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中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301112670
作者:[美] 葛凯
页数:442页

作者简介

“中国人要用中国货!”这是中国20世纪早期的国货运动中的醒目标语之一。这场运动通过灌输中国是有着自己“国货”的“民族国家”的观念,寻求把消费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这场运动影响了中国初萌的消费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衣服到食品添加剂这样的时尚、从博物馆到百货商店、从产品展览到广告,莫不如此。同时,反帝抵制外货运动、国耻纪念、国货展览会、对不忠实的消费者的诋毁以及中国工业部门的提倡,都强化了民族主义消费,并传布了这样的信息——爱国的中国人使用中国工人在中国人拥有并管理的工厂用中国原料制造的产品。
在本书中,葛凯(Karl Gerth)认为,影响近代(modern)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民族主义(nationalism)和消费主义(consumerism)先后在中国滋长。在20世纪早期,民族主义把每件商品贴上“中国的”或“外国的” 标签,消费文化变成了民族性概念被清晰表达,被制度化及被实践的场所。本书以中文、日文和英语的档案,杂志、报纸和书籍为文献基础,第一次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历史纽带,重新解释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方面,并为洞悉所有近代国家中的类似联系提出了方法上的参考。

书籍目录

目  录
图表目录………………………………………(1)
中文版序言……………………………………(1)
英文版序言……………………………………(4)
导论…………………………………………(1)
第一部分 语境与个案研究
第一章
商品危机及国货运动的起源…………(29)
第二章
男人形象的民族化……………………(71)
第二部分 作为抵抗的消费
第三章
国货运动和反帝抵货运动,
1905—1919…………………………(127)
第四章
国货运动和反帝主义抵制活动,
1923—1937…………………………(163)
第三部分 展览综合体
第五章
民族主义商品展览会………………(207)
第六章
1928年展览会建立的民族主义
视觉认知……………………………(249)
第四部分 民族国家、性别与市场
第七章
女性消费群体的民族主义化…………(287)
第八章
塑造爱国企业家………………………(335)
结论………………………………(359)
参考书目………………………………………(373)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消费者是怎么被倡导‘买中国货’的?葛凯(Karl Gerth)在此远远不只是为此问题提供答案,他用反帝抵制外货和国耻海报、闪亮的展览厅、妇女的时装秀、国家支持的商业活动,以及其他丰富的具体事例,提供了广阔的文化阐释并进行了图示(除了文字,还有图片)。”  ——高家龙(Sherman Cochran)(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概要

葛凯(Karl Gerth):
2000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近现代中国史。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本书英文版列入“哈佛东亚专论”,200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与中国的情缘始自1986年,当时他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此后他几乎每年都到访中国,或游学或研究。其间为研究民国史,他在台湾生活了三年。此外,为完成博士论文,他还到日本东京大学专门学习、研究了两年的中国近现代史。
目前葛凯教授正在写作两本有关中国的专著:其一集中考察消费文化在20世纪中国的变迁;其二则以1950年代为关注焦点,一方面考察中国的城市市场文化在这一阶段是如何被摧毁的,另一方面揭示这一阶段的国际冷战如何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商品危机及国货运动的起源:  追溯民族化消费文化起源的努力可以从19世纪的一场商品危机开始。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他们是至尊文明的成员,他们生产着世界其他国家渴求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到19世纪这种意识才开始减弱。他们开始把自己视做弱小“国家”的成员之一,他们不能控制进口商品涌人中国,也没有办法控制中国传统出口货物的市场被别国取代的情况。货物开始具有了民族性,在中国生产的商品被称为“中国产品”(Chinese products)或“国货”(national products)。中国是从世界的文化中心——中央王国——转变成世界上众多平等的民族国家之一,这种意识上的转换不只是简单地因为多次战争失败所导致,至少重新界定商品也同样重要。因为进口商品增长和出口商品市场份额下跌而产生的焦虑与日俱增,越来越多人觉察到,中国的物质文明在不知不觉中被进口商品普遍而深入地渗透了。