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35464767
作者:徐童
页数:181页

作者简介

海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编辑推荐

《珍宝岛》编辑推荐:徐童用影像刻录现实生活的死角,用文字撬开中国上世纪末历史的暗室。生存值得被记录,毁灭值得被默哀。文风坚硬、血腥、残酷,堪比余华的《兄弟》。

内容概要

徐童,记录片导演。1965年生于北京。1983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摄影专业。2007年创作小说《珍宝岛》。之后,相继拍摄独立纪录片“游民三部曲”《算命》《麦收》《老唐头》屡获国际大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 这位被王金枝用嗲声唤作“老贾”的人,叫贾国志。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是高西店奔东两里地,高碑店的片儿警。高西店,给一东一西的高碑店跟水南庄夹在当间儿,是个三不管的地段。早年间,打高碑店那头搬过来的人渐多;日子一长,这边一有事,人就爱奔贾国志待的派出所跑。 贾国志比王金枝大十岁。初中毕业去内蒙当了兵。当的是炮兵。那阵子,中苏关系特别吃紧。贾国志在的炮兵团,一级战备了好几个月:枪不离手;衣不解带。各连队都加班加点地训练。有回,紧急演习,贾国志给七十毫米无坐力火炮的后架子,砸碎了左踝骨。在部队医院,一躺就是俩月。岁数小,人恢复得快;岁数小,犯纪律犯得也快。回营刚不几天就跟个卫生兵,营里头唯一的女兵好上了。 那会儿,贾国志的伤还没好利落,教导员派他刻蜡板。北京兵,有才。教导员让他把“最高指示”油印成红的绿的传单,发到各个连队去。贾国志一瘸一拐地在营房里乱窜,时不常撞见小刘护士。他俩一般大。 小刘护士叫刘爱华。内蒙赤峰人。农村孩子,从脸到身子,哪哪儿都圆鼓鼓的。一双大眼睛,特别透亮。话说女兵有女兵的装束,衣裳都带掐腰。穿上去,既贴身,还好看。刘爱华的胸又大又挺实。一不小心,总把上衣扣子撑开。不开,平时也咧着个口。贾国志每回撞见她,都拿胳膊肘奔人那儿顶一下子。沉甸甸的,像铅球。这可不能叫调戏。俩没过二十的孩子,纯属调皮捣蛋,耍着解闷儿。如果旁边有人,贾国志正好一瘸一拐的,赶到小刘跟前,一歪,还是顶个正着。俩人都憋着不乐。这么耍着耍着,工夫一长,想法就多了。胆子也大了。 犯纪律那天晚上,贾国志跟小刘护士约好喽,还在老地方见。他俩都当教导员出去了,没在营房里瞎转悠,就裹着两件军大衣,在一辆黑绿色儿的“大解放”底下鼓捣那事。这不是头一回了。小刘护士滚烫的身子,有股特殊的香味,弄得贾国志神魂颠倒的。那是女兵才有的香胰子味。没等贾国志动手,刘爱华的上衣扣子早就撑开了。 眼瞅着,烈火干柴就要冒烟的节骨眼儿上,“轰隆”一声,教导员开走了他俩脑瓜顶上的“大解放”。空荡荡的操场上,就剩下了他们俩。 四 教导员开出去十来米远,停下。跳下来,戳在车边儿。在黑暗里挥了下手。“刷刷”,两道雪亮的探照灯打在他俩身上。教导员上前走了两步,来在亮处。朝他俩,一个炮兵一个卫生兵,发令: “三连4班贾国志,立正!” 教导员嗓门儿压得挺低,可在贾国志的耳朵里比炸雷还响。他站在一铺一盖的俩军大衣上,笔管溜直的。教导员: “向前三步——走!” 贾国志穿着件军绿背心,朝前迈了三步。小腿肚子直转筋。教导员: “向左——转!” 贾国志穿着军绿大裤衩,侧歪着身子,奔左边转了小半圈儿。刚才,那个火烧火燎的玩意儿,现在缩得不知哪去了。接着,教导员冲刘爱华,发出同样的口令: “向左——转!” 刘爱华给臊得满脸烧火,铅球也缩成了个泄气的皮球。恨不得搁脑袋扎进裤裆里。 他俩并排站着。脸朝北;朝着五排平房。熄灯号已经吹过了,营房黑压压的。贾国志知道,教导员让他俩朝北站着,不是让冲着营房,是让他俩冲着教导员常念叨的,打营房奔北八百里的外蒙古;冲着打外蒙古再奔北的地方。每回,教导员都斩钉截铁地说: “那里,就是我们的敌人。”


