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111406594
作者:[美] M.尼尔•布朗,[美] 斯图尔特·基利
页数:251页

作者简介

如果在你的家乡投资建一座核电厂,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你会高兴还是愤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会告诉父母还是隐瞒不说?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有能力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吗?
面对提问,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时,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大门。
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好多影评家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哪些电影不容错过,哪些电影不看为妙。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笃信不疑呢?你需要发展相关技能,树立正确态度,这样才能自行判断出哪些观点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引言: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举例:美国该禁枪吗
争议的正确答案莫非只是神话
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博客作者、演讲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他到底在说什么啊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形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找准关键词
检查有没有歧义
判定歧义
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谁想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就好像你眼看着魔术师把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儿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到哪儿去找假设
找出幕后遥控的价值观假设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宁要哪个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对方的背景可以作为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如果争论的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什么
一个例子: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争论
价值观及其相对性
找出没说出来的描述性假设
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避免浪费时间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6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小心推理过程中的那些诡计花招。
不用死记硬背各种谬误的名称也能找到推理中的谬误
有可能假设是明显错误的
推理理由谬误百出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推理错误小汇总
扩展你关于谬误的知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7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如果有人对出示证据这一简单要求的反应是怒火中烧或退避三舍,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难为情,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证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本来不应该那样底气十足。
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事实断言可靠吗
证据从哪儿来
直觉作为证据可靠吗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
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引用套引用的问题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8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假设:因为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结果能采用吗
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
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
一个例子:对取消终身教职的批判性评价
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9章 有没有替代的原因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的同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一逢到写论文就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有果必有因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
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很多事件并不只有一种解释
哪个原因更合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
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
省略数据也是欺骗
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说服力不够强的推理,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太关键。就像马眼睛上所戴的一副眼罩,眼罩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是眼罩同时也阻止它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
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两面还是多面
寻找多个结论
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让思维更加灵活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生来平等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
最后的话

编辑推荐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编辑推荐:批判性思维领域“圣经”之作!权威大师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史上最有内涵的思维训练书!亚马逊思维科学领域no.1!俞敏洪高度推荐美国大学生人手一本!备考SAT、GMAT、雅思必备!老师不会教给你的批判性思维打开心智,提早具备未来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拒绝被“标准答案”束缚一辈子,拒绝沦为别人思想的木偶!绝不想当然地盲从!

前言

“我也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的提出一些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希望我们能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鉴于此,我们专门写了这本书来满足大家的需求,目前这本书已经是第十次修订了。只有公众都能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更加顺利。只有经过关键问题的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看法,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从开始写作时起,本书就一直处在改进和提高当中,我们不断汲取来自我们的学生以及使用本书的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我们为本书的大获成功和来自许多国家许多读者的积极反馈而感觉无比振奋,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任重而道远,觉得我们还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努力来教导公众“提出恰当的问题”。新的意见和建议一多,哪些需要牢牢把握,哪些可以不予考虑,取舍也就变得越来越难。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我们,对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走极端,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部分多,诉诸理智的部分少。记不清在多少次的公开讨论中,我们遭遇到普遍的极度无视证据、语言草率、错把声高当有理的情况。满足于似是而非,或者说对真相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一心追求的是希望修订本既能保持《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同时又能适当调整内容以适应我们新的思考重点和读者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例如,我们首先最想做的就是保留本书简明扼要、清楚易懂以及篇幅短小的特色。经验告诉我们,这本小书出色的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的进行提问的技能。40多年传授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经验也让我们确信,尽管学生能力有差异、术业有专攻,只要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法传授他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他们很快就能成功将其应用于各种实践。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他们的信心逐步增强,在重大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方面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哪怕面对从前极少经历过的重大问题他们也一样可以应付自如。因此,本书可以实现其一贯秉持的、而其他书籍无法实现的一系列目标。它培养学生一整套提问的技能,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本书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小小一方教室,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和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的种种习惯和态度可灵活运用到消费、医疗、法律及一般伦理和个人的抉择当中。当外科医生说有必要做手术时,本书所倡导的寻找关键问题的答案这一步骤就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此外,坚持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现世界万物运行的方式,更好的理解这些方式,教会我们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谁会觉得《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特别有用呢?因为我们的教学经验里涵盖了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我们很难想象出这本书对哪一门专业或课程派不上用场。事实上,本书前九版曾被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制药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和各种门类的社科课程,同时还被普遍应用于无数的中学课堂里。本书在以下几个领域当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特别合适。普通教育学课程的老师第一堂课就可以布置学生阅读这本书。这样当学生刨根问底地想要知道他们能从这门课当中学到什么的时候,本书就能全部回答他们的问题。英语课上训练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时也可以利用本书,不仅在写作前可用来参考客观评价不同论证的格式,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醒作者写作中应当注意避免的种种问题。有些课程专门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技能,本书自然可以成为课堂上的讨论重点。虽然《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主要是从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它的目标在于指导每个人的阅读和聆听的习惯。它旨在培养的种种技能,任何一个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人都应该拿来当成理性决断的基石。本书所反复强调的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推理分析能力,不论其受过的正规教育有多少。

