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青时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50241686
作者:张哲,刘梅香
页数:275页

作者简介

1937年,浙江杭州沦陷,原处萧山的湘湖师范被迫南迁流亡办学,师生一路辗转至义乌、松阳、庆元、景宁等地。外婆在湘湖师范的四年青春时光转瞬即逝,而在此结识的同学师长、奠定的价值观,却深刻地影响了她的一生。70年后的今天,在一次偶然整理旧物时,外孙发现了一本当年的毕业留言册 。这次偶然的相遇,连接起了外婆的现在与过往。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或许我们也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个人史——所有舞台宏大、布景繁复的大历史,都是一个个平凡人细微的个人生活史。当“抗日战争”这段70年前的大历史逐渐淡出所有人的真实记忆、纪念沦为国家意志下的庆典仪式时,历史是空洞的、属于过去的 、与己无关的。但是历史本应是鲜活的,它与一个个面目清晰、情感跃动的人密切相关。外婆和她的同学们,70多年前就是这样的历史亲历者。
《繁花》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平如美棠》作者饶平如,学者梁鸿,诗人严彬,阅后感动推荐!

书籍目录

初章 时空奇遇
次章 流动的学堂
续章 星星月亮太阳
尾章 别亦难

内容概要

刘梅香(1923— ),浙江松阳人,1941—1945年入学南迁后的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湘湖师范”),因抗战形势需要,先后流亡至松阳、庆元、景宁等地学习。1945年毕业后在浙江任小学教师,直至退休。
张哲,浙江杭州人,曾从事互联网和媒体工作。


