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念人,所感事》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39959657
作者:李荷西

临去秋波那一转

第一次在豆瓣读到荷西写的故事就觉得一股清新之风迎面吹来。她文字轻盈、微甜,跳脱,举重若轻,不拖泥带水。她想要你哭的时候你就会哭的,不过泪水是轻轻的。 她本人应该也是个聪明俏皮,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心思却细腻深刻的人。不然,写不出这样“临去秋波那一转”“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文字。这样一抹抓不住的俏皮,来自性情,不是功夫。

爱的一千种样子---评《所念人,所感事》

常常犯“望书名生义”的错误,也正因如此,才会误以为李荷西的《所念人,所感事》是另一本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而险些错过这本书----毕竟,这种题材的书,又有几个人的笔力能超过号称“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的吴念真。然而,细看之下方觉,不同于吴念真细腻悠长的笔调,娓娓道来的那些最为动人的故事,李荷西的笔触是淡淡的,故事也是最平常、最大众的,甚至不少故事换个名字、地点就能安在我们自己或周围人身上,然而,她就是收集了这样二十几个故事,为爱情的千面画像,为我们那只里残留在记忆中、已逝并无可复制的青春立传。李荷西在豆瓣广播中说 ,“暗恋怎么就不叫初恋? 没有说出口的好感不叫初恋,暗恋比好感要动人太多了 。暗恋的心难道没有经历过喜欢,甜蜜,痛苦,没有幻想过以后?相爱时的所有爱情形式暗恋都有,只不过是在想象中罢了。”我相信,爱得更多、爱得更深的人对爱的理解也会更宽泛、更执拗,而正是凭借这种宽泛与执拗,李荷西的故事不仅有常见的相恋、失恋、暗恋、劈腿,更有闺蜜间的战争、蓝颜与红颜的相搏。我总觉得,那些介乎于爱情与友谊之间的故事甚至比爱情本身更为动人。女友在怀疑合租的闺蜜是不是和男友暧昧时,事实上,闺蜜却是在想暗地里提醒她,这个男人很渣。这样的剧集反转,不仅让爱情故事增添了一丝悬疑的味道,更从侧面反映了都市人与人之间的难于信任,让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从而回味无穷。而当蓝颜问男友,为什么让姑娘刷碗时,无限多的可能应运而生,也许是一句哥们间的嬉闹,也许是一句忙不迭地点头称是,也许便是《男友对蓝颜的敌意》中一场酝酿中的战争的导火索。其实,正牌的男友女友往往永远也想不到,能和一个真正的蓝颜或者红颜处好关系有多重要,他们不知道,自己女友、男友那些古灵精怪的“妖招”中,有多少出自这些与自己身为同性的蓝颜和红颜;也不知道,在争执不下时,这些蓝颜和红颜能在背后做多少重要的参谋。总之,你要相信,不是所有人都和红颜蓝颜有暧昧关系,真的就有人快乐相处十几年,但就是彼此不来电。在爱情的描写中,李荷西的笔触不仅淡,而且接着地气。一句“他和她分享了清晨的第一缕屁”不仅逗笑了我,更写出了当代恋人间柴米油盐中的亲密无间。然而,亲密无间的故事却是以悲剧结尾的,太多的亲密无间也没能让女孩对男孩达到无间的信任,在她把假想敌推到楼下,让一个无辜的婴儿流产后,“他没办法跨越一个已有心跳的生命死亡的事实再去爱玲子了,可是他得承认他有多认真地爱过。”正如那些分手的故事、劈腿的故事、暧昧的故事、峰回路转后却不见柳暗花明的故事,李荷西讲述的很多故事都并没有一个非常美妙的结果,然而,读这些故事你会明白,爱过便是经历过,爱过便有所得。而这,也正是爱情的常态与真谛。每个人都是在一段段寻觅与憧憬都告失败后,才找到那个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的。李荷西就是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白描,引领读者慢慢释然,释然那些过往,甚至释然那些正在,唯余心中的一缕回味和手中那淡淡的书墨香。

女生足够细腻

男生写爱情故事永远不如女生。   因为女生足够细腻。      所以女生写出来的爱情故事很感人,哪怕是再平凡的普通事。   哪怕是一个渣男的爱情,一个备胎的独白,只要配合了细腻的文字和心理描写,都最后会变成了【我们不是花心,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寻找那个对的人】,或者是【就让我以朋友的身份也好,让我呆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不要怯弱,不要盲目

是不是缘分真的可以这么遇到呢?像遇到至清那样,我也曾在多年前来往学校的火车上遇到温暖的人,只是生性怯弱,只说了一句谢谢。很多人就这么擦肩而过了。成长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当我们长大了之后,我们往往会对少年时迷恋的偶像生出一种微妙的感受,我们会对他们很严苛,如果他们没有跟随我们成长的步调一起成长,而是还在原地徘徊甚至大步倒退的话,我们会比其他路人批评的更狠厉。这可能是周杰伦和安妮宝贝面对的困境,是的,他们的近作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水准,但是批评声仍不绝于耳,因为我们认为这已经不够了。是为爱之深,责之切也。

几段爱情故事

25岁的年纪,可能不算太大,没有过太多的恋爱经历,也没有过太多的感情波折,我的爱情就在平淡中度过。所以没有过多的痛,便没有太多的感触吧。荷西的这本书,故事性很强,短短的故事中告诉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爱情。其实爱情总归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婚姻,一种是分手离别。而爱情的过程便是千种不一。而感动,只在于过程之中。年少时,女孩都会读言情小说,我们在言情小说中了解爱情,憧憬爱情,并在小说中找到白马王子的原型。但爱情毕竟要归于现实,而现实中的感情我们却不知道结果,如果每段感情我们都在开始知道它最终的结局,那么爱情可能就缺少了那朦胧的美感。就因为他的不确定性,让多少人缠绵悱恻后痛苦万分,让多少人害怕下一段感情。但爱情就是如此,它就是一种独有的人生经历,我们必须去经历,就算我们再睿智,也不能了解爱情的全部,因为他是两个人的事情。

唯祝故人平安

男票说,这么快你就看完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故事?我翻开数了数,刚好23个。书里的句子大多像根手指头,它点进我的回忆里,曾经有过的感觉,它帮我明确的表达了出来。例如——“我也许可以爱很多次,但爱情的酒只有一杯。十八岁那年,我和一个胖胖的少年共饮过了。”出现这两句话的篇名叫《春到深处不见春》,篇名这句话我还不知道出处,但我用铅笔在下面划了道线。春到深处不见春,春天大概已经融入了骨髓里,和大地空气,所有结合在一起。这里的春天也可以换成回忆,或者曾经某件事情残留下的隐痛。例如——“当然她也从来没有对他有过刻意的温柔。她太云淡风轻,他的热烈渐渐演变成一种不甘,然后爆发。”“也许是我被生活困住了,所以总是有些焦灼与过去有关的‘如果’。”“她真诚,做事专注,且喜欢较真。那是一个男人在年近不惑时,拼命想留住,却还是从指尖溜掉的东西。”……但是在看完前两篇时会有很假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它没有成功的把我带进去。然后越看到后面,越发觉得故事里多么复杂的过程,李荷西照样轻描淡写的写出来,自然流畅。让我生出这个想法的篇名叫《唯祝故人平安》。唯祝故人平安,也是我所想呢。而这故事,也是我很想写成的样子。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会有女主角这般云淡风轻呢,不可能的。看的时候,我把其中两篇轻轻折了一个角,有个朋友要订婚了,我希望她再考虑考虑。这两篇我会着重推荐给她看,希望她看后,至少能预想到和当前对象的未来的一些状况。然后再做选择。谢谢李荷西,其实好想说,一直以来,你的故事,都是我想写成的样子。钦佩于你的手笔,但我从未下笔。因为,我还是希望能了解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最后,我也爱你。(*^_^*)

