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01
ISBN:9787802250253
作者:张灏
页数:226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的研究论著。我的注意力放在19世纪90年代初到1911年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上,并以此作为探索“转变时期”(1890—1911)思想变迁的门径。我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都在此时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反映了以往4缺乏研究的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风貌。我相信,一并分析他们四人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来审视他们的思想和时代。然而,这种分析要求我们离开某些现有文献中居主导地位的课题和方法。下面开始的这些讨论将助于正确地表述我的研究。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有为(1858—1927)
一 思想历程的开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学世界观
四 康有为的未来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 谭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汉和殉道者
二 谭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学”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两条道路的选择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道德观
四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章氏走向唯识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观
六 来自佛家观点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观的两面性
第五章 刘师培(1884—1919)
一 刘师培的思想渊源
二 寻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会”
三 刘师培诗中的自我和世界观念
四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译后记

内容概要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过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渡过(1890—1907)》(1971)、《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98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张灏自选集》(2002)、《时代的探索》(2004),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晚清民国的一百年,属于那种“迷人的乱世”,在一个失序的社会里,充满了各种极端。这种混乱的丰富,对那一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是极度的悲欢,但对后人来说,则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提供了中国史上罕见的实验室环境,所有政治思想都可以在此酝酿、试验、冲突。追溯中国革命的起源,不难发现:引发这一螺旋向上式政治运动的根源是中国传统秩序的全面危机。这一危机于鸦片战争中显露,但直到甲午战争后才引发举国上下一致的危亡意识。意外惨败于日本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此后到1919年,短短24年(仅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接二连三地爆发震撼性的政治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事变、废除科举、日俄战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民国肇造、袁氏当国、军阀割据、五四运动……基本上平均每两三年就有一次大变故发生,时局危殆,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形同一股沸腾的洪流,急于寻求出口,而能量又无处宣泄。