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荒野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49536023
作者:[美] 加里·斯奈德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书籍目录

前言
自由法则
地方、区域和公用地
棕色语法
优良、荒芜和神圣
青山常运步
远西原始森林
道之上,径之外
和熊结婚的女人
生存和圣餐
致谢
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加里·斯奈德 Gary Snyder,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他是“垮掉派”诗人中至今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曾出版诗集、散文集和访谈录等二十多本著作,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博林根诗歌奖、莱文森奖、古根海 姆基金奖及普利策诗歌奖等。他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喜欢沉浸于自然,将历史与荒野纳于心中。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和思考使他的作品更接近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与无知。
译者 陈登,哲学博士。出版英语方面的著作多种。谭琼琳,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威尔士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英国皇家亚洲研究会会员,英国威尔士大学荣誉研究员。斯奈德研究专家,出版研究斯奈德的英语专著一部,并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禅定荒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發表于2014年9月11日《中國環境報》08版)荒野就是万物一体。(加里•斯奈德)提到加里•斯奈德和他的《禅定荒野》,国内的读者或许会有些陌生。这部作品的原名为The practice of the wild,若直译则是“荒野实践”。但此次译者选择了“禅”这样一个特定的概念来表述“practice”,显然独具匠心。关于加里•斯奈德,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早年时,他的身份是诗人,被人们归类为“垮掉的一代”,与金斯堡、凯鲁亚克等人并肩作战。“我开弓射箭的地方,能看到向日葵的投影”,梦想与张狂是他此时生命的主旋律,尽管后来他自己坚称,“斯奈德他不是垮掉派。”1975年,他凭借诗集《龟岛》收获普利策奖。时代创伤的愈合消弭了垮掉派的“嚎叫”,加里•斯奈德也开始寻找他全新的人生坐标。1996年,他再版了自己早年的作品《Mountains and Rivers Without End(山河无尽)》,确认了自己环保主义者的身份。2010年出版的《禅定荒野》,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九篇有关生态研究的文章,集中阐释了他对生态和这个世界的思考与感悟。美国人的生态研究,肇始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位虔诚的老人,放弃优渥的生活,而选择隐居山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生态建设与保护事业。他提出了土地共同体这一概念,认为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植物和动物;而土地道德则是要把人类从以土地征服者自居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任何对土地的掠夺性行为都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加里•斯奈德无疑是利奥波德的信徒。如同前者创作记录自己与环境共处经历的作品《沙乡年鉴》一般,在《禅定荒野》中,斯奈德也描述了自己栖身荒野的时光,并直言自己希望可以追随后者,“像山那样思考”。尽管认同并追随了利奥波德的思考,但斯奈德的理论,却是在对前者成果充分理解前提下的整合与升华。值得一提的是,斯奈德曾旅居日本多年,对东方文化颇有了解,因而在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禅宗思想对其的影响。“万物和谐一体”,在斯奈德的思想体系中,这种和谐统一,始终是他的着力点。禅宗认为“吃喝坐卧,皆是修行”,在斯奈德的书里,这种通过平凡来提升自我的方式被称为“自然”,而自然总是包含在“荒野”之中——荒野即世界,是不经雕琢的原初力量。“让我们信任狂野心灵的优雅自律,实际说来,生命立誓要单纯 、适当的冒失、好的幽默感、感恩、不吝惜的工作和游戏,以及更多行走,这会让我们接近实际存在的世界和它的整体。”写下如此箴言的斯奈德,希望唤起人们对荒野的珍视。因为他看到从荒野中获取力量的人们,却在后工业时代,选择僭越它作为实现所谓“发展”的不二法门。那么,人们究竟如何实现“和谐的发展”呢?在作品一开始,斯奈德便提出了他最重要的生态理念,即“自由契约”。他认为,人类应当像万物一样,遵循自然界“静默而神圣”的法则——如郊狼与地松鼠的约定,它们“一个是捕食者,一个是猎物,但捕猎的一方,却不会对弱小者的孩子下手”。于是所谓“弱肉强食”,仅仅是人们对广袤的自然最肤浅的印象。其真相是,荒野中的万物,在“自由契约”的约束下,一同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斯奈德的文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崇拜,却又不免流露出对人类现有发展模式的担忧。我们不难理解,这位至今仍活跃在生态与诗歌领域的老人为何始终坚称自己不是“垮掉派”——他在呼喊,却不是为了自己,或是所谓的“时代”——在“荒野”面前,一切世间的度量也仅仅是白驹过隙。