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书评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214044839
作者:(巴西)保罗·弗雷勒
页数:176页

何为胆敢?

八十年代读中学的时候,老师是县城里最受尊敬的人,哪怕政治老师把花卉念成花喷,他们还是最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是学生离开这里唯一的引路人。教书是一个崇高的职业,稳定的职业,求之不得的职业,还没有那种担心误人子弟的自觉性,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优秀的老师有两种,一种是有爱心的,最受学生的敬爱,一种是能让你把分考高的,那是学校的最爱。让你对学习产生兴趣的老师少之又少,这和老师无关,和高考体制有关。不管怎么说,80年代的老师,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比拼教能,以学生的成功为最大的满足,他们是天下最可爱的人。想起学校老校门正中间挂的横匾,四个大字,含蓄而有力——润物无声。十多年过去了,中学百年校庆,印刷了一本纪念画册,画册的第一部分是亲切关怀,搜罗从大到小各层官员视察学校,画面无一例外都有现任校长。 画册第二部分情系母校,全是学有所成的校友回校探亲,画面只有极少例外没有现任校长。 接下来是建校百年部分校长,十数位,最后,呈现上了本画册最清楚的照片,现任校长。 再下来是名师风采,现任校长内心复杂,把自己位例正中的现任校级领导合影放进了名师风采之中,也顾不上这里面的领导有没有负责财务行政的了,一股脑全成名师。 这才叫胆敢。不过最后章节是碧血春秋,收集学校英烈名录,现任校长终于没有办法了。

结合实际体会的一点感受

一“认识从头至尾与成长有关。但少数统治者的认识绝对不能阻碍、窒息,阉割被统治的大多数人的成长”,这是《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这本书是站在左派的政治立场上阐发作者的教育观的。作者首先认为教育是一种政治活动,教师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此同时,教师作为政治个体,在公民生活中也应尽力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人格独立、对政治有批判性的关注的主体。可是我身处教育界,却丝毫感觉不到我们的教师具有这样的素质。我们培养学生只有分数这一个目标;而我们关心的“政治”只是我们自身的经济利益。教育管理机构把教学质量和奖金挂钩,而教学质量是指有效人头、上大学的人数和踩线生。其他学生的情况是不计入质量评估的。在高三的紧张氛围下,这不是有意识地一边用压力束缚教师的思想,一边引导教师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分数吗?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上述任务而无暇他顾,根本不可能再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甚至会放弃很多分数不能达标的学生。我认识的同事里,我还看不出哪个人有自己的政治选择的,因为我们这里的政治不需要选择,也不需要参与。去年我们这里的教师因为待遇的问题进行了有必要的斗争。结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加指责,仿佛这是一件很出格的事似的。一时间纷纷地传罢工的组织者都会受到“处分”,我不知道最后这些带领大家为争取自己应得权力的人最后怎么样了(因为我们的政治从来都不是透明的),但是那些因此而得到好处却在冷眼旁观甚至看热闹的人,你们心理难道无愧吗?那些所谓的共和国的公职人员们,鼓吹我们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的人,却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国家未来之公民的人都没有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权利。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我们自己都会被榨干思想和热情,所以我们心理其实根本不知道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检验我们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我们在各种压力的打压之下连自我都会丢失,还有什么资格谈培养“人”。二在教育的操作过程中,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谈到的“爱和纪律”。这两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强调了教师作为管理者和一般的管理者的不同。因为管理的目的不同,管理学生是为了学生本人能够进步和发展。而不是为了通过他们完成另一项工作——学生本身就是工作。所以爱是管理的前提。而另一个方面,为了他们的发展,才形成教育过程中的纪律。因此纪律的维持,也必须通过管理者而不仅是制度去协调。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是最容易放弃自己的一类人。因为他们作为未成年人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大多数时候可以选择消极和逃避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制度上的办法可以强迫他们——开除的威胁对能够构成这项处分的学生算不了什么或者只能给其带来伤害,使他更加难于改变。教师作为管理者,要管理学生唯一的武器就是爱和自身的人格力量。显然,这种“武器”无法具备任何的暴力色彩和强制作用,能够强制学生的只有他们自己。帮助他们去战胜自我这才是完成工作的方法,因为学生本身的发展就是工作。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但是那种完全不可理喻的学生仍然是极少数的,教师首先要克服害怕的心理。真实地认识学生,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纽带。而这正是施展自己影响力的基础。三这本书还谈到很多认知方面的理论。比如通过写作使我们跳出日常生活的麻木,而“发现”生活得真实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观点,也值得花些精力去理解。

