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020096657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多年来,拉姆齐一家每个夏天都会到苏格兰某小岛上度假,并期望这些夏天永远不会结束。对孩子们来说,小岛就是人间天堂。拉姆齐教授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莉·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布中央落下一笔,画出了多年萦绕心头的影像。
本书深刻地再现了记忆中逝去的幸福,通过简单的情节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弗吉尼亚·吴尔夫在这部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中,描绘了童年强烈的憧憬与欢乐,以及成人关系的复杂与变幻莫测。她以对瞬间的敏锐感知,创造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书籍目录

第一部窗第二部时过境迁第三部灯塔流动的瞬间

编辑推荐

弗吉尼亚·吴尔夫所著的《到灯塔去》深刻地再现了记忆中逝去的幸福,通过简单的情节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弗吉尼亚·吴尔夫在这部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中,描绘了童年强烈的憧憬与欢乐,以及成人关系的复杂与变幻莫测。她以对瞬间的敏锐感知,创造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前言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Books)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盖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Allen Lane)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斯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人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内容概要

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等。
吴尔夫革新了英语语言,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阅读了《到灯塔去》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文学评论家伯·布莱克斯东

章节摘录

“行啊,如果明天天气好,当然没有问题,”拉姆齐夫人说,“可是你一定得早起。”她又叮嘱一句。    在她儿子听来,这些话带给他一种不同寻常的喜悦,似乎已经说定,这次远足是十拿九稳的了,他许多许多年来一直向往的好事,经过一夜黑暗和一个白天的航行,就可以得到了。他虽然年仅六岁,却也属于无法把不同感受截然分开的那一类人,他们总是让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带着种种喜悦和悲哀,笼罩现时眼前的一切。对这些人来说,甚至是在幼年时代,感觉之轮的每一次轻轻的转动都足以使眼前的一刻受到感染和震动,蒙上一层暗淡或者辉煌的色泽。詹姆斯·拉姆齐坐在地板上,从“陆海军军需品”的商品编目上剪图片。他带着一种用他母亲的话说心花怒放的快乐,剪下一幅冰箱的图片。所有的一切都闪烁着喜悦的色彩:独轮手推车,刈草机,沙沙作响的白桦林,雨前泛白的树叶,哇哇乱叫的乌鸦,迎风招展的金雀花,窸窸窣窣的衣裙——一切都是这么五光十色,鲜艳夺目,他在脑海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暗码,自己的秘密语言,尽管表面上的他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天庭饱满,犀利的蓝眼睛纯净无瑕,每当看到人类的弱点,眉头便微微蹙起。所以,他母亲看着他操纵剪刀灵巧地沿着冰箱边缘移动,不由地想象他穿着一袭红袍和貂皮坐在法官席上,或者在国家大事的危急关头指导一项举足轻重的大事业。    “可是,”他父亲在客厅的窗口停住脚步,说道,“明天天气不会好。”    如果当时手头有一把斧子,或者火钳,或者任何一件武器能把父亲的胸膛捅开一个窟窿,让他当场毙命,詹姆斯准会毫不迟疑地动手。