他看透了冥冥中世界的禅意。他所做的,仅仅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有所不同。作为诗人的加里•斯奈德曾获誉无数,但这并没有为他的生态理论带来太多影响力上的提升。人们记住了他生动的语言、细腻的观察,单单没有领悟他对生态问题的担忧与苦苦求索。然而这位老人却终究没有放弃自己的“奢望”。实质上,他对生态问题的探索,同样也是在对人类文明演进路径的描绘与展望。在这本文集中收录的《棕色语法》一文中,斯奈德尝试从生态的角度解释他所崇敬的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脉络,并坚信这一文明尽管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处于弱势,但却“早已渗透”到现代文明中,并将永远存在下去。因为对土地、对环境的信仰,尤其是对“荒野”的崇拜,才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首要条件。想要发展,首先要成立的条件,是存在。只是斯奈德的睿智,时至今日,又有几人能识呢?“你源自你作为整体参与的那部分”,斯奈德认定这是人类作为个体存在的方式。人存在的前提,是土地,是荒野。进而才有了区域,以及其他衍生的概念。“这是个有些堂吉诃德的想法”,紧接着,斯奈德这样写道。那么,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是否曾料想过自己的失败呢?也许禅意,自在其中吧。
  •     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这些都是加里•斯奈德笼罩在头上的圣洁的光芒,能获得如此殊荣,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执着的人,对事业,对喜爱的事物全身心地投入。他并非蜻蜓点水的爱好,也并非随波逐流的信仰,他在荒野中行走,就如一场无休止的西游,加里.斯奈德一直都在修行的路上,并出版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著作来传播荒野文化。他的文字内涵是非常深奥的,读他的文字,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当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自然的敬畏。那是人类潜心而行后的一种深入思考。这样思考的人太少了,所以,让我对作者更多一份敬仰。可以看出,加里.斯奈德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踪迹。比如古典神话、龟壳占扑、毛笔、汉字、竹简、观音等等,很显然他喜欢沉浸于自然,将历史与荒野纳于心中。他的这部作品主题上涉及了荒野对于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在荒野中生存的可能性,他结合禅宗理念以实践角度探讨了现代文化与荒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问题,并对于一些荒野中多必须接触的“自然”、“野性”等词汇做出了精准的词义、词源考察及阐述,他的文章露着朴实无华的自然气息,并以这种形式默默的与真正无知野蛮的现代文明相抗衡。在本书中,他讲述了很多我们似乎熟悉,但其实却很陌生的概念,如食物链,适者生存,如关于“野性”是思考,关于动物,关于植物的一些观点,能把对自然的敬畏如此表现出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应该去实践的体验。书中提到:“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于最简朴的生存环境之中,经历痛苦不堪、迁徙不定、露宿野外、不如人意的生活,然后,面对野性赋予的这种变化无常和自由自在,还要心怀感激。”禅定荒野,我们需要如此的历练。
  •     by 谷立立在“垮掉的一代”众多成员中,诗人加里•斯奈德无疑是最有创见的一位。在《达摩流浪者》里,他被描述为“孤独、纯粹、忠于自己”的行者,“潜行于旷野中聆听旷野的呼唤,在星星中寻找狂喜,以及揭发我们这个面目模糊、毫无惊奇、暴饮暴食的文明不足为外人道的起源”。但奇怪的是,斯奈德本人对这一标签式的身份划定并没有认同感。他曾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自己从未“垮掉”,他的低调、内敛与其他成员放浪不羁的举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就其精神本源来说,斯奈德和后者如出一辙,并无实质上的区别。不仅如此,他更以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对禅宗的热爱影响了像凯鲁亚克一样的后来者。《禅定荒野》原名《荒野修行》,收录了斯奈德不同时期的九篇文章,全面反映出他个人所独有的生态哲学。斯奈德口中的禅,其实质是对一种生活的否定和放弃,转而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的行为。在《禅定荒野》里,他借用南北朝诗人江淹的名句“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披发行歌”来形容他理想中的隐士,同时也表明了一种超然于人世之外的狂放姿态。但江淹的狂放并不代表斯奈德本人。事实上,“倮身大笑,披发行歌”更适合用来形容包括金斯堡在内的其余人等,而不是斯奈德。如果非要给斯奈德加上一个形容的话,我想他应该更像他一生所挚爱的初唐诗人寒山,身居荒野,心怀世界,“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在”。《禅定荒野》写禅,写“顿悟”,其核心在于“荒野”二字。不过,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荒野”的形容常常流于负面。与优雅、精致、复杂的现代文明相比,“荒野”不仅充满原始意味,还被视为混乱、难以掌控的“罪恶之源”。早在19世纪,英国诗人丁尼生就将之比作“腥牙血爪的世界”。