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神话与祭祀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08042187
作者:张光直
页数:146页

作者简介

作者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最彻底的试验。本书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作者一生研究古代中国的综合性成果。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英、中、日三种文字的译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书籍目录

中译本作者前记
鸣谢
序言
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
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
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六章 对手段的独占
第七章 政治权威的崛起
附录 三代帝王表
后记 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译者的话
2001年版校译者的话

编辑推荐

《美术、神话与祭祀》的作者张光直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文字、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多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最彻底的试验。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张光直 译者:郭净  张光直(1931—2001),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左传》这段文字的关键,便是“物”这个词。它不能解释为“物品”,而应作“牺牲之物”或“助巫觋通天地之动物”解。其根据为两点事实:其一,我们所见的古代礼器上全是动物而无其他“物品”,所以《左传》中所谓“铸鼎象物”只能指动物;其二,这段文句说明,铸鼎象物之目的是“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这与上文《国语》关于青铜礼器功能的叙述完全一致。如果青铜礼器是巫觋沟通天地所用配备的一部分,那么毫不奇怪,上面所铸的动物纹样也有对此予以辅助的功用。 “物”这个字能否这样使用?它在《左传》里出现了六七十次,意义也不一,但在不少场合它都表示“神物”或“牺牲之物”。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云:“叔孙氏之甲有物。”根据我们对古代铠甲的认识,这个物象只能是动物纹样而非“物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条有这样一段话: 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诸内史过曰: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临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王曰:若之何?对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曰,亦其物也。


 美术、神话与祭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考古学作为一个外来学科,自其诞生之初,便有“古不考三代以下”的说法。三代意指夏商周三代,这三个时代,文字已经形成,史书已经形成,国家初建,夏的制度因出土资料较少,我们尚不明确,但从出土甲骨可知,商代是明显的神权政治,王只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通过某种特殊的器物达到沟通神人的媒介。周较之商代,制度渐趋完整,“礼”成为了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之间的最高准则。抛开发展之异同不谈,三代却为考古最好之时代。没有约束框架,却尚有轨迹可循。自内战结束,史语所的众多知识分子面临抉择,李济作为中国近代考古鼻祖之一,选择了跟随国民党前去台湾,因其多年在中国大陆的考古经验,他在台湾重建了考古学,被誉为“台湾考古学之父”。台湾较之大陆,历史文化稀薄,因此考古学仍以三代考古为主。张光直作为李济的学生,虽然日后前往美国发展,但其研究重点仍是夏商周,中国起源等问题。《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着重探讨了“巫觋”这一特殊身份——神在人间的媒介,在政治生活中协助王沟通天地的独特作用。颇类似人类学,尽管《美术》一书为面向大众的、不甚晦涩地考古读物,但却仍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在仍残留的、讳莫如深的许多巫术行为。舞蹈和药酒肯定必不可少。舞蹈构成了联络神明和鬼神的仪式,而嗜好饮酒的商人更是通过一种奇特的药酒,从而使自己达到半昏迷地状态。半梦半醒之间,那些喃喃自语,是古人想象中鬼神降临的标签;手舞足蹈,有着强烈象征意义地肢体表演,是神圣仪式的必要表现形式;火光熊熊,臣民虔诚以首俯地,是只属于那个远古时代不可侵犯地信仰。