内容概要

尼尔·布朗(Neil Browne),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数十所学院和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 助教职员培养批判性思考技巧。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考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一九八九年,荣获教育促进支持协调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同年也获“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荣衔。曾获颁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教学奖。
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哈佛大学美国“神童”教育(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天赋教育在美国》

名人推荐

这本《学会提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很出色地完成了传授批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会对同学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想要去国外留学深造的同学,应该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评价问题,理性思考,扩展你的思维和眼界,丰富你的内心世界!——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源于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神童”教育(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天赋教育在美国【改变你的发问方式】一次有人问德鲁克:“我如何才能成功?”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你永远都不会成功。”——德鲁克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 //@张欣: 我们的学生不爱提问,但为什么微博却这么火?而且我看微博上有大批大批的学生。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说话,是我们的学生不敢在人前说话。——潘石屹【以苏格拉底为师】最好的导师不是告知答案,而是向人提问。——乔布斯我管理公司是靠“发问”,不是靠“回答”。问答会启动对话,对话会刺激创新。如果你想要一个创新文化,那就多发问。——谷歌CEO施密特如何培养批判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我的回答: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要知道如何实践应用;2)多问"why";突破死背的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之后才认为学会了,3)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无论你真正如何认为,4)多和别人交流讨论,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李开复【奥巴马总统的开学演讲】你们需要通过理科课程的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开发新能源技术,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你们需要从文科学习中培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消灭贫困、愚昧、犯罪和歧视现象。——奥巴马2011年某学院毕业典礼上吴敬琏先生以“毕业以后”为题发表演讲。他说,学会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方法,坚守实事求是,是促使他不断探索经济学的真理的两个根本动因。他希望同学坚持真理而非教条,努力思考而非盲从,在现实世界中保持理想,不断进步。——吴敬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海绵式思维有以下两个显著优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海绵式思维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就此而言,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判论争分辨是非,我们还真得有点知识,也就是有点儿可以信赖的见解才行。 我们不妨更进一步,检视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怎样读书呢?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他可能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底下画上线,或用彩笔做标记;他可能做笔记来概括主题和要点;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画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么做呢?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两者间的相同之处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本的页边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他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图书封面


 学会提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2条)

