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诞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08113701
作者:[英] 艾伦·麦克法兰 主讲,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刘北成 评议,刘东 主持
页数:388页

作者简介

★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

书籍目录

鸣谢
致中国读者
01 怎样提问
02 战争、贸易和帝国
03 现代技术
04 资本主义的起源
05 物质生活
06 种姓和阶级
07 文化
08 家庭、友谊和人口
09 公民社会
10 权力和官僚制度
11 法律和暴力
12 教育、语言和艺术
13 知识
14 统一之神话
15 宗教和伦理
16 民族性
17 英格兰道路
参考书目
评议(刘北成)
印象记01 牛仔麦克法兰(方麟)
印象记02 麦氏讲座的诞生(余婉卉)

内容概要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1941—  )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他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
麦克法兰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研究对象覆盖西欧、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等三大文化区域。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人类学及历史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历史共同体的重建》《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
刘北成(评议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编委 、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主要译著包括《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言语与现象》(德里达),《立场》(德里达),《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美国的故事》(房龙),《白银资本》(贡德•弗兰克),《历史研究》(汤因比) 。
管可秾(译者)
麦克法兰著作中文简体版的惟一译者,已翻译出版《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日本镜中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多部麦克法兰的著作。


 现代世界的诞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条)

  •     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新著《现代世界的诞生》目标之一,是证明现代性的起源早于通常所认为的。目标之二,证明“现代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是一种不合常规的奇特事物,倘无英格兰这个“怪胎”,不大可能有“现代性”。这两个目标时刻关联,因为英格兰的怪异性既包括在时间轴线上不合潮流,也包括社会内部发展不合世界常轨,这些离辙都是揆诸欧陆和亚洲两千年来的主流发展模式而言。以往对于“大分流”之开端有四种见解。第一,古已有之,欧洲和别地的发展模式自来不同。第二,罗马帝国衰亡和中世纪欧洲崛起之后,欧亚大陆两端分道扬镳,此过程持续到1200年左右。第三,英格兰在16世纪开始发生一场剧变,其过程涵盖1500-1800年,进入19世纪,英格兰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第四,也就是作者感兴趣的,英格兰与欧陆西部及东部之间于11~12世纪间已开始分流,及至1500年,英格兰已经迥异于欧陆大部分地区 (欧洲的一些边缘地区如荷兰、葡萄牙、瑞典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入英格兰,但时间靠后)。麦克法兰强调的是,1500年以后的英国并非在做什么全新之事,而是在11-12世纪已发生之分流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富裕和更加城市化。既然麦克法兰的目标如此明确,那么,要评价此书基本结构和立论的好坏,应当着眼于他是否有力论证了英格兰13世纪以来的社会状况已经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此中必然涉及到“现代社会”或“现代性”的定义。麦克法兰在首章便对“现代性”有清晰定义,此后又多次总结“现代性”或“现代社会”的表征。“现代不等于最近,也不等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现代社会对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划分,致使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亲属关系、宗教还是其他,能够提供一种基础性原则。每一个领域都被另一个领域所制约。……现代性的要义在于,一系列似无历史可能性的表征必须同时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表征之一是恰到好处的人口结构。……第二个表征是政治支柱……许多成功的现代民族的最突出表征是政治自由。第三个要素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家庭的力量必须被削弱,基于血统的严格的社会分层必须被消除,一个开放的、流动的、较为精英主义的体系必须被建立……我们将它们总称为‘公民社会’。……它还有另外两个表征,两者既是上述表征的结果,又是它们的基础。其中之一,是一种全新的财富生产方式的兴起。……另一个在我们看来与现代性有关的表征,是一种特定的认知方法。现代性以其‘科学的’和‘世俗的’思维模式而著称。”(第18-22页)在这跨越数页的描述性定义中,关键点——也是他在后文多次重申的——是政治、宗教、经济、社会这四个体现不同类型需求的领域之间既分立又平衡,公民社会取代以家族和家户为中心的组织模式。这样的“现代性”定义并非麦克法兰为了配合他的英格兰论述而特地发明的定义,这是公认的“现代性”模式特征,在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资本主义”界定中已经有清晰表达。韦伯认为,各领域的分立作为一个“去魅”过程,是现代社会成长的关键一步。不同的领域解脱了相互之间的纠缠,足以让心灵自由驰骋,而不会撞上那些不可逾越的宗教关卡、亲属关卡或政治关卡时,这才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书中,“现代”、“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是同义语,modern和modernity是同一种内涵的形容词表达和名词表达。国内有些学者则刻意区分“现代文明”与“现代性”,把“现代性”定义为随着现代化而来的一些弊病,于是提出要“现代文明”而不要“现代性”,并假定两者是可以区分的,可以选择接受好的“现代文明”,而拒绝坏的“现代性”。