接近他。在作者笔下,天主和教堂这西方式的浓烈却又单纯得笼盖一切之美,多少转化为东方式的空灵并让人翱翔其中之美了。于是印蒂转向佛教,正是必然之道。
书中对佛教的阐述,也不作教义上全幅展开,并未仰仗天台华严的玄理。作者仍本着艺术审美的旨趣,以禅宗为主导的禅宗与道家,互相渗透。于是从紫柏山到华山,形式上或僧或道,精神上则禅道不二。紫柏山云中禅寺里偶见闭关有日的莎卡罗,是出人意表的一笔,多少作为收束前卷开出后卷的艺术转折。成都郊外宝光禅寺行香坐禅,乃对明清以来禅修方法与寺院戒律的实写。印蒂其后走出山门,虽则触发点是发现主管僧众的维那的权欲与阴谋;但根本原因,仍如上面脱离天主教会般,感到过度严肃戒律的压抑,灵感泉源之受阻遇。他必须走出,重寻生命的整体与元几,这其实才是禅的真精神。在作者笔下,印蒂辞别方丈时,有一段机锋问答。比诸古昔灯录所载,这段问答不算怎么出色,但毕竟此时印蒂尚未悟道,却也点出印蒂虽辞佛寺,仍继续禅道上行,只是不受组织戒律香烟梵呗的羁绊而已。他仍须“踏破草鞋”。
印蒂进入天主教会前,曾亲历战场炮火,手触伤病死亡;进入宝光禅寺前,又耳闻目睹更多的死丧。他之进入宗教领域,乃其探察“死的岩层”企图穿越,行程中停驻的站头。不过此时托迹者尚在站头的外围,自然难以满足内在精神的蕲向。他还要下大功夫,冀得环中。于是下一卷书,与其说是宗教之扬弃,不如说是宗教之提升,这主要指东方的禅道精神,一种不似宗教的宗教,或似宗教的超宗教。
(五)
华山四千仞上的道士装束,并没有把印蒂拘束于道教组织,不像天主教会或宝光禅寺般纪律生活。对历道人矫饰与野心之看穿,也不过是谐谑式的小插曲,其严重性断为与说从前窥破梅神父的色欲与维那谛云的权欲相比。因此他也无须脱却道士装束;道装也不碍禅修,无宁说道禅不二。但印蒂还要穿过死亡又一岩层,见证仁蔼的母亲之死,悟道的机缘才真的来临。
居住白云深处,在天穹间散步默思,意态是东方的,思路与内容则融入现代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现代哲学、宗教学、文化学的元素;开出以艺术感性为主导的人文方向,而让东方的伟大智慧予以照明。此中有进化论的成份,不仅谈生物的进化,且论人类历史、宇宙时空的演化;但不是顺着达尔文走,而是逆向回溯,超越时空,心物不二。此中有柏格森哲学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南岳怀让马祖道一门的体验,以现代的语言再现,提炼出来的整套可以完整表述的生命哲学,空灵入浑而又有血有肉。思索行进过程当然是艰苦的,哲思还要转化为生命实感。实“感”方能真“醒”,第一醒还须继以第二醒第三醒,更须等待最后的大醒大“悟”。
“悟”之来临,触机而不可勉强,往往在着力苦索之后,偶值宽余,洒落得之。书中所述,多少渗入西方浪漫主义情调。邬玛丽这个角色,先后在天主教区与华山峰头出现,为情节需要而设置,带有过多的理想色彩。前时联系印蒂脱离教会,此时助成印蒂华山悟道。运笔稍嫌刻意,欲藉以推动小说开展。与玛丽华山重遇之前,作者笔下的印蒂虽已进入高峰体验,那是努力攀援、思而后获。与玛丽同游作别之后,则在一片光中,灵魂深处的沉重感尽除,内外一片明亮,“啊,我悟了!”那才是历过西方式的哲思,真正到达东方式的了悟。“一切亮极了!”
悟后其实还要经历一段殊不寻常的心理波荡,并非一悟即可完事。书中此处多描述,尤见作者功力,其深刻比带哲思禅悟部份,有过之无不及,更见所描述的为“最有血有肉的真空灵 ”。初悟闪过一阵最明亮的大闪电后,跟着而来的大恐怖、大孤独,“生命中最大一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日蚀”之感,由初悟的破坏到大悟建设,这段艰辛历程,写得相当饱满。再通过这近乎负面的考验,进而达到大超越、大飞翔,才是作者一贯追求的融历史文化、现代科学、东方智慧为一体的圆全之境。“从千千万万个否中呈现千千万万个是。”这已接近华严境界了。
压卷的一章,写悟后静境中的滋味,尤见运笔入微。高峰体验,超离之后,还须回向人间。枢轴处在生意生机之重新感应。于是兰之香、草麻之绿、金鱼之游、婴儿之啼笑,都是美的极致,生命的真机。印蒂可以下山了。
人间践履,写来似易实难。不论下一卷成败如何,《开花在星云以外》可能是《无名书》中顶峰之作。其辞不特如诗之精致,更如赋之浩瀚。悟道之境本超乎文字,作者却能笔夺造化,以艺术家的敏慧来再现体道者的天心。若喻以电影运镜,时而全景,时而特写,时而长镜头,时而蒙太奇,时而慢镜,时而凝镜,交相运用,大大拓宽了文字表现心灵景观的能力,文情分道意合一。这个领域,文学界少人涉笔,作者却在与世疏离的岁月中,能够静下心来写出,未尝不可说是特殊的时代,以吊诡的方式,来成全这一卷奇书了。
(二○○一年端午初稿写就)

内容概要

無名氏,原名卜寶南,後改名卜乃夫,又名卜寧。原籍江蘇揚州,1917年1月1日生於江蘇南京。 40年代,他的愛情小說《北極風情畫》、《塔里的女人》風糜一時,令萬午青年洒淚。書籍一版再版,生命力久而不衰。 40年代開始創作代表作《無名書》。其他作品還有青春愛情自傳《綠色的迴聲》,散文集《塔裡·塔外·女人》隨想錄《淡水魚冥思》等數十種。 80年代初定居台灣。


 死的巖層(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