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田园城市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0-12
ISBN:9787100031301
作者:(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
页数:134页

作者简介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

书籍目录

作者序言第一章 城市—乡村磁铁第二章 田园城市的收入及共来源—农业用地第三章 田园城市的收入—城市用地第四章 田园城市收入的支出概况第五章 田园城市的支出细目第六章 行政管理第七章 半市营企业—当地人民抉择—禁酒改革第八章 准市政工作第九章 预计到的困难第十章 各种主张的巧妙组合第十一章 遵循的道路第十二章 社会城市第十三章 伦敦的未来索引

编辑推荐

  《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在英国再版6次,每一次再版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源自于人类从城市化时代走向城市世纪对自己命运的关怀。城市在促进物质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上作用有目共睹。然而,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带来了昂贵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制约着人类对环境品质和生命品质日益增长的追求,也抑制着城市健康发展。

前言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的书。在它的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以后改名为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Garden Cities and Town PlarLlaing Association),1941年改称城乡规划协会(Town and Countrv Planning Association)。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Letchwort 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  然而,这本书很少被正确理解。有些人喜欢以田园城市的支持者自居,却很少读,或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有些人按自己的主观想像或出于自己的需要,对它误解或曲解。只有少数人认识到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一再提醒人们对它的注意。  这本书自1898年10月以《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书名出版以后,到目前为止,在英国共出过6个版本。除第一版和第二版相隔4年以外,其余各版间隔都在20年左右。  1902年发行了第二版,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内容有所删节和调整:比如说,删除了“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 “行政机构图解”和“新供水系统”等4幅图解和若干引语,以及“行政机构——鸟瞰”一章(约2页,是对“行政机构图解”的说明);把住宅建筑的最小用地面积从16英尺×125英尺改为20英尺×100英尺;在“社会城市”一章中增加了一段文字和一张图以介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城市合理布局和发展的经验。总的印象是,书名变动极大,掩盖了社会改革的实质,但是正文基本保持了原貌。这一版的书名和正文一直被以后各版延用至今。  1922年发行了第三版,由西奥多·钱伯斯爵士(Sir Theodore Chambers)撰写序言。  1946年发行了第四版,由英国田园城市运动的热心支持者弗雷德里克· 詹姆斯·奥斯本(Frederic James Osbom,1885~1978)编辑并撰写序言。还有一篇由美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 1990)撰写的导言《田园城市思想和现代规划》(The Garden City Idea and Modern Planning)。奥斯本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现在这一版是根据1902年版编辑的,但是恢复了一些霍华德在1898年版中取自其他作家的引语,在我看来,这些引语在今天会引起新的兴趣。书中的图维持了1902年版的状况。  ”然而,也许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编者在书中增加了作者的3张照片和1张手稿、莱奇沃思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韦林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以及1张1944年大伦敦规划图,图下标明:“田园城市思想运用于伦敦。” 1965年发行了第五版,其内容几乎和第四版完全相同,只是在序言中增加了一条关于莱奇沃思田园城市的脚注。  1985年发行了第六版,由英国开放大学新城研究部主任雷·托马斯(Ray Thomas)编辑并撰写序言:《霍华德的被忽视的思想》(Howards Negleted Ideas),删除了第四版和第五版新增加的全部照片和规划图,恢复了被第二版删除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等3幅图解,还增加了1幅在第一版中未采用的图解“万能钥匙”。