这其实是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非现实主义幻想,并且试图通过对“现代文明”与“现代性”的用词区分来达成此种幻想。本文追随麦克法兰本人的用语风格(也是追随modern系列词汇的普遍用法),不会在“现代文明”与“现代性”之间作语义区分。在上述“现代性”的经典界定之下,麦克法兰力证,英格兰至少自13世纪就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13世纪以来,英格兰的法律体系已经体现出为政治、宗教、经济、社会的分立和平衡提供基础,亲属关系、绝对主义国家和绝对主义教会三种传统的强制合作在法律的许可下被取消。英格兰的财产权法允许财产持有者在生前自由分配财产而不是必须留给家庭成员;为了规避死后地产交还国王而发明了生前转移财产的信托制度,此信托制度成为现代社会各类结社的法律基础,支持了经济、政治、学术甚至宗教的多元化发展;英格兰的家庭结构呈现出现代的“核心家庭”模式,已从子女对父母尽孝发生夫妻之间尽责的转变;英格兰的孩子很早就被打发出去做学徒从而脱离家庭环境,而农业劳动不依赖家庭成员却大量使用雇工;英格兰已经出现一种“现代的”人口模式,把提高个人的舒适生活置于首要,而把增加家庭劳力和人口置于次要,由此引出了一种良性循环;英格兰早已具备与众不同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负担得起充裕的闲暇时间、大片的闲置土地、高度的物质福利,这些是现代性的主要成果和重要标志;“现代性”的另一独特表征是重视竞争性游戏和运动,而中世纪的美术、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显示,林林总总的游戏在英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及至大英帝国时期,游戏成为凝聚这一广阔的“想象的帝国”之基要手段。以上这些现代性表征对于当今之人自然耳熟能详,但关键是,这些是英格兰的“传统”。与欧洲大陆相比,英格兰俨然是个“怪胎”。11~12世纪,整个欧洲出现了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分立、对立、建设性张力的发展过程,然而13N18世纪,几乎所有的欧陆国家都走上另一个方向,国家和教会之间结下盟约,各身份群体或等级之间的法律区分日益严格,堕入僵化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与罗马教会长期致力于取消国王对教会事务的干涉恐怕有明显关系。12世纪,教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政治机构,英诺森三世任教宗期间(1198~1216),教廷集权制达于顶峰。当时不仅教廷内部的集中制臻于完善,而且教廷俨然是欧洲的政治核心,其行政管理结构覆盖欧洲大陆,与中古和近世中国的管理结构堪有一比。虽说教宗担任欧陆皇帝的时期为时短暂,教廷的集权结构未及14世纪便开始衰落,但这种结构显然被一些世俗君主继承下来,因此在接下来的时期陆续看到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力图复制此种结构。然而英格兰逆时代潮流而行,导致从12世纪开始便与欧陆大部分地区发生显著分化,体现社会各领域分立的各种特点延续下来且有增无减:“反城市主义,商贸天赋,共同体的缺位,法官和陪审团的共同审理制度,普通法的非成文性质,法律意义上的不同身份群体的缺位,教会与君王之间的张力,核心家庭体系——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妇女相对平等、子女没有天生继承权:所有这些表征都在持续和巩固。”(第351页)沿着决定性基座缺位而产生的多元出口,英格兰就此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只要将生活各领域分隔开,让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充当决定性基座,就不可能有任何一种组织原则把国民变得千人一面,而只能放任他们各行其是。……英格兰……是一群你争我斗的个体,是一种百花斗艳的局面。”(第324页)麦克法兰一方面从社会各个领域的状况描述英格兰的其特性,另一方面有意证明这些奇特表征的来源可以归结为财产权法和家庭关系模式,这也正是他以前那些专题研究的重点,比如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1978)和Marriagge and Love in england,1300-1840(1986)。这本新书可以视为麦克法兰系列研究的一个总括,简明扼要地指出政治、家庭、法律、文化、社会生活、身份意识等各个领域从13世纪开始具有的现代性表征,没有针对任何具体领域进行繁琐论证。此书适合大众阅读和入门阅读,但想深入了解英格兰社会,想知道作者确乎言之有据,则还应配合麦克法兰早前的专题论著。有人可能认为《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在麦克法兰几部中译作品中比较难读,而这本《现代世界的诞生》又广度有余深度不足。写得专深细致,会被挑剔为难读,写得简洁宏观,会被挑剔为论证不充分。写作何其难,而挑剔何其易也。《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若说难读,应是难在理解对诸种法律制度的辨析,因为此书的主体是财产权法专题研究,是否难读,实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13世纪是麦克法兰所能追溯的“现代社会”萌芽期。所有读者包括麦克法兰本人也都想知道,为什么英格兰会在13世纪开始“现代化”进程或者说停留在“日耳曼森林”状态?但是,英格兰可供深入研究的历史资料目前只能上溯到13世纪。这个缺憾不能视为麦克法兰的缺憾,也不能作为质疑其立论的证据。麦克法兰的确没有办法回答,英格兰“为什么”孑孓独立于潮流之外,但是他成功地展示出英格兰的面貌以及13世纪以来的英格兰道路从无间断。对英国历史和欧洲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不难承认麦克法兰对英格兰社会特征的描述并非向壁虚构。对人类历史的宏观面貌有所了解人也不难发现,从已知最古老的巴比伦文明开始,农业社会确乎总是会走上集中化道路,当环境和资源难以负担人口规模时,集中模式崩溃,经过一段混乱和人口大规模减少,再次重建集中化模式,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某个区域的自然资源被消耗殆尽。然而英格兰奇特地摆脱此种宿命,还为人类文明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是英格兰的传统带来了“现代社会”。麦克法兰的一番追溯让人深刻体认到现代性之奇特与英格兰命运之奇特,而他在书中也提到自己就是要证明,现代性不是普遍事物,而是人类历史中的奇特事物。这样的奇特性该如何解释?涉及到追问终极原因的“为什么”,何止麦克法兰不能回答,只怕是凡人都不能回答。读完此书后的基本感觉是,英格兰在世界历史中的确独特,但并未给人带来狂妄气息,因为这个“怪胎”充满活力也充满吸引力,给人类历史留下正面的遗产,“最伟大的遗产也许并不寓于任何具体事物,而寓于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关系。我相信,现代世界及其自由和种种裨益的来源,是生活各领域之间由于分离和平衡而产生的不息张力。英格兰开风气之先,成功地保持了国家需求、教会需求、家庭需求、经济需求之间的恰到好处的平衡,使其中任何一种都无法凌驾于其他。这导致了个人的责任和自由,也导致了无休止的矛盾和混沌。因此,英格兰的最伟大贡献或许是向世人证明,混沌、混淆、矛盾和悖论应当受到欢迎”。