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欧洲小说2011(全4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4731669
作者:亚历山大•黑蒙 编
页数:729页

作者简介

一本书 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
新锐阅读风向标 再塑欧洲文学精神
平装四本,带函套,文学爱好者收藏佳选
“最佳欧洲小说”(Best European Fiction)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欧洲当年或近年最佳欧洲小说作品,相当于欧洲小说的年鉴,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长期以来,由于小语种语言的限制,国内读者对 欧洲文学的了解大多是源自西欧文学,而这本书却给读者以领略整个欧洲文学精神风貌的机会,甄选作品的国度达到四十个,横跨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南欧,代表了欧洲文学整体的趋势和走向。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使得本书宛若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中国读者可从中领略广博多姿的欧洲多元文化。译林出版社已引进版权,拟逐年推出。这也是国内出版界首次如此细致并成规模译介欧洲当代文学新作。
本书堪比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无论是英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文学强国,还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这样的文学小户,欧洲四十位作家集体亮相,既有声名煊赫的作家也有新发掘的潜力新人,其中包括今年曼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本书由著名译者李文俊老师领衔,结集国内外优秀译者,译本权威。
不难发现,黑蒙先生所谓的“人类文明之广度、深度与瑰丽”在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拉里•罗特,《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去深层次了解每个民族文学灵魂里的希望和恐惧—— 一种灵魂国际化地展示与呈现。
——《卫报》
对于欧陆小说的全景观,“最佳欧洲小说”给予了我们一种非常有魅力的、多维度的审视方法。
——《纽约时报》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言

【英国:威尔士】
威廉•欧文•罗伯茨
《职业人士》
尚晓进 译
【英国:英格兰】
希拉里•曼特尔
《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
叶丽贤 译
【土耳其】
埃尔桑•乌尔德斯
《职业行为》
乔修峰 译

【瑞士】
维瑞娜•斯戴芬
《哆是一头鹿》
张陟 译 萧萍 校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
玛斯•伊巴兹
《尼拉和姑娘们》
陈姝波 译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
恩里克•维拉-玛塔斯
《远 方》
李尧 译
【斯洛文尼亚】
德拉戈•扬察尔
《预 言》
吴冰青 译
【塞尔维亚】
弗拉基米尔•阿森尼耶维奇
《一分钟:蠢蛋之死》
吴冰青 译
【俄罗斯】
安德烈•格拉西莫夫
《邪 眼》
文导微 译
【罗马尼亚】
卢西恩•丹•特奥多罗维奇
《寻鹅记》
蒋文惠 译
【葡萄牙】
冈纳鲁•M.塔瓦尔斯
《六故事》
蒋文惠 译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
《世上最丑的女人》
陈姝波 译
【挪威】
弗劳德•格吕顿
《铁路边的旅馆》
吴冰青 译
【荷兰】
曼农•厄普霍夫
《欲 望》
叶丽贤 译

【黑山】
奥格年•斯帕希奇
《我们失去了雷蒙德——卡佛死了》
严蓓雯 译
【摩尔多瓦】
尤利安•乔坎
《弗洛西亚姨妈》
邹海仑 译
【马其顿】
布拉泽•明聂夫斯基
《西索伊院士的受聘感言》
潘泓 译
【立陶宛】
达努捷•卡琳奥斯凯特
《仅物而已》
陈荣 译
【列支敦士登】
斯蒂芬•斯普任格
《尘》
潘泓 译

【拉脱维亚】
诺拉•伊克斯提纳
《艾尔莎•库戈的老年健忘症》
卢肖慧 译
【意大利】
马可•坎迪达
《梦》
杨卫东 译
【爱尔兰:爱尔兰语】
伊尔斯•尼•德惠博纳
《擅 入》
陈姝波 译
【爱尔兰:英语】
凯文•巴里
《酒鬼医生》
李尧 译
【冰岛】
克里斯滕•艾丽克丝多蒂尔
《人之空洞》
庄焰 译
【匈牙利】
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
《账单——给老帕尔马,于威尼斯》
吴冰青 译

【德国】
英戈•舒尔策
《橙子和天使》
李尧 译

【格鲁吉亚】
朱拉布•莱扎瓦
《冰箱奇缘》
李尧 译
【法国】
艾瑞克•洛朗
《游美日志》
卢肖慧 译
【芬兰】
安妮塔•孔卡
《小丑》
李文俊 译
【爱沙尼亚】
图曼斯•温特
《窗户那边,一座暮色朦胧的公园》
李尧 译
【丹麦】
彼得•阿道夫森
《传奇十四章》
袁伟 译
【捷克】
麦克尔•艾瓦兹
《铁丝书》
李剑 译
【塞浦路斯】
诺拉•纳伽瑞安
《展 览》
萧萍 译