在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的那时,神秘莫测地天是一切的主宰,生儿育女,嫁娶婚丧,出征播种,事必先卜之,遵循着先民心中那朴素甚至有些愚昧地原始规律,保持着对自然的基本敬畏之心。现下仍存在边远和农村的一些迷信思想不可与其相提并论,尽管,其行为方式背后的意旨相似——为了达到自我目的,垄断社会资源,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似为愚民的计策,但不可否定的是,原始先民们抱有更为单纯的目的。张光直在书中列举,先秦经籍和甲骨中中记载着商王载歌载舞的行为,并因此得出商王即为巫觋的结论。当然除他之外,也有着其他助手辅助,但从中我们探查到:其祭祀行为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落脚点,并得到了利益集团的共同支持。商王以其悠久的血脉,成为了神在人间的代表,其身份的正统性自然比现下那些自诩为神仙的人来的更为可靠。本书的经典性,不唯在商周考古领域,张老朴实的语言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图景: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分析,复原了先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我们的祖先不再是抽象、简单的十几个文字的简单描述,不再只是存在于书本之中,他们一样因世事无常而忧心忡忡,他们的热切的期望穿越了千年被我们感知,他们对待自然的敬畏同样令我们汗颜。《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打破了考古学者对于考古发掘报告的独占,张先生的解释同样给了普通人得以揭开考古学神秘面纱的一个机会。
  •     今年6月份初的時候,我買了三聯重新出版的8本張光直先生的文集往家裡寄,暑假的時候看了其中兩本,其中第一本看的就是《美術、神話與祭祀》。書是暑假看的,現在放在家裡,不過,看的時候稍稍做了筆記,現在憑藉這些和記憶寫一寫對這本書的書評。全書的條理十分清晰,從本書的目錄就可見一斑:序言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第六章 对手段的独占第七章 政治权威的崛起這本書中用的語言直白,表達清晰,是十分好的論說作品。因為基本上講的是作者多年的考古得出的一些對政治權力形成的理解以及構想,沒有考古上的專業詞彙。正如章目所示,第一章述說作者對氏族、城邑與政治的關係。作者指出“以血缘纽带维系其成员的社会集团左右着政治权力,这是中国古代国家最显著的特征。” 這點從周,商,夏等皇朝的制度可以看出。一個宗族的人口增加,自然形成一個城邑,而這些宗族成員手掌權力。隨著人口的增加,爲了減輕人口或者開墾新土地,邊防等原因,族中男子會離開城邑去新的地方,建立新城邑,形成又一個權力中心。城邑的建造也可以說是一種政治行為,因為它以為權力中心的形成。城邑,氏族和宗族的分级分层,已经构成一幅政治结构图,统治者要引入道德权威(就是一个人的功绩)来建立统治,还有强制力量来维持统治。這是第二章要說的。第三章說“自天地交通断绝之后,只有控制着沟通手段的人,才握有统治的知識,即权力。從商朝甲骨文占卜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說了兩種主要的權力手段:藝術與文字。掌握了文字,无疑就是掌握了死者(前人)的知识,吸取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因为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困难,占有这样的青铜器是握有权势的象征。第六章講這兩種手段的獨佔,當然,以積聚的方式。而經過上述的歷史進程條件,個人以親族體系地位為基礎,用文字和文字之外的手段將權力掌握,又以德之行為,資源,軍事裝備去統治,帶來財富和榮耀,最終是政治權威的崛起。”文明是物质财富积累的体现,它既是政治权威兴起的结果,也是它存在的条件。“邏輯明瞭,講理簡單透徹地闡述分析古代政治權威的興起,國家的誕生,以及想透過古代中國的這些例子去研究世界其他地區的同樣問題。正如張先生所說,書中這些觀點可以用於世界不同文化的政權崛起考究,但這本書中的觀點也簡單,等待著更多的發展。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考古,歷史門外漢來說,依然十分精彩。對於這本書的提問以及更透徹的理解有待我下一次的詳讀。2013.10.16
  •     探讨文明在中国是如何产生的。P118 文明既是政治权威兴起的结果,也是它必不可少的条件。文明是聚居的财富之体现。中国作为整体性、连续性的文明,最大的特点在于,政治文化对资源分配的首要作用。——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于是,政治权威的树立对中国文明的形成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文明的特点是政治性与巫术相结合。a. “政治体制”:宗族制度和外族通婚制度。(第一章)●双方交表婚制:通过同一称谓指称不同的人,洞察背后的婚姻制度 ,如“姑”指“父之姐妹,夫之母”。●单行不互惠趋势,娶妻者地位高。b.道德权威以及强制力量:宗庙制度,氏族祖先的英雄传说(第二章)●夏商周部落之间的关系,竞争的关系,非力量极其悬殊的统治关系。●●通过“功绩”确立统治合法性。——顺应天意、民意。★c.巫术、神话与艺术:“意识形态”,宇宙观及正统性的根基(第三、四章)●●神话作为宇宙观的表现,巫术与艺术皆起着勾联天地的作用。