(第359-360页)麦克法兰描绘出英国道路的经线与纬线,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于一个想要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才能靠近那个范本。如果我们承认“现代化”依然是当今的重要议题,那么就要在辩解国情差异之前,先把握英国道路的要旨,知道该在哪些方面改变。就像麦克法兰在《英国个人主义起源》中译本的《致中国读者》中所说,他希望的是让中国读者了解英格兰人怎样做到让互相冲突的各种压力维持平衡,英格兰人又怎样通过法律、语言、工业、科学、文学、政治、社会体制甚至体育运动和结社而把他们的成功经验迁移到世界各地。也如麦克法兰在这部《现代世界的诞生》之《致中国读者》所言,他希望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份有关西方意识形态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简明论述,供岔路口的中国选择道路时参考。麦克法兰毫不避讳地说,英格兰与中国有着根本差别,前者是一个充分的现代社会,而中国尚未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宗教)的彻底分立。现代社会当然是有弊病的,想要现代化就要做好承受那些代价的准备,而行走在先的现代化国家已经在反思并修正一些弊病,这类经验也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只是,修正现代化的弊病不意味着能够把“现代文明”和“现代性”割裂开来,享受好成果的同时便屏蔽坏后果,也不意味着在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上进行局部“现代化”便可迎来现代文明。此书原题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m World。“invention”强调人工发明与创作,如今较常被视为贬义词,以致在有些情境下被译为“虚构”。其实,“invention”应该视为中性词,具体是好是坏要视语境而言。人工干预未见得不好,而且麦克法兰正是在突出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发明”意涵,英格兰道路的成形同以法律为首的各项制度工具之人工设计有重大关系,英格兰人把自己的经验先北美后印度地带往各地时正是在人为地创造大范围的现代世界。然而,中国尚未充分现代化便已体味到后现代批评的力量,中国自来又崇尚道法自然,于是“invention”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词汇,中译本最后选择了不痛不痒的“诞生”。面对“invention”时的尴尬就像我们面对“现代化”时的尴尬,但回避问题的实质肯定不是良方。文/吴莉苇 原载《中华读书报 》2014年01月15日 09 版
  •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2013年第12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01日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 刘芳“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即使没有英国工业革命,世界其余地方也能发生这种激变。而假设没有英格兰做榜样,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现代工业世界不可能横空出世,我们依然生活在农耕世界。”在新书《现代世界的诞生》中,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充分表达出他对祖国的自豪。他斩钉截铁地指出,现代世界起源于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无涉。他更花费15个章节,从战争、贸易、现代技术、文化、公民社会、婚姻家庭、游戏、语言、宗教等各方面举出种种生动例子,证明英国是当时惟一能发展现代性的国家,且在13世纪就已有之,而不是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算起。而没有英国,也许现代社会会迟来两三百年,甚至永远不会到来,世界会往另一个方向发展。2011年3到4月,麦克法兰应邀在清华大学国学院开设系列讲座“现代世界的诞生”,讲座共八次,每次95分钟。一年后,他在讲座基础上写成本书。也因此,在序言《致中国读者》中他指出:“虽然当前这本书基本上只谈英格兰而不及其他,但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回答一个未来问题:“中国是否要将、是否能够、或者是否应当沿着西方道路走下去,走向一种原子化的、各个领域分立的、个人主义的文明;中国又应当将自己的关联性文明保留多少为宜。”艾伦•麦克法兰1941年出生于印度东北部的茶叶种植园,18岁回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被作为未来要回到印度的“统治阶层”加以培养。但是,大英帝国在他求学过程中迅速衰败,这种变化令他对历史与英国国民性问题产生极大兴趣。在牛津大学等高校先后获得历史学、人类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后,他到剑桥大学任教,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他关注现代世界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区域为西欧、喜马拉雅地区与日本,有《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历史共同体的重建》等著作,并成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麦克法兰对中国的兴趣由来已久。上世纪中期,封闭的中国在西方人看来如同另一个星球,庞大、神秘,不得其门而入。1996年,早已到过亚洲多次的麦克法兰第一次进入中国,被眼前的景象大大震动:街上基本都是自行车,商店里买不到葡萄酒,医院肮脏拥挤,新的首都机场靠铁锨和手推车建设⋯⋯但是,站在鼓楼上远望,他能数出80来个大小塔吊在操作。他意识到,变革正在来临。此后,他一再重访。2013年9月,72岁的麦克法兰第11次来到中国,带着“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之作,期待中国读者能从中得到启示。世界六大问题都可以从中国借鉴经验财新《中国改革》:在序言《致中国读者》中,你提到这本书虽然只谈英格兰,却是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你对于中国和中国读者有什么期待?麦克法兰:中国看起来很希望开拓一个全新的世界,因此更需要了解其他社会是如何经历类似阶段的——现代工业社会、快速城市化、科技进步、大国体系。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所以向中国人解释英国在其道路中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颇有意义。当然这并非是说,眼前有一张蓝图,中国人必须像英国人一样做,而是说,我们当初是这样做的,或许你们有另一种做法,但你可以从我们的做法中汲取到一些经验。财新《中国改革》:那么,东西方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你对尼泊尔和日本有多年研究,对此有怎样的心得?