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带阻塞干扰》书评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05962866
作者:刘慈欣,Comis You 滴水工坊 制作漫画
页数:231页

让我感到震撼的英雄

依稀记得这本书出现在初中时候的《科幻世界》上,期期必买的杂志,我却莫名其妙的错过了《全频带阻塞干扰》,后面拖同学费了好大力气才翻出旧书才园了愿。高中上课开小差读的这本书,这本书完全可以拍一部很震撼的电影,字里行间充满着熟悉的大刘风格。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人,却为了祖国而牺牲了自己,撞上了太阳,用生命为自己的祖国赢得获取战争胜利的机会,拯救了国家 更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还是喜欢中国版的

老实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原来的那个发生在国内的版本,可是万恶的光定肿菊偏偏要HX它,就只好把剧情放在同样是大国的俄国了,一切为了和谐嘛。不过,剧情中还是透露出了丝丝的破绽以让人去发现的,莫斯科的地形在军事上其实是很难形成书中所描述的战局的,然而在北京的地形上却是很容易出现的,呵呵,好狡诈的大刘啊......

九歌 国殇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永远的孩子

93年我第一次接触到sfw,那个时候第一篇让我震撼的国内科幻是老王的《天火》;在那之前很多年我已经开始看圣斗士和龙珠了,不过真正引起关注的《雪椰》和《小山日记》的出现时间和《天火》差不多。十五六年过去了。尽管有起伏有波折,中国科幻总算在慢慢前进,有了让我们这些年伴着一起成长的读者可以热烈讨论的本土作品。不过中国漫画呢?我甚至已经找不到想关注的目标了!买了这么多年的漫画,我的书柜里面最新的国内漫画还是几年前的《one day》重制版。看看手上这本《全频带阻塞干扰》漫画版,我想问的是:在背景,分镜,人物设定和服装设定上,这本书和十五年前的中国漫画相比有什么样的进步?上面这个问题不是在质疑本书,我只是在惆怅中国漫画这个大环境,一个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作坊孤军奋战着企图生存下去,没有好的原创剧本,乐意接纳的出版社屈指可数,在画自己想画的画和画流行的画迎合观众之间徘徊---当然,多数人是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有啥画啥...所以,这本书也没有让情况变得更坏。十五年前初登舞台时中国漫画和我一样的还是孩子,十五年后我成长了,中国漫画却还在学步。好吧,下面的评语才是用来批评这本书的。用两个字形容本书:粗糙。三个字:不用心。“粗糙”是讲技术经验不够,从前言的字体大小到目录的设计到设定部分的排版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虽然不能说可以接受,但是至少是可以理解的。对了,还有对白的字数和画面的关系处理,改编的意思应该是把小说的场景“改”成适合漫画的场景,不是原样照搬。不然这个“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不用心”说的则是态度,而态度从细节处理就能看出来。1.在这么一本军事题材的漫画里面,装备和服装这样的重中之重---基本上都是有大量的公开资料的---画得一点都不帅气威风也就算了,军装和坦克飞机内部设备细节雕刻太差劲我也不说,可是连AK47都能画走形就太让人无语了;2.就算是初学者,画人物也是应该是最擅长的,可是就算只看到漫画正文的最后一页的处理就很让人倒胃口了,这是坚决站在俄军一边坚决丑化北约将士而不是画家们真的画技不行对么?还有至于卡琳娜的脸在圆脸尖脸之间变来变去,人物透视物体透视大走形等等等等就不具体列举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挺容易找到的。3.P58第一副图是报纸?如果我不看原著单看这一张,还以为是谁贴的大字报呢。要画一张像报纸的报纸出来就这么难么?兄弟们,你们的诚意在哪里?我不知道是因为出版社把这本书当成儿童读物来处理所以你们就随意了,还是因为得到的原稿如此,出版社也就顺理成章把这个当成儿童读物了,不说这书对不起原著也不说对不起花钱买书的读者,至少它肯定是对不起广告词了。某人问我买书之前就知道绝对没有惊喜,为什么还要买这本书,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我觉得书卖钱了大刘也有份把,虽然微不足道,至少也是他写三体III路上的一颗垫脚石。仅此而已。然后她又问,既然知道没有惊喜,那为啥还要龇牙咧嘴骂骂咧咧的看完呢?“这就更简单了,看完了骂起来才更有底气嘛!”

亲切

作为通信行业人员,看《全频带阻塞干扰》的时候,感觉蛮亲切的。跳频、直接序列扩频等等,都已经在民用通信中大量运用了。大刘的小说,确实在人物刻画上有欠缺。我看大刘的书,会被宏大场面震撼,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眼前却无法浮现出人物的形象来。这次出的漫画本,说不定正好对此是个补充。打算买一本给儿子看。

只有冷无缺的唯技术论者才会黑《全频段阻塞干扰》!

