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300186658
作者: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
页数:237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目标。同 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学界业界推荐]
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被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责任教授 陈力丹
中国进入平面、电视、互联、移动互联四大介质并存交融的全媒体年代。不管是平面的黄昏还是电视的衰落还是网络的分化,都不能阻挡一个时代的来临:受众掌握信息接收和发布权力。……中国经济社会透明度整体偏低,以至于谣言丛生,信号沦为噪声,即使媒体专业人士,也难免被诱惑和绑架。《真相》一书的价值在于立足全媒体时代,努力寻求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建构一种透过喧嚣、管制、利益的丛林,获得事实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您本身拥有良知和常识。
——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 石述思
两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记者有力地证明,当千变万化的信息迎面扑来,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掌握促使伟大记者前进的怀疑精神。恰逢新闻业经历大变革之际,这本引人入胜、简明扼要的书告诉公民如何发现虚构的事实,分辨利益集团新闻中的中立信源,以及从句法上检验新闻。
——《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 迪恩•巴奎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第二章 我们曾经历过
第三章 怀疑性认知方法:确证技术
第四章 完整性:有什么,少什么?
第五章 信源:这是从哪儿来的?
第六章 证据与确证式新闻
第七章 断言,肯定:证据何在?
第八章 如何找到真正重要的新闻
第九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下一代新闻业
尾 声 新的认知方法

内容概要

在50年的职业生涯中,比尔•科瓦奇曾担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亚特兰大宪章报》主编,以及哈佛大学尼曼基金协会项目负责人。他是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的创始主席和卓越新闻项目的高级顾问。
做过30多年记者的汤姆•罗森斯蒂尔曾担任《新闻周刊》首席国会特派员,《洛杉矶时报》和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与布莱恩•威廉姆斯一起看新闻》的媒体评论员。著有《我们中断了这个新闻节目》。罗森斯蒂尔是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的副主席和卓越新闻项目的负责人。
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还合著过另外两本书:获得2002年哈佛大学金匠奖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和《扭曲的速度》。


 真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自从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太平。虽然我们知道,这可能是被网络延伸的神经系统在琐碎而繁多的信息挑逗下产生的一种幻觉,世界可能一直就如这般“不太平”,但是这依然把一个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我们该相信什么?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的《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事故,造成了几大半个世界的恐慌,而早在八个月前,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的这本书就令人信服地“预言”了一场核事故在现在的传播环境中可能引起的反应。书中将1979年三哩岛核事故放在现代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凭借想象描述了现在的媒体会如何报道一场核灾难,称这将“演变成集体性地歇斯底里,这一后果比核威胁本身更可怕”。日本核事故之后的各种谣言和骚动,无疑印证了作者的猜想。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有很多,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使得我们缺乏对其的掌控能力。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我们似乎一夜之间经历了传统权威媒体的式微和互联网的强势进入,很多人还处于权威的惯性之中,缺乏新的媒介素养。