  •     我们为了说明一件事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而提出一个论题,前者称作描述性论题,后者称作规定性论题。基于一些理由,在一定的假设下,得到了结论,这个过程就是论证,或者说推理。其中,理由需要它们才能证明结论的那些假设称为价值观假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成立的那些假设称为描述性假设。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当别人向我们进行论证的时候,我们要明确找出推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并且注意,是否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证据的效力如何,有没有替代原因,数据有没有欺骗性,还有没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或者说在对方给出的信息下,我们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的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我们在演说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议论文了。我本来只是对推理的过程感兴趣,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因素要注意,这本身就对自己的思维发散就很有帮助,也又一次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事情还是人都是很复杂的。一开始读的时候还觉得很啰嗦,随着阅读的深入,却觉得越来越有趣,很多事情都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而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到底什么需要推敲。最有启发的还是假设、推理过程、替代原因和合理结论这几章,让我意识到很多自己的推理谬误和思维局限。
  •     一直很想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最近在拜读了秋叶大叔的一些书籍之后,开始研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书籍。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推荐给各位喜爱思考和希望不断提升自己思考水平的人。这并不是一本读起来非常轻松的书,需要慢慢地读慢慢地体会,甚至可以边读边整理一份思维导图,这样有助于我们整理清楚作者的观点,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脑中建立较为完整的思维框架,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和讨论重点都可以不断地练习和使用批判性思维。最喜欢书中关于各种谬误的介绍和示例,原来自己曾经在表达观点和思考问题时也经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各种信息也都并没有抱着批判性思维的态度,而是经常轻信其结果,以至于有时候感觉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总是云里雾里的。虽然看这本书的过程有点小痛苦,但是看完后,会对思考这件事情本身产生新的想法甚至是愉悦感,很有意思,力荐!
  •     在生活中大到国家问题,小到吃什么才对,都充斥着各种论调,其中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在做出自己的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各方论断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评价对方观点的时候合理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批判性思维以下几点常见的错误是需要避免的1.海绵式思维2.价值观的不符3.感情用事而批判性思维就是: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3.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关键问题一:论题和结论是什么?关键问题二:理由是什么?关键问题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找到关键词的线索:1.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2.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3.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4.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关键问题四: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1价值观假设的线索a调查作者背景b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结果对他而言显得那样重要”c寻找类似社会辩论,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d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e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例如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的冲突2.描述性假设的线索a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b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想法c把自己放到对立的反对立场d意识到还有其他潜在的方法可以获得理由中提到的种种好处e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关键问题五: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谬误清单:1.人身攻击谬误: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2.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3.追求完美解决方案的谬误: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4.偷换概念谬误: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5.诉诸公众谬误: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来竭力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的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接受的6.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语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7.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8.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9.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10.乱扣帽子谬误:错误的假设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就合情合理的解释了这一事件11.光环效应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12.转移话题谬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面转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13.循环论证谬误:在推理过程中已然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关键问题六:证据的效力如何?1.报告的资源来源质量怎么样?2.除了资料来源的质量外,交流中有没有其他的线索显示这项研究完成的很出色?3.研究进行的时间离现在有多久,有没有理由让人相信研究结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4.这项研究有没有被其他的研究重复过?5.持论者在选择研究的时候是怎样精挑细选的?6.有没有什么强势批判性思维的证据?7.有没有理由让人蓄意要歪曲这项研究?8.研究的条件是不是认为制造的并因此遭到扭曲变形?9.根据研究样本,我们概括的范围到底有多大?10.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等级评定货其他测量结果有没有偏见或者歪曲的现象存在?关键问题七:有没有替代原因?找出替代原因的一些问题:1.我能不能找出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2.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3.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哪些东西我可能会当成重要的原因?4.如果这个解释不正确,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可以说通?关键问题八:数据有没有欺骗性?评估数据的一些线索1.尽量找出如何获得数据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好。问一下:“这位作者或演说者是怎么知道的?”2.要对描述的平均值的类型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数值分布是不是会对数据多了一个有用的视角3.数据使用者拿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时你要特别当心4.先不去看作者货演说者使用数据,把所需的数据证据和实际提供的数据做比较5.从数据中得出你自己的结论6.判断有什么信息缺失了关键问题九: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关键问题十:能得出哪些合理结论?