拉姆齐先生只要一露面,就会在他孩子们的心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情绪。现在,他站在那里,瘦得像一把刀,咧着嘴巴露出讥笑,他不仅因打碎了儿子的梦想和揶揄了妻子一她在哪方面都比他强一万倍(詹姆斯想)——而幸灾乐祸,而且暗地里颇为自己的料事如神而沾沾自喜。他说的是实话。他说的总是实话。他从来不会说谎;从不颠倒黑白;从不为了取悦或迁就某位凡夫俗子而不讲逆耳的话,尤其是对他的几个孩子;他们虽说是他的亲骨肉,却应该从小就懂得人生充满艰辛;事实毫不留情;在那块传说中的土地上,我们最美好的希望成为泡影,我们脆弱的帆船被沉沉的黑暗淹没(说到这里,拉姆齐先生总要挺直腰杆,眯起蓝色的小眼睛遥望地平线)。我们要想最终到达那里,最关键的是需要有勇气、真理和承受力。    “可是也许是个晴天——我希望明天是个晴天。”拉姆齐夫人说;她把手里的棕红色长袜轻轻拧了几下,心里有些焦急。如果她今夜能织完,如果他们真的到灯塔去,她就要把这双袜子送给灯塔守护人,给他的小儿子穿;那孩子患有结核病,总是郁郁寡欢;他们还要送去一摞旧杂志和一些烟草;说实在的,她只要发现什么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用场而且只会使屋里显得凌乱,便会拿去送给那些穷人,带给他们一些乐趣;他们整天坐在那里擦擦灯盏,剪剪灯芯,在那个巴掌大的园子里耙耙泥土,别的什么事也没有,肯定闷得要死。确实,如果你被监禁整整一个月,或者遇到风暴,在网球场大小的岩石上困了不止一个月,你会是什么滋味?她会这么问;而且没有信件,没有报纸,连个人影儿也不见;如果你家有妻室,你见不到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孩子是否平安——是否病了,是否不小心摔倒,断了胳膊折了腿;你举目四望,惟有那凄凉的波涛月复一月地翻滚拍打;逢到可怕的风暴来临,窗户上布满水雾,小鸟飞身扑灯,天摇地撼,你根本不敢朝门外探一探头,生怕被刮到海里去;怎么样?你会是什么滋味?她问。她对她的女儿们这样细致地解释着。所以,她又格外强调说,一定要尽量带给他们一些安慰。    “是正西风。”无神论者坦斯利说,他叉开枯瘦的手指高高举起,让风从指间吹过;他正在和拉姆齐先生作晚间散步,在平台上走来走去。也就是说,风刮的方向极不利于登上灯塔。是的,他的话听着不太顺耳,拉姆齐夫人承认;他反复地提这件事,让詹姆斯越来越失望,实在很讨厌;但是她同时又不愿意让孩子们嘲笑他。“无神论者,”他们这样叫他;“渺小的无神论者。”罗斯嘲笑他;普鲁嘲笑他;安德鲁、贾斯帕、罗杰嘲笑他;就连嘴里没有一颗牙的老狗巴杰也要咬他一口。他们这么对待他,就因为他是(按照南希的说法)一路追逐他们直到赫布里底群岛的第一百一十个年轻人了,他们真希望能过上清静的日子。    “胡说。”拉姆齐夫人说,口气十分严厉。尽管他们的夸张习性是从她这里继承去的,尽管他们暗示她邀请太多的人留住,以至于只好把有些人安排到镇上寄宿(这是事实),但是她无法忍受他们对她的客人粗鲁无理,尤其是对那些一文不名的小伙子,他们前来这里度假,用她丈夫的话说,全都“能力非凡”,全都是她丈夫的崇拜者。确实,她把所有的异性都拢在她的庇护之下;为了某种难以说明的理由,为了他们的英勇气魄和豪迈气概,为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协政条约,统治印度,管理财政;最后,还为了他们对待自己的态度——那份信赖、虔诚和孩子气;几乎每个女人都会感到或发现很合自己的口味;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可以不失体面地接受一个小伙子的这种仰慕之情;换了少女——上帝保佑,但愿不是她的女儿!——那便如同一场灾难,少女不会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这份爱慕的价值和涵义!P3-6


 到灯塔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完此书,以前对意识流较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书中展开了丰富的意识流层次,横向的、纵向的同时交错,真的像浪一样,前仆后继,互相推搡的滚向读者的心的海滩。有时会读着读着就走神了,作者笔下的意识流激荡起读者心里的意识流,二者或平行进行,或以作者为主,或以读者为主,像两个互相干扰的平行世界,这算不算一种读意识流文学会有的特有的阅读体验?很奇妙。该书以到灯塔为主线。灯塔是一个象征。对这个主线的理解可以是开放式的。我个人的理解很复杂,觉得灯塔是向往,是承诺,是寄托,是理想是人性的光辉,是幸福的彼岸,是。。。太多东西。书的一开始拉姆齐夫人用自己人性的光辉点燃了孩子对彼岸的向往,给了孩子承诺。对于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代表人性的光辉,可能她是书中唯一拥有“灯塔”的人,“灯塔”在她心里,她拥有人性的光辉,从书后面描写拉姆齐夫人经常给在灯塔的人送物品可看出,她用自己心灵的美好光辉照耀丈夫、孩子、朋友、穷人等等身边的人。