《真相》一书,提出了面对新环境需要具有的“怀疑性认知方法”,并且将这个认知过程概括为六个主要问题:1、 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2、 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3、 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4、 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5、 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 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这些以往只有媒体工作者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信息膨胀而被摆到了普通的信息消费者面前。权威媒体失去了把握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因为总是不断有更加细枝末节的内容涌现出来,“虚拟世界”细节也变得无限丰富,我们的感官和认知处理机制也需要如此进行更新。信息超载让人们重新回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经历了八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播革命:从洞穴壁画到口语,从文字到印刷机,从电报到无线电广播,从广播电视到有线电视,再到如今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和技术不断发生改变,然而一些时期传播变革的内在机制确相当一致。印刷术带来的变革,将宗教从教皇的权威中释放出来,交给了普通民众;互联网的发展也将信息从主流媒体手中释放,交给了网民。信息的收集和下放从一个狭小的领域拓展开来,逐步构成了一个“未知的虚拟世界”。与欧洲预言家的批判不同,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更在意的是给人们提供面对这个新的未知世界所需要的感受技巧,一种与真实世界神经编码相似的符码。全书以上文提到的“怀疑性认知六个问题”为纲,展开了对这种符码的讨论:就内容而言,接收者首先需要区别内容的类别,区别原始信息、新闻、宣传、广告、公关,区别新闻的四种模式:确证式、断言式、肯定式、利益集团式;用“5W和1H”(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如何)来确认信息的完整;追溯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源的可信度;思考论证过程;找到真正重要的新闻。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新闻实例,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说和应用,以图能够得到普通读者的理解。《真相》一书,是两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写给普通大众的指南,其中没有艰深的术语和复杂的词句,而是以一种散文式的风格来进行学术的引导。正是这种深入浅出,让我们看到了在面对新媒体时广大信息消费者从容应对的可能。面对喧哗的网络世界,寻求真相变得越来越容易,又越来越困难,面对真实的迷雾,远处的灯塔,或许远远不够。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publications_view/index/4193
  •     ——从学术史角度看《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与《真相》 (本文来自《新闻记者》2014年第4期)【本文提要】 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在其新闻论著中从结构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了社交化媒体时代不断核实真相对新闻业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未来新闻业的共识:即它是新闻专业人员与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共同创造的文化。然而,由于两位作者试图调和李普曼与杜威相互对立的民主现实主义与参与式民主,导致其结构和历史分析的逻辑基础都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既要欣赏两位作者带来的各种启发,也要明了他们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 李普曼 杜威 参与式民主 新闻业危机 【中图分类号】 G210  在读完《真相》一书准备提笔写下此文的当天凌晨,一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往北京,编号MH370的波音777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我落笔写下本段文字时,飞机的下落仍然是个谜。这一时间,各种媒体上关于飞机行踪的猜测、推测和讨论完全是一场符号的大爆炸,但大家唯独缺失的便是真相。  刘海龙对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两位的作品似乎分外青睐,不仅亲自翻译了这两位美国学者合作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2007年修订版)》,而且又译校了他们的《真相》。在刘海龙的大力推荐下,近年来很少阅读新闻学著作的我也有幸认真学习了这两本可以被称为姊妹篇的作品,确实很有收获。这两部思路异常清晰且有着紧密逻辑关联的著述为我判断社交化媒体时代的新闻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论框架。