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168
作者:【英】霍布斯鲍姆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
霍布斯鲍姆的全局观念以及从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轮廓的能力是惊人的。在《断裂的年代》中,霍布斯鲍姆考察了20世纪文化和各式各样新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共产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到达达主义,再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现代世界史,以其特有的神韵,描绘出了20世纪的筋骨与血肉。
他始终满怀热情,从不故作感伤,自由无碍地广泛论及诸如古典音乐、美术、摇滚乐、雕塑等众多议题;他记录“自由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逝去,讲述被遗忘的重要人物的个人生活,分析艺术和极权主义的关系,并剖析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超现实主义、新艺术运动、妇女解放,和美国牛仔的神话。
霍布斯鲍姆的这部遗世之作,依然充满了独特的智慧。他告诉我们,“文化并不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品味为自身提供需求的超市”,“随着政治的民主化,权力日益成为公共剧院”……霍布斯鲍姆流泻笔端的天赋和力量实在是至死犹存。
看点:
1.《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是最能体现霍布斯鲍姆观点和情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这位伟大历史学家的思想遗嘱。
2.《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将世界主义的历史叙述和优雅文笔的完美结合,是理解现代世界史和文化史的最佳入门读物。任何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的读者,都会在这本书中获得阅读的惊喜。
3.2012年逝世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托尼·布莱尔、尼尔•弗格森、托尼•朱特、汪晖、熊培云、雷颐、吴晓波等对其推崇备至,都曾撰文致敬推荐。
4.《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独立报》《观察家》《新共和》《新政治家》等世界权威媒体一致好评推荐。
这是一个失去方向感的时代。在新千年之初,这个时代处于困境之中,面临着比我一生所经历还要多的困惑,漫无目的地迎接未知的前路。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媒体评价:
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他的史学著作是最高等级的学术作品,但又充满了深刻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动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任何他所涉猎的领域,霍布斯鲍姆都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因为他的阅读量更大,具有更宽广和精确的理解。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战后欧洲史》作者 托尼•朱特(Tony Judt)
霍布斯鲍姆从来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的奴隶……他的作品具有非凡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优雅、明晰,同情小人物,喜欢讲述细节。
——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作为在欧洲近代史领域耕耘了40年的学者,在阅读《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这部霍氏遗作时,我还是能体会到“这本书的每一页上几乎都有新东西”。……霍布斯鲍姆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面要归因于他对一切事物的无尽好奇心,以及他在维也纳、柏林和伦敦这样的世界主义大都市的成长经历。
——著名历史学家、《第三帝国三部曲》作者 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当你合上霍布斯鲍姆的某一本书时,感觉就像结束了一场激烈的壁球比赛,筋疲力尽而又倍受鼓舞。
——著名经济史学家、《国富国穷》作者 戴维·S·兰德斯(David S. Landes)
与这位瘦削的老者聊上几句,你就会被他带回波澜壮阔的革命与战争年代。再平庸的人,与霍布斯鲍姆相处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得睿智而心思缜密。
——英国新锐历史学家、工党下院议员 特里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 Hunt)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可以说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史学家,是极少数真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家之一……无论是在对细微末节的掌握上,还是在非凡的综合能力上无人能出其右。
——《卫报》(Guardian)
《断裂的年代》是一部关于失败的作品集:权力的失败、艺术的失败、现代性的失败……涉猎广泛,涵盖了德国犹太人的命运、美国牛仔的魅力等。同时书中穿插着霍布斯鲍姆对宗教信仰复兴的深思熟虑,及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严肃思考。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对于最后的论著,霍布斯鲍姆将其命名为《断裂的年代》,揭示了该书是对全球化进程中受多重矛盾围扰的世界及受“认同危机”困扰的社会的探究。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书籍目录

致谢
序言
1.宣言
第一部分: “高等文化” 今天的窘境
2. 艺术向何处去?
3. 文化共生的世纪?
4. 21世纪为何要举办艺术节?
5. 新世纪的政治与文化
第二部分:资产阶级世界的文化
6. 启蒙运动及成就:1800年以来犹太人才智的解放
7. 犹太人与德国
8. 中欧的命运
9. 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化与性别,1870-1914
10. 新艺术
11. 人类最后的日子
12. 遗产
第三部分:不确定性、科学、宗教
13. 对未来的忧虑
14. 科学:社会功能和世界的变化
15. 戴弗里吉软帽的中国人:李约瑟
16. 知识分子:作用、功能与矛盾
17. 公共宗教之前景
18. 艺术与革命
19. 艺术与权力
20. 先锋派失败了
第四部分:从艺术到神话
21. 艺术家奔通俗:我们爆炸性增长的文化
22. 美国牛仔:一个国际神话?

