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他方》书评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9865823969
作者:陳綺貞
页数:318页

在此时,此刻

在得知陈绮贞出这本书到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意识到这是“我喜欢的一位歌手出的一本书”,而是自然而然地觉得“这是一个名叫陈绮贞的作者出的一本文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更是相信:“哦,终于看完了她出的一本书了。这本书来得好晚好晚啊。”请原谅我忽略陈绮贞真正的第一本书《不厌其烦》。那一本我觉得充其量只是一个“哲学系”歌手的碎句片语。而在这本《不在他方》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而又全部交待出来的,陈绮贞。歌词和字句,因为同一个创作者的缘故,而有了共同的味道。翻着这样的一本散文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感觉,是如此熟悉。好像我们在很早很早之前,便已经摸透了她文字的质感。但其实也仅仅是第一次的翻阅而已。我急着看完这本书,急着想为这本书说点什么,急着想作为一个读者而非歌迷的立场,去为陈绮贞正名些什么。但是当我看完了,坐在电脑前准备敲打些什么出来之后,却发现缭乱得无从入手。就好像说,你觉得已经很明白了,但是拥堵在嘴边,一个字也吐露不出来。那,我便一点,一点地,说一点。虽说一直是陈老师的歌迷,但我觉得还不算是死忠粉。我和陈老师之间的羁绊,也就是会搜集她的歌来听,会去她的演唱会来看,至于她有什么八卦,她有什么来历,一概不是很感冒。所以常常会在陈绮贞的小组里,大家热议着陈老师的点滴,我也仅仅是站在旁边,默默地看了一会,面无表情地觉得“哦,原来是这样”。仅此而已。但是她的文字,大概听多了,也想象着她如果出一本书,一本文集,会是如何的一个模样。我觉得这本书,便有点像她在《DEMO3》里的喃喃细语:嗯,我们去了哪个地方,我们决定做一件什么事,什么让我觉得害怕,有时候希望妈妈可以快乐点,外婆其实是个多彩的女子……但又不仅仅是那么琐碎了。文字,透露出了一个作者的剖析,陈绮贞不再是作为一个符号,她开始慢慢地,将她的思想、惶恐、疑惑、爱恶……展现出来。作者不就是向大众展示自己的所思所得么?好像是这么熟悉,又好像,“原来是这样子”的感觉。这样的一本集子里是思考。在旅行上看见的:贫穷的国度,潮湿的城市,寂寞的老人,单纯的小孩,热爱舞蹈的人民,生病的夜晚,昏暗的街道……没有对名胜的膜拜,也没有对景物的追逐,留在字里行间的,是“我看见”,看见的点滴之中,变成“我”脑海中一切意义的存在。看到了对待生命的一种方式:“然而生命的本质,到哪都不会变。生命是多彩也是愁苦的。所以他们在快乐中歌唱,在悲伤中更要歌唱……唱出了色彩斑斓的眼泪,唱出了安静的日出,喧闹午后,温暖的夜。”好像也碰到了生命的一种高度:“(在贫穷的史瓦济兰接触到的人之后),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所有的幸运与不幸,就像是万花筒里的星星,命运之神不知道何时双手一转,有些星星就陨落,有些星星就永远孤垂在宇宙最遥远的角落。”我们共同经历了思乡的寂寞:“而我提出(想不想念台湾)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想家想得不得了的时候。”也经历了一场不是很顺畅的旅行之后,“撇去故意忘在衣橱里的旧货和二手衣,从柏林带回来的,竟然是不断发酵至今的反省。”……你会检讨着自己的旅行,自己看到的一切,变成了思想的符号之后,会是个什么模样呢?也是生活点滴。好像就是不小心打开了某个人的相册,涌进了很多关于“这位你所喜欢的歌手”身上,你未曾注意到的注解。听苏珊薇格的演唱会,仿佛看见了一场精致的声音魔术;哦,我们都喜欢的michel jackson的演唱会,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影响了最后要唱歌的形态与方式;针对相片,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产物,它浓缩了“永远”和“此刻”这两种矛盾于一身。而在“声音采集计划里”,那么多的声音中,知道“声音所能给予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当然,还有多才的学姐,一起弹吉他的兴奋;还有年老的妈妈,学起了作画,稚嫩的手法将女儿描绘出来;哦,不识字的外婆,恣意地绽放又恣意凋落的人生影响了“我”的什么……哦,陈老师也是在这样,孤独的,而又认真地,把这些记录下来。有些变成了歌曲,我们听到。而有些,变成了文字,我们看到。也很开心这样的一本书的图片,并不是所谓“明星写真书”,而是陈绮贞拍下来的一些照片,就是她所看见的,在这一刻,这一处,被文字解析包围。我觉得“哲学系”带给陈绮贞很多影响,她的每段文字,都仿佛要停下来,思考一阵,用意象或者疑问,来表达自己的叙述。并不会很流利直白。但是她对物质又是那么敏感。行文之间,她对很多物件,都喜欢采用事无巨细的描写手法。一个街道的形状,一次早餐的内容,一个书架的摆设,都会成为她白描的对象。思想在物质上升腾,物质在思想具象,变成了一个独属于陈绮贞的文本。若说近似,我觉得张惠菁的文风有相同的味道。哦,陈老师还推荐过她的《给冥王星》这样的一本书,大部分时间是在公车上阅读完的。她的这本书,不沉重,随性,又严谨。轻而重。是小事,也有大事。几乎每篇文章里,都有精彩的小句子。耳边放着的音乐,也不是陈绮贞的歌曲,而是董运昌的或者paniyolo的吉他专辑,一顿一顿的,有时候看走神了,就对着窗外发呆。有时候,发现洒在书本上的,是早晨的日光,也是归家的灯光。有一次,公车进入了黑暗的涵洞里,不辨文字,那一刻,我仿佛也受到感染,知道一件事——“我们所关注的,就在此时,此刻。不在他方。”我想今晚我会再次拿起陈老师的一张唱片,也许是《孤岛》,也许是《腐朽》,也可能是《旅行的意义》?然后在音乐声中默默地再翻阅一遍。

