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化学元素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115348383
作者:[英] Jack Challoner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图解化学元素》不只是一场视觉之旅,更是一部化学元素的百科全书。书中不仅有精彩的彩色图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态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踪迹,更有清晰简明的文字,介绍了各元素的发现、命名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书中没有像通常那样按照原子序数介绍元素周期表,而是按照族的次序进行介绍,从而让人能很自然地体会到元素周期表的伟大。
我们不仅能从书中了解到有限的化学元素如何构成了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还能获取许多有趣的小知识——哪里的矿石让人们一下从中发现了四种新的化学元素?谁有幸在世时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化学元素?为什么核泄漏发生时,需要服用碘片进行预防?超人家乡的灵感又来源于哪里?铊为什么会成为致命毒药?而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量储备氦气?

书籍目录

前言
元素简史

碱金属(第 1 族)
碱土金属(第 2 族)
间奏:d 区与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第 3 族)
过渡金属(第 4 族)
过渡金属(第 5 族)
过渡金属(第 6 族)
过渡金属(第 7 族)
过渡金属(第 8 族)
过渡金属(第 9 族)
过渡金属(第 10 族)
过渡金属(第 11 族)
过渡金属(第 12 族)
间奏:f 区与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硼族元素(第 13 族)
碳族元素(第 14 族)
氮族元素(第 15 族)
氧族元素(第 16 族)
卤族元素(第 17 族)
惰性气体(第 18 族)
超铀元素
索引
图片版权
译后记

内容概要

杰克·查洛纳(Jack Challoner),学习物理学出身,受过当科学和数学老师的训练,后在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部工作。从 1991 年起,专门从事科普写作和咨询,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本科普图书。此外,他还是位业余音乐家和歌手。


 图解化学元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元素,构成世界的质料,认识自然的起点元素知多少本书的封面封底是把各个元素依次列出来。所以我拿到本书,第一件事是翻到封底,看看第112、114、116号元素是怎么写的。这是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在找相关资料时发现,国内网站,包括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等官方网站上,对元素周期表的更新资料非常少,大多数找到的资料还是多年以前的,只更新到105号左右。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如此有名的东西,相关官方网站对它却如此冷漠呢?2012年2月19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537岁”生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选择在这天宣布,第112号元素正式以哥白尼的名字命名,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中文名为(钅哥)。把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列入元素周期表,是向他们致敬的一种方式。96号元素的名字是锔(Curium),是以居里夫妇的姓氏命名的,实际上98号及之后的元素正式名称,均是以伟大科学家的姓氏起名。科学普及范儿能做到这份上,也必须说,相关机构还是很是费了一些心力的。114号(钅夫)、116号(钅立)元素的正式名称是在2012年5月30日被正式采纳,中文名出来要更晚一些。但如此重大的事件,在中文网络里竟然几乎毫无动静,这实在有点令人费解。(当然,国外原版科普图书也有不少留白甚多,没能及时更新。)不过这本《图解化学元素》给我了一个惊喜,112、114、116号元素端端正正地印在了封底上,看来原版作者和中文译者编辑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元素,不仅仅化学本书的书名里有“化学元素”几个大字,前言开篇却洋洋洒洒地写5页原子结构的物理知识,直到第6页上才开始说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化学结构也是以物理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为基础的,尤其是电子的量子行为,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变得越来越不“化学”,被科学界戏称为“理科综合奖”。但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习惯用的“化学元素”这个名词,是出于历史习惯,其实应该说是不严格的。正如本书导读“元素简史”指出的,“元素”这个词的产生,是古代哲学家在思考世间万物是有什么构成。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是土、气、火、水以不同的方式混合、转化构成了各种物体(天体则是水晶一样的第五种元素“以太”);中国古代则以为构成世界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也可以相互转化、影响。由于这样相似的想法,古代各民族都存在炼金术士,把各种物体混合烧制,期待炼出黄金或长生不老之药。虽然炼金术的目的是荒唐的,却是化学研究的前身。波义耳(他提出了气体“波义耳定律”——密闭容器中恒温的定量气体,其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里鼓励人们质疑炼金术士那些似是而非的解释,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个世界到底由何构成”这个难题,推动了化学分析法。他提出,元素是一些“最简单、最原始、最纯净的粒子”。法国大革命前夕,拉瓦锡在《化学基础论》里提出,元素应当定义为不能够被分解的物质。拉瓦锡使化学定量化,从而指出氧气是一种元素,还把水分解成了氢和氧。就这样,到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时,化学家们已经分离并确认了63种元素。“元素周期表”这个词有时候被冠以“化学”,就是因为在我们潜意识中,还没能及时意识到所谓“化学元素”其实就是古代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元素”,也就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成分。化学对于元素的研究,物理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最终破解了“这个世界到底由何构成”这个千古之谜。古人关于四元素或五行的猜测被证实是错误的,元素这个词也早已抛弃了旧形式,获得了新的科学涵义。所以,当严格说起“化学元素”应该直接以“元素”(element)代替了。而且“元素”这个词本身已经精准地体现了其科学和哲学涵义,是对其本义的回归和尊重。对了,本书的英文书名The Elements: The New Guide to the Building Blocks of Our Universe,副标题又指出元素构成的是我们这个宇宙,如果加个chemical,就大大抹煞“元素”的地位了。这个世界的惊人简洁现在已经正式命名的一百余种元素,本书没有按序号一一讲来,而是按照“族”(即元素周期表的纵列)的顺序进行讲述,同族内的元素性质类似而渐变,易于读者把握。而且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本书作者在前言开篇引用的著名行星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话——“现代物理学与化学将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得惊人的简洁明了”。确实,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世界纷繁复杂,难以把握,人们才会产生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观念。现代科学直指本质,告诉我们周围普通物质组成不过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还可以算上我们赖以观察世界的光子,),它们直接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所见的大千世界。现代物理学和化学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的工作,就是试图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每一种元素,作者根据其重要性和研究深入情况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解释,长的有几页(如铁、氮、氧),短的只有几行(如在周期表中被排挤到只能另起行的镧系、锕系元素)。作者还把由人工核合成才得到超铀元素也单列为一类,这是现代物理学“掺和”化学工作的典型代表。如果你求知之心尚在,期待了解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如果你觉得化学很难不近人情,那么你应该试着读一读这本独具特色的元素书,认识我们这个复杂到极致、又简单到极致的大自然。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1.中国生产稀土超过世界总产量一半 2.世界上90%的镁产自中国 3.中国的钨矿储量与钨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4 4.中国、德国、哈萨克斯坦是镓的最大生产国
  •     很不错的一本科普书。虽然知识不成体系,但关键部分(如电子分布对性质的影响)该踩踩到,各元素常见物质的图片丰富、介绍浅显易懂。读起来没什么压力,很适宜重温高中知识或引导小朋友兴趣。
  •     可以作为材料学方面的一个课外读物,很适合从宏观上了解我们的世界由哪些元素构成,都有什么应用领域。
  •     2014.11.11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