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213057755
作者:许倬云
页数:250页

作者简介

★为什么中国走向大一统,欧洲发展出列国并立的局面?
★16世纪以来,面对西方,中国为何无力招架?
★中华文明的复兴,机遇何在?
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书籍目录

001
前言
001
第一章中、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027
第二章中、欧上古政治制度的比较
051
第三章中西思想的分野
079
第四章中西文化圈的分合与扩展
109
第五章中、欧在中古时代的文化重整
137
第六章中、欧面对历史转折的关头
169
第七章中国的封闭与西方的开放
203
第八章现代以前:三百年间的差距
233
第九章结论

内容概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万古江河》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好书,几点感悟:1、环境对于文化、政治、社会的影响中国相对独立于东亚,平原地区较多,稳定的农业经济,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帝权与文官集团的制衡、儒释道思想与文化、政治的关系,社会经济网络对于国家融合的好处;商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塑造家族伦理、尊重传统、重视知识的文化基因,周封邦建国,形成“天命”观念与道德观念,将“天命”作为政统,祖先崇拜作为宗统;商与周都地处北方,地理简单资源贫瘠生活艰苦,强调人与人相处必须约束、节制,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即儒家思想(孔子山东人);南方环境优越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方可追求自我,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道家思想(老子南方人)。欧洲山地、湖海区隔,以城邦发展,经济自给自足为主,大范围的经济往来较少,主要通过武力扩张、不断移民,掠夺的方式拓展疆域,没有完善的帝国管理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来源于武力,一旦武力不及就分崩离析(马其顿、罗马帝国);中世纪,蛮族入侵(日耳曼人、凯尔特人、蒙古人),民族间独立发展相对独立,但是基督教成为融合区域的文化纽带,教权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宗教黑幕思想禁锢发展停滞是欧洲的黑暗时代;城市作为欧洲的活力单元,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航海大发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君权、宗教权的彼此博弈制度创新(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抖擞精神整装待发,其武力扩张、贪婪掠夺的本性再次激活,称霸世界几百年。环境是客观的,却影响着万物的思维与想象,注入属于它的基因。 2、物极必反的历史脉络中国地大广博,政治制度完善严密,思想发展与管控得当,经济交往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的三者互动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造就了华夏民族五千年不绝的伟大历史;但是稳定的诉求形成了明清政治帝权独大,思想理学禁锢,经济闭塞小农的极端,失去了政治制衡、思想创新、经济开源的机会,最终由稳定的繁荣走向稳定禁锢落后挨打的极端;欧洲山地湖泊,地理的阻隔,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局限,缺乏形成大区域帝国的基础,所以地方势力、宗教权力、城市资产阶级等各方势力多方博弈,这种分散与中国的大一统形成鲜明对比;在制度雷同的农业时代,中国的集约效应发挥更大的能量世界最富(爱好和平,没有扩张的基因),欧洲却经历了一千年黑暗的中世纪;但是极度的黑暗,造就了不得不反的环境,政治的分散给了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的自由与空间,结合欧洲武力移民扩张的文化基因,在中世纪的极端中孕育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种子,制度创新意味着效率升级,欧洲的发展相对于中国的禁锢守旧此消彼长,自此绝尘而去称霸世界。物极必反的奥秘,在“太极八卦图”中一览无遗3、人性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博弈孟子:人性本善,但也可能会因为欲望而丧失本性所具有的善;荀子:人性本恶,人必须努力让自己培养出向善的方向。人性善恶,善与恶属于道德评判,如果只有善恶之心没有善恶之行,就属于人的价值观或思想层面,而价值观或思想完全认同了善恶之观念,才可能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人的思想受外部环境与内部自我认识的影响,彼此博弈此消彼长互为因果。