可以说,这一版是最接近第一版的版本。  这六个版本,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它有经久不衰的热情,另一方面,各版之间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它在认识上的变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目前,我国还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完全有可能汲取全世界的经验和教训,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好。然而,由于对发达国家城市现状的盲目崇拜,对国内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各种迹象缺乏科学的分析,也有可能失去这难得的机遇。此时此刻,看一看《明日的田园城市》走过的曲折历程,还它以本来的面貌,认真阅读它,并真正领悟其生命力之所在,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出于上述动机,这个中译本在正文上沿用了自1902年以来一直未变的内容;除“新供水系统”图外,书中保留了各版本中所有出自霍华德之手的内容,去除了后人增加的附图和照片。我想,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原意。

图书封面


 明日的田园城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比较糟糕的一件事情是《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似乎Howard故意写成to-morrow是在强调一种方向,既然morrow本身就是明日的意思)已经翻完了,但是我却无法捕捉到作者有价值的意图。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到看什么书坠入五里云雾,不过对于一本像是介绍册子性质的书产生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至少我总得知道人家在说什么,不过目前,我的确不太清楚。现在还算清楚的部分是,第一,田园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解决类似伦敦这种大城市的城市病,解决的方法是在其外围按照Howard的思想建一组城市群进行实验,在掏空伦敦的同时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样做的第一步是建设这组城市群中的一个单位,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田园城市,已经建成的letchworth和welwin就是这种性质,为了便于实施,Howard实际把这样的小城市切成了6份,每一份都可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小小城市,包括城市所有的主要功能(我在想把这六份拼起来估计是处于规模的考虑,但是如何计算出的这个规模却又不知道了= =),所以也就是说建这些个小城市,然后在里面鸟语花香地养老,绝对不是他的终极目标,而是要解决大城市的问题;第二,关于这个六分之一的组成,请允许我以一种非常俗的方法来表述,这个匹萨状的一角外围用高等级林荫道和环城铁路围合,跟规划原理上高等级道路围绕城市建设没什么不同,既保证不切割城市用地,又可以达到方便交通的目的,而内部从大圆的圆心(与其他5块匹萨共享)至主要铁路线依次是中心花园-公建-中央公园-水晶宫-第五大街-良好住宅-宏伟大街(内含学校、教堂等)-工厂、仓库等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用现在的用地分类来说就是,公园绿地(G1)-文化娱乐用地(C5)-公园绿地(G1)-商业金融用地(C2)-道路用地(S1)-一类居住用地(R1)-教育科研、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公园绿地、防护绿地(C6、C1、C5、G1、G2)-工业用地(M1、M2)-农业用地(E),从中心到边缘约3/4英里,大概也就是1200米左右(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邻里单位,1/4英里边长,周边为主干路,边缘布置商业,中心设学校、教堂,里面嵌填居住用地,结构有些相似,只是规模上比较小,没有完整的功能,不晓得佩里有没有受到田园城市的影响,算算时间上完全有这可能),居住安排在比较中央的位置,那么也就是说到哪边都不吃亏,1200米的边长也完全在步行范围之内,是一种很宜人的尺度,即便是六个匹萨合起来的大饼,从边缘到边缘也只有2400米;第三,关于田园城市如何吸引人前来的问题,有点像古希腊雅典的营造方式,就是自己造城。不过不同的是,雅典是出于对神的崇拜,田园城市则是依靠机械劳作提供就业岗位。Howard的设想是用造城提供的工作岗位吸引那些在伦敦城找不到理想工作、又没有良好居住生活条件的人,这些人提供了建城的劳动力,并且也是田园城市第一批居民,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逐步将伦敦城里过量的人流疏导出来,当外面的田园城市已经变成一个社会城市的城市群的时候,伦敦已经变成一座近乎废墟的城市,这个时候再大张旗鼓地改建伦敦就势不可挡了……(= =,诶,这多少听起来有些乌托邦的说,听上去更像是先民因为自然灾害放弃原有居住地而开垦他方?