想读的时候 就写点儿 什么。。关于扫盲教育

真实的社会,文盲依旧很多,尤其在很多边远的山区,所谓的普九数据,深入到细枝末节,有时候不过是人工伪造的数字(这活我兼职干过,当然知道了)包括还有学校老师 在普九检查结束以后,上课来独自孤零零面对空空如也的教室。。当你面对一群 十五六岁的孩子,连汉语的理解尚且有困难,要给她们教会在大城市的生存 基本知识的时候。。已经有很多 NGO 在当地进行基础教育的时候,开创一些结合本土实际的课程,乡土教材,这些,才是 教育的最重要实际任务。回忆我的小时候,学习的多是关于一个遥远 内地的知识,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为我如今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我觉得,不了解 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和悲哀。。其实当初跟我接受相同教育的人们,更多的,是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而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关于那片土地的认知。。

写给胆敢翻译的人

写给胆敢翻译的人——读《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想教书确实很困难,好为人师和误人子弟仅仅一步之遥。于是就决定买这本书。想感受一下弗雷勒到底有多大气魄。但翻看之后,有欣赏,也有失望。一路失望下来,当读到下面这几行字后我开始变得愉快。“他们要的是民主的,相互尊重的教学关系。他们拒绝专制主义的无限权力所要求的盲目服从。他们反对放任主义的不负责任。”“他们”我理解为是站在高处审视当下教育状态的前沿教育专家。无限的专制或者是绝对的放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处于相对协调的结果,是非常富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课题。因此我认为给教师提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他们反对”是很有警醒价值的。教师需要警惕的是在反对无条件的专制和放任的同时,怎样去达到专制和民主的有机统一。“如果教师始终是专制的,那么他们总是谈话的发起者,而学生始终被淹没在他们的言论中。如果教师是民主的,且其言行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那么他们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虽然困难,但既有可能又充满快乐。”读了这段朴素的行文后,更加激发了我去思考教学民主和专断的动力,因为让学生的观点和言论淹没在教师的观点和言论中,是我所不愿意的。从而在另一层面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据——那就是先处理好教师自身的专制主义问题。我欣赏这些话,是因为它们有着几个共同的关键词:民主、承担和反抗专制。书中让我失望的地方,那便是翻译的文笔。语句诘屈生硬,我怀疑是翻译没有好好地去理解外文版本,并推测译者的中文水平欠佳,才败坏了相关读者的阅读口味。我斗胆求问熊婴、刘思云两位翻译是否真懂教育?如果不懂,那么是翻译不好教育类著作的。并且书名也起得实在有些哗众取宠。堂堂弗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这个样子,只剩下上文引用的几句稍流畅明白的句子,是翻译之责,也是我理解水平之责。我想说的是,翻译是创作的创作。用这条准则去评价《十封信》,怕有写本《写给胆敢翻译的人》的必要。二00七年九月十九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读后记为什么要在网上定购保罗·弗雷勒这本书,并携带在身边作为这次的旅行读物?这是我坐在火车站旁肯德鸡楼上,等候午夜那班出发可以次日清早到达广州的列车时,所自问的问题。董桥说,他每当想起Clareence Darrow的一句话,心中立刻飘起淡淡的乌云。Darrow说 “我们的上半辈子让父母给毁了,下半辈子让我们的孩子给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但却让我们每个人都要直面一个严肃的话题:无论是否身为父母,或者是否身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我们都要面临教育和成长;我们在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同时,我们还要抽出时间来,思考一下教育。这难道是我此次将写给教育工作者的书带在身边,作为旅行读物的理由?保罗·弗雷勒是巴西著名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提倡的“对话式教育”,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风靡全世界。书的序言中提到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了整个20世纪后半期。他长期在巴西致力于教农民识字的扫盲教育活动,他主讲不以识字(read the word)为终极目的。而是通过识字达到更远大的目标——使巴西人民具有政治意识,让巴西人民能够识世(read from the world),并且通过文字与世界相连(他因此被迫流亡海外16年,长期以来巴西社会不认为广大民众有通过识字而识世的权利)。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其独创性不仅在于具体读写法的表面功效,而是将人的意识的内容来作为人性化教育学的一部分,弗雷勒认为“人性化教育是人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路径。他们在发展自身能力时行事和思考的方式,既考虑到了自己的需求,又考虑到了他人的需求和愿望。”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正好忽略了这点。《十封信》中还有许多具体教育的方法论,是直接针对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指导,我不能一一列举,我只想引用弗雷勒写作这本书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教育工作,既有趣又严格。它要求严肃性,以及科学的、物质的、情感的准备。它是这样一种工作,要求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爱他人,更要爱教育所包含的过程。没有爱的勇气,没有不轻言放弃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我这个晚上坐在肯德鸡的餐桌前,看着周围一拨一拨家长带着孩子进来用餐又离开,我一边品着甜咖啡一边耐着头皮读晦涩的中文句子时的一点收获。接近午夜时,我离开肯德鸡,穿过冰冷的车站广场,来到候车大厅,我想我们现行的教育和教育体制有太多的问题,但正如弗雷勒所说“时间更应该花在改变、教化这个世界上;抱怨是没有意义的。”

