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1642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4474776X
作者:张佳玮
页数:176页

作者简介

●莫奈之后,再写伦勃朗
●艺术史达人张佳玮从最著名的《夜巡》入手
描摹生动的荷兰黄金时代市民生活
再现不为人知的欧陆绘画传统
复原光影大师伦勃朗的跌宕人生
●一书双壁=好读文本+精彩配图
开创莫奈之后新的欣赏热潮
一幅《夜巡》将荷兰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之前他被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之后他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狱。“他一度和黑暗抗争,一直到了最后,他和黑暗讲了和。他的人生恰好经历了荷兰的黄金时代,他的笔触也纪录下了那一段时光里,人们可以拥有的欢欣、光明、荣耀、痛苦与黑暗。”

书籍目录

1642年
荷兰人,自卫队
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的三十六年人生
关于绘画
《夜巡》
尼德兰的云翳
萨斯基亚与盖尔特•狄克斯
艺术家不知道账簿是什么
伦勃朗的细节
女人的问题
孤独的大师
依然是女人的问题
破产
情人、儿子与当时的写照
最后的大订单,最后的绝境
没入黑暗之中
尾声

内容概要

张佳玮,生于无锡,后居上海,现住巴黎。自由撰稿人。主要作品有《朝丝暮雪》《再见帕里斯》《瞧,科比这个人》《无非求碗热汤喝》及《莫奈和他的眼睛》等。


 伦勃朗1642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画家晚年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或者生前困顿无人识,死后享誉盛名早已不是新鲜事,伦勃朗不是特例,但唯独他留下了60多幅油画、铜版画或素描自画像,为自己半生富足、半生潦倒的人生留下了最深刻、也最直观的人生画像。透过这些自画像,也让我们这些后来观望者有更多机会了解这位画家的艺术成就、生命状态和内心世界。英国美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在《伦勃朗序说》中写道:“即使是对绘画没有任何兴趣的人,也会被他作品中那种其它画家作品中无法见到的形式所感动。他似乎一直挖掘到人生的根源,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伦勃朗的画作,直接而深刻地表现底层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色彩也让他一直被视为“在视觉艺术领域,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同属一个量级的重要画家”。英国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美学家以及形式主义美学的创始人罗杰·弗莱一直难以表达对伦勃朗的复杂情绪,他一方面极为推崇伦勃朗的“心理想象力是如此崇高,假设他用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话,他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家或小说家之一,而他的造型建构能力却同样出类拔萃”,“伦勃朗总是以其才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他深刻的想象洞察力与过人的天赋之间的斗争,激起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在1921年《毕加索》一文中将伦勃朗刻画为一个“他自己奢华天赋的牺牲品”。研究伦勃朗,逃不开人生中三个重要时期的自画像(莱顿时期(1628-1682)、十年幸福时期(1632-1742)、中晚年时期(1642-1669) )。从1628年到1669年,41年自画像创作,画作中自画像从"画目不清"到"神情痛苦"再到"不屈不挠"的精神状况表现,直面丰富细腻的精神内涵,感人至深。后人对自画像的研究,将伦勃朗的这一特点定性为善于“自我审视”的极端化证实,即通过自画像自我审视、自我解剖,自我感知,而以独特的光影技法准确生动又极端真实地再现这种感知状态的表现。普通磨坊主家庭的出身,让伦勃朗一惯踏实又实事求是,择善固执的人生态度反应于艺术作品上,则是坚持按自己的想法作画,坚持内心自由的艺术创作,绝不迎合当下市民的审美趣味,此志至死不渝。