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40470372
作者:阎真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然也屈服现实,然而,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丝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向往。“我”的人生标杆,始终定位在曹雪芹身上,写出《红楼梦》的伟大作家,生前历尽患难,他从不向世俗低头,用生命铸就了影响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巨著。只要有这样的梦想在,那一缕精神的火苗就不会绝种。

内容概要

阎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曾在天涯》(1995,海外版名《白雪红尘》)、《沧浪之水》(2001)、《因为女人》(2007),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003),以及学术论文、散文等。有《阎真文集》五卷。


 活着之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活着之上》注定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作品所表现的不仅当下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精神衰败的图景,而且展现了整个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抗拒和排斥,从某种程度上讲,作品展示了当下中国精神图景全面崩溃的现实。大概有作者自身的经历融入其中,所以经验的呈现不仅细腻且具有极强现实即视感,因而整部小说看上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然而这部小说确实存在几处值得商榷之处:1、叙述者为治中国思想史的大学教授,于是古代先贤的思想资源和历史选择顺理成章地成为现实批判的背景。这一点本无可厚非,然而作者无视历史语境的更迭,一味地以古典思想作为标准,甚少思考现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全球化语境下知识分子何为这些问题,或者说“古典”如何转化“现代”是作者批判基调中的盲点,从而使得批判显得更像是老夫子关于人心不古的深深怀旧。2、作者在批判人文精神衰落时,批判的矛头屡屡指向制度、市场、社会道德等外部原因,唯独遗漏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在作者描述的种种经验中,叙述者自身毕竟也是参与者,虽然包含着些许无奈。问题在于,当作者放弃自我批判时,他便成将经验处理成了身外之物,从而使部分文本更像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的血泪控诉。
  •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书中主人公的为人处世以及思维方式不敢苟同, 的确有这样的一种人在我们的身边, 很让人无语!
  •     等那股浪潮过去,还是把这本书买了回来看,还真看完了。书读到一半时,我就感觉,聂致远是不会和赵平平离婚的,这个婚,他聂致远离不起。此后越往后读,就越印证了我的想法。聂致远这二十年,能活得还算有模有样,从文中看来,赵平平乃是首号功臣。书中写得赵平平常像个泼妇无赖一样,为了一己之欲,一次次地把聂致远往死里逼,使得聂致远不断往复地陷入痛苦与挣扎。但其实,赵平平对聂致远实在是太了解,她能理解聂致远的痛苦,可是她却远比聂致远懂得生活的现实。和聂致远比,赵平平既肤浅又庸俗,她不理解什么是知识分子的情怀,不想当什么圣人君子,她只想要个精彩的生活而已。她越来越知道,聂致远不是曹雪芹,如果不这么逼他,不要说什么学术,到最后很有可能他连个家庭也没有,可是她也明白,聂致远也不是蒙天舒,逼他也只能逼到一定份上,再往下逼,就真的逼到了聂致远的底线上了,这个底线是聂致远永远无法跨过的,这个底线就是聂致远活着之上的东西。我觉得赵平平是爱聂致远的,赵平平也是喜欢着聂致远的,聂致远也爱赵平平,但他喜欢赵平平吗?对我来说,这是个问号。有人说,爱里包括着喜欢,爱一个人,就当然会喜欢他。那我解释一下,我这里说的喜欢,跟那里的喜欢不一样,我说的喜欢,讲的不要脸些,也是一种情怀。才子佳人,红颜知己?大概就是这个喜欢的意思。为何我要有这种怀疑呢?是因为后头出了个贺小佳。对这个贺小佳,聂致远是有一种情愫的。他从贺小佳身上看见了自己,他发现了自己和贺小佳有一丝人格和灵魂上共通的东西,就是这个东西,引发了聂致远对贺小佳的一丝私情。