 珍宝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午夜,没有星光只有雾霾,路灯都变得晦涩和阴暗。放下这本《珍宝岛》,怎么可能睡得着觉。除了我们这群旁观者和无所谓存在与否的冬梅以外,竟然全部都挂掉了。这个冬天那个最大的国家似乎摇摇欲坠,卢布一跌千里。因为那个曾经貌似强大的国家,和我们曾经的战斗,最后让一座江中的岛屿变得如此有名。上世纪从六十年代起到九零年代,大陆发生的事情是这个星球有人类史以来最矛盾、最怪异、最神奇的时代。红二代会觉得这个时代是最幸福、最激情的时代。无产阶级会觉得这个时代还有幻想、还有阶级荣誉感、还有未来的时代。中产阶级刚刚开始出现。那个时代还没有这么流畅的网络(那个时代如果就有微博、微信,90年后的中国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个体户已经成为初级的资本家,黑道人物开始在社会的各种角落,以各种方式存在,已经有先驱开始由经济上的开放走入性的开放,以至于政府不定时的出现各种严打,那个时代的法律因为没有网络和微博而更加微妙。中国人从文化的破灭,转入财富的冒险。这本书就在国都的某个隐晦的场所,以一场怪异的死亡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半京片子的讲诉,用各种各样的死亡去消灭掉各种各样的理想、梦想、幻想。小资产阶级、通过黑暗的方式成为富有者、系统内的公务人员、知识分子、社会底层的各类人士、性工作者,在这个地理上有,意识上无得岛屿上,他们的结局都是一个字—死,虽然原因不同,结局却都是一样。有谋杀、有自杀、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还有生命之间的替换。甚至于为了寻找自己一生的一个梦幻最终冻死在珍宝岛的主人公。作者以死亡终止着那个时代吗?冬梅是那个年代很普通、很常见的女孩的名字,如同当今的什么婷、什么蓉,她是主人公的小女儿,只有她在另外一个半球,在天朝认为最不民主、最没有人权、最虚伪的国度里轻飘飘的活着。其他的人,都死掉,这些死掉的人们之间竟然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就如同这个社会机器上的每一颗螺丝钉一半,慢慢的掉下一个以后,在后来的震荡过程中,无一幸免,如果能够活着的话,就如同冬梅的生活轨迹一般,幸运的挪在了另外一台运行平稳,经常有人检视的机器上。是这片土地生来具有的悲伤,还是如此社会造成的悲剧?几百年后可能才会有人去研究和真正的去探寻。貌似欣欣向荣、繁华昌盛的时代,的的确确是冒险家、阴谋家的乐园,他们以死亡作为筹码,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的死亡,在如此重口味的时代里,讲述着悲欢离合的中国人。没有底层人物怎么会有高级人士,没有穷人怎么显现的出富人,没有死怎么得到生的快感。作者以拍纪录片的形式,用极短篇的章节,不停的转换着死亡的发生,让我们回忆起那些并不是不存在过的,似乎又不愿意回忆的年代。这本小说,读完后需要一个一个喘息的过程,就如同唯一一个富有的人物那样,在激烈的兴奋的夜晚,因为过于激烈而死去。这本小说,似乎也在强调,成为18岁以上的人士,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连死亡都不再有多少的意义,没有人为了诗去卧轨,没有人为了一个组织去献身。不是这样吗?看看社会新闻,连自杀都变得没有目的性。
  •     看《珍宝岛》的感觉就好像听一位中年大叔在讲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事儿一样,听的人拿它当个故事,说的人把它当成不可抹去的宝贵记忆。我具象化出的这个讲故事的大叔得是个住大杂院的地道的北京人,生活工作都一般,没媳妇,爱喝口小酒。平时都不怎么来往,见面就是应一下。每次他搬着板凳坐在家门口喝酒的时候就是他要讲故事的时候,也是我翻开书的时候。要是有人问我,你真的能像的这么具体?那我就回他“不信,你自己翻来看看是不是那感觉。”