才读几页,便忍不住来写一个长篇......

还是忍不住,翻出被压在杂物下的笔记本,开始敲击着键盘。播放器正好随机到陈绮贞的《太阳》,我也喜欢《旅行的意义》和《鱼》,以及还有很多她的歌,却唯独在听《太阳》时,会下意识地停下手头在做的事情,哪怕在专注地看书。早安,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虽然也已经不算太早。没有闹钟的周末,清醒地走出被窝时还不到八点。是的,已经窝在沙发看了快两个小时的书。播放器的列表从五月天切换到陈绮贞,到底是看着谁的书,BGM也要随之应和着,似乎一切才变得理所当然,而且更有意义。室友还睡着,窗帘还拉着,门总是锁着。听歌惯例戴着耳机,还是听见了似乎打雷的声音,似乎邻居装修队伍已经开工的声音。原本跟老同学约好去老街走一遭,看个电影,去江边吹风,大概要被一个慵懒的我打破了。昨晚收到同学的信息说一早要加班,要约的话下午噢,但是若不想出门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千万别有压力。我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多少是会让人失望的一幕,心里也有些许的抱歉,昨天就看着天气预报有了犹豫,下雨天总让一个本就慵懒的我愈加偷懒,似乎常常干放人鸽子的事情呢。都放弃了看球的时间,刷个牙,喝杯水就开始读《不在他方》。陈绮贞的音乐真是纯粹得让人沉下心地平静,比如现在的《九份的咖啡店》,去九份的时候,我也一定要不免俗地走进一家咖啡店,听一遍这首歌。还真是第一次看台版的书,竖排,繁体字,是突然改变的阅读模式,我读得很慢,而且这第二篇序简直读得我云里雾里。同样是歌手,读上一本奶茶的书的时候,很顺畅的认同感,即便也需要思考的地方,也显得毫不费力。而陈绮贞的文字,我要怎么去形容,是空灵得我必须一字一句地读,才明白最表面的讲述,而更深沉的意义是我大脑尚未反应过来的能接收。而促使我提笔的是书中的几句话。“我喜欢海,天空,我也喜欢树…如果无法释怀,看一看海,海是最古老的,但是这古老的海浮浮沉沉又带来新的感受。树也是古老的,它和我吹着同一阵风。星星也是古老的,但是我还不知道要如何形容星星给我的感受。”这个跑去花莲,躺在道路旁,拿着手电筒和星盘书,试图要找出十二星座的双子座女生,去过比星星还要高的地方。她的思绪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似乎神秘得想要去窥探,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她的独立音乐将其视为“我的陈绮贞”吧。闺蜜一直向往着以后蜜月必然要去海边,以及早就预定了明年六月去卡帕莱的机票,加上她之前公司TB去了岘港,又时不时地跑在台湾的离岛,怎么都呆不够的海边,她说,真的太美太好玩。问我有没有想过以后蜜月要去哪里,我说虽然太遥远但是我才不要去海边,我只想去陌生的国度压马路;问我要不要去卡帕莱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地拒绝。大概要承认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太华丽的海岸线,所以我不明白那样的美好,只是看着他人分享的图片,美得不真实,而且很怕下水,如今反而没有了太大的期待。曾经迷恋过海洋,所以我自己到过青岛、厦门和大连,当然没有预期的美好,但当不是为了美景而站在大海边的时候,我满足于大海带给我的感觉。