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画像》书评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40215118
作者:王尔德

语言很美,很智慧

典型的英国幽默,典型的英国比喻,很想看原版。看的是朱生豪先生翻译的版本,太精彩了!!经典中的经典,结局处理的也很好,不俗,看了电影,只有用烂来形容,我心爱的达西先生为啥要去演那种烂片呢?

思考灵魂

很喜欢亨利勋爵,他的那些思想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完全不同于我所接收的价值观教育。不过正如亨利勋爵其人所说,我是因为没有胆量成为他那样的人,所以才喜欢他的吧!西比尔,这位天才的少女,在懂得了爱情后,便忘却了一切,包括使道连爱上她的话剧演出才能。爱情究竟是有多少力量,以至于有人视其为生命中最为崇高之物,无爱情便无一切。画家霍尔华德画出了生平最好的作品,道连格雷的画像,对格雷有着病态的崇拜。怎么也没想到,格雷的祈祷实现了,画像代替了他,衰老逝去,他自己本人永葆青春。通过画像的变化,透漏了格雷灵魂的变化,本书中充满的对灵魂的沉思,对善与美和丑与恶的思考。一如其他许多欧洲的小说,主人公们大多拥有爵位,是贵族,一生一下来就衣食无忧,他们可以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对灵魂的思考是适用全人类的,可是本书还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大概是贵族阶级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反思。这一切,本书的作者王尔德也是有亲身体验,并且相当深刻。

只有表面,没有真心

永葆青春是所有人的梦想,青春可以用来冒险,青春可以无限挥霍,青春可以不顾一切。但当周遭事物都染上岁月的痕迹,拥有永恒不变的容貌还会心安理得吗!道林-格雷是一个拥有纯净心灵,俊美外表的青年,在初入社交场合,遇到了两个改变其命运的人:巴兹尔和亨利。巴兹尔是一位画家,他不断追求的是人性中最美的点。亨利是贵族阶级的代表,代表享乐拜金,正是这一点深深的吸引住了年轻的格雷。年轻可以有大把时间去寻求未知的领域,道林完全陷入了这种每天纵情声色的圈子,他不再是那个阳光少年了。他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冰冷无情的道林,每天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只要有身边有人,有乐事就行,越来越害怕独自一人。因为一个人的时候是最清醒的时候,也是最恐惧的时候,镜子和画作中会显现出来,他再不是那个有纯洁心灵的格雷了,他受不了这一切。他以为每天寻欢作乐就可以无视一切外人的眼光,但最终他受不了,毁了身边所有关心他的人。他以为亨利是他最好的朋友,其实他只是亨利在挥霍享乐当中的一件物品罢了。最后他受不了内心的折磨想要改变,但在外人眼中他的改变只不过是寻求刺激的另一种方式而已。极端的个性导致了最后的结局。伦敦这个两个月又多了一条新闻。道林-格雷的故事反应了,在意外表的人根本不不会在意你的内心,仅仅只是外表。美可能是你的本钱,但它禁不起岁月的洗礼。道林经历了无数夫人小姐,当他们年华老去,没有一个人禁得起岁月的考验,这里只需要美,不需要丑;只要年轻,不要衰老。每个人都可以是这里的过客,当你明白这个道理时,你已经老了。

