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书评

读《财经》7月19日第268期

看完这期《财经》有三点感受:继《煤改》和《央视大火》之后,《大行蝶变》再次证明了《财经》仍然是《财经》,深度、专业性都还在;访了刘明康但是没用做封面,《财经》还是很低调(不过可以把刘明康那几个字再做大一点吧);“环境与科技”栏目很值得一读。自胡舒立离开之后一直观望,现在看来《财经》还是可以继续读下去。倒是《新世纪》,这期也做了农行,写的有点太通俗了……

《财经》、胡舒立的辞职、复杂及用真诚勇气超越复杂

胡舒立辞职了。她大概是中国最特例独行的财经记者。98年一手创办《财经》,历经一年调查,写下《财经》的奠基之作《银广夏陷》,直接导致了一个上市公司的退市,。《财经》11年来的细腻、准确的直觉及多年来一直成功维持着的平衡度大概是胡舒立性格中的一面。今天,平衡木的失衡,大概也不是胡舒立的失误,大局使然。现今中国媒体能做到的极致,大概也就是《财经》的地步。8_9年后,Gov和民众达成默认契约,用经济来赎买民_权,80年代90年代,国退民进,市场领域出现大量空白,大家发现挣钱很容易,那是因为很多市场领域刚刚开放,竞争尚未充分,社会阶层流动性比较强。90年代末期,中国宏观政策转向国进民退。在向民营资本开放的领域已经存在过分竞争状况,而在国有垄断领域,既得利益团体又不肯放手。社会阶层的流动日趋减缓。在2004年后,,国企大量出售不良资产后大规模上市,起死回生。民企的生存环境陡然恶化。08年的金融危机后,民企大概已经被逼到了绝境。gov不断地收税,再财政拨款刺激,只是吹起的只是Cappuccino上面那层泡而已,下面的实体经济大概已经结冰。Gov和民众的契约是已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中国人都已经习惯线性思维,以为中国的发展只会向前,要是不向前了呢?要是这个契约的基础不存在了呢?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切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官员、银行家、学者、背着GRE、GMAT上自习的学生、在格子房里的小白领、卖北京早餐的大叔、修暖气片的老头、坐在街边等活干的民工、县城里的小公务员、山里辛苦耕种唯一指望是孩子考上大学的农民,等等。他们是说着同种语言在同一个国度里生活的不同世界的人。我们属于这一个个如此不同的世界,以致于如同摸象的盲人,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理。中国这艘船暗流汹涌,船上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往自己认为好的划桨,但是中国这艘船如此庞大,没有人看得清正确的方向,没有人能掌控航行的方向。大船的行驶方向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合力,而驶向的彼岸无人可知。《财经》的特殊之处,大概在于她扮演的角色使得她比我们个体的视角相对全面,这使他有机会触摸到中国这艘大船更多一点的轮廓,对中国的复杂性比我们大多数个体了解得深刻。所以我爱《财经》,是因为她认识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探索。她怀着谦卑的精神,不仅记录着车轮行进的轨迹,还不忘看看被快速行驶的列车抛在后头的人。她关心的不只是梁漱溟的第二问题——中国的问题,还包括第一问题——人生的问题。我们在过河,可是河对面真的就是所谓的彼岸吗?彼岸是什么?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什么?第二个问题很复杂,我们大概从鸦片战争,清兵入关,五胡乱华,或者更早一点,屈原投江时就在试图解决。而第一个问题大概从人类走出森林之日起就存在。她站在第一个问题的立场,思考第二个问题,并怀着最初的真诚和勇气。所以我爱《财经》,因为在中国,媒体描述一种存在的状态,或煽动一种情绪,实在太容易。而能够纪录并理智提出有建设性专业意见的不多。所以,今天在楼下买了最后一期《财经》。第250期。

《财经》杂志能在杂志云上面订阅了?

之前在家无赖就去随便输入网站看是什么内容,因为平时有看杂志的习惯,所以马上就想到了zazhi.com这个顶级双拼域名了,然后就被我发现了杂志云这个订购平台!以前订杂志都是跑去邮局订的,超级麻烦!特别是我家离邮局不近啊!说多都是泪啊!最近我才想起杂志云这个平台,发现上面也有《财经》这本杂志可以订。所以就跑过来安利一下给大家。

财经

绝对值得买,我个人一直到http://caijing.baonian.net/包年订阅,除了便宜,服务号之外,上面还能订阅各种相对较高端的杂志,我还有订其他的商业杂志,个人对这类杂志实在是爱不释手,再说,杂志跟书一样都具有收藏价值,不像报纸。

这本杂志偶一直买的!

她文章的口碑、道德就不多说了,偶反正是一拿杂志就看它的最后,书目推荐,还有那些杂谈,=.=,最喜欢看人家谈论吃喝了!哈哈!不过,偶觉得它还不是太专业,比起国外的专业经济期刊还是有差距!写的多了,往往就不会太专!