作为一个军迷,从常识的角度来讲全频段阻塞干扰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本书让人着迷的地方绝对不只是技术描写,更多的在于军人的一份豪情,对战争无奈,但绝对不抛弃军人的尊严的精神。这是现代战争中也绝对少不了的东西。记得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高中生,会去读这本书也是因为看了《三体》之后对这个作家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了很多他的作品而已。当时读完这本书,也仅仅是被一些情节打动,并没有发现到这本书里面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最近这本书由科幻世界编辑部和一个工作室改编了成漫画,出于当时那分感慨吾辈就买了一本,然而仅仅把漫画重读以后却发现,这本书比我当时留下的模糊印象其实要充实的多,于是又把TXT翻出来看了一遍,顿时感慨万分,于是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知有多少人当初也有过和我现在一样的感慨。《全频段阻塞干扰》有两个版本,一个中国版一个俄罗斯版,两个版本内容其实完全一样,只是地名、人名和武器名不同而已(其实还有两点区别就是中国版有一段日军碾压阻挡道路的中国难民的情节,而俄罗斯版没有,而中国版还有一名日军中校剖腹自杀的情节)。这可能是发表时出于审查制度考虑做出的修改吧,我并不知道当时刊登在杂志上的版本是哪个,不过很遗憾的是此次漫画改变的是俄国版。但从此就可以看出,刘慈欣(当然,国内其他几个科幻作家也有这个特点,尤其是王晋康)的作品,或多或少是有些民族主义成分在里面的。因此曾经与某人谈论起大刘的作品时,某人只做出了一句评价就是“三观太正”。当然,作为一篇军事小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特点,但是在吾辈的观点里,在人类还没有做到世界大同的今天,任何把自己放大到全人类的角度作出的豪情壮语都只能是扯淡。毕竟我们还处在爱因斯坦所谓的“儿科病”阶段。对于刘慈欣的评价,有人认为他属于科幻界的“右倾”主义,倒也恰如其分。刘慈欣在大部分作品里都阐述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而不仅仅的是描写民族自豪感(至于三体已经将这一点描述的十分隐晦了,或者说刘慈欣自身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当然对于一个科幻作家而言,做到这一步显然是最基本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个人认为,至少是在这一点的描写上,刘慈欣表达出了他想表达的。而且,刘慈欣的作品已经能够十分客观的描写战争(当然做不到这点就是三流小说了)。而“三观太正”这句话的之于这篇文章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战场上军人精神的正面描写了。《全频段阻塞干扰》同样作为一篇军事作品,这样的镜头也不少。无畏战斗的双方军人(注意是双方)、尸体垒成的胸墙、最后美军司令的那句“士兵们,上刺刀!”,都是十分传统的正面描写。但是不管这些描写是多么传统的东西,这些精神在军人身上都是不缺少的,而对于汹涌的电子风暴的描写,在我眼里和钢铁的洪流看起来一样激动人心,这也正是最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的地方不是么。不过显然,战争是残酷的,而表现这一点的,并不只是刘慈欣作品里那很有大刘特点的血腥描写。但是他在本文里面却探讨了一个更偏的问题:随着人类走向文明,科技不断进步,战争的残酷性减少了么?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文中的情形,当时美军为了夺取一部完好的干扰设备,与林云少尉僵持着,而后者手里握着一枚小型的燃料空气炸弹。于是讽刺的是,在这种生死关头,他们讨论到了这个问题“您完全没必要采用这么野蛮的方式,这是一场文明的战争,它本来是会很顺利的,这一点在几天前登陆时我就感觉到了。当时岸上大部分的火力都被摧毁,只有零星的机枪声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我们这场光荣而浪漫的远征,您看,一切都会很顺利的,没必要……”“我还知道另一次更美妙的登陆,”少校用纯正的英语说,她轻柔的声音如来自天堂,能让钢铁变软,“美丽的沙滩,有棕榈树,树上挂着欢迎的横幅;到处是漂亮的姑娘,留着齐腰的长发,穿着沙沙做响的丝裤,在年轻的士兵群中移动,用红色和粉红色的花环装点着他们,并羞怯地对着目瞪口呆的士兵们微笑……上尉,您知道这次登陆吗?” 唐纳森困惑地摇摇头。 “这就是1965年3月8日上午9点,在岘港,美国首批海军陆战队登上越南的土地情景,也是越战的开端。” 唐纳森觉得自己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刚才的镇静瞬间消失了,他的呼吸急促起来,声音开始颤抖,“不,别这样少校,你这样对待我们是不公平的!我们没有杀过多少人,杀人的是他们,”他指着窗外半空中悬停着的直升机说,“是那些飞行员们,还有那些在很远的航空母舰上操作电脑指引巡航导弹的先生们,但他们也都是些体面的先生,他们所面对的目标都是屏幕上漂亮的彩色标记,他们按了一下按钮或动一下鼠标,耐心地等一会儿,那些标志就消失了,他们都是文明的先生,他们没有恶意,真的没有恶意……你在听我说吗?” 少校笑着点点头,谁说死神是丑恶恐怖的,死神真美。 其实,对于我们军迷而言,武器大多数时候是充满美感的。而令我们困惑很久的问题就在这:死亡与美难道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么?但刘慈欣用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无论是怎样的战争,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在人类斗争的战场上,文明永远是扯淡。而后面,林云拉响炸弹前说的一句话,我认为凝聚了本书最精髓的东西之一,那就是短短四个字:“我尽责任”。事实上,很多作者在写战争的时候,都喜欢借主角的视角描写一把人性。或者是杀人后的不适,或者是战斗理由的迷茫,但是这些东西在真正的战场上是几乎看不到的。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你在战场上想到的不会是为国家和民族,也不会是爱人或者亲人,更不会感慨被你打死的敌人。真正的军人,真的就如这四个字:我尽责任。在我眼里,这四个字才真正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无论如何,刘慈欣的作品是爱好和平的,但是他显然很清楚和平主义和反对军备发展不是一回事。当然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我也就不说教了。但是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家,他在文中同样表现出了一个作家的无奈。刘慈欣的文章很喜欢在恒星这种天体上做文章,显然他很喜欢这种天体。而我认为本文的男主角就是他自己的缩影。在和元帅的父亲谈到互相事业的时候,主角说出了这样的话:“爸爸,你把事情说反了。如果人们都象我们这样,用全部的生命去探索宇宙的话,他们就能领略到宇宙的美,它的宏大和深远后面的美,而一个对宇宙和自然的内在美有深刻感觉的人,是不会去进行战争的。”但是主角同样也很清楚现实,因此,最后的一句话,似乎揭示了主角将要与太空站一起坠入太阳的结局:“爱因斯坦在他的后期研究中没什么建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过多地介入了政治。我不会走他的老路的。但,爸爸,到了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尽自己的责任的。” 同样的“我尽责任”,除了充满着一分豪情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无奈吧……对于文中的思想的看法就到这里,但是既然我们讨论的是科幻小说,那么技术上面的问题也是不能不说的。但是请允许我放过恒星模型这个巨大的一环,因为这不是我的专长,而且这篇毕竟也是科幻小说。因此一个空间站对于太阳的扰动到底如何我们不去讨论,在这里我想讲的,是关于未来战场上电子战定位的问题。我个人感觉,毕竟因为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大都首先应用于军事,因此科幻迷或者说科幻小说作家必定首先是个军迷,至少对现代战争有所了解。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刘慈欣对于未来战争体系的认识还是很深刻和独到的。电磁波是无法避免的一个软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全频段阻塞干扰这个设想无疑很大胆。尽管有相似的设想,譬如网上很多人对于EMP炸弹或者说类似的武器有着很深刻的迷信,但是EMP和压制干扰区别还是很大的。对于电子设备方面差距而言,或许不分敌我的干扰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这也很符合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思想(这是很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过刘慈欣显然也清楚技术上也是有硬伤的。功率自不必说,干扰源本身自然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目标。因此刘慈欣在文章里最终还是做出了让太阳充当这个角色的处理,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新的矛盾:能研制出比西方先进的多的空间站的国家,又怎么会在常规战场上差距这么大呢。至于这篇文章另外的一些小问题,大都是因为文章发表时间很早导致的,例如刘慈欣文中提到的C3I,现在已经演变为C4ISR这个概念,而文中出现的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也因为项目的下马而导致它不可能出现在未来战场上。但不管怎么说,在大的方向上,这篇文章没有错,倒不如说十分犀利。当然挑刺不是我的目的,但是正好说到这里,那我就顺便发表一下我的看法了,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军迷都十分迷信一些撒手锏性质的武器,弹道导弹反航母也好,EMP炸弹也好。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或许能一时起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弥补技术的差距。刘慈欣自己也写到了:“我们的战略好象在一个武林高手面前无套路地乱打一通,这开始会使他手足无措,但他总会想出对付的办法的。”因此,尽管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差距,但是应该做的是乘这个世界上的各大国家都对未来战场的作战形式还在摸索的时机,抓紧缩短我们的差距,而不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些新式武器上。当然例如《全》一文设想的创新精神也是要有的,假若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到打赢未来战争。或许你认为我说的是废话,当然我也承认我只是在扯正论而已。但无论如何,谁也没法预料到未来战争会是怎样,因此这儿只有按部就班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是么。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好战争与坏和平,不管我们军迷多么的迷恋战争,我们本质上还是爱好和平的。但尽管比起这篇文章发表的年代,现在我们爆发一场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小了很多,我们仍然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降临,未来战场又是什么样子。因此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祈祷文中的战争,永远不要发生在我们的世界里了。附录:大刘直播访谈中对军人以及战争部分提问的回答VALKIRA : 再问一个问题吧,本人是个军迷,在大刘您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全频段》一文,那么我想问一下,大流本人对军事感兴趣么?至于大刘的作品中对军事的描写,是否是您对于未来战争形态发展的一种观点?刘慈欣 说 :我对军事感兴趣,我描写的肯定不是未来战争的样式,未来战争战场上比较空旷,与传统战争相比缺少观赏性。那么,抛开技术层面,大流所描写的书中的军人形象都是非常正直的值得尊敬的,但也是重视使命高于一切的,既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林云,也有下令“上刺刀”的美国将军,那么大刘对于军人以及战争到底是怎么看待的呢?刘慈欣 说 :关于军人的问题,题目太大,我接触军人很多,他们与现实中的其它职业的人差别不是太大,但在战争环境中,人会变的与和平时很不同,人性的各方面都被放大了。刘:我的阅历与普通人无异(除了亲身体验过真实的战争),大部分还是靠想象,这不是写作的最好选择,但没办法,我也想多经历些,可做不到,前一阵想去太原(可兰)发射中心看发射,都请不到假

Good, and can be better

第一次读到《全频带阻塞干扰》的时候,我就在想,多么适合视觉化的一篇小说啊,当然,我心目中的理想载体是电影,而且是《黑鹰坠落》那范儿的,打得稀里哗啦好不热闹;再后来,仔细想想,或许《兄弟连》那种多视角的电视剧更加适合这个故事,慢慢从各个角色的不同角度去观看这一幕盛大的史诗剧。可是,这终究只是YY而已,现实中既不会有它的电影也不会有它的电视剧,只怕连动画片也不太可能有,然而,我依然十分渴望看见被视觉化的大刘作品。必须说,去年听说这部漫画的消息时,兄弟我颇为激动,在网上看到的几个样张也让人体验到了漫画改编者的诚意,今年蒙最可爱、最勤奋、最好心肠的小姬帮忙弄来签名本,也算是一偿夙愿了。关于此书,香水说得十分正确,哪怕它有再多的失败之处(更何况也没有那么多),其正面意义也不容忽视。这次改编是中国新科幻走向跨媒体发展的新一步,可以为这个越来越小圈子化的文学门类拉来更多的新生代观众,也可以让它的市场化步伐走得更快一些。这些都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好话说完,批评也是免不了的。作为初体验而言,这个改编的缺憾委实良多,我看到的问题主要有几个:1、细节处理不够好。这里头特别需要说的是背景和画面焦点之外的物件。许多场景的背景只用了单色和动态线条,这个有偷懒之嫌;而物件上有些地方错得让人难以理解,比方说军装和装备细节(作为一名军迷,大刘在这方面是相当牛逼闪闪的)。2、画面和表情。不协调是我最大的感觉。在这样的一个故事背景下,有些细节的处理太过轻佻、无厘头和低幼化。当然,这是一个审美方向的问题,也许作者更喜欢《苹果核战机》那种风格,而我则希望这篇漫画更加凝重、悲壮一些,比方说像是《烙印战士》。意见归意见,瑕不掩瑜,我依然要做一次书托,希望这样的尝试更多一些,中国科幻视觉化的进程更快一些,毕竟有了漫画有可能有动画,有了动画就有可能有真人嘛。