麦克法兰:东西方必须互相尊重,不然我们都将灭亡。但这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东西方的基本理念、思维前设、深层逻辑各自在不同的道路上走了两三千年,直到不久前才渐有交会。要想深入到另一个文化体系内部,这可是一个人类学难题。我的观点是,首要的是互相理解,这之后才可能互相尊重与协作。这当然需要卓绝的努力,就像我在做日本研究时曾经尝试的。拿日本的例子来说,我觉得我从未真正理解日本,尽管我曾写过一本关于他们的书。没有外人可以真正理解日本,日本人也恐怕无法真正理解他们自己以及世界其他文化。日本几乎是世界文明中最复杂和内向的一个。但中国相对简明一些,交朋友更容易,与中国人交谈也比较轻松。我在日本也有好朋友,但交流较为困难。中国人则显得更直接,不绕那么多圈子。所以我想,对于西方来说,要理解中国并不会太难。在过去的百余年里,西方太轻视中国了。早期我们曾从中国学到了许多东西,不少伟大的发明都源于中国,但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并没有真正从中国汲取长处。然而,你们有太多东西可以提供。财新《中国改革》:比如哪些方面?麦克法兰:我正在为中国年轻学生写一本小书,今天早上还在想,目前世界面对的六大重要问题,每一个问题中国都可提供大量的经验。第一是国际关系和战争。西方一直以来咄咄逼人,四处入侵,打来打去。中国总体而言是一个和平的文明体,并且,在过去的150年中,中国几乎没有攻击任何人。所以,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和平的意识。第二是生态和能源问题。西方生活在碳基能源建构的财富上,这是我们有工业革命的原因,但这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找到非碳基、可持续的新能源,而中国有史以来就没有借力于碳能源,而是借助比如风能、水能、人力,并且已经处于生态和可循环能源研究的前沿。人口问题,世界最大的问题之一。西方人还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人口和世界的人口,但是,中国已经借助计划生育政策走出了伟大的一步。许多西方人经常批评这个政策,但他们忘了,这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在一代人时间内掌控人口的文明,而这是多么超凡惊人的事情。实际上,我们都应该对中国做的事情心怀感激,而中国应该对我们减缓人口增长的尝试予以鼓励。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维系一个庞大的社群,尤其当现代社会里传统的凝聚力——比如宗教、家庭——消失的时候。中国又一次让人印象深刻。在过去两三千年中,通过建构于考试体系的儒家教育、一以贯之的中文以及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中国人一直和谐地团结在一起。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将如此大的人群维系在一起,这是目前全世界都需要寻找的方法。第五个问题,我们该以何等政治统治方式维系社会。现在西方一直仰仗民主制度运行。但是,民主是在英国发明出来的,那时我们仅有四五百万人。这个系统运作良好,因为你了解那些掌权的人,他们就来自你的社区,你可以投票赞成或反对。但是,当有12亿、13亿人口时,一人一票的民主是否还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这要重新考量了。它在印度就未见效,印度现在非常腐败,充满宿仇和争斗。美国在许多方面也不是民主制度,它的总统有太多的权力和太少的监督,大部分人觉得政治事不关己,又有强大的利益游说集团。美式民主是民主的最低限度。在很多事件中,民主看上去摇摇欲坠,时不时让人们觉得民主在倒退。比如,奥巴马最近说,我们有最古老的民主,他显然忘记了法国,也忘了杜鲁门时期——那几乎是一个希特勒式的法西斯政权。直到最近60年,美国也不算是真正的民主制,因为黑人还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权利。而如果你看六七十年前的欧洲,英国是仅有的民主国家。所以,首先,真正完全的民主是很晚近的事情,其次,它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应该看看各种不同的体系,找出一个能将庞大社群维系起来的好方法。许多观察者确实在了解这些。因为2000多年来,皇权体系将中国维系得很好,现在的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可能会四分五裂。你们需要一个很强大的体系,而引入民主必然要非常缓慢、非常谨慎,且要避免自下而上的模式。也许你们会发现最终的形态不是西方模式。一党制下的的议会民主有时也会给民众政治参与感。最后一个大问题是世界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文化体系正融合在一起。在我的国家有许多移民,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也有许多亚群体。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同样有很多经验可传授,因为2000多年来它处理过多次边疆少数民族问题,且整体上说这些处理都谨慎且有效,既吸取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传统,也很成功地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围绕汉民族结为一体。良善的事都需要经历阵痛财新《中国改革》:你认为在上述六个问题的应对上,中国都做得很好。但其中一些做法,并非没有争议。以人口控制为例,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的同时,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有人觉得它破坏了家庭的自然结构,而且对独生子女来说,养老的压力太大,成本太高。你如何看这个问题?麦克法兰:确实它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独生子女的高压力,但这是一个有效控制人口的政策,在那个阶段非常必要。中国人口增长太快了,毛泽东曾说马尔萨斯错了,但后来他改变了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需要很强有力的政策才能控制这种情况。如果不这样做,中国人大概远没有现在这样幸福。现在中国正在经历人口革命,大部分人由于受教育已经足够理智,他们之后如果可以自己做决定,也许会要两三个孩子,所以现在不需要那么强有力的独生子女政策了,你们正在缓慢地放开。我想这正是中国的高超技巧。这并不会带来突然的巨大增长,而是逐渐的上升。如果想要保持人口的平衡,你们或许需要的是,看看世界上人口控制的各种方法,它不仅通过控制孩子的数目实现,也通过不结婚或者结婚年龄延后来实现。比如日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人口停止了增长。中国也许会经历我们和法国经历的那些,一些家庭有两三个孩子,一些家庭没有孩子,从而达到人口的平衡。财新《中国改革》:但是,许多被迫实行计划生育的父母非常懊悔,也有不少悲剧发生。麦克法兰:没错,这确实很痛苦,但就如许多良善的事都需要经历阵痛。这是个人为共善作出的个体牺牲。如果它不由政府强力执行,民众也无法自发实现。这很难,你知道,印度也做了尝试,但没有见效。这就像在管控交通,个人的意愿与集体最优总是相对抗的,但只要人们感到规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他们多少就会接受它。