胆敢教书

阅读不总是温情脉脉,有时候,我们会遇上一场交锋式的酣阅。《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在书丛中身段小巧,面容简洁,若没有“胆敢”二字,我猜想你会把它当成一本温和的小书。或者,你初料,“胆敢”只是噱头。信手翻翻,不料文字的力量迅速抓牢闲逛的心,你深吸一口气,不由再打量书封,主体的黄色像在提醒什么。好吧,拿下这本。在了解作者保罗•弗雷勒生平之前,我们尽可先行享受文字行进中的精彩,与自己的教育路径交互参照。初读,对翻译体有些不适、对巴西的教育参考价值也抱保留态度,一路读来,许是信笺体的缘故,竟觉作者站在前面鼓舞着,口中所言,皆是警语。不免慨叹,天底下,国情有殊,人心同理。教育之求真、民主之向往,是一样的炯炯和猎猎。 弗雷勒对书有神奇的控制力。他了解思想会在写作中不断生成,加之他的思路如此敏捷以至会不由自主踮着一个个石块到远处去,于是对内容的排兵布阵格外用心,用心不是说分类打包处理,而是在保留意识流变轨迹和凸显明朗主题之间做努力。哪怕十封信里的内容终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是可以读出他的理智。他自己也十分看重情感与智性的微妙紧张。事实上,我们习惯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我们不断说服自己选择矛盾的一头,因为我们认为在矛盾中不断游移是无谓耗费。弗雷勒不这么看,比如,说到权威对自由的禁锢,他认为“只有在对权威的必要限制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迫切追求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中,才可能有纪律的容身之处。”说到教育主体(即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文化身份时,他指出“我们既非单纯继承自先人,也非单纯靠后天形成自我,而是起源于先天继承和后天养成的动态关系中”。他看到矛盾的双方皆有教益,偏执地取一端是偏见、是缺失,执两用中无疑更全面、更周密。更宝贵的是在争取完整认知之外,重视两种力量的斗争,这为思维安装了动态更新的机制。回到作者其人,作为一名教育斗士,他对教育的理解方式,以及为众多巴西人争取通过识字而识世的权利,使他被迫流亡十六年。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意在破瘴的扫盲从“最小词汇世界”展开研究,摈弃对短语、单词、音节的简单、狭隘的重复,直接从人们熟知的东西、事实和生存状态入手,通过对话模式,引导学习者意识自身存在,进而通过文字与世界相连,唤醒其政治意识。他的教育已非区区扫盲二字可以涵盖——将活着却被“拒于生活之外”的人带入文化中,使之意识到自身是政治文化中的一员——他斗争的激情和思考的严肃,又与之一并幻化为一种容易理解又难以企及的教育高度。斗争激情使他不竭实践,实践使他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和真知,这些精神材料又能激发理论建构,思维的沛然又使之有新的斗争激情。所以,问君何以此,必答曰其心拳拳。再问,答曰,最初植入了一颗求知的种子,慢慢有了自我成长,才与外界相激荡。正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命构成有这样的明彻,他才说“我们对于自身的形成应握有主动权”;他明白自己的事业何以滚大,才会提出“男男女女们意识到掌握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方面,已经或即将迈出第一步。他们开始从文化、政治角度说话”。所以,他何以说“胆敢”,正因为要实践这样的教育非有才华与勇气不可——无胆之才终是浮华。通读此书,觉得勇气有三:一政治勇气、二语言勇气、三推演勇气。先说政治勇气。弗雷勒对公民意识、民主内涵看得透彻,得以鸟瞰森林,直指教育之弊。他痛恨思想的官僚,指出某些教育人士所为,只是“以便学校能够继续做某些人期望的保持现状的美梦”。说及教师对不公平进行罢工,“让学生见证具体的罢工,教给他们斗争,以及民主其他内容的真正意义”。在我们这里,合理罢工的教师面对学生时却遮遮掩掩或一脸尴尬,仿佛进行“抗议不尊重”的斗争对不住职业和学生似的。我们为自由而战的勇气总是被推搡到角落,化为一声声叹息。还有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平民阶层”,“常常吸收了许多支配性意识形态的价值标准”,所以,弗雷勒说“你可以不斗争,但你有权了解”。顺从现状无疑是舒适的,但这样的舒适只是鸵鸟式的自我蒙蔽,因此有必要拂去阻碍我们看到事实的屏障。我们是否认可教学是一种政治行为,将影响我们从行动上作出新的选择,是参与社会还是退出,是走向专业还是避开,是洞察真相还是避而不见。面向政治,教育者可先向教室发出邀请,从一己做起开展民主教学。看到他说“有的孩子面对霸道的行为,可能不会受到伤害,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碰运气而不设法减少专制做法的借口”,觉得他对孩子们的爱是真诚的,思想的高明还在其次。