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刽子手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37941006
作者:欧文·亚龙(Irvin D.Yalom)
页数:279页

作者简介

这些故事充满了“我要!我要!”的呼喊。一位患者对两个活着的儿子视而不见,只要不断的哭喊“我要死去的女儿回来”;另一位患者的淋巴腺癌细胞已入侵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却坚称“我要和看到的每一个女人上床”;还有一位患者因为无法打开三封信而痛苦不已,他内心祈求的是“给我从来不曾拥有的父母和童年”;另一位老妇人苦恋一个比她年轻三十五岁的男人,她呼喊的是“我要永远年轻”。
这是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龙所写的十个心理治疗教学小说,也是他的作品中最畅销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在美国一出版就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热销。是难得一见的心理治疗普及读物。它的专业水准和可读性没有任何作品可以匹敌。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五星。
这部作品也同样受到了中国诸多心理治疗师的赞赏。

书籍目录

我们共同的宿命——存在问题
第一章 爱情刽子手
第二章 “如果强暴不违法……”
第三章 胖女人
第四章 不该死的人却死了
第五章 “我从来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
第六章 “切莫悄悄离去”
第七章 两个微笑
第八章 三封未开启的信
第九章 心理治疗的忠实性
第十章 寻找梦的主人

编辑推荐

《爱情刽子手》讲述了:我常想像你可能把的故事写出来。我希望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印迹,我不要只是另一个患者。我希望在你心中是个“特别的人”,也希望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大师的门丛书:这些心理治疗的故事不断提到口才与治疗师,读者可不要被这类名词误导,这里说的是每一个人的故事。