实际上,由于19世纪晚期多种舶米品的俗称前带个“洋”字…,这些与众多进口商品相关联的名称电是较早的那个自我想象瓦解的表现之一。  有两次事件反映了19世纪以来长期的经济危机。1793年,乾隆皇帝(1736一1796在位)对英国的商品无动于衷,他拒绝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提出的外交要求,这段今天很出名的话是这样说的:“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亲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许多欧洲人认同英国国王的感受,当时的欧洲人评论此事时,经常换个说法:“中国能够生产人类生活所有的必需品,因此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

图书封面


 制造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本书的开头,葛凯引用了中国人相当熟悉的《林家铺子》中抵制日货的情节,来引出他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怎样并且为什么会交织在一起?虽然对于《林家铺子》中的细节叙述与原文有些差异,但和很多汉学家一样,文本不过是一个引子,这小小的疏漏并不会影响到全书所具备的启发性和理论深度。在葛凯看来,20世纪初期的中国,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先后滋生,且互相影响对方,通过消费主义来研究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葛凯能够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联系在一起,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复杂的背景。他探讨了国货运动和反帝抵货运动、发型和服装、商品展览会、爱国企业家形象的塑造等消费文化的诸多方面,显示出民族主义怎样将商品区分成“中国的”和“外国的”,消费者又是怎样被提倡“买中国货”的,从而将消费文化转变成民族性概念加以表达。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报刊和图片的使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梳理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历史纽带,葛凯为我们解析当代中国的某些问题提供了启发。
  •     以为对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居多是从启蒙阶层和政治领袖的论述来做,后来由于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出来后,又一窝蜂地从 出版媒体层面论述。这本书新意就在于从日常生活的立场,讲“消费”是如何把国家概念勾连起来,把民族国家概念通过一个在实质上并不成功的“国货运动”植入 民众心中。(不过我觉得他这儿的民众,应该限制于都市民众)不过讲到民族国家,要唠叨几句的是,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正是为了破西方“民族国家”概念而写,大家都明了,如果按照西方的理论去接受,那么中国的确是帝国,现在中国还不是民族国家,这可就是悠关国家存亡的大事。至于这本书,虽然我们都不一定像他那样从史料方面做,主要是方法论上的更新。前几年在导师带领下读土改文学,其实就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鄙人书看得太少,不知道 有无人写过,但我当时感觉,如果能够从土改文学入手,看看“中国”的概念怎样进入农村,农民如何接受“中国”和红色政权(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的),应该很有 意思。在历史上就有这个事例,当初梁漱溟质疑毛政权只是普通的改朝换代,直到他到了四川考察发现农村80岁老妇人都能说出“中国”的时候,他才折服于毛泽东。(正是这样,他虽遭毛批判,不过到了晚年还是说毛好,也是有原因的。)不过要写这种文章,(借用毛主席的话)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屁股坐那边,不然写出来也是白写。
  •     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迅速将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清点了一下,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如此众多的“中国制造”让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尝试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开始这段实验。但很快,她就遇到了麻烦,为了给儿子买一双童鞋,她跑遍了整个小镇,但很难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无奈之下,她只好花68美元买了一双意大利进口童鞋,而类似的中国制造则只需10美元左右。