像李荷西一样去恋爱

三毛荷西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千千万万少女的爱情观,我也是其中一个。直到现在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夫妻。有时候看着家里老公在闹狗在跳,我会感谢命运眷顾我这种傻头傻脑地感性地活着的人,能够在北京这种庞大、杂乱、忙碌的城市里找到心中的撒哈拉,守护自己尚未完全损耗的少女心。啰嗦这些,就是想说我有多喜欢荷西,然后顺理成章地就喜欢上了李荷西。李荷西在她的自我介绍中说,因为喜欢荷西,就用了这样的笔名。就是这么感性,就是这么任性。李荷西的文字跟她为人一样,带着小姑娘一样的天真率直,但是背后又藏着诗人一般的灵动和浪漫,三言两语直戳人的泪点,让人没处躲没处藏。我记得看到她的第一篇文章是《爱神听我说》,我一边看一边带着同为写字人的文人相轻的小性,心里嘀咕着“不就是个最常见的狗血故事吗干嘛有这么多人推荐”,可是看到后面忍不住眼泪还是掉下来。包括后面的《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而我的门总能接住你的归途》都是这副德行,我就服了。能够把狗血剧写得感人落泪这是一个言情小说作者的基本素养,李荷西能够做到,就说明她好。能够在篇幅极为有限的短篇小说里让读者云霄飞车似的又哭又笑,更说明她功力非凡。我在她的文字上受到很大启发,目前唯一的追求就是能够把短篇言情小说写得像她一样好。总会有人抬杠:言情小说都是骗人的呀,狗血剧都是假的呀,女孩子看多了这种故事都会变笨变傻的呀,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那么坚贞不渝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我自己也写言情小说,曾经有人以“这种故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为由给我差评。以前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不屑于讨论的,这次借着李荷西的书一并说几句。小说分很多种类,并非全部都用来反映社会现实、讲大而深刻的主题、追求诺贝尔奖。言情小说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读者呈现一种跟常规生活不一样的故事,让人暂时忘却乱七八糟的琐事,体验不同的人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遣功能。这只是最基本的。有人批评言情小说里都是俊男美女、锦衣华服,而这恰恰是言情小说的另一意义:审美。爱看美好的东西,爱看漂亮的人,这是人的天性。好的言情小说就满足大众的这个欲望。再拔高一点,言情小说也在探讨人性,也在讨论伦理。所有百转千回的虐心故事都是矛盾推动的,矛盾哪里来呢,猜疑,嫉妒,急躁,贪婪……每一样都直指人类灵魂深处的罪孽。(从这个层面来说,言情小说作者的非凡之处,是在“爱情”这一个小小的主题下面展开叙述,在有限的天地里折腾出不一样的天地来,这十分考验功夫。)那么,小说最重要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教化和启蒙。不是教人怎么去钓凯子,不是教人如何嫁入豪门,不是教人“斗”。而是让人看到爱和希望。都说言情小说是给“小孩子”看的,为什么“小孩子”爱看?因为他们相信爱,相信希望。我觉得人长大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会改变,这很正常,但是心中最根本的东西不会变。心中植根了爱与希望的人,遇到一些丑恶的事情,也许会对这件事本身失望,但是不会对人生失望,不会对世界失望,会有勇气继续去争取、去奋斗。我觉得这才是文字、书籍对一个人最大的意义。退回到李荷西的言情小说。这本《所念人,所感事》呈现了很多种类的爱情,有死别,有生离,有遗憾,有圆满,但是主题只有一个:爱。即使对一个人失望,也不对爱情本身失望。即使错过一段感情,也要在下一段感情中全力以赴。勇敢去爱,勇敢去生活,像没有受过伤那样。我喜欢李荷西笔下那些勇敢、坚定的人,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温暖地守护自己的爱情。要那么完美做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当“更好的自己”?时间自有安排,听从你的内心,放手去爱,命运之门总能接住你的归途。

路过你的心上

文/火焰蓝灵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我承认我又犯懒了,书是跨年之前就看完的,可是到现在才开始写读后感。一开始就答应了荷西姐姐要送她一篇读后感,却一直忙忙碌碌到现在。人生是一场华丽及漫长的旅行。在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会发生许多事。但这些经历不会都像车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景,有的可能是风、吹拂了你的脸颊,有的可能是鸟、叽叽喳喳地引起你的注意。还有的则会变成你心间的一根倒刺,拔不掉也遗忘不了。散文集,我看过的不是很多,像《所念人,所感事》这样的故事性散文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感觉很不错。就像午后一杯暖暖的咖啡,甜中有苦,苦中有甜。最主要的就是很贴近生活,在几个故事里面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是贴近生活的缘故,所以让我有一种他们就在我身边,甚至能够听到他们的心跳,触摸到他们的体温。我想,这应该就是荷西姐姐独有的神奇吧。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看了一下书的简介,上面说荷西姐姐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的故事。然后我就在想我的童年和我的青春年华,不是没有出国门,只是大部分的出行都关乎治病与比赛,还没有过一次真正像样一点的旅行。说实话,我并不像其他人说得那么文静,我骨子里其实非常好动,非常喜欢出去玩。只是身体的缘故让我不得不安静地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我理想的状态就是背着自己的照相机,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用手中的相机复印下所有的美好。就一个人去旅行。可以坐火车,或是步行。去看一看即将消失的村庄,听一听百态的人生故事。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邂逅一段美好的爱情。爱情,就如荷西姐姐写的那样。有遗憾,有悲伤,也有愉快。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一段属于自己的经历,是来丰富记忆,为人生照亮的光。其实我感觉人一辈子都马不停蹄的,无论结了婚的,还是单身族,都一直在行走。谁与谁擦肩而过,谁与谁相恋一场。永不停歇。人生也像是一次漫长的舞会,谁都不会提前知道谁是谁的王子、谁是谁的灰姑娘。前进、后退,然后转圈,最后路过你的心上。很感恩命运让我遇见荷西姐姐,感恩让我在茫茫网海看到了她,并读到了她独特的神奇。作为一个小小的粉丝,只想这样像姐姐看到的星星一般地存在着。不打扰,不喧闹,只是静静地陪伴,就好。期待姐姐的下一本书,也希望姐姐在辛苦忙碌的同时,多注意身体。你的星星也会非常努力,努力让自己也闪亮起来。做闪亮着的普通人。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对,这就是书名所来。谢谢白居易爷爷,你是小登的本家呢。还有一个书名,结自于书中收录的一个故事《姑娘好勇敢》。我特别喜欢,几次三番想和编辑大叔闹革命,把书名换成这个。但大叔说:“不行,不够文艺。”.....好吧,我还是很喜欢《姑娘好勇敢》。后来书名跟圈里的朋友分享了下,大家都说,哎呀,和吴念真那本好像啊。可是,取书名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吴先生的书呀,绝对不是抄袭!!此处认真脸,严正声明!其实,我们一共给这本书取了18个好名字。咳咳,比如我心水的有:《我曾温柔呼唤,而你恰有应答》、《总有一个人出现,让你原谅生活的刁难》(版权所有,不要抄走),这俩都很符合我书里的深情故事。但是编辑大叔就是很喜欢《所念人,所感事》,真的很想知道他是什么星座。好吧,其实,这个书名我也挺喜欢的。但是,有点拗口。我记了3天才记住。(真的不是脑子不够用,一孕傻三年。)后来,要写文案了。编辑大叔写的,我不满意。能不能不要用“落幕”?那改成什么?剧终?......好吧,还是用落幕吧。然后我又想闹革命。自己写了文案。如下:你问什么是爱情?百度百科上说:这是一种生物程序。你问什么是甜蜜?游戏介绍里说:这是一种攻击性武器。你问什么是思念?元稹有诗记载: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你问什么是失恋?搜搜问问上说:就是吹灯,灯熄了就到此结束了。要寻找另一个持火种的人来点亮剩余的生命。你问什么是相守?知乎上说:就像与自己的胃在磨合。满足、消耗、疼痛、治愈。你问什么是勇敢?心理咨询师说:不是不恐惧,而是恐惧却依然去做。你问什么是成长?生物课本上说:就是从一棵渺小的芽,变成一枝美丽的花。关于问题,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思索。慢慢来,慢慢看,这本书会告诉你另一个答案。也许不准确,但一定会戳到你,或者你。。。。。这个写的多么动人呀。。。。但编辑大叔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文艺。不行!好吧,我又写了一个。午夜梦回的床榻,偶尔放空的窗边,喝一杯咖啡的时候。你有所念人,亦有所感事。当曾经亲密的人从自己的生命中远去,当美得不像话的希冀渐次落空,当越来越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被刺痛,并因疼痛变勇敢。开始明白,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只需要将心比心。这世上一切的因果皆由心生,所有的经历都成全了成长的意义。所以,慢慢来,邂逅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这个是不是够文艺??我怎么这么有才!好爱自己。算了。编辑大叔说,我很欣赏我写的“落幕”。我就要落幕。好吧,我明白了,大叔你一定是狮子座!!豆瓣名改成李荷西吧。为什么?我很喜欢贵小美啊。改!好吧。改。我怎么这么乖!好爱自己。后来书下印厂了。后来亚马逊有预售了。可是我还不知道。然后我的微博有一天收到一个评论:《所念人,所感事》是不是你写的呀,我都在亚马逊下订单了,但是不敢确定。你有新书了竟然都不做一点宣传!T-T是一个读者。真的吗?我的读者先我一步得到了书的最新消息。我特别特别感动,然后我就得瑟了,在朋友圈发了广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爱我就去买买买。我微信好友一共不到150,然后那天下午,看到38个刷屏,为我加油。再次泪目!我人缘怎么这么好!好爱自己。第二天,豆瓣图书链接做出来,发了几个好友。然后曾经合作过的几家杂志社的编辑来跟我要书模,我们帮你发书讯!泪目!多谢!小学群里在炸锅:我告诉你李答应,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出书的活人!李答应,在我的感召下,我的美男同事大早上起来就预购你的书,然后着急来上班,秋裤都忘了穿,冻成狗。你给负责买药。李答应,我做你经纪人吧。我这么貌美,不会让你失望的。.......他们真的很逗比。(鉴于我在群里的地位只属于答应级别,所以有了这个谐称。)大学群比较坏,既然你这么有才,明年毕业聚会主题词,就让你写了。那你们买不买我的书啊?你自己带过来,签上大名,送我们!.......他们真的很任性。嗯。以上纯炫耀。但此刻,深深的感恩。写故事写哭自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有时不知不觉脸都湿答答了。写得乐呵呵也有很多时候,写高兴了就在某宝血拼。但更多的时候,会自责,会忧心忡忡,会飙脏话:妈蛋,这写得什么玩意儿?我怎么这么精分!只有更爱自己了。嗯。以上纯凑字儿。好吧,感谢你的耐心。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