俄罗斯断了美国和北约的 WiFi

我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总以为还要打仗,很害怕打不过美国。没想到同村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们很豪气,打仗怕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多人,而且都会武术,管他美国还是日本(为什么要带上日本),用人拼,二比一,分分钟把他们打趴下。长大了才知道,他们的设想只是一厢情愿,人家美国人的军队都是高精尖的现代化装备,哪里会和你赤膊相战,直接用洲际导弹打你。但是我也更笃定了,因为渐渐明白如今这仗轻易不会开打。万一爆发战争呢?这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我们中国大秀肌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军备方面还落后美国一个层次。面对一个不仅总体比你优秀,且各方面均比你优秀的对手,该怎么办?网上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同一水平,再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没错,弱势者想要赢得战争就得采取这种策略。本书中描绘的场景便是如此,面对美国和北约的进攻,俄罗斯的应对方法就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通讯频道的电子洪水,使双方的电子仪器同时失灵』。这样几乎将双方带到了冷兵器时代,轰炸机、坦克、冲锋枪都还能用,但再也没有『眼睛』,各人只能靠单打独斗。于是俄罗斯能够依靠人数、装备数量、二战积累的经验和主场优势与美国北约一搏。一般情况下都是高科技文明对次一等文明进行虐杀,后者毫无还手之力。印第安人面对欧洲殖民者是如此,清王朝面对列强是如此。可是当我们进入电子时代,科技愈是先进的文明反而愈脆弱。如今美国的所有电子设备失灵和非洲国家所有电子设备失灵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美国人的生存能力肯定比非洲人差。不在国家层面比较,以个人而言,生活在北京的富翁和生活在马家林村的农民分别面对所有电子设备失灵的情况,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煮饭用电饭煲,洗衣用洗衣机,扫地用吸尘器,出行开豪华小轿车,办公用 PC、平板和手机,这些都不能用了呢?富翁恐怕要饿死了。物联网绝对代表着未来,当所有的物品都联网了,实现了智能化,突然有一天它们都无法通过网络控制,人们极可能会不知所措。从现在很多人断了 WiFi 就心慌便可见一般。如今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帮助我们,解放我的双手,提高时间利用率,释放我们的潜能,然而有一天我们是不是会为物所役?《庄子》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翁给田里浇水,明明有水车他不用,偏要用瓦罐去井里装水,自己来回跑。旁人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不想依靠机器,成为机器的奴隶。当初读到这个故事,我十分不解,用水车省时省力又方便,何必自己劳神费力。这个故事不能从功利的角度理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背后的道理,即当我们过分依赖一样外物,以后离了它会什么都干不成。当然,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社会要回到上古时代的,而科技还是要继续发展,智能手机我还要天天用,现在是觉得它还不够智能。不过,我们要认同这个结论: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他人。恋爱中过分依赖对方,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以获得对方的关注为幸福,一旦分手会走不出失恋阴影极度痛苦;婚姻中极度依赖对方,比如女方当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源,那么男方要求离婚,她今后的生活会很艰难,在婚姻中也是弱势的一方;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也可以说是父母娇惯孩子吧,待他长到一定年纪,还是不能自立,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啃老族也是宠溺的结果。很多人想要对互联网断舍离,真的很不容易,已经用过,太知道互联网的好处,网购、社交、生活服务,几乎线下的一切都搬到了线上,离开互联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那种孤独。所以你心中的答案是什么呢?要不要为物所役,充分使用各种现代设备,并拥抱未来的智能设备?担心今后会在失去那些设备的帮助后成为一个毫无生活能力之人吗?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或者说人类好逸恶劳的本性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将心甘情愿走进『役物陷进』。

真实的科幻

刘慈欣的作品总是恢弘大气,但又带有强烈的真实感。也许不远的某一天,甚至就是明天,全频带阻塞就会在我们周围。

我想不出題目怎麼辦,總之好看。

我没怎么看过漫画,也并非战争迷,对硬汉铁血的战争文学没什么兴趣,可是《全》可以使我沉浸其中。通宵熬夜剪完片子,睡前在床头灯下一口气翻完薄薄的画册,第二天醒来还是会忍不住回忆揣想故事和里面的人。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书,即使不说一大堆严肃的评论语言,为这一点我也要来夸一夸它。《全》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大刘的原作。这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科幻故事,作者对故事时间的设定距现代较近,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这样的科幻小说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稍有不济的读者更容易读懂。应该说《全》中的科幻色彩不如大刘其他的科幻作品浓厚,它更像是一部预言未来的小说。从这个层面,在这部科幻小说里,新奇的想象和不同寻常的体验对读者注意力的占有要更少,读者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到作品中对人性、战争等的刻画与思考上。这是科幻小说和纯文学根脉相系之处。人性的纠缠与挣扎一直在上演,只是铺上战争的背景会更加夸张,也更加惊心动魄。我一开始纠缠于故事,因为对漫画不是很感趣,甚至有些看不下去;可是后来随着叙述的深入,慢慢走入卡琳娜、米沙等众人物的内心后,感情对我的影响就超过了故事。当看到米沙决定将“万年风雪号”坠入太阳的那几页时,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画面带来的冲击和压迫以及人物对我的牵扯,这种体验和读大刘的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当故事真正把你吸引住后,你反而不太关心情节的进展,而是更急切的想探索和观察人物,这是奇妙之处。有人批评《全》,说它画风幼稚。我不了解漫画,但客观讲来,对于《全》这样的漫画,能将故事要表达的都呈现出来,在此之上还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没有让我这个科幻迷以及大刘的粉丝失望,已经是非常成功了。看完漫画我又重看了一遍大刘的小说,发现改编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很多背景的交代对漫画而言都比较有难度,但漫画的处理却不显生硬,足见火候做足。而且大刘作品里对宇宙人类的宏大思考也是很难用漫画述说的,这一点漫画能够触及,非常不易。另外很惊喜的一点是,在漫画里我看到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人物,它表现出了人物人性化的一面,无论是卡琳娜可爱的表情还是列夫森科身为人父舐犊情深的作为,这些放在惨烈悲凉的战争背景上,就显得更加有力,更加鲜明。对人物和故事细致的处理和层次的表现超过我的预期,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讲缺点的话,可能漫画一开始不是很有吸引力,至少我有些看不下去,故事不是那么清晰。除此之外还真说不出来什么缺点,大概是它带给我的感动太多的缘故。开本合适,纸张也满意,加上题材和形式的结合,希望这本书能够被更多人阅读,开启中国本土科幻漫画的市场。中国不是没有自己的好科幻的。最后特别感谢小姬和塞夫同学,你们不辞辛苦的赠书惠及了我。另外还要特别感谢大刘以及姚海军老师,不知道你们能否看到这篇书评,但你们的签名给了我对待科幻更大的热情和信心。

太不专业了吧……

第一次看这书的时候还小。后来不慎成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发现这书也太不专业了吧?太阳再怎么爆发,能影响有线通信?特别是有线光通信和视距内可见光无线通信?再说了,任何国家通信部队里都是有运动通信专业的嘛。大刘,这是我第一次看扁你哦。

哦……我来写书评

1、最近忙,没精神也没心情,所以写关键句。2、其实我拿到了赠书,所以有义务写书评。但老不出现大家就把我忘了,所以也没人催我……3、总体感觉,这本书不是漫画,是插图小说。因为很多情节画面化得并不好。大刘的语言很富有镜头感,很显然,漫画作者们没把握好。场面不大气,人物就那么几个角度,很少广角。4、很不满把美军妖魔化的做法。美军也是很可爱的。原作里美军也很丰满,这里却变成了一脸横肉的战争疯子。制作组应该组织看看拯救大兵瑞恩。5、大家明显都不会画面部,导致男女主只能靠有没有胸来分别。人设总体上是失败的。6、战争漫画有很多好的例子,但本书基本没学到。战争场面没有震撼也没有残酷,血都是一点点的。尸体的胸墙那段被彻底糟蹋。7、定价贵了。8、我喜欢米沙的辫子,但这太不符合文化背景了。西方白人小辫子帅哥应该是西欧人的爱好,英国人美国人都不合适,俄罗斯人……你能想象他喝伏特加的样子么?9、封面设计问题。基本是失败案例级别的。10、文字太多,表现了漫画作为本书主要表现手法的无力感。大刘的小说应该很难驾驭吧。11、下次改大刘,务必请张晓雨当顾问,当美术总监更好。12、四星,明显是人情分。13、我知道批评这么多我很欠打。打我吧……14、我觉得不应该因为是第一本,我们就过于宽容。它需要严肃点的批评,可现在我还没看到。15、它不是一本书在战斗,我更希望,它不是最后一本战斗的科幻小说改编漫画。

