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108028600
作者:[美]史蒂夫·奥尔森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不是自命为西班牙裔人就是中国人,不是白人就是黑人……也许我们和这种种分类都有点关系……有些人认为,一个族群的侵略性、宗教性和发明能力不可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和遗传基因有关的。但遗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实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他们只在最表面的地方有差别。基因研究还证实,所有人类都彼此相连,无论是强盛的汉人、在各地殖民的欧洲人、散布全球的犹太人,还是猎捕羚羊的布什人,全部都是同一人类家庭的成员。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探索世界广大区域的基因故事,现代人类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历史,也追踪了语言的起源和分化,告诉我们人类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书籍目录

导言 人种舞台
一、非洲
第1章 演进的终结——人类的非洲起源
第2章 个人与群组——现代人的分化
第3章 非洲人的出走与现代人在基因上的统一
二、中东
第4章 遭遇——中东的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
第5章 农业、文明及族裔的出现
第6章 上帝的子民——犹太人遗传史
三、亚洲与澳洲
第7章 大迁移——到亚洲及以外地区
第8章 本是同根生——语言与基因
四、欧洲
第9章 欧洲人到底是何许人
第10章 移民与欧洲的前途
五、美洲
第11章 定居美洲
第12章 知识的重担——美洲原住民和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
六、世界
第13章 种族的结束——夏威夷和人种的混杂
致谢

内容概要

史蒂夫·奥尔森(Steven Olson),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参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多项关于利用DNA比对以及追踪不同物种演化关系的研究计划,并担任撰稿人。著有《塑造未来与生物科技》。

图书封面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想说明我们从何而来,怎么来的?还好没有搅入鸡与蛋的问题曾经有的人类起源学说:欧洲起源说,亚洲起源说,非洲起源说,多地起源说……,至今未有公一。咱不掺和这个,一切都留给收尸盖棺者,转入本文正题:芸芸论调,抛却客观的假说设论之外,是否背后有着赳赳不寐的隐忧?人类最重要的资源莫过于土地,对土地拥有的合法性,当然是最不容的他人置疑的东西。关于合法性的问题,小时候一直闹不明白,比如春秋时常言,师出无名就要失败,现在想想就是合法性的问题,美国打伊拉克总得有个说的过去的理由。顺一下历史,中国王朝更替,不变的口号就是替天行道,顺天应人,五德三统周转轮回,欧洲世俗国王经由教皇加冕以确立正统。同样,回到我们的土地问题,拥有的合法性怎么确立?对犹太人来说,上帝许诺了流着奶与蜜的土地,为此他们舍了生活百年的埃及,跟着摩西徒沙涉海去寻求,如果没有这许诺,认可生存之地就是自己的土地,那就应该是拿起屠刀立地成王。今天宗教信仰体系已经崩解(中国的天命论也可涵盖其中),合法性的确立就留给了所谓的理性科学,谁掌握了科学的权杖,就有了话语权,就可以立范了。对个体而言,生在哪活在哪,不是什么问题,跨国籍户籍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一个群体,民族,种族没有自己的独属合法土地,那纵是残存千年的哭墙也不能承受的宿命之殇。生于斯长于斯,一个民族最初的起源生息地,自然是其所有,山神水妖姓甚名谁,长须赤尾了然于心,生老病死心安理得。这就是生息之地,文明价值的载体,共识认同的根基,拥有的合理合德,合法性自然不由他人置喙。