对于孩子们来说,灯塔是向往,是父母的承诺,是期待,是新鲜,是诱惑,是原初的梦想,是最早也最容易探索和征服的彼岸。当父亲不顾他们的情绪,简单直接地说不能去,打碎了孩子心里的这一切。这也暗示了生活中别的事,父亲强硬自私不近人情的性格,压制了孩子们的诸多天性,所以孩子们会不喜欢他,反抗他,恨他。这里也可以结合一战的历史背景,理解为暗示战争的冷酷,政府的专制,对新秩序的向往。也有人理解为詹姆斯和父亲是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心理是和父亲争夺拉姆齐夫人的爱,这个理解我不太赞同,书中并没有这样的描述,感觉这样理解就狭隘了。对于拉姆齐先生来说,灯塔应该是他人生的目的地,是他该到达的彼岸,是他灵魂的课题,是他应该具有的人性的光辉。他一开始说不能去灯塔,他的人生状态就是缺少光辉,虽然他有他的魅力,但性格缺陷和问题相当明显,也给身边的人带去很多负面的东西。第三章他带着儿子女儿去灯塔,路上化解了隔阂,到灯塔后,他也找到了些说不清的东西。对于莉莉来说,灯塔是她要找寻的心中幻象。对于书中世界的众多人物来说,灯塔是一个更好的社会,是理想。对于作者来说,灯塔是她释放成长过程中伤痛的出口,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节点。该书的结构关系也很有特色。三章的大结构划分方式从框架上使小说更立体化了。作者也注意把握了细小乃至微小的结构和主次,前后穿插合理,细腻诗意,富有流动感和庞杂的气势。在几个人的意识同时流淌的交错转换的文字中,不仅刻画了人物性格,还推进了情节发展,并自由地展开,一层套一层。丰富而不乱。但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以真实感受为基础,真实细致地描写了作者那个时代能感受到的量子纠缠以及复杂的能量状态。在这里不想再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讨论,量子力学新研究成果表明量子纠缠是时间和空间的源头。量子纠缠本身可能是产生时间和空间特性的基本宇宙过程,是最基本细致的结构。时间空间是假象。书中描写的状态已经超越了时间性和空间性。比如反过来想,正是这些意识的错综复杂让人产生了时间空间的感觉。意识流文学在20世纪初兴起到现在已经百年了,当时的先锋现在已经是老人了。现在看这本经典会觉得确实不错,但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的维度、语言的形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的需要。这个世纪的“意识流”(也许不用再是这个名字了)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是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探讨的平行世界间的相干性,不同维度不同世界能量波动的交错转换?那将会庞大又迷人。哦,或许也迷乱。电影《云图》《彗星来的那一夜》有这方面探讨。2015.06.23.早6:52.两点多看完这本书,四点多睡不着爬起来写书评到现在。本来想得很好,越写越困就写乱了也写不出来了。只看了这本书一遍,凭印象写的,如有错误请指正。一点思考,就当是抛砖引玉吧,也许更好的思考在你的脑子里,欢迎讨论。下面是一些喜欢的片段摘句:“她让这种男性的智慧精华编织成的东西支撑着她,鼓舞着她;这种智慧上下晃动,左右穿梭,向铁环一样织出颤动的布匹,支撑起整个世界,因此她可以死心塌地地把自己交付给它,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或者扑闪眼睑,像一个孩子在枕头上抬起目光,冲繁茂的树叶眨巴眼睛。然后她从遐想中清醒过来。男性智慧还在不断编织。”“漫漫长夜似乎已经开始;琐碎的小空气在一点点地吞噬、摸索,吐出黏乎乎的呼吸,似乎已经取得了胜利。铁锅生锈了,垫子腐烂了……”“她蘸了蘸蓝色颜料,同时也蘸了蘸往事。”“她想说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切。”
  •     伍尔夫的技艺:让人物在叙述中浮现。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的声音不间断地交替、融合。客观与主观的转换,即全知与有限的更切。内与外:既无法在内自如游动,也不能在外全然观望。好似是处于人物之内心,却无法了解她;又在人物之外围,却又不断突破她的内心。一种朦胧的诗意。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ps:看的其实是这个版本。不知道是不是开创了括号写作的先锋。译得流畅,但缺少韵味。本身就是容易让人散神儿的文章,英文原版应该更有魅力。在括号里就死掉的夫人和公子确实让人心头一震。其余都像是呓语吧,没有能够很好的进入作者的世界。