内容概要

欧文·亚龙,美国当代精神医学界大师级人物,也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的当代权威。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荣誉退职教授。
亚龙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成就卓著,他写的心理治疗读物也因其既具有专业性又有很强的文学性而蜚声世界上很多国家。
曾出版数本心理治疗的经典作品:《叔本华的治疗》、《诊疗椅上的谎言》、《当尼采哭泣》、《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等,《爱情刽子手》是他的最畅销的作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爱情刽子手》一经问世,很快成为全美畅销书,并且掀起了这类书籍的阅读风暴。    ——书评人《爱情刽子手》应该是一部学术上的创新作品,把教学用的故事集结起来作为心理治疗训练课程的用途,这本书竟然成为畅销书,没人比我更感惊讶和意外。    ——欧文·亚龙这类好看的书很多,错过往往是因为没人领进门。这又让我想起友人曾送我一本《爱情刽子手》,听起来书名有点俗,如果不是相信友人的眼光,这本书只怕要被我这种“自认有阅读品位”的人错过了。    ——网友这本书让我们难得地窥见一个全心投入的治疗师实际工作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的悲悯与幽默堪与俄国作家契科夫相提并论。    ——网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爱情刽子手我不喜欢治疗恋爱中的患者。也许是出于嫉妒——我也渴望沉醉其中的滋味,也许是因为爱情与心理治疗基本上是不能兼容的。好的治疗师要对抗黑暗,阐明真相,爱情却需要神秘感,经不起检验。我真厌恨当爱情的刽子手。初见面几分钟,莎尔玛便告诉我她无可救药地陷入了苦恋,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她治疗,连一刻犹豫都没有。我第一眼看到的一切——七十二岁满布皱纹的脸庞,老年人特有的颤动的下巴,乱糟糟的稀疏泛白的黄发,看得到青色血管的瘦削的手——切都告诉我她弄错了,她不可能在恋爱中!爱情怎么可能选择这样脆弱蹒跚的老迈身躯来折磨,怎么可能藏匿在那身毫无样式的人造纤维运动服里面?而且爱情的甜蜜在哪里?莎尔玛的痛苦并不让我惊讶,爱情通常是苦涩的,但她的爱情失衡到了极点——没有一丝的快乐,她的生活只有痛苦。因此,我同意为她治疗是因为我确定她的痛苦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源自某种她误以为是爱情的奇特原因。我有自信可以帮助莎尔玛,另一方面,想到这冒牌的爱情或许有助于阐明爱情的奥秘也让我很感兴趣。初见面时莎尔玛的态度冷淡而僵硬。我在候诊室微笑迎接她时她并没有报以微笑,我带领她进入诊疗室时她保持落后一两步。进入诊疗室后她没有检视周遭环境,而是立刻坐下。然后,不等我说半句话,也未解开运动服外面的厚夹克,她就用力深吸一口气说:“八年前我和我的治疗师谈恋爱,之后我一直无法忘记他。我曾自杀过一次差点成功,我相信下次一定会成功。你是我最后的希望。”患者开头说的几句话我都会很专注聆听,那些话往往不可思议地透露出重要的信息,并预示着我可以和患者建立起何种关系。言语让一个人可以跨入另一个人的生命,但莎尔玛的语调没有丝毫邀请你靠近她的意思。她继续说:“如果你不太能相信我的话,这或许有帮助!”她从褪色的拉绳式红皮包里拿出两张旧照片给我,第一张是一个年轻漂亮的舞者,穿着光滑的黑色紧身运动衣。仔细看那舞者的脸,我非常惊讶地看到莎尔玛的大眼睛穿越数十年的光阴凝视着我。第二张照片是一个六十岁的妇人,漂亮但冷淡。莎尔玛说:“那张大约是八年前拍的。你瞧,”——她用手指梳理杂乱的头发——“我已经不打理外表了。” 我很难想像这个衣着邋遢的老妇人会和治疗师谈恋爱,但我完全没有说出这种感觉。事实上我什么也没说。我试着保持百分之百的客观,但她必然从哪里看出了我不相信的神气,某种细微的线索,也许是眼睛稍微睁大了一点。我决定不去反驳,这不是表现殷勤的时候,而且一个邋遢的七十岁老妇人陷入热烈的苦恋确实有些不对劲。这一点她知道,我知道,她也知道我知道。她告诉我二十年来她处于慢性忧郁状态,几乎不间断地接受精神科治疗——多半是在本地公立心理卫生诊所,在那里她遇到过很多还在实习的治疗师。大约十一年前她开始接受马修的治疗。他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心理学实习生,有八个月的时间她每周到诊所和他谈话,之后又到他的私人诊所看了一年。第二年,马修到州立医院当全职医生,不得不终止私人诊所的全部业务,莎尔玛很难过地与他道别。他是莎尔玛见过的最好的治疗师,她很喜欢他,非常喜欢,那二十个月里每周都期待着治疗时间的到来。她从来没有在一个人面前如此完全的敞开自己,也从来没有一个治疗师对她如此认真、诚实、直接而且温柔。接下来的几分钟,莎尔玛狂热地谈马修:“他对人是那样关怀,那样有爱心。我也曾见过别的治疗师很努力表现热情,让你自在,但马修不同。他是真的关心,真的接纳我。不论我做什么,有多么可怕的思想,我知道他都能接受而且仍然——该怎么说?——认可我——不,应该说相信我所言不虚。他给我的不只是一般心理治疗师所能提供的帮助,他所做的远远超过这些。”“举个例子。”“他引领我进入灵性、宗教的层次。他教我关照所有的生命,思考我生存在这世上的理由。但他并不是活在幻想里,而是真的和我一起面对现实。”莎尔玛说得很起劲——滔滔不绝,一边还指天画地,看得出她很喜欢谈马修。“我喜欢他和我争辩,任何事他都不会让我含糊带过,总会指出我的那些狗屁坏习惯。”后面这句话让我吓了一跳,和她前面的用语不太搭调。但她显然是刻意用那样的词汇,我猜想可能是马修的用语,也许那可以代表他所谓高明的技巧!我对他的反感快速累积,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莎尔玛说话的方式清楚地告诉我她不能接受别人批评马修。在马修之后莎尔玛继续接受其他医生治疗,但没有人能够像马修那样打动她或帮助她珍视生命。可以想见再次与马修见面时她有多高兴。最后一次见面是过了一年之后的某个周六傍晚,她在旧金山联合广场与他偶遇。两人聊了一下,为了避开熙来攘往的购物人潮,两人到圣弗朗西斯饭店的咖啡厅喝咖啡。两人有好多话要聊,马修很想知道莎尔玛这一年来过得怎么样,于是聊着聊着就聊到吃晚餐时间,两人走到渔人码头的Scoma’s餐厅吃螃蟹海鲜汤。一切是那么自然,仿佛他们一起吃过无数次的饭。事实上他们原本一直维持着纯粹的专业关系,从未逾越正式的医患界线。他们对彼此的认识局限于每周五十分钟的治疗,不多也不少。但那个晚上,她和马修不知不觉地跨越了日常的现实生活,理由至今她仍未完全明白。两人都没有注意时间,默默地一起假装聊私生活或喝咖啡吃晚餐,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当她抚平他衬衫的领子,拂去他外套上的绒毛,挽着他的手臂爬上诺布山时感觉是那样自然。马修自然地提到在海特街的新窝,莎尔玛自然地说她好想看看。莎尔玛提到丈夫到外地时两人都笑了:她的丈夫哈利是美国童子军的顾问,几乎每天都要到某个地方的童子军单位演讲。马修笑说一切都没有改变,她不需要做任何解释——毕竟他对她了如指掌。莎尔玛说:“我不大记得那晚的情形,或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谁先碰谁,或谁决定上床。我们没有做任何决定,一切是那样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发生。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躺在马修臂弯里的感觉是那样刻骨铭心——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告诉我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之后是不可思议的二十八天,从六月十九日到七月十六日我们每天通电话数次,总共见了十四次。我整个人轻飘飘的,像在滑翔,在跳舞。”这时莎尔玛的声音很轻快,头部跟着八年前的节奏轻轻摆动,眼睛几乎闭上。这对我的耐心是严峻的考验,我不喜欢别人对我视而不见。“那是我一生的巅峰,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不曾那么快乐过,那之后发生的任何事都无法磨灭他带给我的一切。” “那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是七月十六日中午十二点半。那天之前我连续两天打电话找不到他,因此我没有事先通知便跑到他的诊疗室。他正在吃三明治,再有二十分钟他就要带领一个治疗团体。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回我的电话,他只说:‘那是不对的,你我都知道。’”她停了下来,静静地流泪。 我心想,他还真了不起,在那个时候才发现不对。“你能继续说下去吗?” “我问他:‘假如我一年或五年后打电话给你呢?你会见我吗?我们还能再散步走过金门大桥吗?你会让我抱你吗?’马修没有回答,只是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腿上,紧紧拥住我几分钟。之后我打过无数次电话给他,给他的电话留言。刚开始他有几次会回电,然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他斩断和我的关系,完全没有消息。”莎尔玛转头望向窗外,声音里的轻快不见了,少了活泼奔放,语调是苦涩孤单的,但已没有眼泪。我感觉她虽没有哭但心已被撕裂掏空。“我一直无法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就那样结束了。我们最后一次谈话时他说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生活,又说他和另一个人在交往。”我内心怀疑另一个人也是患者。莎尔玛不确定另一个人是男的或女的。她怀疑马修是同性恋:他住在旧金山的同性恋区,拥有同性恋者特有的美貌,胡子梳得很整齐,娃娃脸,身材如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Mercury)。她在几年之后才产生这个怀疑。有一次她带一个远来的客人去观光,疲倦地走进卡斯特罗街的一间同性恋酒吧,惊讶地看到里面坐了十五个马修——全部是瘦削、迷人、胡子梳得很整齐的年轻人。 突然与马修切断关系对她的打击很大,不知道原因就更让她难以承受。莎尔玛不断想到他,时时刻刻陷入关于马修的幻想中,而且一想就想很久。她耿耿于怀地想着:这是为什么?他为什么拒绝她,将她赶走?为什么选在那个时候?为什么不愿见她,甚至不愿接她的电话?尝试过用各种方法都无法和马修联络之后,莎尔玛的情绪非常低落。她整天待在家里瞪着窗外,她睡不着,言行举止都变得很缓慢,对任何事情都失去热情。她开始不吃东西,不久之后她的沮丧已超过了心理治疗或抗抑郁剂能够处理的程度。她因为失眠看了三个医生,分别取得了安眠药的处方,很快便累积到足以致命的剂量。距离她在联合广场巧遇马修整整六个月后,她给在外地出差的丈夫哈利留下一封遗书,等到他从东岸打电话道晚安后便将电话话筒摘下,吞下了所有的药丸后上床。哈利那个晚上因睡不着觉打电话给莎尔玛,因为一直打不通而紧张起来。他打给邻居,邻居用力拍打莎尔玛家的门窗都没有人响应。不久他们便报警,警察破门而人,发现她已徘徊在鬼门关。