有深度,有新闻性,负责任的期刊

有深度,有新闻性,负责任的期刊当初是为了专业才开始看的,慢慢的喜欢上它独有的风格,还有觉得价格不贵,信息量和评论都很有分量。喜欢荐书栏目。常常根据推荐买书、看书,收获不错:)

《财经》杂志越位了吗?

偶尔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给财经杂志总编胡舒立女士的一份信》。这封信出自一个大学本科生之手,信中表达了自己一个困惑:《财经》一直引以为傲的“国际视角、全球化战略”,正逐步向着对外商吹捧、对华商贬低的危险境地滑落。是这样吗?我也是《财经》的老读者,读龄有四五年了。最早被《财经》吸引是由于2003年非典时期它关于SARS的大胆披露,这才开始注意原来被冠以“财经”名称的这本杂志还可以反映此类社会选题。其后,这本杂志基本每期都看。但不管怎样,杂志的重头还是金融和资本领域,最开始这些方面我都一窍不通,后来逐渐略知一二。不过,其他内容基本可以全程读下来,受益匪浅。最早觉得《财经》独树一帜表现在它的行文上。一般报纸杂志都说,某某对记者表示,或者对本报(刊)记者表示,它则不然,直接说,对《财经》记者表示。一则表明是独家,二来让人感觉潇洒有力。后来,不少杂志报纸也都开始这样表述,步了《财经》的后尘。由于定位的高端,《财经》杂志吸引的广告客户也多是高端商品。据说,就这样一份全年只有24期的杂志(最多年底再出一本年刊),去年的广告收入已经逼近1个亿。今年定要冲破这一额度。众所周知,在一般的媒体,广告大客户肯定是不能轻易得罪的,刊登出反映该企业问题的稿件,广告收入肯定就泡汤了。但据《财经》一记者说,有一次一篇即将刊登的批评性报道涉及一家国有银行,而该银行了解到报道情况就要求撤出投放在该期的广告。受到这样的威胁后,胡舒立说了一句话,登稿件撤广告。那记者说,那家银行不会放弃《财经》这样的平台,这次不登,迟早是要登出广告的。它的视角很广很深,稿件中很多提供观点的专家都来自外国,一些专栏直接由老外供稿。在提供新角度和思路的同时,可能也因此引发了这位本科生的疑问。这也让我想起今年4月份参加《财经》10周年活动时,有一位读者现场所提的问题。当天在座的主创人员包括胡舒立、杨大明、王烁、张翔、凌华薇、曹海丽、王以超、段宏庆等人。其中,凌华薇就是《银广夏陷阱》的主要作者。该读者问,目前《财经》的专栏作家基本都是海外人士,内地人很少,而有时自己感觉也能胜任该职,我们可以投稿写专栏吗?记得胡舒立当时的回答是一律欢迎。不知是该人士稿件水平有限,还是其他原因,其后杂志的专栏作家并无大变化。不管怎样,很多人目前已经形成习惯,一件大事发生后,总要看看《财经》怎么说。毕竟,在内地这样发出自己声音的杂志并不多见。不管它是否在提供多维视角方面有矫枉过正、崇洋媚外之嫌,这样“独立、独家、独到”的媒体多一些比少一些好。

报道专业立场中肯

往往能请了很多经济届的学者专家撰文,分析十分专业,有理有据。对各种社会关注的经济领域发生的案例分析报道十分及时和详尽,说明报社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和负责心。唯一觉得有一点缺点,是内容太多,专业性强,所以看完一期往往要两三天的时间。呵呵,其实是优点。

依赖上这边杂志了

其实这本杂志是一次上课无聊的时候拿同学的来看的,发展到最后每次同学一买回来我就抢来看,后来就和他合伙买了。哈哈哈!不过里面的文章分析得很全面,适合我们这些中产阶级,自从在杂志云上面订阅之后,就成为每天上下班脱离手机的第一动力了。真的很喜欢这本杂志。

希望中国有自己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

我通常选择一本杂志时会从几个方面去考虑:1、前提一定要客观、独立2、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信仰3、无所畏惧,敢于揭露事实4、有建设性不是乌托邦我相信能坚持以上几点,影响力自然就会到来的。现在很多财经类的杂志为了提高自己所谓的影响力而去做一些很无聊的事:举办什么会、评个什么奖、之类的,并以此为耀,以为这样请一些所谓的大牌嘉宾影响力就来了。诚然,杂志出名了,知名度提高了,素不知真正影响其品牌价值的还有更重要的美誉度,然而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期待中国有自己真正的品牌杂志,同时期待《财经》。

偏政经

感觉《财经》有一些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不知为何能够发展的到现在?偏政经,反对利益集团,对改革中某些阶层的不当得益很敏感,揭露的也不少