一、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逻辑  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分析模式其实很简单,但对我们思考当下的新闻业相当有启发。在我看来,这种分析模式可以从结构与历史两个向度加以描述。当然,正如我们后面要论证的那样,他们这两种向度的论证都是有问题的。  从结构的层面来看,他们认为当前的新闻格局是传统新闻业与新媒体新闻相互融合和不可或缺的时代。他们的判断是,新媒体新闻业尤其是公民新闻尽管发展迅速,但恰恰是这种信息爆炸,为传统新闻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互联网、博客、‘公民新闻’、‘自媒体’以及宽带民主化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意味着评判新闻的标准——人们为了自治需要知道什么——已经过时。相反,他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①所以,他们认定,新闻业的格局注定是一种共存的局面:“至少到目前为止,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老牌新闻机构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新闻依旧在新信息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真正的变化不是一种媒体的终结和新的‘自媒体文化’的出现,而是两者融合,共同迈向一种新的认知方式。”②他们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才真正知道和掌控新闻的真相,另一种认为以自我修正的公民新闻为代表的信息民主可以取代一切。所以他们认为一方面公民比以往更多地介入新闻,公民的新闻参与需要得到鼓励和培养;而另一方面新闻业则需要比以往更加专业,他们需要意识到新闻环境的变化。  从历史的层面来看,他们认为新闻的观念一直在随着媒介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演化。他们指出:“随着社会秩序的重组,大众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两股知识流或两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基于观察和经验的知识,与基于信仰和信念的知识——之间重新产生分歧,简言之就是事实与信仰之间的矛盾。”③其结果就导致新闻专业的核心理念不断发生变化。  今天新闻业的观念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传播客观事实自居的传统媒体面对着以博客和社交化媒体上各种基于信仰和信念的观点的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具有绝对权威的主流媒体,逐渐丧失了真相代言人的地位。“当时的美国主流媒体可能享有史上最高的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当时的新闻业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严肃履行社会责任、几乎意识不到自身缺点的行业”。④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各种声音和质疑,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媒体的这种地位,以致主流媒体上的信息已经不再被看作是唯一的真相。“在20世纪晚期,公众已经越来越不相信新闻工作者或其他任何人能够在叙述中做到真实,或者存在一种客观的核实方法”。⑤因此,原有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客观性或者深度报道的核心理念——用背景阐释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只有不断核实才是新闻业新的核心理念。“新型的新闻工作者不再决定公众需要知道什么——这是古典的把关人的角色。他或她应该帮助受众从信息中理出头绪。这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在新闻报道中加入解释或分析。相反,这种新型新闻工作者(或者是意义赋予者)必须核实信息的可靠性,然后加以整理,使它能被人们迅速有效地理解”。⑥  在这两重维度上,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主题,那就是在社交化媒体的时代,核实原则已经替代客观性原则成为新闻业的基本原则,并且是他们所提出的新闻学的十大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这个主题非常清晰地体现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那么怎么才能核实新闻和获得真相呢?尽管一些具体的技巧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的第四章被提及,但也许是作者们觉得对此语焉不详,于是便进而有了《真相》这本书的问世。  《真相》一书细致地告诉我们如何判断真相。两位作者提出了判断新闻真相所谓的六步原则:第一步,识别自己所接触的是什么内容;第二步,识别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完整;第三步,评估信源;第四步,评估证据;第五步,评估新闻如何利用证据和干扰证据;第六步,评估是否从新闻中获得了证据。⑦在我看来,《真相》一书的任务既是在教公众如何判断新闻的真相,与此同时也是在提醒新闻记者如何核实真相以应对公民的需求。表面上看,《真相》一书像极了一本公众媒介素养手册,但实际上它又像是一本记者报道手册。这大概集中地体现了两位作者对未来新闻业的共识:即它是新闻专业人员与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共同创造的文化,也是专业新闻报道与公民新闻共同创造的文化。