简单地说,当时传统文化已经在崩溃的过程之中,最敏感者的意识与社会出现分离,全面危机之下,最可怕的是苦闷与彷徨,用鲁迅的话说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按人类学家格尔茨的理论,在这种崩坏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都会被一些人接受,因为不管怎样,它毕竟能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地图或蓝本,告诉我们大概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张灏先生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就集中于这一转型时代。他的几篇重要论文都采取传记或评传的形式,对当时最重要的思想家进行个别的分析,原因之一是这些危机中的知识分子身上,差异与共性同样显著——他们所身处其中的危机是一致的,但他们对危机的反应则存在不同;为了恢复周围世界的道德与社会秩序,他们交出了各自设计的新的世界观。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样一个现象:即处于这一时代前列的思想家,都是一方面深深植根于传统,同时却又都打破传统,在他们身上出现一种承续性与断裂性的混合。他们既有世界主义的启蒙倾向,也带有民族主义式的激进;既受佛教、儒家影响,也受西方思想浸染;甚至一人而同时兼有革命与改良的思想——事实上,试图在这些不同定义之间对他们作出最终定位都是徒劳的,因为他们不存在对以上各点的单纯兴趣,他们是一群矛盾的先知,站在时代的前列,又被这个时代互相冲突、融合的巨大力量所交相推挤。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可能并非中国史上亡国的最危难时刻,但作者地敏锐地注意到,关键在于这种危难被大多数知识分子所感受到了。1895至1920年,中国的传媒及思想均发生了巨变,两者相互激荡推进;由于科举罢废和外国资本的入侵,士人与现存权力结构的关系也迅速激变,在他们中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若非依靠传媒的力量,梁启超和新文化运动均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正因此,作者将1907年《新民丛报》的停刊断定为梁启超思想鼎盛期结束的标志。在拉丁文中,“批评”(criticism)和“危机”(crisis)的词根相同,并不奇怪,晚清的全面危机也导致了传统和现有政治秩序的全面批评。现实政治改造的一连串失败则使晚清以降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激进,当时的社会意识可以从下面这一点看出——几乎所有报纸的发刊词均宣称,办报旨趣在于因应国家危机。这种笼罩一切的危机意识与历史上的战国时代类似:出于国家间激烈竞争的危机感,改良与变法成为战国观念的主要特征,“传统”在战国已丧失了固有的约束力。与此同时,社会也由单元性演进为多元性。晚清民国思想的一个主要转变就是由传统的崇尚礼让转变为崇尚竞争、甚至是一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中国的政治史是一连串的失败,国人的自尊心和理想主义遭到不断的打击。每次失败都促使人反省、补救、并思考向西方学习,在这个节节败退的过程中,“代代均以破坏自居,而代代均觉破坏得还不够”,因此1898年维新变法时还被时人视为先驱的康有为,几年后竟被当作守旧落伍的保皇党;曾经的革命派主角刘师培,到五四时代也已被普遍视为政治保守分子——虽然他们两人的思想在此期间实无大变。在此意义上,研究这一时代的政治思想家的遭际,也无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的矛盾,不仅是自身的思想体系朦胧难辨,而且与自身所处的时代也处在不断的矛盾之中。他们一百多年前的呐喊,现在仍然余音缭绕。如政治学家邹谠曾说的,由于引起中国革命的原因是全面危机,所以革命一开始就带有全能政治的因素。张灏的研究清楚地揭示:这些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普遍地都将理想寄托在未来,并具有强烈的启蒙运动式的世界主义倾向;他们所要做的,是重新改造整个社会秩序(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康有为和谭嗣同都关心妇女、婚姻等社会问题了),中国政治秩序的重塑仅仅是一个站点,却并非终极目标。这种全能式的乌托邦,无意再造国家而是要再造世界,最终造就了中国革命的两大结果,一是干脆与传统进行彻底的决裂;二是造成一种无所不管的大政府。《易经》有言:“群龙无首,吉。”就晚清民国的政治现实而言,群龙无首式的分裂与混乱是人们急欲结束的状态,但也正是这种混乱,创造出近代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命运转变一个关键时期,就此而言,称之为“吉”也不为无由。百年以下,书斋回首,他们的苦闷与呼告仍历历在目,只不过,不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而武装的先知最终胜利了。附校译:P20:郭嵩涛——当作“焘”P59:“无冕之王”——用康氏原文即“素王”P82:[三个传统的战略]求助于中国的敌人;和他们交战;或用全力防御。按即“和、战、守三策”P101:两个佛教名词未译出,按vignana即“识”,prajnar即“般若”、智慧P108:注解三:刘光静,但拼音为Lin,当作LiuP121:提到康有为的“三阶段”历史观:按即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大同世)P135:“传统君主制的依法施政,君主却是高于法律的”;按此句本意是用法律来统治(即法律作为统治的工具),而非依照法律来统治P213:注1:Suzaune K. 朗ger:应是Suzanne K. Langer 张灏著:《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2月,21元。