或许是我想象力太丰富,可书中用的那词儿和章节上下的承接也不得不让我这么想。起初《珍宝岛》三个字让我联想到了战争(墨水少的我确实不知道珍宝岛战役),以为这是记录历史的书。翻开看了前几页发现这其实是讲了一个故事。于是我认为这是讲了一群我一辈子都不能触碰到的人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喜多忧少,圆满结局的故事。书看到一半,感叹人物命运的时候,我开始担忧他们的结局。等真的看完了全书,其实心里还是默默的骂了徐导,原因倒不是因为人物的结局,而是因为写人物结局的方式,抽不冷的告诉你结局,你心里不是骂“我操,怎么死了?”就是“我操,死的太冤了!”比如猴子和老油条,我一直觉得猴子死也得死在刀刃上,哪怕是打群架里冲的最猛的那个呢,老油条我一直觉得是个死不了的人物儿,可最后愣是载了阴沟。再来王金枝,本坎坎坷坷半辈子,都要回老家了,末了死还没留个全尸……诸如此类的虽让人看着不是滋味,但仔细想一想倒不觉得惋惜,也只是感叹,人,终究逃不过“命运”二字。我曾在课上听老师说,她曾经和一批志愿者去一些困难户家中走访,一进困难户家门就愣了,照片里见的人家口中描述的都不及你亲眼看到的有震撼力。巴掌大的地方,顶头放张上下铺的床,靠门这边再放个不大点的桌子,全满了!锅碗瓢盆连带着衣架子什么的全放桌子上。老师说:“身为一个北京人,每天走在大街到大马路上,住还算宽敞的房子,你较劲脑汁儿你也想不到北京城仅有这样的地方!?竟然生活着这么一批人!”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的态度——尊重,从这书你能看到作者对这些人不偏不倚的态度,这些人不需要怜悯不需要帮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他们应该完成的事,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不论好坏自有论道。尊重,并非是尊重他们做的某些事,而是尊重这个生命的个体,尊重从生到死的过程。“珍宝岛”不仅是贾国志心里的念想儿,宝贝疙瘩,也是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珍宝岛”,爱不释手的、难以割舍的、甚至是不愿吐露的……
  •     2013-06-03 09:1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杨梅菊徐童,纪录片导演,1965年生于北京。1983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摄影专业。纪录片作品《麦收》《算命》《老唐头》,合称“游民三部曲”。2007年写成小说《珍宝岛》,导演蒋雯丽看完后将这本小说推荐出版,并表示自己愿意出演其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先驱语录★就像“每一个人走来的远方都有一个珍宝岛”的比喻,但那只不过是每个人幻想中的理想国。★政治永远不能让人满意,政治又永远如影随形。★一个在理想主义年代经历过青春的人走向社会,肯定会被社会打得粉碎。《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杨梅菊 发自北京在拍了多年的纪录片之后,徐童终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珍宝岛》一书看上去颇为轻巧,但它的内里却是厚重而灰暗的“惨烈的理想主义”。小说以珍宝岛命名,却并不负责讲述那场战争,一开篇就是1993年北京东郊高碑店某处小发廊前——一辆摩托车从发廊的玻璃门直撞进去,车上坐着两具无头尸体……发廊里奔出衣不蔽体的王金枝,慌乱地向高碑店片警贾国志求助……“珍宝岛上没有珍宝”,徐童意在揭示一个虚假理想主义的幻灭,但最终这些所谓的理想都是以黑暗和死亡收场——父亲贾敬仁半生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在解脱的前夜高兴地喝了点酒,不幸意外身亡;闫永刚,贾国志的对手,一路呼风唤雨,到达人生巅峰时却暴毙美国;翟晓枫,贾国志的狱友,大学老师,被理想逼到精神失常,不想再回监狱里,从飞驰的火车上跳落江中;还有王金枝,决定结束自暴自弃返回家乡时,却再次被命运粗暴地玩弄了……徐童没有珍惜任何一个他笔下的角色,在这本根本没有写到战争的小说里,他几乎统统安排他们死去。