我也要和大宝一起看云

刚开始喜欢上李荷西的文儿,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22岁,还每天做着遇到一个完美男朋友的少女梦。我不知道自己读了她的多少个爱情故事,完满的,中断的,美好的,不美好的。我被她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所吸引,幻想着自己就是女主角,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爱情。就是在这些吸引中,我偷偷记住了李荷西这个名字。因为她,我养成了每个月有两天去报刊亭买杂志的习惯。买来第一件事就是边走边翻,寻找一个叫李荷西的女孩写得小说。或纠结,或美好,触动着内心,跟着变纠结,变美好。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她的博客,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看她的日记也成了我的功课。缘分这回事儿就是这么奇妙,几年后的一天,我为了爱情离开北京,奔赴合肥。我认识了我的小偶像。现在还能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长卷发,齐刘海,穿着一件姜黄色长款毛衣开衫,围着水墨蓝的碎花围巾,隔着很远就对我招手。直到我跟她非常熟悉,熟悉到去过她的家,吃过她做的无数次饭菜,她说有个变态每天搜索她的私人博客……额,我告诉她,那个人不变态,只是很喜欢你的小说,也喜欢你的人。因为那个人是我……第一次记住李荷西这个名字,到今天我看到了她的书,已经整整6年。她的慢悠悠,就像她写的很多爱情,没有一句在向你急切切的讲着关于爱情的道理,却在读完,让你慢慢明白很多道理。  我爱她细腻又少女感的文字,俏皮可爱却又从容淡定。那么多爱情故事,有学生代入感的青春,也有工作后的正美好。看到美好又有意思的姑娘,我会想着,我也要做这样一个有幽默感的好女生;看到吵架,我也会想,一定一定珍惜美好,不要像十七年蝉,不要事后才记起,爱神听我说。  《所念人,所感事》里的爱情长大了,少了一些青春晦涩的爱,多了一些成熟而美好的世界。细细的读完每一篇,我也憧憬着和大宝一起看云。世界之大,生命之冗长,在这最年轻的的的岁月,经历这些美好与不美好的爱情,让人沉淀,成长。  我其实是想写这篇新书的书评,可是也搞不清该怎样特别正经的写一个书评。由着性子写下来,是对过去的回忆,对当下的认真,对未来的憧憬。我爱这些文字,爱这些故事,你能经历的,你不能经历的,都可以看到读到,心留一丝缱绻与了然。带着更多爱上路,继续专注的行走在这个世界。

一念

真本书值不值得买呢,我认为不值得。首先没有购买的价值,而且也一定的说,没有什么档次,看看电子书得了,亲。如果真心喜欢,可以纳入。荷西小姐的文字小清新到美丽,有种张嘉佳的感觉她笔下的爱情我懂,我也亲身经历过一二,不过,我只是不懂,不懂女人的那颗玻璃心,那颗七窍玲珑心,那张诡辩的脸,那张虚假的脸我不懂爱情,我亦不懂女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亲生兄妹

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为了分手

这个世界,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写故事的人。因为,爱情故事永远都有它的市场。它就好像是温暖冬天里的一碗鸡汤,或浓或淡其实无所谓香气,只要暖即可。贵小美同学更名成了李荷西,然后封面上就有了这么一个看着陌生的名字。但这并影响我对她故事的热爱。开篇的第二篇《可是你没有》我之前还有做过广播节目。有声版点这里:http://www.lizhi.fm/14512/13818912864619910作为早年一个也写爱情故事的伪文艺青年。我总结爱情故事的套路如下: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为了分手。前面不论铺陈多美好,后面一定会以生病、死人、父母反对、劈腿、莫名其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等等一干理由分手。而最虐心的不是我们如何在一起,而是分手之后我们彼此的成熟和变化。我们有时候喜欢爱情,是因为爱带来的疼痛。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不喜欢写感情故事,或者不乐意去讨论爱情。因为那背后赋予的细节、情绪,甚至是各种人生里的不堪,都远比职场的郁闷、迷茫来得可怕的多。男生写爱情故事永远不如女生。因为女生足够细腻。所以女生写出来的爱情故事很感人,哪怕是再平凡的普通事。哪怕是一个渣男的爱情,一个备胎的独白,只要配合了细腻的文字和心理描写,都最后会变成了【我们不是花心,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寻找那个对的人】,或者是【就让我以朋友的身份也好,让我呆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在爱情故事里,所有的性格和行为都可以被原谅。女主或男主都是有着性格缺陷的人,他们或许冲动、或许懦弱、或许如何如何……总之,因为残缺,才更需要找到另一半。而这种性格所引发的骨子里的某些点,往往会对读者以投射。所以无论是自私的人、花心的人、自闭的人、长得不好看的人、有雀斑的人、甚至安于做一个备胎的人、都在最后的最后会遇到一个很不错的人,这样的人对他温柔以待,这样的人对他呵护备至,这样的人对他不离不弃……平凡的我们看着这样的文字,也就被治愈了。仿佛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人的洗礼一般。所以,这碗鸡汤的暖,只有喝的人才知道。李荷西的文字和故事都有巧思。既不像一些文艺女子到后期化身成了文艺女神,写出感觉极具逼格的玛丽苏故事,也不像一些女友、爱人、知音系作者,套路化明显,一篇文章看完,你只记得一句话。或者可能这篇文章就只是为了这一句话的动人所铺设。当然,女性作者的行文障碍是,写作容易没有画面感。所以对比张嘉佳之类的大咖司的电影镜头感,女性的细腻和温柔似乎更适合做成广播节目,配合音乐和诉说,情亲浅浅,柔语依依。学会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告别和分手的过程。我们这么爱读爱情故事,不过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过平凡经历太少。我们总是渴望恋爱,可又怕被伤害。我们总是希望不断去分手,去寻找,可又怕找到最后,还是孑然一身,满肩疲惫。所以爱情故事最美好的地方是,它有结局。合上书,到了句末,这一切就可以结束。感情最美好莫过于开始,彼此试探小心琢磨,不拒绝,不主动。感情最让人记得的,莫过于分手之后,还记得,忘不掉,合不了,然后一个人熬成金刚不坏。下一次再继续……能一生爱下去的人,都是不愿意长大的人。他们风流也好,任性也罢,不过都是自愿。红尘里的这一杯酒,有人就是贪念爱恋,也未尝不可。但大多的凡人,都只是一生里恋过几次,爱过几次,伤过几次,最后就是结婚生子,然后平淡如水。所以这需要爱情故事,让一个人的一生,活出几个人的经历。哪怕没经历过,在别人的故事里,跟着活一次,也好。

给我一个恋爱的理由 就是还相信有爱

我总喜欢读美好的文字有一种美感更多的是让我会心一笑喜欢那种嘴角弧线的角度至少在那一刻 我是温软的没有抱怨 愤怒我喜欢此刻的自己喜欢你的故事开始会让人觉得美好 让人不自觉的微笑步入故事里时又看到扑扑落下的眼泪为 自己 为 故事中的人物 落泪相信每个故事都是的真实没有感情是写不出打动人的文字最朴实的讲故事 才最入人心喜欢这种方式 只因 被感动着喜欢你的老同学的归途喜欢你的爱神 周至清喜欢 那个愿意纠缠不清的 管大壮我想看到书里更多的故事想说句 感谢你 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

不值一读

看了百分之40终于弃文不看。前面几个短篇不错,但是从第七章开始各种狗血受不鸟女主的性格,就是一个大写的“作”,连篇累牍描述自己现任多帅自己多喜欢帅的,红果果对颜值低的追求者加以嘲讽,一边和大叔红酒电影暧昧一边跟人描述自己前男友多么暖心,感觉女主都快要掩饰不住绿茶气息。本书6分不能再多了。

