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自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62447696
作者:杨国枢
页数:481页

作者简介

在两岸三地的当代华人社会中,人文学者率先开始讨论自我的课题,但社会科学对自我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心理学对自我的探讨更是走过了从移植西方理论到开创本土化研究的曲折过程。不同于西方文化,华人的价值体系并不强调个人去控制环境、表现自我,或实践潜能,而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及顾全大局,因此,“自我”的研究必须回归到文化的脉络之中,始能发掘对理解华人的自我有意义、有启示的研究旨趣。本书为解析华人自我的第一本心理学文集,所收录的十一篇论文中,三篇从事华人自我的回顾性与概念性分析,四篇厘清华人自我的类别与成分,四篇探讨华人对其自我的综合与分项评价。由此观之,本书的论说内容涵盖了华人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范围,提供了有关华人自我的多方面知识。我们希望它能有效呈现过去十七年来有关自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以使读者适当了解本土化的华人自我研究所探讨的课题、所采用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以及所创发的概念与理论。我们也希望对华人自我有研究兴趣的读者,能参考我们以往的经验,在自己的研究中从事更好的实证分析,发展更好的理论系统。

书籍目录

绪论 从自我心理学的研究中找回自我
第一篇 华人自我研究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第一章 回顾港台“自我”研究:反省与展望杨中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自我”作为“知觉对象”的研究
第三节 “自我”作为一个“行动主宰者”
第四节 对“自我”研究的反省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杨中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构想
第三节 社会教化
第四节 中国人“自己”的特色
第五节 中国人“自己”研究应该努力的重点及方向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华人自我四元论的建构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检验
第四节 综合讨论
第二篇 华人自我的多元展现与统合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
第四章 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陆洛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暂时的结语:“折衷自我”的现身
第五章 当代华人的传统与现代双文化自我:其现身、组成与变迁
第一节 传统华人自我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西方自我的概念内涵
第三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现身
第四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组成成分
第五节 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变迁
第六节 有关华人双文化自我的实证证据
第七节 关于双文化自我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六章 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何谓自我实现——观念分析
第三节 台湾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观——实证初探
第四节 暂时的结语:自我实现的多元可能
第五节 回首来时路:理论与方法的反思
第七章 社会取向自我实现者与个人取向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概念分析与实证衡鉴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篇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尊
第八章 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肯定历程
第一节 自我肯定历程
第二节 相依我与自我肯定历程
第三节 华人的自我肯定历程
第四节 实验一
第五节 实验二
第六节 综合讨论
第九章 华人的内隐自尊
第一节 正向自尊的需求
第二节 内隐自尊的兴起
第三节 实验一
第四节 实验二
第五节 综合讨论与建议
第十章 华人多元自尊的概念分析与量表建构:本土化观点
第一节 个人主义自尊与集体主义自尊
第二节 华人自尊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第五节 综合讨论
第十一章 华人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的关系: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
第一节 自尊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综合讨论与检讨
结语未来华人自我研究的瞻望
附录
附录一华人多元自尊量表之做法说明
附录二多向度自我满意度评量表
附录三同侪提名排名问卷
附录四负面情绪评量表
附录五华人整体特质自尊量表
附录六华人多元特质自尊量表
附录七华人状态自尊之模拟故事问卷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前言

