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的沧桑往事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
ISBN:9787216039468
作者:方方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汉口旧事的书,共十七篇。即《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红楼前的革命》、《都市的乐园》等。

书籍目录

故纸中浮出汉口(代序)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红楼前的革命
北岸的桅杆
都市的乐园
南洋兄弟大楼
汉口第一路
西风烈
巴公房子等等
大智门火车站
灿烂汉协盛
江汉关
跑马溜溜的汉口
渣甸与怡和
汇丰大楼
詹天佑故居
汉上花园
依山傍水的大学


 汉口的沧桑往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今年是在武汉的第四年了,而且还将在这里待三年。青春岁月里竟有七年都是在这里。听惯了别人对武汉的抱怨,脏,乱,小市民,公交凶猛,天气极端,春如四季。然而处得久了,这里也便成了第二个故乡。尤其是每年从家里来武汉,乘车过长江大桥的时候,看桥下滚滚东去的江水,心里变会觉得欢欣,我又回来了,又回来了。方方是武汉人,从小到大长在武汉的地道的武汉人,她对武汉的感情,自然又是不同。如同张爱玲之于上海,方方也是武汉一个特殊的标签。看她笔下的武汉,叫人心里生出对武汉的亲近来。看这本关于汉口往事的书,旧日的武汉渐渐浮出纸面。一座城的历史,往往也是人的历史。留得下名字的,那些站在风云顶端的人,勾勒着这个城市的容貌;留不下名字的,影在这背后的无数平凡民众们,则构成了城市的底色。看这本书,最喜欢的是两个人,一是张之洞,二是沈祝三。前者,世人皆知,后者,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我想说的,就是沈祝三。沈祝三是何人也?汉协盛的老板。汉协盛又是什么公司?它是老武汉的一家营造厂。就是这家营造厂,经常施工的有一二十个工地,在最高峰时多达40多个,在看武汉的老房子时,甚至会生出这样的感觉,武汉最漂亮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汉协盛盖的,它们几乎撑着汉口老房子的半壁江山:璇宫饭店,同丰里,德林公寓,信义公所大楼,汉口总商会等等。被称为是最美丽的校园的武汉大学也是由汉协盛承建。沈祝三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事业做得有多大,而在于他作为一个商人,同时又有着理想主义的一面。1930年他承建武汉大学时,已经因为青光眼病,双目失明,看不见工程图纸,凭人口说默算工料,计算工价,指挥施工。但他却坚持下来。武汉大学建在山上,他在承包时漏估开山筑路费用,为支持学校,不但不要求修改合同,而且在工程完竣后奉送水塔、水池两项工程。整个工程完成后,汉协盛亏损达四十万元以上,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在沈祝三最困难的时候,他不得不将他所盖建的一些房屋和他的砖瓦厂抵押给银行,靠此借款为生。这笔债他也还了许多年,直到武汉沦陷时,方才还清。沈不附势,不涉足政坛,亦不愿担任同业公会职务。1938年武汉沦陷,其营造厂未曾内迁,此后业务萧条,日益亏损,竞至靠变卖存料维持。1941年,64岁的沈祝三终于在自己的萧条岁月中一病不起,并永远地睡去了。斯人已远。每天在江汉大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老房子背后,曾经有着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呢?换在今天,这个房地产商盆满钵满的时代,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     池莉和方方,应该是武汉最为著名的两位女作家了,而巧的是,她们都写过关于武汉的书籍,池莉是《老武汉》,和这本一样是图文册,而方方除了这本还有早先的《武汉人》和《阅读武汉》。《老武汉》和这本书是最能比较的,一样的历史,不同的笔调,两种不同的风格。大武汉,实质就是大汉口,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战争史,二位女作家不同的风格在此尽显,池莉调侃乐观,而方方则多了份悲怆。两本关于武汉的好书,至于哪本好,就看读者更偏爱的何种风格了