伪御宅族/伪科幻FAN看《全频带》漫画

1.故事变成了俄罗斯版本,这是众所周知的变化了……2.漫画版本和小说版本相比,加上了一些东西,也去掉了一些东西。从我的审美来看,米沙先生比原作的中国男要萌……我承认自己喜欢长发小受。而且米沙的墨镜扮相给人的感觉相当帅气,观看演习的那几张角度实在太棒了。这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相比之下,女主角的样子就很难评价了……几乎每一页,她的脸都不一样!最后女主角死的时候,那一张特写简直就像脸肿了一般。3.我想说这个漫画其实很病娇!(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科幻FAN请自行忽略)“我还知道一个更美妙的开端……”以前看小说版就被shock了,现在同样很有爱。卡琳娜最后的微笑轻且美好,以无比平静的语气说:“我尽责任。”(虽然前面有张扭曲的脸,但实际上还是很有爱)最后一边进展剧情,一边播放米沙的最后决定。大场面很华丽,黑化很时尚。4.也许军事迷会更喜欢这个故事吧。最近几天,我家附近在拆迁。看着在机械臂之下,脆弱如同薄纸的墙壁,我似乎隐约明白了为什么每个男孩都喜欢机械和战争。我这个对兵器一窍不通的家伙,阅读这本书真有些浪费。5.扭曲的脸实在让人ORZ啊!有些“张大嘴巴”“惊讶”的表情确实很漫画……但出现在这样严肃的题材里还是很别扭!我知道这些脸是故意被扭曲的……但还是很扭曲!6.这么说来,我书评的中心是“扭曲的脸”吗?7.咳咳,跑题了。总的来说,这本漫画还是很忠于原著的。虽然没有我想象中最好的情况好,但要比我想象中最差的情况强很多。而且介于我有幸拿到了“大刘亲笔签名版”,感觉确实更好了……8.我不懂图书市场。我不懂出版行业。其他几个评论谈了不少关于购买的问题,只有我拿不出来什么观点。但我想说,如果我没拿到这本书,如果我手头里正好有点闲钱,如果学校门口的小书店正好有卖……我。会。买。我只是读者。我把《全频带》的漫画摆在书架上的《黑暗森林》和《三体》旁边。

关于漫画改编,关于国产科幻的一些吐槽

呃。漫画今天看完了。最近很忙,翻译论文,写开题报告,又加上近日感冒发烧。一本漫画书拖了这么久才看完,真是罪过。话说今年貌似好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了,时间紧,兼职下班后又很累,周六和周日不是做实验,就是招聘会,或者在寝室宅两天。罪过罪过。漫画看完了,怎么说呢,还可以吧。没有惊喜,没有什么的的瑕疵。小bug的话,米沙太女性化的辫子导致我有时候难以区分男猪和女猪。那次fb的时候就抱怨说只有看胸部才能区分了(^_^),这是一件很囧的事情。虽说原文里面的米沙确实有点女性化,但是加个辫子的话,再加上男女主人公相似的脸型,有时候很容易区分不开。还有就是,或许是时间间隔太长了,看完漫画竟然没有什么情感波动。大刘说文字没有图画表现力强,可是我还是认为文字在很多方面比画面强。每个人根据文字的描述产生的幻想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图画化更多时候得到的是骂声或者反对,当然,一些同人女们有可能会欢迎。比如七龙珠,比如变形金刚。还有一点,漫画改变的话,是不是只是如实的把小说描述的场景表现出来就ok了?就完满了?需不需要加点场面或者做少许改动?加个场景?回忆或者一些其他的片段,或者改动些东西。(小说情节有些模糊了,又懒得去找了。不知道有没有改动。不过感觉是没改)。这样的话,我想会吸引更多的人去看吧。好了,大致看法完毕,下面说一下漫画改编以及购买的问题。1;价格有点贵,28.8,而且居然没有男女主角的彩页唉,如果不是赠阅的话,我不会购买的,不值得这个价钱。不要谈什么理想和热血,要知道,购买这本书很多是还在上大学的没有工作的穷大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开销时还没解决的时候,对一本书谈理想和热血还为时过早。当然,很多人可以说我没有爱。呃,我每个月会固定购买九州幻想一本,电影世界一本,科幻世界译文版一本。真是要省的话,还是可以买的。只是自己觉得不值得。心里不平衡而已。这本书确实是科幻界的一大步,确实包含着很多人的热血与梦想,确实是大刘粉丝每人必备的,可是那又如何,就必须该买么?还有,我们是不是非得这样宣传这样做,国内的科幻才会好起来?才会兴旺起来?去年九州门的时候,成都有位九州的粉丝热血了一把,一下买了10本,送给了别人好几本。他们担心九州的前途,他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九州,编辑部后来明确表态不支持这种行为。编辑部当时说,如果九州已经到了靠这样的举动来拯救的时候,这样的九州已经完全不值得珍惜了。科幻也是这样(强调:没有说这本书不好,只是就一些现象发表看法。),如果只是靠粉丝的热血和梦想来支持的话,中国科幻的末路也不远了。记得以前韩国电影界的导演和演员曾到总统府抗议,抗议政府给好莱坞电影的放映时间太长,抗议美国电影的入侵,抗议那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当年的韩国电影出现了几部扛鼎之作,韩国电影人很是欣喜,他们以为韩国电影的春天来了。可是现在的韩国电影,大制作遭人诟病,一年也就2部或者3部优秀电影,电影院还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貌似他们每年还是会去抗议。只是这样的抗议,会保佑韩国电影的复兴么?(貌似他们是争取放映时间,记不清了,只是举个例子。)还是那句话,靠粉丝的热血支持,靠所谓的‘为了中国科幻,大家一定要支持’这样的话语,中国科幻就能成功么?一部质量平平的国产电影可以用“支持中国电影事业”为理由让大家去买票,难道每一部国产电影都这样么?那样群众还会买账么?只要质量优秀,肯定会有人去买票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成功最终还是靠实力。靠怜悯?靠热血?那是jump小说的套路,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这么说起来又想起《三体》的宣传了,反对盗版这很需要,只是这样大张旗鼓,而且用“盗版害死中国科幻界”的说法做借口是不是太大了?中国的yy小说界也没有因为网上这么多的dt站而倒闭,起点,17K不还是活的挺好的么,起点那些大神不还是很滋润的在写小说么?台湾的实体yy小说也没有因为大陆疯狂的ocr和手打而倒闭。说起台湾的实体小说,现在国内的ocr界或者手打界默认的规矩是小说出版两周以后才允许手打发布,实体书作者直接论坛更新,只是完了一个月、罗森,默默猴都是这样的。蓝晶的书一般也是出版半个月后手打更新。(不知道以上三人的可以直接忽略这三人)。国产漫画界也是这样,对于被日漫养大的孩子来说,国漫一般是属于直接忽略的。可是也没见有多少漫画家抱怨大环境啥的,漫友不是办得挺好么,很多人的单行本不是也出了么,火凤燎原不是也很火么,张晓雨大大的书不是依旧卖到法国了么(国内还是没有啊)。只是抱怨有什么用呢。说到底还是信奉一句话,用实力说话吧。不要抱怨环境不好,不要抱怨其他,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这话说的有点刻薄,而且站着说话了,不爽的直接忽略吧。小的掐架不擅长)。写这篇评论的时候问了一些动漫粉丝,问他们如果一篇很牛x的小说改成国产漫画了,他们会不会看。一般人回答会看,一半人回答不看。一些人回答会等待网络扫描版。可是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也会每个月会按时购买动感新势力,会积极参加漫画大会,会争相购买自己喜欢的漫画单行本。在火凤燎原区看到很多人想买实体书,只是价格问题。(如果江山如此多娇没这么贵的话,我会考虑去淘宝购买的……)以上吐槽,不喜直接忽略吧。2;漫画推广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和漫友之类的杂志合作。考虑向漫画圈推广这本杂志。只是在科幻圈内宣传这本书,销量肯定不会很高。可以考虑在漫友上连载,如果质量真的不错的话,再出单行本,反响肯定和现在不一样。我们不能只考虑圈内这些人,有些时候,往外拓展一下,应该还是有用的吧。比如太空堡垒这本书,还有星际争霸小说的畅销,肯定很多圈外人士都买了吧……3;还是觉得应该有些彩页。成本肯定不是问题。非卖品的出版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的。28.8的价格,再加量几千本的印量,成本不会很高。完毕……我这样的书托真是失败啊。全变成吐槽和牢骚了。结果条理还不清晰……

希望更多人投入到一去不复返的画漫画事业中!

