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出版社:齐晓娜、 赵秀明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08出版)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113131470
页数:241页

作者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WindowsXP为操作平台,介绍了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实践性强。每章都配有相应的习题,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大学计算机基础》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和各类计算机基础培训班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1.1.1 信息简介1.1.2 信息技术1.1.3 信息化1.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2.1 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中的作用1.2.2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2.3 计算机的特点1.2.4 计算机的分类1.2.5 计算机的作用1.2.6 计算机技术展望1.3 信息的表示及编码知识1.3.1 数的表示1.3.2 机器数的编码规则1.3.3 常用字符编码1.3.4 汉字编码1.4 多媒体信息处理知识1.4.1 音频媒体的处理1.4.2 图形、图像和视频1.4.3 视觉媒体信息的处理练习题第2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2.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2.1.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2.1.3 微型计算机的主体——主机板2.1.4 计算机的外围设备2.2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2.2.1 软件系统的组成2.2.2 计算机语言2.2.3 文件系统2.3 计算机信息安全2.3.1 信息安全概述2.3.2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危害2.3.3 计算机病毒的几个表现阶段和传播媒体2.3.4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2.3.5 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病毒2.3.6 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2.3.7 网络黑客及防范2.3.8 遵守信息安全道德规范与法规练习题实验操作第3章 WindowsXP操作系统3.1 WindowsXP的概述3.1.1 WindowsXP的特点3.1.2 WindowsXP的启动与退出3.2 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操作3.2.1 WindowsXP的桌面组成3.2.2 WindowsXP的窗口3.2.3 WindowsXP的对话框3.2.4 WindowsXP的菜单3.2.5 WindowsXP的帮助系统3.3 信息资源管理3.3.1 “我的电脑”窗口3.3.2 资源管理器3.3.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3.4 回收站3.4 磁盘管理3.4.1 查看磁盘上的信息3.4.2 磋盘的格式化3.4.3 碎片整理3.4.4 磁盘清理3.5 控制面板的使用3.5.1 显示设置3.5.2 键盘和鼠标3,5.3 打印机设置3.5.4 添加和删除程序3.6 中文输入法介绍3.6.1 添加和删除中文输入法3.6.2 认识输入法的状态窗口3.7 WindowsXP的附件程序3.7.1 记事本3.7.2 画图程序3.7.3 计算器练习题实验操作第4章 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4.1 Word2003基本知识4.1.1 Word2003的基本功能4.1.2 Word2003启动与退出4.1.3 Word2003窗口组成4.2 文档的基本操作4.2.1 文档的操作流程4.2.2 文件操作4.2.3 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4.2.4 文本的查找、替换与自动更正4.3 文档的排版4.3.1 页面设置4.3.2 设置字符格式4.3.3 设置段落格式4.4 表格4.4.1 创建表格4.4.2 绘制斜线表头4.4.3 表格的编辑4.4.4 表格的格式化4.5 图文混排4.5.1 图形的插入4.5.2 图形编辑4.5.3 对象的嵌入和链接4.5.4 文本框4.5.5 公式的输入与排版4.6 页面排版和打印4.6.1 员眉、页脚和页码4.6.2 文档的打印4.7 Word常用技巧与长文档排版4.7.1 经验技巧4.7.2 长文档排版练习题实验操作第5章 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5.1 Excel2003的基本知识5.1.1 Excel2003的基本功能5.1.2 Excel2003的启动5.1.3 Excel2003工作簿窗口5.2 Excel2003的基本操作5.2.1 创建工作簿5.2.2 单元格的选取5.2.3 数据输入5.2.4 使用公式与函数5.2.5 数据编辑5.2.6 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5.3 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5.3.1 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和重命名5.3.2 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5.3.3 工作表的格式化5.4 图表的应用5.4.1 创建图表5.4.2 图表的编辑5.4.3 图表的格式化5.5 数据管理和分析5.5.1 数据列表的建立和编辑5.5.2 数据排序5.5.3 数据筛选5.5.4 分类汇总5.5.5 数据透视表5.6 页面设置和打印5.6.1 设置打印区域和分页5.6.2 页面设置5.6.3 抒印预览和打印练习题实验操作第6章 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6.1 PowerPoint2003的基本知识6.1.1 PowerPoint2003的启动与退出6.1 ,2PowerPoint2003的运行界面6.1.3 PowerPoint2003的视图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6.2.1 演示文稿的创建6.2.2 演示文稿的打开和保存6.2.3 演示文稿的文本编辑6.2.4 幻灯片的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6.3 设计演示文稿的外观及风格6.3.1 设计演示文稿模板6.3.2 幺了灯片的配色方案6.3.3 使用母版设置幻灯片的外观6.3.4 添加日期和时间、编号、页眉和页脚6.4 添加多媒体成分和动画效果6.4.1 插入剪贴画和图片6.4.2 插入自选图形6.4.3 插入音频和视频6.4.4 动画效果设置6.5 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印和打包6.5.1 演示文稿的放映6.5.2 演示文稿的打印6.5.3 演示文稿的打包练习题实验操作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7.1 计算机网络基础7.1.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7.1.3 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7.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1.5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7.2 Internet基础7.2.1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7.2.2 IP地址和域名7.2.3 Internet的接入方式7.3 Internet应用7.3.1 IE浏览器的使用7.3.2 FTP的使用7.3.3 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练习题实验操作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工业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可能,即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来开创经济增长的新方式。(4)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开始发生变化,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变为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1.1.3 信息化1.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业化社会是有形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而由无形信息创造价值的社会可以定义为信息社会。信息化表达的是一种动态过程,即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过程。信息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使信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过程。一般可以这样认为,“信息化”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历史过程。2.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人最先提出的,并作为此后20多年日本政府的重要政策内容。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日新月异,正在使人类社会快步进入信息时代。自1993年9月,美国正式宣布将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席卷全球。信息化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阶段信息产业化是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信息产业的过程。这种变动只涉及信息工作领域,主要表现在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产业信息化是指各个产业部门内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使传统企业部门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发生彻底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商业贸易电子化等方面。这个阶段属于信息化进程的初级阶段。(2)经济信息化阶段经济信息化阶段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系统推行自动化、智能化,使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活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至主导地位。(3)社会信息化阶段社会信息化阶段是以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经济信息化为核心,向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过程。即在人类的工作、消费、教育、医疗、家庭生活、文化娱乐等一切领域实现信息化。其结果是,信息成为社会生活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技术人员成为领导社会技术变革的中坚力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