对勾通天地能力的独占是树立政治权威的最重要手段。巫觋是一种萨满,占卜的功能在于与祖先对话,帝王是最大的巫师,他拥有这种能力。●●由神话构筑的整体性的宇宙观,(不是“创造世界”)将沟通天地作为政治权威的重要手段,造就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和一体性。同时,因此能够通过政治力量改变人与自然资料的关系。●“物”即“作为牺牲的动物”,是寻常动物,或是寻常动物身体各部分的组合,同样有勾联天地的作用。青铜器上,巫师、动物、嘘气成风的兽口的组合,记录、引发了天地沟通的行为。●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密切的,动物作为助手帮人完成巫术。青铜器上的动物图案的对称性,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创造动物身体不同部分的组合。P63 对称是两个兽,体现了商代的二分制的对称思想。(如穆/昭)●龙山文化直指夏代(二里头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传说时代与史前史有对应关系。d. 文字:垄断权力的手段(第五章)●一部分文字或来自族徽,有神圣意义。●唯有文字能够记录历史,积累经验,预知行动之后的命运。『人类唯有通过文字,具备历史的视野之后,才能获得智慧,崇尚祖先的一大原因也许正在于此。』●●王族垄断使用文字的能力,“在甲骨上刻卜辞是政治性的。”p105e.青铜器制造:对手段的独占以及炫耀的目的(第六章)●青铜器是唯一需要整合所有资源(稀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才能制造出来的极贵重之物,名正言顺成为政治权威的象征。p97←→苏美尔文明:进步性、断裂性。——特例『类似于梅因的想法』a.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b.自然与文明的断裂。(如自然/城市,上帝创造的神话等。)另:《考古学专题六讲》:中国文明起源,史前"中国相互作用圈"。文明的定义应依据自身的发展中的质变,确定其阶段。文明是一个社会在具有这些成分时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一种质量的表现,而它的关键是在于财富的积累、集中与炫示。谈文明的动力便是谈一个社会积累、集中、炫示其财富的方式与特征,也便是谈它的各种成分(如文字、青铜器、城市等)在财富中积累、集中与炫示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财富的增加,不外表现在生产力的增加,而生产力的增加,不外基于两个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或劳动力的增加与劳动效率的增进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到三代文明,每一步质的跃进,并不伴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质的进步。考古遗迹中的生产工具都是石、骨制作,不论形式上还是原料上,从仰韶文化到三代都没有基本变化。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张光直先生自己最喜爱的一本小书,原本是根据在美国的本科生课程讲义所改编。而要回答的问题却不小,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动力和特色何在?什么是文明?“所谓文明,既是政治权威兴起的结果,也是它必不可少的条件。文明是聚积的财富之体现。在古代中国,财富的攫取主要凭借政治权力;而财富又是获得和保持这种权力的条件。”道德权威、强制力量;以及通过对神灵世界交往的垄断来占有知识,是获得这种政治权威的手段。所谓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穿过儒家文献“圣君贤相”化的“黄金三代”,与我们相遇的,正是这样一种“文明”。
  •     超经典的深度科普
  •     感觉《中国青铜时代》更好一点
  •     什么都满意,物流给力,书完好无损
  •     书室精装的,价格贵 。内容太少了,主要是讲给外国人看的,我觉得看了收获不大。
  •     【2013.1】只有12万字,一百来页,却断断续续看了接近两年。高三那会儿无聊了有时就看这书,大一那会儿有时上课无聊了也是这书。还好没跨到第三个年头去~总算了了件事,可以送回家过年了。
  •     以前看的 怎么忘了mark 书名如此 不怪光直哥处处往宗教上扯 萨满在早期中国肯定充当着重要作用 不唯中国 但对于上古史 遇到解释不了的问题现象 归咎于宗教信仰却是百试不爽的万金油
  •     三小时读毕 没觉得有什么新奇的观点 讲青铜器之于商王第二分身的看法我觉得蛮有趣 这么短的书想表达中华文明先秦时自有的演进(从文字和艺术方面)实在太困难了 倒是从这里窥一下张先生其余重量级著作的一鳞半爪还蛮有意思 感觉下次去博物馆对于青铜器的花纹好歹会有点了解~
  •     较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版少了书前的FIGURES列表,书中第六章的一节标题Ritual and Communication,以及书后的Source of Illustration和Index,又替换了书前的三代疆域示意图。这样不好,不好。
  •     豁然开朗
  •     三联的书本来卖相就好,运送过程中也没伤到书,给赞如果下次快递能再快点,就给32个赞!