愿你会很爱我,我尾行随你走天涯

第一次知道看李荷西的文字,是出现在豆瓣热门日志里。那时她还叫贵小美,初次看到的文章是尾行,被她看起来淡然实则感人万分的文字给打动了。于是关注了她的微博,还有微信的公众号,还听了荔枝FM里有人读着的尾行的故事。人与人大概第一眼初识就能感觉到彼此是否对彼此的脾气和喜好。第一次你看一个人写的东西,唱的哪一首歌,演过的电影,会直接影响到你以后期不期待她接下来的作品。我一直羡慕会讲故事和会绘画的人,她们总能用最直观的东西给人最直接的感触。李荷西便是。其实,我的经历不多。在生活里,我是个不善言辞但是又想表达很多东西的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共鸣,那种感觉太棒了。李荷西的文字里,总能给人感觉到一股风淡云清,但是又特别执着的力量。她故事里的姑娘,大多都是单纯而美好的,尤其是对待爱情。现在现实的姑娘太多。对另一半的要求往往都先是物质化了。前几天我跟同事一起出门,提起谈恋爱的问题,他说我不要太挑剔。我说你应该知道我的为人,我从来不去计较一个人的条件,我只是需要个心意相通的另一半。而往往这是最难的。这样算不算太矫情。我太羡慕李荷西文字里那一个个勇敢找到真爱的姑娘。她们太幸运了,有着自己的固执和温柔,所以这样的姑娘们,运气肯定不会太差。那些故事,你会哭,会笑,会懂得,也会慢慢坦然,该放下的放下,该向前的向前。我也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遇见那么一个人,我什么都不说,他也能懂。愿你我都是。

那个似曾相识的侧影

  荷西的这部书稿,我收到得很早,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看着。由于还在忙着写一大堆英语文书,便一直没能静下心来谈谈感想。好在这本书的文风与它的结构一样温暖无害,一个一个的小片段,一点一点的小温馨,好像是一段段温柔的睡前故事,每夜絮絮地说上一段,没有紧迫地抓着你一股脑儿看完。  这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融进了琐碎生活里的一杯热咖啡。  这些故事,总让我想起儿时读的《湖边有棵许愿树》丛书:温暖贴心的好男人至清,经历挫折的钱琛,木讷又痴心的肖松……他们当中,有的是珠联璧合的爱情,有的是心满意足的携手,可总是在读者的心慢慢随着主角松软下来的时候,“哗啦”一声,所有的宁静温馨就这样骤然被打碎了。或者,前头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到了末尾,我们却看到了一丝温柔的曙光。  如果放在十几岁,看到这样的故事,我恐怕会揪心好半天。  可是,二十岁再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只是笑了笑。笑的是笔者荷西的调皮和任性,她把故事里的哀伤变作丝绸,一层一层覆盖在我们面前,如真似幻,让人既要怜爱,又要叹息。  写故事的荷西,像极了一个任性的少女——她故意给我们看一些温馨琐碎的片段,当我们几乎要信以为真的时候,她再不经意地掀开帘子,给我们看那个哀戚的结局。  是啊,年轻人总是偏爱某一刹那被刺痛心脏的快感。因为年轻,所以不怕受伤。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是要艰辛,越是要鲜血淋漓,方才显得珍贵。  类似的故事,我在张嘉佳那里也曾看到过,只不过荷西的故事里多了几分女孩子特有的柔软。如今的说书人,总善于将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讲得细腻真实——除去了电影电视的狗血跌宕,撇开了长篇小说的层层铺排,就像是随手从生活中揪一个人出来,把他的伤口和心事一层层剥开,等我们观赏过之后,再把他们温柔地放回原处。  或许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两重身份。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们表情麻木地走在生活里的模样。而荷西,却揪出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那张伤痕累累的面孔。  对,这是一本故事集,这书中的每一段都只是故事而已。  可是这一个个故事里,那些遍体鳞伤的人,也许每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走来走去。我们不曾与他们交谈,也看不到他们的眼泪,唯有在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在看着这样温馨的,残酷的,柔软而凛冽的片段时,我们会心头一颤:咦,这个人,我好像认识呢。

寻觅,等待,遇见,试探,靠近

看这本书,不需要书签。因为每次都是翻开目录,看对哪个故事的名字最有感觉,就翻到那页去读,读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才肯罢休。文字或诙谐,或深情,都像丝袜奶茶般顺滑,让人有一种阅读的快感。生命中每一个时刻都是重要的,从来没有小事发生,也从来没有不重要的时刻,只是我们不一定有这样的敏感。这些细小的情节,都没能逃过李荷西的双眼,她将它们记录下来,融进了每个故事之中。我猜李荷西也有一颗敏感的心。(此梗请见李荷西给我写的书评O(∩_∩)O~)《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我们之所以无休止地谈论着青春,也许并非我们怀念的那段时光有多精彩,而是因为我们怀念在那段时光里的自己。那时,我们无畏。那时,我们不会因为担忧在爱里可能受到伤害,就不敢疯狂。青春,如果不在爱里疯狂,就在爱里迷茫。每个故事都只是故事,可我们还是如同傻子一样,为故事里的人惆怅唏嘘惘然。那是因为每个爱情故事里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或是那个我们曾经心心念念过的人的影子。我们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了别人的故事里。于是,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经历了好几次不同的人生,拥有了好几段不同的爱情。可是,终究,我们自己的爱情还是要在合上书后,去寻觅,去等待,去遇见,去试探,去靠近……大概没有人不需要爱情吧,就像没有人不会受伤。总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谈论到地老天荒,比如远方,比如青春,比如爱情……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面前窗外的树枝上,有一只小肥啾正撅着屁股欢快地叫,与我只有一面玻璃相隔。手机几乎闲置下来,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是一台笔记本,我一直没给家里办无线WIFI,笨重的笔记本还插着几年前的计时流量卡,本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原则,现在我都是数着时间掐点上网,其实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懒。南方的冬天来了,现在并不特别的冷,可是却非常美,清晨起床时,会发现地上结了薄薄的霜,树上的叶子却还是很青翠,最近小区里来了一大群肥肥的麻雀,昨晚我出门撒了一把小米,今天就得到了“回报”——一大清早,小肥啾们就在窗外叽叽喳喳吵个不停,非把我叫醒不可。每个人都尝到过爱的消逝、梦想的破灭、所珍爱的一去不复返。好在,我们还年轻,还可以重新再来。一页页翻着这些故事,就像书名中的一样,那些所念人,所感事,就像是吉光片羽一样涌入脑海,令我一度非常惊讶,原来自己的生命中除了先生之外,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人,他们曾经出现过,陪伴着我度过青涩的时光,又渐渐散落在人海。我是多么幸运,所有美好,不美好的一切,都得以与人分享。李荷西的这本书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书中的人物都好像有点似曾相识,要不是确定自己和作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都要忍不住丧心病狂地去搜寻自己的高中同学录和大学毕业照,看看有没有一个这样的熟人存在了。后来转念一想,啊,也许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做代购的小姐妹、曾经胖得像维尼后来减肥成功的青梅竹马、在感情中坎坷不断的朋友?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某种不知名的病毒——虽然书中主角的那些感情从未一一体验过,但被感染时,心底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难过,我捧着书坐到咖啡酸掉,昨日憧憬期待的蛋糕也不再香甜。一个接一个故事读下去,就像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地热恋失恋,    身边要好的女朋友最近被检查出肺癌,交往多年的男朋友第一时间选择了分手,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偏偏明面上还要找一个“性格不合”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她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我陪她喝了最后一场酒,喝完之后,她绝口不提前男友,豪气万千地宣布要开始积极治疗。我知道,她并不是没有遗憾,相伴多年却因为这种原因分手,如果这就是成年人的恋爱方式,那么这个世界也未免太虚伪。在这本书中,当看到类似题材的故事时,我不由自主地拿来做了一番比较,嗜好特别的女主角用子虚乌有的病试探走了年少清贫的男朋友,却爱上了真正患病的BOSS,这并不是一个狗血洒满地的虐恋故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一点成人世界的现实——年长的人给不起爱情,也不会生硬地拒绝你,而是给你模棱两可的暧昧,就像在暗夜中给了你一点希望……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真诚吗?在李荷西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中表达的感情都不一样,但却都无疑是真挚的,我们一次次与幸福擦身而过,路过了一盏又一盏照亮前程的路灯,最终寻获的,会是幸福吗?  我第一年遇见先生时,有天心血来潮,自己去路边推三轮车贩花草的老伯手中买了一盆茉莉花,当时小小的只要五块钱。现在,它已经亭亭又生发,长满了好几个花盆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有多少清香沾露的茉莉花,是我们亲手摘下,送给别人家?