财新《中国改革》:关于家庭文化,你书中的另一个例子也让我印象深刻,在英国,人们自然地接受父母对成年子女并不负有太多责任,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背后是彻底的个人主义文化与对个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但是在中国,人们很难做到这样的分离。麦克法兰:问题就在于每件事都与其他问题纠缠在一起。但正像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你只需开始第一步。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你们的道路会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仍是在政府与个人之间创造一个人们积极活动的社会。就拿父母的例子来说,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接受子女必须对父母负有赡养责任,原因之一是没有其他人可以照料父母。换句话说,大部分比较传统的社会没有完备的福利,但现在随着人们变得富裕,可能会转向福利国家。如果你知道你自己不照顾父母,他们会被政府的什么人照看,虽然不会像你照料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很糟,那你会安心很多。这会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放松一些。但如果社会不充分富足,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福利社会的。这个部分非常有趣。我曾就英国家庭做了大量研究,我们的系统能够运作,是因为我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要离开父母,像我在书里写到的,去远方与陌生人生活在一起,在陌生的环境里受教育,成为竞争市场中的独立个体,再不回头。疗愈寂寞的办法是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夫妻关系替代了父母在亲密生活中的位置,变得更加重要。我知道中国的状况与日本很相似,子女对于孝顺父母有重大的责任,父母也觉得子女比自己的伴侣更重要。但是,中国也正在朝浪漫爱情的方向发展,人们有权决定自己要与什么人坠入爱河。如果中国未来能把两种模式稍微融合一下可能更好。英国的问题是,我们离父母太远,许多人再也不去探望父母,许多人憎恨父母,不会为父母做任何事情。我们的方式有点过了。中国应该可以有一个更柔软温情的价值体系,能给予子女免于罪恶感和责任心的自由。财新《中国改革》:我想目前在中国,人们开始能接受社会养老,是因为不得不如此。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没有能力独立赡养父母了。而我父母一辈也不得不接受这种做法,尽管他们已经对他们的父母恪尽职守。麦克法兰:总有一天不得不如此。我很感兴趣中国政府不久前出的一个规定,要求子女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探视父母,好像是一月或者一周。我们英国人会觉得这简直疯狂。因为你没有办法去强迫,也没有办法来监督。比如说,你的父母投诉你没有按时出现,会因此有法庭诉讼吗?很难想象。我们有一些现实的想法,比如你应该是想见你的父母,但是,假如你根本不想见,那么这种规定毫无意义。如何重建公共信任财新《中国改革》:你也提到中国在社会凝聚方面做得很成功,历史上确实如此,但是,现在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重建公共信任。如何在文化、信仰被摧毁之后重塑共识,是中国社会也在寻求的答案。麦克法兰:我书中有一章专门谈到公民社会,其中提到公民团体在这方面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托克维尔——据说有位中国领导人很欣赏他,还有孟德斯鸠和其他一些人都持此观点。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未来最需要用心的两三个领域之一,因为某种意义上,传统中国没有公民社会。曾经维系中国的是皇权体系和宗族结构,这种社会没有多少公共信任,你不信任家庭以外的人,或任何不在你生活圈子里的人。要在公共领域建立信任非常难,在任何伟大的农业文明中都不曾存在,在19世纪的法国、德国或其他地方都无迹可寻。英国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这算是个例外,我想这是你们可以从英国历史中学到的很重要一点。对政府来说,建立一个更多信任和凝聚力的社会并不那么难,他们需要的只是自信,以及对他人的信赖。他们要学会信任民众,他们得忘记太平天国、义和团、白莲教叛乱等等,也用不着担心基督徒。他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鼓励人们建立自己的社群组织。一般的社会里,上有政府,下有独立的个体,中间却是空缺的,因为政府不希望有中间层,家庭也不想。而英国在几百年来发明了一种信托会,并将它延伸至许多组织架构中,比如教会、俱乐部、协会、游戏、运动、慈善组织,等等。现在中国政府如果引入恰当的法律与财政支持,鼓励人们建立这种组织,人们就会拥有自己的足球队、板球队、交响乐团,等等。如果现在就给予这种保障,中间层将不单只有单位和企业,而是会诞生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创新型公司,发挥巨大的作用。这种状况正在中国发轫,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这都会带来良好效应,首先是孕育了信任的种子,因为你有一个团体而你信任他们,接着你会开始信任更外面的世界。这也会给人们民主的训练,根据托克维尔的观点,这种学习即是学习如何运转自己的世界。例如,因为学生们对具体操作一件事情一窍不通,他们毫无经验,不知道如何提出恰当的要求,常常在谈判中一无所 获。如果是剑桥的学生来组织这事,也许整件事就会被顺利解决,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就玩这个,辩论团、组织会议,所有行使权力的办法他们都轻车熟路。这些都在教你民主、鼓励信任,同时也给你一种生活的意义。不单政策、立法需要鼓励这种做法,教育也应囊括其中。在我们的学校里,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这样教导,比如我本人就在九岁或十岁时被教导如何与他人协作,我得跟陌生人待在一起,在游戏中形成我们的小团体,随后老师交给我们责任并告诉我继续游戏。无论怎么做,老师相信你的做法,不去干预——这种社会的关键就是政府不干预。这曾是许多其他政府非常恐惧的,在法国大革命前几乎一百年的时间里,除非得到特许否则不得成立任何社团,这几乎毁掉了整个公民社会,政府施加禁锢,人民还以革命。所以,政府必须释放一部分权力,这会得到报偿,它会得到更满足和更少对抗性的人民。财新《中国改革》:你主张现代社会中的四个领域,即政治、经济、宗教与社会,应当相互分立。当下中国的状况并非如此,你认为这种分立如何实现?能通过政策制定实现吗?麦克法兰: 这是我的书的核心,现代性包含的分立部分。如我在书中所言,这种分立是一种理想。在实践中,你会持续不断地将它们聚合在一起,我们从未真正做到全部分立。事实上,分立得太彻底也有害无益,因为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这当然无法直接通过制定政策来实现。你不能只是简单说一句“我们来分立吧”就能开始。这需要间接实现,比如通过教育。不过,当你有了一个理想的分立目标,你会发现不同的领域实际上也会互相竞争碰撞,所以,一个成熟、复杂的法律体系是必须的,它使人们可以信任。