内容概要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
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亲授其“英国荣誉勋爵”称号,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
他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也是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家,自14岁加入共产党后,一生未曾脱离。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除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 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安德生所言:霍氏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
真正使他荣登世界“近现代史大师”宝座的,是他的“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极端的年代:1914~1991》,它们结构恢弘,叙事晓畅,成为当代极为流行的历史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这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院学者做不到的。(全新修订的“年代四部曲”,将由中信出版社于2014年初整体策划推出。)
基于其卓越的文化贡献,霍布斯鲍姆曾于1998年被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授予英国荣誉勋爵(Companion of Honour)称号,也曾获得过欧洲最受关注且奖金额最高的人文和自然科学奖项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
2012年10月1日,以95岁高龄在伦敦逝世。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1,首先:他是一本书,评论这个时代,而我们都在这个时代里。2,其次,假设我们是一本书,一本书要怎么反过来评论自己最伟大的评定者呢?你见过书反过来评论读者的吗?我们甚至不是书,只是书里的字里行间。3,1和2交换了比喻,一次就读懂并且没有被绕糊涂的可以继续往下读。4,要能反过来评论这本书,必须确定自己站在书之外,最少自己的观点站在书之外。5,每个评论者都只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比喻、联想来试图描述文本本身,而很可惜这样都带有个人主义,这本书已经公正的评价了时代,我不建议读者仅凭一个个个人主义的评论就自认为理解了这本书(个字没有重复,是三个)。而所有准确描述这本书的词语,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准确描述这个时代的词语,书里都差不多用尽了,而评论者必须不能摘抄来代替描述,否则就不是评论者,而是一个抄书人。6,所谓公知,都是打扮成知识分子的娱乐界人士,他不是。7,这本书里讲得很多东西,对于大部分读者其实都“应该”寡淡无味,但作者和翻译显然都非常不错。8,我费尽心力绕过了那么多内容,就是为了不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9,读这本书绝非什么“让国人深刻的认识世界/惊醒国人”之类的酸腐玩意,你什么都不会惊醒,反而比较容易接受“似乎全世界都在堕落”这种事实,变得更堕落。10,读这本书什么也拯救不了,想想也是废话,你怎么拯救得了历史?11,世界并不偏激,你讨厌的很多人其实不全部应该讨厌,你喜欢的很多人也会知道他们并不那么值得喜欢——但是你会不那么在乎。12,学生不太建议,但已经毕业和走上社会的人可以买,你绝对找不到更值得消耗这几张蓝爷爷的办法,除了保险套。
  •     众所周知的是霍布斯鲍姆撰写的《时代四部曲》,将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历史,通过革命、资本、帝国和极端四个关键词给两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进行定义。手中的这本《断裂的年代》,是霍布斯鲍姆对二十世纪文化的一个鸟瞰,本应属于极端的年代,而他为文化单独提出一个关键词就是“断裂”。这位著名的马克思史学家究竟是如何看待二十世纪的文化呢?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享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俄国犹太人,母亲则来自于欧洲,全家于1917年迁居维也纳,1931年迁居伯林,后因纳粹掌权避难到英国,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霍布斯鲍姆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虽然经历过斯大林暴政的曝光,苏联的解体,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反而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这样一位跟马克思有着类似生活的史学家——在德国和英国生活过的犹太人,是如何看待二十世纪的文化呢?在这部书中,霍布斯鲍姆分了四部分,“高等文化”今天的窘境;资产阶级世界的文化;不确定性,科学、宗教;从艺术到神话,共二十二章。这样一部著作中,想要对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进行概括,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著名的史学家,他还是梳理出一条线索,即两个对举传统的高等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对比,科学宗教与艺术神话,这种文化的对比,使霍布斯鲍姆对二十世纪文化的关键词“断裂”有了落脚点。尽管如此,整部书想要谈论的主题还是太过庞杂,出现的人名书名使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对于历史现象的分析,还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都使我们感到霍布斯鲍姆既是一位严谨客观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无所不知的文化批评家。这样对于书评者来说则无疑增加了许多的困难,书读得不如作者,见识也低于作者,又如何评价作者这本书呢?美国的文化史家巴尔赞将二十世纪的文化称为衰落,这可以代表保守主义对于现代文化的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霍布斯鲍姆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价了二十世纪的文化,认为这是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断裂,无论是从科学与宗教,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都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断裂。这很能呼应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看法,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跟西方所有的研究作品一样,霍布斯鲍姆虽然副标题用了二十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但是主体谈论的依然是英语世界的历史,至少无法包括近东与远东的历史文化。作为东方人对此还是有些看法,比如欧美历史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远东就表现得更为剧烈,不仅仅表现为古今之争,更有民族主义情绪在内的中西之争。在这个角度上,中国历史上的西化运动,就无法仅仅表达为传统与现代的竞争。另外,霍布斯鲍姆并非没有提及中国,而是将这个话题与李约瑟问题相联系,认为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保持了科技优势,但是因为缺乏现代文明的洗礼。这种话题还是显得老生常谈,好像是黑格尔的回声。不过作为撰写近代史和文化批评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始终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似曾相识的思考。也许,他讨论的问题依然限于欧美世界,但是不妨对于已经接受了现代化洗礼的中国人一些启示——文化依旧是新与旧、宗教与科学斗争妥协的产物。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还有多少传统呢?