因为专业所以选择。。

所谓因为专业,第一我自己本身读的是财经相关的专业,第二是觉得这本书专业。另外杂志后面的书目推荐也是加分点!http://www.zazhi.com/110183.html

连看四本《财经》杂志

连看四本《财经》杂志,10/16、10/30、11/13、11/27,发现有些文章对照起来阅读挺有意思。1、腐败事10/30期,胡舒立在财经观察专门谈国际反贪联合会在中国召开首次年会,指出反腐已经全球化,可采他山之石攻中国之玉,然而最后又说所有反腐工程的总纲在于“民主法制”。11/27期,资中筠随笔:他山之石能否攻玉,指出美国的反腐之道:一靠独立而强大的舆论揭批;二靠知情的选民运用其投票权;三靠加强行政部门的作用。显然,民主是没有的,人治大于法制,独立舆论也不存在,人民基本上没有选举权,可见她们对老共的反腐基本上不抱希望。2、狗事11/13期,季卫东在“人治”与“狗患”中评论打狗风暴时明确指出中国狂犬症的根本问题并不在狗口太多,而在于管理不善。制度设计上存在三大缺陷:抬高门槛限制养狗,过高的手续费结果实际上是鼓励无证养狗;养狗登记的收入去向不明;在管理方面,忽视动物贩卖业主、民间组织以及志愿者活动的作用,导致有关部门力不从心。连狗都管不好,还能对付得了有权有势的腐败分子?由此可见资中筠的第三条行政部门的作用也靠不住。3、房地产11/13期,胡舒立在财经观察中说房地产新政方略需调整,房地产价格且调且涨,说明目前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另外,有权势的部门又开始搞福利分房了。无论是房地产事还是狗事,似乎都没搞好。4、外汇储备10/16期,有一篇文章谈谢国忠因内邮外泄,不得不离职。他在那封被内部人泄露出去的邮件里说:新加坡的成功绝大部分是因为它成了印尼腐败政商的洗钱中心。印尼已耗空,新加坡因此佳景不复。为了维系经济,新加坡正在修建赌场以吸引中国的腐败资金。同一篇文章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分析员说中国财政部高息发行扬基债券,然后去买美国国债,是双输行为,结果第二天就被炒了。11/27期,谢国忠写文章分析万亿外汇储备何处去,谈及仅当央行能从外汇储备中获得比本币存款更高的回报时,央行的资本才会上升。从上一篇文章那个分析员的说法看,财政部理财能力实在不怎么样,这里面动的应该都是外汇储备。5、老毛相关11/27期,曾经是毛泽东老师的梁漱溟在文革中被抄家后写信给毛要求返还手稿,信中说:盖人生一日,必工作一日,工作必须是从其向上心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人的生命是与其向上心不可分离的;失去意义的生活,遂生犹死,生不如死。以故家中书籍几乎全数被收或被毁;钱财百分之百被收去;衣物等被收被毁百分之九十八;在我具不足惜。惟求发还我的那些文稿,准许其续写成书。。。10/30期,刘少奇家乡的一个农民饥饿中写信给刘说:刘主席,我们天天饿肚子,得了浮肿病还不能说,说了就要挨打饿饭,搞不好说你是“反党、反三面红旗”,要送劳改。饿死人只能说是病死的。社社队队,死人常见,一个生产队,饿死的人怕不有几十上百呢!现在我们心里只想吃一顿饱饭,也没枉来一回人世。同期逝者栏目介绍了王光美,刘少奇在跟王光美分手时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像目前还 不是。6、公共政策11/27期介绍逝者弗里德曼提到他的公共政策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都远比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更清楚他们自己的兴趣和利益所在;第二,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包括思想创造者和政治职位追求者之间的竞争,是为个体和家庭利益服务的最有效的方式,对社会最贫困的成员尤其如此。11/13期,农地物权化交锋,因担心农民出让土地后成为流民,物权法草案最新审议稿删除了原有“农地承包权可以有条件抵押”的相关条款。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农民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应该不劳老共们担心。恐怕老共担心的是,农民权利明确以后,要圈地没那么容易了。7、收入10/30期,消费者太“瘦”:居民消费占GDP比例迅速下降,并不是居民将越来越多的收入用于储蓄,而是收入的增长率太低。所言及是!长此以往,经济增长势必停滞。10/16期,和谐社会的财政基石,两个老外分析十一五规划,需要政府预算支出的大量增加,要提高税收收入。收入没有增长,还要加税,没法过了!8、前途11/27期,财经观察引李光耀谈印度和中国的话说:印度从来都不是拧成一股绳同时朝同一方向发展,总是各行其是。中国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印度也不会发生政治体系的突然崩溃,因为它可以通过选举持续调整,而中国没有这种能够自我调整的政治机制。李光耀的意思大概是总有一天要崩溃的。突然我感觉到阅读讲真话的媒体压力很大,让你心忧,还是读人民日报舒服,总是一片大好形势,前景无限好。