这样就可以处理不同领域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很可能发生的状况是,如果你尚未达到理想的分立目标,那就会产生腐败。很明显,这是目前中国正在讨论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家通常不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定义腐败。但是,每个中国人都在被体制性的腐败所伤害,因为他们得到的太少。如果你们的社会里,在大学讲课每个月能拿3000元,而他的家庭成员每个月开支是5000元,那他能怎么办?当然,他可以做些合法的事。但这迅速会进入一个灰色地带,因为他得花时间和精力在他要做的事情上,势必与他的工作相冲突。你们的公务员、法官、警察,名义上的工资都很少,但一些人有豪车、豪宅、送孩子们去好学校。他们只能腐败。惟一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人在政治上把他们指出来。所以实现分立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付给公务员们更合适的薪水。慢慢的,足够的分立就会成形。再回到民间社会的话题,它能保证的是,你可以同时分别去追求经济目标或者政治目标。生活有很多部分,这也是我的书的主旨之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社会需要一些不那么理性的部分。它要允许人们不总是以手段-目的导向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爱情、美、国家公园、音乐、游戏,所有这些都极其重要。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享受、参与到这些事物中,一个现代、有效的社会就无法存在。如果全世界都变成英国人,会是巨大的损失财新《中国改革》:英国历史上对于物质的极大追求促成了它的成功,使它成为曾经的军事、经济帝国。这种商业主义也在社会文化领域产生了正面作用,比如,重视承诺、促使信托机制产生,从而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中国目前一切以利益为上的状况,却造成贪污腐败严重,以及公众道德感沦丧。英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何在这之后重建社会的公信力?宗教信仰是否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麦克法兰:好多问题!追逐财富确实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有,比如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只关注物质的、外在的东西而忽略其他,把人当作实现目标的工具,将所有事情都降低为值多少钱的问题。很多人非常势利,除了钱什么都不真正关心。但是,你最后提到的宗教,确实让人们感到,尽管一直在想如何赚钱,内心却总有个小小的、恼人的声音,那就是上帝。不管我们信不信奉上帝——我现在就不信,但我是被这么教育长大的,而且我看到许许多多人都是如此——当我在考虑是多赚点钱,还是对那个人友善点的时候,我会想,上帝会怎么说?通过这种内心的道德机制,我会选择对人友善。我认为,中国现在也有了这样的迹象,我遇到的许多人都是佛教徒。另一件你不必太担心的事情是,中国在你们有生之年完成了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转型,如果人们都在抱怨“他们满脑子都是钱”“没有人关心人性”等等,这并不奇怪。这种状况会过去。我们也曾经如此,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总在抱怨企业主,他们要的永远是钱钱钱。但很快他们就转向赞助艺术、剧院之类。中国也将会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茶会、京剧之类传统的东西感兴趣,有关清朝的书成为热点,旅行越来越流行,等等。人们现在处于这个阶段,政府也在尝试以宣传文化的方式推动。现在很有可能正在转折点上。财新《中国改革》:另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英国的城乡之间几乎没有差距,但中国的城乡之间差距悬殊,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造成很多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也是必然经历的吗?未来是否会有改观?麦克法兰:确实。中国与大多数现代国家一样,所有富人和聪明人都住在城市,且一旦进入城市,有些人就鄙夷乡下。在英国我们有一个乡村传统,一旦城市人工作退休,就会回到乡村盖花园。这同样是公民社会成长的产物,举例而言,我们有不少NGO组织保护我们的乡村;我们对漫步、穿行于乡间有浓厚的兴趣;我们会因为看到大自然而精神焕发。但是,这些并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在北京的人不会天然欣赏这些,这需要教育。而同样,这在中国学校已经开始了。比如在北京四中,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去乡间欣赏。在农村生活的农民们生活艰辛,要到城市来寻求机会和财富,很自然地会抵触以往的历史,不想再去了解它。但是,他们的子女,不会全然满足于城市人的身份。他们会想回去。世界各地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意大利、西班牙,所有欧洲南部以及亚洲,概莫能外。第一代去城市,遗忘逐渐衰败的乡村。第二代又以不同的形式回去,或者作为游客,或者搭建乡村小屋,他们学会了真正热爱乡村。所以,也许你现在应该在中国乡下买一些不错的房地产!财新《中国改革》:你书中提到,英国城乡之间没有文化的差异,甚至英国没有所谓民俗文化一说,有的顶多是不同地域自己的特色。这在我看来难以想象。为什么会如此?麦克法兰:这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我的意思是,这是自古有之的,就像马克思注意到的日尔曼民族文化。我们是流浪的日耳曼族后裔,日耳曼人是田园民族,偏爱乡野生活。我们与罗马人的城市化文明相反,后者先以城镇为中心,再四散到乡村。我们则先定居在农村,后来逐渐建立起城镇,才有了封建体制。这种政治制度意味着士兵与财富都来自农村,所以,统治阶级也住在农村,建立庄园。英国是很小的国家,但鉴于岛国地理位置,也很安全,住在哪里都不必担心外敌入侵。所以,中上阶级都住在农村,城市只被用来作为购物场所,或者实践政治、法律的地方。这种传统被一再沿袭扩展,城乡之间确实没什么文化差别。我曾引用托克维尔的例子,他在横穿美国旅行时惊讶地发现,在美国最偏僻最遥远的农场,人们也在读报纸,讨论政治话题,就像生活在城市中一样。然而,在他的祖国法国,从他的乡间城堡去他城市里的现代房子,会感到身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没有这种差距。我认为中国的这种差距也将会缩小,在农村,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学校会发展,房地产价格会上涨,你们会拥有一个更平衡的现代社会。财新《中国改革》:所以你认为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途径,并不一定要按照英国的道路循序渐进,而是可能有不同的模式?麦克法兰:会有很多,事实上多元对这个世界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都变得很相像,那么人类的能量和创造力就会消亡。如果我们都变成美国人、英国人,就像有些人一度设想过的那样,那就会是巨大的损失。这就是我为什么很高兴看到日本或多或少走了另一条道路。我希望中国也有不同的道路,同时,会有足够的共识以避免战争。而且,我相信当你年老,中国就已拥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有许多版本的融合理论都说东西方最终会趋同,另一些完全的分流观点说我们走在平行线上,还有人持部分融合的观点,就如我所信奉的孔子中庸之道。我希望两边会有交融和相互转化,但别太多也别太少。