所以我一个人站在奥帆中心,趴着栏杆只是安静地听海浪拍打声的时候,心里格外舒坦。而去年在新加坡到圣淘沙看日落,到东海岸看日出的时候,我知道我对海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可是我内心一直拒绝着认真去海岛旅行,大概是觉得被刻意独立出来作为让人休闲的一个地方,海洋那原本自然的纯粹属性都变成了复合的味道。旅行对我来说,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次他方的本地人,所以我记得很多剧情里,一个人坐在海边的场景,痴迷。比如原本一直想去的垦丁,也有很多去过的朋友告诉我,把自己扔进太平洋的感觉真的太棒了,可是一则我怕下水啊,二则如今垦丁被旅行团沦陷得恐怖,就再也拾不起去台湾必然要去垦丁的决心。然而,我相信自己一定还会去很多海边,也比如我念叨了好几年冬天去海边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实现。我怀疑过,喜欢星星的人是不是都有一颗敢于孤独的内心。初到上海的时候,上下班就是很长时间的奔波,又是地铁又是公交,而每次晚上下了公车走回家的时候,我总抬头看这座城市的天空,常常一层雾霾笼罩,连黑夜都不再黑暗,怎么还夹杂着似乎硝烟的味道。却在有一天抬头看见那颗最明亮的星星,我总觉得在我视线东北方向的那颗星星,原来它一直都在。想起小时候就问爸爸为什么只有那颗星星那么亮,它叫什么,后来的后来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甚至去百度过答案,却是各种不同的答案,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白过。我羡慕这个到过比星星还高的地方的女生,大概是因为我也喜欢星星,还有喜欢高处。我不恐高,站在多高的地方,只要有屏障确保我不会坠落死亡,我都甚是喜欢。所以我喜欢高楼的天台,喜欢偷偷跑上公司的楼顶,其实有时候因为楼矗立着拥挤什么景色也看不到,但我还是喜欢。游乐场最刺激的是什么我就玩什么,我信任安全措施的到位而寻求降落和快速的刺激。然后我期待蹦极和跳伞,只要确定我心脏可以承受,我一定会去尝试。不过,我恐惧站在地面却好似悬空,只要脚下是透明玻璃,哪怕下面是下水道我也恐惧。总觉得自己是个奇妙的存在。书翻了没几页,还读到一段很喜欢的话,作为这篇文章的收尾送给愿意看完这篇文字的你。“我想人们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平庸,而是觉得,比起其他人,自己没有那么漂亮,没那么有地位,或是没有那么吃的开而已。「平凡」很无辜的被拿来顶替,顶替一种世间常有的,必须经由比较才能收纳与理解的价值观,顶替过度比较后的无力感。至于那些「勇于」让自己怪异的人,我也不觉得他们真的那么费劲「勇于」,总有人受不了这种压力过大的处境,另辟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过我也喜欢假的东西。有些故事明明就很假,但是因为它离生活很远,所以你连细节都懒得去质疑它的真实性,反而会很轻易地就被牵引。像是一些童话故事,或是很浅白的民间传奇,或是推理故事。你知道假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哪里吗?问了一个聪明的,还是傻的问题?假的东西都来自真的,因为人真的在写,真的在思考,就算说一个轻轻松松的谎,也有几分真。所以到头来,什么都成为我的负担,因为我什么都能相信一点。”——陈绮贞《不在他方》