小人物的虚幻信念如果不是因为44年前那场中苏军队的边境冲突,珍宝岛——这块中国领土上仅0.6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几乎不会为人所知。而小说《珍宝岛》与那场战争的关联,不是战争本身,而是珍宝岛冲突前一年,年仅16岁的贾国志正在内蒙古当炮兵,他猜到中苏在珍宝岛会有行动,却没料到自己因和卫生员小刘谈恋爱被提前复员,没能奔赴边境。从此,珍宝岛就成了他一生的念想。《国际先驱导报》:你怎么看待贾国志?徐童:可悲可怜的悲剧性人物。因为他对珍宝岛一生的执着其实是个幻觉,实际上是挺荒诞的。珍宝岛冲突是在那么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和他一个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呀,但就偏偏被他当成了一生的信念,并且为了这个信念执着了一辈子,但是一辈子也不幸福,结果还是想去珍宝岛,最后冻死在那儿,再也没有回来。Q:在小说中,贾国志随身带着一把马卡洛夫式手枪,这把手枪暗喻着什么?A:应该说它是一个符号,这是枪啊,男人的阳具。贾国志被人打了两枪,没打死,后来这把报废的枪就被领导奖励给他了,贾国志作为片警带了一辈子。而它的主人、黑道起家的闫永刚,也惦记了一辈子,一心想要找回这把枪。一个废物,成了奖赏,还是幻象。它一直陪伴着贾国志,这个象征物让他有种荒诞的归属感,觉得自己归属于那个年代,归属于那个脉络里的光荣。觉得自己归属于珍宝岛,他固执地认为自己跟那个大事件,跟那把有纯正血统的苏制的马卡洛夫手枪有关系,保存到他死。Q:我特想问问:他们就非得去死吗?A:如果说虚构地去写,也不一定。但一旦写起来,还是有些迷信的,是笔带着你走的,不知不觉就奔那个地方去了,就跟鬼沾手似的,那就是宿命,我设想不出他们以别的方式结束会更好。而写完了,我跳出来看的时候,却从这些必死无疑的人身上看到了四个字,那叫“以死延生”。Q:最后只有贾冬梅一个人活了下来,去美国,有了一大笔钱,可今天的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恰来自物质。A:就是像你说的,我的生活我不能做主,物质上的东西变成重压。美国也是啊,美国梦的宣扬,其实都是国家话语对个体的规训和限制。政治永远不能让人满意,政治又永远如影随形。所以贾冬梅到了美国,那也不是理想国,就像“每一个人走来的远方都有一个珍宝岛”的比喻,但那只不过是每个人幻想中的理想国,珍宝岛上没有珍宝,一切都如梦幻。高碑店的岁月就像有些作家一生都在描摹一个主题,徐童所有的创作似乎都离不开游民,离不开高碑店一带。那也曾是他青春留驻的地方。1983年,徐童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当时还叫北京广播学院),后来毕业随即失业,他又在那一带租房子混日子,也是在那里,他下海经商、提笔作画、混天了日,一直在寻找,却又好像不知找什么。2007年,淡出当代艺术圈子的徐童,想写个故事的欲望格外强烈起来。后来,他形容那种感觉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没有任何迟疑,几乎是一口气完成了这个“融合中国很多荒诞现实”的黑色寓言。Q:你所有的纪录片和书似乎都围绕着高碑店一带,那个地方到底意味着什么?A:虽然现在高碑店一带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CBD的后花园,变成贵族一条街了,但贵族的前身恰恰是底层人的一条街,有钱人的版图不断扩张,底层老百姓就不断地边缘化。