= =…关键是如果那真是一个不能再回去的地方才行,否则,刚建设好的城市很可能因为没有足够吸引力而导致人口回流,用就业岗位吸引人的弊病也在这里,它到底没什么神圣性可言……个人以为相比后来的大伦敦规划中新城建设这仍然是一个妙招,用一个比喻来说,田园城市有点像给伦敦洗血,把里面的污秽清空了再重新注入进去,以此来控制城市蔓延,大伦敦规划则是癌症晚期,开了一刀没找着,以为好了,过了一段时间又病发,而且是扩散了)第四,这一条涵盖了我的所有困惑。Howard同时意识到了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毛病,他说个人主义强调的是生产的增加,而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分配的公平,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够跳出旧的财富形式,而他的田园城市则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财富形式。关于这一点我不太明白,同样不明白的还有他的田园城市中municipal group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他没有谈民主,但是似乎田园城市的居民在某些地方却在执行着类似雅典式的民主,例如对水晶宫内的商人的制约。或许对商业上的判断不足也是Howard的失策之一,按照他的判断,伦敦的商店应该减少3/4,但是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并非总是一个经济人、理性人的角色。虽然Howard走的是一种温和改良的路线,我指的是没有直接砸锅卖铁地炮轰政府,但是其挖空伦敦的野心也不算小(或许这就是最后两座田园城市被政府接管的原因?),当时英国政府又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政策能够容许田园城市的存在?感觉缺乏的背景知识太多了,对于其中引用的人发表的观点的条件一无所知,脑海中除了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之外似乎再也搜刮不出别的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的印象了。可是就好像两岸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对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契待自己救援一样,事实远非如此。可是好像真相就是这样,从来都不只一个,但是大家都以为自己那个才是真的,诶……
  •     终于读完了已知许久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一书,与其说读,到不如说扫,因为很多东西真的没有理解,也许是时间问题,也许是习惯问题,总之,细读是没有做到的,但全书要表达的意思还是略有感触。读书,万不能抛开著书的时代背景,田园城市的思想提出于20世纪初,而且主要是针对伦敦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过了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除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口的增长,作为工业革命探索的先驱和发源地,伦敦暴涨的人口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等(看看如今的中国,何其相似),这些问题是其他城市没有遇到过或者即将遇到的,如何解决只能靠探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案,但往往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考虑问题,就城市论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首次提出了规划城市的思想(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当然有很多思想理论的铺垫),思想所体现的时代性就是其全局意识,即便是过了100多年后的今天仍能发挥效用。也许你会说田园城市是无法实现的,没有用的,后来实践的莱斯沃斯和韦林的失败足以证明,但我想说,我曾经也和你有同样的想法,但读完此书后觉得以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当然,我并不是说田园城市就是个完美无缺的方案,而是这一思想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后人深思。回顾我们所做的规划,要么是完全不考虑当地问题拿来主义的抄成功案例的范本,要么还能考虑点问题的相似性,选择相似的案例抄袭,国内的抄不够,还要把国外的拿来抄,但当我们认真的去思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跟我国规划理论的滞后有关,也说明我们缺乏探索的精神。如果说欧美的城市有很多相似性,那么东方城市,或者说我国的城市和他们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仅表现在城市面貌上(很多欧美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还表现在城市起源、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等方方面面,最近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外的社会是以夫妇为主轴(横向),而我国恰恰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纵向),具体的意思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我国和国外城市的差异之大,盲目的抄袭国外的结果就是丢失了自己的特色。