图书封面


 爱情刽子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保持理性距离、在外面冷冷的不投入自己——我现在有点迷惑,这样的特质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所该具备的?确实应该保持好距离,不掺入个人情绪,我也明白这是必须的条件,可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不矛盾的吧,关于温情和投入,距离和中立。我相信理智的分析和揭示会让人触动,发生改变,但是我希望咨询师在这过程中,是温暖、用心的陪伴,而不仅仅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权威。另外,关于工作以外的生活,我也怀疑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是不是只需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而将自己个人的生活萎缩到节约心力的限度?要放弃,要牺牲?这是我看的亚龙的第二本书。他的讲述让我相信自己原来的观点。温情的、全心投入的、共同的,不管是工作还是自己的生活。但其实,好像我也不是很确定。“由于治疗师和患者一样必须面对存在的根本事实,治疗时并不适合采取完全无私的专业客观态度,虽然那是科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作为心理治疗师,不能只是同情地劝患者坚强地去面对他的问题,与患者讨论时也不能口口声声说这是在谈你的问题,而应该说这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生活方式永远与死亡相连,同样地,爱与失去、自由与恐惧、成长与离别也永远相连,毕竟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     智慧地勇敢地面对自己生命的真相,这会让自己更有力量更强大。来访者的幻觉一个一个的破灭,反省自己,突然有了一个很大的顿悟。自己何尝不是活在幻觉里的呢!当自己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幻觉的那一刻,体验到的是力量,将往日里放不下的焦虑、恐惧都甩在了脑后,那一刻的感觉真好——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追求的感觉么!只是那一刻的顿悟之后,自己又没有了当时的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我坚信,我能很好地达到这种状态一次,就能让这种好的状态重复地出现!
  •     这个冬天温暖的反常,属于冬的雪,属于冬的风,属于冬的寒冷,被太阳剥夺。在不对的时间出现的再令人陶醉的东西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恶的。就像每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必须去经历一些事情,如果没有,那是对生命的剥夺,对生命的压缩。而那些事情也必须是自己去经历,没有谁能替代你去感受。是因为温暖的天气吗,我找不到为什么如此思念你的原因,暂且归咎于这样的好天气。不要觉得委屈。白日梦,夜里的梦,你总是如影随形。我们见面的场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各种各样的场景,我抑或不理睬,把你当成陌生人,在车站,抑或我们还能相拥而泣,在你耳边轻轻的告诉你,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很久。这是一种病,亚龙也没有办法医疗的病,最后他也抵不过这么强烈的爱,最后屈服,最后无疾而终。而她,那个幸运的女人能与爱人约定继续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结局让人很失望,原本我以为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可是她的解决办法不适合我,我不能那样做。也许是时间帮了她,八十岁的女人生命还有多长呢,任何一个被深爱的人由何以忍心拒绝她最后的要求呢,真心与否已经不重要,哪怕只是关怀。你说你过着莫名奇妙的生活,你说你总是莫名其妙的对待感情。你的绝望像一个黑洞,深深的吸引了我,再也无法抽离。现在我能远远的站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依然体味你的痛苦和绝望。你始终都无法明白生活到底为了什么,我多想告诉你生命其实哪有可以言喻的意义呢。为自己,为他人,只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事情很简单,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你懒得去想,甚至可以不去选择。过好每一天,无疾无病,力所能及,小富即安。未来是水到渠成,是顺其自然。过去以不在,曾经的热烈早已消散,也是你成熟的标记。代表我们活过。也许上辈子我是个流氓,上上辈子是个戏子,再上上辈子或者是个生了一大堆孩子的女人。这辈子我恳求上天让我过一种新的生活。我想找到精神层面最深沉的东西,可是很难,我的灵魂我的血液里都没有那个味,我追寻的每一步都艰辛。也许下辈子,我会站在十字街头望着天空和来往的人群告诉自己,也许我的上辈子就死在这里。亚龙说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你“未生活过的生活”成正比。没有真正的活过你才害怕死亡。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复过你现在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愿意。因为此,更要认真的活好这一世,她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复。别给自己留太多遗憾。这个年龄,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在每个时间段都有应该完成的任务,体现着各种实现的需要,自我同一,亲密,繁殖,关怀,智慧。大多数人也正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我这个年龄,原来人性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有那种需要,内心蠢蠢欲动的对对于爱的渴望。和我同年龄阶段的她们也为了这种需要而努力着。我认真有听过自己的心声,是我发展的太慢,还是早已错过啦。只是偶尔想起,但很快我会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我总是马不停蹄的走着,哪怕什么都没有得到。是我把自己禁锢的太久,开始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年代,眷恋山,眷恋水,眷恋宁静的一个人世界。除了你,我还可以认真的与人相处,一个可以相守到老的人,如果有,固然好,如果没有,我愿意孑然一身。爱一个人,是了解她的现在,期许着她未来的样子,恰如其分的体谅她,竭尽所能的关心她。