杂谈杂志

今天买了两本必读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揭晓新天府,成都平原当然不让众望所归地排名第一。《新周刊》,照旧别出心裁领导时代新锐话语,这期题目叫:中国网民,第N个人大代表。内容可想而知。闲时想看《新周刊》的电子版,可惜只能看到目录,看不到内容。其中一个专栏叫MZINE,这让我突然产生了探讨英语magazine(杂志)词源的念头。搜索一番,得到以下一些线索:查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文单词Magazine的释义有四:n.1.杂志,期刊,周刊,月刊;2,(电视,广播)专题节目;3.,弹仓,弹盘,弹盒;4,弹药库,军火库,军械库。“Magazine”一词源自法文Magasin,原义为“仓库”、或“弹药库”等。Magazine这个字中含有一个核心的意思:"存放巨大力量的地方"。因为Magazine的字根magn(maj,max)来自拉丁文magus(=great),major(=greater),maximus(=greatest)。它们均含有"大"或"巨大"的意思。-ine则是名词后缀。所以Magazine的核心意思乃是"存放巨大力量的地方"。其最早的意思主要是指"弹药库,弹夹"。据我查到的资料说,英语中MAGAZINE被用于现代的“杂志”概念是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MAGAZINE”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9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其实,英语中还有一个与杂志同意的词叫“Journal”,如同中文里与杂志用意的“刊物”。创刊于1665年1月5日的《博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最早采用Journal一词。Journal在法文和英文中并无区别。在中文里,Journal有时被译为或对应以“学报”(Learned Journal),但其本义仍为期刊或杂志。英文中的Periodical,源于希腊文,原意乃天体星球轮转一匝之周期,而期刊按规定时间出版,意犹星球轮转。该词用作名词时亦称期刊或杂志,用作形容词时为定期的、周期的,但通常认为Periodical的概念还包括报纸(Newspaper)与杂志(Magazine, Journal)。Serials则被认为是一种记载各类论文的刊物,有于一年内规定相当时期出版的,亦有不定期出版者,但均有长久之计划、连续之期数及特殊之名称、一定之卷期、期数及日期等。法国为杂志之母,17世纪初发行的小册子,出现于欧洲各书店。这种小册子,内容是介绍法国的书店和书籍,很有点儿像书评。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可见,在西方,杂志最初用Journal一词,后来才出现用MAGAZINE一词的杂志,可能是“知识库”的意思,这与我国目前流行杂志的性质差多。但在西方,MAGAZINE还有有弹药库的词源含义,多少带有火药味。在现当代西方宪政国家,杂志和期刊等传播媒介或媒体俨然已成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平起平坐的"第四权力",当自由的言论尤其是批评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言论发表出来,往往具有轰动效应,从而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着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于是乎,Manaazine在西方宪政国家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便成了能够"释放巨大能量的地方"。在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中,在克林顿总统的"拉链门事件"中,Magazine的能量得到了经典的发挥!在美国,Magazine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巨大,盖源于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1964)一案中,通过本案的审理,新闻自由得到了宪法上的最终确认。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美国社会中,Magazine及相关新闻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由于有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的保驾护航,它不仅不是政府的喉舌,反而是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根据最高法院对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案的判例,政府官员不但要在法庭上证明新闻媒体的报道失实,而且还要同时证明新闻媒体怀有真正的恶意,以及它的确对自己造成了具体的伤害,才能谈得上诽谤罪。这实际上使政府官员几乎无法打赢这种诽谤官司。美国上下普遍认同的一项原则是,对于公众事务的辩论,应当是毫无拘束、富有活力和广泛公开的。在中国,“杂志”目前更多的只是“Journal”,而不是Magazine,更多的是“知识库”,而不是言论的“火药库”。不过,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具备了“火药库”的倾向。在我常读的杂志中,就有三种不同类型。《中国国家地理》,是典型的“知识库”型杂志,最多在环保领域会有些过激的文人牢骚。《新周刊》,巧妙地将“知识”与“火药”相结合的,它征集公众最关心的话题,然后制造出乎大众语汇的新锐词语,以一种超级时尚和绝对世俗的表象,来舞动另类和先锋的思想之剑。《财经》,由“锋刃”人物创办的绝对的“刀锋”杂志,以财经为切入点,大胆钻探中国社会深层结构,并经常迅速地用第一手资料将新闻背后的秘密揭示给大众,也不乏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士的评论和建言。例如,《财经》杂志近年总能及时跟踪和披露重大腐败案件背后的人与事,包括那个“大众情人”李薇的身世。明天再去买本《财经》,看看又有什么故事。


 财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