  •     艾伦 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指出,现代性的关键是消除三个传统的强制合作手段:亲属关系,绝对主义国家和绝对主义教会,取而代之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特征是社会存在各种社团与俱乐部。英国之所以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其重要的原因是英国历史上就存在各种社团与俱乐部,如登山俱乐部,地理学会,赛马俱乐部等。这种形式的社团与俱乐部,基于契约而不是身份,通过民主产生,不受国家控制,具有政治目标,促进权力去中央化和地方团体自治。特别是社团与俱乐部的信托方式,建立了君主与人民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的概念和广泛的概念:一切权力皆为信托。信托概念的蔓延导致英国发展成为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世界。当下中国社会,我们依然看到传统的强制合作手段:亲属关系。但是,不断发展的网络,产生了基于网络的QQ群,微信群,信息由全球范围的平面化交流代替了历史上的上下层次的纵向交流,正促进着公民社会的发展。所谓的四个现代化绝不代表着现代社会。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前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趣的观点和历史,读完对英国的历史也增加了一些了解。
  •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现在。是对英国社会的一种剖析。是了解英国的一个窗口,是进入一个伟大文明的一扇门。 英国的文明和对人类的贡献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
  •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尽管有材料选取的局限。译者译注不错
  •     目前看了一半,典型的英国优越论,话说有没有人能详细介绍下管可秾?
  •     四处洋溢着作者骄傲感的一本书,一句话,欧洲,尤其是英国奠基了现代世界的基础:法制、民主、基于诚信的商业社会。虽然同样是大大的宣扬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但人家就是高呀,没有“社会主义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无赖,好好讲道理才是王道。
  •     一言蔽之,现代性是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分立与组合,如果融合则呈非现代性(可叹近年我国的现代性在退步)。全书从战争、技术、阶级、文化、家庭等视角,展现大英帝国如何艰难并幸运地凑齐了七颗龙珠,开创现代社会模式。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啊!我喜欢书中引用的托克维尔的话,他说英美社会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理智的平衡和节制,温和不走极端,这不就是儒家温良恭俭的中庸理想吗
  •     研究什么现代化历程,基本上是为了兜售史观的
  •     英国人的菊与刀…赞扬多于批判。
  •     观点不能完全苟同。现代性:麦克法兰、彭慕兰、杰克·古迪、布罗代尔、费南德斯·阿梅斯托…… 英格兰的独特性:anthropologically alienated England;
  •     巨著!
  •     谁说有些自恋,但作者提出了关于社会如何进步自己的观点。其中社会随机发展,由成败选择出现代社会的样子,这个类似进化论的观点我非常喜欢。
  •     这本书是麦克法兰于清华的讲座实录。现代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麦克法兰的思路是:哪些地区才象征着现代世界,然后再透过这些地区划分现代世界形成的时期。他给出的答案是,始于11世纪,及至1500年的以英格兰为主的地区。另外,这本书的体例,除开历史风格,人类学韵味也隐匿期间。全书论证少,表意多,多受赐于讲座的形式,但展现了他理解的英格兰现代图景方方面面。
  •     洋溢英国人的自豪和现代性的赞美,略不适,流畅好读,引用部分过多,部分分析和解读精妙和美丽
  •     TFM 结合视频 只看了宗教那部分 讲的很浅
  •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英国何以成为现代社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领域的相对独立,利己主义,诚信重商,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健全而平等的法律体系,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史料和各种学术论著予以佐证,看完还是比较有启示,不知道会不会出一本研究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书。
  •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从历史和国民特性的角度来讲英国的富强和衰落的历史,现代社会是如何受到思想的影响的书,一本引人思考的好书。
  •     太强争议性 对我这种背景知识不熟悉的人来说 可能会有误导 先放着
  •     读起来让我爱不释手。
  •     在书写现代性境况时却充满了浓郁的十九世纪笔调风格,俨然如罗斯金在谈英国人的性格气质(disposition),以抽象的、散文化漫谈代替了学理性分析,个人经验的追忆与渗透也弥漫着维多利亚写作的古老倾向。很多问题都涉及因而不免浮光掠影,况且这些问题也各有专著进行探讨。主题似乎更贴近于“英国现代性的特殊之处”而非“现代世界的诞生”。于我有启发处,一是延续了《个人主义的起源》中对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探讨,涉及客栈 与酒馆的地方都是很好的文化研究切入点,同时麦克法兰又理清了个人与群体(国家)的新型关系,以契约或者某种共同体精神代替了原子式的个人;二是“幼次子综合征”与殖民地的开拓问题,也是非常好的视角,有启发。
  •     本书谈不上什么论证,一个英国爱国主义者谈论英国优点能有多全面?可以参考此书。搜罗列举的材料挺多。
  •     读到后面,我看标题我大概就知道作者要说什么了
  •     内容很丰富 但没有像《政治秩序的起源》那种特别有条理的概括 另外貌似把英格兰写得太美
  •     俱往矣,还看今朝。一星扣在“什么文化艺术建筑伦理法律制度道德,你们都操蛋,我大日不落光芒万丈”一星扣在过誉,就是个讲稿好伐,真想出成书也好好做做删减和加工润色啊…对 宝宝打分给星就是这么随意!