陈绮贞如是说

陈绮贞如是说。《不在他方》,日常,但不平常。这本看了几遍还是压抑不住内心悸动的书。《Placeless place(无所在之地)》这个译名我实在难以理解,我用蹩脚的英文直接翻译成《I'm here》,感觉更符合我。写词的人总是相当讨厌,正如林夕从不曾在歌里直接写道“我想你。”陈老师亦如此。会唱歌,会创作,会摄影,会写作,会在演唱会上放自己从世界各地收集起来的各种声音的,也就只有这个四十多岁的少女了。她是一个标杆,清新文艺的典范。字里行距间总是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我很喜欢。感谢她,我知道了什么叫living my life。—“生命是一种探寻,有人问我为何总是和煦地写着唱着,只因为现实迎面而来的强度,需要平日的温柔来补偿。”—“我,我的,我所拥有的,你们没有的。每一样拥有物,都昭示着我的名字。”—“人生不就是由一大堆琐琐碎碎组成的?”—“声音给我们的想象,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多很多很多。”—“我们所关注的,就在此时,此刻。不在他方。”

Bolero

人生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理解世界的。在花開的最美滿的時候,你不移開視線的看著它,在你眼前,開始凋零的瞬間,你沒有驚嘆,沒有憐惜,你只是知道,你正在看著一朵這世界上最絕美的一朵花。這就是波麗露。然而生命的本質,到哪都不會變,生命是多彩也是愁苦的,所以他們在快樂中歌唱,在悲傷中更要歌唱,在自己的小花園里,用歌舞好好裝扮自己,熱帶的心所唱出的抒情,唱出了色彩斑斕的眼淚,唱出了安靜的日出,喧鬧的午後,溫暖的夜。曾經驚嘆她的盛開,卻阻止不了她的凋零。生活如果能像音樂播放器的裝置,設定無限循環在同一首摯愛的歌,不再需要選擇,這樣真的會比較好嗎?最令人害怕的,不是你必須眼看著落下的花瓣自然的腐爛,而是因為恐懼而將整盆花株連帶泥土一併揮去,覆上厚厚的水泥,永不聞花香,但願美麗的靈魂自由,恣意揮霍無憾。

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作为6年多的歌迷,一直很期待这本书。买的过程一波三折,读的过程中就想好要写书评。书名让我想起爱德华·萨义德的《Out of Place》。几年前意识到自己终将告别家乡,开始对这类题材的书颇具好感。其实6年前第一次听老师的歌就是《旅行的意义》,一见钟情。逐渐我的播放列表开始有过半的歌都是她的。我几乎毫无抵抗地接受了她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而这本书里的散文彻底展示了她的世界。书中提到她童年面临的困难,父母离异,经济拮据。为了上学也是几次搬家。我相信这段经历会对一个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例如她如今对婚姻的恐惧和不要孩子。还有她在访谈中表露自己算是悲观主义者。她的大学本科专业是哲学。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她的音乐与众不同。这本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她的哲学背景。离开斯威士兰(史瓦济兰)航班上凝望星空的思索,对“每一次”和“第一次”的分析,成年礼的象征。。。说实话一些内容我也不太能理解,但读后还是很受启发。书里的更多内容体现她对生活的热爱。去各地旅行时总是尽可能地了解风土人情,尝试新鲜的事物。而对于家乡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真挚情感。她对台北早餐店的深刻观察令我叹服。书中提到了她的一些艺术家朋友。他们往往多才多艺,在几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向上都有收获。其实老师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词、作曲、演奏吉他,还尝试摄影、写作等。所以说她是个艺术家,而不只是艺人。写到这里忍不住说几句我自己的故事。我在teenage的尾巴才经过同学的介绍知道了她。在那之前我听过不少华语歌手的作品,有过非常喜欢的歌手。但扪心自问,蔡依林和王心凌、周杰伦和林俊杰有多么大的区别?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对我来说他们的魅力不再。其实同学给我介绍的时候是两个歌手,另一位是周传雄。我找来两人的专辑听了一段时间,实在受不了小刚悲情、痴情、苦情的风格。二一年之后的盛夏,老师和一位天王级的歌手在同一天举办演唱会,我还有新结识的朋友是天王的铁杆歌迷。我纠结了一段时间,终于follow my heart,独自来到另一座城市,也奠定了对老师的态度。几年下来,我的生活方式的确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变得温和、淡定,几乎没有愤青式的举止。无论未来怎样,感谢老师给我的青春带来的温暖。