又有谁还在相信梦想和爱情

昨晚在微博看见了李荷西出了新书,《所念人,所感事》,我就一直给我老公念叨,我不算认识,但算知道的一位超级厉害的写手,出了一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有高兴和失落。高兴,是因为,在这个杂志逐渐败落,纸媒萧条的时候,她还在坚持,并且出了书。失落是因为我自己,从最初看她的爱情故事,到自己开始写爱情故事,再到现在,很久不曾动笔,我似乎自己遗忘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出一本自己喜欢的爱情故事。所以,我多么羡慕她,甚至嫉妒她,只有她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还在写着让人感动的故事。我看过书中的《爱神,听我说》,爱一个人,最极致,莫过于会变成那个人,走他走过的路,看他看过的风景,感受他感受过的喜怒哀乐,才算真正地爱过。作为一个曾经对爱情也有过各种感受的我,似乎被生活早已打磨地麻木不仁,可是,我依旧被她的爱情故事感动着。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又有谁还在相信梦想和爱情呢,所以,祝福她,越来越好,也希望,我向她学习,有一天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如果你要你凝望,就必须凝望至灵魂最深处

这句话在当下,最最适合于爱情。我理解的爱情,必须是有仪式感的,一生最少也得有一次吧,然而我们看到的爱情是这样的:年纪到了,大家找一个人凑合,不去等待,不去追寻,对待爱情浅显、媚俗、甚至统一标准。爱情应该是静默的,无声的。不是嗷嗷喊的,不是嘎嘎作响的。李荷西这时候站出来说了,爱情,不是这么回事。拿到这本书,我立马看了两个故事,然后我想起曾经拯救过我的一本书。我想着,若是这本书能早几年到我手中,我会躲避掉多少折磨,多少不悦,多少个残酷的黑夜,多少次钻心的疼。我想起的那本书的名字叫《湖边有棵许愿树》,准确的说是一个书系的名字,这本书出版于2003年,是当年的超级无敌畅销书。畅销到满大街都是盗版,据说这本书的策划人现在在图书圈子里面也是被视为奇才的。老一辈的图书策划人还在拿着这个书的策划来敦促新入行的人。2005年,这一年我失恋了,然后我满大街瞎逛,上什么课都听不进去,不知道累,像被把魂抽走了一般,我知道这样下去就坏了,我急需找到一件什么东西把我的魂叫回来,于是我去了一个那种每个地方都有这样一个名字的书店,找到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书店叫育才书店,书叫《湖边有棵许愿树》。我买到的这本盗版就是《湖边有棵许愿树》,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9065/,10块钱。真的,就是真本书把我给治愈了,我相信,我还会遇到更好的爱情,我相信下一次的爱情不再会和我擦身而过。相信爱情确实是存在过得东西,然后我脆弱的肉体就红彤彤复苏了。然后这本书到现在还在我老家放着。说了这么多想说什么呢,我觉得《所念人,所感事》给了我第二次这种感觉。周五拿到的书,然后周六早上我起的很早,起来洗了澡,吃了早餐,就躺在床上看书。《所念人,所感事》是匹配时代的爱情,是符合我们生活经验的爱情,那些我们曾经陷入其中想不明白的事情,被李荷西就这样温婉的捣碎了给我们看,一边残忍着扒着我的内心,一边沉稳得说着我们的往事,然后让我们痛心疾首得感悟着。这样的李荷西在我心中伟大的发着光。别看李荷西那么不温不火的给我们往下讲一个故事,你可要小心点,一不走心,就给你啪擦一个猛击,爱情就变了。我认为李荷西的故事最最珍贵的就是不把爱情强权化,爱情可以是一刹那,爱情也可以是恒久,有些先死过,后来又活了,有些死了就是死了,还有些其实压根就没有发生过爱情。爱情其实就是这样,很多人一生其实没有遇到过爱情,自己也不知道,都是演给自己看,演给别人看。爱情就是能瞬间死亡的东西,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了。更巧的事情是,我们编辑在前几天发来了一篇文章让我看。这篇文章叫《而我的门总能接住你的归途》,我玩豆瓣没多久,这篇文章其实早红了,然后我是因为我们编辑推荐才看到。看到这个标题,我突然想起来,我的一个女同桌,曾经就给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然没有李荷西这样精辟。现在的她在老家嫁了一个不如意的老公,自己在小学教着一门音乐课,生了一个女儿,每天在QQ动态上抱怨着自己当年没有勇敢去闯世界。她那时候就盼望着有一个爱人,能容纳自己所有的风尘仆仆。《所念人,所感事》让我最为触心就是静水深流般的念人,感事,嘎巴脆的清新。

更相信爱情。。。

女友买的,上厕所的时候随手拿了去看,看了几个故事。。。怎么讲,我竟然还被那个爱神听我说感动到了。美好动人的爱情太少,这个世界多一本这种书的存在,也是一种有爱:)姑娘们都可以看看,小伙嘛,瞧瞧也未尝不可。或许,你也会更相信爱情了。

道不尽红尘爱恋

拥有一份浪漫美好的爱情,寻得一个彼此深爱的人儿,组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相信是大多数女人的理想。少女时我们渴望浪漫、甜蜜,长大了经历了红尘的洗练,转而渴望踏实、温馨、或者干脆不再相信爱情,选择踽踽独行。然而,我们于芸芸众生中遇到的那个人,他或许正是我们前世在佛前苦苦求得的结果。无论悲还是喜,都曾触动了心灵。荷西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或许我们曾经经历,或者正在上演,它总能拨动你的情绪,触动你的泪腺,让你笑着哭泣,收获满满的感动,为爱坚持。

每读一次都是心动

认识李荷西是在杂志上,很喜欢她的作品,明明是最简单的文字,偏偏能组合出最动人的句子,一路追随,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和她的名字在杂志上不期而遇了,那是份别人无法体会的惊喜。但,每读一次她的文,仍感觉自己和她之间还是云泥之隔。我想,那是她的天赋。

但是现在,还是喜欢

荷西的每一个文字,都传达给我一种执念,那种有点天真,有点固执,又有点可爱的感情。我读荷西的第一篇是《让一碗热汤红了眼眶》,在现在这么多写爱情的人里,她真的是最简单的,没有什么奇怪的造词,不算多么惊世骇俗的桥段,却就是打动了我。最后那一句,今年十一,他们结婚,就好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摸了我的心,一下又一下,我看了好几遍,然后疯狂的推荐给朋友。正好在和朋友做一个 APP,叫犀牛故事,就邀请她去做我们的作者,我开心的说,我找来一个很会写爱的女生,她很棒。然后是《尾行》,这样一个有点忧伤的故事,被荷西写来,还是温柔的,我从来不知道有人会这么的会爱和会写爱,她的世界里,不是像我们一样,总是呈现了大片空白,而是每一刻、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颜色,尘埃落定后,却还是能留下很多。然后就默默的看她继续写,悠悠然的,一篇篇写下去。故事不仅仅是故事,它们是活的。看过一篇以撒辛格的童话,名字叫《说书人纳法达和他的马儿苏斯》,这个故事改变了我们很多人。 我想摘录这个故事里的几段放在这里: “一天过去后,还剩下些什么呢?除了故事,什么也没有。假如故事没有被流传下来,人类的生活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时候,我也会读到一些觉得很难相信的事情,可是当我到了某些地方,却听到这类事情的确发生过。假如一件事今天不发生,很可能明天就发生了。假如不是在这个国家发生,也许会在另一个国家发生;假如没有在地球上发生,或许会在别的星球发生。那些有眼睛可看,有耳朵可听的人,一生之中,会知道很多故事,足够他们讲一辈子给他的儿子和孙子听。” “今天我们活着,可是一到明天,今天就成了故事了。这整个世界,全人类的生活,就是一个好长好长的故事啊。” 李荷西就是这样,在用一只普通的笔,把这些生活,把她经历过的世界,完整的,温柔的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发现一个更美妙的世界。

有些姑娘,是种温暖的存在

网络上到底有没有可能交到朋友?对此我一度很怀疑。因为网络毕竟是虚拟的,没有日常生活的维系,很难建立天长地久的感情。刚刚上网那时候,我也曾抱着结交天下朋友的想法,碰到谁写的文章打动我心,就大大方方地发消息去说:我可以认识你吗?然后,对方表示通过,再然后,我们在QQ上互表倾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荷西不一样,她是我在网上认识的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认识荷西已经很多年了。那时候我们还都在朝着期刊界发展,有时会给同一家杂志写稿子。偶尔在杂志上看到署名李荷西的文章,风格淡淡的,有种邻家女孩的俏皮,于是对这个名字留了心。后来在编辑的博客上看到一张作者们的合影,里面有个美女笑得耀眼生辉,我这个人素来偏好美色(不论男女),于是马上对编辑说,把这位美女的QQ号给我,我想认识她!美女这种生物,因为稀缺,往往容易高冷。奇怪的是,这位叫荷西的美女随和得简直可亲,一点都不高冷。我们天南地北地聊,大致是文艺青年们爱聊的那些话题,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甚至正在暧昧中的男人。正天挂在QQ上的人难免会遭遇一两场网恋,那个时候,我正好有了网恋对象,她推荐了一首歌给我听,是萧亚轩的《类似爱情》,至今为止,我觉得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网恋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可以说,荷西见过我最失态的一面。也许是因为她太平易近人了,所以那些在老朋友面前都不敢说的话,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她倾诉。你知道,她不会嘲笑你,她也不会把这当成你的把柄,等到日后向你发难。这些年来,我早已不写杂志了,我们都已为人母,也都还在坚持写着一些兴许很多人认为上不了台面的文字。和很多网友一样,我们曾经打得火热,后来又渐行渐远。但是当我碰到烦心的事,焦虑的事,总会想向她说一说,因为我知道,荷西一直在那里,永远都在。我早已不网恋了,甚至连当初喜欢的网友叫什么都几乎想不起来了,那个和我聊网恋对象的女孩子,却成为了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曾经问过她,你为什么要叫李荷西?她说是因为喜欢三毛。在我看来,她身上集合了三毛的俏皮和荷西的温暖。世界如此无常,有些姑娘,却是这无常世界中恒常温暖的存在,我所认识的李荷西,就是这样的姑娘。还是得说说她的文字。荷西写东西有股机灵劲儿,你读她的短篇故事,常常可以看到灵光一闪。她常写爱情,却并不戳破爱的幻觉,也许是因为在她心中,始终相信爱情。求不得,爱别离,多少恨,荷西的一支笔,写尽了痴男怨女的爱情百态。人人都说要爱得清醒,但这里看到爱的深情。这里要稍微挑点刺,可能是因为常写杂志,荷西的短篇“杂志风”浓了些,有些故事编造的痕迹较为明显。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影响她做一个好的织梦人。写字的路很长很远,是否能够抵达某个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手下的这支笔,记下了心中所念人,所感事。这一点,荷西做到了,但愿她以后能做得更好。