二、 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背后的“李杜之争”  然而,问题也就此生成。提供事实的新闻从业者维护的是社会的信息秩序,是减少信息不确定性的真相的代言人;而公民新闻则代表着公民的言论自由,通常需要对所谓真相代言人进行监督与证伪。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他们的角色全然不同,他们通常南辕北辙,何以能够创造一种共同的文化呢?在美国新闻学近100年的历史中,新闻应强调社会公平秩序与还是应强调公众民权自由这两方面观点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方案可以终结这种斗争么?  由此,笔者的思绪瞬间便回溯到李普曼和杜威关于公众的论争。“李杜之争”是否真正发生过是值得商榷的,但他们之间观点的对立却是个不争的事实。⑧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争执被证明是不会有最终结论的,在任何时代都会以不同的面貌呈现。比如舒德森与凯瑞在新闻与民主方面的分歧就可以被看作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李杜之争”。⑨  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认为“李杜之争”直到今天仍然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也表明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仍然属于“李杜之争”的范畴。很显然,两位作者在公众问题上更倾向于强调参与式民主的杜威:“对于杜威,我们在今天更容易心有戚戚焉。他相信,如果人们可以彼此自由交流,民主自然会从人类互动中成长起来。因此,民主并不是为了有效管理而使用的计谋和策略。”⑩杜威认为,在利益受到威胁时,群众就会变成对公共事务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并非一无所知、毫无理性。有且只有公众的参与才能实现民主和民治,给他们参与的自由就会带来民主。这种想法与李普曼的公众观和民主现实主义是有较大分歧的。  1925年,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一书中展现了对公众力量最大的怀疑:“种种优生的、教育的、道德的、平民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弊端疗法都假设,选民们与生俱来拥有直接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而且他们正朝着这一理想不断前进……在我看来,将公民视为无所不能、至高无上,是十分虚假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1]因为李普曼眼里的公众是这样一类人:“当今的普通公民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一位聋哑观众,他本该关注舞台上展开的故事情节,但却实在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他能感觉到自己正受到周围所发生事件的影响。不断出台的条例、规章、年度税收,以及不时爆发的战争都让他觉得自己正随着社会大潮飘飘荡荡。然而,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公共事务关他什么事,那几乎是他无法触及的。”[12]所以,在李普曼看来,受到偏见与间接消息影响的公众,通常没有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他们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最明智之举是什么都不要做。公众都是些局外人,公共事务应当留给专家和局内人来做,给公众自由就会损害民主。局内人应当为公众做信息的把关人。在《自由与新闻》一书中,他指出,新闻业应当是真正神圣和宗教性的工作,新闻工作者通过把关,把事实、宣传、谣言和怀疑的混合物转化为真实可信的新闻。出于对这种观点的部分反对,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指出:“(李普曼)这种代表公众的唯一的把关人的隐喻现在越来越成问题——或者说甚至过时。”[13]  其实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在结构层面对新媒体时代媒介格局的分析,其论证逻辑也基本上是杜威的。彼德斯在评论20世纪关于交流的五种不同观点时,杜威是自成一派的。杜威的表述极其熟悉但也极其别扭:“杜威所谓交流的意义是共同参与创造一个集体的世界……杜威认为,参与性互动的消失或扭曲,是时代最突出的异化特征。”[14]杜威认为,这个问题是现代社会带来的,但与海德格尔的悲观不同,他认为,“新的民主依然可以期盼,这种民主建立于新的传播技术与传播方式之上,新的传播方式可以带来新的社会共同体”。[15]这种说法如此之熟悉,非常类似于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一种科学主义与庸俗进化论的陈词滥调:“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本身的进步加以解决。”在强调传统新闻业与公民新闻共生格局时,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不断地强调传统新闻业的挑战来自新媒体和公民新闻,但传统新闻业如果要生存与繁荣,其机遇也来自新媒体。这是典型的杜威式的逻辑,标准的进步主义意识形态:传统新闻业的危机是由社交化媒体造成的,但传统新闻业的未来必须建立在社交化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上。