  •     本書作於1987年,距離梁啟超研究16年,研究對象擴大到1890s-1911間的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劉師培。然而作者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似乎沒有太大變化,只是開頭部份提供了更為宏觀的思想史背景。如改良派與革命派的大致區分,民族主義(國家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問題,中國思想內部的繼承與斷裂問題。作者總結了晚清民國三個學術源流: 1)諸子學,古典非正統哲學;2)大乘佛學的復興;3)經世致用思想。傳統與創新算是作者關注的一個大問題,levenson主張斷裂論,後來學者則多主傳承與延續,張灝的研究支持了後者的觀點,但也展現了這些思想家對待西方學術思想的不同方式。整體而言,這四個人的研究都從思想背景、家庭出身、教育出發,結合作者的傳記和作品談其思想中的主要方面。總結稱他們都具有源自傳統中國的普遍主義訴求。拋開具體的內容,又該如何對這種研究進行整體評價呢?這種從文本出發的思想史研究顯然已非美國學界熱衷所在。但是這種研究方法的價值究竟如何呢?對中國文化之傳統與現代的理解是否可以從某些精英知識分子入手呢?這種研究揭示的又算中國文化中的哪一部份呢?換句話說,如何在宏觀把握歷史文化的同時做到對材料本身的精到解讀呢?也許張灝做出了很好的範例,可惜對此不敢妄加評價了。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1890-1910四个知识分子的思想研究。四人思想背景共同点总结得好:传统经学特别是诸子研究的兴起,西学,佛学特别是大乘佛学的引用。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读薄的书,看导语与结语即可。
  •     当年的专业参考书
  •     虽然是思想史,但是未联系四人的行为来分析,且看似深凿却颇多作者自行揣测,添了些美中不足。但整体是一本不错的书,再赞一个,台湾的历史学者功夫了得。
  •     不记得哪年读了,讲的还行。
  •     好读,更新:结论读不懂
  •     跟想的不一样
  •     刘师培
  •     略感谭嗣同有点脑子坏掉了。
  •     一开始张灏还有些列文森嘛
  •     由于转变时期宇宙论王权的神秘性瓦解了,普遍性意识和特定现实之间的紧张在西方的冲击下,由隐性的调和转为突上表层的根本性紧张;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历史秩序危机和个体存在危机作出双重回应;民族国家对此他们而言不是终极共同体,而他们的核心关怀乃是世界秩序:康有为自早期接受今文经学、通融宋明理学,到专注于道德内在性、自主性,舍礼言仁,协调道德保守、激进主义以连贯成统一世界观,终至太平世的未来大同;谭嗣同受惠王夫之、张载、庄子的无我同一性,不分生死,非难儒家道德秩序中的压抑因素,以仁为积极进取精神;章太炎受荀子影响,以道德宣通人类、指导革命,假反满使暴力反抗合法化,后期信奉唯识宗对人类存在意义提出挑战;刘师培偏爱道德能动主义,重视公的社会价值,不容功利主义,高扬无我同一的幻境,走上集体主义型的无政府主义。
  •     前言很吸引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可是由于书没读通,具体段落中的部分很难读通,基本是零敲碎打,许多概念和源流都不明白。所谓“确立事实”的思想史尚未明晰,要读“体验式”的思想史就太难了。从结语来看,书的路径是很清晰的。
  •     深刻的时代与文化危机感。
  •     他们从“西学”所接受的东西,仅仅是给实现这些道德目标和传统抱负提供了新的技术和体制上的方法而已。——不是我Cup of tea...
  •     采用随笔手法的自著,康谭章刘受不同学说思想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各具代表性意义的道路,作为文化先锋的知识分子的践行轨迹远超常人之所想象。 谭嗣同-杨昌济、李大钊-毛泽东。
  •     公羊学
  •     近代社会理性和情感的分离
  •     序言和结语启发意义颇大,但对四个人的思想研究方面觉得蛮牵强也比较深奥。
  •     终于读完,然而四位的思想真的不好懂。
  •     嘿嘿
  •     翻譯很爛,氣死。有時間還得看英文原著。
  •     中国人用英文写的书,再翻译成中文,总是别扭的很。而既然中国人用英文写的,自然是用英语的逻辑来书写,这又增加了一番陌生感。回到书中,作者的导言中论述了自己的研究范式之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具体的人物分析中,挂一漏万之嫌,值得商榷之处也难免存在,毕竟这个分析模式必然导致见仁见智。
  •     翻看之前的笔记,才记起读过这本书。做笔记还是很有用的。^_^
  •     俺觉得张灏这个系列应该换个出版社或是换个编辑再重出一遍.
  •     : B25/1231
  •     除去对“转型时代”的认同之外,一直以来都无法对张灏的观点产生共鸣,甚至认为他的许多论点是未经充分论证的。
  •     好书。总感觉翻译后语言的感觉不好了。
  •     简单的介绍,初步的讨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