在1642年《夜巡》一度不被认可时,在后半生生活日渐困顿时,也不改初衷。他曾说:“我是磨坊主的儿子,哥哥是皮鞋匠,即使用世界上所有的丝绸锦缎,所有的雀毛花边加在我身上,都一点不能改变我。”张公子的《伦勃朗1642》全书不过9万字,小品文主题式书写,每篇篇幅也不很长,文字轻快,比较易读。内容中规中矩,谈的还是伦勃朗的自画像、代表作所处荷兰黄金时代的兴与衰以及生活际遇和磨难大小事。难得的是作者艺术相关专业在读,对伦勃朗画作本身的细节,像用光、色调、明暗关系、画风变化、微妙的心理动机等观察细致,这些点评让人欣喜。然而也因这种小品文独立篇幅书写,篇章内在关联并不是很强,让读者对伦勃朗生平有稍许的只见枝叶不见树的遗憾,也只能浅尝而己。
  •     虽说张公子红遍豆瓣,但我却只知其人不知其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张公子的大作,文笔精简,没有任何的拖沓,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看得我心慌慌,心中呐喊,伦勃朗啊伦勃朗,你可别因此而堕入深渊啊——这是在伦勃朗的画不被人看好,从人人羡慕到过街喊打、妻子去世、仆人欺上头、恋人去世的时候,绝对真实感悟,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艺术家,却依然坦然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说,伦勃朗是一个对于画画尤为热忱的狂热份子,甚至是到了偏执的地步,一门心思认定了画画。其实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是随笔集,记录或评论伦勃朗的画,翻开第一页,才知道,哦,这是一个故事,开始的大环境描写,并未让人着迷,渐渐就被吸引,最后到了不看完绝不罢休的地步。看着伦勃朗的一生,起起伏伏,但无论遭遇或好或坏,他都沉醉于光与影的变幻莫测,就像一个作画之人,对于外面的风风雨雨全然不顾,偶有屋漏细雨,只抬眼一秒,继而又沉浸于个人创作中。伦勃朗曾经风光过,是因为一幅画,但跌入深渊,却也是因为一幅画,成也是败亦然,当然这成败只是众人赋予的,在我看来,伦勃朗先生绝对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让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同样有梦就去追,并全然不顾,一心为此。有人说,所谓的梦想,不是说要多坚决,而是把每件事做好,自然实现心中所想。用小说一个个带入伦勃朗的画,细述伦勃朗的一生,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巧妙心思高明之处,你不会觉得谈论画作评论手法有任何的不合时宜,只是会惊叹于伦勃朗的狂热,画作手法一步步的精进,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有想到另外一个故事——《悲惨世界》,同样是以环境入手,写主人公的起起落落,我记得我那时看到中间的时候,还哭得很厉害。伦勃朗把画画做到了极致,而冉阿让却是坚持心中至善至美到灵魂消逝。
  •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蒙娜丽莎》前观者如堵,如果你留意,当能听到中国各地的方言。不过,相形于苏利和德农两馆的热闹,陈列着尼德兰-弗兰德斯-荷兰画作的黎塞留馆二楼,相当地冷清。就是在这里,有个伦勃朗厅。客观而言,卢浮宫的伦勃朗收藏并非顶级,荷兰和俄罗斯都有更优质的藏品,但是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高,卢浮宫专辟一厅理所当然。我想,在张佳玮的《伦勃朗1642》中,与卢浮宫馆藏伦勃朗作品的再度相遇,实是情理当中——网络时代,名画的影像早已铺天盖地,但是亲临画下、凝神观看的所得,毕竟不一样。张佳玮在巴黎修习艺术史,此书既有专业视角,也有通俗风格,而后者,可能正是参观卢浮宫的中国游客所急需的。伦勃朗与卡拉瓦乔等艺术家一样,在世时一度享有盛名,此后戏剧性地为世人所遗忘,直到后来的世纪,再度为大众所热捧。艺术趣味的转化、有识之士的提携、馆员教授的兴趣、大众传媒的鼓噪,都是“经典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1930年,同为荷兰人的著名通俗作家房龙出版了厚重的《伦勃朗传》,对于伦勃朗在20世纪的走红功不可没。