精彩短评 (总计85条)

  •     2012.10.31买的,现在才看完。有些原理看似简单,实则是自己没亲身经历。有些书就是为改变人写的。
  •     不错,学到了很多知识。
  •     好棒啊,对于没怎么看过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人来说真是易读又能得到几多收获。
  •     除了价格,书倒不错。这价格,简直是抢劫吧。。。。
  •     就是太贵了,亚龙的书倒是很好
  •     这么好的书不再版了?好容易找到图片版的,看完眼睛快瞎了。。。
  •     : R749.055/1043
  •     作为新手,受益匪浅的一部书。大赞!
  •     看别人的故事也是在检视自己的人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取这样的书名,和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以致差点错过。
  •        在看欧文·亚隆的《爱情刽子手》,其实主题是关于死亡和孤独的。亚隆确实很会讲故事,看着他和来访者斗智斗勇,各耍阴谋诡计,看着他的咬牙切齿,气急败坏以及泄底后的惊惶,我常常乐得直捶桌子,太搞笑了啊啊。可笑过之后,又生怅惘,毕竟面对这么沉重的话题,没人能做到真正的云淡风轻。
      
       有人说,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我们对死亡和孤独有种本能的恐惧,害怕就容易逃避,怎样逃避这冷酷的现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捏造出种种幻想和错觉。在这些幻想的帮助下,我们忘记了原来的恐惧,可惜,这些幻想和现实的冲突如此明显和不可忽视,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痛苦。来访者就是因为这些痛苦来到亚隆面前的。
      
       亚隆在来访者面前一个个戳破这些幻想和错觉,有的人摆脱掉了,有的人则和它们继续共生,最终也没能超越幻想。这些没能突破幻想,不敢直面惨淡人生的人,在亚隆眼里,可能都不算是痊愈的,因为根还没被去除。这些“失败”的案例最后,亚隆常常表达出自己的失望和无奈。可文中他也会调侃自己,回想自己的那些执念妄想,可能也算是对这些人的一种理解和宽容吧。
      
       在每个案例里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点儿胆战心惊。可是转念又想:幻想、媚俗、撒谎都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人多少都会做一些,也多少需要做一些,不然,在死亡、无意义以及孤独的威逼利诱下可要怎么活下去啊,传说中真正的勇士又有几个呢。不沉溺其中就好,不沉溺其中就好。然后心里一片释然,哈哈。
      
  •     欧文亚隆。
  •     一直听心理学界的朋友讲这本书,如今终于看到了,果然名不虚传。既有小说的引人入胜,又很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
  •     不忍心说自己读过。读完前两个故事就读不下去了:太鸡汤。深度完全不够。
  •       看,肆无忌惮的看!可爱老头如何给病人来上“温柔一刀”,恰到好处,脱离幻想,“截肢”后蜕变成长。  看,会心一笑的看!跟随老头一起体会治疗中的期待与乐趣,惊喜不断,惊奇连连,悲悯与幽默共存。  看,坦诚相对的看!真实的案例中穿插专业技巧,大师坦诚自己的无奈、无力、渺小;分享自己的成就感、价值感。  看,拍手叫绝的看!妙语和妙喻随手摘来,透过空气过滤的阳光,埋下智慧与救赎的种子,静候花开。    亚隆系列寻书路线图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直视骄阳》——《叔本华的治疗》——《爱情刽子手》——《诊疗椅子上的谎言》,下一站:《当尼采哭泣》
  •     内容上跟我前面看的作者其他几部有些重复了,不过故事性强,比较好读。每个故事篇幅都不长。很喜欢这个作者,既有专业水准,又有明朗温和的态度。或许这也是心理治疗师在工作中的获益,据说术语叫做自我治疗。
  •     翻译蛮有味道的 但怎么错别字这么多
  •       保持理性距离、在外面冷冷的不投入自己——我现在有点迷惑,这样的特质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所该具备的?确实应该保持好距离,不掺入个人情绪,我也明白这是必须的条件,可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不矛盾的吧,关于温情和投入,距离和中立。我相信理智的分析和揭示会让人触动,发生改变,但是我希望咨询师在这过程中,是温暖、用心的陪伴,而不仅仅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权威。
      
      另外,关于工作以外的生活,我也怀疑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是不是只需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而将自己个人的生活萎缩到节约心力的限度?要放弃,要牺牲?
      
      这是我看的亚龙的第二本书。他的讲述让我相信自己原来的观点。温情的、全心投入的、共同的,不管是工作还是自己的生活。
      
      但其实,好像我也不是很确定。
      
      “由于治疗师和患者一样必须面对存在的根本事实,治疗时并不适合采取完全无私的专业客观态度,虽然那是科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作为心理治疗师,不能只是同情地劝患者坚强地去面对他的问题,与患者讨论时也不能口口声声说这是在谈你的问题,而应该说这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生活方式永远与死亡相连,同样地,爱与失去、自由与恐惧、成长与离别也永远相连,毕竟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     感觉就好像说的是我自己
  •     有趣的心理学案例,对心理学的冰山一角有了乐观的了解,同时加深了些对自己的认识
  •     表示没看懂
  •     10个心理咨询故事,作者亚隆是咨询师行业的大牛,文笔也好。序言的分析精辟的让我五体投地。唯一遗憾的就是晦涩,没有清晰的脉络分析。
  •     价格太离谱......出版商似乎在掐需求者的软肋......没关系,好在当今社会的资源并不缺乏,大家可以再做其他选择!(这是本好书)
  •     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重要
  •     2016-11-21
  •       这本书能得9.1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当尼采哭泣》才得到8.8!这本书除了奇怪的案例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外根本就是欧文几本书中最基础的一本。我评它四星只是为了区分它和《当尼采哭泣》以及《叔本华的眼泪》,如果有四星半给我们评更好因为虽然是差一点的书但是还是比很多奇怪的被评高分的书好多了~
      不得不说《当尼采哭泣》还有《叔本华的眼泪》才是能让人回味再三的书啊!虽然俺不研究牛逼的心理学之类的东西,但是偶尔看看这些入门书还是挺有意思的~
  •        幻觉并不是只有精神病人才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得每个人都有,而这些幻觉有些是关于自己的,有些是关于他人的,于是症状就产生了,因为我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自己与他人。而心理医生做的事情就是,揭开自我与他人的真面目,认清残酷或者美好的现实,并好好生活。
      
