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学生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7418813
作者:艾苓
页数:275页

作者简介

某位老师提到某官员,她说:你知道吗?他是咱们学生。她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如数家珍。
另一位老师提起地方台某主持人,他说:你不知道吧?她是咱们学生。他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不熟悉和熟悉的名字,言语中充满自豪。
回到母校工作后,我渐渐知道,老师们的自豪因何而来,也渐渐知道,“咱们学生”是个简单说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或者咱们学校的毕业生。
有几次,我在假期去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只遇到个别未离校的学生和几位工友,感觉心里也空荡荡的。原来,学生是学校的灵魂啊,缺少莘莘学子的校园,像个被倒空的袋子,瘪瘪地搁在那里,目光呆滞,毫无内容。开学后,学生归来,我看见校园被重新注入内容,顿时生动。
我偶尔看过一些校友履历,他们或者继续深造最终学有所成,或者继续打拼成为地方官员。但在公开的简历中很难看到母校的名字,他们直接写后来深造的高校,这段求学经历被轻轻地,轻轻地就绕过去了。没听说谁为此不悦,心怀不平,母校的老师们提到这些校友,依旧是“咱们学生”、“咱们学生”。
回母校工作快五年了,我的学生也开始陆续毕业,我不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我愿意祝福他们每一个人,希望他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我想让他们知道,任何一个在普通岗位上胜任工作的学生,都会成为我的骄傲。万一哪个学生的未来不怎么美好,以另一种形式著名,我也应该面对教育的失败,有勇气说:是,他是我的学生。

内容概要

张爱玲,笔名艾苓。女。黑龙江安达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绥化师专历史系。同年在中学任教,1992年调安达市委办公室,曾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2001年调绥化日报社任《绥化晚报》专职编委。2005年调绥化学院中文系任教。绥化市作协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风也穿鞋》。散文《我十五岁那年》获第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05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十佳家长和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称号。