  在集体主义的传统中国社会中,人民在生活中既不重视自我,在学术上也殊少探讨自我。在个人主义的新潮下,民风渐开,学风丕变,学者方对自我之课题论述渐多。早期的有关著作皆是由人文学者所撰写,主要从思想史的观点,分析先秦、两汉、魏晋及当代之自我观念的演变。中国远古的氏族部落之涉及自我的论述,所强调的是自然观点的个体;西周与春秋时期所强调的是宗族社会观点的个体;春秋末期、战国时期及汉朝初年所强调的是“个人化”的个体;两汉时期所强调的是国家社会观点的个体;汉晋之际所探讨的则是国家社会观点之个体的自我价值危机与自我觉醒假象(马小虎,2004)。及至当代,两岸三地之人文学者(如文学者、历史学者、哲学者及艺术学者)的著作,涉及自我的论述日益增加,其中尤以新儒家的学者如钱穆(1955,2004重印)的《人生十论》、唐君毅(1944)的《人生之体验》着墨最多。新儒家之论自我有一极大转折,那就是从国家、社会及宗族的观点,变换为人生的观点。落实于人生来谈自我,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当然是一种更符合人本主义(humanism)原则的安顿。  在两岸三地的当代华人社会中,人文学者自1955年开始讨论自我的课题,但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就心理学而言,有关华人自我的分析始于黄瑞焕(1973)与杨国枢(1974),足足晚了将近20年。探讨华人自我,人文学者主要是采用历史回溯与概念分析的方法,社会科学者则是偏重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的程序。

内容概要

杨国枢,美国伊利诺大学心理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中原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心理学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人的性格、社会行为及其变迁,主要研究课题如心理传统性、心理现代性、家族主义、孝道心理、基本性格向度、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及社会取向自我。采取本土化研究策略,一并在台湾、香港、内地及国际倡导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编著有专书二十余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回顾港台“自我”研究:反省与展望杨中芳  第二节 “自我”作为“知觉对象”的研究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在“自我”这个大标题之下,最常被提出的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叫“自我概念”(self-concept)。西方学者对这个概念所给的定义很多,有的较宽广,有的较狭窄。一般是泛指一个人对自己个人自身的知觉(perception),它是一种把“自我”当做一个静态的对象(object)来看的结果。西方心理学家多数认为它是多方面的、有层次的及有组织的、稳定但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具有评价性而且是可以与别人分开来的(Shavelson,Hubner,&Stanton,1976)。  在这个定义之下,“自我概念”很显然已经包括了“自我认定”(self-identity),自己对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确认;“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自己对“个己”存在的感觉及注意;“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己对“个己”所做的好坏的评定。  在“自我评价”概念之内,西方学者又将之细分为“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自己对现实真正自己的接受及赞许程度;“自我尊敬”(self-esteem),自己对自己的好的看法及评价;“自我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关心及看重,不管自己是好的,还是坏的。  二、“自我概念”的测量  如果我们再详细研究一下用来测量“自我概念”的工具,就不难发现似乎所有“自我概念”的测量都隐含地只测量上述“自我概念”中的“自我评价”部分,虽然各量表所含有关“如何评价自我”的假设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它们测量的只是“自我评价”中的“自我尊敬”部分。下面就先回顾一下用以测量“自我概念”的工具,来阐明这一论点。  在港、台的“自我概念”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四类,它们都是将西方现有的工具加以编译而成。这些工具原本都是依据西方学者对“自我概念”所持的一些理论所编制而成。港、台的研究也多半是应用这些工具来探测西方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人身上。  1.多维度自陈式“自我概念”量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是最被西方及港、台学者所用的一个多维度自陈式的“自我概念”量表。此量表为Fitts(1965)所编。中文译本有好几个,但以林邦杰(1980)的修订本最广为人知及采用。此量表的特点在于它并非笼统的探测“自我概念”,而是将这个概念分从两个大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从表面内容所包括的领域来看(简称内容),它将“自我概念”分为五大领域: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以下简称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社会自我。Fitts的理论是:一个人不一定在每一个上述的自我领域中都有相同的认识及相同的评价。因而,这个量表让研究者能更分化及深入的了解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内涵。  另一方面,这个量表就同样的题目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从“自我概念”的内部结构特性来看(简称结构)。这个量表探测了三个特性:自我认定(identity)、自我满意(satis faction)及自我行动(behavior)。自我认定指自己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确认;自我满意是指自己对自己现状的满意及值得接受的程度;自我行动是指在对自己感到满意或不满意后,所表现的应对行为。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简称田纳西量表)要求被测者用五点量尺表示他们是否同意(或不同意)问卷中所包含的自我描述题。它可以给每一个受测者一个总分,代表受测者“对整个自我的看法。得分越高,表示他愈喜欢自己、信任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并且依此行事”(林邦杰,1980)。