  •     捧着就不愿意放下,翻译棒得一塌糊涂,大赞。
  •     又一个历史学神棍
  •     前面8章如果作为了解英格兰社会的材料还是不错的,并且也贴合主题,即现代世界为何诞生于英格兰,具体有什么表现,看得我津津有味.但是再往后,越看越不对劲,感觉全部在写英格兰的方方面面如何如何好,描述笔触非常多,却没深入分析原因,或者思考与现代世界形成之间的关系,最后我放弃了,读不下去了。
  •     列举了大量为英国现代化铺路的前现代因素,论述似乎有几处矛盾反复。不得不为作者的积累叹服
  •     光是翻译就值满星了。把现代世界的起源定位在英格兰,这是一个很独特的角度,不谈其准确性如何,但这无疑开启了一条世界史研究的新思路。
  •     行文流畅,毕竟讲演集,当然译者也功不可没。但是时不时的优越感让人读着不太舒服,毕竟艾伦出了名的“英国中心主义”
  •     科普读物
  •     讲述英国一脉相承的现代化进程
  •     为了考试曾有一个礼拜天天课上在下面偷偷读这本书⋯⋯结果一题都没考到和书相关的内容⋯⋯
  •     在清华的系列演讲文集。主旨是澄清英国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传统不是从1688光荣革命后才有,而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将现代化的“欧洲中心论”进一步聚焦到“英国中心论”。理论阐述不多,更多的是对英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描述,来证明自由传统在英国的源远流长。
  •     第二遍后下评价
  •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应该叫现代世界为什么诞生在英国
  •     麦老知识渊博,视野宽广,可惜社会理论素养稍欠。对加州学派的批判一针见血,轮到自己表述观点,却不外是英格兰因岛国特性而未受罗马法复兴的"污染",保留了更多日耳曼民族性,在此基础上,才于18世纪因一系列偶然因素的聚合而爆发为工业革命。
  •     认真再读了一遍,最大的感想是,还是不要随便跨学科吧,做出来的东西真是四不像以及两边不讨好。
  •     只是看一看…并不懂…所以这本书就是,我们英格兰就是牛逼厚!
  •     真的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完全不同于以前对英国的看法。。甚至不同于欧洲大陆。。
  •     对材料的运用“随心所欲”,有些地方前后矛盾,更像是描述性的社会人类学记述,而非探究性的历史著作。作者的意思是:想知道现代社会是神马样子吗,看看我们大英就知道了!然后越看越觉得,按照麦克法兰的标准,中国被抛在后忒远了,远到一百年也赶不上。
  •     作为演讲集 还是非常好读的 作者的观点自成一派 把英格兰的诸多因素作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 这大概也是导致对他的说法持不同看法的原因吧
  •     蛮有意思的书,但是可信度似乎还是有待考证。
  •     作者从非常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世界的诞生,认为现代世界的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的个人主义以及各个领域之间的分立。
  •     一曲颂歌
  •     很好 值得仔细研读
  •     重新认识英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性,重新了解世界。
  •     全书的主旨在于“现代性的要义在于,一系列似无历史可能性的表征必须同时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包括“恰到好处的人口结构”,“政治自由”,“公民社会”,“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而这些要素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已经显出萌芽状态,18世纪后则完全展现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道路。 想当年处在黑暗中世纪的欧洲地区怎么就突然成为了现代性的发源地,这个问题历史教科书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本书至少说明现代性在英格兰不是突然而至的,是有历史脉络可以追寻的。当然,和刘北城老师在后记中写的那般,书中有些论据比较牵强,有削足适履的嫌疑。 不过,总体而言,重在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诞生。
  •     大英帝国辉煌面面观
  •     作者试图否定从马克思韦伯到彭慕兰的“大分流”理论,把这一时间提前到13—16世纪,并且把英格兰从欧洲“分离”出来,看作独一无二的奇迹,因为早在13世纪英国就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基础,相对松散的政治体制,相对和平的环境,灵活的法律体系等等。确实是一种新的思考范式,然而各个章节似乎过于零散,给人抓不住主心骨的感觉。
  •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一本好书,讲英国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的。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我想人愿意相信他是必然的:该来的总会来。但是这本书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因为很多持续了几百年的偶然因素,英格兰也不会发生工业革命。从当时世界的情况,再过几百年这个世界也不会变成“现代世界”。 这是一个让人颇为震动的世界观。发展不是必然的,停滞,倒退和崩溃是必然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