但一个飘零四海的群体,就难得这份安逸和亲切了,就像惊恐在欧洲周期性爆发的排犹运动中的犹太民族,对他们,一切的立锥之地都是寄篱他乡,更说不上拥有,合法性。而当年,欧洲人挺进美洲鸠占鹊巢,驱逐屠戮原住民,或许如今已被粉饰的近于淡忘,但这份原罪却是永不散去的阴咒。由此,在各种学说支持的背后,隐约着各种寻求根正苗红,彪炳正统合法性的身影。有认为,天朝砖家更多支持多地起源说(不得而知),第一次了解这个观点,心理也有些硌,或许北京人元谋人等史前人种和我们没什么关系,自有史我们就土生土长在此,但对前者的驱逐将使我们生于此的合法性打折,我们能驱逐前者,就可以被后来者有理的驱逐。写着还想到一点,源者,根也,发而散枝天下,根源就有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感,国人最乐于不疲的徐福之国,箕子之后等等,当然,这并不仅见于国人,欧洲起源说,亚洲起源说,东方文明西来说,西方文明东去说,以及最近刚看到的,关于“皮尔唐人”、“日本藤村”的考古骗局,都隐约着这种自娱之乐。忽然联想到今天常听到的老北京,老上海等等老字辈之谈。
  •     前段时间很多报纸杂志都在转载一个科学发现, 人类共同的祖先是15万年前的某两位非洲现代人,60亿地球人都是同一个非洲妈妈生的,我们都是同父同母的血亲,此时此刻你身边任何一个人类都是你远方表亲.当时也没在意这类耸人听闻的科技花边新闻,一笑而过.当翻到<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看似荒诞的发现,的的确确是经过灰常科学的考证的,是全球遗传学家数十年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而且,几乎已经成了遗传学界的铁板钉钉的常识:人类同源.但从小自然课就教导我们了啊,我们的祖先原本是一群蹲周口店树上的北京猿人,(当时觉得我们的祖先好有远见哦,进化都特地选在首都北京). 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祖先born in Beijing,印第安人认为自己是从美洲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欧洲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战胜了尼安德特人赢得了高级欧洲现代人的进化胜利.各大洲的人都是认为自己是各大洲的原创,这就是从前自然学里的常识:人类多源说.其实这个多源说看上去的确也没什么毛病,因为各地都有各地的原始人骨骼化石,复原出来都是毛茸茸的猿人.但仔细想想也太巧了,就那么几万年里,各大洲的猿猴都陆续下树了直立了生火了脱毛了磨石头了, 然后脑容量集体膨胀了开窍了,就进化成各地的现代智人了,仿佛是同一个老师在点拨似的.而同源说则显得更曲折而且悲壮,同源说认为,有几十万年里,地球上各大洲的确存在多群正在进化中的猿人,大家都在不停采集不停打猎不断修炼级别,例如进化到69级的尼安德特人,离封顶的70级智人也就只差那么几节DNA的到位了,却在最后的几万年里因为满足于温饱不思进取,而迟迟掌握不到某些高级石头武器的制造要领,便慢慢被更高级的迁徙中的现代智人挤到了边远不宜生存的地区.按遗传学家的计算方法,只要尼安德特人的死亡率比现代智人高一点点,那1000年以后也就自然灭族了.也就是说,400万年的进化角逐优胜劣汰里,直立起来过的猿猴很多,猿人也很多,但倒下的也是一批又一批,真正进化成现代智人的,只有20 万年前非洲那一群.而且,他们是勇于探索的一群,在之后的数万年里,一世代走出50公里,渐渐就走出了千万公里,走出非洲,走向了全世界.动物逐牧草而生,人类逐动物而生,再加上两个冰河时期的气候驱动,冰架的贯通,一群非洲人走到中东,走到欧洲,走到西伯利亚,走到美洲,走到亚洲,划船到东南亚,划船到澳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的确也是有可能的.那么,各洲各地人的外貌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千万别提人种差异,对同源说来说,从来就没有人种和种族差异.我们只是在那几万年的迁徙里,因地制宜自然而然地脱了进化的胎毛然后皮肤变白变黄鼻骨变高变低,再辅以基因变异头发变金瞳孔变得五颜六色.在同源说的遗传学家看来,跟各科之间的动物相比,各洲的人与人之间的外貌差别,真的是太小了.