Q:你在那条街住的时候是游民的状态吗?A:严格说不是,因为跟游民比我还有地方住,还可以写东西拍东西,算是低产阶级。但我心灵的状态,特别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感受到的无助和重压,那时候恰好是在写《珍宝岛》,特别有种绝望的感觉,这和他们的状态是相通的。Q:你大学毕业13年后才算走上“正道”,高碑店一带就是见证吧?A:对,在高碑店一带租房子,就是开始在社会上混了。大学毕业后出来经历的第一步肯定是这样的,一个在理想主义年代经历过青春的人走向社会,肯定会被社会打得粉碎,出现各种状况,摸爬滚打,到了四十岁之后才有还手之力,把打碎的东西重新找回来,再把它和骨子里打不碎的东西重新捏合在一起,这就是我艺术表达的起点。就像我们纪录片常说的,先生活,后拍摄,也叫生活积累吧。2007年也是在高碑店写完的《珍宝岛》,写完就搁下了,根本没想着出版,就是觉得不吐不快。紧接着就拍了第一部纪录片《麦收》,然后是《算命》《老唐头》,到后来的《四哥》,现在《珍宝岛》,其实我回过头去再看,不仅还有那种冲动的感觉,包括那种现实感也没有变。Q:《珍宝岛》其实是开启了一个闸门?A:是的,所以我说《珍宝岛》是我纪录片的源头。游民的理想国直到今天,徐童仍自认是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而常年的游民题材创作则是他理想主义的一部分。徐童说,不管电影还是小说,他想要追问的始终是:为什么这些人这样生生灭灭,为什么这些人这样不幸地活着?这个追问,促使他去讲故事,促使他将镜头一次次对准游民。在高碑店闲逛时,徐童认识了他第一部纪录片《麦收》里的主角苗苗。直到今天,《麦收》作为国内第一部近距离直面性工作者的纪录片所带来的震撼依然没有消散。拍完《麦收》,徐童又遇到了第二部纪录片《算命》的主角:算命先生厉百程。他有个患痴呆症的老婆,在被花几百块钱买来前,一直被关在破房子里,常常挨饿。《算命》中多次出现的唐小雁,16岁从老家出来混社会,17岁差点被强奸,24岁时又被人用刀抵着脖子强暴了,历经坎坷的唐小雁后来开了按摩店。《算命》拍到一半时,唐小雁因为按摩店被关回了老家,徐童拿着自己的设备和摄像机跟上。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老唐头》。在《算命》里,徐童曾问厉百程:没有乐趣的生活,活着还有意义吗?厉百程回答:这话说的,没乐趣就不活了,这,这话说的,太无情了。很难说这一路,到底是徐童有意识地选择游民生活,还是游民生活在选择徐童。就是这样,他成为了一个不断出发但永远走不出游民主题的游吟诗人。Q: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A:影评人王小鲁说我是游民拍游民。写小说也应该是游民写游民吧?听上去很简单,但可能又没这么简单,我既有作为导演和作者的知识分子的那份责任,同时,在创作过程中我又必须把自己等同于他们。这些其实都是文学和艺术之外的社会角色与功能,艺术不全是这些,但又肯定不可以回避这些。Q:你的游民情结是怎么来的呢?A:我出生在60年代,成长在70年代,成人在80年代。少年的记忆里最深的就是“斗争”二字。那时候旷课出去野玩,成帮结伙的,像个小江湖。它实际上就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是60年代给我的。冷静想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四十年后它对帮助我接通游民社会的气场发挥点作用。仔细想,在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游民文化也好江湖也好,一直都在,一直都躲藏在革命的话语里。这是远了说。近了说就是跟后来我的生活,包括生活过的地方都有关系。例如在高碑店附近生活过,结识过像王金枝那样的人物,他们生活的惨烈对我是有冲击的,后来才形成了我现在的表达。再加上我个人受苏俄文学的影响比较多,有所谓的知识分子情怀。其实也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前面一个推,后面一个拽,就成了今天的我。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评书式的文体,这让徐童越来越像一个说书人了