回到田园城市,全书都可以看作是对田园城市这一规划方案的解释,霍华德不止考虑了城市的布局问题,更深入到了城市的运营上,那么,为什么田园城市没有获得成功并在解决伦敦问题上发挥作用?我个人理解有两点(当然实际上还有更多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忽略了现实情况。文中指出英国有充足的土地,如果真的另辟新地建设城市,那原来的城市怎么办?难道就放那儿任它空无一人的存在?白纸式的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原有文明的否定,再说到伦敦,这么大的城市或许可以搬迁,但搬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无法估计的未来问题代价巨大,如果又遇到新的问题,难道再搬回去?一是忽略了生产的重要地位。田园城市很美,花园、中央公园、独栋别墅,但科技的进步已使社会分工有更加精细化的趋势,人们不可能总是靠务农为生,金融、商业类的经济运转方式没有在田园城市中出现,可以说,霍华德既想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又没有给人们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机会,自然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说了这么多,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本科真的只是学习了皮毛,会画图了,进入了研究生阶段,思考更多也更深入了,可以说本科学画图研究生思方案。田园城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正式我们目前及其需要的吗。
  •     关于城市,因为不关所学专业,所以知识储备较少,由于兴趣及技能,我等也不具备作图能力。但仍一无既往的关注城市,阅读相关书籍,是因为我曾深深的被城市文明所吸引,也是因为现有城市并不是理想之城,在通往未来之路的征程之上,没有划定的图纸,所以可以让我们可以为了理想之中的城市而不断阅读、思考,或者作出某种建议、尝试。最早关于《明日的田园城市》的影响是两年前听取的一个讲座、培训,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讲课者在PPT上贴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图示,源于讲课者的点到为止,也不曾有具体的印象。在今年去北京学习的时候在万圣买下了这本书,还是源于此书和成都正在建设的世界田园城市相同。读完此书,更多的感悟是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作者分析一百多年前的伦敦城市发展,让我清醒的看到现在我国城市发展无数问题的重复,明日的田园城市他给了解决问题的一种路径,并对如何建设这一田园城市的土地成本、成员负担、税赋、城市管理、企业、居民细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代替大城市的种种成本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这种田园城市和传统城市的优势、特色所在。在阅读完第十三章伦敦的未来,又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遂宁丘区的乡镇地理位置和霍华德所描绘的城市组团何其相似。关于阅读,我已经再次明了不要试图在一本书中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良药,但每一次的阅读、积累,其实都是在为最后的升华积蓄知识和爆发的力量。阅读给了你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向、大美如斯。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lab
  •     超出了之前的想像,城市規劃不光是關乎于土地的功能佈局問題,好的城市規劃依賴於好的社會運行機制。作者通篇談的是整個社會改革的構想。提高了我的眼界是好的。只是原本是帶著關於物質環境方面的問題來讀這本書的,結果講的是另一方面的事情,所以又要拿另一本書來補了。
  •     太特么无聊难看了。
  •     关注城市,关注我们的生活
  •     有一定道理,卫星城市(无意中猜测到了),不过还是喜欢柯老的理论~~
  •     关于经济账的文字真的是看不懂。以及霍华德是水瓶座的。
  •     今年读书会的第一本书。始终觉得这个明日城市也只是为统治者服务。让文艺小年轻有放纵山水的寄托,让贫苦百姓画饼充饥,规划未来美好蓝图,让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潮有了归属。最终,社会一片平和。倒是很想去看看现在的新加坡。
  •     七天六本书。challenge finished
  •     Larry's recommend. 2014.12.28. 感觉没有读进去,看来日后要读第二遍。
  •     经典书,送货快
  •     金轮法王霍华德!
  •     规划学的名著
  •     2013.1
  •     =-=好吧要求现代人理解古人一向是个困难的事情。
  •     就这本书本身来讲,可以看出霍华德对现代田园城市有着一个比较系统的思考的,但是受制于时代背景,有一些乌托邦的味道。但是从译本来看,整本书翻译的非常生硬,文字晦涩难懂,很显然译者对作者的意图并未了解太多,只是字面翻译,本身三颗星,原版大概会给更高(没有读完,读不懂,以后再看)
  •     霍华德的思想,远远不是只读教科书上简短的几句介绍就能清楚的,经典书籍!