      另外就是:
      
      
      1.《爱情刽子手》这个名字让我很费解,因为全书只有一小部分是关于爱情的;
      
      2..大师的作品有一点点晦涩,读起来并不特别顺畅;
      
      3.此书精神分析部分比较多;
      
      4.了解自己与他人是一条很长的,走不完的路。
  •     《不要说话》也是我喜欢的:)
  •     值得看,很好的书
  •     故事有些冗长 大多是对话的形式 但是深入研究还是颇有收获 有身临其境的咨询体验
  •     我们都是渴望井然有序的生物,因此自由的概念令我们悚然惊悸。
  •     反复看,也在反复自省
  •     堪比好莱坞大片~~同时Yalom有个伟大的灵魂~~第九篇与来访者第二人格“我”出来了,他们彼此为对方着迷,而亚隆果断牺牲了那个美丽迷人的“我”,来喂养懦弱的来访者,最后“我”消失,来访者最后变得勇敢,亚隆写了那一篇来怀念“我”时,泪崩。。。危险的心理咨询,如果没有这level职业道德,来访者不知会成为什么样的鱼肉,任人刀俎。。。另:翻译得超赞!中英文皆造诣了得,不是现在的翻译可比。。。
  •     里面的案例都非常有意思,推荐
  •     出书的谘商师们大都有勇敢的灵魂。Freud是,Yalom也是,十个讨论存在主体的存在个案,成功的也有,大都是失败的,也有Yalom自己的各种真实,“我把我的心挖给你看”——这大概是体现谘商师/心理学家对整个人世的爱最剧烈的方式了。
  •       这本书是借来看的。古语云,书非借而不能读也。我一直以为我很快就会开始看,也很快能看完,实际上我隔了近一个月才打开这本书。合上这本书后,我想我恰好在合适的时间看了一本合适的书,如同我看《一辈子做女孩》,如同我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
      
      记得看过一篇采访亚龙的文章。记者夸他很会讲故事,问他有没有想过写自己的故事。他说,他已经借别人的故事把自己的故事讲过了。我看这本书之初的恐惧也来源于此——我在别人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读完——我不知道来访者是否被治愈,又是否被我所能接受的方式而治愈。这种恐惧基于一种逻辑——如果他们被治愈的方式是我所不能接受的,那是否意味着我将永不能被治愈?我知道这样想有失偏颇,可的确造成了我的恐慌。
      
      最后,我告诉自己:你可以选择不被治愈。就这样,我跳出了自己设定的怪圈,开始了精彩的旅程。
      
      十个故事,都是关于逃避。其实,选择逃避的人哪只十个。有我,有你,还有他和她。不同的只是每个人借以逃避的外衣。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我们披在身上的是隐身衣,意识不到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之计。我们以为层层包裹之后,谁也看不出来它的原型。岂知它正是因为被掩盖而彰显。找到了真正的症结,我们的困扰会自动化解。如果你觉得不是这样,那只不过因为你剖析的不够深,还需继续宽衣解带。
      
      我深知自己在逃避。
      我逃避争执和解释。
      我希望我说过的话,不用解释你就能懂;
      我希望我表达的观点,你即使不赞同,也不固执的要我接受你的观点。
      
      在我看来,解释,是一件多余的事情。
      比如,
      她爱你,在不能爱的时候,她说她有多爱你,是多余的;
      而在你不再爱她的时候,她说她有多爱你,也是多余的。
      你可以因为自己未曾听言而说不知道她爱你,但不可以说她不爱你。
      沉默,并不代表没有爱。
      
      再比如,
      你若懂我,我无须解释;
      你若不懂,我与你实为陌路,自然也不必解释。
      所以,请不要在我不愿意解释的时候不停的追问。
      因为追问下的给出的回答仅仅只是为了给一个回答。
      真实的答案在隐身衣之下。
      
      我啰嗦了这么多,多像一个解释啊!
      可是如果是解释,按照前面的逻辑,就不是真实的。
      是真是假?或真或假。
      这就是我的恶作剧:P
  •       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书,但是第一次看心理治疗的案例,一套有两本,还有一本叫《叔本华的治疗》,先看的是那本,前言很精彩,不过说实话,感觉有点枯燥,没看进去。不过这本《爱情的刽子手》却看得很快。
      
       看了以后感觉心理治疗师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也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如果我们想学也可以,甚至有一种尝试的欲望。开学的时候可以和几位老师一起成立一个心理学读书小组,兼顾团体心理治疗。
      
      
  •     彭萦在邮件里推荐的电子书,读完了。总能这样那样看到大家和自己都有过的“崩溃”。
  •     第一次读总是读不出中心思想。咨询competence究竟还是与经验有一定关系?
  •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比当尼采要实用许多。欧文亚龙在写这本书时从业未深,书中更多是一个年轻咨询师的诚意与真性情。诊疗案例中对自己的移情与反移情毫不讳言,对病症的反思和对自己的觉察之深,早早昭示了大师在灵性的解读和把握方面充满天赋。
  •       等了两年,《爱情刽子手》还是不降价,终于下手了。
      