大家好我来写书评了,之前听说这本要看很久,结果我就猛看结果迅雷不及掩耳的看完了=口=由于著名三基佬已经写了很严肃的书评了所以本书评就用口语化了=u-!首先,之前在科幻世界上登的彩页太弱了,看起来比较业余,因此引发了组内同志们的吐槽。拿到书倒是觉得挺像漫画的(特别是拿的远远的看的时候……-_,-), 主要是因为网点贴的好,恩,其实我也没有贴过网点(喂……) 。相比之下,线稿画的虽然很辛苦,不过功底不够扎实,所以人物表情不到位。当然我也画不到位(喂喂……)。此外由于画风不算很日漫的关系,画的时候出现冏脸和汗脸的时候显得很怪,不够和谐=u=。由于我也画过几页漫画,所以知道画的时候很难画出自己要的表情和动作,所以出现冏脸可以理解,不过还是有待改进。画面精度是很细致,看得出来很努力,工作室的人也不算很多,能画到这个程度是很辛苦的。另外分镜好像一直是横竖格,没有斜线,虽然我也没用过斜线(喂……)。撞太阳的时候还是如我所愿的用了跨页的大画面,我很欣慰……人物设定来说,大家都说分不清男主角女主角,其实是可以从刘海上分出来的XD。女主角是水兵月刘海,男主角是斜刘海XD。虽然他们脸长得差不多,但是我总觉得男主角的睫毛更长XD。看起来漫画工作室的几位应该都是男的(有女的请不要怪我XD),不过女主角为什么穿的这么严实……身材也很一般……那……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画漫画……XD 关于军事方面的比如武器阿飞机阿画的对不对,反正我也看不出来……此外,本来我已经不记得全频带到底讲了什么了,结果老刘在前言里来了个详细剧透,导致我看到男主角撞太阳的时候也无动于衷(可能是我铁石心肠吧 XD),建议大家不要看老刘的剧透……价钱方面来说,应该也是出版社定的价吧,现在画漫画的都是不怕穷死的(咳),所以我对定价就不做评论了。另:封面是谁做的,不好看。最后说,我们这些书托都变成吐槽的了,作者不要太难过TAT。不管怎样画成这样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希望更多人投入到一去不复返的画漫画事业中!(嘴贱的说一句,夹在书里的名片上的QICQ是OICQ的意思……吗)

我心爱的卡琳娜

216页的漫画,我本来以为会看得很快。但真正阅读的时间却比我想象的长得多。之前看过网上放出的试阅,觉得人物设定有些少女漫画的气质,跟故事本身的铁血感差异很大。但读完整版的时候我才体会到这人设的好处。整本漫画里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可以称得上"酷"的表情,每一个人的眉端嘴角不经意地透露出的微笑或无奈更让人觉得真实和亲切。试想若是这漫画画得像北斗神拳那样子一个个将军司令都酷得像犀牛,列夫森科元帅脸上的悲伤怎么可能表现得那么真实?米沙出场时的全身像处理得不算好,要是不看胸的话根本就是个女人,就算看胸也可以理解为平胸的女人。但当我看到他穿西装戴墨镜看军事演习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当然是个男人了。相比之下,卡琳娜的扮相英气勃发,我就喜欢这样的女孩子。而看到第四章封面的卡琳娜时,顿时觉得要是不看胸的话,当做男人来理解也是可以的。可是翻过一页之后,卡琳娜的笑容一下子让我彻底爱上了这个角色甚至这本书。我真觉得这个时候的米沙和卡琳娜真是太可爱了,难道画作者故意把这两个人在一起时的时光刻画得那么美好,以便后面把这美好撕碎了给人看的时候能让人更加震撼?那个中尉长得怎么那么像黑崎一心呢。对列夫森科元帅的刻画我非常喜欢。作为父亲和作为元帅的男人,威严中处处透出对儿子的爱。托尼·帕克将军戏份不多,然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个试假牙的动作。整体而言,漫画是忠实于小说原作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有意义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起了很大作用。结构方面,把卡琳娜的情节后移使得高潮部分变成双线结构,让故事的冲击力来得更加强劲。我看了这么多年漫画,好像从来没有被感动到流泪的地步;然而我在看整个第八章的时候都屏住呼吸,当万年风雪号撞入太阳,日冕溢出千万公里时,我的眼睛湿了。情节都已经稔熟在心了,怎么还会这样呢。但当我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双线结构在冲击力上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但它同时带来了一个逻辑上的不完美:卡琳娜是可以不死的。只要她能知道米沙传回来的消息,那就意味着洪水已经没有意义了,她也不需因此而牺牲。原作中卡琳娜牺牲在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不过考虑到洪水会阻塞无线信号的问题,那么可能卡琳娜也非死不可,只是死得没有价值了。再进一步想,其实洪水这样的机器本身技术含量并不太高……卡琳娜值得为此牺牲么?总而言之。好看而感人。

今天刚拿到手

稍微有些失望,对于这个价格,全黑白的似乎有些……宣传的时候可都是彩稿啊不过……倒是很好的表现了毛子黑土白雪的场景 = =港漫风格很重,略带点夸张的写实考据派可能不太喜欢,姑且当是架空吧……漫画缺乏些大气,总感觉是描写小冲突战争,缺乏大战的开阔感

杰作

这是一个场面浩大而惨烈的故事。21世纪的某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全面攻击。在残酷的保卫战中,俄国的电子战设备无力抵挡美国的进攻,节节败退。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通讯频道的电子洪水,使双方的电子仪器同时失灵。于是,一位俄宇航员,驾驶飞船撞向太阳,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磁暴,使地球上的通讯全部中断了。人类回到了马可尼之前的时代,士兵们重新拼起了刺刀。

亮仔小评

大刘的书,~~ 这本书有俄罗斯版本和中国版,就时内容大体一样,只是把时间的主体 受攻击国家 互换了下,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以及主角人物都是只换姓名,不换故事的,嘿嘿,大刘有才,我主要看了中国版,然后大概浏览了俄罗斯版本!看前言时,记的大刘说这本书完成时间很早,好像1995年左右,只是种种原因以及出版社的顾虑一直没有出!大刘是工程师,所以他的书都以硬科幻著称,技术,物理方面描写有余,人物刻画不够!但是这本书我还是很喜欢的!~其实这算是一部军事科幻小说,可以从书中看出他一位冷战爱好者,算是幻想了,也许该发生却没有发生的事情!大刘描写宏伟场面的功力原来一直很强,后面的三体,超新星纪元,就不说了,大刘一开始这能力就比较强,大量的战争场面,描写的依旧非常宏伟,所以读起来感觉有电影的感觉,比较激动!…………算了,书看了很久了,写了些废话!

名字吧

《全频带阻塞干扰》漫画版到手的第一感觉是纸质、排版、画风都像模像样的,一开始希望值被提得有点高。但随着慢慢深入,还是觉得有些问题——当然是从我个人角度而言。一、画风对漫画来讲,画风的重要程度比故事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画风与排版除了直接受制于专业功底外,还与漫画制作人对原著的理解休戚相关。暂时撇开米沙不谈,男性角色(基本上都是中年大叔)画得还行,有西方人的轮廓。而女主就让人比较失望了,线条是彻头彻尾的日式风格,看不出俄罗斯特征,反而处处是轻浮、聒噪。大刘本就不擅于对人物的塑造,笔下角色多少有些脸谱化,所以漫画更应该抓住最主要的东西以细节表现,哪怕是人物的一次皱眉,配上环境的渲染等等,才能有效地表现人物个性。在女主的刻画上,我觉得没有做好,最后那本应神圣悲壮的一幕,用那张非标准日式漫画脸来表现,却悄然流露出滑稽。米沙似乎比女主画得还要秀美一些,唔,应是时下流行路线,幸好作品中找不出足以配成CP的男性角色。仍然有对女主的类似怨念,不过要小得多,在此不赘述。二、情节我好像还真没看过小说……很多人都说漫画改编得很流畅,没有影响阅读理解,这么说也是可以的,至少,前面还有内容简介呢。不算厚的篇幅,基本上就是用漫画诠释简介,重头戏以及转折,都太简略,比如俄军被逼到绝路那段,气氛和情节都不够明显不够紧张,没能对米沙的牺牲起到烘托作用。自然读者的情绪得不到很好的积累和释放。天哪……我真的是来当书托的吗?吐槽之后,现在想说说本书动人之处,观众可不可以先不忙走……我同意那句“这是……的一小步,却是……的一大步”话。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要说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从前没有科幻小说被改编为漫画,尤其还是中国产的科幻小说。看得出来,漫画制作者非常用心,日式风格虽在我看来是败笔,无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主流倾向,相对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而且制作人并没有一味流于日风,事实上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似乎都不是。不过,要是制作者能再体会一下原著中的情感以及大刘的宏观感就更好了。话说回来,我觉得,这样一本漫画要吸引非科幻爱好者的眼球,基本不大可能;而对科幻爱好者而言,应该会觉得小说更好看吧。但是(我又来了……好多“但是”),我讨厌那些把这本书贬得一文不值的人,事情从不会做到开始做通常都会很糟糕,也许做下去没准还是糟糕,可要一直都不做,就永远永远不会进步。我们就永远不会有属于自己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永远不会有机会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名字。对了,就像微软切断朝鲜等国的msn一样。最后,我觉得28.8元的价格偏高。

