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牛栏洞遗址-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030374615
作者: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英德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农业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
页数:200页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牛栏洞遗址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 第三节遗址周边地区调查 第二章环境考古研究 第一节地质地貌 第二节地层堆积 第三节年代测定 第四节环境研究样品测试 第五节洞穴第四纪堆积成因分析 第六节遗址周边的环境演变 第三章文化遗存研究 第一节人类化石 第二节生产、生活工具 第三节遗址分期与年代 第四节工具的特色与文化的关系 第五节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第四章动物化石群研究 第一节动物群的组合 第二节典型标本描述 第三节动物群的年代 第四节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稻作起源研究 第一节牛栏洞遗址水稻植硅石特征 第二节牛栏洞遗址水稻植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第三节牛栏洞遗址与其他相关遗址的比较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牛栏洞遗址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关于牛栏洞遗址的利用 第三节小结 后记 Abstract

编辑推荐

《英德牛栏洞遗址: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适合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农业史等相关研究者、爱好者参考、阅读。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些情况与牛栏洞遗址三期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上列各类器物,都可以找到相同点,可见两者之间文化关系相当密切。最大的区别在于庙岩遗址没有磨刃石器。据测定,庙岩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万~1.2万年。而据介绍,遗址地层可分为六层,陶片出自第五层,因此我们推测可能有两期文化,即一期文化没有陶片,至二期文化才出现陶片。假如无误,则庙岩一期与牛栏洞一期相当,庙岩二期与牛栏洞三期相当。这样看来,庙岩遗址的考古年代跨度也很大,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之初。打制石器与陶器共存,不见磨刃石器,这种情况也见于玉蟾岩遗址。 8.玉蟾岩遗址 它有大量打击石器,多不规整,打制简单粗糙。部分器形与牛栏洞遗址的同类器基本相近,如陡刃器、长刃砍砸器,几乎两个遗址没有什么区别;在总量上也以刮削器为多。但在器类与器种上,牛栏洞遗址无疑要丰富得多,器形也要规整一些。而玉蟾岩遗址的小石片石器数量则多于牛栏洞遗址,这是其特点之一。此外,角铲、骨铲、骨锥以及骨制的装饰品,磨制加工较好,较之牛栏洞遗址要精细一些。这说明玉蟾岩遗址居民对石器的制作并不那么重视。玉蟾岩遗址也出有穿孔蚌器,但都是半孔,与牛栏洞遗址的同类器有所区别。玉蟾岩遗址的陶器数量不多,形体十分原始,用贴塑法成形,夹炭和粗砂,石英砂颗粒很大,可见器形为直口直身尖圜底,器内外壁饰不规整绳纹。胎厚2厘米。其形态与牛栏洞遗址的A型陶片略为接近。从文化内涵总体特征分析,玉蟾岩遗址应相当于牛栏洞遗址三期文化的前段,这与玉蟾岩遗址年代估计为距今一万年前大致相近。玉蟾岩遗址不见磨刃石器,与庙岩遗址同样表现出陶器先于磨制石器出现,是何原因,尚不清楚。而在广东地区,磨刃石器早于陶器出现,则是事实。 9.仙人洞遗址 据1995年的发掘,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内涵可分为两期。下文化层为第一期,遗物有打制石器、骨器、蚌器。打制石器均为砾石石器,但有相当部分是石片石器。器类较少,主要有刮削器和砍砸器。刮削器多呈不等边三角形,打击痕迹清楚,刃部加工较好,但不大成型;砍砸器多保留有砾面,刃部打击疤痕较多,刃缘较平直,但亦多不成型,只有个别者器身呈三角形,刃面加工较陡,此器与牛栏洞遗址的同类器最为接近,其余者则相距较远。骨器的磨制加工远较牛栏洞遗址的为好。文化面貌表明,仙人洞遗址虽然属华南地区地区洞穴砾石石器文化遗存,但与广东地区的同类文化遗存的文化关系已较远。据测定,仙人洞遗址一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1.2万年以前,文化面貌大致上与牛栏洞遗址一期文化相当,考古年代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仙人洞遗址上文化层为第二期文化,文化遗物除部分与下层者相同外。


 英德牛栏洞遗址-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