  •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粹,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文化是维系人类的桥梁,文化是连结世界的工具。可以说,人类一直生活在文化之中,没了文化,人类便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这本书讲得是20世纪的文化和社会。说起来,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为翻天覆地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经济极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世界的政治格局亦是重新大洗牌。这个世纪的沧海桑田,表现在文化上,则是多姿多彩,万紫千红,鱼龙混杂。可以看出,作者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其关照20世纪各式各样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到极端的国家主义,以及现今快速发展的科学和信息技术。其关注的内容,有美术,有音乐,有各种艺术运动。从这些对文化的描绘及评判的文字中,可以勾连出一幅20世纪的文化图景,可以看出围绕在文化身边的人物,事件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文化从来不是小事,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边边角角和风吹草动。一个文化事件,有时会扩而大之,跳出原有的界限,波及开去,进而影响世界的格局。像美国的牛仔电影,其背后有着可堪寻味的美国文化及美国以至世界的过往和现在。从一个个类似的文化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世界的上下五千年,看到的是世界的尺幅数万里,看到的世界人民的喜怒哀乐,看到的是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看到的世界的一举一动,看到的是世界未来。可以说,一个文化事件便是一个蝴蝶效应,这本书则让我们看到文化的来龙去脉,看到蝴蝶效应最终的结局。这对我们理解和认识20世纪的文化,理解20世纪的社会,有着不小的帮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世纪的文化是分裂和多元化的,这些文章都是作者的演讲稿,谈论各种文化现象和人类活动,太多太零碎,作者对文化的感知敏锐和深刻让我无法想象
  •     全文引用好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各领域代表人物,作品,讲的是20世纪(也联合前后几世纪)的文化历史,社会问题。要想看懂此书,我肚里所藏知识还远远不够。只看了能看的懂的部分。
  •     演讲稿凑成的遗作,主题颇为分散,霍布斯鲍姆还研究西部片。
  •     狗尾续貂的感觉
  •     很一般,感觉作者思路很乱,看的没有热情!
  •     关于犹太人的几篇很有收获,其他内容因为是演讲和文章合集,缺少系统性。
  •     怎么说呢,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说实话,看完了记住的很少,因为讲的都不是能让人记忆深刻的,但总觉得看完这本书有什么不一样了。好像是多了一种历史的认同感,我一直不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可我觉得这本书中讲到的历史是对我而言很有启发的。 记忆最深刻的一句就是:科学最初的时候是一种哲学。 虽然中国的近代历史文化发展晚了国外挺多年,但是可以发现发展的轨迹大致是相同的,了解国外的文化也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国家。
  •     评论古典艺术,先锋艺术,女权,资产阶级精英制,美国西部神话是因为美国没有资本主义以前的形式。。。
  •     多篇演讲的合集!很可爱的,充满数据,客观精神。很多问题问的很犀利呢,反思深刻。感觉英文版可以作考研英语篇目……
  •     欧洲的左派与右派,似乎更像是以文化观点的不同来作为区分...