女孩子,爱的时候要勇敢一点

By 狸奴老妖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站在公交上一口气把它看完,一般在公车上不会有那么久可以看完一本书,但是那天车堵得厉害。到站的时候,正好合上书页,然后我下车,走到路边,无法抑制地呕吐起来。不不不,请不要误会,这和李荷西的书没有关系,只是车上太挤,人太多,堵车的时间太久而已。李荷西一定不知道,我很早就看完她的小说,因为经常买一份杂志,而她是那本杂志的写手。我经常看到她的文章,一个个或许甜美或许哀伤的爱情故事。我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文字里的那些姑娘,都有种热烈的执着,在爱情面前,有着一份近乎盲目的勇敢,肆意地去爱,才不去在乎你对我是不是同样心潮澎拜,才不去在乎你跟我之前有什么结果,我只要爱你,这样,就已经足够。跟李荷西聊天,她说:女孩子,爱的时候要勇敢一点。这些年断断续续地看了她很多文字,而直到这本书在我手中被翻了一路,我看了她笔下写过的很多故事,却依旧很遗憾,我早就学会了该怎样勇敢地生存,即使蹲在马路边吐了一路,也可以淡定地起身,然后若无其事地去楼下超市买上一把面条。可是,依旧从来都没有学会在爱情里勇敢。总是咋咋呼呼地逮着谁都叫亲爱的,动不动就说爱死你了,却只是因为喜欢凑热闹。每次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喜欢谁?要不要帮你去表白啊?我总是懵懂,不明所以,不不不,那不是喜欢,不不不,至少不是那样子的喜欢。要真是喜欢一个人,一定是小心翼翼地藏了又藏,才不会让你们都能够窥探得到。可是李荷西的笔下的那些女孩子,却一个个的勇敢得让我嫉妒。比如《爱情听我说》里的俏俏,可以随意地问向火车上一个刚刚认识的男孩子,“你,要不要做我男朋友?”她百分百天真,百分百热忱,然后,那个男孩子,居然也正好,给了她百分百的爱。还有《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里的Z,那个身患疾病却依旧爱得活泼天真的姑娘,她知道自己不完美,她会在他面前自卑,却依旧,怀揣着满腔孤勇地去爱一个傻乎乎的男孩子。带着他一起走进生命中最真正热烈的美好。还有《鼻子》里那个傻乎乎的谢晶,喜欢上一个摄影师,想成为他镜头下美丽的样子,于是去给自己整了一个完美的鼻子,可是最后。他爱上的,不是她的鼻子,而是她那时候的勇敢,叫他蓦然心动。还有《我们一起去看云》,因为一面之缘喜欢谁一个人又未尝不可,她在他的世界之外自在游走,谁能保证有一天,生活和时光,不会再一次把他推到她的面前。之后的日子,一起看云就好。……在这本小小的书里,李荷西写了很多个故事,大都与爱情有关,大多数的故事里,都有个热切地勇敢地去爱着的女孩子。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个女孩子,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略有些凌厉的眼神,她笑起来的时候,确实温柔正好的样子,她大踏步地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她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却依旧愿意为了爱情去赴汤蹈火,她奔赴的不是一个男人,只是在爱情中不断被滋养被成长的那个自己。她知道,无论是好的爱情或者是坏的爱情,都会让自己越来越好。她知道,每一次恋爱,都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每一次失败的恋爱,都是为了最终遇见对的人。”“每一个痛苦过的夜晚,都迎来了新的黎明。”“黎明总会到来,对的人,也会。”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有一天会学会勇敢,可是我知道,对的人,总会到来。你怀念的人,你感动过的事,总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往,而那个人,总有一天,会来。

如果那么轻易遇到你 这漫长时光有何意义

最开始关注李荷西是因为一篇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写的真好,不管是不是真实的,反正让我感动了,并且正面的相信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一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管这个世界多么浮躁,你要相信还是有真爱存在的,马上过完25岁的生日就要迎来26岁了,我不知道他何时出现,但我会一直等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到来

湖边有棵许愿树

我想起的那本书的名字叫《湖边有棵许愿树》,准确的说是一个书系的名字,这本书出版于2003年,是当年的超级无敌畅销书。   畅销到满大街都是盗版,据说这本书的策划人现在在图书圈子里面也是被视为奇才的。老一辈的图书策划人还在拿着这个书的策划来敦促新入行的人。   2005年,这一年我失恋了,然后我满大街瞎逛,上什么课都听不进去,不知道累,像被把魂抽走了一般,我知道这样下去就坏了,我急需找到一件什么东西把我的魂叫回来,于是我去了一个那种每个地方都有这样一个名字的书店,找到一本关于爱情的书。

爱的最终幻想

因为不在豆瓣长久停留,所以对很多作者都不太熟悉,在李荷西的文章开始在豆瓣广为流传时,我属于后知后觉才知道的。看过几篇小说,觉得写得不错,倒是没有细想究竟不错在哪里,直到拿到了这本书。李荷西和我是同一个编辑,所以还算熟悉这本书的模式,稿子内容应该没有大动,在书名和文案上肯定下了一番功夫,看到作者自己写的日志,也知道了这其中一些故事,读起来是有趣好玩,但编辑和作者的周旋绝对称得上是斗智斗勇,谁能够说服谁,成为了做书时最漫长的过程。这本书的故事一一读下来,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在无论的故事下,都会有一种气在。这种气或许可以理解为武侠小说里行走江湖的剑客内心的那团信念,也可以理解为爱情故事中主人公矢志不渝的爱慕,还可以理解为成长过程中对于内心追梦的坚持。虽然作者笔下大多都是爱情故事,但是贯穿整本书的这股气,是觉得非常可贵的创作源头。我和作者不熟悉,坦白讲没有过一次交流,但很显然,在她的文字中我与她已经进行了几次对谈,不管是她笔下的文字部分,还是在文字中隐约流露出的作者内心情感,我都认为这是一个为爱而生的作者,因为心中有爱,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因为有爱,才能够在滴水不漏之间,把一个故事写到了极致,这份对创作的极致书写,源于她的爱,当然也有刚才我提到的气。我很喜欢简介中的几句文案,时间总是让深得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这句话几乎可以概括这本书的主题,所念的人,所感的事,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深,亦或是越来越浅,无论你如何费尽心力去感受去铭记,有些人事,真的就是过去了,哪怕重新再来一遍,也不会是在最初的地点和时间等待你,你们的距离,真的就是隔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在书中作者笔下的故事,读来有些让人感动,有些让人欣喜,但最终都会以一种不见风雨的状态收场,这样的写法在目前的写作中其实已经比较少见了,已经有很多作者开始习惯将大起大落变成故事是否好看的标准,但李荷西却用非常隐晦的笔调为你铺展开一个磨人的故事。如果说其他作者的文字是一记重锤,重重敲打在内心,让你看得到痛感受到热泪。那么李荷西的文字,就如同一张粗糙的砂纸,反反复复摩擦读者的内心,你甚至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但是猛然间却发现,内心已经是血肉模糊千疮百孔。说不上哪种文字更好,但我觉得,后者可能有更加绵长的力量。爱情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漫长的人生中,谁不会经历几段爱,谁不会遇到几个人渣,我们都谈爱情如何填补人生中的各种遗憾,但其实正如作者所言,制造出更多遗憾的,却恰恰也是爱情。有些时候我们回过头去想,如果当初没有遇到那个人,是不是自己就会活得更加快乐?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是否还会选择那个人?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我也问过很多身边的朋友,他们在认真思索之后告诉我,虽然受尽了痛苦,为爱伤害了自己。但如果重头再来,依然会选择这段爱情,因为每个人都会在这其中爱过,轰轰烈烈过,那还有什么后悔?如果人生就是一碗白开水,那还有什么滋味?这本书,就是写了很多有滋有味的故事,带着天真,带着直率,又有一点绵长的言情味道,是一份灵动,加上浪漫的催化剂,变成一个个的故事被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读来意味深长,却又不容易忘记,在这样一个阅读也成为快消品的时代下,有一本带着滋味的书被我们阅读,是非常难得的体验。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了那么多的爱情故事,有的遗憾,有的圆满,但我想作者不仅仅只是为你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是告诉了你一些道理,我说不好作者最后究竟到谈什么,但必定与爱有关,珍惜、失去、遇见都夹杂其中,成为了一份人各有异的爱情问卷。但在这本书里,你几乎看不到一些极品的人,或者说人渣,他们虽然都不完美,但也没有到恨之入骨的地步,或许在作者的思维里,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都拥有被原谅的权利。即便我们对一个人失望,也不要对爱情失望,即便我们对爱失望,也不要对生活失望。生活最大的益处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你燃气希望,而爱,是这些方式当中最有效的一种。勇敢去爱,勇敢去生活,勇敢去邂逅你想遇到的人。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正如萧秋水老师给这本书写的推荐语一样:时代背景、传达爱的方式、爱的载体或会变化,但人对爱情的追求,出乎本能,永恒不移。谢谢这本书让我重温爱情的美好和忧伤。就算历尽沧桑,也要相信爱情;就算世事沉沦,也要追求美好。我依然相信,爱有包容一切的能力,如果遇到了彼此对的人,那么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只需要你们笃定对方,共同为那个结局而努力。但结局不是固定的,这其中有太多的变数,所念的人,所感的事,都是生活中美丽的偶然,而当这份偶然出现时,如何将它变成你的必然,是爱情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和抉择。未来太远,爱却在当下。爱的幻想,不是希望可以与一个人白头到老,而是希望可以在每次的遇见时懂得珍惜,在每次分别时不留遗憾。爱的最终幻想,是有过炽热和清冷,有过欢笑和泪水,是在彼此携手走过路上的每一处风景,是因为爱而变成更好的自己。爱的最终幻想,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等待着你,度过轰轰烈烈的热恋,陪伴你走过以后细水长流的人生。如果爱一个人,则应该像爱生命、爱世界、爱家人一样地爱TA。如果能够对一个人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其实就应该是在说,我爱你,而经由你,我爱这个世界,并且也更爱这个世界里与你为伴的自己。