 梅子青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在晚上看书是我的习惯。《梅子青时:外婆的青春纪念册》交到我的手上时是清样,我有幸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用三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欲罢不能啊!书中的外婆可以说是和我同一个时代的人,求学时期也正值抗日战争的时代;虽然地区不同,遭遇各异,但艰危困苦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当时我们在学校上课读书,随时都有日寇飞机前来轰炸的危险。每遇空袭警报发出“呜——”的长鸣声,正在上课的师生便匆忙地收起书本,跑出教室,各自奔向自己认为安全得地方去避难。事先我们学生也都学过一些逃避轰炸、保全性命的常识,例如:要躲藏在壕沟之类的有掩蔽的地方;卧倒在地上时,千万不能够俯卧而应该侧卧,否则,炸弹在地上爆炸时的剧烈震撼会使你的心脏受损;如遇敌机施放毒气弹,要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要用棉被等物叠放在桌子上,自己则藏身桌下,这样,万一房屋坍塌时,你还有逃生的机会……书中的故事,激起了我许多旧时的回忆和感慨:我能理解当时一个农村的女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多么艰难!我也知道学校中的生活是多么的清苦——甚至于吃一餐饱饭都不容易;太多太多和我相同的经历啊!至于书中提到的金校长、骆老师等人,我与他们虽未见过面,但看完此书后,我又感到似乎对他们很熟悉,很亲切,好像他们也教过我的书,也是我的校长和老师。奇怪吗?说起来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那个时候的校长和老师,他们对“教育救国”的理念是一致的。他们那种坚韧不屈、刻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是完全相同的。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学校办好,也要把学生们教育成才。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抗日,就是在救国!1943年我在四川成都黄埔军校毕业时也准备了一本“留言簿”,请全队同学(约200人)签名、题词,称之为“临别赠言”,别的同学也都有“留言簿”。留言中都是些互相勉励、互相关怀的词语。青年人意气豪迈,热血沸腾,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烈、期望和温馨……可惜的是,我没有像外婆这么幸运地能把它保存至今,我的“青春纪念册”却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和我的青春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回家以后忽然想起:晾晒在外面院子里的衣裳还没有收取,这时急忙写信给陶爱凤代为办理。很快,回信来了,上面写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经穿上了!”又若干年之后,有时手头上有点紧,经济上周转不过来,便跑到陶家去对她双手一摊,说一声:“拿来!”困难便立时解决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是同胞,胜似同胞。这种亲密无间温暖而真挚的友情,令人羡煞、妒煞……外婆是个好人,书中故事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好人。从前人说:“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必有好报”。这话并非迷信,而是天理之自然,事理之必然,人理之当然。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外婆个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活历程的传记,而且也是一本描述人间师友精诚团结互助友爱的真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好书。饶平如 2015年7月16日
  •     如果不是一场病症,记录逝去青春的纪念册将永远尘封在橱柜深处,没有人会想去翻阅了解,直到有一天,那些黑白照片中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已经归于尘土时,我们可能在整理旧物的空档看到,继而翻开,一页页都是陌生的年轻身影,陌生的留言祝愿,直到看到自己的至亲时才终于发出一句感慨,外婆(抑或妈妈)那时好年轻啊,还是小孩子的样子啊。许是还会点评一下各位的留言墨宝。这个字丑点难以辨认,那个写的潇洒俊逸,应是人如其名吧。时光留给我们的只是感慨和猜测,别无其他。幸而翻开了这本纪念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迥异的稚嫩的身影。我们听着外婆讲述那些成长记忆中的片段,伴随着湘湖师范的到来离去迁徙,一出出再平常不过的小故事在这个纷繁杂乱的时代轮番上演,亲族家里的是是非非,艰苦求学的欢声笑语,老师的博学至诚热情,结识了各色的同学,一生的挚友,甚至某一次的互生好感,寺庙中躲避炸弹的听天由命,逃避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险刺激,面对瘟疫时的人心惶惶。所有这一切外婆只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孙子抱怨太过简洁笼统,外婆的性情太过冷淡,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熠熠生辉过,成为了老人家记忆深处的珍藏,甚至好友在迷糊不清时还能哼唱起那时的歌谣。外婆毕业后的工作几经波折,经历了父母妹妹的先后离去,结识了自己的恋人结婚生子,她坚持着自己在湘湖师范学到的那些理念,也坚持着自己的生存准则,就像她的老师对她家乡人的评价那样:醇厚、质朴、忠诚、柔弱、固执、少远见。但那所战时校园和短短几年的动荡校园生活,所给予她的养料,让她在这个养料的培养下成长成为了一棵荫蔽的大树,继而荫蔽着后来人。就仿若巨大机器上的一个细小的齿轮,接收,运转,传送,接连不断。那本青春的纪念册里,一个个曾经熟识的,了解的,知晓的人,在毕业那一刻四散而去各奔东西,再听到消息时已不知过了几冬春夏,再后来也只是在聚会联络中才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现而今留下的徒有一个个框着的名字,没被框住的不一定还在,但被框住的人肯定不在了。让人唏嘘: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外婆已经老矣,我们正青春着,如果可以的话,想多去听听外婆追忆那些似水流年。