他充满力量的斗士衣装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好似帽檐添了几根羽毛的柔情。弗雷勒的精神信靠如此坚定,但并没有对那些漠视政治的人们横加指责,他冷静地指出“强大而傲慢的行政官员,过去殖民时代留用至今的官员,他们的霸道作风该为我们中大多数人今天所具有的虚弱感与宿命论思想负责”。政治梦想需要勇气毋庸置疑,语言何须勇气?怎么不需要?读和写、理解合重述、文本内外困境,不是每日总向我们发难么?对语言的学习、接受和操用无不充满艰辛,用好奇来消解恐惧感仍旧是不充分的。为了“最深刻的意义”,我们需要时时鼓起勇气,并让纪律来助力。语言的习得使文字、思想和现实交织联系、并让各种理解动态交融,这可视为“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的现代阐述。弗雷勒说“写作在到达桌边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我行动、实践或完全投入对认知对象的思考时,写作已经开始。”对于这位已经战胜恐惧的人,读写已然充满机趣——“文本的意义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地存在于字里行间,简单地等待读者去揭示”。对书写管窥浮沉后,他将对语言复杂性的理解转化为教学的实切倡导,鼓励学习者对文本进行重述、围绕疑问进行对话,反复强调学习不是字词的生吞活剥,而应该把每一个字放在联系之网。教育工作者要将阅读与书写结合起来,学习者也应将注意力用在作者论述的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上,重视作者语言的审美意义,其对语言和词汇的组织,克服对特定单词不必要的重复。吸引我的还有他对词汇阐释的勇气,我尝试用一个词将其描述:行进中的词汇。弗雷勒笔下的词组有着非凡的重量,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选择性的过程。如教育工作者必须“不耐烦地耐心”工作,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武装的爱”,谦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不安全的安全感”。还有孩子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类”、“外行”教师等等醒脑的概括。作为一名坚定的行动者,弗雷勒将勇气贯通于推演中。包括由己及人、由校及外、由小空间及大天地。“当教员在教学中能经常谦虚而开放地反思和转换教与学位置时,他们的学习就开始了。”对于学习和阅读,他认为教者和学者必须一同进行——“学习和阅读成为改进我们世界所需的知识、快乐的来源,我们早就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质量更可期待。”他建议把班级当文本、师生对学校空间进行阅读,不断向外辐射。于是当他说出“世上不存在人们无法言说的主题或价值,不存在人们必须沉默的领域”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一句漂浮于空中的大话,它其来有自。文本小世界,世界大文本。教书何以需要胆?因为“教学关系是复杂的,根本的,困难的”,“它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关系”。最冷静的还要意识到许多东西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选择。看到“在这座城市里,只有富人区的立交桥、隧道、景观广场才能跻身重要工程之列”,你会认为他只是在说巴西吗?开空头支票的政党、奢侈的建设、悲惨的无知……在书里都可以找到最富良知的叙述。阅读此书,有时会格外冷眼,有时跃于作者之声色,心不知该在哪,要如何取舍。想到20世纪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型,巴特的“作者之死”说与福柯的“作者功能”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节点,促使了作品的重心由作者向读者转移。读者出场解读作品带来了深刻的文学变革,而考察作者意图仍很重要,它们孰轻孰重?弗雷勒认为:“我不仅是满意,而且会狂喜……这应该是所有作者梦寐以求的结果——读者对其作品阅读、讨论、批评、改造和彻底改造”。也许还可以借用弗雷勒的斗争性思维来理清此时的迷障——阅读在捕捉作者寓意与表达个人见解的张力中。而教育也正是在一个个教与学的个体叙事里,哪怕这些叙事如此针锋相对,如此矛盾重重。正是这些鲜活的教育斗争在为我们的未来争取了光明。如弗雷勒所坚持的,最最重要的是,你开始学习说了。积极的参与永远比无知的漠然好。最后我终于舍得看跋和序了,看到编者对他的“情迷和再见”,才知斯人已远。我们在这感受他的感受,激动他的激动,不知人已作古。回念其一生言与行高度一致,以及为此一致所作努力的伟大内涵,不胜唏嘘。北熹2010-9


 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