可这事儿只是小说结尾部分的一个插曲,有几页就写了过去,但我认为这至关重要。聂致远虽然对贺小佳有这么一丝情愫,但他最后还是只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为贺小佳做了一些事情,除此之外,他还是没有做任何逾越的事情出来。这也是聂致远的情怀所致,聂致远始终坚守着伦理道德,这是小说贯始至终的,对小说里出现的几乎所有事,聂致远都有对自己内心的拷问,对选择的挣扎,对现实的无奈。读这些心理活动,是让人很压抑的,但这也是小说最想表达的。聂致远的的确确不是曹雪芹,他虽不崇尚金钱和权力,但他需要家庭和温暖,他也需要别人看得起他的学术,需要那一点虚荣,这是他无法割舍的东西,所以他注定要为了现实低头和弯腰。但是聂致远却没有屈服,他每次的坚守,说不上可歌可泣,但可说得上是伟大,伟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人做不到。聂致远是个好人,小说用他评副教授和教授的两个事儿,提了一下好人有好报这个事儿,可是小说终归是小说,考虑到一定的文学目的,没那么惨的,会写的惨些,没有那么美好的,会写的美好些,这你也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作者要为了让他更有传播力,但又清楚它无法成为传世经典,就只好提高一下戏剧性和观赏性,让更多的人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有人指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好来,我都觉得有道理,但其实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读这本书时首先觉得震撼,其次是压抑,并且这样的压抑一直持续到了结尾也没有消失。小说一直在叙述着聂致远是如何与现实做着种种抵抗,是如何地坚守,不过这种坚守固然值得佩服,可是不免显得缺少智慧,而在缺少智慧的背后,可能是聂致远及绝大多数人,都不敢触碰的东西。我觉得,作者就是想写出这样的一种压抑,就是想写出这样的一种坚守。他最想表达的是一种态度。有的人认为小说是在批判是在揭露,我却觉得重点不在那里。整部小说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不特别强调什么,只是把东西拿出来让你仔仔细细的看。一个这么有情怀有追求的知识分子,在受到现实的压迫之时,他在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小说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至于有些东西写得太过真实,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理想与现实,责任与欲求,这都是太复杂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复杂,是来自于人性的复杂。这本小说能引起人对于这点复杂的一点仔细的思考,想一点活着之上的东西,那确实能够对得起这个书名,可说得上是一种伟大。但这种伟大是聂致远的那种伟大,没有曹雪芹或者司马迁的那种伟大让人觉得悲壮,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给了人们一个提醒。这提醒是什么感觉呢,就像是课间你在发呆,突然间上课铃声响了一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深刻,无奈的社会
  •     只注重现象 缺乏深度思考 男主人公到最后还是没有出路 让人感到沉闷 对大学的环境体制描写也不是很细腻 所幸写实
  •     这本书总结起来就是:我当学生的时候被同学老师欺负,当老师的时候被同事学生欺负。我是知识分子所以我懦弱但是我骄傲。满书的穷酸文人气。
  •     一度想要放弃,不知道是因为压抑还是有时候觉得主人公太蠢。这种坚持在现在的社会很不适合,但是从中又能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地方,一路读一路反思。大家都要好好活着,但不要把自己拧巴死。
  •     一声叹息
  •     现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遭遇史。没有拔高也没有虚饰,但内心有着执着和向往,伴随着妥协、挣扎、痛苦。在梦中的曹雪芹和世上的聂致远之间的虚衔处,恰恰是我们精神的生机所在。
  •     一般吧,不如《沧浪之水》