【克罗地亚】
弥马•西米克
《我的女朋友》
叶丽贤 译
【保加利亚】
阿莱克•波波夫
《管子工》
谭艳辉 译 严蓓雯 校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戈兰•萨马尔季奇
《凡尼水》
严蓓雯 译
【比利时】
弗朗斯瓦•伊玛纽尔
《卢 舞》
卢肖慧 萧 萍 译
【白俄罗斯】
维克多•马丁诺维奇
《禁 区》
周颖 译
【奥地利】
迪尔特•斯波尔
《漫游的人》
张陟 译 萧萍 严蓓雯 校
【阿尔巴尼亚】
艾瑞里安•莱柯
《刀片兄弟情》
尚晓进 译

编辑推荐

《文学新读馆•最佳欧洲小说系列:2011最佳欧洲小说(套装全4册)》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当代欧洲先锋作品,基本一个国家仅收入一篇当年或近年最优作品,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它关注的是那方古称“欧罗巴”的土地上,其深厚的底蕴下萌发出的文学新芽。万花筒里领略当代欧陆文坛全景观: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使得本书宛若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它用各种国籍和不同地域搭建起一个庞大的“当代欧洲文学谱系”,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南欧,一书在手,欧陆文坛全景观尽显眼前。中国读者可从中领略广博多姿的欧洲多元文化,尤其是那些并不为多数人所熟悉的东欧和北欧文明。一本书,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无论是英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文学强国,还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这样的文学小户,异质性的多元存在打破了原本的刻板落套,它在展现博大的地理空间之余,亦凸显了深邃的社会与文化空间。四十位欧洲母亲的孩子,四十篇力作,无孰轻孰重,平等独立,共同发声。蜚声海外的名作家和名不见经传的新作家并肩站立,共同代表欧洲。它使得一种集体身份——欧洲,成为可能。消解中心,互融差异,共同定义“欧洲小说”。传承欧洲文学传统,再塑欧洲文学精神:全书不仅涵盖爱情、艺术、战争等具有普适性、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亦关照融入身体、身份等当下流行主题。