另外还可以有八个部分分数分别代表受测者在五个内容领域及三个结构领域上的得分。  究竟田纳西量表是否真的能测出八种不同的“自我”特性,在西方发表的论文中也争论不已(例如,Lang&Vernon,1977;Roffe,1981,等)。不过,大多数学者都同意,这个量表只是测量了受测者对“自我”各方面的评价。究竟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如此分化,则可能因人而异。  再则,田纳西量表的总分代表一个人对自己的各方面评价的一个未加权的总和。理论上,一个人对自己整体的评价很可能并非对自己各方面“一视同仁”的相加的结果,而且,他对自己的各方面并不一定有同样深度的了解。而不同的人对自己在不同的方面可能有较深或较浅的了解。田纳西量表的计分方式,自然无法对这“自我概念”的特色加以测量。  不管怎么样,田纳西量表将“自我概念”分成若干部分来测量,可以说是一种较深入的测量工具,因此得到许多研究者的爱戴。  2.自评式形容词鉴定量表  在港、台“自我概念”研究中常用的,属于这一类问卷的有两个。其中之一是“自我概念衡鉴卷”,这个问卷是由杨国枢(1974)编写,又称“自我接受量表”。“自我接受”主要是指个人觉得自己是否是有价值的(worthiness)。本量表分为两部分,其中之一要求受测者在142个描述自己特性的正、负形容词旁边填写下他们认为这些形容词是否贴切地描述了他们自己。另一部分是让受测者在53个类似的正、负特性形容词之后注明自己是否“已有”或“没有”这些形容词所描述的特性。  前面部分的计分方式是将受测者认为自己有的好的特性数目减去他们自认为有的坏的特性数目,通称“自我接受(甲)”。这个数目如果是正的,而且愈大,表示受测者对自己的“自我概念”愈好。第二部分的计分方式是将受测者认为自己“已有”的好的特性加上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的不好的特性,这部分称为“自我接受(乙)”。  前者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它只是指出一个优点与缺点的净差异,无法从中测量一个人对自己优点及缺点了解的宽度及深度。后者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正面指标,但忽略了负面(缺点)的测量。同时,这两个指标也都有忽略加权的问题。  另一个与上述的甲型类似的问卷是由郭生玉(1973)所编制的“自我态度形容词表”,记分方法也与甲型相似,故不赘述。  此类形容词评鉴量表都是以个人内在特性为题目,则有忽略了“自我概念”中其他组成分子之嫌。除了人格特性之外,“自我概念”尚可能包括动机、目标、社会规范、信念等。我在前一篇的论文中曾指出,中国人的“自己”可能对自己本身的人格特性等并不敏感,反而是对自己的角色及社会对角色的期望比较敏感。因此,我怀疑这一类的测量工具是否真正能测量中国人的“自己”。  3.自陈式“自我态度”量表  这里以郭为藩(1972)所编制的“儿童自我态度量表”及“自我态度量表”为主。郭氏的理论将自我概念定为“个人对自身形象与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知觉与态度”(郭为藩,李安德,1979),所以此论的自我概念可以说是一个人对“自我”所持的一个总的好的或坏的态度。我对这一类量表的评价如前面第(2)类,故不赘述。  4.自陈式“真实/理想自我谐和度”量表  这一类的量表是先由受测者就一系列的描述自己的自陈题或形容词,按它们描述自己现状贴切的情形填答一次,称为“真实自我”(actual self)。然后,再由他们将自己认为自己在这些题目上所想要或喜欢达至的状态再填答一次,称之为“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我的谐和度是由后者减去前者,再加总每题的得分而求得。这个量表背后的理论是“自我概念”愈好的人,自我谐和度应该是愈高,亦即“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愈低。杨国枢(1974)的“自我概念衡鉴卷”也有包括对这种自我谐和度的测量。  此类量表的最大缺点是受测者对“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评价,往往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因此,“自我谐和度”可能是自我良好的人的一种反应,而非自我良好的原因。这类指标除了有忽略加权的问题外,它们在计分方法方面也显示不出谐和度在各种特性的差异。一个在谐和度上得低分的人,可能是在每一个特性上皆与“理想自我”有中等的差异,也可能是在某几个特性上与之有较大的差异,而在另一些特性上则没有差异。这两种情形,固然得分相同,但是心理的差距可能很大。  上述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量表都是用得分的多寡来表示一个受测者“自我概念”的“好坏”。得分高者并不表示这个受测者对自己认识多、认识深,而是评价好。得分高代表受测者觉得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而觉得自己好的原因则因量表背后的理论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是因为自己的优点多过缺点,有的是因为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面的认识及态度,也有的是因为“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有紧密的配合。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自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没见过世面了。“鬼子”这个词早就没有了最初的恐惧或鄙视的意思,倒更像是一个昵称。我们以为皮是不可改变的,但瓤则很容易渗透,甚至有些“香蕉人”恨不得有一天连皮也可以换一换。但是,在不同的肤色下面真的藏着一颗同样的心吗?同样喜欢吃宫保鸡丁、同样喜欢喝可乐就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吗?不是的。虽然在写字楼里你分不出自己是在北京还是纽约,虽然网络已经让世界上的信息没有“时差”,虽然我们的确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但是,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的语言,他们使用的文字,表扬的方式等等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都浸润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一言一行。