时至今日,这种误解更是变本加厉:不仅“荒野”一词被误读为“野蛮”和“不开化”,就连历史上诸多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古代文明也被彻底掏空,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世界”。斯奈德认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并未给人类带来进步,反而磨灭了人的自然本性。相形之下,荒野(或者说自然)却宽容、自由得多,它不但不是扼杀文明的凶手,反倒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大凡辉煌的古代文明,无论是日本的禅宗文化还是印第安人的原始图腾,都将精神的力量置于首位,将对自然的敬畏贯穿始终,“用原始荒野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看待自身与周遭的一切。因而,人类与荒野并非紧张对立。相反,两个世界共生共存、彼此包容、彼此渗透,像水与乳一样难以区分。比如,在爱斯基摩人的原始信仰里,动物被当作偶像,大量运用于宗教礼仪中,但令人称奇的是,所有这些偶像无一例外“都隐藏着一张小小的人脸”。在催生文明的同时,这里也是孕育诗人的沃土。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诗人,首先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而获得学识的途径不外乎学校教育。与“垮掉的一代”同伴一样,斯奈德对学校教育不以为然,甚至大加责难。他认为,所谓的精英教育只不过是少数人的托辞,它让人远离真正、纯粹的生活,远离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从而将自然的声音远远抛于脑后。相比自然的灵动与活泼,现代教育显得多么刻板而呆滞,其最大的目的无非是帮人“寻求工作”、在聚会上“赢得社会信誉”,或者是“学习如何制作被称为专业论文的拜占庭艺术品”,而不是如何写诗作赋。说到底,诗人是感性动物,不是理性动物;写诗是随性而发,不是批量制造;诗歌是瞬间的“顿悟”,胜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在于娴熟技艺的堆叠。山野之中的农人、樵夫并不具备多少学养,却并不妨碍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唱出动情的声音。在斯奈德看来,与其困守于水泥森林,枉费心机地追求浮华的表面功夫,将思维局限在狭隘的定式里,不如跳脱出来,沉下心来倾听自然的声音。要成为一位真正的诗人,首先必须扔掉书本,“离开身为西方文化肩负者的优越感”,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环境里,和动植物、身体、泥土、灰尘尽情接触。“语言不是雕琢之物,而是一丝气息,一缕松林中的微风”。自然就是流动的学校,在那里,“无处不参学”,诗意也无处不在——山是凝固的音乐,水是流动的歌,岩石的地层拥有自己的语言,沼泽里的花粉、树干的年轮,乃至于河流的走向,都可以看作是一首首活色生香的诗。“要想学识渊博就得学习各种民谣、谚语、传说、故事、习语、神话(还有技艺)”。数十年来,斯奈德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句箴言。他始终在追求“道之上,径之外”的纯粹体验,他的脚步遍及东亚、欧美各地。在日本,在澳洲,在印度,在阿拉斯加,不同的文化渊源造就了不同的景观。他跟着当地人的脚步深入部落腹地,看到了许多外人极少接触的秘密所在,比如古老的象形文字、青年男性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在这类充满原始图腾的“梦幻之地”里,人们“小声言语,声音里充满了对那个地方的敬畏之情”。斯奈德惊叹,“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超乎寻常,奇异无比,有时你甚至会觉得这里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如此这般,有了这种美妙的体验,自然也就会有一连串精妙的诗句。我们从斯奈德那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类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淡意境,这种恬淡与从容当然不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是拜自然(或者说荒野)之赐。与此同时,《禅定荒野》也透露出斯奈德的忧患意识。在他看来,世界本质上是野性的,投之以友善,它就是慷慨的,必将回馈以丰饶的物产;投之以凶残,它就是凶残的,继而将锋利的刀尖对准世人。如果谁想人为地“将刀刃拿走”,则无疑违背了自然法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不幸的是,现代都市文明向来以机器文化为先,无视自然的存在,惯于以机器剿杀自然,以人造取代天然,盲目放大机器的作用,而忘了人类最初的本源。长此以往,在机器的大举侵蚀之下,本土文化终将日渐萎缩,甚至消失不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假以时日,我们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荒原时代。但这荒原不是斯奈德的“荒野”,它一无所有,没有文明,没有诗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虚、荒芜之地。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正在看啦,有点难懂的赶脚,
  •     东拉西扯忽东忽西看不懂=_=
  •     荒野给了人类更大的自由天地。
  •     作者对荒野,对自然深入的思考。但逻辑很分散
  •     荒野不荒,不野,平行的文明轨迹越来越交错,许多荒野走向城市化,许多城市化逆流走向荒野,也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回到过去。就算能够回去,也必定是独一无二的荒野之旅了。
  •     Gg
  •     似乎这是中国目前很需要的书呢!关于环保......