  •     果然如题,重口味的荒诞年代。徐童的文字果然跟他片子一样,透着一股太真实的低俗气息。
  •     看似凌乱的碎片,却交织出一部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爱恨情仇的悲歌。美中不足的是这部作品还是略显粗糙
  •     每个人物n多称呼 所以对称呼也是一个乐趣
  •     “第一号令”就是1969年10月18日,林彪背着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借口‘加强战备,防止苏联突然袭击’,擅自发布的‘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
  •     用电影的叙事方式写作,中国版《低俗小说》
  •     重口味的七零、八零年代。
  •     徐童的珍宝岛可以算是流民的史诗。每个人的经历被无限延展,产生各种关联。热恋的情侣被电线切断了头,想从良的妓女死在床上,片警贾国志冻死在朝思梦想的珍宝岛雪地上,身旁有一支苏联马卡洛夫手枪。
  •     打小儿坐大排档听喝大了的东北爷们儿吹牛逼长大的妹子可太懂这种说书体传奇故事了,像唐小雁,东北人就是很爱“演”,沉溺其中演的自己都信了,把自己的故事极尽夸张成一唱三叹的传奇,生活中处处是快意人生的戏剧性和奇观。但不得不说,冬子和赵西娅死的太浪漫太完满了必须要为这段加一颗星!还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在十九岁死的这样毫无遗憾?!这是所有过了十九岁苟活在现世的人们偶像剧一般的意淫啊。
  •     京味儿流氓小说,挺够味儿
  •     原以为是一份很厚实的书纸多字少,作者还是比较适合拍纪录片
  •     没想到徐童的书比片子更生猛,更不顾一切。一边读就发现他在写他的活着。徐童给每个小人物买了张车票,欲望深重和生命无力的旋律不断在眼前重复交织,最后一车人随着火车一块儿轰然嘎嘣。没有惋惜也不存在选择,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宿命。流利的北京方言是意外之喜。
  •     很棒的一部小说,精致但不奢华的装帧,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接地气的文字,但是引发的确实时代的思考
  •     果真重口味,很浓重的北京方言写成的书,看到结尾,再次提出另一种关有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的观点,即:你想要的东西,你不再想要了。觉得也很对。一天就看完的书,终于从侧面了解了有关珍宝岛的事件。
  •     先生也忒狠了,着墨多的人物全死绝了,剩下一个是基本没什么故事的旁观者
  •     周日让徐童签个名。
  •     这么好的导演要支持一下!!!!!!!!!!
  •     京味儿十足的历史感交织现实场景,青春死亡,激情燃尽,就剩下些茫茫大地真干净。心中热血、手中枪、袋中钱和胯下屌/逼,都是留不住的青春里面同样可以挥霍的东西,也跟青春一样走向毁灭。有历史感无历史之厚重,有现实残酷物语但没有希望,一切都是虚无其实也就没意思了,一猜便知没了想象。书中生猛暴烈的东西全通过性来表达也是悲哀,只能有性作为媒介,连北京土著茬架和中苏擦枪走火都没有,也是悲哀。
  •     口味真心重,心情也沉重
  •     “聪明人有句话说:人成熟的标准是,以前的不着的,现在不想要了。拿这个标杆量量贾国志,他是以前得着的,现在也不想要了。非但成熟,还熟透了。” 难道成熟的终极结果必将自我毁灭嘛?
  •     开始乱,后来清楚了~
  •     十分对我的口
  •     (弱弱地说)这也算是方言写作吧?