精彩短评 (总计75条)

  •     薄薄的小书,挺适合学生的。
  •     第7-10章可参考阅读《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和《统计陷阱》
  •     买来随便翻了下,这个翻译看得我好难受。得买个别的版本啊,要不直接手机上看算了。
  •     很多逻辑陷阱,作者都给我们一一罗列出来,为我们指点迷津。能为我们解除那些逻辑上的疑惑
  •     知识积累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提问.
  •     谨慎的思维
  •     过于简单,无新意。
  •     关于批判思维的一本书,读起来会有点枯燥,果然我是不大适合看这种题材吗?
  •     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还是怎样,非常的不好读,有点像读高中语文考试的论述性文章的那种感觉~
  •     一本书,若没有激发你内心的热情和渴望,那便是一本无味的书。
  •     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
  •     翻译得不怎么样啊。读起来很费劲。
  •     要一直跳读
  •     速度!质量第一!!!
  •     这本书是原书第10版,而《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是原书第9版,所以二者不只是“不同译本”另外原书第10版本身就只有12章(站内搜索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可见),所以章节少不代表版本旧。
  •     【10个关键问题:1论题和结论 2理由 3歧义 4假设 5谬误 6证据的效力 7替代原因 8数据的欺骗性 9重要信息是否被省略 10还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     十分不错 清洁很干净
  •     主要是一本帮助你学会批判性思维的书。教你评估辩论中包含论点,推论和结论的合理性,有效性和价值,从而帮你在批判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结论,做出更正确的决定。其中,关于推理论据的可信度,以及谬论的判定。数据平均值的选取。样本从深度广度随机率上的判断等。里面有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是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
  •     更贴切的是学会思考吧。每章的标题已经高度概括了方法,内容比较偏抽象。不过翻译水平真是低了点。。。
  •     通过这本书很好地了解清楚一个值得令人相信的结论需要什么支撑~综合来说不错
  •     还挺有启发性的
  •     适合新入职的学生看!推荐!
  •     我本以为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如何能在与人交流时,敏捷地思维、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获得可靠的消息和知识、不会盲听盲从,但这本书完全没有帮到我。整本书似乎都在指导一个马上要去考托福、雅思的人,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样子,怪不得有俞敏洪做推荐,那么如果是原版英文的会更有用。
  •      天朝的基础教育中,从来没有教导你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不但不教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而且99.999%的中小学老师,都会要求你全盘接受课本上所描述的一切。如果有个别学生对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提出质疑,往往会被老师痛批。比如俺小时候,就因为常在课堂上提出质疑,从而被扣上“扰乱课堂纪律”的大帽子。   在天朝的这种愚民教育之下,各位同学都被迫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信息。很多人不懂得/不善于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分析,过滤。而《学会提问》一书恰恰就是老外的课堂教程,据说已被用于许多高校的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宗教等学科。所以,拿它来弥补天朝教育的不足,是非常对路滴。
  •     还是没学会
  •     还可以,会不自觉地用在生活中,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更理智。
  •     对我比较有帮助的一本书,明白了如何去解释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有效率的提问
  •     精力有限,有选择性的进行批判,改变海绵性思维,正如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本书方法性很强,对于辩论也非常具有意义。
  •     没什么啥大的感觉。书中说的不理解。
  •     把政客媒体营销辩论常见的套路都揭发了。身处恶劣网络环境下批判性看待各种OOXX新闻微博的必备手册。
  •     是正货,质量不错,看它会获益良多。
  •     现今最希望得到提升的便是学会提问,学会质疑,有问题才有研究。
  •     布朗的这本书介绍了常见论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如何寻找论题、结论和证据;第二部分介绍了论证过程中的常见谬误,包括语义不明、价值观假设和逻辑谬误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证据的效力。就个人而言,最有启发的地方是关于逻辑谬误方面以及证据的效力部分,这也是很多谈话或者文章中较容易犯的错误。