每本书的39页都是最好的。

《所念人,所感事》是本挺有意思的书就像冬夜里,一只大猫静悄悄懒洋洋钻进被窝。我觉得最有共鸣的就是主角爱点很低。主角无座票火腿肠开场的恋爱就是大家共同的青春。爱总是开始的很随意结束的很刻骨。多少日夜面对无解的煎熬谁也挺不住。不剧透太多,大家去读读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只有假装自己是水,似乎才能解渴。只有假装自己是光,似乎才不惧黑暗。只有假装自己是你,似乎才能感觉到你。时光如栈桥,余生一起过。另外,我觉得每本书的39页都是最好的。

所念人,所感事,花香满满

  看杂志这么多年,不止一次朗读过李荷西的故事。不是看,是读出来。特别她的爱情故事,总是自然不矫情。她的故事能冲破时间约束,在过去的10年或未来的10年,还是那么深入人心,她从心底发出对爱的呼喊,哭过或笑过而不后悔,然后发现,爱是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爱与慈悲。我看过的那些故事里,谁不曾爱过或被爱过,因爱伤害过或被伤害过,那都是人生的洗礼,所以每一个故事即使过程伤痕累累,但结局总是温暖满满。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朗读,你可以在夏天的葡萄架下,秋天的落叶下,寒冬的暖炉前,把那些故事从春夏秋冬读到白云苍狗……然后时间可以静止,故事里的爱可以永恒。只有充满了爱,这个世界才花香满满。原谅我如此的唠叨,我不过是实话实说。比如她在《爱神听我说》,她与他在火车上邂逅,她的不羁与他的朴实成对比,很多人不看好他们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最长久,他用生命去承诺,去和解她与她母亲的不解,爱是原动力,无怨无悔。爱可以改变彼此。你可以听着梁静茹的歌,可惜不是你,朗读《可是,你没有》。她与他在暑假工邂逅,他们一起为老奶奶的房子补墙洞,那星光月色照着你我,晃动得让人不真实,如梦如幻。爱是在生活中,在工作赚钱,在吃饭穿衣中,我们因工作,生活的困顿对彼此的爱变得陌生,冲动,不理解。但时间会原谅来所有的过错。因为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是完整拥有彼此,如她在分手的第三年,她在海边为他祝福,如果想当初一样,站在地铁车厢里他拉着她的手,他也拉着陌生小孩手,不放手,或许就是爱的永远。所以才有《可是,你没有》,你没有牵着我手看日出日落,但感谢你曾经牵着我的手看日出日落。这样的故事看完,就算生活中的琐碎毛躁日益逼仄,也曾被爱人伤害冷落,但却依然相信爱情了。书还没看,但我是老读者,所以先发表一下印象。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值得购买。

青春就是用力受伤的精彩

在某本书上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六十多岁的日本老人,数年来一直坚持滑雪,从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放弃。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喜欢从山顶上滑下来时那种切断风的感觉。我想,对一个年老者来说,享受那一种用自己去切断风的惬意,肯定要接受很多艰难的考验,比如年龄、比如健康、比如寒冷,还比如危险,他很有可能摔倒后从此再也站不起来,甚至与世长逝。但是,他敢!这种敢于高高在上、又不怕摔倒的精神,叫青春!因为只有青春状态的力量,才会如此用力而无畏。《所念人,所感事》这本书里,李荷西写了一群拥有这种力量的勇敢者。不同于上面故事中的日本老人的是,他们正当青春,他们不是由山顶用自己切断风,他们是任自己用爱情疼痛心。一篇篇细读《所念人,所感事》书里的故事,是很偶然的一次出行。那天,我去另外一个城市给一位亲人挑选礼物,要坐很久的车,便一篇篇地读这本书里的故事。一读,便放不下来。每一个故事,都抓心,每个故事里,都有两个人,那样自然而又极致地爱着,表达他们那一场永恒的青春。李荷西的文字,清澈而又动人,这样的文字写出的故事,总是直达纯粹,哪怕爱一个人会流泪,不怕;哪怕爱一个人会疼痛,不怕;哪怕爱一个人会接受种种的不理解,也不怕。她的主人公们,就是要纯粹地去爱。许多话、许多行为、许多叛逆、许多不顾一切,都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自己要怎么样?有没有对错?有没有后果?都不需要。那些都不重要。甚至到最后,她们爱情里的结局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明明可以不用哭那么多,明明可以不用苦那么多,明明可以不用等、不用奔、不用疼,明明有一万种可以轻松漫过青春得到平静的理由,《可是,你没有》。正是因为没有选择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的平淡,才以一种切断平淡的疼痛,体会了用力受伤的精彩。没有认真爱过的一生,是苍白的一生,而没有真实疼过的爱情,是苍白的爱情。当有一天,我们也白发苍苍时,我们也敢于去切断青春与后来的那道分界线,真正剖读自己的青春时,一定会说,姑娘,好勇敢。

不错的,好书

不错的,好书,点滴间的感动,娓娓动人,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但能打动人心的爱情才能成就一本好书,书写的不错,直指人心。有时候我们一直苦苦追寻,或者只有到最后才能明白,一转眼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所念人,所感事,所逝去的时光,所经历的人事,所或者悔悟或者无悔的青春。

所念人 所感事

李荷西说,我走过很多的山,见过很多的人,听过太多的故事,可总有几个故事,让我动容。时间,总是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首先这本书的封面特别的美 是我喜欢的类型 但是在我看过写一段话的时候我确定我真的想要认认真真无人打扰的情况下来慢慢的细细的品尝这本书的内容 它让我有了很大的读书兴趣 尽管我还没有读过这本书对于作者写这本书的简介的时候我认真的反复读了几遍 我打从心底的喜欢这本书 这是我第一次这那么长的评论 虽然写的不好 但因为我并未完整读过这本书 所以只能这样子 等我从头到尾的读完这本书 我会在写一次评论的最后祝作者的书畅销无通 大麦

来日方长

2013年8月29日申请的豆瓣账号,2013年12月14日写了豆瓣里的第一篇日记。当初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来由申请账号,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来由写了第一篇日记。一直到2014年接近尾声,才决定要写豆瓣里的第二篇日记,是有关于李荷西的。我们的缘分,好像也是无来由的。只是在刚刚好的心情里,看了一篇刚刚好的文字,喜欢上一个温度刚刚好的女子。她初时的豆瓣名就是贵小美,嗯,贵小美,一瞬间就让我想起《白日焰火》里的女主角,桂纶镁。白日焰火里有很多幕,是在冬天雪夜里,她一个人沿着那黑夜走。冷冷地,隐秘地,孤寂地。我甚至都可以想象这些年她有多少个深夜里,一个人,一盏灯,一段音乐,合着键盘里跳动的旋律。到如今,终于期盼到了。《所念人,所感事》是她出的第一本书。我关注她时,这本书还没有出来。在无数个工作间隙里,在下班后的夜幕中,在温柔的梦乡前,我习惯性地一篇篇一篇篇地读她的文字,仿佛置身于她的故事里,同她一起呼吸,一起欢畅嘬饮,一起惆怅落泪。甚至于我的男友,看到我这样的投入,都会在一旁无奈地叹息。