  •     长假第一天,我在上海到重庆的飞机上读完了《梅子青时》一书。由于书中大半写的是抗战时的回忆,而重庆在抗战中又占据如此独特的位置,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我脑中也在想象当年日军轰炸的境况,这使得书中的时空与眼前的时空发生了某种奇特的共振。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我在读《李作鹏回忆录》时,当我正沉浸在林彪带领李作鹏血战四平的场景时,耳边传来了“四平路到了”的地铁广播声音。柴静曾经在一篇散文中着重推荐野夫,那应该就是我被野夫吸引的起点,那也是我读过的柴静写的最好的一篇散文。我原来一直在想,到底是野夫本身足够精彩故能激发柴静写出如此好的散文,还是柴静写作能力本身足够强。后来,通过分别对野夫和柴静作品的更多阅读,我觉得是前一个答案更接近真相。最近重读叔本华,叔本华有一段论述相当精辟,他认为辨别一个写作者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依赖于写作对象,越是从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思考出精深之理的写作者,水平也就越高。……扯远了。之所以想到柴静的散文,是因为她写到了民间历史写作者的特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梅子青时》一书,是刘梅香的回忆。其实是刘梅香还是李梅香并不重要,她的经历,是时代大潮中的一个代表样本。民间口述史最出色也最有看头的地方,就在于这种小人物经历的历史细节。通过刘梅香的回忆,我也看到了以前在正规史书中不会提到的点滴。全书中,穿插着刘梅香的同学旧友们给她的寄语以及多张当事者的照片。我第一个深刻的印象是,那个时代的学生,手书的字迹大多很漂亮。虽然字体可能不一,但各有各的美感存在。当然,其实我对书法的欣赏能力很低,而且偏爱正楷。但即使如此,那种直觉的美感也足以为据。对比当今,别说漂亮的手书,不用输入法可能许多人都不会写字了。科技的进步固然可喜,但其带来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第二个深刻的印象是,虽然时处战乱时代,但那个时代的青年有一种精气神。我没想明白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就是与刘梅香关系最好的陶爱凤。无论是她的性格、她的长相、她的经历、她最后在养老院老年痴呆的印象,都深刻在我脑中。最后,忍不住吐槽一下刘梅香的外孙就是本书的著者张哲。一是他对农村人若有若无的偏见。不过,这个与他对自己外婆的态度相比,就不算什么了。当刘梅香提出不愿让张哲写到自己与某男同学的绯闻八卦经历时,张哲竟然出离的愤怒了。我对他这种愤怒实在莫名,即使是作为记者采访,也要顾虑被采访对象意愿吧,更何况是对你有爱有情的外婆。更可笑的是,张哲把写作此书的动机拔高到保护人类文明的类似境界,我只能呵呵了。可惜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到这本书觉得很感慨啊,好像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我也有向奶奶问家里的历史,从前的经历,就是怕啊。她们的故事我要是不知晓,会觉得好可惜。
  •     有一次姥姥给我们几个孩子讲她小时候的事,后悔没记录下来...
  •     记忆是生命的延续。
  •     关于抗战,关于友谊,关于选择。
  •     2016-11-19
  •     姥姥的爱呐 就像天上的星星 不管在任何角落 我都看得见 却再也无法触及
  •     看的时候总觉着好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呀(是的 我就是这么俗气)但是这个视角写那段时期的历史 是还蛮吸引人的 一口气看完 最喜欢的是那些书信和照片 有些人名我还真去百度研究了一下
  •     年龄越长,对少年时的记忆就越深刻,十七岁时外婆去世,当时不懂哀恸为何,现在想起她来,怀念也是自然而然。
  •     工作了几年这本就断断续续看了几年,事件需要读者在生活经历里打磨才能由小及大,体会不深
  •     里面很多方言和我们一样,例如砸污,
  •     用一本书读完一个人的一生,大时代下的每个人平淡却又精彩 可终归要归于零
  •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看完这本书,作者对外婆的爱和耐心很让我感动和羞愧。个人而言,长辈对往事的唠唠叨叨容易让我失去耐心,但想想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故事,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他们的故事也很精彩,很值得我们去聆听。
  •     鲜活的记忆,如歌的岁月
  •     教科书不一定把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我更乐于读普通人的亲历见闻。
  •     希望自己在三十年后还能拥有一份友情,一份埋藏深底的爱情。希望自己的青春不被荒废,希望自己能好好生活。
  •     我记不住枯燥的历史时间事件,更喜欢从真实的故事里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环境氛围和各种细节。此书通过外婆的青春追忆,那时的民生边边角角跃然纸上。第一次感受到“扫盲”两个字的份量。教育改变命运,尤其是底层人民。心慕金海观等教育家的理念和风采,以及湘湖师范那平等、朴素、热情、上进、开明的氛围。而外婆的个性亦从件件小事上鲜明地体现出来,她好强、耿直、每日做五禽戏健身。她合则来不合则分的爱情观,她那从学生时代开始至今的友情,她对党派、知识、学生、古物、家庭、后辈均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她是个自强不息、开明、有见识有文化的女性。