  •     其实我没有看懂。。。
  •     美好~
  •     伟大的心灵
  •     理想规模的城乡关系和社会结构,高效率生产力
  •     理想主义的田园城市
  •     小兵老师课堂上多次安利的书,我抱着纯属完成作业的心态阅读,可是刚看到序言的五月花,脑子里似乎浸酒的软木塞被蹭的拔开,自从高考后就冬眠的脑子再次跟新鲜的氧气接触,是啊,这本书暂且抛开内容的专业性不说,于我,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重新找到了阅读的感觉。 再来说说内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采菊东篱下”等老头子老太的奇妙安居生活,但是就这样不负责的这样说我说不安心的,玻璃长廊的设想一旦实现,大概会代替埃菲尔铁塔成为新任网红聚集地,各种滤镜加在七彩的玻璃上,跟它的初衷不谋而合,生活。
  •     该书详尽的描述了,伦敦由于过度的拥挤,脏乱差,而引发了霍华德开辟新的田园城市来解决问题,并且从各个方面详尽的阐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经济建设和市政工程的实施。
  •     比起那些做作的书来说,这个太真诚了。
  •     这不(只)是一本城市规划书,是一本社会改革书。
  •     百闻不如一见…感觉以前在课本所见的田园城市理念都总结不全呢_(:3和美国大城市死与生对比来看非常有意思
  •     富有预见性的作品 虽然有些部分已经过时 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与其说是一本城市规划书不如说是本社会改革指南,具有高度理想化的倾向。译者所说的后来人歪曲他最初的想法这一点也是让人唏嘘。最后吐槽一句,这个翻译简直是要逼死人,还能再晦涩点吗?
  •     教科书了
  •     不落的经典
  •     有必要再读一遍,还有点云里雾里,但是惊人的发现如此早期的理论论述里面已经涵盖了很多100多年后今天依然存在的城市问题。由此也可见,建筑,城市在对于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反应速度依然是迟缓的,这有着建筑作为实体最本质的问题。
  •     “田园城市”的着眼点与其说是城市规划,不如说是社会改革。霍华德显然期望自己的方案可以在既得利益集团与底层社会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从而化解革命。这种“中产乌托邦”,或者说对于“建筑或革命”的信仰,其实是柯布西耶与霍华德最一脉相承之处,尽管柯布终其一生猛烈攻击“田园城市”。此外,他还顺手给霍华德最感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大量人口占用的旧址上重建一个新城市——提供了有着鲜明柯氏印记的解决方案:局部超高密度但总体花园化的市中心。
  •     田园城市理论的经典著作
  •     经典
  •     和这本书 纠缠到底
  •     霍华德先生有志于改革这个社会,去除伦敦积聚已久的“城市病”,建立一个合城市与乡村各自优点于一身并避免两者缺点的田园城市。这块“磁铁”若真能存在,确实会让“人民自发地从拥挤的城市投入大地母亲的仁慈怀抱,这个生命、快乐、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双引号内为书中原话)。但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个想象中的田园城市也不例外,显然这个城市—乡村结合体是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所构筑的乌托邦。“的确,在通向较好社会状态的试验道路上到处都是失败。但是,正因为是试验的道路,取得任何结果都是值得的。”——引自本书。霍华德先生没有断言田园城市的试验一定会成功,会不会有成功的一天则只有上帝才知道。但他提出的伟大构思、给后人留下的珍贵精神遗产,这样无论他到了最后是试验道路上的成功者抑或失败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     很好的书,是我一直在找的。很高兴!
  •     现在根本搞不清楚雅各布斯到底有没有看懂霍华德…
  •     必讀。然而已然因現實侷限和時代變遷而失去意義,因爲格外理想,讀着就格外容易失落。
  •     始终记得孙老师的那句话。霍华德其实是个社会改良学者。田园城市更多的是个一个社会发展理论。。
  •     不错的学术书,收获颇多
  •     土地的价值在于人口集聚,如何保证人会放弃原有的居住环境来重新建立家园,而且要是各行各业的人。这样的规划几近重头来过,新的国家还行,英国是不可能的;执行者要大权在握,可惜,掌握权势的人重来不爱这样的规划,不管是希特勒斯佩尔的柏林还是金家的平壤。什么样的文化培植什么样的思想啊
  •     研究生最先接触的书
  •     解决快速城市化时期英国城市病泛滥、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方案。形态上,建设小城镇群并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将乡村、公园等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周边和内部;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建设。发展。 制度上,土地集体所有,涨价归公,以税租的“土地财政"支撑城市扩张和建设,减少税收负担;社区自治;城市以民众幸福生活为宗旨;强调规划的重要性,避免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核心是社会改革,建立一个新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理念上是为城市的居民提供舒适又尊严的生活。其次才是形态上的,如城市群、田园包围城市、圆形布局等
  •     始乱终弃
  •     “城市磁铁与乡村磁铁相比,其优点是工资高、就业机会多、前途诱人,但是这些都被高地租、高物价大大抵消。 城市的社交机会和游乐场所是富有魅力的,但是工作时间过长、上班距离过远和相互隔阂将大大降低这些优点的价值。灯光如昼的街道是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在冬季,但是阳光曰益昏暗,空气被严重污染,以致漂亮的公共建筑,就像麻雀一样,很快布满煤烟,甚至雕像也毁坏殆尽。壮丽的大厦和凄惨的贫民窟是现代城市相辅相成的怪现象。”
  •     梦想无处不在,无处不受围剿!