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解答,自我认识也是一个主观且形而上的问题,无法客观评判也无法确认,最能研究的就是环境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善或恶的形成。有句俚语:穷山恶水出刁民;欧洲的武力扩张,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恶劣,生活困苦基础上的,但扩张后的动力就来自于欲望,欲望专变为自私的动机,然后又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总的来说,环境温饱是人的基本需求,欲望是对物质的贪婪,两者在逼于无奈或者周边示范效应的刺激下,都有可能形成恶的种子。袁腾飞说,自古出身贵族的皇帝宅心仁厚(宋太祖),出身贫瘠的皇帝心狠手辣(朱元璋)。环境好的人,物质富足一般受良好教育或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自古中国的文化基因包含家庭伦理、尊重知识、道德品行,物质的基础和精神追求,更容易与人向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贫瘠更容易恶,精神追求更容易善。
  •     这本书的书名的最后两个字是“对照”——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意义!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了谈到中西文明的一些差异时,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一个词“比较”,然而,“比”往往要有高低上下,“较”常常要分胜败优劣。也就是说,在使用“比较”这个词语时,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而这种求必的思维,自然是片面的,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却往往在这个“比较”中丧失了正确的认识。自从清代的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之后,西方文明被人们捧上了天,无论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度”,都是在向西方文明看齐。即便是,新文化运动所引进的“德先生”“赛先生”也是中土无有之物,更有胡适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时至今日,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百多年前形成的“向西看齐”有增无减,然而国人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却已经渐行渐远了。以至于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说道“中国在感情上诚然仍是中国人的家园;但在理解上甚或精神旨趣上,当代中国入,尤其是知识分子,其心灵的故乡,却大有可能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在美国。除了技术器用层次、制度层次之外,在精神、信仰、知识层面,也早已离开了中国。”似乎昔日的“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已经被穿在身上的“洋装”所同化。然而就在国人仍然“固执己见”的同时,世界文明的格局已经趋于多样化,从而人类对文明的认识也已经提高,昔日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已经遭遇到去西方化的反动,多元文化的互相尊重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要想跟上这个世界趋势,国人也就需要重拾对中国文明的认识。但是,重拾中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天朝大国”的梦境中去,而是能够以理性的视角,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认识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趋势,这就是“对照”的好处。在以往的中西比较的著作中,有人曾提出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区别,然而这样的区分其实还是比较笼统的。因为大航海时代序幕的开启,无疑是西方文明依靠掠夺而强盛的开始,截取这一部分来与中国文明一较高下,中国文明无疑是处于下风的。然而一个文明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有渐进历程的,只截取在上升期的段落进行比较,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所以,必然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梳理中西文明各自发展的脉络——因为“道并行而不悖”。从这个角度来讲,但愿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可以让人们在“西风残照”之中,能看清“汉家陵阙”的价值所在。