让科幻的炮火到处开花

科幻先天的具有视觉化的倾向。电影几乎刚刚发明,就在1902年问世了第一部科幻片《月球之旅》。漫画作为一种视觉化艺术也马上抓住了科幻的金矿,DC和Marvel的超级英雄们纷纷登场,从此几十年来惩恶扬善不得安闲。在漫画之国日本,科幻漫画大师数不胜数。从最初吸取欧美科幻营养,如《五星物语》中嗡嗡作响的光剑、《风之谷》中茂密而致命的丛林,到现在反馈给欧美科幻新鲜血液,如《骇客帝国》中的漫画化场景,漫画和科幻一直相伴纠缠不离不弃。要说科幻对日本漫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看看日本少女漫画里亦不时出现的科幻元素就知道了。今天,从这本《全频带阻塞干扰》开始,中国的科幻和漫画也终于走到了一起。希望这是一段美好旅程的开始,而不是第一只靴子的绝响,国产科幻和漫画会一同携手奔向光辉的未来。同时,期待国产科幻影视再创辉煌。让科幻的炮火在中国文艺的各个领域到处开花!作为书托,也不得不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希望今后在科幻漫画的改编中注重情节和信息的清晰完整,以免读者疑惑。因为读原作时间过久,这本漫画中的几个细节我是又读了一遍小说才得以理顺。如,为什么卡琳娜爷爷卖徽章时对方出价是美元,俄军的军用设施为什么是英文操作系统,作为全频道阻塞干扰设备的“洪水”是如何实现遥控的,等等。感谢滴水漫画工坊的努力。望再接再厉。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想象中的中国心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想象中的中国心《全频带阻塞干扰》这篇小说当年肯定看过,略微有一点印象。重读一遍,似乎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隐秘与隐情。这篇小说设想了未来的某一天,俄罗斯的共产党重新掌权,于是北约像上世纪对付列宁、斯大林时代的布尔什维克一样,开始入侵俄罗斯。俄罗斯经济与军事上肯定与北约组织存有差距,武力抗衡,渐有败北趋势,危难关头,俄罗斯采取了一种“以乱制乱”的战略,就是采取毁灭性的信息战手段,让对方与自己全部处于信息失盲状态,这样,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全部失去作用,而原始的武器角逐成为战场上的主角,战争的主动权至少在毁灭了信息战优势之后而获得了平分秋色的对等机遇,就像“人肉炸弹”在低科技下的杀伤力一样,下一步,就看谁的勇气与力量更胜一筹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的伟大之处,是他能够把科幻情节与政治氛围纠结在一起。其实过去中国最享有盛誉的科幻作家叶永烈也曾经在科幻小说中描写过苏俄,其中叶永烈有一篇小说《生死未卜》,把苏联的黑幕统治与科幻结合起来,很有刘慈欣作品的风格,但叶永烈写作的那个时代还难以容纳科幻对政治的过度接近,所以叶永烈后来索兴抛弃了科幻写作,而纯粹去从事政治化主题的纪实文学了。刘慈欣在《全频带阻塞干扰》里对于俄罗斯的想象,颇有意味。他以一左派人士最喜欢期待的角度,期望俄罗斯重新复兴前苏联时期的价值观,于是,他在《全频带阻塞干扰》的科幻领域里,更进行了本来不属于他的幻想任务的政治幻想,幻想着前苏联分崩离析的共产党在俄罗斯重新执政,而正是这样的基本设定,刘慈欣轻易地沿用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遭受到的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的战役模式,展开了一场共产党第二次执政后同一模式的与北约入侵者的战火较量。刘慈欣设计了一个庞大而壮阔的俄罗斯与北约的近乎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格局,但是他在具体写作时,却控制得范畴非常之小,几乎没有其它国家的具体态度的描写,更没有作者所在的国度中国在这一战场中所持的态度与立场。但是,我们借助于小说,仍然能够隐约看到中国在这场大战中的处境。书中写到北约的一位将军叫帕克,他显然是美国人,曾经参加过波斯湾战争,他的脑海里盘算过,与俄罗斯一战后,消灭了二次执政的俄罗斯共产党,“民主政府上台”,那么,“北约的前锋将抵达中国边境”,在北约的压力下,中国将不再把南中国海上的那些美丽岛屿捏在手心里了,而成为北约的势力范围里任意恩赐的一道美味。可以看出,刘慈欣的想象里,俄罗斯与中国的处境是完全一致的,都处于北约的强大压力的控制下,刘慈欣回避了俄罗斯之战中的中国站位,但是借助俄罗斯的新时代下的命运决战,恰恰折射的是中国在未来世界上生存困境。而这种困境,在小说里被置换到俄罗斯的思想体系里,可以说是刘慈欣的巧妙,也可以说是刘慈欣的深刻。于是,小说里的俄罗斯看起来用的是二战时那些洋码字符组接起的汉字地名(如斯摩棱斯克前线等等),但实际上小说里的俄罗斯一方恰恰是中国现实的观照。而俄罗斯在战争中面临的困境,恰恰也是将来中国军事革新的最大的瓶颈所在。比如俄罗斯军队使用电脑系统完全是由美国公司提供,书中称之为“这是用人家养的狗给自己看门”。当时俄罗斯军方曾经大力推广过国产操作系统,但到了下面阻力重重。这些细节的描写中,难道不会给我们中国人以当头棒喝的警醒吗?因为俄罗斯的高技术方面的拱手相让也正是我们中国人所做的,甚至做的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技术落后情况下,小说提出了一个“盲打战术”,这种战术,当年辽沈战役的时候也曾经采用过,当时共产党部队追剿逃跑的国民党军队时,也是打乱建制,以乱制乱,让部队自行行动,穿插到敌人的缝隙里,分割瓦解敌人,缺乏有效的通讯系统,却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拓展部队的能动性,使得敌人的先进装备没有任何施展的余地。《全频带阻塞干扰》里设想的科幻原理,就是太阳磁暴导致通讯中断,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创意核。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刘慈欣是如何创作这篇小说的,他显然最早接触到的是这样的人所共知的科学史实:电磁暴能够改变电离层的性质,使通信中断。那么,如何激发太阳的电磁暴?作者设想出了一个开动宇宙飞船撞向太阳的情节,导致了太阳喷发出电磁暴。那么,此人为什么要采取如此自取灭亡的撞击方式,只有在牺牲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他此举的意义。于是必须有一场战争,战争中的弱势一方需要双方的通讯中断,此人正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而牺牲了生命。选择什么样的战争?俄罗斯战争,它既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国家,也不至于影响到我们中国的立场问题,选择俄罗斯是最为安全的选择。小说顿时挂到了政治的高度上去,作者的构思在这里完成了科幻与政治的完美撞击。因此,《全频带阻塞干扰》看似描写的是俄罗斯的命运之战,但是内核上的政治主题仍是我们中国人关注的自身的命运问题。我们如何在未来的较量中保持自己的技术独立性,免受西方列强的技术封锁,这是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这是这篇小说里潜藏着的忧国忧民的火热的中国心。而对小说里的北约指挥官、美国人帕克,作者也没有丑化他,在最后一节中,描写了美国军人并不是在“盲打”时就是一触即垮的泥巴,作者回顾了美国曾经拥有的二战中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胜日本人的胜绩,越南战争中迎战游击队的经验,都表明他们在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可以小觑的力量,俄罗斯自毁长城从而达到与对方的平衡,还将面临着更加血腥与残酷的肉搏式的极限战,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中国人的余音绕梁的绵长的思考,这正体现了刘慈欣将科幻小说扩大到政治层面上之后,带给我们的更加厚重的启迪。刘慈欣的语言修辞很带有俄罗斯文学的特点,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刘慈欣曾经受过俄罗斯文学底蕴的熏陶与濡染,这样他才能在小说里描写出俄罗斯女军人与最后冲刺向太阳的科学家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我们也看到,爱情描写真不是刘慈欣的强项,小说里的一对男女的爱情,基本是一笔带过,缺乏细节的联系,小说更像是理工男的一次壮心不已的宏伟悬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已经物超所值了。