  •     首先这是个作品集,或者说杂文集。篇幅间没有逻辑关系更没有递进关系,只能零零散散的理解作者的观点。非要硬拽个主题那就是受现代工业商业冲击下艺术界衰退的现状。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读完也没理解
  •     时代的“情绪”,艺术工业化,创造力和复制的博弈…变动不居的时代。作者站在当下研究当下,用历史视角和现代心里,文化,商业背景知识分析文化的情势与发展,不一定精彩,也不一定完全可以说服人,但这种条缕具析的严肃,是断裂中很稳定的东西。
  •     在图书馆借的书,一口气看完了。20世纪确实是发生了很多,忽然在想:22世纪的时候,人们回望21世纪,又会有哪些重大事件值得书写?最近一两年有种强烈的感觉:很多事件会成为未来史书中的内容。我们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
  •     一些篇目很有启发。但关于艺术的部分,身为艺术盲看起来有些无趣。。。
  •     许多问题就是在吃回锅肉
  •     从书评和随笔中可以看出霍布斯鲍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和艺术变迁的理解是极为独到和透彻的,其学术功底也是令人敬佩的,值得给5星。但是这本书和其同系列的《谎言的年代》一样,明显是借名人效应拼凑而成的,甚至可以看出编辑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好好思考过,太过直白的铜臭让这套书的价值大打折扣。
  •     读此书时,正好去了一趟798艺术中心,觉得特别荒芜。那些作品,那些叫艺术品的作者们,心里面到底装着怎样的艺术?我很怀疑→_→(本书的缺点是散)
  •     对当代文化断裂的反思。当代文化就是一部碎片化的历史。一战和二战对欧洲的影响不可忽视。
  •     一本破碎的书,如论述的年代……
  •     culture and society tradition
  •     就是一文集,坑,勿买。
  •     客观的说,这凑是一本学术散文集子,智慧和观点依然有独特之处,但可读性……的确一般
  •     的确是拼凑之作
  •     可读性不强,每篇文章都是演讲稿这个让我很失望,说明本身并没有连贯的系统的结构啊。对时代的思考大而化之,让人觉得确实在说些什么可是到底说了什么呢,读完什么印象也没有。想要把一个如此宏大的主题说好,还是得选择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才对啊。
  •     是一本演讲集和书评,并非成体系的认真的作品。再读一本自传吧。
  •     3.5吧,多半颗星是因为霍布斯老爷子晚年还那么努力各地去演讲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啊!也因为是不同于“年代四部曲”学术范十足的演讲集,相对浅显和拓宽了很多,但是书评和文化评论,依然有学者的风范在里面。
  •     内容有些杂。碰巧和我正在翻译的书书名相近。
  •     比较水 不好看
  •     打的旗号挺大,但是都没有什么论述,而且写的很浅,一点也不深刻。
  •     演讲稿、文化评论和书序拼成的文集,不太有整体感= = 可能还有从德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中文的内容,读起来不是很顺。近一个世纪科技发展的速度是之前没法估计和相比的,然而我们只看到了大量简单易得的复制品,艺术的发展和方向呢~
  •     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     翻译到这个程度我也是无话可说,特么的小学没毕业是吗,语文学成这样?再好的书翻译成这么费解
  •     只是文化评论集子,偶尔有灵光的洞见,没有啥系统,适合没事读上一篇,或者睡前读物。
  •     因为是一些演讲文章的后编成集,所以缺少一些整体内在的逻辑串联,主题因此显得分散而不连贯。探讨的问题着眼文化艺术,老实说有点深,缺少基本储备的情况下会有点难懂,翻译艰涩得很。总体而言难留下深刻印象,也反而更期待年代三部曲。
  •     high culture; 犹太人的文化贡献;“不确定性”的发现*;李约瑟;牛仔身份构建*
  •     引人深思的言论,其中提到的一些西方的历史和人物我不是很了解,看来书读的还不够多。作者是个共产主义者,可以了解下外国人对共产主义是怎么想的。
  •     书评和文化评论合集,大部分发表于《伦敦书评》或《泰晤士报》。在20世纪这个时间维度里,霍布斯鲍姆文章的纵深度拓宽了话题空间,其论点之重要,其视野之广阔,其思维之明晰,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高水平的评论,应当如此。
  •     断裂的报刊选文。
  •     杂又散的一本演讲集,但也足够让文盲如我想去读年代四部曲了。不敢乱评翻译但有些句子真的绕口令一样。
  •     资深文艺玩家必读
  •     “文化不仅仅是超级市场,让我们依照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随着政治的民主化,权力日益成为公共剧院”
  •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艺术,而艺术则需要自己的自由。章节之间跳跃感略强,篇幅稍许零散。然而不失为一本能够接触欧洲艺术发展的启蒙,以及从艺术中观政观史甚至当代欧洲的人文概况。
  •     暂时停在这里
  •     本书相当断裂
  •     “按照逻辑,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文明必将摧毁其自身的基础。”书是由霍布斯鲍姆的一些演讲和评论集结而成的,“年代”这个话题有点大,他从艺术/宗教/科学等方面的现代表现和发展现状凸显自己的观点,这是个文化断裂的年代。至于有没得解决方法,他或许没想出来。
  •     易读易懂对刚接触这方面的我来说也蛮有料的,而且比较贯通
  •     各种书评杂文拼凑而成 可读性不强
  •     粗粗翻完
  •     这本书是霍布斯鲍姆的演讲辑录,整体上并不是特别有序的安排。不过,这本书的确关注一个好问题: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何去何从。
  •     大开眼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