  •     想问下,我匪为什么不禁售这类书,难道是大家看了也没用吗?
  •     讀完以後 覺得不能好好聽別人講話了 日常生活中處處是邏輯謬誤 腦子跟著不停運轉 而不是不加思考接受別人的觀點 有點小痛苦 不斷修煉中 加油油!
  •     正版 好书 应该会有帮助
  •     思维懒人来一剂逻辑推理提神醒脑,大神们就不用浪费这宝贵的4小时了……并不打算推荐给别人,芸芸大众都独立自主聪明伶俐了还忽悠谁去……芸芸大众也并不见得会看……
  •     《学会提问》 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扩展思维和眼界,从而丰富你的内心世界。
  •     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也就是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     同一原著译者不同,中文名称还不一样,还以为是不同的书呢,害我只好退掉一本。这本较之<走出思维的误区>所译版本更老些,少了两章节。开本小所以字体更小些,读着有点费劲。至于翻译水平,因没对照原著,所以暂不评价。买时不要买重哦。
  •     批判性思维好厉害
  •     为了能更了解自己,买了读的。
  •     屠龙之术
  •     写的不错,个人体验这本书对提问能力还不错的人来说是一个总结,对这方面能力不够的人来说,恐怕最需要的是练习。好在现在有了微博,每天都有不少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信息可供训练。
  •     不要妄下断言,不要想当然
  •     海绵式到沙淘金式~
  •     学习本书后,增强了对于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
  •     价格合理,用着不错!!,高端大气上档次
  •     这本工具书真有用,解决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笨?”只是自己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他人慢,错的是这么说的人,因为他们总这么说的,不仅体现了他知识的浅薄,还表明了他无同理心,人身攻击谬误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本书与《批判性思维》结合个人感觉更有收获。最后和成熟的人一起,他会照顾你的感受。。
  •     书的内容是告诉读者如何运用有效方法,找准各种观点中的问题。批判性思维其实并不深奥,除了涉世不深者和感情用事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对特定观点质疑的能力。作者的方法在于将特定观点划分为结论、理由、潜在假设等部分,之后寻找反证以及逻辑错误,来确定这一观点的不足。我认为对于一个观点的接受与否,关键在于其三点:内在逻辑是否成立、作用界限是否明确和所需外部条件是否具备。从以上三点出发,摒弃简单的、绝对的二元结论,暂时放弃个人好恶的感受,运用层层深入的分析方法,去寻找多元的结论或无结论,就是本书的意义。同时,我认为个人阅历的不断丰富和社会教育的日益普及,再结合有效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     批判性思维的最佳读物
  •     翻译不给力啊……
  •     浅显易懂的批判思维入门
  •     熊猫书院第八本,时时刻刻用怀疑的态度去思考问题,保持一颗好奇心,我骨子里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东西。。
  •     教人学会质疑
  •     稍显浅显。逻辑性强。
  •     精华都在第一章
  •     简短的小书,有启发性。尤其是关于价值观的章节,价值观的意义在于比较。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     比批判性思维易懂一点,很有用
  •     critical thinking
  •     对我而言,是一本好书。
  •     长这么大,终于全面学习一下逻辑推理,感觉那么多年都白活了
  •     对新手还是很有用的
  •     帮助走出思维误区,数学的逻辑可以帮助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     深入浅出,给人非常好的感觉,很受教。
  •     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来说 这本书培养逻辑思维真是太棒了。优点在于细致 系统
  •     上个月初读过。先在“拿铁”上接触缩略本,然后再读原书。也许是刚刚接触批判性思维的缘故,觉得此书非常值得一看。尽管仍旧不能避免种种误区和偏见,理性思维也还相距甚远,但有此意识,并时刻注意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还是相当不错的。另外一个明显的提高是,似乎真的觉得自己的问题多了不少。不再害怕老师说“你们有什么问题”时,自己羞愧的沉默了。
  •     你的证明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证据在哪里?你为什么相信它?......
  •     一看老罗推荐的链接,就买了,多读书总是有用的。
  •     这本书呢是真心不错,有收获
  •     传家宝 一本胜十本
  •     第一遍结束,技能还没掌握
  •     啃了快两个月吧。。从最初的惊艳,到后来的枯燥无感。。总结来说,是思维上不能懒惰,但这就是最难做到的地方。。
  •     感觉像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指南》,还是针对议论文这种的。翻译的也挺硬,还是多做点高考语文阅读题吧。
  •     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真是快乐的一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