童鞋问题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发现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尴尬,越来越狼狈。为了给丈夫买一盒生日蜡烛,她开车跑了6个杂货店,结果一无所获。家里的抽屉坏了,丈夫刚刚想修理,却发现,手里的工具写着“中国制造”。如果说,大人们的需求还能忍受和克服的话,来自孩子们的压力,则让邦乔妮越来越感到这场实验的“残酷”。她的孩子在商场中看到一个南瓜玩具,母子因是否购买这个“中国制造”而争执起来,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孩子自己攒钱来购买这个玩具。而每当自己的孩子眼馋的看着别人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拿着中国产的“鳄鱼医生”、“充气泳池”、“塑料光剑”玩具时,邦乔妮的内心就要对是否早日结束这场实验而争斗一番。2006年的最后一天,邦乔妮终于盼来了结束日,她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但这个美国人也许并不知道,就在她开始实验的100年前,她的先辈们早已尝试过一种类似的“实验”,那就是“在十年之内,拒绝任何中国工人”。这项“实验”的发起者是美国国会,而实验的支持者,包括了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中国工人不应该与我们自己的工人竞争,“廉价的劳工也就意味着廉价的公民资格”,这位总统傲慢的说。那时候,中国劳工显然没有如现在的“中国制造”一样对美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普通的美国人甚至不会感受到抵制华工带来的任何影响,反而为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暗自高兴。但美国人依然为此付出了代价。1905年,记者们发回消息称,在中国的数个城市发生了激烈的抵制美货行动。这一次,美国人自己尝试到因“抵制”而引发的抵制滋味。新英格兰的纺织业主抱怨,中国的抵制将使其一年的损失达2000万美元;美孚石油公司也惊呼,抵制会给美国石油业带来灾难,估计每月的损失可达25000美元;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50%;美国面粉在中国也失去买主。这几乎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非暴力的经济行为来对外来者进行抵抗。抵货所带来的效果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更重要的,在缺乏其它有效手段的时刻,中国公众的不满情绪通过抵货得到了渲泄。正因为如此,从1905年开始,中国人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动用起“抵货”这个武器,每当民族主义情绪高潮的时刻,抵制就成为公众最自然,最方便的选择。1905年因华工问题,1908年因查处日本走私船,1915年因“二十一条”,1919年因“凡尔赛合约”,1925年因“五卅惨案”,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1932年因“一•二八事变”……凡是类似的历史关节点,无不是在中国大小城市爆发猛烈的抵货浪潮。以至于美国记者埃德纳•李•布克早在1931年就称,中国是“抵制活动的老手”。但正如众多历史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抵货尽管成为中国人一种常用手段,但从其效果来看,从来没有达到过发起者的初衷。1905年抵制美货,虽然短暂的限制了美货的消费,但却让日本和德国厂商的市场得到了扩大,而在抵制结束后,美货销量反而因前段时间的压制而成倍增长。一份1909至1929年的日本对华出口的统计也表明,日货出口最高额反而发生在抵制日货最激烈的1919年和1925年。这一悖论表明,抵货行为引发的后果远远比公众想象中要复杂的多。历次运动的模式往往是,学界和商界会短期内因民族主义情绪而在抵货问题上结盟,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商人们开始无法承受损失,而因货物短缺和物价上涨而引发的民众不满,也加剧了学生和商人们的矛盾,原本在于抵制帝国主义的抵货运动,大多最后演变为“爱国学生”与“奸商”,“国货拥护者”与“走狗”之间的内斗。即便是抛开此种情绪化的矛盾,从抵货的实践操作中,也有种种无法化解的技术障碍。1928年,国民政府曾经颁发了“国货”标准,标准分为复杂的七等,“国人资本,国人经营,完全本国原料,国人工作”为第一等,是最纯正的国货。依次往下,到“国人资本,国人经营,完全为外国原料,国人工作;或者是国人资本,国人经营,完全外国原料,外国技师”则为第七等,是最低档次的国货,在第七等之外,则为外货。标准制定后,困难接踵而至——对执行者来说,他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国大小企业的资本股份、经营管理、原料来源、技术来源,劳动力组成,进行复杂的甄别和鉴定,而企业的状况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这样的工作似乎需要永无止境的持续下去,否则就无法区别国货和外货,从而抵制外货就成为一句空谈。