  •     自然,这是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
  •     青山常运步。
  •     毫无逻辑,很多推论相当偏面,建立在纯粹的经验上而没有说服力。有些看法相当先入为主。是人类学和field research不错的补充读物,但并不伟大和有力。能打三星是因为文字的诗意和高水准的翻译。在我们还迷恋跨派的时候,我们都爱灵光乍现的美好。但文学的根本并非改变世界的理论基础,个体的感性认识也不足以撼动这个严酷的世界。
  •     生态哲学这个命题,以自身现阶段所处阅读水平来说有点桀骜难懂。禅宗、山林生态知识点多,唯一能体悟的是,我们的人性中发掘出来善的成分,善待一花一草,与山水间游弋心灵,启迪超脱。
  •     因为是自然文学,以为会很难读,就用早上在图书馆门外排队的时间看起。其实不难读。
  •     行即道,去实践吧~
  •     希望很多人都能读一读的书。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感恩。
  •     一本易读且能强烈调动你走向森林积极性的书。
  •     不论是横向的跨学科还是纵向的深度思考都有很大收获,超出预期。
  •     喜欢<和熊结婚的女人>
  •     soso
  •     被钢筋水泥电子产品包裹的人们,早已忘了自然,更别提可能根本没接触过荒野,而荒野才是原始的自然
  •     "科学爬得这么高,"年老的男人说,"是时候回落了。我们正凭借着古老的知识向上爬,很快我们就会碰到正在走下坡路的科学了。"
  •     不去经历这样一种Practice of wild,没办法评价斯奈德究竟从诗化的人生体验和价值中升华出了多少真正对人类社会和自然文明有益的箴言。但就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说,已经是同《瓦尔登湖》并行相承的荒野实践了。
  •     没找到要的,标签多了,其实。。。耽误时间
  •     完全没垮掉派的影子
  •     是一本让心灵沉静的好书。
  •     人与自然,世界本为一心。
  •     when you find your place where you are,practice occurs. 行始于所悟之所在。道元的这句话译的超赞
  •     关于《道之上,径之外》一章实在精彩,读了好几遍。其他部分择优精读。
  •     书名译的好。行始于悟之所在。文明到超越荒野。文明到打造荒野。
  •     文明不能容忍的荒野呈现天地法则,反而能来教育文明世代的蠢人
  •     Snyder传奇的人生真是可望不可即啊,亲近过自然又深入过那么多种精彩、神秘、快要消失的又或传统深厚的文化。但即便是主修东方语言,娶了东方妻子,访问过无数亚洲国家,我还是举得他有一些误读。而且对翻译不太满意,“禅定荒野”这个题目的翻译就太矫情了。无论再怎样深切向往荒野,而今也已是不可再追,只能在梭罗,艾默生,斯奈德和阿恩·内斯的书里去缅怀了。
  •     一个有道德的人生是喜欢思考、讲究礼节、富有品味的人生。在所有道德缺陷和人格缺点中,最恶劣的就是思想贫乏,包括各种各样的卑劣方式。对他者、对自然的所思所为表现得粗蛮无礼,就会减少生活的乐趣和种群间交流的机会,而这些对身体和精神的发展极其重要。对那些想要直接探寻的人而言,当他们走进原始的殿堂,荒野成了一位残酷凶狠的老师,迅即将心智幼稚之人或粗心随意之人的外在之物一一剥除。这样做容易犯错,会将人推向极端。但实事求是地说,立志过这样的生活——简单朴素、适度冒险、乐观幽默、感恩图报、尽力工作、纵情娱乐、徒步旅行——这会让我们贴近真实存在的世界,把握世界的整体。青山常运步。
  •     偏社会学,不知道怎么分类
  •     前面讲得太刻板枯燥了,有点失望。加里.斯奈德,还是慕名而读的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