  •     张先生的基本思路:古代中国文明从起源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上古及三代君王是凭借功德树立自己政治权威的角色。艺术和文字作为攫取权利的手段,实际上意味着政治权威对知识和权利的垄断,同时也是对天地沟通媒介的占有。
  •     大陆考古界,自从李济携傅斯年等退台后,与世界的考古界隔绝几近30年,期间又是中国考古发现最辉煌的时期。开放之初,张光直是最早一批登陆的世界考古界著名学者之一,他对中国考古界观念的更新和与国际接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考古爱好者,张光直的作品系列非常令人期待。2月25日补记:今天拿到书,果然没有令我失望,本套书大32开精装,印制十分精美。正文的前面插有数张张光直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照片,可以增加对作者的感性认知。书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看,但作者的水平是不容怀疑的,接下来慢慢欣赏吧。不过名人,名出版社,精装,定价自然要有点小贵,建议花父母钱的读者,最好先到图书馆借阅。
  •     这么好的书竟然买不到原版,真是没天理。
  •     对考古、先秦史种种,一点都不懂的人也可以读出兴味来。希望再多读点相关的书,增强联系与理解吧。
  •     论证过程较简略。
  •     书的内容详实,史料充分,虽然只是简单的翻阅,颇见此书是诚心之作
  •     对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次溯源式的证伪,从考古实物证据与文献证据两手来说明中国政治权威兴起的原因,因为是面向本科生的普及性讲稿,有些内容也论证得颇为马虎,比如《艺术》一节中,对于青铜纹饰中“张口成风”与“分剖的双龙图样”的关系,解释较牵强,难以服人。《文字》一节,应该是借鉴了斯特劳斯在吉大港山脉的人类学研究结论,但对于汉字与权力的细微关系几乎没有展开,就敷衍过去了。关于青铜器与矿藏以及迁都的猜想有意思。看完想去玩《秦殇》……
  •     以前在书店见到一本,但已严重破损,并且是最后一本,此次终于买到了,内容无需说,印刷也是非常棒啊!
  •     一本小书,收获主要是对夏商周三代史和史前史的简单梳理,还得到一些小知识
  •     惭愧的是几度快看睡着……但是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好多关于文化起源、政治制度起源的知识,对后来政体与文化的固化现象也有一定思考。其中对于青铜器也介绍得很充分。希望下次拜读会有更多感触。
  •     跪了
  •     文明,人,物,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     有一章节和《中国青铜时代》一样,不过写的好,不介意重读一遍
  •     总体框架没问题,但具体陈述则因材料的不足而有局限,写于稍晚的后记由于材料的补充显得比正文有力度。觉得第一章关于国国联姻制的叙述有问题,另外第四章对于动物纹样成对现象的叙述与论证、第七章新石器时代到三代的演化过程的推论都不能完全信服
  •     过于强调祭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对生活其他重要领域的褫夺。
  •     重温张先生的这本书。虽然说的是夏、商、周,的确可以说是从源头来理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依靠的不是科技的突破引起社会质变,而是通过政治权威的建立。所以,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的王朝循环与文明的兴衰并无太大关系,中国文明的能量都被消耗在不同政治集团的政治博弈之中,所以一直在玩“零和游戏”,历史循环。
  •     确实是大家大手笔,三联这一版装帧排版都好太多了,让人爱不释手。
  •     我作为外行只能看下热闹
  •     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     有意思的远古美术史。
  •     年末的最后一本书,1,文字,艺术等起源与权利,也不断远离。2,国家概念的嬗变,夏商周也许不过是几个较大的氏族部落。3,三代时期,铜最主要的用途在于祭祀和战争,并没有用于提升生产力。4,好多不认识的字。。。。
  •     观注此书已有多年,在孔网上此书的辽宁教育版的88年和02年的两个版本曾炒至100多元。只好下电子书来看。此番三联重新出版,实是雪中送碳。一下买了三本。希望三联再接再厉,把张先生的《中国青铜时代》二个集子也一并出齐,或干脆请专家编一个《张光直先生文集》,省得我到《青铜挥尘》里去拼凑。还想多说点,真实的历史观,是发展方向的基础,对中国上古史及文明起源史这一部分,海外汉学家的研究要比国内丰富和深刻得多。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视野比较,不难看出我们世界观的局限性。对祖先的盲目宗教式的崇拜阻碍了研究历史发展的道路。那本卖到脱销的《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对此发出了严厉的挑战。得到好卖乖:三联的大编们,能不能多出版些海外汉学家的作品啊。哪怕先出版华人汉学家的也行啊。如费正清、余英时、许烺光,何炳棣等的历史大作。