不在他方 只在我心

當我知道陳老師再一次出書的消息時,心情是喜悅的,如同即將見到一個失去聯繫的老朋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買書之前總會先看該書的評價才決定是否購買,但對於這本書,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覺得我特別需要它。我買的不只是上面的文字,也是在買一份過去,一份對自己的回答。記得第一次聽到陳老師的聲音是我初中畢業之際,她的聲線,她的歌詞,是一把柔軟的剪刀,是讓一個在叛逆時期的少女自我臆想的私人空間。在那段單一的時間里,我不厭其煩地聽著她的音樂,抄著她的歌詞,在我坐過的每個課桌上用鉛筆寫上她的名字——cheer~ (我特別喜歡這個英文名,每一次在心裡叫出,都有一種雀躍感,一種只屬於自己的愉悅。)MP3里滿滿的都是她的歌,她所製造的幻想,她所描述的生活。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知道陳綺貞這個名字,也沒有多少人聽過她的音樂。好像我也不大願意給周圍人分享她的存在,我想她就屬於我自己,屬於在遠方的我不認識的少數朋友,屬於一個很小的星球。那個時候,網絡音樂已普遍,但我仍舊堅持買陳老師的CD,享受那種真正擁有的感覺,內心被填滿的佔有慾。那個時候,她出了一本書——《不厭其煩》,成了我的心裡的小遺憾。因為知道這本書的時候,它已經絕版,而高價的二手,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根本負擔不起......後來,她被眾所周知了,她的演唱會開遍了全世界,她不再屬於“個體”;後來,我“長大”了,對她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了,我不再是那個對她癡迷的少女;後來,我“走”出了自我的世界,《不厭其煩》的電子版也讓我知道了這只是一本自我娛樂的雜書。其實我知道無論是她的音樂,還是她的書,都是在“以自我在中心”的一系列吟唱與抒發。但當我知道《不在他方》時候,我的心告訴我,我要擁有這本書,這本書擁有著我的過去。一直對繁體字情有獨鐘的我,對於這本書沒有什麼閱讀障礙。我發現,陳綺貞是一個長大后的《孩子》,在《告訴我》她《華麗的冒險》之下《旅行的意義》,《告訴我》她那《80%的完美日子》的《靜靜生活》,《告訴我》她因《送別》與《等待》更明白《家》的意義......看著這本書,我發現陳綺貞還是陳綺貞,愛的是“創造”自己的一切。我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用自我的意識去擁抱整個世界,發現最初的自己,和長大后的自己,都在我的心裡。

