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书评

出版日期:2016-12-31
ISBN:9787201111698
作者:周丽瑗
页数:280页

其实你可以更幸福

文/Eva77每个人在长长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是与儿女的关系,而是亲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爱是人的本能,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是一本非常实用且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书,这也是一本教会人们如何去爱的书。【成熟的心智模式】曾有人说,“如果你想摆脱身上的枷锁,那你就要学会爱它。”生活在我身上也一次次证明,勇敢地打开礼物面对旧痛,就是一次次在更深层面与自己相遇。任何一段关系,想要幸福,最终都要走上自我成长蜕变之路,进入婚姻,还有更深刻的考验。周丽瑗这本《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 帮助都市男女在恋爱、婚姻中克服心理障碍,她从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以及形形色色的个案基础上精炼而成书,也以自己在恋爱、婚姻中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所有的幸福的起点都是接受我们的本来面目,接受伴侣的本来面目。无论你和谁恋爱、结婚,最终都会和自己相遇。你明白的越早,你就会改变得越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比不断地发现自己、挑战自己,与更深层次的自己相遇更难的了。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感激每一个经过你生命的伴侣,因为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你。成熟的心智模式,就是懂得用内心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少一些执念,就少一些痛苦,多一份自在和从容。风物长宜放眼量,两个人齐心协力得来的一切,才会令彼此更加珍惜。以内省的态度去生活,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切的事就都不是事儿。【灵魂伴侣是一个伪命题】不要试图从另一半那里获得幸福,也不要用尽浑身解数来表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希望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缺乏平静和快乐,所以我们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改善和补充。但并非只有找到另一半你才能获得幸福,你获得幸福的途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也就是说,请将你一直向外苦苦寻找幸福的那只手收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一旦你将所有的目光转到自己身上,再经过努力,你就会获得真正的圆满和幸福。你需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气,看见自己的脆弱和问题,你对任何亲密关系的否定,其实是在否定自己。等你真正明白时,你问问自己究竟是在逃避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踏上真正的成长之路,你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一切都会好起来”是个伪命题】长大后,我们从电视上,从父母,从身边的朋友安慰里,总会听到这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好像这句话是面对痛苦的唯一正确回答。但其实这句话是多么的不负责,它让我们继续经历一轮一轮的痛苦。一切都会好起来,实际是在逃避痛苦,这句话,是麻醉剂,它让我们觉得生活中苦难都是别人的问题,虽然我们自己在经历,但无非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坚强,这就是苦难唯一的意义。其实,我们经历的每一份负面情绪都有积极的意义,面对痛苦,我们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去承认和接纳它,承认自己应对这份痛苦百分百地负责,承认透过这份痛苦看见自己人性的丑陋。面对它,才是唯一的解药。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曾有过茫然、无力、痛苦和绝望、不知所措,只要我们保持着觉知,找到问题的根源,慢慢具备爱的能力,主动去创造属于我们幸福的能力,就会在爱中找回自己。这是一本可以反复精读和领悟学习的书,希望你和我一样,可以在这本书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并且告诉自己,靠自己才是硬道理,其实你可以更幸福。愿我们都能拥有爱的能力,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成年人两大挑战: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

【1】我在豆瓣的心理栏目“自我研习所”上看到一篇文,《你的人生,比别人晚了8年》。里面提到,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将埃里克森将我们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一个主要挑战需要解决。其中,青春期(12~18岁)的挑战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行个人成长。成年早期(18~25岁)则要探索、建立亲密关系。成年中期(25~35岁)的重点在经营家庭,养育孩子。简单心理和北大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对各个年龄层来访者的主要咨询问题排行归类后发现,各个阶段“我们应解决的问题”和“我们实际在解决的问题”并不一致。由于受教育时间普遍增长,更多人进入大学本科或接受更高教育,人们对于自我的探索一直进行了下去,所以青春期(12~18岁)应该解决的个人成长问题没有完成,遗留到了成年早期(18~25岁)。自我探索未完成,未能完全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另外,中国的大环境不赞成早恋,孩子对亲密关系的探索不多。大学毕业两三年后即找到相伴一生的情侣,是不太实际的。成年早期应该解决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又被推迟到了成年中期25~35岁。我们的成长,普遍滞后了8年。按年龄来划分人生阶段的重点任务,不考虑个体成长的特殊性,这种方法我不甚认同,千篇一律的人生很无趣,不是吗?不过个人成长与亲密关系是20~40岁人群的主要心理咨询问题,却一点也不意外。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个解决了就自动将另一个提上日程。更多时候,这两个问题先后袭来,彼此交缠。最近两三年,很多心理咨询师开始将这两方面的咨询经验整理出版,是对这些困惑与烦恼的回应。 周丽瑗老师的《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尝试将这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难题结合来解决。 【2】周老师指出,通过另一半来完满自己的人生,表面是对幸福的期待,本质是对自我的不满意。与其其往外苦苦寻找幸福,不如将目光转回到自己身上,看看不快的感受是源于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自身的问题是什么。从心理疗法萨提亚模式了解到,个人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价值感低下。自我价值感低,不能做自己,就会想往外抓住点东西填满自己,以证明自己,获得安全感。周老师全书透露的观点与此契合。最典型的例子是情侣间的分手游戏。其中一方一次次提出分手,导火线是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一些期待,而本意当然不是分手,只是想通过对方的一次次挽留,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我是被爱的,我是被需要的。”不能顺利进入亲密关系的人,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择偶要求。如果要求是 “对未来坚定,不随波逐流,幽默风趣的暖男”,看回自身,是不是对未来不坚定,容易被外界评价牵引,或者对自身没趣而感到自卑?祈求遇到互补的另一半,或许是个伪命题,深层需求是希望另一个人来弥补未达成的自我期待。失败关系中,伴侣的任务是要让我们学会看清自己、接受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的责任在于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与原生家庭也有关系,我们会承袭父母的沟通方式。如果父母有着不良的夫妻关系,我们会习得一堆争吵和冷淡的相处模式,潜意识里满是对亲密关系恐惧。不想成为弱势的一方,却不自觉背负了弱势一方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如果你极其反感母亲的逼婚,是不是在父母的关系中,母亲是弱势的一方?你觉得母亲没有魅力,所以父亲不爱她,害怕成为她那样的人?但母亲又强烈希望你能有一段好婚姻,成全她的期待。我们有时就这样,卡在自我反抗和对方期待中,动弹不得。可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原生家庭,并不会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什么长进。我们只能接受不完美的妈妈,将期待还给她,独立成长。周老师在书中,用很多具体的个案告诉我们:无论是装满“自我价值”的瓶子,还是觉察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接纳并面对成长过程的局限,都要求我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蜕变的勇气。看清自己,接受自己,是伴侣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爱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亲密关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