 咱们学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咱们学生》是艾苓的第四本书,非虚构创作。其中,部分篇章曾在《读库1403》、《读库1603》刊发。“老六”张立宪将《读库》定位于书而非杂志,但对于这本定期出版的杂志书,他在选择每辑的作品时,也会考虑刊发时机的因素。仅就近期而言,在春节前推出邓安庆的《回乡》(载于《读库1601》),在毕业季推出艾苓的《毕业生》,皆有此意。为此,他可以在接到稿件六天之内做出决断,将艾苓的《咱们学生》就近刊登于《读库1403》,也可以延迟六个月以上,让《毕业生》在合适的时间面世。《咱们学生》当年发表后,引发了读者热议,在读库九周年读者现场会上,还成为白岩松与老六讨论的话题之一。白岩松说:“今年(2014年)《读库》里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绥化学院的一位老师写的,《读库1403》里艾苓的《咱们学生》。在座各位恐怕都是在中心,相对受宠的。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老师上来就写,进这所学校的学生一开始都是带着失望来的。他们有一种受挫感,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疗伤,才能慢慢从校园里找到自信。文章里写了很多二十来岁、十七八岁的孩子的事,这些东西不会变。”老六回应:“我认为他们比清华、北大的学生更丰富,他们身上的那种冲突性,或者说悲剧感更强烈。而这种强烈我觉得会好玩过名校的学生。另外一点,他们恰恰是大多数,他们的故事,那种标本意义,也比我们做清华、北大的更好。”两年后,在单行本后记里,艾苓说:“我供职的学校绥化学院名不见经传,几乎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学生多是贫寒子弟,他们的故事必然伸向社会底层各个角落。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痛楚、抗争和艰难的成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部分人物为化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可能要走更多弯路。”这是艾苓的“上课记”,记述了她教书育人的思考与行动,以及新一代普通人身上的阳光与阴影,读来让人心生暖意。正如艾苓所说,学生是学校的灵魂,也是教师的职业生命。进入社会,他们便成为今天的主人翁,带着家庭的影子,更带着时代的影子。转引几位主人翁的话语:支教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学会感恩,让我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让我明白苦口婆心的训斥往往是对方最真诚的关心。我本来脾性急躁,支教还让我学会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那个时候我就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可能并没有多么高尚,但要凭良心,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必须要用心去爱,谨言慎行。(《求证梁爽的2007》)我始终相信,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一步经历都不是白费。也许一次错误的判断拖慢了前进的脚步,但也让前面的路更加清楚。所以,是对是错都是对,是好是坏都是好。您注意到我的微信签名了吗?“在大时代里,做一个坚定的小人物”。从古至今,任何时候都是大时代,任何时候个体都是小人物。在大时代里,小人物渺小如沧海一粟,卑微如尘土一般,但小人物也要有小人物的担当和底线,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眼前的世界纷繁复杂,显然一己之力无法扭转乾坤,涤荡所有还世界纯净美好,可我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哪怕点滴;我能够在能力范围内不做有损他人、伤害社会的事情,哪怕利益魅惑。我要做的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守住底线。您问我是否还有新闻理想,其实,到现在我才敢谈新闻理想。理想必须付诸实践,否则便成为一句空话。我的新闻理想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以上三段:《记者李娜》)您说焦虑啊,以前有过,焦虑是因为还没有认清自己。我现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需要把优势放大。我的优势是声音、情感和文字。我不是为了唱歌而唱歌,而是为了表达情感,诠释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美的理解。在音乐圈,那些专业型或比赛型的歌手,渐渐会变得物质,会因为太在意包装而忽略了音乐本身,慢慢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真正的样子,那种感觉不是我想要的。在音乐的路上,我可能会走得很慢,但绝不会停下来。(以上两段:《歌手森森》)过目学生们校园内外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涉世之初的种种。那时候,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我的内心满是疮孔。也就在那时候,我经由阅读《中国青年报》自我疗伤,因此结识了还未启用笔名艾苓的张爱玲。一晃,整整二十年了。如今,我虽非世事洞悉,却也明白了一些事理,对现实的存在,有些试着去改变,有些试着去适应,有些试着去宽容,有些试着去放弃。祝福今天的主人翁。附记:在《咱们学生》里,艾苓说:“我在课堂上基本不讲天赋,因为天赋属于极少数人。我经常强调,经过训练,每个人的写作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众所周知,艾苓是姜淑梅的长女与写作老师。母亲的写作经历,是她这个观点的生动体现。近日,姜淑梅也推出了第四本书《俺男人》。阅毕,除了同名文章,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挨饿年代的记述。转引于此:政治课上,老师总说国家形势一片大好,(晚上被路上饿死的人)绊了两个跟头,他们这一学期的政治课都白上了。(《摔烂的罐子》)挨饿那几年,饿得百时屯的女人都没月经了。到了1962年,掺菜掺糠能吃饱了,百时屯一年添了五十多个孩子。(《贾翠玲逃荒》)挨饿那几年,俺们到处找吃的。有的刨茅根,有的到白菜地里捡白菜叶子,有的挖耗子洞。到了春天,饿得一点儿办法没有了,有人去地里挖耗子洞。有的忙一上午,啥也挖不出来;碰巧挖着了,一个耗子洞里能挖出三四斤粮食,也有少点儿的。这样的粮食,回家用水泡,泡完再洗,洗干净了晒干,放磨上磨成面,掺菜吃。没啥吃的了,庄里人开始扒榆树皮。明白知道这榆树没皮就得死了,自己不舍得扒皮,别人也偷着扒走了。到俺那儿,榆树从根到梢,皮都能吃。那时候,榆树皮很好吃,吃到嘴里滑溜溜黏糊糊的。俺老家的榆树就像十七八岁的大闺女,长得直溜溜的,水灵灵的,很高。1960年,俺来到黑龙江,黑龙江的榆树弯弯曲曲,干干巴巴,像八十岁的老太太。俺以为,榆树皮都扒了,老家的榆树得绝种呢。1963年俺回老家看,不是俺想的那样,小榆树又长起来了。(以上五段:《找吃的》)