我想看看你的灵魂

霍尔沃德严肃地对道林格雷说,我想看看你的灵魂。说这句话的人一定处于下势,带着那样深沉的悲哀,他力求了解对方而不得。这样的话摆在台面上来讲,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失败的宣示。袒露心际是一件绝对危险的事情,心肺肝胆俱为人所窥,这个时候你所面临的就是心急火燎等待被审判。《飘》里瑞德不敢表露自己对斯嘉丽的爱慕,斯嘉丽一旦知道对方爱自己,她便会开始厌恶。表白意味着失去某种东西。霍尔沃德画了道林格雷先生的画像,这个年轻男子超尘脱俗的美是他艺术的最高理想。然而这是一幅不能展出的画作,绝美的笔触注定无法让世人共赏。可怜的画家在作品中倾注了太多的东西,他深深受制于道林格雷先生的人格之中。艺术品真的会暴露艺术家吗?也许是掩盖也不一定。但凡画作,无非色彩与线条,而意义的生发则有无数可能。然而The Best Offer里提到的,即便是艺术复制品,假的上面也是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在临摹他人绘画之时,伪造者无法抗拒诱惑会将他自己的东西加上去,伪造者最终会背叛自己,显露出自身的艺术敏感度。伪造者尚且如此,遑论艺术家本人?比起霍尔沃德的崇拜与卑微,亨利勋爵则根本意义上把道林格雷当作一个道德,审美实验品。他的享乐主义哲学全然塑造了道林格雷,他用文学艺术把生活的秘密提前暴露在他面前,他使他早熟。道林格雷完全信任他,甚至说:要是我犯了罪,我会来向你交代。全然塑造式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好像站在制高点上,对方的轨迹全为自己所掌控,对方物化成自己的创造物,多么独断和骄傲,然而爱来爱去都在自我意识的范畴里。那么相应的,有没有完全的信任呢?假设有一个先知约翰,他对莎乐美说,我以我的知识做担保,我可以为你畅诉世间真理,宇宙奥妙,然而要以你的完全信任为报酬。这个假设太有意思了,莎乐美可以问先知,那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信任。道林格雷用灵魂换取了青春常驻,而《浮士德》里,梅菲斯特满足浮士德的所有要求,但他们签订契约,浮士德满足之日就是他命丧之时。事物有生有灭,运动和静止对立统一,不静止的生命是无法想象的。浮士德的契约从签订之初开始便暗含着最终的失败。完全信任客观上来说是个伪命题。这跟绝对的忠贞本质相同。一生只爱一个人大概也可理解为缺乏想象力和习惯性懒惰,犹如一致性之于理性。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每个人身上皆有天堂和地狱。然而这势必要陷入虚无主义了,就像在男女之爱里受过挫折的人,除却唯求爱宁,将注意力转向实力或事功的,就由情入空,走向幻灭和玩世不恭了。爱情太偶然,充满易变因素,造成了无数恩怨,因此那些执着的理想主义才可贵。完全的信任简直不具有可操作性,于是那些笃定了要信任的人居然有一种殉道者的精神,有一种超脱的悲美。在道林格雷看来,西比尔从头至脚,百分之百的神圣。他无法伸手去触摸,无法张嘴去亲吻。这让我想到《诗经》篇首《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那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温润气质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里流淌。而伪君子的国度,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具有华兹华斯那样冰冷绅士风度的英国文学里,《傲慢与偏见》,《南方与北方》这类作品则把关于克制的浪漫情怀发挥到极致。置身其中,你一定能感到一种心碎的美。然而亨利勋爵却说,只有神圣的东西才值得去碰它。他说改变时代的是人格而不是原则。他说艺术家把自身的魅力都倾尽了作品,结果留给生活的就只有偏见。三流的诗人在生活中顶有意思,因为他在生活中践行着自己无力写出的诗。他的怪诞和标新体现的是王尔德的独特气质。我以为王尔德比莎士比亚浪漫。当美,爱,年轻,感官,艺术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则是浪漫中的浪漫。王尔德的灵魂大概是玫瑰色的,鲜衣怒马少年时,那便是他。然而我以为浪漫主义总带着某种想象的虚幻,就像查建英在《80年代回忆录》里曾提到的,说厦大依山傍海,海上的迷雾会漫到寝室里去。读到这句时,简直心驰神痴。然而事实却是海上的迷雾怎么也漫不去宿舍,这里的浪漫主义带有某种想象的虚幻色彩。可这并不是坏的。我们以上帝之名悔改,不虚妄不做作,而这,丝毫不影响浪漫。

王尔德的一场春梦了无痕

看这本书前先看了王尔德的传记与电影《心太羁》。有人说道林.格雷就是王尔德深爱的波西的化身——美丽妖娆充满魅力与危险的气息。或许吧。作为一名唯美主义的GAY,伟大浪漫的王尔德先生最后因为一种“不能说出名字的爱”而锒铛入狱,那即是波西带给他的万劫不复。同样,道林.格雷也是这样令人万劫不复的美少年。他令男人女人都为之着迷甚至于崇拜。开始的道林.格雷犹如一张整洁的白纸,只是一个拥有美丽外貌的纨绔子弟而已。然而如果真的一直如此那就写不成一本书了。亨利一开始给我有种王尔德的感觉,仿佛王尔德用亨利的嘴巴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然而,亨利是麻木与残忍的,他如毒蛇诱惑着道林,使这原来罪恶的种子终于开成了一朵罂粟。画家巴兹尔是道林的一丝曙光,但他没有明确的引导着道林,而这最后的良心也被道林给扼杀了,成为了通往地狱的捷径。然而正是这爱慕美丽的良心早就了道林的画像。道林令我联想到奥兰多,同样的美少年与青春常驻,不同的是后者会变性而且后者表示的是觉醒前者表示的是堕落。于是道林的画像成了现实的反应,他无法老去,而他的画像会老去。他干尽坏事然而依然美丽如昔,但他的画像却变得面目狰狞丑陋不堪。故事的结尾道林倒在了画像的面前。可以想象画像恢复了从前的样子,然而道林......心会死去,肉体会老去,灵魂会枯竭。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因为我们都知道王尔德的墓碑上永远都留有无法清除的崇拜者的吻痕。

道林格雷的画像

关于王大师此篇中的艺术倾向与唯美主义恕我说几点:一、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人性的本体,是经画家艺术加工的美。道林格雷这个人物则是道林格雷画像的画像,是美的表现形式。因此道林格雷(表现形式)刺穿其画像(美本身)等于自杀。二、道林格雷与其画像共同塑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性个体。道林格雷这个人物表现了王尔德对美本身单纯的追求。道林格雷的画像则趋向于对享乐主义与庸人主义内心形态的揭示。三、本书可以认为是王尔德人性解构而来的实验性的自画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援引为自我、本我、超我三层人格。该人格分析法不作为通篇艺术诉求,仅应用于人性解析。超我:画家霍尔沃德是才情的王尔德。本我:亨利勋爵是睿智思考的王尔德。自我:道林格雷则是风流糜烂的王尔德贵族生活缩影。这个影子有目共睹,原型是其同性情人道格拉斯。四、王尔德整篇倾向于圣经式的宿命原罪论。圣经有言:天赋是神所赋予的,很快就会收回。比如霍尔沃德之于画艺,道连之于美貌,皆各自付出生命代价。苏生 拙见。


 道林·格雷的画像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