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100100690
作者:吴雷川
页数:272页

自由神学、社会福音、基督教救国论

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权威性。面对这股思潮,教会里一些神学家在真理上出现了妥协,他们试图找到基督信仰与社会思潮的平衡,他们认为:“个人有权力认为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不应受到外在的管束。神是可以用理性、良知、经验甚至机械的方法认识的。若不在理性之下,信仰便成为了迷信。”自由主义神学就此产生,持守这种思想的基督徒被称为“自由派”。自由派神学的发起者是德国神学家士来马赫,他不相信圣经记载着主的特殊启示,认为新约及信经中所解释的耶稣,都被错误解释了。此后自由派不断得到发展,逐渐影响了欧美神学家,成为与保守派对立的学说。整体来说,自由派包括以下特点:1、强调主慈爱的本质,淡化其义怒的一面;2、不承认《圣经》的绝对权威,只看作指导道德生活的书籍;3、内部神学思想多元化,但能彼此接纳;4、一些自由派神学家提出普救论,认为善人无论是何种信仰,都能得救;5、广泛吸收世界上的哲学或者宗教思想,补充其神学思想;6、否定原罪,相信人性本善。自由派相信通过人类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止于至善,加上十九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导致大量的社会伦理问题的出现。于是,饶申布什(Rauschenbusch,1861~1918,美国神学家,基督教社会福音派理论代表之一。)为代表的神学家提出社会福音论,从神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上失业、童工、福利待遇、城市贫民以及工人运动等问题,考虑基督教福音的社会意义,极力强调社会服务运动。由于美国人有强烈的“选民意识”,自称“上帝之国在美国”,因而社会福音在美国蓬勃发展。社会福音派进入中国时,正值动荡的近代时期,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寻找救国道路。社会福音派因其强烈的社会关怀,得到了教会和社会上不少人的重视,一时间“基督教救国论”甚嚣尘上,吴耀宗、吴雷川、晏阳初等教会人士对其趋之若鹜,成了当时教会的显学。自由派也和社会福音派结合,成为中国教会一股思潮。赵紫宸、刘廷芳、吴耀宗、吴雷川、刘良模、丁光训等等为代表人物。平心而论,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基督教青年会等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改良、平民教育、科学普及、体育运动、书刊出版等科教文卫工作,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对中国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正如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指出:“从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1885年到中国直到1949年,青年会一直是中国社会改革的推动力。它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和地区找不到同样的例子”。但是自由派(社会福音派)虽然为中国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遭到基要派的猛烈攻击。他们被指责在真道上妥协,关注社会事务超过传福音工作,王明道甚至斥责吴耀宗为“不信派”。在当前教会中,对自由派的批判仍十分激烈,有些家庭教会的信徒甚至以“三自”发起人多为自由派的缘故攻击“三自”教会。摘自:吴保罗著《从历史上认识基要派和自由派》一文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