然而事实是,社交化媒体从渠道和内容上讲完全具有取代传统新闻业的能力。所以,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在结构层面的逻辑基础是有疑问的。  在另一方面,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真是完全摒弃李普曼了么?其实没有,甚至可以说,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是典型的“外杜内李”,他们在骨子里是认同李普曼的。否则他们就不可能讨论新闻专业人员的必要性,不可能强调新闻专业人员的任务是去核实新闻、捍卫真相。在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看来,新闻专业主义者当前的任务就是以不断核实的经验事实为武器,纠正公民新闻中基于观点的信息碎片。这里的潜台词是作为局内人的新闻从业人员显然比起那些局外人在这些方面更有专长更有优势。然而,当他们认为新闻专业人员是事实捍卫者的同时,他们忘记了这一判断本来就是一种信仰式的意识形态,新闻从业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验事实的捍卫者。当然,公民新闻也不纯粹是偏见与观点,他们也可以是经验事实的捍卫者。所以,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在上文提到的历史向面的二分法,其逻辑基础也是不可靠的。李普曼塑造了新闻专业人员局内人和专家的神话,这种神话将新闻从业人员与真相联系在了一起,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其实并没有打破而且甚至在内心底里多少有些赞同这种神话,然而不破除新闻从业者的这种神话,真相便只是权力规定的真相。  写到这里,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用意逐渐明确起来。他们非常精心地设计了一个框架,小心翼翼地在李杜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力图兼顾双方观点。他们想证明,杜威和李普曼的想法在今天新媒体的时代可以变成一种共生的事实。也许是社交化媒体的技术赋权让他们看到了实现杜威参与式民主的希望;也许是社交化媒体的信息混乱让他们仍然感觉到把关人的机遇。然而这种调和主义的立场未必既叫好又卖座:更倾向于社会秩序和效率的一方会认为他们的想法过于自由和理想主义,而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一方则会认为他们身上有挥之不去的精英气息。三、结语  在笔者看来,调和“李杜之争”暴露了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实用主义世界观的全部缺陷。调和李杜之争是很困难的,调和的结果不仅不一定取长补短,很有可能是更加集中地暴露出双方的缺陷。李普曼和杜威的逻辑都有自身的缺陷。李普曼的问题在于他无法证明媒体从业者能够比公众更好地把握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杜威则无法证明传统新闻业可以成为全民参与的交流平台,而这两个问题是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同样不能解决的。因此这种调和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现实是,李普曼的神话已经破灭,而杜威的神话仍然建立不起来,李普曼和杜威的想法可能都已经不再适用。在社交化媒体时代,不确定性和质疑是真相的唯一表现形式,因为阻碍揭示真相的权力无处不在,确保真相的权力却已经死亡。真相在与信仰和偏见做斗争的过程中,正在被解构。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架马航的失联客机MH370,对于它,我们在不确定性和质疑中挣扎,没有确定的真相。由于真相在不同偏见的人群中被重新建构,参与式的对话与协商则通常以话语暴力和相互伤害的方式告终。其实,按照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想法,我们仍然不能获得真相。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所教授的证伪方法只能让我们意识到什么不是真相或不完全是真相,而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相,这是他们理论最严重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和社交化媒体的加入,各种猜测与扯淡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人们更加远离真相。因此,他们必须有所取舍,如果他们坚持要把“李杜”调和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离不断核实真相的终极理想渐行渐远。  不过话说回来,笔者仍然喜欢和赞成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在当代新闻学领域所做的一切,仍然推荐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学子去阅读和思考他们的作品。因为他们引发我们对这个时代新闻业与媒体格局更深入的思考和批判,他们在当代重述了“李杜之争”的核心问题。