      很快,成了一切的优先,熬夜看完了。
      
      唏嘘不已,别人的成长,让自己更看清自己。其实这本书是让人做自己的刽子手,把旧的自己消灭,找的新的自己。
      
      认识自己是阵痛的,这几年一直在体会这种阵痛。可惜的是,痛过之后,自己一直没有建立更好的行为模式,很多事情,是在原地转圈,或者是自我提醒下艰难的跋涉。
      
      曾经的理念是,找到情绪的原点,理顺它,一切就会好起来。这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所以很多力气放在寻找童年的阴影,寻找潜意识,越找越气馁。
      
      欧文·亚龙却告诉我,最该关注的还是当下。是,当下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点,没有过去就没有当下,没有当下,也就没有未来的模式。
      
      破坏关注的已经够多,现在要做的是建设。
      
      想到那个肥胖的女孩,想到她愉快、无聊的谈话,就会想到自己。
      
      我是否学会了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没有,完全没有。
      
      当她为自己过去的生活痛哭的时候,我又有多少需要反思和埋葬?敲碎了坚冰,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还有:我不是我的鞋子。说得多好,有多少次,我把鞋子当成了自己?
      
      所以,面对一点异议面会愤然而起,也会为了没有异议而委曲求全。
      
      不反对别人,是否只是因为潜意识里不想让别人反对自己?
      
      不苛求别人,是否也意味着希望别人不苛求自己?
      
      我把人与人的界限搞混了,也把自己次要的东西和核心价值搞混了,其实,就是把自己搞混了。
      
      还有,与父辈的隔膜、不满,感激之中的愤怒,责备,怨恨,鄙视和贬低,还有无法沟通的无力感。所有不良情绪与负罪感又紧紧缠绕,逼得自己矛盾,纠缠,逆反。
      
      感谢亚龙的那句:“这就是人性。”感谢他的痛苦,他的经历,他的坦诚和他的无奈。
      
      这就是人性,我们早就在不尊重人性的教育下学会了扭曲自己的人性。
      
      如果知道这一切本是不可避免,是不是就会更加平和?
      
      
      
  •     你真坏 看了半天 一句恶作剧 ,我靠
  •     我怎么看的这么难过呢?
  •     强烈推荐!
  •     很喜欢的作者,
  •     咨询案例 人类崩溃和走出的原因都令人惊讶
  •     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应该是完善自己的目标和底线。
  •     除了价格……这本书相当好!不过我看的是台湾版翻译的 翻译得也相当好……
  •     北京—杭州的卧铺车厢 心理治疗 每一个梦想而不曾实现过的人生
  •     值得收藏反复读的书,书中有个对他采访的光盘,非常棒。亚龙是当今心理咨询的大师,书中的个案生动幽默机智,结局给人惊喜。不仅他的咨询技巧,更是他对自我省悟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
  •     存在主义的治疗方式
  •     如果给这篇文配一个乐的话,我觉得是那首,不要说话。
    如果你懂我,不需说话,如果你不懂,不必说话。
  •     你牛逼
  •     read the original version which is very absorbing. Know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You never know whats really happened within one's inner world! Vice versa:p
  •     psych major. prof推荐的必读之一,看完了还要写paper. 就第一个故事来说吧,自欺欺人,自己构建的梦是享受又是折磨,梦被戳破的时候是解脱也是痛苦。
  •     非常好的心理治疗类书籍,看到几处都要落泪,尤其是 不该死的孩子却死了 这章。btw 看的是台湾原版书竖版的,纸张很柔软。
  •       花了四天看完这本书,虽然中间因为过年而中断,但今晚还是耐着性子看完呢。从刚开始的没意思没有意义到结局的意犹未尽,这本书让我感慨颇深。尤其是第三章 胖女人和第七章两个微笑。
      
      胖女人那章我深有体会,虽然没有胖如书里描绘那样,可也有过超125的经历,而那些日子我鲜少提起甚至故意遗忘。作者对屡屡减肥不成功的胖女人心理把握很准,“理论上她可以同意,只要她节食减肥,世人看她自是另一种眼光。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缓计难解救急困。她说是遗传使然,因为她父母的家族都有痴肥的倾向”一件一件罗列了肥胖的原因,看起来都是外在的,可也反映了一个胖子都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这都是自己的原因。最后作者分析是胖女人本身心里空虚导致的暴饮暴食,引出了她因为害怕分别而不愿新交朋友的事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生死不渝的保证这回事,就好像讨厌看日落所以拒绝享受日出”“拒绝生命的贷款,以免偿付死亡的债务” 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害怕分别而将就人生,将就生活,然后再将就中耗尽自己的精力的神气。人是群居动物,确实应该多涉及团体且享受当下。
      
      两个微笑 分开两次看完,很后悔。人与人的交往中,翻译误差和偏性误差究竟起着多大的作用?“我们把自己偏好的观念和形态强加诸在别人身上,曲解因而滋生。”而我们因某些时刻的眼神交汇而产生的心心相映也不过是“你不认识这个人,你只是像普鲁斯特说的,把你的希冀的属性一个劲儿的塞到这个人身上,你爱上了你一手创造的形象”有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了解了一个人,而是把自己的观点与欲望强行塞入一具人像,使自己如沐春风因而觉得自己魅力无穷的人像。我曾这样爱上过一个人,并且认为他也如此,下场可想而知。其实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别人。
      