而对企业来说,要想进行“国货”认证,就需要将企业的一切内部商业机密毫无保留的告知政府部门,而这样的认证过程不过是增加了政府认证部门“巧取豪夺”的机会而已。国货认证也正如大多数抵货运动一样,以不了了之而结束。这样的结果,让长期研究中国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关系的牛津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葛凯不得不遗憾的说,“考虑到国货运动面临的巨大障碍,认为它是个失败的观点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当然,抵制活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表达民族主义和反帝主义的有弹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获得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而历次的抵货运动,也渗入到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当中,以至于当今的中国人消费行为,依然时常会受到民族主义情绪的左右。当然,这种抵制外来者的情绪和行为也并非中国独有。从美国早期的排斥华工,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控制美国财富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后引起的美国人抵制日货争论,再到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学生掰断日本铅笔以表达爱护国货的情绪。抵制行为始终与民族主义情绪相生相伴,但正如历史上给出的那些结果一样,所有因抵制而生的行动,无不是以最后和解而收场。194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给国会的信中,提到“国家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我们就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的错误。”近40年后,他选择了纠正他叔叔西奥多•罗斯福的错误。再回到开头那个美国记者萨拉•邦乔妮的故事,她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要抵制中国货。她想说的是,“在一个全球紧密联系的时代,友好而没有偏见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文化分析,有点枯燥。有意思的是,商品博览会的演变历程,跟今天我国人民对待奥运会的心态有点相似。
  •     爱国成为消费的口号
  •     : C913.3/4727
  •     嗯~~和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放一起读起到了相互补充滴效果啊~~
  •     命题很好,驾驭材料中缺乏深挖。正如作者所说,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战斗不仅仅是一场战役,而是持久的战争
  •     还书帐
  •     fateface的推荐:找到中译了,再推一遍。各位有兴趣的话,看看国货运动和抵制外货在二十世纪早期的前史吧。据说作者写的时候很纠结,因为实在没发现国货运动和抵制外货带来什么实质性成果,所以最后只能写成观念史和消费文化史了。
  •     选题很好,但内容比较零散,有些地方写得不够深入,只是举了一两个例子。
  •     警惕消费民族主义
  •     这本书中译2007年12月出版,我们在2008年秋季的课上就开始讨论这本书了,想想当时那个课真是很新潮啊~~
  •     从国货运动阐述近代民族主义的演进过程。
  •     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相互促进
  •     再精简一点 再深刻一点 就是本好书了
  •     差强人意
  •     人长得帅,书写的也还好。
  •     观点很新颖,关于民族国家的构建,以前的确是囿于上层精英的论述,对于从经济的角度做还没有,论述有力。
  •     以前读过,记得还可以。
  •     图文五楼看的
  •     HC430.CoGer,可以参考
  •     看看过去的案例,了解一下自己也是怎样被洗脑的
  •     我想起小时候某可乐的广告“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     这个题目太有意思了,可以一路做到现在。通过国货展览会建立民族国家的视觉认知啊女性在国货运动中的微妙角色,还有实业_救国,民族_资本家这些以前在历史教材不加思索接受了的概念,怎么连接起来的就很有意思(又怎么消失了)~~作者在史料上很下功夫,感觉是个写经验研究的好范本。
  •     后面60、70页的参考文献吓死我了。第一次看社会学?的专著,其实还蛮有意思。就标题来说,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个人感觉消费文化方面的论述很详细,历史资料也摆了很多,以及从20世纪末开始民族主义的结合之路。不懂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等同的吗?