在以后的岁月里,学术界有“伦勃朗学”,出现了肯尼斯·克拉克、格雷·施瓦茨、欧内斯特·范魏特宁、思凡特拉纳·阿尔帕斯等著名研究者;而在图书市场,伦勃朗为大量作者编辑提供了饭碗,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的“书籍”一项里,以“伦勃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是令人瞠目的6186个。致力于文化普及的明星作家西蒙·沙玛,在2001年推出的专著《伦勃朗的眼睛》厚达800页。因此,张佳玮的这本“小书”注定不能满足所有人群——话说回来,谁又能呢?在《伦勃朗1642》中,张佳玮举重若轻,将笔力用于他一贯钟爱的三个领域:社会背景、私人生活、画家之眼。伦勃朗所生活的时代,恰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富裕度冠绝欧洲,有着全世界规划最美妙的城市生活,也有着务实上进的独特民族气质,画家群星璀璨,艺术市场相当繁荣。与其它国家明显不同的是,荷兰的绘画市场没有得到教会的实质性支持,加尔文教派规定教徒不能膜拜祭坛画或任何神与耶稣的替代品,同时也反对天主教使用绘画和雕塑进行圣徒崇拜。法意等国所崇尚的“大画”——宗教与历史题材的鸿篇巨制,在荷兰只有天主教派和大贵族才喜欢,上升的布尔乔亚们则青睐“日常生活的颂歌”,亦即那些用于装饰居室内部空间的“小画”,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风俗画,一位英国游客曾写道:你无法找到一位没有收藏油画的鞋匠。张佳玮巧妙地在本书的开头几节对伦勃朗时代的荷兰进行了介绍,历史、军事、政治、贸易、市场、建筑、饮食、婚丧,特别是画家公会的作用、画家的关系网络及一般交易程序,林林总总而又简明扼要,是艺术社会史的写法。令学术界一直纠结的是,伦勃朗是不是荷兰黄金时代艺术的代表?因为在众多平滑、细腻、圆熟的“荷兰小画”中,他的粗粝、厚重、率性是那般不同。荷兰伟大的史学家赫伊津哈曾锐利地指出:“伦勃朗始终在努力描绘一种不同于荷兰共和国资产阶级生活的另一种生活。”从题材上说,伦勃朗虽然画过少量的风景和静物,但他的所长是在肖像画和历史画。需要指出的是,加尔文提倡对圣经原文进行细致研究,因此很多收藏家对《旧约》题材的“历史画”更有兴趣,伦勃朗画了不少以日常生活画面表达神圣历史寓意的作品,非常符合加尔文教义的要求,尽管他本人是更加激进的福音教派门诺教的成员。他的很多画作,看似风俗画,实则宗教-历史画,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他失败的关键。当后来,“时代趣味”逆转,布尔乔亚们沉浸于精致的物的世界,审美趣味也迈向甜俗之时,伦勃朗的画风与题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如作者所指出的,“他是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同样也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狱。”伦勃朗的私人生活早已是公众话题。他与第一任妻子萨斯基亚的伉俪情深,他与女仆盖尔特·狄克斯的身体关系与敌对关系,他与后来的生活伴侣亨德克里琪的相濡以沫,皆被各种传记作品大加渲染。伦勃朗所创作的准春宫性质的速写和版画,也吸引了许多好事者的关注。这方面,张佳玮毫无恶趣味,他只是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一些“关键时刻”,在书中,是1642年,《夜巡》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此前是功成名就,此后是落魄潦倒。想来,作者对于“红人被黑”的社会现象感同身受,他指出,“这是每个时代的特征:一个年少成名、思维领先周遭的天才,总会吸引足够的仇恨,在他略不顺意时,便泰山压顶而来。”伦勃朗此前婚姻美满、订单不断、买下的豪宅价值一万三千荷兰盾,是“成功”的代名词,此后则墙倒众人推,其人其作要一百年后才重新获得地位,世态之炎凉让人太息。正因为有这样的黑暗背景,有情有义的亨德克里琪、懂事明理的儿子提图斯,才像伦勃朗笔下的光明,那么微弱却又那么珍贵。张佳玮对于画家的理解,除了社会环境、心理趋向、艺术传承,也合理地向生理方面扩展。《莫奈的眼睛》里他把莫奈的“眼疾”放在重要位置,同样,他对伦勃朗的眼睛也非常感兴趣。根据2004年哈佛医学院的一份报告,伦勃朗的双眼无法准确对齐,但是这点眼疾,恰好可以帮他拉平他所看到的形象,将之放到二维的画布上。张公子由此而来的一大段实在精当,值得抄录如下:“所以,对他的眼睛来说,有形的物体是一块块的斑点,我们看来无比简单的颜色,在他眼中错综复杂。