  •     终于看到徐导的书了,跟片子一样生猛。看完都得缓一会儿一本书里的人都死了。
  •     漆黑的房檐下,发廊里射出惨淡的灯光,给妓女的影子投在马路上。
  •     不到两百页讲五六个人生,从小讲到老,难免缺乏细节,显得飘,但是总有几个段落,比如王金枝见贾国志,抓着人让人继续读下去。说游民也不是游民,片儿警,大学老师,老板,后面甚至还有了美国州议员,但日子过得都说不上文明,都泛着血腥味。合上书想,真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过上这种日子了
  •     发廊的故事
  •     “人有时候会拿一件东西恍惚一辈子,要么是一瞬间。比方说,闫永刚他家老爷子那把五九式手枪,贾国志那堆珍宝岛的碎纸片儿,都让人恍惚了一辈子。眼面前儿,贾国志盯着这个粉红色乳罩,忽然想起另一个死了的女人,就属于恍惚一瞬间。”
  •     一本三天就读完的小说,买的时候有点冒险,导演写的小说能看吗,看了之后,艺术是相通的,可以用在这里。一直觉得许童可以走得更远,不知道会不会拍电影,拍个高碑店?总不会是高西店吧,一个几乎住在河北的北京人,不一样的北京人。
  •     前半本有点乱,后面清楚起来好看了。
  •     乍一看以为是90年代初的死神来了,为什么徐童导演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全死了?似乎没有来由,冬子和赵西娅骑着摩托欢快地闹着,结果被电线切断了头颅;妓女王回到家乡,被几个流氓强暴不成勒死了;事业有成的闫公子在海外心脏病发身亡,主角贾志国最后在珍宝岛冻死......这个角度上怎么说都会觉得作者对小人物的死亡有独特的迷恋。但不妨将这些人放到珍宝岛时期的中国环境之下,那时候的他们有着何等的梦想和迷茫,和平时期的生命似乎同样虚无飘渺,身不由己。其实本书有着《像雾像雨又像风》那种调调,重点不在乎这个人掉进粪坑,那个人被电线削去头颅,而是在这个之前他们的心境或多或少都已经死去,心死为先。当然总的来说,徐童导演是摄影出身,这部小说难称文笔精彩,印象深刻,但作为一种独特视角也是亮点
  •     徐童签名,非常喜欢,收藏了!
  •     让我读的很痛苦
  •     装帧很好,是硬皮的,还没看内容。
  •     我一直以为还在写呢……一天撸完,超赞!真的是“昂扬岁月里的卑微传奇”,人家都说了是传奇了还想怎么着!超爱徐老师!
  •     朋友买的 写的都是城中村底层人的生活 很好
  •     死的真是各式各样
  •     生猛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好服务,好书!很喜欢哟!
  •     活得明白
  •     一群病态的人,接连死于非命,不得善终——这是怎么搞的呢?“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真是这样的吗?
  •     纪录片观影活动,导演的签名售书,书中的人物很多,比纪录片好看
  •     结构属于比较妙的~跟看悬疑电影儿似的…用电影剪辑的手段来剪辑文字的段落…最后画成一个整圈儿,再加根儿尾巴…读一口的京片儿…倒也怪通顺的…口味重不重要看个人了~就一扎扎实实的故事,当不当真,也看个人了。
  •     kanwan le,hai xing。
  •     徐童导演的书和纪录片一样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     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代人的江湖
  •     牛逼!
  •     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串得很好,伍星 老油条 冬子 赵西娅 赵总夫妇 王金枝 翟老师 闫公子以及贾国志 还有贾敬仁 张惠兰…只是各种离奇太多了,有点儿腻了。冬子赵西娅那块儿写得好,一边看着一边想祈祷着 不要啊 不要啊。总之故事性很强,然后让人觉得不真实。语言挺好的啊!很干净利落。
  •     结构很好 但太多京片子以至于都影响阅读了。不如徐童的电影好看。
  •     作者试图用死亡终结每一个人的故事,我说其实人生是一罐柠檬味固体空气清新剂。
  •     徐导的逻辑 及对生活的切入角度,在小说里感觉展现得更淋漓自在。很有游民三部曲的调子,我看完啦,大家要看的快来找我借。
  •     那些底层的野草,被践踏,被刈割,短暂,却有最旺盛的生命。
  •     《算命》《麦收》《老唐头》导演
  •     言人所不敢言,语所不尽之语。是一篇表象浮浅而内含深刻之好书。
  •     另一个书名可以叫《都不得好死》
  •     京片子好玩。
  •     新式京派,口语化泛滥,一宿过完。一系列小人物的悲催人生。
  •     送的好 送得快 送的呱呱叫徐导的文字强烈的北京味儿 比王朔利索 没有冯唐猥琐 读起来顺气保肝畅快淋漓
  •     一本非常牛逼的书,很有范儿
  •     选材和构想不错,阅读感觉不佳。估计这是徐导在镜头外暗爽一把的产物。
  •     那个年代还是蛮清淡的 是作者自己比较下饭
  •     徐僮导演推荐我的。
  •     跟徐童拍的片一样,糙而不滥,硬而不刚,这本书中的徐童把握多条线的叙述能力太强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