  •     名字起的很华丽,无非是中国国货运动的历史梳理而已,而且造成这场运动的真正原因也没讲清楚~
  •     商人在将商品与民族主义关联的同时,也为日后事业被国家充公埋下伏笔。「国货运动期间,消费成为普通中国人每日实践民族主义和反帝主义的一种方式。国货运动产生的社会力量,最后也包括国家机器,都在重新界定和规范消费主义,直至将消费纳入民族意志可以接受的范围。」
  •     写稿翻看。推荐民族主义视觉认知的制度化与民族国家统一神话的制造部分。剩下部分国货运动的起源、根基,男女形象的民族化、消费抵抗的实践及爱国企业家新意不多。
  •     略读。除了跟当下的实事颇有关联,无趣的很。
  •     终于出中译本了。
  •     很早之前读完,一直在消化。西方工业化对于农耕社会的冲击加上常期的分裂,使得中国制造变成十分复杂的民族因素,从民国的丝绸到近代工业产品,到现在盲目抵制日货,都是一棵树上的果子。
  •     作者通过观察20世纪初国货运动,讨论了民族主义如何塑造近代中国的消费文化。本书主要侧重于展现国货运动的广度,如男人形象变易,两次抵制洋货运动,国货展览会兴办,以及国货运动中主体和英雄的塑造——女性和爱国企业家。作为时间跨度数十年的运动,政治力量、经济因素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入其中,实质是近代中国社会由于主权受限制而在民族主义口号下、以国货运动为平台的动员,以及消费文化的尝试重建,成败与否认定则取决于评判标准。本书在深度上较为有限,很难看到运动对于近代工业所起的作用几何。数据和统计常被运动号召人用以描绘中国经济所受入侵和人民民族消费意识的薄弱,但是书中表格仅有一张。对于此类研究,还要考虑的是,话语和图像的解读权究竟在时人还是研究者手中,书中常能感到作者为读者解答种种意义,但当事人的反应却鲜有体现。
  •     救亡图存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国货话语霸权
  •     消费主义民族化,介入广泛的民国史研究的一个角度。
  •     选题不错,材料选择上感觉有点缺乏说服力
  •     讲述近代中国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勾连,提及多个过去大家不甚关注的切入点。
  •     研究虽不甚系统,但难掩其视角之新。从消费的角度考察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尽管之前有类似的研究,但却都不及本书全面与详尽。社会文化史对史料的要求真高,不得不对该领域的杰出研究者佩服不已。
  •     选题极有趣,主要写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离合嬗变,对于消费文化如何参与“制造中国”反而着墨不多。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个案阐释不够深入,理论架构一览无余,彼得伯克身形隐现。译笔流畅,然有低级硬伤。
  •      给《制造中国》加豆瓣标签,当我写下“消费文化”、“国族观念”、“身份建构”这几个宏大字眼的时候,有点慌。它们是什么呀@.@ 在你津津乐道着这本书有新意的时候,绕不过一点心虚,图像理论、文本语境、身份认同等等——多少理解世界的华丽视角要集中在一个现象。这本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鲁莽也就在所难免了。 最近在想关于“边界”的问题,比如,一些模糊边界的现象,总在一个什么层面悄悄地竖起一堵心里的墙:像姚明——说起来算是NBA无国界、娱乐消费全球化进行的案例,可偏偏,姚明成为今天的YAO是以“中国
  •     民国的黄金十年,国民党做了不少事
  •     中国的过去也好现在也罢,只能从外国人的眼中呈现
  •     中国有制造业吗?哈哈!
  •     国族认同,性别形象,日常生活,空间展示,媒体符号,城市文化,消费主义,反正思想史之外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感觉并不输给伯克《制造路易十四》,虽然取材面向不太一样。第三部分更有特点。由于不限个案,略显结论先行,史料随手拈来。翻译有些小硬伤。期待对于文革后数次类似浪潮的研究
  •     一般。
  •     又相逢,写论文的时候引用过英文版的辫子相关章节。完整的重读此书却是不一样的感觉。统一的民族国建观念的建构与国货运动相互交织,将抽象的共同体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实践,展览会发挥着一个凝缩共同体图景的作用,“国货”与“洋货”的二元定义是通过我者与他者的区隔来划定民族边界的重要手段。对宣传广告与官方政令的再解读还原了那个人心浮动的时代,国货运动是否真正在经济上扭转贸易逆差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民族国家的观念是怎样在辛亥革命后被建立,被认可,被实践。
  •       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国货运动改造了人民的消费习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普及,对于近代中国人对于本民族认知、认同感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作用。
  •     N年前读的,许多不温习读书笔记,又忘记说了些神马了~
  •     写论文时参考得最多的一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