  •     “如今想要和某个人见上一面,恐怕也要先立下誓约,然后鼓起飘扬过海一般的勇气去赴会。”
  •     2017已读第023。很清淡很有滋味的一本书,读这本就想到齐邦媛的《巨流河》,只不过后者是大时代里的大波浪,“外婆”更像是一朵可爱的浪花。一直觉得老人就是一个宝库。去年去上海出差,走在陌生的城市的街头,看到那些穿行的老人就觉得,若要想了解这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拉住那些白发老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也想到我的爷爷和姥姥,他们都是比我年长几十岁,我一出生他们就老了,就好像他们一直都是那么老。实际上谁没有年轻过?他们经历过的岁月,如果不从他们口中讲出来,谁又能如同亲历?而如今,我是失去了爷爷和外婆的人,再没有机会问他们的人生。看过这书后几天,我第一次梦到了我去世一年多的姥姥。
  •     很感叹当年的同学情谊可以一直绵延一辈子,我现在没几个同学是还联系的,曾经的好朋友更是各走各道了,是很好读的一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累,反而饶有趣味,亦有感动处
  •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想到我的外婆。和刘梅香不同的是,外婆比刘梅香多一份慈祥,但骨子里的倔强却是一模一样的。我在想我的外婆是否也目睹过那些历史大事,到最后沉淀下来的是身外无物的她。读起来杂杂碎碎的,也没多大跌宕起伏,就像是一个安静的老者在我面前讲述她的一生。是她。也是中国。
  •     不煽情,却很感人,风格跟《平如海棠》很像,一翻豆瓣发现饶平如确实为这书写了篇小文。
  •     一代人的回忆,也许现在的我们永远体会不到当年的那种生活,只能在书中回味这一瞬间的“痛苦与甜蜜”!
  •     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下的普通生活,第一次因为想看而购买的实体书
  •     特别最后一章3位老友的见面,让我想到将来跟朋友们的命运,多半也是唏嘘的,只希望千帆过后能看淡。
  •     一个外婆的回忆录,不是为了看抗战纪实,不是为了看一个了不起的女人,这本书仅仅能勾起我们对自己家里老人过去的一点点兴趣就功德无量了吧。前几天,办公室有人在讨论“外婆”比“姥姥”听起来逼格高,我本能地反感。
  •     书中的外婆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经历过抗战和文革时期的人在今日看来往往又是不普通的,有逃难的艰苦,有求学的欢乐,有爱情的懵懂,直到白首,但求想见,怎奈相见时难别亦难
  •     装帧和封面纸张质感非常棒,赏心悦目。但是,不知道是我读书品味出了bug还是豆瓣评分虚高,单数章节文字写得真是又作又尴尬,毫无笔力可言,双数章节记述外婆的故事,可读性还强一点。看在装帧实在精美的份上打三星。
  •     最后三位好友重逢看得我都要哭了…我以后还会不会记得现在这些事啊…有没有人听我说这些事啊…
  •     设计的很用心,那时候的年轻人真有思想,又单纯。
  •     那一代人的艰难和美好。现实和回忆交错的架构很不错。读完就后悔以前没有为先生的外婆做详细的回忆录,她也是上过学逃过难的,一肚子故事。
  •     好看!
  •     写外婆的又一本书。上次看这类书是《留味行》。写了外婆在战争时候的求学、工作、养育子女。在最后三位年过古稀的老婆婆再次相逢后,外婆像个小孩子一样念着路边上牌匾的字,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们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生养?是成长?是教育?我特别想知道答案。
  •     古市就在家乡隔壁,看熟悉的地方发生的过往故事,倍觉异样。松阳方言和我们方言有80%相似度,作者不在当地长大,应该是不全懂的,但还原度居然不错,砌词极有韵味,一不留神儿,就读到家乡的软语。故事像什么呢?是不做判断的记录,私人的历史,和真实活着本身吧。不宏大,诚实,就够感动了。
  •     翻翻就好
  •     外婆给外孙讲当年的事情,太有爱
  •     读完没有太深的记忆。
  •     在和平年代听老人讲讲战争时期的事情 真的挺好的 看看她们的青春听听她们的故事
  •     “情绪和感触应该都钝掉了,内心里也许会涌动。但表面上总归是云淡风轻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经历,风雨。也总听妈妈讲诉她小时在田野里玩耍的事。外婆也总喜欢唠叨往事。可那时小 总归体会不到他们那时的艰苦抑或是乐趣。或许该找个机会坐下来和外婆聊聊天了。
  •     “我说,我们几个一道读书,一道逃难,已经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提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只有一句轻描淡写的 死了。而倒数几十年,这个人必定也是青春正好,满腔热血的青年,如你我。时光易逝
  •     很真实 写法也很亲切
  •     “一个普通老人的生命史,却折射出那个大时代最细微的神经和肌理,充满质感和活生生的美。该书以人物口述的回忆和作者亲历的现实相互印证,为我们呈现出历史的变迁、沧桑和生命顽强的‘在”。——梁鸿 小时代固然怡人,那端庄壮丽的人生却是学不来的。——严彬
  •     了解战时生活的一个窗口。
  •     从前慢
  •     我也总是听外婆讲故事。 那个年代的记忆,妈妈和舅舅儿时的趣事。 没有多少历史的恢宏,一个人的过往,这样的点滴更深入人心。
  •     2
  •     没有太多华丽辞藻,我就觉得外孙有点想要强迫症想帮外婆出书
  •     为同是小学教师的外婆而读,大抵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好像真的在听外婆讲她的故事一般,可惜当初没有仔细问没有认真听,也不会再有机会了。书里最后三个老姐妹相聚的那句再会,应该是再也不会了吧。没办法,这就是规律。可是,外婆,静静还是好想你。
  •     故平凡人的经历读起来也津津有味,不太喜欢这个文笔
  •     还是哭了。谢谢小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