  •     看了大概六十多页实在受不了了,一直反剧情和意识流,再看下去也进入不了作者的世界,视角在各个人物内心肆意穿梭,诗化了的人物形象,文学积累还没到那个程度,或者说心不静吧,看完感觉非常差,先搁个几年再看吧。
  •     意识流的脑袋疼,简直比流水账还流水账。
  •     书很好,有点折角,希望下次注意
  •     相比于村上春树所推崇的“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更相信这本书更为适合这个头衔,不过能够“津津有味的读下去”倒是见仁见智,如果没有时间的基点,所有的意识流小说都能如同沙之书一样无穷无尽的排演和演算下去,伍尔夫聪明的放大了一个无聊的下午和一个早晨,又机敏的缩短了更有叙事性的十年,使得整本书就像是一条流淌着不湍急的小河,能从每一处河畔下河游玩
  •     经典 刚开始读不下去 后来觉得很有意思
  •     第一部分,一个炎热下午,烦躁,闷 第二部分,入夜了,朗月当空,星河浩瀚 第三部分,夜尽了... ...
  •     带有自传性质,意识流。在小说与电影里时间弹指。一直未曾要出行远游的目的地,那座灯塔,散发这绿光的灯塔,昔日爱人早已化作黄土。。
  •     不能评价人,于是也不能评价意识流。在意识到自身精神的星河璀璨后拨开树藤看到世人精神汇成的长河一去不回头。
  •     纸质不错,就是字号有点小
  •     探讨生命历程太绝望也有点空泛。每个人微妙的心理非常真实。
  •     代替朋友买的,说纸张质量还可以
  •     看不出个所以然,留着,虽然可能这辈子也没机会再去这个灯塔了。
  •     对于意识流小说的初尝试 (◎-◎;)
  •     “时过境迁”那一部,是真正的masterpiece
  •     对照原文,感觉比上海译文的本子译得更轻松自然,不佶屈聱牙,翻译的痕迹较少,连贯平实。好本子。
  •     之前也读过王家湘的译本,没读下来。马爱农的译本更好读一些
  •     作者太朦胧派了。。。这算不算意识流,
  •     还没有充分的理解与感受。。。很容易忘掉之前的内容。。不知算不算一种意识流的ganshou
  •     意识流真是看的费劲…
  •     我说要到海边去。
  •     有天晚上因为看这本书九点半就睡着了,2点半醒了以后亢奋到6点怎么也睡不着,觉得这样不行,就再接着看,看完睡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这本书对治疗临床失眠真是有着四颗星的疗效
  •     (碎片化印象和情绪捕捉的集成)
  •     零散的情绪里有内在的结构。
  •     不知道在说啥
  •     这是一本好书 精妙的比喻 结构 感受
  •     第三部,交织着写莉莉和拉姆齐一家的心理活动很绝
  •     进度条已玩坏
  •     前半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半个月 然后剩下的一半在一个下午看完了 灯塔 不仅仅是灯塔 它在每个人心中都代表了不同的东西 书中意识流宛如大河般让我难以追逐
  •     “我们的影像,你们借以认识我们的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在这些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
  •     20世纪初欧洲出现可一个崭新的文学流派「意识流」,代表性的作家有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夫。伍尔夫是女性作家,她与之并列的另两位作家是大家公认的超一流小说大师,伍尔夫的功力可见一斑。这部「到灯塔去」是伍尔夫优秀作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尤其富有特色的是第二部分,伍尔夫以诗化的散文语言实现了「上帝视角」,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又使人深深地被感动,读来让我钦佩不已,恐怕其他的作家永远写不出来这样的小说吧
  •     流动的意识。
  •     一直不太能被西方小说打动,也不太能理解鱼翅说的那种人的共性,到这本书依然。无法感知到全篇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的样貌或者是动感,只在有限的几个段落中感受到了自己被作者舒舒服服地带到了想去的地方。#第一本意识流#
  •     伍尔夫弗吉尼亚到灯塔去
  •     作为一本意识流的杰作,书中有大篇幅的心理活动描写,剧情不那么有趣,但值得细细品味。时光一过不再有,多少人事物,只是或清晰或模糊的存在于记忆,保留在意识中了。在这本书里,伍尔夫把人物写活了!