  •     算三代史的入门,标题其实可以看成副标题
  •     在扎实考古学基础上的研究,论证充分可据,甚有启发。
  •     。
  •     跟大陆的风格有所不同,可以看看另外的风格。
  •     有意思,想起巫鸿的纪念碑性分析,都有知识-权力分析的影子
  •     不是剖析,而是为巩固观点选择资料。大概是重构性/抽象性文章一大弊病。
  •     张老的书,值得全部购买一套应该九本,现在就缺一本古代考古中国
  •     张光直先生最为通俗易懂的一本著作,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令人信服地论述了中国文明的发源过程。在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到,道德、宗教仪式和类似青铜这样的稀有资源,是如何一步一步帮助政治权威兴起,并成为这些政治权威规训民众的有效手段的。福柯名著《规训与惩罚》里的种种论断,在张先生讲述的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史中,就已经得到充分印证。
  •     发货速度很快,而且包装也很好~慢慢翻着看啦~
  •      我们常人对于历史的记忆大都从文字中寻找,殊不知是文字,就带着作者不同视角的解读。从考古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张光直先生的《美术、神话与祭祀》可谓经典。中国以政治权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文明,是基于统治者对财富、知识、以及人与天沟通权力的垄断。
  •     张光直先生的书是值得一读的。
  •     张光直先生的创见很多
  •     张光直先生的书,值得好好读!
  •     真牛逼,基本上是先秦史的一个导论。因为考古学的新陈代谢,但这本书依然起着很必要的作用,对于权威的解释基本就是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次解释。
  •     如果张光直先生能健健康康多活几年,能看到金沙出土,可能很多观点都会有变化吧,有点遗憾呐
  •     棒,第一次觉得如此学术的书还能这么吸引人。喜欢!
  •     破裂&连续文明: 破裂文化:西方(欧洲)创世纪神话,从
  •     WH字里行间都是他的影子
  •     以血缘纽带维系其成员的政治集团左右着政治权力,这是中国古代国家最显著的特征。艺术源于政治需要。
  •     用诸如攫取、占有、控制、财富、权力一类关键词叙述中国古史很不习惯。但文章结构清晰。
  •     跑神了一两段,做笔记的时候再复读一遍吧。突然就很佩服这些学者,文史哲皆通,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不同领域畅游。以及,看到袁先生的名字还是忍不住呆愣下下。
  •     一本很经典的书,之前一直没有买到,终于重新出版了。装帧什么的都很不错,值得拥有。
  •     学习需要而阅读,不能全部理解,但是至少让自己有个了解,读的时候就觉得有点怪怪的,原来是翻译过来的版本。不过因为原作的逻辑出色,使得整本书具有完整的结构,没有特别的深入和晦涩,用浅显的语言解释了中华文明的开端和特点。
  •     张先生写给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
  •     New point of view, at least for me.
  •     三联的装帧真是一如既往的好,可惜现在书的内容不再是一如既往了。
  •     读中国历史,夏商周部分属最无法卒读的。不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根本不想碰啊。
  •     印刷真是良心啊良心!
  •     政治权威的出现。
  •     探讨中国的古代社会。如果结合Morgan的古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韦伯对于中西方的比较,更能体会到这个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其实没看明白东方的连续性和西方的断裂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     副标题不译影响很大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