  •     《中西文明的对照》,许倬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与《现代文明的成坏》、《大国霸业的兴废》似是一套书,篇幅、手法都相似。虽然结论未必尽然,但作为大家的一家之言,深入浅出,大约每个人都能看明白,还是颇多可取。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从旧石器时代地理环境的不同,到后来各个王朝制度的推进,中西文明的不同首先体现在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呢。比较概述和梳理性的小书。
  •     凑合看吧
  •     互为对比的写法,很多时候给人顿悟的畅快感。只是其中部分观点略显武断,值得商榷。
  •     把东西方历史梳理一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最后的结论还在隐隐推销自己的另一本书,无言以对。
  •     中西文明的分野很多,理解了中西文明的区别,才能对西方泊来的思想进行实用化改进
  •     很一般,不值这个价格。
  •     不错的通俗类历史读物,虽然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但胜在流畅易读
  •     从自然、社会结构开始,环环相扣叙述中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道路。宏观视角中规中规,至于细节可以从更多的书中去了解。
  •     写到后面越发泛泛…但大的格局还是受益匪浅。
  •     太精彩了,跟我刚看完的《秩序的沦陷》形成强烈对比,《秩》从细微处入手,还原历史现场,使历史充满立体感。而这本书从宏观角度入手,高屋建瓴,大开大合,非一般学者可以比拟。尤其难得的是,他与《秩》的作者一样,用通俗的话语写出来,如简介中说,他这是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可谓功德无量。
  •     没有深刻的对照,说了各自的历史。
  •     记得里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这样的朝代,居然可以存活三百年,真是一个可悲的奇迹。厓山之后再无中华,明朝的廷杖制度,清朝的三叩九拜与自称奴才,明清两朝的八股文与文字狱,将士大夫精神抹杀殆尽,可悲可叹。皇权的高度集中,思想制度的僵化,文人精神被扼杀,帝国偏守一隅,不思进取,我们的王朝由汉唐的开放繁华走向了明清的封闭落后。由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至今的西方,掠夺、开放、自由、创新、进取,因此远远地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去。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将中南美三大帝国的文明摧残至灭亡的历史让人不觉心惊胆战,也由此想起了八国联军侵华的不堪历史。文明在掠夺中消亡,也在掠夺中发展。该书算是历史普及读物,行文流畅、条理清晰。但不足的一点是,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不免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色彩,因此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客观真实。
  •     俗腔俗调,缺乏新意。史实就是干巴巴的大事记,没血没肉的,的确是“对照”而非“比较”,史论很少。从史实推到史论也够生硬。褒中贬西,感觉审视的宽严程度明显不一,一边是赞美诗,一边是严苛的批判。总之问题是那个问题,却没给出足够有说服力的答案,古对今的影响也缺乏论述。fuck,好作品在哪
  •     这一系列的书都差不多,无太大的可读性,比较简单地将相关历史梳理了一遍,浅显易懂,可以考虑作为教材。
  •     中西方的差异积累,特别是西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都呈现了出来,但对其背后深层次的自发秩序、阶级自治没有更深的解读。
  •     喜欢所谓的大历史
  •     从很宏观的角度分时代对比了中西方历史的各个时期, 值得一读。
  •     这么薄的一本书想讲清中西文明区别的根源实在很难。很多观点仅截取个别例子进行阐述,放在古今中外这么大的纬度里感觉难以信服。收获有限。
  •     许老这本写的一般。通读下来,总括的东西多,有格局,缺史实;有简述,对比不够明晰。厕上读物!
  •     大处着眼,颇有格局。读到后半部分,触动愈大,历史的真相,即使仅能窥其一二,这可见之处也尽是所谓创造性破坏下的缓慢前行,间或还有倒退。而今消费主义盛行全民娱乐,历史是什么呢?宫斗剧穿越剧历史剧里的麻木消遣愚蠢自得罢了。
  •     简明读物,比照中欧文化系统的起伏,条理清晰。
  •     通俗了解
  •     高-低-?