我挺喜欢这个假说,这样更显得人类的来之不易.亿万个星系里可能真就只有一颗拥有高级生命的地球,亿万个精子也就只有一颗可能投胎成功,亿万年的碳水化合反应才有了一颗有机细胞,亿万年的进化才有一个浮游的腔体,一根脊梁,一个乳房,一个大脑,生命诞生的几率都那么那么小,智慧诞生的几率如果在每种动物身上都是如期而至的话,那这个世界早就是魔兽世界了.我宁愿相信,智慧的诞生,就是一个超小几率的意外.至于为什么要认定起源是在非洲,遗传学家有自己专业的研究方法, 我们那久远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无法考证的,但可怕而可幸的是,我们的DNA就像是一本分子羊皮书,默默记录着祖先融合和迁徙的历史,解读DNA密码的遗传学家们,经过海量的DNA合作跟踪, 顺着世界各大族群的DNA脉络回溯,确实就是在非洲某一古老族群里找到最原始的DNA活体(而且非洲现代智人的化石年龄都比其他洲的更古老).再经过数学统计,现实就大于想象了,就出现了理论上的"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也就是报纸杂志里提到的那位非洲妈妈和黑老子一跳的非洲爸爸.PS: 还与一个理由证实,为什么我们不可能是多地区多源进化成功?科学家回答,你见过不同的物种交配后繁殖成功的吗?即使强行交配,后代也没有生育能力,比如骡子.这就是大自然的天阉规则,DNA不同,交配无效.哪怕只有一小节不同都不行,大猩猩跟人类算是最接近的了,但DNA都比人类多了一对,所以,金刚就无权与人类交配,就只能爬上帝国大厦打飞机打到死.即使是人猿与人猿之间也是一样.研究发现,曾经在中东和欧洲共同生活了一万年的现代智人与尼安德特人,从来就没有混血成功过,上帝保佑,因为我们的DNA里没有任何一段,是跟尼安德特人化石里DNA相同的.所以,如果我们是多地区多源诞生,那么,北京周口店人的DNA,跟非洲海德堡人的DNA就有差别,如果我们和他们各自继续进化到今天,那么,一个非常惨烈的世界问题就会发生:一个北京男人跟一个北非女人相遇了,相爱了,做爱了,但是,因为日他先人的DNA的排斥,就怎么整都整不出一个亚非混血儿来,最后,他们只好选择分手,世界只好选择分裂.但事实上,有目共睹,只要是地球人,别说混两种血,混十七八种都行,所以,我们应该为人类同源的科学发现感到欣慰,应该对所有种族歧视观念抱以鄙视,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条DNA!
  •     我不知道究竟是作者身为一个科学家不善言辞,还是译者态度不够认真,这书读起来很费脑力。但从作者的职业经历看,原因多在后者。翻译的时候,从词到句到段,均欠佳。有的地方,明明是同事的意思,译者非要翻译成同僚,一个词影响尚且不大,但一个句子中如果有太多这种错误就比较难懂了。更令人怀疑的是,译者有没有在通读全书后在进行翻译,翻译完后有没有再进行通读校正。书中有很多段落感觉真是“神来之笔”,突然来这么一段,跟前后文完全没有关系。让笔者读起来甚是吃力。本书的中心思想很好,也通过大量的事例来很好的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而且通俗易懂。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生物、遗传、基因的书,更是关于人类的种族观念,人类何以脱颖于其他动物而出的书。值得一读,有条件最好读原著。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读书是慰藉
  •     2012.12.25 用DNA和线粒体去重新解释现代人走出非洲散布世界的故事,以遗传学的视角审视各个人种,受益匪浅。不过作为一个美国人,本着政治正确的铁律,作者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他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研究人种的不同也不应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不由感叹美帝的政治正确也是挺可怕的。
  •     本是同根生嘛
  •     很好看的科普故事,只是书送来是有印痕,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的不小心吧,希望以后能更细心!