这一点比什么都更重要,因为正如米尔斯所言,重述问题的研究者往往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④⑥⑦[13]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著、陆佳怡、孙志刚译:《真相》第15、16~17、11、1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②③⑤⑩[13]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著、刘海龙、连晓冬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第8、4~5、77、1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⑧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第25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  ⑨孙藜:《对美国新闻业遗产的两种建构:以凯瑞和舒德森的争鸣为中心》,《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11][12]沃尔特·李普曼著、林牧茵译:《幻影公众》第第22~23、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标:传播思想史》第16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5]胡翼青:《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第1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     这是两位美国资深媒体人士在信息超载时代对新闻真相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的追问。以前的新闻是由专业新闻工作者决定的;而如今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民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现在变成一种内容丰富的关于新闻的对话。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权的能力。今天看新闻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去寻找更多的内容,是根据报道的内容,而不是根据媒体组织去主动搜寻新闻,新闻消费已经变成一种主动出击的体验。既然媒体已不再是新闻的唯一来源,它的权威必须取决于如何收集和证明事实。要告诉受众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现代说辞的一个特点是措词与众不同或令人印象深刻,目的在于操纵受众。在今天的新环境里,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新闻将不得不与更多来自以私人利益(社会团体、政治共鸣等)为目标的信息相竞争。新技术所带来的信源多元化、公民声音的崛起、与受众的相互作用、新闻把关的削弱和相互冲突的新闻价值观更凸显了这种二元性。新技术促成了政治极化,加深了原本就存在的分歧。看上去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新闻,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看的又是相同内容。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接下来该如何做:掌握新工具和选择权后,该如何辨别哪些信息值得信赖?真相是相对于现有证据来说一种最具可能性的陈述。首先要分辨看到或听到的是新闻、宣传、广告、公关、娱乐,还是原始信息。必须学会分辨内容,知道它属于哪一类新闻(确证式新闻、断言式新闻、肯定式新闻、利益集团式新闻),发现其潜在的准则和动机。这是知道该相信什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一步。在某种意义上说,强调速度而非准确是技术的本质所在。但是在新闻信息领域:新闻的速度是准确的敌人。生产时间越短,错误就越多。假如过量信息快速出现,获取知识反而变得更困难;信息的过量供应徒增了知识创造的难度,因为必须筛选更多事实、断言和素材才能获得知识;信息丰富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不一致和更多的矛盾。真正的变化不是大众媒体的终结和新的‘自媒体’文化的出现,而是二者融合,共同迈向一种新的认知方式。辨别真假的责任更多地落在每个人的肩上。我们正成为自己的编辑、自己的把关人和新闻聚合器。根本问题不在于受众的流失。技术进步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危机主要还是与收入有关。新技术分流了传统新闻媒体从新闻中获取的广告收入。传播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未来的新闻业结构如何,旧技术都不会消失。传播发展史还告诉我们,新技术改变不了人性。新技术让我们实现了自我表达,用不同方式满足了我们对无法直接触及的世界的好奇心,仅此而已。在每次变化中,现有权力精英都不得不利用信息传播来重组和引导草根阶层所释放的民主力量。事实本身也会提出问题,有思想的读者或观众肯定想弄清楚为什么。新闻应该开启疑问,最终目的在于思考公共生活,追求对话而不是单向讲授的现代新闻更应如此。假如一个网站或电视频道真想要证明它所报道的新闻是真实的,那么必须提供大量证据。不论记者采用哪种方法,写出的报道必须充分展示证据,让信息消费者自己看到事实,明白为什么应该相信报道中的证据。那些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事实时刻保持怀疑的报道才是最佳的揭露性报道。衡量记者可信度的一个标准是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帮我们考察了信源,而不只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而引用信源。