前言

作家的宿命就是要知道他或她来自何方,面对“超我之心”画一条线,然后跨过去。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复杂的难题之一—或许这正是美之所在—就是我们之中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全球化作家”相对而言是个新概念。比如,过去我们一直会说,某人是斯里兰卡作家,或者英国作家,或者加拿大作家,当然还有美国作家。最近几年,有一位名叫迈克尔•奥达吉的作家,生于斯里兰卡,在英格兰接受教育,身为加拿大公民,写了一本关于一位非洲黑人爵士乐音乐家的小说。此人与我们常说的“国际混合型”就很吻合。现在,我们越来越熟悉那种“多元化”民族性的感觉。我们此刻身处何方和曾经在哪儿生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作家应该、也可以承受在几个国家积累的经验之重—就像你口袋里装着沉重的砖头,依然可以游到对岸。我们不会被那么多连字符号连起来的那个概念搞得如堕雾里云中。我们可以是爱尔兰—阿根廷人,或者法国—澳大利亚人,或者中国—巴拉圭人,甚至可以是所有这些国家的一个“组合”。然而,如果你是欧洲人,问题就出来了。欧洲作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或者她是否生活在可以从容不迫地游走其间的山山水水,或者一段世所公认的历史之中?会不会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欧洲的声音”的东西使得选编一本集子合情合理?除了结构上纷繁复杂,欧洲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谁都知道“欧洲”曾经是什么—这两个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二十世纪藏尸所的大门—但是对今日之欧洲,我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说到欧洲,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伞,但这是一把即使不下雨,也要不可避免地拿着到处走的伞。我们有瑞典、土耳其、马其顿,有法国、德国、西班牙,有卢森堡、安道尔、梵蒂冈,还有加泰罗尼亚。有的欧洲组织,比如足球联合会,还囊括了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想想看,在萨拉热窝,以色列球员和哈萨克斯坦球员在足球锦标赛的场地交换球衣—也许只有卡夫卡能破解所有“人性代数”的难题。)我们还有爱尔兰、英格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漫长的战争,短暂的回忆。让我们试着把所有这些国家都扔到工厂同一个认定“身份”的熔炉里。这看起来似乎不可能,但已然发生,而且在继续发生。“欧洲人”这个词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当然要继续下去。困难是—至少对于作家而言—要准确地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时候结束。欧洲人身份认同的危机自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无论编造的还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早在1904年,利奥波德•布卢姆,一位爱尔兰—匈牙利犹太人,坐在都柏林小不列颠大街巴尼•凯尔南的酒馆里,沉思默想,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民族是“同样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后来,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也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是在议会上说这番话的,有人认为他捣乱,朝他脑袋扔了个饼干盒子。他的观点是,民族是一种关系密切又四处飘零的群体。一个民族当然不可能没有文学。由此推理,一种文学也不可能没有民族的特性。最简单地说,文学总是有其根源的。围绕所谓民族的声音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学意味着什么?作家以何种方式代表一个国家?写作是一种没有国界的活动,还是我们可以追溯到某个封闭之地的行为?国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文件名”,加之于某位作家的头上,摆在书架上,给迷惑不解的“图书管理员”带来方便?也许“欧洲人”这个词恰恰因为其与生俱来的难以把握而作用愈大。由于难以准确定义,它就容纳了当代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而身份拒绝以地域来限定。构成欧洲作家欧洲身份的因素之一是它的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的身份混杂在一起,不乏矛盾,很不完整,甚至前后对立。历史不停地演变,再演变。正在使用的语言多达四十种。将近八亿人口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有多少词汇就有多少欧洲人。现实超过了定义。无论是谁,倘若想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上来,都没有意义,至少现在没有。而整个世界似乎都期待“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不管这种期待对还是不对。也许因为,迄今为止,对于“欧洲人”到底意味什么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这个词的意思既可以扩展,又可以浓缩。它将自己吐出去的气又吸了回去。其结果是形成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时候,欧洲将其“肺部”扩展开来,变成一块大陆。必要时,它又收缩回来,各自为政。“小”会拓殖为“大”,“大”也会反弹为“小”。所以贝克特是“欧洲的”,但也是爱尔兰的(他或许还是法国的)。 丹尼洛•基斯是犹太人,又是塞尔维亚人,半个匈牙利人,曾经是南斯拉夫人,因而他是“欧洲的”。卡夫卡或许是他们之中最“欧洲”的作家。他的小说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持续不断的变化。过去发生的事情确确实实萦绕在我们心头。在这块大陆年轻的艺术家眼里,正在进行着的对于身份认同的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就是丰富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素材。柏林墙的倒塌无论作为现实,还是隐喻,都不是偶然事故。整整一代人对1989 年的动荡做出反响—这本集子的作家就证明了这一点。世界的即是地方的,我们可以用偷来的砖砌一堵墙。墙上的缝隙越来越大,有机会穿墙而过的光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阅读。这本集子的魅力之所在就是,它从最宽泛的意义告诉我们什么是“欧洲人”。我们的认知—比方说—以立陶宛为中心出发,跨越巴黎,跨越里斯本,继续向前,一直走到想象之中任何一个“彼岸”。看起来健康的东西是—至少第一眼看上去,而且当然是按照二十世纪的标准—“欧洲人”这个字眼儿缺乏假定的民族之特性。至少现在看来,比“美洲人”或者“澳洲人”,甚至“非洲人”都少了许多民族主义的东西。欧洲有办法举行一场声浪愈高的大合唱。欧洲人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国家流动到另外一个国家以及他们使用的语言有诸多的共同点,都使得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皮氏培养皿”。这种说法会引起大多数欧洲人的愤怒,但是很可能,欧洲现在是美国的寻梦之地,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美国还“美国”。当然,会有我们大家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或者我们内在的民族性的时候。我自己这个“调色板”也是乱七八糟。我是一个持有两本护照的人。我想,我首先是个爱尔兰人,其次是纽约人,再其次是美国人。我的身上也有欧洲的血脉,虽然远了一点:我在欧共体资助修建的都柏林的公路旁边长大。叶芝说,我们自己内心的冲突,使我们创作了诗歌。他说得很对。倘若这样,我们和别人的冲突,创造了国家。推而广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又创造了我们自己。这本小说集就是由此出发,用一页页写满文字的纸,说明这一点。

内容概要

编者:亚历山大•黑蒙 Aleksandar Hemon
1964年出生在萨拉热窝。1995年发表了第一篇英语短篇小说,之后,他的作品见于《纽约客》《巴黎评论》等各大文学杂志。长篇小说《拉扎卢斯计划》(The Lazarus Project)入围200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
译者:李文俊 等
著名翻译家,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译文》及《世界文学》助理编辑、编辑、主编、副编审,编审。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1994年曾获中美文学交流奖。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其他译者,大多为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优秀译者,包括袁伟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难发现,黑蒙先生所谓的“人类文明之广度、深度与瑰丽”在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拉里•罗特,《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去深层次了解每个民族文学灵魂里的希望和恐惧—— 一种灵魂国际化地展示与呈现。——《卫报》对于欧陆小说的全景观,“最佳欧洲小说”给予了我们一种非常有魅力的、多维度的审视方法。——《纽约时报》