许多色彩和光影构成了我们所见的事物,许多色斑彼此映衬,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所以他一再尝试寻找这个,他相信画的主体有颜色,重叠交错,人浸泡在光中,犹如鱼浸泡在海洋里。伦勃朗穷其一生,跟光做游戏,然后慢慢让光减弱。他画出了质感,让你仿佛可以靠手触摸。他画出阿姆斯特丹的阳光,微弱昏黄,常如在地窖之中。他能够感觉到一些东西:在即将流逝的光影里,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模糊事物。是这些事物构成了物体的存在感——在他人看来是幻觉,但经他勾勒,便仿佛黑暗中也有生命似的。意大利画家看到阳光下最美丽的一切,伦勃朗则看到光即将流逝时黑暗中的一切:苍老、贫穷、痛苦和怜悯。”个人感觉,张佳玮以伦勃朗的18张自画像贯穿全书,非常聪明。自画像虽然可以算是丢勒的发明,但是伦勃朗却是发扬光大者。据传,某些画家受不了虚度光阴,几分钟都不行,因此自己给自己当模特,一有空当便画上一幅自画像。成组的自画像不仅记录了画家的人生轨迹,也使画家的自我认同得以呈现于观者眼前。伦勃朗是个极具个性的画家,他的这些自画像可能有画室课徒的功用,但不是面向市场的商品。早期自画像生涩、朦胧,画中人半遮半掩。中期自画像自得、骄傲,画中人或布尔乔亚打扮、或如东方酋长,时时“角色扮演”,处处得意洋洋。晚期自画像坚毅、悲怆,直面自己一如直面人生,画风也沉郁、自由,“非常伦勃朗”。我最喜欢1660年的那张《双圆自画像》,他戴着朴素的白帽子,简单的护肩,长长的工作服,左手拿着威尼斯式调色板和多支画笔,目光深沉坚定,如一位君王。实在说来,书中有了这些自画像,伦勃朗的况味就“尽在不言中”了。彩图长版见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385915693/附赠相册:伦勃朗自画像: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6552108/黄金时代的阿姆斯特丹: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9940082/?start=0破坏圣像运动影响之下的荷兰教堂内景: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9964340/推荐观看奇异的电影: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64751/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因为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领会最幽深的黑暗。
  •     冲着伦勃朗去看的。不知道写的是传记还是散文还是小说,所以实在不知道怎么评论。
  •     写得不错,看到最后有点感动。读艺术家的传记,张公子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保险的。
  •     作为去荷兰旅游的功课书籍,轻松了解伦勃朗的一生。因其轻松,故不深入。
  •     一般
  •     2015
  •     比百度百科全面
  •     伦勃朗先生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     1642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二世出生 1642年,清军攻克松山 1642年,《徐霞客游记》纂成 1642年,伟大的荷兰画家完成了那幅改变他一生的名画——《夜巡》
  •     看完想去荷兰
  •     比房龙那本信息量大。
  •     伦勃朗简直入画成痴了。幸运的是他像比利林恩一样,活在自己的信仰中,只有你相信的东西才能成为“真实”,而世俗的道德,名誉,可能就像中场休息的烟花一样,华丽而虚无。本来想说世俗的家庭伦理和爱情也一样,但幸好伦勃朗和林恩都遇到了真爱。
  •     张公子写的这篇伦勃朗传记,以1642为界,特别巧妙,前半生春风得意,后半生穷困潦倒,这大起大落的转折点居然就是伦勃朗最经典的传世名作夜巡。一个年份勾起了所有的悬念,埋下了所有的伏笔,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妙哉妙哉。