  •     已经过时了 目前基因研究现代人类基因中有10%以上来自尼安德特人
  •     单一起源论的科普,但也许是因为作者不是专业人类学研究的,所以无论是叙事线索还是结构都很不清晰,【也许是】作者最得意自认为最富有想像力的语言学演变一章更是言之无物。
  •     “文化的偏见”可以有如下的表达,即使作者所论述的基因迁徙路线没错,但作为这若干万千年的结果所形成的关于“我族”的现在时形态,即文化、习俗、道德、局势等,也无法被一种起源的乌托邦式的“前景”、“远景”所撼动,恰恰相反,如此这般费劲的迁徙就是为了稳固自身的基因传递,所以排外、冲突、战争、右倾都是无法避免的,哪怕融合是最终的结局也无法因此取消掉阻力的最小存在,这也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所揭示出来的认知。
  •     应该在高三生物知识处于人生巅峰时看,现在已经忘了好多
  •     恰好先读的《城市发展史》,而后读的这本,感觉很奇妙,像是一本前传。
  •     基因无法决定种族
  •     Big pictrue 都有了,再看再印刻一遍。有些细节挺有意思,如讲到犹太人族群、宗教、疾病和基因之间的联系。另说当初美国原著民协会反对基因多样性计划,跟我朝前期某些反对国外医学项目一样的,都是怕被别人算计,再到现在的转基因种子。所以说,落后了连别人是好心还是歹意都拎不清。
  •     写的很好,从基因的角度来描述在数万年前人类从非洲走出去的历史,可以发现现代社会的种族学说是根本不成立的,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
  •     “所有人类同属一个大家庭”不是企图平息纷争的空想式谎言,追溯历史,我们同出一源,人类多样化的现状不能成为不同群组彼此戕害的理由。
  •     翻了翻
  •     记得是学生物必修二时读的书
  •     读起来有些吃力,如果更深入浅出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     视角不错,其实说来说去一句话:人类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还搞屁地域攻击。。
  •     很正面的思想传递,人类同系一源,现代社会应该努力去破除种族歧视,消除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偏见。总结性的段子特有BBC的强调。本书还有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申诉的意味在里面。
  •     反人种优劣论,反人类起源多元论。对歧视的反对总是好的。
  •     人类的历史,从基因角度,又是一片新天地,非常有趣,甚至颠覆了我们对历史,对人类的变迁,对种族的形成的认识
  •     1.一个古老的,广大而鲜明的人类世界;一艘宏伟的特修斯之船,展现了“人”成为“人”的历程。他们思考,表达,仿制自然;他们迁移,融合,创造文明。述及语言、体貌、基因、血缘,反思进化论以来的集体优越感,否定基因变异与文化特征的关系。人类来自同一个夏娃,一如现代科学的始祖是数学;这始祖是女性,孕育天地,像蜂巢中的女王(单就其母体性与原发性而言)。而后人类历史像从山顶倾泻而下的水流一样展开。2.塔里木大法好!美洲古移民大法好!3.斯佛萨自己肯定意识不到,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像核理论一样危险。你能保证你们在做好事,但你们的后人不能保证啊。(保留其他看法。看到后面放心了,作者并不了解中国。)★★★☆
  •     写浅了嫌不够,写深了嫌看不懂,我好贱
  •     资料详实, 可以语言缺乏说服力
  •     民族的区别只是文化上的;就生物性来说,我们全人类的血缘关系比想象中的还要紧密得多得多。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昨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以及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之存在的名古屋市长,还有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各种自相残杀,以及直至今日都未见的世界和平,只觉感慨万千。
  •     从文献考古,总是会有偏颇,因为文献是人写得。用科学解读历史,更为真实。
  •     : Q987-49/2824
  •     原来不管是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都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地球人的祖先都是10万年前从东非大裂谷爬出来的。。。话说历史教材什么时候改一改啊。炎黄子孙什么的荣誉感归属感瞬间全息,因为老祖宗们来我大华夏是从南到北迁徙的。这不就证明了血缘抵不过地缘抵不过长期相处咯
  •     解答了心中的很多问题,不过还是从欧洲视角,对亚洲着墨不多
  •     北方人是南方人的后裔,中国人是非洲人的后裔。
  •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但遗传和表观遗传哪一个作用更明显?