  •     其实伟大的小说无非诉说人性,但厉害之处在于Woolf的意识流非但不让人觉得无聊反而觉得模模糊糊的读得很沉浸其中。
  •     里面的人想的太多,太深,难怪叫意识流小说,情节薄弱,反正暂时欣赏不来
  •     想读读伍尔夫,可是这本书暂时看不进去
  •     评价这本小说并不容易,坦率地说,意识流小说并非令我感兴趣的一类小说,短短200页,在10个小时的长途飞机上连一半也没读完,因为全书的情节就只是“到灯塔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然而抛开情节,这仍是一部永恒的经典,你无法把它与普通小说去比较,这就就好像你所期待看到的东西,作者却根本没打算给予的那种感觉。
  •     这本小说迷人之处在于,对不可捕捉瞬间的详细描写,那些无形事物的有形描述。当伍尔夫写黑夜一寸一寸缓慢地盖住万物,海风在屋内行走去嗅壁纸上的玫瑰花时;她和马尔克斯一样将我狠狠地推向一个更深的纵向。
  •     没看完,看的时候老走神。
  •     不错,就是我要的书。
  •     细节描写触动人心
  •     伍尔夫夫人把生活流动的瞬间写得如此细腻动人。人们每一刹那的感受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忧伤而平淡地展现着永恒。
  •     文字融入到意识里,时间流逝得竟如此美丽
  •     她摸到了思维的形状。
  •     我对伍尔夫拥有着脑残粉一样的爱
  •     很棒的阅读体验
  •     很喜欢的意识流小说,但是因为不是特别专心的读会断片的感觉…
  •     在生活表象的和谐之下,有暗流涌动。每个人都在私底下暗暗思索与揣测,暗暗的较劲。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侵略与被侵略,在不和谐中寻找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细枝末节的矛盾与冲突,都被伍尔夫细腻地捕捉到。
  •     读到中间有点失却耐心,最后还是被这些感知的碎片深深吸引,虽然更爱《达洛维夫人》的明晰连贯,这本比较片段化,分散。止庵写的书评也不错,提及伍尔夫日记写: “我通常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等等” 深以为然。
  •     弗吉尼亚伍尔夫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总使我认为过于冷酷,不带有一丝人情味的将角色的内心活动抽丝剥茧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千万别和作家交朋友——使简单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定向的情感脉络泛起褶皱。这确实很迷人(同时也是一场过于晦涩的痛苦阅读体验,婊子养的)。但《到灯塔去》这部作品当中最教我为之倾倒的却是那一类间断的景色描写,它们遥远、陌生,呈动态的几笔带过,我甚至会联想起记忆中的模糊风景——即使有时它们并不存在。
  •     累
  •     每个人的内心,自成一个世界。 在这样的小说中,阅读的是一种共鸣。
  •     2016第32本。顺滑流畅到好像自己的思维,但精妙太多,仿佛给大脑做了一个按摩,读完后整个人都感到放松舒缓,而且被语言的美洗礼了。
  •     意识流
  •     引用一句话:伟大的思想不过是一堆废话。
  •     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即使是最良好的关系也是多么偏狭,多么美中不足,多么自私自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