写你能证明的东西,而不是你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就算认为自己理解了这个东西,证据有所暗示,还是要保持怀疑。要能在具有怀疑精神的公众面前证明它是真实的。信源的名字可能是判断信源价值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元素,考虑信息是否权威、是否掌握信息更重要。这是二手、三手还是四手信息?记者似乎很少问这个问题,也很少向我们消费者传递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很重要。肯定式新闻是一种劝说,用意识形态忠诚度而非新闻调查来吸引受众,给人一种有序、合理和便于理解的印象。除了询问信源的身份是否明确和完整,关于所谓专家信源,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问:主持人或记者希望从这些专家身上获得哪类信息?假如他们问及事实,那就可能确证式新闻,问观点则是另一类新闻。假如堆砌问题只是为了某种反应,那就表明嘉宾只是陪衬,见到的不是提问,而更像是说服(肯定式新闻)。信源具有动机这一事实,虽然不足以构成让人反感信息的理由,但却与我们如何评价信源不无关系。证据是通往真相的唯一途径。真相是探求的结果。辨别信息提供者是否可靠的方法是寻找并理解证据。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寻找确定性信号。想知道什么是确切信息,最要紧的是知道什么信息不确定,什么信息还在发生变化。看到并不等于知道,发现真相并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一两个事实然后就把他们传播出去。区分事实与真相需要知道如何衡量不同事实的价值(即是要知道如何检验和评估证据)。在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当信息来自不同信源时,最好核实一下。作为新闻消费者,要寻求这种核实确实发生过的标志。新闻报道想要做到完全可信,符号学的三层意义都必须表达清楚。文字和图片要传递明确的意义,事实的隐含意义要直接加以证明。新闻的意义必须显而易见、明确表达,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相信它。读者要训练自己不要先入为主影响观察结果,不急于对事务的意义或隐含意义下结论。当所有事物都未经核实,任何断言,不论其准确与否,都变得毫无区别。在断言式新闻中,事实被低估了。它们不是基石而是附属品。许多新闻学院在教自己的学生时很难列出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来。伟大的新闻工作者知道如何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不断磨砺自己的调查能力并避免以偏概全。真正的信息沟存在于聪明的新闻消费者和那些沉醉于消遣和娱乐的人之间,这是无法靠社会政策或新技术来填补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废话一堆,例子好看
  •     这个互联网时代,最根本的变化是辨别真假的责任更多地落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肩上,里面总结了怀疑性认知的六条原则:你碰到了什么内容;信息是否完整,若缺,缺什么;信源是谁,为什么要相信;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的;其他可能的解释是什么;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     甄选,才不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迷失。
  •     真想让好多人都来看一看这本书,好好读。对于一些受过高等教育,但是竟然随便把微博上一个v发布的信息就奉若神明的一些身边人,我特别希望他们来看这本书。晕,不是加个v说的话就一定是真相啦,他也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装逼装大了,凡事有个求知心多去求证,不要轻信呐。
  •     新闻业发展至此,需要消费者投入巨量精力才能正常使用。 还有一个行业是这样的么?
  •     应该是写给新闻受众的书,绕来绕去……
  •     读懂新闻的一本不错的导书
  •     新闻学的书 我的兴趣不太大 所以没看完
  •     作为媒介素养的基础读本,此书还是不错,可以作为非专业人士阅读的基础读本。不过感觉六步法,感觉是一个能力的培养,对于辨别信息更重要的意识性的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跟《十大原则》配套,思路一脉相承,不过没《原则》有说服力,下一代新闻业有点乌托邦,针对消费者的思路有太多的精英情结。还是很能学界或业界人士的情结,最有价值的还是提出了与之前稍显弱智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同的思路。
  •     真相就是...
  •     两年前买的,终于还是翻出来看了。内容基本上都在推荐者序里面了。对于 零假设的概念和符号领域对信息的分层有了些了解。
  •     从“信我”到“秀我”时代,受众成为自己的编辑,把关人和信息聚合器。获取信息已经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判断信息真伪。新媒体产生,但旧媒体并不会被取代,而是作用更有限。
  •     相当棒。
  •     提供了一些网络时代堆消息和新闻的真实性的辨别方法
  •     理解“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一部好书,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过载社会写起,分析信息社会的变迁对人们认知产生的各种迷思,文末提出媒介素养六条检验标准,对每个普通公民再判断所获取的信息,获取真相有参考价值。