  •     “亚当”与“夏娃”的后代在十几万年的时间内迁徙并繁衍,最终遍布全世界,这段历程堪称全球人类共同的历史,这本书讲述了人们如何发现了这一宏大历程,对于支持或感兴趣亚当夏娃理论的人来说很不错。
  •     一半篇幅在反歧视……
  •     算是炒冷饭吧
  •     了解人类基因很值得一读,也能破除民族主义的迷梦
  •     医学人类学的一部分科普吧
  •     说实话,我还是疑惑于,那些灭亡的人科有没有可能也是我们的祖先之一?
  •     类似于采访集和文献综述,信息密度不是很高。
  •     在当初是个好书哦,现在观点有些过时了
  •     他不再看到老朋友悉达多的脸,而是看到很多其它人的脸。一长串像河流一样流过的脸。不断涌现然后消失,但都好像同时存在,不断地变化、更新、都变成悉达多。没有一个人死亡,他们只是在转换,一直在重生,不断有新的脸孔,在脸和脸之间只有时间
  •     走出非洲,拿基因把你n代谱系罗列,这挺好玩
  •     这书写得很不错,基因研究破解了人类历史的迷雾,化猜测为理论和实证。
  •     虽然只是研究进展综述,还是很不错了。算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或科普书吧。国产的暂时没有。
  •     从基因的角度谈人类起源迁徙,个体之间回溯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起“Self implies others”,哪怕人类和秀丽隐杆线虫之间如果从基因上来说也并没有宏观这么大。
  •     写的不是很好。比较凌乱。
  •     刚刚看完四分之一,感觉这本书是反击种族主义的最好的实战教材。人类只有文化差异不存在种族差异是目前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并得到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的坚实支持。
  •     世界大同
  •     同源学说,利用线粒体,y染色体,突变的DNA序列,语言、工具,绘制了远古人类的迁徙历史,用整本书证明“种族主义都是nc”——我们实在并非各种猿人的演化之作,而是在众猿的灭绝之中唯一留存的一支,从非洲走入了世界,我们所有人都是血亲,我们之间的差异从基因来看实在微乎其微。解开远古的迷题的确相当有趣,然而生物学不是命运。
  •     科普人类历史的佳作
  •     三星半,http://www.bradshawfoundation.com/journey/
  •     没什么新颖的观点,差不多就是复习了一遍高中的基因知识。
  •     我认为写的非常严谨的一本书,评价怎么这么低?完全可以9分以上!
  •     我觉得作者的整体思想是很科学的,人类的种群之分多半是因为错误的认识和狭隘的思想造成的,作者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生物学,基因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并根据人类的基因对梳理了人类的历史。 但是我觉得人类之所以有中国人,美国人之分,多半是因为文化,即人类有了文明之后的自我创造彰显了不同人群的区别,虽然随着全球化,人类大同化趋势明显,但几百年内,人类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仍会长期存在。 另外我觉得作者对中国的描述过于粗浅,我期望看到中国学者写一本类似科普性的中国人基因的历史地图。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颠覆了我的很多观点~
  •     所有的人类都是有联系的,至少从基因层面上看;越往前追溯,个人的祖先也就越多,这样思考很有趣,说不定几十个世代甚至几百个世代前的所有人都是你的祖先,因此,攀附名人为族源的想法其实也是有充分道理和绝对可能的。
  •     解答了我内心很多关于遗传方面的困惑,也有个别修正三观的论点,不过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呀,有待以后的科学进步做进一步的解答吧
  •     历史
  •     看了这本书再看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就全明白了!-,-
  •     共同的夏娃线粒体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