权当支持国产漫画了

这本漫画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平庸,没有很值得一说的优点,也没有非常致命的缺点。但我还是买了一本回来,国产原创漫画的景况太惨淡了,仍在坚持创作的都是值得敬佩的,我不想以后一进书店,看到国产漫画全是《小时代1.5》之类的东西。我本人从第一次看《全频带阻塞干扰》时,就一直认为只有张晓雨才能将此作漫画化,别人来画肯定没有那种效果。作为多年的老漫迷,我一直觉得国产漫画和日本漫画比起来最大的差距就是编剧,别的我们都做的不差。可在如今日本动漫日益“民工化”的同时,国产动漫却还是进步寥寥,我们怕是永远看不到国产动漫真正辉煌的哪一天

并未阻塞,虽有干扰

时隔九年,大刘的这篇经典被漫画化了。对这个故事的记忆,已经不如九年前鲜明,但当看到画面的时候,那些记忆又全部一下子回来了。漫画本身是十分忠于原作的。事实上忠实到我都希望漫画能更自由一点的地步——比如结尾,小说里可以那样留白,但漫画如果照样处理就给人未完结的感觉,哪怕你再加一格算是交代呢。另外节奏上如果摆脱原作的叙述方式,可能会更紧张激烈一些——比如三、四两章都在倒叙,有点缓了,感觉如果时间上适当穿插一下会更有“大片感”一些——毕竟大刘的作品是最适合大片的。漫画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体裁。希望在忠实的基础上,也能让漫画创作者有更多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本漫画面向的读者群为谁?首先当然是大刘粉丝。但是这部分人不够多。其次就是一般的科幻迷。至于其他读者,需要更多的宣传。中国本土漫画本身长期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这是很无奈的。很多科幻、奇幻向的漫画人,放弃中国市场,选择法国这样较高回报率的地方。而还坚持做本土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作者本身也说,面对市场,会有一些妥协。主角要美形。米沙如果按原作是比较娘一点,但是卡琳娜画得未免和米沙太相似了,这夫妻相相似到姐弟相的地步了……也许可以给其中一人的金发加上光泽线条以作区分,不过我又想了想还是不苛求了,描光泽这活我了解,太费时间了。你可以说这漫画还有很多不足,但它证明我们也可以有大场面!我们也可以有硬科幻漫画!其实我一向比较悲观,因为平常看的国外作品很多,但这本书让我觉得,我没有悲观的必要。希望有一天,大家不是因为“要支持大刘”或者“要支持国漫”而去买书。我希望读者会因为“这本书很打!”去买。

《全频道阻塞干扰》同人小说——YY之作,不过很有文字的力量

1月13日,06:39分,河北,廊坊前线。陆军A集团军第2师师长费尔封大校用包着沾满了泥土与血污的绷带的手举起了望远镜,望向联军阵地。联军阵地上一片寂静,在浓烟似的白雾中好象无人的死域,甚至有乌鸦飞落踱来踱去。“在睡觉”,师长不无恶意的想,“太阳快照屁股了,好象懒猪似的。”如果可以来一次奇袭就好了。师长费力地把这个诱人的想法又按了下去。可以做的话他早就做了。联军虽然没有了卫星支持,但战场上大大小小的光纤监视器仍然不少。“而我又没有了重火力。”他苦笑。“他们在休息准备,下午大概就会打过来了。”声音来自身后,是政委。“要先进攻吗?至少现在可以让他们睡眠不足,毕竟他们昨晚也没睡好。”政委说的是昨晚的一次偷袭,但是被联军发现了,一个营只回来一个多连。这次失败打消了费尔封再次奇袭的想法。“不,我们没能力再组织一次突袭了。”“不是大规模的。”政委说。“我带敢死队去。”“什么?!”师长猛地转身死死盯住政委。政委以他一贯没有表情的脸迎着目光,尽管脸色因失血而略显苍白。“死守是守不住的。我们需要构筑阵地的时间,而且攻击总比挨炸损失小。最重要的,是赢得西北集群赶到围歼的时间!你是师长,只能我去。浓雾至少还要持续1个小时,一百来人摸得进去。”的确,全师的军官不剩几个了,连士兵共余2400多人,大多负伤,只有随身武器。副师长和参谋长他们在前几天一次联军奇袭中战死了。一支海豹突击队摸进了2 号指挥所,当参谋们用手枪阻挡破障手和突击队时,副师长和参谋长销毁了文件和扳动了一个手柄。轰的一声,100多人的指挥部拉了2倍数目的联军士兵和几架 AH_64直升机陪葬。06:51分。政委长吸了两口气,他有些紧张。放松,腹部用力,深深吸气,再慢慢吐出来。好,这样好多了。他转过头,看到师长满是“你行吗”的表情。他笑了笑,一把扣上头盔:“放心,十几年前我可是打架的一把好手!”政委带着敢死队员们向战壕中的战友和用血肉筑成的胸墙敬了个礼,转身走入了浓雾之中。“老刘,走好。”他听到师长小声说。“客气个啥?十几年的朋友了。”政委笑笑,停了一下:“有个万一,仗打完后,代我去看看你嫂子和强强。”双方阵地相隔只有200来米的开阔地,在浓雾的掩护下政委带着敢死队轻易地摸进了本该戒备森严的日军重装甲旅指挥部。奇袭无疑是成功的,但没有俘虏,因为带不走。外面的日军和英军听到了枪声,一下子炸了营,慌慌张张地爬起床拿起枪,边提裤子边冲了过来;有几辆坦克也慌慌张张地发动转炮塔,甚至有两辆的炮管都撞在一起,眼看不能用了。“哼,要是我的兵,非踹几脚不可”,政委想,“没个组织纪律性,成什么样子!”不知不觉他把这几句话嘟哝了出来,身边的队员们“噗嗤”一声都笑了出来。政委还是老样子!战士们很奇怪地都放松了下来,心情也变得轻松。接下来的战斗是漫长而残酷的,混乱的联军企图拔掉锲进阵地拖住和对面阻挡自己撤退路线的钉子;而这两颗钉子就好象是钻石做的又钉在花岗岩上似的,偏偏他们选择了联军士气和精神状况最衰弱的时候。联军知道若打不开通道就面临被绝对优势的中国陆军全歼的命运,开始了对他们来说少有的疯狂冲击;而受命堵截的好象刚从血池中爬出来的狂热的解放军军官们带领着同样狂热的士兵们也发起了反冲击。两军的一切战术,现代化武器,通讯系统和理智的存在现在已毫无意义;现在主宰这片土地的是疯狂。两军的状态只有一点点不同:同样疯狂的士兵们,联军眼中的是恐惧绝望后悔与迷茫,中国军人们眼中是仇恨决心与狂喜。中国陆军A集团军2师政委刘喜的身边只剩下了三十几个活人,弹尽粮绝,疲惫的站也站不起来,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看着被打退的联军重新集结准备冲锋,也就是等死。回顾往昔,刘喜无限感慨。他是三秦子弟,从小就是孩子王,打架惹事少不了他,最大的梦想是当英雄。长大后,就入了军校,后来当上了连政委,也认识了她。结婚,生子,现在儿子也12了,虎头虎脑偏又登门告状的不断,一如父亲当年。现在自己又好象回到了少年时光,终于走回了梦想:英雄。能够这样生活,战死,上天待我不薄。他笑了。他想起了战前看的一部古代战争片,是战国的故事——《华夏》。秦晋英雄,燕赵豪杰!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认为这部片子很真实,让人热血沸腾,是部好片;但是这部片子却因缺少“人性”和“感情”也就是男女爱情花絮来制造谈资和吸引影评家的目光而落选了金鸡奖,获奖片名《风花雪月》。《华夏》的主题歌他很喜欢,一直记得。于是他就小声地唱了出来。好象叫《国殇》,上学时学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唱了两遍后,声音越来越大。先是身边的人唱了起来,然后对面己方阵地也在唱。歌声响彻整个战场,雄浑而悲壮。歌声中面色苍白的伤员们脸上又泛起了红晕,战士们眼睛越来越亮,表情越来越平静,脊梁越来越挺。歌声中联军面色越来越苍白,手越来越哆嗦,脸上越来越慌。不知第几次的联军冲击波越来越近,坦克和步兵战车隆隆作响。“带长剑兮挟秦弓......”,大家把手雷在面前排好。“带长剑兮挟秦弓......”,一片上刺刀的声音。“带长剑兮挟秦弓......”,一轮手雷和火箭筒后,肉搏战开始。眼前一片血红,只看得到敌人。看准了军徽就是一刀,一脚,一口过去,爬不起来就滚入联军群中引爆集束手雷同归于尽。阵地成了三十多个浑身是血的不死怪物的舞台,挨了多少枪,挨了多少刀,可他们就是不死!“带长剑兮挟秦弓......”,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歌声却越来越大。师长他们冲溃了正面联军的一个团冲过来了;空中的隆隆声响起,西北集群的空突师到了。铺天盖地的直升机覆盖了这个联军先锋旅阵地,用火箭弹与机炮一次次将联军阵地深犁。“带长剑兮挟秦弓......”,就连通讯网络中都充斥着这首战歌。“带长剑兮挟秦弓......”,放眼望去,都是高唱着战歌,血泪纵横,全身血污扎满绷带在冲锋的中国士兵。再远处,是西北集群两个重装甲师的钢铁洪流。援军到了。廊坊守住了,联军的北方退路堵截了。至1月13日下午14:47,廊坊阻击战结束。是役长达数周,计共歼美军一个整编装甲师,日军两个机步师,英军和澳军各一个装甲旅,法军一个轻突旅和德军一个自走跑团,计67000人余,堵住了联军北进的道路,也最终锁住了联军撤退的脚步。负责防御和阻击的陆军A集团军第 2师,损失12000余人,计损率93%,校以上高级军官除师长政委外全部阵亡,尉官余11人。同样的事发生在联军南撤的主港口杭州湾。1月12 日零点,前身为某红军师的109空降师在壮行宴3小时后突击了主港口,短时间内将港内船只全部击沉。随后陷入重围的他们以半疯狂状态唱着本师的师歌进行着反打击和一次次的同归于尽。歌词是这样的:“北征扫五胡,南伐定七蛮,东驱夷,西击狄,碧血荐轩辕,执长刀,尽美酒,我自狂歌血自流......”他们完美地完成了一半命令:破坏所有联军退却的手段,他们违反了军长的另一半命令:“留一个连别去吧,无论如何,给109师留点种子......”联军占领军指挥官基维尔中将曾以美国驻华武官身份多年生活在中国,是个中国通。当他听懂中国人正在唱什么的时候,脸色一下变得煞白。他知道这样的举动对东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浪费时间,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港口。109师凭借所有掩护物——库房,集装箱,沉船,废墟,弹坑,车辆残骸,碎肉块堆成的尸山,发起决死的抵抗。孤军作战十一天后,港口被联军重炮和导弹彻底地化作了一片焦土。港口的歌声逐渐变小,但从未消失。大陆战争结束后,109伞兵师奉命就地受降。当全师阵容——79个满身血污的虚弱的伤员在中尉代师长带领下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唱着师歌穿过大路两边人群组成的长廊开进城时,他们与对面军容盛大整洁营养良好而士气萎靡的他们的俘虏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城只闻呜咽之声。如果你翻开战后历史课本的当代史部分,你会发现关于这一幕有这样的叙述:“这一刻,杭州城泪下如雨。”阻塞干扰在1月20日结束,当1月21日潜伏在大洋中的34艘潜艇的半数用常规弹头夷平了联军为首五国首都等128座城市后,中国大陆上的所有联军部队都收到了来自本国的命令,或投降,或死战后被歼。1月31日,大陆战争正式结束,这一天,计有日,越,菲,马来,印尼五国投降,美,英,俄,法,澳等国赔款和签署和平协议。这一天,正是除夕。八月一日,英雄冢在黄帝陵下建成。成林的龙旗,国旗和军旗之下,成方阵的军人们在三总长的带领下叩皇天,后土,叩祭黄帝陵,拜祭战友,将骨灰盒送入公墓。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时值八月,天空中竟下起了小雪。整个过程长达四个小时,全程一片肃穆,人们在雪花中一动不动;尽管每个人都已满脸是泪,却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整个仪式由全国所有电视台转播,并放映了缴获的两次廊坊与杭州的战场录象。这一刻,全国一片死寂,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声,没有汽车的鸣笛声,也没有市场的喧闹声。那低的几乎听不到的,是男人们握拳和咬牙的咯咯声,女人们捂住嘴极力忍住的呜咽声,还有人们的泪珠滑落到地上的水滴声。在人大代表们的帮助下,军人和官员们完成了整个仪式。最后所有人向墓群敬礼,合唱那两首鲜血染红,在战争中已流传极广的战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北征扫五胡,南伐定七蛮,东驱夷,西击狄,碧血荐轩辕,执长刀,尽美酒,我自狂歌血自流......”歌声越来越高,人们的胸越来越挺,背越来越直,眼睛越来越亮,前襟也越来越湿。“子魂魄兮为鬼雄。”十号首长将目光投向无垠的田野。雪已经停了。纯白的初雪覆盖下的麦田在阳光下辉煌的有些刺眼。他眯起了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了庄宇和林云的脸。本文为超级YY之作,与真正的战争差之不啻千万里——就我所知,打仗,特别是肉搏时,不会有人有闲心唱文言文的战歌,“三字经”之类恐怕更常见些——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文字颇能动人心魄,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读了这样的文字,会是如何的热血沸腾;进而,倘若这样的文字铺天盖地,充满你的周围,这个年轻人又会在现实中做出怎样的举动?纳粹的统治,日本的武士道,中国的文革,大抵都是如此而来吧。