不管西餐有多贵,我们还是觉得和朋友们围着圆桌吃菜才显得正式;不管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责任,我们都喜欢送给售货员零钱让他找个整钱……让中国人和西方人用“我是……”造句。西方人常常会在后面填上自己的特质,比如说“我是个勇敢的人”;而中国人却常常选择借助描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定位自己,比如说“我是儿子的妈妈”。有意思的是,在香港,心理学家让一部分学生用中文写“我是……”,而让另一部分学生用英文回答“Who Am I”(Trafimow, Silverman, Fan及Law, 1997,后文中若无特别指出,均来自《中国人的自我》一书). 发现用中文写的学生更“像中国人”,而用英文写的学生写了更多自己的特质,更“像西方人”。中国人不止是容易把自己放在关系中,而且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给三个词:医生、教师、病人,哪两个应该放到一起呢?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不加思索地选择把医生和病人放到一起。因为医生给病人看病,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但是西方人更容易把医生和教师放到一起,因为这两个词都表示了某种职业。这个测试并不存在对错之分,两种思考方式各有利弊。思维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这需要追溯到我们学说话的时候。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的中国母亲经常跟孩子说动词。蒋雯丽做过一个广告,妈妈逼着孩子吃饭:“吃!吃!你是吃还是不吃!”就是没提“饭”。连从小听的故事名字也主要是动宾结构的,小马过河,猴子捞月,大闹天宫,孔融让梨……也许这些是因为汉语发音比较简便,一个动词就可以把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呈现出它们的关系。这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图也就随着这些词储存在每个中国人的大脑里。从小听惯了名词的西方人则更容易把就事论事,忽略事物的关系,看到它们的特质。那么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可以直接迁移到中国人身上吗?曾经有人尝试这样做过,但是不能客观地得到想得到的数据。比如中国人的“自我满意度”总是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文化提倡“谦虚”,如果谁表现出自满的样子,就会遭到批评。所以在自我评价时,为了迎合“阅卷人”的期许,中国人就尽量表现得比较谦虚。而且,有些英文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地对应。Self-esteem一直被翻译成自尊,但是非常牵强,它本身的意思应该是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对自己的肯定。鉴于此,一批心理学家提倡将心理学本土化,改良西方已有的心理学模型和方法,结合中国的人格理论,测量中国人的心理。于是便有了内地、港、台心理学家联合的“华人本土心理学追求学术卓越计划”和它的延续计划,于是便有了《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这本书。一些人简单地把中国人的心理归入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对立的集体主义当中。但这样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新周刊》May,15,2009).费孝通先生借鉴了儒家思想,把中国人的人际比喻成水波,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推出去,正所谓“推己及人”。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实,中国人并非集体主义,只是中国人有一个弹性的、多变的“我”。普通人的“我”比较小,要做的就是“修身”,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扩大这个“我”,足够成熟的人要能够“齐家”,更大的目标就是“治国,平天下”。中国人要在不同人面前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干什么就要像什么,这种要求就把中国人都变成了演员,扮演的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角色,而永远不是自己。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也就是要求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就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约束着社会人的言行,但是“本我”总是需要释放的,中国人在这样的复杂规则之下约定俗成一套潜规则。舞台上每个角色都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但在另一套解码系统中它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善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指桑骂槐的,或者也可以把这种技术算作是成熟的表现,因为在小学时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写松树,老师偏要告诉我们作者是在说自己,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却善于运用和理解这些技术,网络时代的这种风气反而愈演愈烈了。明目张胆地被禁止的合理行为总是会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直接采用西方的自我报告法测量得到中国人的“自我满意”程度比较低,但是通过内隠实验的方法得到中国人拥有和西方人一样高的自尊(见第九章)。西方人追求的是一致性和完整性,最终达到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做到真正的自己。西方人关系近就直呼其名,中国人关系近则是称兄道弟。个人中心的中国人并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个我主义”。