  •     马马虎虎
  •     视野不能狭窄和短促,结构和思想不能僵化。
  •     梗概式阅读,非力不及,普及之用,如果在全球通史之前阅读本书收获更大
  •     视野不能狭窄和短促,结构和思想不能僵化,在面对未来时,不要自限脚步,自设藩篱。来日多难,也多机缘,如何自求多福,全在我们自己的选择。
  •     中、欧两大文明经历着“驳”、“复”的进程,两大文明的替嬗,与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休戚相关。儒法中国,因其强大的修复机制和长期的强国家传统,形成了“超稳定结构”,然而稳定的另一面却是僵化。中欧文明的对照,给当下发展的实际带来了颇多的启迪,对于国家,也对于个人。此书的颇多论述,在阅读过程中,既不时与赵鼎新、金观涛、戈德斯通等人的史学观点形成呼应与对照,又不时与在冯克利、甘犁、张睿壮等人在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论述形成联想和迁移。应当是近段时间阅读过的不错的著作。
  •     有点俗,观点没有新意,对中国儒生阶级有种莫名其妙的崇拜。不过还是有一些知识点以前没有了解。
  •     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与前几本互为印证。又,这书写来原就为了普及个常理,都是些浅识文章,不纠细节,道理说的就明朗。老先生一直说文明社会层面上的成住坏空,几本书说下来,记得牢牢的。
  •     像过山车一般,从古至今的中外对照,在对比中让人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
  •     写法单一,论据不足,分析不透。
  •     地理位置,自然形态--斯地斯人--路径依赖--中西方差别
  •     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讲究,整体论,先集体后个人,所以才有封建中央集权大一统,后来的社会主义。 西方讲究,分割reductionlism,不断拆分就像西方科学研究一样,分子原子粒子,注定先个人后国家的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     其实就是一个概括性的文集。不过还是值得推荐的一家之言。
  •     题目太大了,许老师hold地有点费劲。250页想要涵盖这么复杂的内容确实力不从心。 蜻蜓点水, 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     深入浅出,以时间为轴,分别从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来论述古代中西文明产生差异的原因。没有长篇累赎的术语解释,而是用侃侃而谈的语气,让读者一同遨游历史长河,可以说非常难得,好书。
  •     对中西文化 有所涉猎 但不太了解的人 这本书大有帮助 从大致框架入手 一步步了解
  •     中国欧洲对比:环境、互动方式、社会制度、兼职观念、经济发展、国家形态……;
  •     对比本书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个非常有趣的发现:两本书都讨论了中西文明的差异,但倾向性完全不同。许采取调和之道,强调吸取西方教训,重构文明秩序;亨鼓吹伊斯兰威胁论,预言未来最大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一曰秩序,一曰冲突,中西文明的差异由此可窥。
  •     什么鬼啊。。。这也叫对照?
  •     论文都多了老觉得这种书不严谨
  •     普及读物,流水账
  •     总体感觉写得一般,名为中西文明对照,但实际真正进行了对照比较的地方并不多,基本是各自分述,书名改为简明中国史+简明西方史差不多。
  •     许居然也配称教授?院士?此书完全就是适合中学生看的厕所读物。其所谓对照,完全是对中西方文化肤浅地对照介绍。喏,你看,外国人是高鼻子、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中国人是矮鼻子、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好了,讲完了。不仅肤浅,更让人震惊的是论述时有离谱的错误。四大名镇居然是宋朝成名的,且不说这是明清形成的叫法,特别汉口是在明朝成化年间汉江改道才形成的,宋朝根本没有汉口这个地方!又,某处讲到虞允文,居然说他对抗蒙古骑兵,苍了个天的,人家在采石矶扭转乾坤破的是金国的完颜亮好不好?至于老先生说日耳曼人是印欧民族一路游牧开拓过来,所以后来弃马乘船也保持了开拓精神,我真想呱呱两耳刮子,印度阿三也是源自印欧,成天被各种外族狂虐,也从没看他们像汉族那样对游牧民族反戈一击。
  •     1.因王小波是许先生的学生,便从崇拜王小波而寻根溯源崇拜许先生;2.近期开始集中阅读许先生的作品,从本书开始,最大的感受便是读史绝对不枯燥,酣畅淋漓,横亘古今,痛快;3.未来100年,世界文化的主流必是中西文明的对抗、融合、发展,读过此书后便有了贯穿古今之感,像是找到了一个钥匙,从宏观和细节,在对比中了解到了中西文明的前世今生的纠缠;4.许倬云先生史学大家实至名归。
  •     耳目一新
  •     科举本来可以输入的创新思想,却被皇权桎梏。如今国家格局稳定,这书的意义可以在区域、企业和个人。在中国,面对变革,颟顸、自大和设限的行为的主体会得到应有的淘汰。贞下起元,西方则需重视转化循环,而非神魔对抗。
  •     做一般性的通识了解没问题,但是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仔细观察也不可少。新航路开辟欧洲崛起那一段看的人很high
  •     这种不用动脑子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