爱情的酒只有一杯

“女人像书,S是一本虐心小说,读完之后,身心惘然。但Z更像励志心灵鸡汤,读过之后,会与这个世界和解。”这是李荷西在小说当中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写得好,所以拿来做个开头。早年看杂志时没少看荷西的文章,她的文字有别于旁人,字里行间带着点诗的味道,还是标准的标题党,早年的一些标题都非常动人,基本上过目不忘,如《爱情比爱人老》《那人沿着鸥鸟的路旅远去了》《爱神听我说》等等,太多了。与别人不同,她的故事都很温暖,算不上虐心。文很干净,又带点俏皮。《有人在街上遛猪》里面遛猪的姑娘,《鼻子》一文当中对鼻子有怪癖的男主角,通篇读上去轻松好玩。我偏爱的那两篇是《搓澡》《让一碗热汤红了眼眶》《二十四桥仍在》这几个故事当中带点淡淡怅然。就像开头说的,她的故事让人看完之后会与这个世界和解,但没有那些令人生厌的鸡汤。然而我对文章的排列顺序不是很满意,总觉得没有排好顺序。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阅读。文章里好句子随处可见。我摘了一些。《可是,你没有》里她说:“所谓爱情走到末路,大概就是从第一个烦不胜烦开始”。《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生命中,总会有被各种欲望所劫持的时候。不止物欲,不止情欲。更多的是对内心满足的贪恋。当然,这不是错。人会追求内心的满足,是本性。但追求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有人选择自私与玩世不恭,有人选择隐忍与温暖包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更不要去以‘坏’来定义没能走下去的爱人。在我看来,每一份爱情的开始都不是以分手为目的的。没能走下去,是天意。不停恋爱的人,不是花心,只是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毕竟,要携手到白头的另一半,并不是那么容易遇见。抓紧时间去让自己更美,更好,不要让生命中属于你的那个人等太久。我很确信,我们是彼此对的人。我们的现在和以后,都是天意。所有爱情事件或者事故,都是枯燥生活里美丽的偶得。爱情,从人身上席卷而过,带走了一部分灵魂,留下的全是恍惚。有过倾心的人,有过诗的灵感。有过热烈,有过眼泪,有过爱情。水杉见证。每个人都会有过清醒的黑夜,独自挨过的那每一分钟,都像是生命在拷问,也像是在解读困境。我也许可以爱很多次,但爱情的酒只有一杯。相信什么便会得到什么。相信爱情的人,会得到爱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直感觉李荷西的风格和张小娴有点像,但是究竟说不出是哪里像,为什么像?就好像一个姑娘撑着油纸伞走过江南的雨巷,另一个姑娘在初冬的晚上,悄悄塞给过你一块糖,此后你含着糖块时,莫名会想到雨巷的悠长,又会在某个落雨的黄昏,想到送给你糖块的姑娘。读完这本《所念人,所感事》之后,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两者在抒情的气质和人文的关怀上,真的很像。自由书写的时代已来临!只要拥有一颗向外表达的心,世界已然为你敞开无数倾诉的门。而回归心灵,关注个体的文艺作品,远比题材严肃,宏大叙事的文字更能触及凡夫俗子的心。李荷西的文字,向内而求,关注情感生活中的普通个体,以情绪的铺述流转架构故事,短篇独立成章,人物设定简略,颇具可读性与趣味性。以下,谈谈我对这本《所念人,所感事》的文字的理解:一自由朴素的文风天然流注;说李荷西的文字朴素,并不是说她的行文质朴,而是她在书写时呈现出的一种天然的状态,不求修饰,像秋天的柿子林,看得见的红润挂在青苍的枝头,却不显得妖娆;像素颜而青春的姑娘,不施粉黛,却清丽可人。可贵的是,在行文中,李荷西持续的展现出一种悦然的才气,激灵劲儿从文字间蹦跶出来,水珠滴落一般,不时砸中读者,沁人心脾。二旁逸斜出的叙事自成风格;此处的“旁逸”并非是指在故事的描述中采用多角度、多线索、多穿插的方式行文布置,而是指叙述本身并不刻意力求齐整与简洁。读李荷西的短篇,常常会产生这种感觉:有些句子会忽然从故事的陈述中横逸出来,拉开读者的思路;有些意向含混,似乎和整体架构难形体系。然而这种手法,回避了技巧上的执着,自成风格,特别是短篇中的叙述露白和断章设置,与旁逸斜出的书写风格意向混搭,在骈漶之间,虬枝盘错,有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阅读快感。三清新富有生活化的题材温暖人心这本《所念人,所感事》在整体取材上非常的生活化,人物贴近读者,故事不乏戏剧性,却并不以“急转、离奇” 的情节取胜,自由的文风,清新的题材,贯之全书。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自爱自强的人文情怀,有别于现代流行的“伤感、颓废、孤傲”强调的情感故事,以“不喧哗、自有声”讲述者姿态,温暖人心。卡尔•波普曾指出系统中的“钟与云”的形态:钟是一种简洁有序的系统,可以用还原性方法进行界定与评估。你能够拆开一个钟,测量每个部分,并了解它们是如何组装在一起的。云是不规则的,动态的,异质性的。一片云并不容易研究,因为它每秒都再改变。李荷西的文字之美,正体现在她对笔下故事系统性的云叙事方式,一旦她打开这种流动性的、自由的、旁逸斜出的书写方式,她笔下才情涌动的故事,就会呈现出一种让人难以捕捉的曼妙情态。书中《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我们一起看云》、《让一碗热汤红了眼眶》都是这种系统架构的成熟作品。《所念人,所感事》全书23篇故事,不求文字峥嵘,情节耸听,在婉转自由的叙事中温暖人心,清丽自然,恰似邻家女孩李荷西同学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云中谁曾寄,锦书自由来。

我有所念人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这出自白居易的《夜雨》,是他新乐府中的一首,唐朝诗人中我反倒不太爱盛唐时的诗人,更偏爱晚唐,其次是中唐,而白居易则是我最爱的中唐诗人。白居易是个很让人着迷的人,心从来系着天下,但是柔情都给了女人和诗歌,他终其一生都在倡导新乐府写作,极力将诗歌导向为时事而作,但是他想不到他最让人留恋缠绵的就是他的幽情诗了(此处的幽情诗不是固有名词,是我定义的,即发之幽情的意思)。他更想不到的是一千多年后,有一个亦很美妙的人用他的这首诗作为了自己第一本书的名字——《所念人,所感事》,他若是泉下有知,该发出何种叹息呢?爱了一生的女人,又让他体会到世事的凉薄来,当然那是樊素和小蛮,和这个李荷西并无关系,可是真无关系么?细想下来却又有了点关系,冥冥世事,皆有缘牵。诗发微情,一动发则动全心,故而诗歌能以极小的裁量散发出巨大力量,而小说似与之相反,以巨大裁量言其一点幽情,故能振聋发聩,震撼人心。《所念人,所感事》即是如此,绮语丽情,满腹缠绵,是要多温柔的人才能写出来啊?虽然我和李荷西不过萍水人生,但亦能透过一个个文字感受到此点。就我所知,她是一个温柔的妈妈,是个贤惠的妻子,是个友善的朋友,是个聪明的生活者,是个温情的写作者。写作就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用温情的笔触写下来,各人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或什么也未得到,只消暇了一个午后, 然而这已经足矣。在此本书里寻觅到一点幽情,微情,感受到作者的机俏,睿智,为自己的生活添一抹色彩,加一点味道,那就足矣。言有尽而意无穷,此评就此打住。白居易这首《夜雨》太凄怆,我就再添一句罢:“既学头陀法,便无诸法相,缘劫皆是缘,何必说凄惶”,亦祝李荷西健康顺遂。

所有的得到与失去

有次半夜,梦见一个走了很久的人,容貌和往事都清晰如昨,我在梦境里又重复了一遍惨痛的离别。醒来失声,看着窗外日光一寸寸爬上黑色夜幕,路灯渐次灭了,一盏又一盏,像心里那些原本亮着如今却黯淡了的光。我想,人,是从来都不能和那些伤痕和解的。能做到的,只有暂时的忽略和搁置。也许有一天,它们不再构成对你的威胁,也只是因为,充实的新生活美好的新伴侣慢慢地挤掉了它们原本割据固守的空间。于是,你终于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所以人生不过是一次次的得到又复失去,它让你成长让你坚强让你无所畏惧。或者一次次的失去又复得到,它让你温暖让你感激让你尽洒热泪。这本书里,讲的就是这样的得到与失去。失去总是有原因的,有些因为死亡,有些因为病痛,有些因为不爱。得到的原因远远不如失去丰富,所以“得到”那么难,不止需要两个相爱的人,还要恰到好处的时间与恰到好处的地点。只是,如何得到,如何不失去,都无答案。沧海桑田,天涯咫尺,只愿所有得到的都能被珍视,愿所有失去的都能被忘记。


 所念人,所感事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