西方人通过发掘自己的潜能来达到“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是希望通过把更多个体拉入自我系统而达到自我的扩大,最终和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人眼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中国人则将家人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骂人时常常“问候”对方的亲戚。称呼的转变也暗示着关系的远近亲疏。前一阵被禁播的现实主义电视连续剧《蜗居》的第六集中出现这样一幕,商人跟官员套磁儿,叫他“宋大哥”。一句“以后叫我‘宋秘书’”就让商人明白,官员生他的气了,从此公事公办,按照“剧本”行事,没有潜规则。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喜欢互认兄妹,这样既可以迅速增进两人关系并给这个关系一个合理的名义,又可以使这个关系限定在一定的距离上。中国人的自我就像太阳系。借用尼采的话,“我就是太阳”。离自己最近的,是父母,得到的光热最多,然后是近亲,远亲,朋友,熟人,陌生人……目标就是让星系尽可能扩大。黄光国把中国人之间的关系看成“请托者”和“资源分配者”,根据儒家的“尊尊原则”,由占据较尊贵地位者扮演“资源支配者”的角色,这样做到“程序正义”。而“资源支配者”在面对“请托者”的诉求时,则必须依据儒家的“亲亲原则”来做决策”,以实现“分配正义”。在过去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时代,再加上妇女们田间地头的监督力量,使得爱面子的人由于担心以后混不下去,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克制,这也算是一种牵制。但是在缺乏舆论监督,不透明的情况下,无论怎样的道德都无法抵挡人性,和它的传染性,最后导致最为可怕的“劣币淘汰良币”,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西方人追求的一致与完整(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使他们倾向于采用直线式思维。他们不需要扮演角色,没有“剧本”,只有“说明书”,就是法律。中国人需要顾及的太多,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改变自我角色,法无定法。同样是看一张图,有鱼,青蛙,水草,气泡等等。西方人只注意到了大鱼,甚至它的鱼鳞。而中国人则可以把整个图里有什么复述出来,甚至几个气泡,却不一定注意到鱼鳞的颜色。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倾向于对整体的把握。因为既要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助、自依及自足,又要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依及人际角色化,还要强调权威憧憬、权威畏惧及权威依赖,对家族则要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及家族繁衍,而且还要顺从他人行为、尊重社会规范、重视自己名誉及在乎他人意见(p.104).所有这些造成了千百年来的一些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忠孝不能两全”,“婆媳不和”。为什么会造成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Nisbett把它们归于地理原因:因为中国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加上黄河总是发大水,而兴修水利,灌溉系统需要所有人团结一致,个人主义和“群龙无首”都是不可能的。而希腊文明则是源自海洋,人们以狩猎、放牧、渔猎和贸易为生,这些职业相对不需要与他人合作(《思维的版图》p.22)。这些原因都只是猜测,很多表象也都是观察,具体到现在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异同,还是需要实证研究。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就介绍了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在理论建构上,《中国人的自我》这本书可以说是吸取了前人的精华,从最早的哲学思想、到现代人类学研究,再加上心理学的剖析,可以说比之前任何一本书都显得更加深刻。但这本书注定只会成为一本阶段性总结,顶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它不具有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也不具有学术著作的科学水准。第一篇中主要谈理论,但这些理论多为总结前人,并没有太多新意。第二篇提出了“折衷自我”并介绍了以团体讨论形式为主的研究,但是研究的科学价值并不大,这一点研究者自己也很清楚。在第七章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中作者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我认为批评的力度还不够,有轻描淡写的嫌疑。参与者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都应当是非常严肃的问题,绝不可以用这样几个多为文科背景的大学生作为中国十几亿人的样本。作者甚至把这种焦点团体讨论的形式当作“撞出思想的火花”,虽然他承认以后的实验中需要考虑到成员的平等性,但是必须承认在没有考虑这些缺陷的情况下的实验不具有太大价值,不然这就是对理论的附会。举一个例子,在238页中说到P1率先讲了一个朋友为家人而忙于工作的故事,接着P2,P3,P4也都讲了类似“以成就回馈家庭”的例子。于是就下结论说中国人“力求上进,回报家庭;压抑自我,顺应父母”。我们先不说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但是单从这个实验来看,我不能看出任何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材料。P1讲的故事可能纯属偶然,也可能受到实验者的启发,之后三个人则非常可能受到P1的启动效应影响。这样的一个实验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不管这个理论看上去是多么的合理。心理学的本土化是为了让中国人也能够享受心理学带来的福利,促进中西方人民的理解与交流,而不光是为一些人找个饭碗。