      算是一本越看越有收获的书,耐下心来还是收获颇丰的!
  •        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在每个故事中,在每个主角的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每读完一个故事,就是放出隐藏在心里某一个角落的困惑。也是这本书,引起了我对心理治疗的兴趣。这本书不只是“授人以鱼”,更多的是“授人以渔”。
  •     温情的、全心投入的、共同的,不管是工作还是自己的生活。
    “爱与失去、自由与恐惧、成长与离别也永远相连,毕竟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正因为如此,自己的际遇难免会影响心理咨询……
  •     不如当尼采哭泣,越看越没劲,可能还是比较学术吧因为
  •     出版商是山西太原希望出版社的编辑王素琴,这个人好像有些金钱情结,不论是办心理治疗培训班还是出书,要价都出奇地高!
  •       这本书是在我看了一个心理医生的帖子后,照着他推荐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单买下的。同时买的还有前几天看的《心理学的100个故事》。《爱情刽子手》是本好书,却活生生地被它俗气的名字和封面打败。在我收到书的那刻,我选择先看的是《心理学的100个故事》——这本令我后悔买了的书籍。而今天,我不得不说,我在买了一本不如意的书时,也买了本有价值大师的书。40块钱的书,让我心疼不已,却也值得收藏。   亚龙不愧于被称为大师。仅仅十个案例,却详细了描述了一位心理治疗师为病人诊治的全过程。文笔细腻舒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描写深入到位。活现了当时的场景。   命名为《爱情刽子手》,实则是对我们生活的心理一次清洗,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习如何活着。我们或许不坏,但却常常将自己的意愿加诸于他人身上,把自己的幻想当做现实来处理,梦幻破灭之际又纠结于苦痛。    亚龙所做的只是一位治疗师的事情,用他丰富的经历和老道的语言,戳破我们一个又一个幻想,从心灵之中解放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生活是现实的。   另外,在这本书的开篇编者和中德心理医院的几个人写的序言也值得一看,不似其他书籍的序,不做任何恭维,而只道出心理治疗对现代人的帮助。
  •     故事里每位患者都成长于较特殊的家庭,有较负面经历。我一向观点是成长环境对个体心理,性格及三观形成是决定性的。每个人生下来都差不多,后天氛围的熏陶培养是根本。书中几个论点,也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清醒认识的: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必然都会面临死亡;我们必须按自己的意愿营生的自由;我们终归是孑然一身的孤独;人生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两个方法用来化解对死亡的恐惧最有效最简便。也就是可以提供安全感的两个信念—也可以说是两个妄想。一是相信个人的特殊禀异,二是相信此生确有终极救生。此两者代表“固定的虚假信念”,因此称为妄想/许多人的友谊会破裂或婚姻会失败就是因为他利用别人作为抵抗孤独的盾牌/当一个人自觉空虚时,绝不可能因为与另一个不完整的人结合而得到满足。相反的,两只断翅的鸟结合在一起只会飞得更糟。
  •     在读已购
  •     今天在看的书~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洞~有的人深一点有的人浅一点~洞里埋藏着我们不愿触及的人事和物
  •       这个冬天温暖的反常,属于冬的雪,属于冬的风,属于冬的寒冷,被太阳剥夺。在不对的时间出现的再令人陶醉的东西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恶的。就像每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必须去经历一些事情,如果没有,那是对生命的剥夺,对生命的压缩。而那些事情也必须是自己去经历,没有谁能替代你去感受。是因为温暖的天气吗,我找不到为什么如此思念你的原因,暂且归咎于这样的好天气。不要觉得委屈。白日梦,夜里的梦,你总是如影随形。我们见面的场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各种各样的场景,我抑或不理睬,把你当成陌生人,在车站,抑或我们还能相拥而泣,在你耳边轻轻的告诉你,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很久。这是一种病,亚龙也没有办法医疗的病,最后他也抵不过这么强烈的爱,最后屈服,最后无疾而终。而她,那个幸运的女人能与爱人约定继续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结局让人很失望,原本我以为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可是她的解决办法不适合我,我不能那样做。也许是时间帮了她,八十岁的女人生命还有多长呢,任何一个被深爱的人由何以忍心拒绝她最后的要求呢,真心与否已经不重要,哪怕只是关怀。你说你过着莫名奇妙的生活,你说你总是莫名其妙的对待感情。你的绝望像一个黑洞,深深的吸引了我,再也无法抽离。现在我能远远的站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依然体味你的痛苦和绝望。你始终都无法明白生活到底为了什么,我多想告诉你生命其实哪有可以言喻的意义呢。为自己,为他人,只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事情很简单,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你懒得去想,甚至可以不去选择。过好每一天,无疾无病,力所能及,小富即安。未来是水到渠成,是顺其自然。过去以不在,曾经的热烈早已消散,也是你成熟的标记。代表我们活过。
      
      也许上辈子我是个流氓,上上辈子是个戏子,再上上辈子或者是个生了一大堆孩子的女人。这辈子我恳求上天让我过一种新的生活。我想找到精神层面最深沉的东西,可是很难,我的灵魂我的血液里都没有那个味,我追寻的每一步都艰辛。也许下辈子,我会站在十字街头望着天空和来往的人群告诉自己,也许我的上辈子就死在这里。
      
      亚龙说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你“未生活过的生活”成正比。没有真正的活过你才害怕死亡。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复过你现在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愿意。因为此,更要认真的活好这一世,她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复。别给自己留太多遗憾。这个年龄,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在每个时间段都有应该完成的任务,体现着各种实现的需要,自我同一,亲密,繁殖,关怀,智慧。大多数人也正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我这个年龄,原来人性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有那种需要,内心蠢蠢欲动的对对于爱的渴望。和我同年龄阶段的她们也为了这种需要而努力着。我认真有听过自己的心声,是我发展的太慢,还是早已错过啦。只是偶尔想起,但很快我会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我总是马不停蹄的走着,哪怕什么都没有得到。
      
      是我把自己禁锢的太久,开始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年代,眷恋山,眷恋水,眷恋宁静的一个人世界。
      
      除了你,我还可以认真的与人相处,一个可以相守到老的人,如果有,固然好,如果没有,我愿意孑然一身。爱一个人,是了解她的现在,期许着她未来的样子,恰如其分的体谅她,竭尽所能的关心她。
      