Cheerful enjoyment

陈绮贞伴随着“小清新”的标签从大红之后就一直饱受争议,如同豆瓣这个网站一样,也曾经是文艺小青年寻求慰藉的避风港。一个艺人拥有各式各样的话题也是件无奈的事情,言论自由,见仁见智。但标签这种东西,简单粗暴地分门别类,其中最令我无法接受的是其中所包含的“同质化”的含义,这不仅仅来自于反陈人士的诟病,也来自附庸风雅之人的偏见。(这也是我觉得书开头两篇序言有点多余的原因,并不是说他们写得不好或者说没有资格,只是实在是没有必要,还不如《创作路上》的几篇访谈和独白来得真诚。骆以军的那篇其实写得真是不错。)你是否知道,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旅行的意义》里面却是暗藏的情绪在含沙射影,早期的Sentimental Kills的小迷幻元素更是直白地向听众传达着惰性与颓废;The Verse是不甘平庸的弄潮儿,《时间的歌》让浓郁的个人实验主义迈上前台。一把木吉他,简简单单的六弦,传达出的是无数种未知的音符搭配,其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更是难以捉摸。有人会愤怒地举起来朝着观众砸个稀巴烂,有人却喜欢坐在小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哼着小曲,外向与内向只是情绪的不同表现方式,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她或许是你矫情而厌世的借口,你们却是她为了争夺话语权迫切需要的听众。真诚的对话需要心意相通,两条异次元的平行线终究没有任何交集。陈绮贞一直在变化着,但又重来没有离开过最陈绮贞的内核,你的陈绮贞,比你想的复杂多了。从都市式的漫游诗歌,到日趋主流的多样音乐流行元素;从台湾民谣的浪潮,到西方简/繁主义交错的冲击,其中自然有迎合大众的意味,不过正如同她在书中所说,“生命是一种探寻,有人问我为何总是和煦地写着唱着,只因为现实迎面而来的强度,需要平日的温柔来补偿”。暗含的情绪侧面反映的是歌者内心的力量,平平淡淡的文字往往都在有言他的意味,而且陈绮贞也没有因为外界的包袱刻意地在书中保持所谓的形象,偶尔也会愤世嫉俗,揶揄现代社会,比如《侦探小说》结尾:“这几天在报纸上温习神探和神探朋友所经历过的冒险,想象自己处在没有DNA鉴定,没有电视新闻不断重复的报道(引导?有时候是在误导?),也没有网路可以查询的年代,该如何用自己的灰色细胞看出事情的真相,这也是一种过度昏沉夏日的一种方法。”她可以拿自己的生理期博人一笑,而到了《成年礼》露骨的血腥感就会令人不寒而栗了,但好在大多时候还是大家所期望的那样,简单生活,不谙世事的桃花源琐碎记录,像instagram那样的小日常,不过有些又实在太自我了,对于大众不提太多也罢。而游记和某些日记部分让我想起了安妮宝贝《蔷薇岛屿》和《清醒纪》,小有境界女文青式的精致生活,环游世界、抖包袱的段子、摄影与音乐。安妮宝贝彼时的文字少了出道时的诡异血腥,开始注重内心的体验,却与此同时换来了些许寡淡甚至空洞的极端,尤其是后者(而到了《莲花》甚至就是变本加厉了,好在《素年锦时》又稍微有了点样子)。陈绮贞估计是哲学底子,虽然某些文章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毛病,而且某些颇有灵感匮乏词穷的无力感,强行填充文本量,但从最肤浅的角度来讲,也就是行文长度这方面,也看得出不少文章对前因后果的注重,而绝不是目中无人的自说自话。 例如《星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立论,堪称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书中深绿色字体的回执式文章穿插全书,往往在插图上方带上通信邮戳,似乎我们大家都是收信者,通过言他却直接与读者进行沟通,比如来自Teacher K和《来自爱书人》等等,也就是书中To&From部分,很有专辑interclude那样起承转合的设置,当然这本书也完全可以当做一张专辑。短小精悍的自问自答或者寓言式的行文比起围绕某一主题的正文日记体,显得更为多元和不知所云,其中最神奇的是《To:∞》,因为其他书信体都是有真实或者假想的人物在互动,而这篇却干脆把自我符号化,连“假想者”都难得想了,隐晦地追寻生命自我与本我,回归的意味,毕竟lim(1/x)=∞(x→0),棋逢对手,好像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吧。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台本书籍,书中句法很多一整句断下来有些句子显得极其冗余,但是有些短句往往又是几个颇为随意的小短语,很有英文非谓语长短句的感觉,没有鸡蛋挑骨头的意思,只是实在是个人一个不顺心的阅读体验,怎么能把东西写得这么拧巴,这一点前序的陈芳明更严重。曾经看过余光中对中文文法受西化影响的批评,似乎对号入座。不过作为粉丝,自然不会期待其写出正儿八经的散文或者是诗歌,当然也是我不了解台湾人书面语法的缘故,而且另外书本身也是自我剖析式的碎碎念,就像王羲之的狂草一样,一气呵成地才会显得创作者的真心实意(完全没有抬举的意思,只是这么方便形容),也更加贴近读者,至于老师这一出手功力几何,读者心中一杆秤。

好久不见,陈老师。

因为错过了某个周五晚上就在公司附近商场的陈老师的签售会,又这么巧的有朋友在台北的诚品逛着,于是便托人帮忙买了这本《不在他方》。 忘记了一开始听说陈老师是什么契机了,但是一直以来都还是蛮喜欢她的。喜欢她的声音,喜欢她的长相。都是那种不明显的,淡淡的漂亮。 再来说说书吧。很多篇短篇散文组成的书,书的前半部分都是旅行里的见闻,让我恍惚的错觉这是一本游记了。有几篇比较印象深刻吧,具体的不太记得,大抵有劝解不要烦恼“枯燥”这件事情的。陈老师举了一个任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例子,那就是心跳。千篇一律的心跳,有规律的跳动,不管你是高兴,烦恼,伤心,难过。这样想来,当你觉得无心再做一些枯燥重复的事情时就想想心跳好了。 看完全书,猛的发现,其实我们理想中的人也和我们一样,拥有着平凡的恐惧和日常的烦恼。要说有多大的不同,从书里我也是看不大出的。原来陈老师念哲学系,也是因为想转新闻系未遂。原来陈老师是单亲家庭出身。原来陈老师是个悲观主义者,别人向往着她的生活,她也同样向往别人的生活。 或许,从书里我能看见一个更真实,更亲近的陈老师,但是最有魅力的陈老师或许只能是在她的歌里。


 不在他方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