不可否认,第三篇中的一些实验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性的,这个思路非常值得推广和学习。尤其是第八章采用的“伪装”的方法,第九章采用内隠认知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被试的主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得也非常巧妙,具有说服力,但还应继续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内隠研究和外显研究应当结合起来。外显研究可以看出人们所期望的观念态度,而内隠研究则可以揭示不曾被察觉的心理过程。尤其在内隠认知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话题。比如汉字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大陆的简化字和港台的繁体字就是两个非常好的样本。无论如何,本土的心理学家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就是理论可以是本土的,方法也可以是本土的,但是只要还承认心理学是科学,那么就必须按照科学的思路,科学的规程去进行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必须借鉴西方人把事物分开,具体地研究。暂时抛弃中国传统的普遍联系的动态的思想。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就“好”,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学习西方。只是说西方人的思维在科学领域更适用。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大门被洋枪洋炮打开的时候,就有人怀疑过中国的文化是不是落后。我们是不是需要“西学东渐”。在我们看到西方飞速“进步”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怀疑更加加深了。年轻人开始以自己更“洋”为荣,以说外语为荣,甚至以不会讲方言为荣。这就像当年大跃进时,小学生写“烟囱里冒着黑烟,这象征着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一样可笑。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说“适者生存”,并不是说“佳者生存”。好与不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进步”不一定就是好事儿。罗素早就说过:“我们西方的生活要求竞争,开拓,不断变化,不满和破坏,直接造成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归于湮灭。”今天看来,他的预言似乎在一点一点实现,但是可以把“西方”两个字去掉。正当中国人热火朝天地追英赶美的时候,西方世界也发生着深刻地变化,New Age思潮也开始影响西方。研究发现欧美的青少年比他们父母一代的个人主义倾向弱了很多,与此同时,东方青少年的个人主义倾向比他们父母一代强了很多。这不排除由于他们涉世未深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东西方差异越来越小。好像世界绕了一个大圈,又重新回到了起点,这是一种典型地中国式思维方式。在灾难面前,我们发现集体主义确实比个人主义速度更快,效率可能更高。罗素也发现“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人的显著优点是对生活的目标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谁也说不好究竟哪一种更像“适者”,我们要做的是保留“文化基因”。图书馆越修越大,我们不是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资料以后都有用,但是我们尽量保留更多地资料以供未来的需要,这不是一种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表现,反而是一种对未来高度负责的行为。参考文献:杨国枢. 中国人的自我 : 心理学的分析. 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尼斯比特. 思维的版图. 北京 : 中信出版社, 2006罗素. 中国人的性格. 北京 :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Nisbett, R. E., Peng, K., Choi, I., & Norenzayan, A. (1999)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s. analytic cogni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Michigan.Related Posts文化心理学的应用领域(3)成长碎片--发展心理学的分析(4)办一张理解的“签证”(2)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 C955.2/4964-2
  •     挺学术的
  •     都是华人心理学大家的论文集~对于当下如何使心理学回归到中国本身的历史社会文化脉络中认清自己很有帮助~很可惜目前国内能静下心来做研究的人太少了
  •     j68tr6
  •     是一本专业书,不错
  •     还可以。
  •     在“自我”的中国式测评方面依然没有突破。
  •     心理学不靠谱
  •     回想以前关于心理学的影响和知识体系均在科学心理学范式影响下形成,总感觉冰冷的数字背后缺少了太多国人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国内的绝大部分的心理学从业者研究上,是美国人,而生活中,却是中国人。这是最大的遗憾。反而通过这一套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本土心理学在台湾三十年从梦醒、成长到茂盛,让我们感谢杨国枢先生、黄光国先生、杨中芳先生等的锲而不舍,让我们在科学方法和华人文化之间找到了积极的契合点,真正的了解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我热泪盈眶,终于消除了我以前对心理学这个学科的质疑,寻找文化的根基,在科学方法的推导下,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强烈向大家推荐这套丛书。
  •     就是一些论文集,系统性不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