  •     【阅读时间:5小时】看了一大半才发现是一本小说。我觉得挺现实的。一个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放弃理想而掉队,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尝到必须要送礼才能办事的苦处,更是体会到了没钱办不了事,办不了事没钱的恶性循环。所幸,博士的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困窘、学术平凡、教书一般、以及跟自己同门长袖善舞善于钻营的“蒙天舒”强烈对比的不平之后,自己终究也被一张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给砸成了正教授。从这以后,他也是被人巴结的对象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送礼的变迁 2)公款消费(看得我作为一个纳税人都想直接砸桌子)3)各个等级递条子的人都上了候补名单,更别说小家小户了 4)善于钻营的蒙天舒是个并不立体的配角,但是他一直是主人公最大的敌人——主人公对自己路线的怀疑。整体来说,对白十分口愈,但是很多地方都见写作功力
  •     2017年91本:比《沧浪之水》并无进步,流水账似的高校宫心计,高校行政化管理僵化,大政府下对知识分子的豢养。所谓有良知有底线的主角,所思所想除了一击即破的假大空开绝世圣学,更实际的是卖货帝王家,谋个好前程。
  •     压抑无奈。
  •     看了开头,感觉像是网络小说的文笔
  •     读得一脸血泪。
  •     從沒見過這麼窩囊的人!明明路就在眼前,就是為著心裡的那點清高不肯向前一步,活了大半輩子一直窩囊著。可能作者可憐他,也可能書不能寫的太絕望,最後靠運氣使生活有了一點起色。閆真的風格就是黑暗與現實,兩本書了,同一個主題不免有些厭倦。同時這個故事中間有些冗長,看得有些累。最後也沒有什麼改變與轉折,感覺就像一顆石頭掉進大海,一直一直往下掉,沒有希望。沒有《滄浪之水》寫得好。
  •     平淡的文风,素描了真实,不给特别明确的结论,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和选择。
  •     憋闷,太真实而愈加憋闷,高校学术腐败内幕,通篇都是知识分子的挣扎不甘和屈辱,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博弈!安贫乐道,追求独立人格,读书时这些道理无不是掷地有声地被教育着,如今在社会沉浮几年这些道理再无人去说,去追求反倒成了另类,成了荒诞剧!虽然书名活着之上,我却只能笑这哭不出来的活着。
  •     “金钱”和“关系”贯穿全书,也像两座大山一样地压着聂,庆幸地是他仍然坚守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     男主角给我的感觉不太好。我没觉得他坚守住什么,他还看不起其他人。每个人活法不一样,但也不至于要拿出知识分子的那份清高来鄙夷别人吧?更何况这清高难道不应该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吗?限制别人让家人受苦是怎么回事?还拉不下作为博士的脸面,到工地搬砖头也不止教课的那个价格。还不是自己也有一半的原因,别人固然有错,但也没看出来他好到哪里去。如果阎真先生是为了讽刺他,那我到时觉得有点方鸿渐的影子,要是为了抬高他,那才真叫折煞了知识分子。
  •     看完本书,并不想对那个圈子骂娘,更多的心情是悲愤。想到未来自己终究也将进入学术圈,且可以预见大同小异的遭遇,无限唏嘘。和光同尘中,永葆赤子之心应是我的命运。
  •     若欲安贫乐道,置妻儿老小于何处?
  •     男主:举世皆浊我独清
  •     百无一用是书生。
  •     不错
  •     文学性不太强,叙事很琐碎。不过想想高校的知识分子成天也就这些陈芝麻烂谷的破事儿。。。
  •     看得人觉得科研真的没啥希望了
  •     你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这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     感觉像是简单的记流水账,人物刻画苍白,语言组织凌乱,不停的抱怨……“钱,钱,钱”,优点是写出了目前学术圈的真实生态,值得一观,绝非精品。
  •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读到这本书很难没有共鸣. 倒不是为了其中学术圈的腐败, 被踩在最底层的我们又怎么见得到风暴最中心的样子; 作为一个清高的人如何对于必然清贫一生的命运做出的认识让人心痛, 而"带瘤生存"是掩卷后第一时间跳出来的一个词, 或许这就是这一类人比较好的一个世俗结局了吧. 忽然又想起那句判词"欲洁何曾洁", 我们的文化太过瑰丽, 她让人脱俗的同时又必然经历一番尘世的煎烤.