It's just the beginning

你可以说画得没有你想象中的好,你可以说书比你想象中的贵。但这是一本具有历史意义的书,多年以后,当你面对满书摊琳琅满目的科幻漫画时,你也许会也许不会想起这一本改编自大刘同名经典小说的国产漫画,但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改变了整个产业链的走向。这是漫画界的一小步,却是科幻界的一大步。如果你喜欢科幻,喜欢大刘,甚至,喜欢漫画,去买一本,我是书托,而且是明托。如果你觉得一份理想和热血不值28.8元人民币的话,那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看着科幻世界长大的小孩

初中就看了'我看着科幻世界长大的'老刘的经典之一阿'不多说了评论短你妹'''阿''''''''''''''''''''''''''''''''''''''''''''''''''''

冷盘和大菜之间的合格配菜

书送到了,薄薄一本,边缘是漫画特有的参差的灰色。拿在手里,感觉不错。故事情节早已熟稔,当年这部作品留下的印象依然深刻。而上个月松鼠会的“大刘搭讪团”正在对大刘做关于这篇文章的简短访谈,于是又重读了好几遍。但是看到了漫画,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如果一样,倒才真的奇怪呢。有人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毕竟一图抵千言。这当然无可置疑,不过对于小说这种纯文字载体的艺术作品来说,也许有些不一样。毕竟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一千个人心里也有一千个米沙和卡琳娜。我们已经用自己的想象补齐了文字的缝隙,把每一行铅字都转成了一幅幅画面在脑中上演。在这种时候,留着及腰长马尾的米沙和有着日漫式的夸张表情的卡琳娜扑面跃入视线时,我结结实实地被冲击了一小下。不过这就像打了预防针,第二次再看的时候就好多了。有网友评论说米沙和卡琳娜长得太像了,的确如此。不过再看一遍就分清楚了……《全频带阻塞干扰》讲的是个关于战争的故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的感情变成了小得几乎不可见的微尘,撞向太阳的行为是为了和平而不得不做出的艰难抉择,而天体物理学博士和少校军官的爱情也只能是一个宏大乐章中不得不爆发而后戛然而止的短暂副旋律。漫画在这一部分和原著小说有些差别,采用了双线的方式,卡琳娜和米沙的牺牲被放到了近乎相同的时间。这样处理固然带来更强的冲击,但是逻辑上却出现了个小漏洞。如果当时情况已经危急到需要米沙用空间站撞击太阳的时候,干扰发生器理应已经被大量破坏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应该有更多的部队在保卫干扰发生器才对——不过这也只是细节罢了。整体来说,这本漫画不错。在《全频带阻塞干扰》这部小说还没有拍成电影之前——也许这一天要很久才能到来——买一本漫画版,有点像是在冷盘和大菜之间选了一道最合适的配菜。更不要提它凝结的心血和被寄予的希望。大陆科幻、大陆漫画,两者第一次走到了一起,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喝一杯了。当然,硬伤也有一些。AK-47和M16这样最常见的枪械,在漫画中具有了变形金刚的部分特质;人物形象如果仔细对照,也会发现有些前后不一;卡琳娜的笔记本尺寸不大,但是居然有全键盘,数字区和单独的方向键历历在目;还有诸如裁切的问题,像是121页最下方的文字被裁掉了一半等等。不过瑕不掩瑜。如果你喜欢漫画,不妨收一本。如果你喜欢科幻,不妨也收一本吧。不要过于苛责了,本来科幻和漫画,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它们毕竟只是想象的展现。即使有完美的想象,当被以某种载体展示出来时,也必然将变得不完美。但是最少能带来一些慰籍。这就够了吧。最后kuso一下。这部漫画里出现了一些中国产品……例如在93页,卡琳娜手边的笔记本,上面写着LENOVO,而151页列夫森科元帅的全息战场地图,下面醒目地标着“Made In China”。漫画里这样的细节应该还有不少。很好玩。这应该算是漫画读者的特殊福利吧。最最后附上对大刘的访谈地址: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294.html


 全频带阻塞干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