  •     读完之后发现霍华德用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建筑与规划的方式来营造城市,他理应被称为“社会学家”
  •     没读这本书很容易对 田园城市有 字面上的理解,其实田园城市的重点不是花园,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改革的一种理念 一种尝试。
  •     与其说再讲城市规划理念,倒不如说在谈地方自治模式的探索。用这么大篇幅算账,我都有点怀疑他是个干会计的。
  •     bgfb 5o6f rom ta 97 dadmf fam4a roa 5om 96 b6a r6a tm l6 5om 5om 9gm r6a l6f ia6f l6f data 97 87f k7a l6f tgm c7fb tm 96g 97 h6g 9mf dafb y6a ta b7 c7 im roa 5om eam noa omg om6 97 9ma tm eafbea 97 t6f eam o7 ro7fb57 rom6 97 o7f romf l7 4a7 noa 9ma tm lm 9a roa om6f pam pm7pa6g f6 da 9ma yg tgm ia 86 dafb y6a h7a ta b7 da dmf 9gm tgm 9m l7 97 lm ro
  •     再读名著,感觉绝然相反。学生时代对书中“类共产社会”的构架憧憬不已,却在现在变得如此可笑,霍华德虽然书中间已提到共产主义没处理好“人是自私的,他们组成的政府也只会是自私的”,后面构想中却依然还在寻找所谓“公有制”下的政府“为居民服务贡献”的可能解决之道,却没有意识到,一个腐烂的种子怎么可能种出鲜花。凌驾于私人财产之上的一群“管理者”的自私贪婪本性,是田园城市失败的根源。还好,城市结构构想,为未来先进国家的城市发展,给出了极好的建议。
  •     这座未必能够真正地建立起来,但作者依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对现代城市的反思。值得一看。
  •     考试参考用书
  •     历史上的这本著作前前后后经历了六个版本,这一译本选取的是作者选取的最贴近霍华德初衷的版本。田园城市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用来解决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各种城市病的一套完整的理论。如今,人们对田园城市的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概念和空间上的布局,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方案,它包含城市策划、实施、管理等方方面面。书中的很多内容(尤其是经济测算、政治主张之类)很枯燥,而且如果不了解18、19世纪英国城市的背景和状况,根本什么也看不懂!个人读后觉得最有收获的还是金经元撰写的译者序,它强调了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下的今天重读本书的意义,即要重新思考关于规划的价值观问题。【首图】
  •     比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实践性强很多,可惜中国这样的城市规划还未实行、
  •     #被消费和被误解的田园城市#霍华德心中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场社会变革。1、经济上以土地共有产权和税负改革为基础,提出了以税租对已购土地进行清偿并利用盈余建设公共设施;2、社会管理上提倡自组织和社会精神;3、城乡磁铁结构;以期实现城市规模控制、人口疏散、城乡一体、绿色生活、全民分享城市增值红利消灭大众剥削的目的。可以说埃比尼泽霍华德思想成熟的年代与我国改革开放后30年颇有共通之处,不论是花园城市的模仿,还是西咸“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新区建设,在现有体制和社会自觉前提下,一切都是形似而神不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