  •     赤果果的真实,揭露学术圈的腐败内幕,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对阎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沧浪之水》,把其定位为官场文学,所以读这本书的开头,我竟然找出一点乡土味,惊异和震撼,后来入道,发现还是揭露现实,方才安了心。但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倒不是对于学术圈内幕的惊讶,而是让我想通了另外一个问题:看到聂致远与赵平平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我开始理解为何有些人不愿意结婚,因为他们害怕这些一地鸡毛破坏了爱情的甜蜜。结婚真的是个复杂的事儿,没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结婚会变成哪种人,但显然目前我还没想好,希望可以做真实的自己。
  •     活着只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活着之上,是在常态的基础上去创造和坚守自我,这是一种自我修行和情操陶冶。
  •     读完一大半都认定这会是一出悲剧,直到出现了最后的两个侥幸。两个侥幸其实都写得有些生硬,但却成了最打动我的地方。仔细想想,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读者重新对现实生出几分期待。只是,我忽然想到,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期待就没有希望,有了期待却只会一次次失望……
  •     内容太压抑,社会真有这么惨吗?我便不信这个邪
  •     阎老师笔下的清高的小人物真是入木三分。
  •     阎真先生我每一本书都想打五分,但不能一口气读太多,要不然人生都要绝望了,这本书关于学术
  •     主角一直都在拧巴。看得我好累,是不是我太现实了?还是我本来就一直是个功利主义。
  •     当代的中国学术圈若日常如此,古时若诚然如往圣,那我们这个国家社会和人心到底经历了什么?
  •     评论见书评。
  •     人生在世确实不仅仅是活着这么简单。如果就是活着的话,那我们出生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世界,那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
  •     确实一般
  •     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本来以为要读很久,没想到读完第一章就开始一直垫记着,很快就读完了。里面的主人公,因为一直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没有去求人办各种事而一再地失去机会,他也一直在做与不做之间挣扎着,最后因为机缘巧合,终于评上教授,命运逐渐发生转机....
  •     偏向学术界了一些 可能想夸张 不过总体来讲百分之八十内容就是你不曾经历 但正如你所经历
  •     无所谓以“圣贤”的标准苛求自己,但求坚守自我的底线。
  •     看了一半,始终有一种吃了一嘴巴翔的感觉,越看越觉得胸口憋屈。结合自己所身处的情况,带入感真的十分强烈。不好,这样真的不好!
  •     还好没进茅奖前五。
  •     即使让我更加明白了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但有些部分夸大其辞了,所以我会把这本书定位为一本小说。
  •     现实的血淋淋触目惊心,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活着已属不易
  •     道出了现实中的细节阿
  •     当时以为是活着另一种解读买了这本书,虽然也体现了当代的教师职业现状,但看过就忘,人物平凡无意,前几天老师提到活着才想起。
  •     平庸了,格局太低
  •     官本位、学术腐败下知识分子的困境,尤其是底层知识分子期望以知识改变命运却屡屡被现实粉碎,内心信仰与现实生活的交汇与冲击会怀疑坚守的信念是不是值得。本书男主以曹雪芹为榜样,自持清高,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处处表现出书呆子式的傻气,让人哭笑不得。男主没想明白一个道理:守住了所谓的自尊,却在别的方面失去更大的自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某个角度失去自尊却在另一方面挽回自尊。另一个是社会是人治,所有的衡量标准都以人的评判为基础,金子再发光,没有人的评判也是白搭,空谷幽兰很美好,可又是该绽放给谁呢?知识分子的清贫并不是完全值得称赞,古人云穷则思变,不懂变通无异于书呆子气。市场化时代,不变现的知识价值在哪呢?情怀再美,也抵不过贫贱夫妻百事哀。以独裁结束独裁是民主政治的选择,以堕落结束堕落是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
  •     直男癌,只知道交配不知道责任。无耻的言行涂描成圣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