  •     20161005
  •     对新闻业务操作很有启发
  •     很好,给入门者提供了很多思路,每章每节都有很生动的例子,帮助理解。21天读书打卡,希望继续坚持。
  •     比较浅显
  •     老师推荐的,实用性比较强。对很多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例证丰富。缺点是多数外国书的通病:翻译不太流畅。
  •     这本书的前八章—在我看来—并不十分出色,然而最后一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下一代新闻业”却充满预见和洞察。极力推荐新闻学子重点阅读本书的第九章,定有收货。@郭yh @张忆北曾想南 @兰大11级新闻一班 @冯丽-闭一只眼看世界 @我也是喜欢你的呀你知道吗
  •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找到真相?其实答案还是批判型思维。不过本书讲得比较细化,并且引用大量真实案例。
  •     七八章左右的对概念的简介都比不过最后一章对新闻业的展望。“一个能让更多人全面参与的媒体不会因为更受欢迎而变得愚蠢”媒体精英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心中仅存的传统新闻基本原则,媒体竟然要承担教育的角色,让这个被谎言充斥的时代尽量拥有保留的真相。世界早已经变了,公民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为避免被操纵,也要拥有“新闻素养”。21世纪,每个人都逃不过洪流。
  •     既有理论也有实务,例证丰富,很多令人深思和指导性的思想理论,但是仔细想想,有些并不可行
  •     被媒体发现 才是真正的存在
  •     带我入门,剩下接着悟
  •     看了一遍。已大致忘记说什么了。六个步骤?辨别真相。现在的我开始很多事都不敢相信了。官方的亦然。这样的畅销书少看。打鸡血可用,可我们早就是老油条了啊,期待值过高。
  •     yanting推荐的书 借来看看 最起码在这个信息爆炸 公民记者剧增的时候 保持警惕 寻找真相 不被牵着鼻子走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我这种看新闻不带脑子不思考的人来说
  •     消费者理性修养
  •     首先,强烈推荐阅读,确实每个人都该读读,别管你愿不愿意照做,但起码该知道现在的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想法虽好,但总觉得两位大大对给公众指出的这条路,公众并不会买账,因为太麻烦。倒是提供一种不错的商业尝试,但在国内的话又不好说,因为没有支付习惯的国内消费者很难会为这种服务买单吧,到头来还是要靠其他收入支撑,于是就又回到了上本书的老问题:未来的新闻到底是什么,原则是否还会被坚持。
  •     微博等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分辨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什么?是否不经意的成了事件的推动者?或是不经意间充当了某一方的水军,很多事件在我们考虑信源的时候就应该提出质疑,一次次社会新闻的反转,更要求我们成为自己的编辑。真相还在穿裤子的时候,谎言已经绕地球一周了。
  •     2.27-3.5 每周一书
  •     接受
  •     很容易懂,没有很深的理论知识,但是例子都很有可读性,会给人联系现实生活的体会和启发。
  •     某其实没太明白读者向,虽说看起来似乎是写给新闻消费者的,但最后几章看起来就是写给从业人员的指导啊?例子有点意思不过理论部分(起码是前几章的理论部分并无新意,还是从5W2H出发)。展望部分倒是可以一看。
  •     这是作者作为资深人士给开放发达国家公民写的新闻指南,但是呢,我们生活在中国,嗯,有老大哥的地方
  •     8.0# 大二传播理论课读的,较有启发。
  •     一天一章九天看完了 事例丰富不算枯燥 框架比较清晰 读完之后对辨别新闻真相多了一些看法 也补充了一些拓展知识 倒是很想读读书中反复提及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     好书
  •     2015年第61本。6项媒介素养原则、对媒体未来的展望。
  •     区分确证式新闻、断言式新闻、肯定式新闻、利益集团式新闻的概念 信源空开的重要性
  •     考研专业课外书…… 挺有意思的
  •     看看
  •     原先以为看完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的分辨新闻。看完后发觉,我所拥有的资源最多只够我去怀疑新闻。根本没有办法去证明。引子里有人提到了那个外国小伙撞到中国大妈的事件。很简单,就算我怀疑了,那我怎么去证明我的怀疑。最后不是还得靠新闻记者?用这本书的知识用来判断假广告我觉得用处更大点。
  •     稍微学过辨证型思维的都可以跳过此书
  •     案例很多,并且一些核心观点单独总结出小框文字附在每页边上,很方便做笔记。
  •     一本应该搬到大中小学课堂以及社区广场舞的大喇叭里中的书。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想要追寻真理的人都应该学会怎么对待那些媒体报道中那些自称是真理的文字。如果你是一个觉得这样的探寻并无意义的年轻人,宁愿不明不白地活在虚伪的娱乐消费中,那我只能说,我有点替社会的未来难过。
  •     我看的专业书很少 因为大部分都很难啃 这本很通俗 但讲的东西很专业有见地有视野
  •     没有封面上说的那么神,而且到底也没回答该相信什么的问题,可能我不是学新闻的,感觉没什么要读的价值,最多就是一些新闻名词的解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