  •     很悲壮的艺术家一生。曾经很狭隘的思考过,伟大的艺术家是否都因为痛苦而伟大。如果没有经历的一切,如何能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彻底抛弃,迈向精神的天国。看过信息简史以后,逐渐领悟到这不是艺术家创造的美丽,而是他们给予自身精神以生命,这种承载于迷因的崭新生命形式,用无与伦比的内在吸引力不断寄居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生命因为他们而伟大,或许有一天,承载于基因的生命形式会被后代更加先进的生命所怀念和膜拜。
  •     干货满满,可读性很强
  •     看似一本流水账形式的传记,读来却不乏味。伦勃朗作为一位当代最能代表荷兰艺术界的绘画大师,当世时却与梵高一样卑微地挣扎于世。诞生了伦勃朗的那个17世纪荷兰,还是一个落后的欧洲小国,虽然身为艺术家的伦勃朗对除了绘画外的一切都不闻不问,他仍然无法免除社会对他的影响。阴暗、沉重,是他作品的主色调,正一如那个荒诞、混乱的荷兰带给每一个世人的感觉,而他的人生亦充满了挫折与不羁,让我不由得为他感到一丝悲悯。
  •     读涨工资的书,一在长见闻,二在图个轻松
  •     又是一个艺术家潦倒的一生(后半生)
  •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 热爱cosplay 和自拍 大师的人生若没有戏剧性那可能就不叫大师了对不对 为什么他谁都不写要写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你 可能是因为你的自画像足够有趣吧我猜
  •     因为对绘画史无感,所以是略过这部分读完的。张佳伟的趣味幽默,让人感觉在看一部轻松的科教片,并且是那种专门放给孩子看的。
  •     初步了解一下
  •     本来要在书店里搞报表,结果却翻完了这本书。出名太早也不好
  •     去荷兰国立前补的人物生平 也把荷兰当时的社会风气写到了 可以当科普小书看
  •     太短了,多写一些啊
  •     文艺复兴时期荷兰尤其盛产大艺术家
  •     依旧很张佳玮,聪明人的写法,脑子好使掉书袋。写艺术人物不如他写美食有天份,不过也算补了伦勃朗的课了。
  •     简直没有重点,像跟人侃大山般的随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八卦事件的兴趣大于对作品的兴趣,实在不喜。
  •     普及艺术
  •     看完重新关注张公子的公众号
  •     人生无常,伦勃朗的一生,由兴转衰,妻离子散
  •     一个人的精力值是有限的,专注于技术的人,通常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低能地让人捉急。
  •     见过光明 见过黑暗
  •     过山车般的人生最终化成他笔下无尽的深
  •     比莫奈那本写得好。
  •     伦勃朗被荷兰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天,也被庸碌的团体揪下地狱----他记录了那一段时光里,人们可以拥有的欢欣、光明、荣耀、痛苦与黑暗。没有门槛的艺术传记,张家玮写这种出乎我意料,更像是美术馆的宣传册子,易读不耐读。
  •     一直试图描绘的世界
  •     全程无亮点,实在太水了。而且作者对八卦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画家本身。
  •     读起来很轻松的人物传记。
  •     故事讲的挺连贯
  •     作者博学。但是写作手法简单陈述。不觉心意。了解伦勃朗一生是足够了。
  •     书虽小内容丰富,不错的一本通俗读物。
  •     大师的一生。
  •     非艺术爱好者读这个大概得困死,作为科普读物过关了
  •     2016-154,其中有一星是给张公子的篮球评论的。这本书只是伦勃朗的简单素描,并不激动人心,不过总算通过本书了解了荷兰当时的概况,也算是一种收获
  •     深入浅出,看得出公子的用功
  •     “艺术能给予艺术家安慰”
  •     只是觉得大家称呼张公子是有美好寓意啦。
  •     当年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第一次看到《夜巡》时惊叹不已,猜测伦勃朗应该是个富贵的宫廷画师。看完张公子讲述后,才知道了如今这些光芒下的家破人亡——而后来的无常,恰恰是因为这幅曾经不被理解的旷世名作。 “因为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领会最幽深的黑暗。”向被我误解的艺术家致歉。
  •     科普之作 慢慢竖立起形象 带我入门
  •     还是有太多“很多年以后”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