      
      
  •     亚洛姆的书值得你花时间读
  •     书名好烂,其实是心理咨询实录
  •     很温柔的书
  •     我个人最喜欢的亚隆小说作品。
  •     我不是我的鞋
  •     当我知道我的存在是注定消逝的前奏曲,永恒的焦虑就产生了。
  •     亚龙写的心理治疗小说真的很不错,既通俗又精彩
  •     看得很老的一个版本,翻译得全部都是成语和歇后语,看得我累死了。。
  •     欧文亚龙写故事也写的太好了吧!不过我自己还是有点浅~有些地方还是不是特别明白。
  •       题记一(摘自《爱情刽子手》),Loves's Executioner:
      向我在中国的读者致以问候。尽管我们文化不同,但我一直努力关注超越文化的“存在性”的主题。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我们的文化,宗教,肤色怎样,都面临着共同的人类困境。我们都害怕死亡,希望坚守我们的生命。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我希望,通过阅读这里的故事,你将“忽略”文化的差异而“意识”到所有的生命都面临的共同的“挑战”。
      
      太好的一本书,从这里开始窥探人性,了解自己吧
      
      
      题记二: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可是,“芸芸众生”这四个字,恐怕不是独生子女好理解的。
      其实,在介绍了欧文亚龙这书书以后,真的很难提笔在大师的书后添加一些故事了。本着真实原则,我还是来记录下身边的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事。
      
       先说说这篇日记的来由,源于我和咨询师的一些对话。现记录如下:
      (一)咨询师:我们今天的工作开始吧。我:老师,我最近又有一个发现,我发现了“人类之心”。当我越来越多去跟别人交流我的困惑时,我不再害怕了,我发现,原来,我们大家虽然面临着不同的生命课题,几乎想法,经历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就可以懂别人。What is personal is universal. And the more personal, the more universal.-Carl Rogers
      当然,从这天起,我开始和咨询师探讨更多的人性话题,这些话题包括:信任、人的价值、金钱、亲密关系等。
      (二)人说音乐是超越国界的,其实,最本质的,跨越了国界的还有人心。只是,我们有些人,连自己的心,自己的感觉都丢失了,自然看不见别人的心。人和人的距离,亲密关系的巧妙形成,与其说是我们的物理距离,不如说是心理距离。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有一天,我又在展开感受的翅膀,向我的咨询师这样描述到我的感觉:老师,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关上门,一个人在房间里,我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消失了,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咨询师:“那么我呢,我虽然在你的电脑里面,可是我的声音,我的陪伴,难道你都感受不到吗?”,我:“这样说吧,老师,我觉得你虽然在眼前,可是我们的距离好像有地球到火星那么远”,老师:“你能多说说这种感觉吗?”,我:“这样说吧,你知道小宇宙吧,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蓝色小宇宙,可是,如果我走到街上,有时候觉得我的小宇宙都散发出去了,hold也hold不住,他们都消散开来,没有容器可以召回到我身上了。咨询师:“谢谢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是大部分人在缺失一样东西的时候的正常反应。”
      人类之心,还包括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现将积极心理学里Tal 教授在哈佛的讲堂上的理论列一下。事实上,正是看了学习了这部分,让我彻底开始爱上失败,喜欢挫折了(你如果看了他的视频第七集就明白我说的意思了)。2007年我就听师姐说过一句话,Tal在视频里也再次提到,不会感受痛苦的两类人:1.死人,2.精神病人。所以,我们在痛苦的时候,要庆幸,庆幸还有这么一颗鲜活跳跃的心脏昭示着我们的生命活力,它是多么美好阿。用Tal的话说,允许自己“成为人”,同时,也允许他人“成为人”,人有情绪,人有弱点。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反人性行之,不允许自己有悲伤,不允许自己哭泣,他在后续视频也谈到,为什么悲痛这么重要而且对于人的成功,尤其还有幸福是最重要的。我一直将这句话写在床头,希望自己可以对自己宽容和接纳,也能这么对待别人。不过接纳自我也特别不容易,我从2007(开始反省自我接纳这件事)走到今天都还没有完全接纳我自己,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不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人,怎么能完全接纳他人呢?
      好了,不写了,再长就成周记了。
  •     界限边缘的富于激情,每当失望沮丧的时候,作者的书总让我能够让我重新看到一点希望
  •     “被爱不尽是机遇或命运。缘分是人创造出来的,你自己就有这个能力。”
  •     精彩的治疗案例,值得反复阅读。
  •       智慧地勇敢地面对自己生命的真相,这会让自己更有力量更强大。来访者的幻觉一个一个的破灭,反省自己,突然有了一个很大的顿悟。自己何尝不是活在幻觉里的呢!当自己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幻觉的那一刻,体验到的是力量,将往日里放不下的焦虑、恐惧都甩在了脑后,那一刻的感觉真好——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追求的感觉么!只是那一刻的顿悟之后,自己又没有了当时的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我坚信,我能很好地达到这种状态一次,就能让这种好的状态重复地出现!
  •       这并不是评论,这只是感受,已经读过好几部欧文老师的著作,作为只是心理学爱好者的圈外人,我不敢妄作评论。
      就像老师说的,人,能够救赎和被救赎的只有自己。
      所以作为读者,我们在心灵的深处与老师相遇,被温暖,被安慰,然后自我成长。
  •     比哲学家系列还好
  •     喜欢以小说为载体的心理小说
  •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任务不过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接受世界,接受死亡。 再高明的心理咨询师不是任何人的救星,他们只能帮助人们找到他们自己,其余的,还是要靠自己。
  •     咨询的戏剧故事,虽然只有两个人,却直击撕裂内心的平复。
  •     重新燃起对心理学的兴趣 病例中的很多情况都可以套到自己身上 了解自己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