  •       十七八岁的年纪,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那是一种淅沥哗啦的感觉,所谓沧桑,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速度可以让你忘记一切,包括你自己,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除掉你手中的手动档和脚下的刹车器,一切都是很无所谓的东西.      我满大街拍东西其实是每天8小时上网后的一种运动.      那天阴天,我送他到码头,他戴着冒险围巾,在远远驶离的船尾向我挥手,一九零四,汉口,不要让我看到离别.      可能还有一个我在街边看18世纪建筑的照片,中心意思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保留节目,那张图找不着了.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长见识
  •     喜欢方方笔下的武汉。我这本送给彭懿了。
  •     边看边走,,知道原来高中旁边那栋3层小宅的故事
  •     没啥有意思的掌故,就是历史书,比较失望
  •     汉口老房子的故事,
  •     喜欢汉口的老房子
  •     后来繁华在记忆轰鸣了一座汉口
  •     没去读书之前就已经到过书中提过的几个地方,后来在武汉呆了几年,各种原因去了更多的老房子,现在想来也愈加怀念这座城市。
  •     这本书在辗转回到手上的时候,已经都散架了,可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了下去。因为上班的位置就在以前的英租界,附近还有很多老房子都保存下来,虽然改换了门庭,可还是透露着那份儿沧桑感,就像一位精神甚佳的风烛老人,用一副饱经世事的沧桑目光看着我们。
  •     没有期待中的好。。。。感觉说得都挺浅的。。。
  •     当年一个人走武汉的指南,找到书中描述的建筑以后,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     城记。
  •     很受用 很了解汉口的历史~ 我是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的
  •     我喜欢这个城市,并且在某个莫名的时刻开始对他深深着迷。但是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     中国内陆城市与西方现代文明的遭遇 关于洋商入汉、华人买办、汉协盛(宁波商帮)的故事很有意思,作者还投入了对建筑、园林的几分关注
  •     走过寻常的街道,思索并不寻常的故事。行走在这里,内心的道路会沿着往事向深处延伸。
  •     该书最致命的问题是对武大筹办初期迁坟一事没有交代清楚,以致以讹传讹,五星降为三星
  •     认识了个老武汉。
  •     在固执的“不破不立”建设逻辑中挣扎的武汉,你在滴血,前辈在流泪,我辈麻木着被时代大潮裹挟...
  •     很好的一本书,仿佛在读半部武汉的历史。
  •     以汉口老建筑为标记点,讲清末民初时的故事(多是民族资本家的发家史)。书中不少老房子的照片,不知道这些建筑现在什么样了。汉口比武昌有意思多啦。ps. 准备去看看那边的老房子,特别是水塔和江汉关!
  •     Learn to be a Wuhanese!
  •     我对近代史的无知和无爱真是暴露无遗。
  •     汉口长大的
  •     这本书的题名未免涵盖广了些,事实上叫《汉口老房的沧桑往事》或许还更贴切,比较奇怪的是书的最后部分还出现了讲述武汉大学的篇章,不知与汉口往事有何干系。方方毕竟还是写小说见长,写这类书籍时便自然而然地更偏向情节性与叙事性,却少见人文层次的挖掘。作者对从汉口老式建筑的介绍为出发点(几乎也就是全部的展开点了),收集资料进行了一番考据与整合,以讲故事的口吻叙说了一段段以汉口老房为依托的历史往事,作为一本通俗的普及读物是足够了,也让人对这些伫立于街头的博物馆多了一番探究的趣味。
  •     读完以后萌生一种想要把书里讲到的老房子都走一遭的冲动。
  •     中学借别人的看,忘了书名,终于找到它了
  •     一天读完,畅快之至!
  •     让我看到另一个不同的武汉
  •     五年级看的,已经不太记得了
  •     又得在这个城市呆三年,大四再来了解武汉,。
  •     越在这个地方生活,越有感情。。。
  •     内容不错,文字稍显平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