  •     离开学校已经整整7年了。看到艾苓老师的这本《咱们学生》,慢慢回忆起了那段过去的时光中很多片段。正像艾苓老师的笔调,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的腔调,我们度过的生活也是如此。每个人在那个年龄经历着自己独特的一些事情,然后留在记忆深处。回头去看,有些被人们认为有意义,有些被认为没啥意义。但是,这就是生活。往往他超越意义这个层面,它是平常的但又是丰富的。当你静下来去反观,大概也会像我一样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这就是当初我们一起度过的那段岁月!当时觉得没什么,回忆起来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到这样的文字,心里觉得踏实,因为真诚不做作,
  •     歌颂青春、歌颂校园是当下相当一部分文艺影视作品的主题。但,深究内涵:无非是在青涩中挥霍青春的快感。而《咱们学生》一改这些俗套,转而将笔触深入平凡校园中不平凡的心。一颗颗平凡中追求和渴望未来,但也脚踏实地的坚强的心。由此观之,师者仁心。只有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校园的老师才能发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学生们。真正的校园里,不只是青涩的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渴望成长、渴望关爱并渴望早日立于天地的劲头。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有幸得到艾苓老师在<咱们学生>的亲笔签名。文风朴实切合实际
  •     想起了《上课记》,同为记录大学生故事的作品,王小妮是个理想主义者,书中不仅有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的敏锐观察,还融入了对当下教育的深刻反思。本书则更关注个体在既定现实中的痛楚与成长。
  •     艾苓老师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子弟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奋斗过程。他们不更可敬吗?
  •     记录青春的一书,老师的文笔闲淡而有意义
  •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命运,不断启程的故事
  •     故事如果充满戏剧性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是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易流于造作矫情。生活的面目正是寡味的平淡,即使是风雨也大同小异。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真诚的热爱生活-----这是我在艾苓书中体会到的。寒门出身的小人物的欢乐悲喜。它没法“史诗”,它没法“快时尚”,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曾经的生活!
  •     这是一本有情怀的书,书中的故事,是一件件真实的师生之间的故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仅仅有优秀的学生,还有迷茫彷徨的学生,有很多学生,以为自己已经被老师厌弃,可是,其实在不经意之间,竟然会被老师记住,甚至让老师感动,这在师生之间的一刹那,或许就是永恒,或许,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     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讲大道理以警醒世人,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清淡文笔,单纯的讲述这些平凡人的奋斗和挣扎,不置太多评论,任你自己品味。学生们平凡,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可是平凡人的心路历程,在老师眼中却如此重要。你我又何尝不是凡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注意的小事居然被别人这样珍视,该有多温暖。
  •     怎么说呢。我先打个卡,是想认真也值得认真写点东西的。
  •     说实话吧 不怎么样。
  •     文章不一定要大气磅礴,像艾苓这种娓娓道来的更觉温暖和力量。故事的主人公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也不是什么高管要职,只是她教过的普普通通的学生,但这些都记录了平凡人的成长过程,大家一样,都在社会中蜕变。很值得一看的书,也许某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似曾相识。
  •     艾苓是我最尊重的朋友。《咱们学生》其实也是她对他人付出真实情怀的缩影。在艾苓的视野里,没有优等生和差生之分,她总会用心去发现你的闪光点,然后鼓励你发扬光大。在我心里,她真的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艾苓一路处来,有如细细雨丝沁入心脾,温暖一生。
  •     这本书里有我的故事,当然我不会说是哪一个,也看到很多熟悉的不熟悉的认识的校友的故事,有多真实经历过的我们这些学生最知道。有人说,我们这些基层学生跟清华北大比着多了故事和悲剧感。假如这话成立,也不过是人生本就如此吧。谢谢老师用笔记录了人生的一个片段~
  •     这本书中所记,是来自各地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是贫寒子弟,艾苓在记录这些学生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记述他们的心理成长。翻开书本静读,宛若一股细流潺潺,艾苓以一种平和的语调,将众人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书中人,有的奋发而向上,有的也就此沉沦下去。他们,是当今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故事,的确平凡,但是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的是社会底层各个角落的真实现状,有的人,即便再普通,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值得被记住的理由。艾苓,就是这样一个记录者。 推荐这本书,读完后,对当今社会底层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那些学生的变化中,也联想到,终有一天,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成长起来。 好书,值得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