名人推荐

在我的视野之内,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全面汇集欧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文学作品的一套书。这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态度及对世界的看法,有一个深刻的反思。无论是对待中国文学走出去,或把世界文学引进来,我们都不要那么短视势利,只盯着几个大国家、大语种。我们要有能体现丰富性和差异性的健全的文学视野。——李敬泽我对最佳欧洲小说充满期待,期待读到令人难忘的短篇杰作。——苏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保守秘密意味着挑战整个世界。人类古来所有的悲剧都是由于口风不严造成的,而保全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有秘密同盟,它们是联系人们或各群体的神秘纽带。什么都不能揭露,一切都应隐藏,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共同知识”。最后,当所有小秘密都汇聚一处,整个世界也就成了一个大秘密。等这个大秘密该揭晓的时候,一切都将最终揭晓。沃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下困扰我们的众多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为上校感到难过。不能让他就这么死掉。于是,我让他活了下来。 说实话,沃曼对恩克是有些过分。恩克爱管闲事,粗心大意,反复无常,胆小如鼠,嘴上没有把门的。他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故事的主线,就像沼泽蜀葵一般乏味无趣,就像破袋子中的大米那样一点点地漏光。我得立马采取措施。恩克上校没法子闭嘴,他会不断泄露重大秘密,甚至包括一个有可能永久改变我们所有人未来命运的天大秘密。没错,他是犯了大错。但真有必要把他一棍子打死,让他为此付出生命,而且还是从第一页就开始这么写?我在翻译伊始,并没有进行改写。到了上校被杀,我才开始下手。我也没有精力再倒回去纠正前面的部分(而且,那样做也是不尊重原文,也就是不尊重沃曼),我只修正了之后的文本,让上校多活了300页,而他原本是要在第82页告别舞台的…… 他是泄露了大秘密,但也不至于没法补救。我让听了上校这个秘密的那个人成了保密会中的死硬分子,这也就意味着秘密永远不会跑出保密会。不过,我还是让上校为他的过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直到小说最后。所有那些秘密都一直在他嘴边游荡,一不小心就会溜出来。由于他生性不会把秘密烂在心里,也就随时有可能泄露大秘密,在错误的时间说不该说的事。不过,恩克还是活了下来。每次都是差一点就要说漏嘴了,但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醒过神来。他总是差一点就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加剧了小说的悬念,我们的“读者”也就彻底被牵着走了。 《保密会》在我国的销量要好于德国——人们喜欢它!在沃曼笔下,这个人物死了都赚不到读者一声叹息,他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一道配菜;而我却创造了一个多维度的新形象,让他活着,让读者和批评家们为他心碎。


 最佳欧洲小说2011(全4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独眼短篇小说不好写,《最佳欧洲小说(2011)》里的篇目经过了层层筛选,我不敢说这些小说篇篇精彩、适合所有人的口味,但它们几乎囊括了我见过和想得到的所有短篇小说的表达形式:或者像一张生活照,记录虚构再造过的现实瞬间;或者让人拍案惊奇;或者则像诗一样朦胧,流畅像泉水,又有点儿抓不住那股劲。作者们的视角和涉及的问题太广泛了,故事的时间跨度得超过千年,地域也遍及了整个欧洲。你知道欧洲有多少国家吗?45个。可我一时间说不过15个。在《最佳欧洲小说(2011)》收录了精选出来的40篇,让我第一次读到了列支敦士登、黑山人写的小说,实话说,之前我对这些国家的存在都毫无概念。小说的篇幅并不长,每一篇作者、国家、地区或者使用的写作语言都不一样,比如,西班牙选出了用加泰罗尼亚语和用卡斯蒂利亚语的两篇不同的小说,英国分出了威尔士、英格兰。入选的作者有希拉里•曼特尔这样的“大人物”,她的都铎王朝时期的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分别获得了2009年和2012年的英国当代小说最高奖布克奖,创造了三年两次获得该奖的传奇。《最佳欧洲小说》里收入的是她写的现代题材的小说《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曼特尔以小女儿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大女儿患上厌食症的家庭,她在轻松、流畅、懵懂之间讲的是生命沉重、固执却节节败退的悲剧。还有我最喜欢的波兰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作者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她用介于童话、寓言、想象和现实之间的方式讲了关于“世上最丑的女人”的故事,“她”丑得既非现实又栩栩如生,男主人公的感受和感情超越真实又让人信服,读过之后很难忘掉。文字比确定的影像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大概每个读过那些描述相貌的段落的人,甚至我自己每多读一遍,在头脑出构造出不同的都是全然不同却很极端而具象的丑,可这丑里竟然是对正常却平庸的人的怜悯。当然,这四本小说集里,更多的是也有我们这些中国人从来不知道的作者。我喜欢看每篇小说最后的作者介绍,那些字不是枯燥地提供一个关于他或她性别、居住地、作品、奖项的信息罗列,而是会稍微说说他们投入文学创作的方式、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有些人在学校里教着哲学,有的写着文学博客,有些人出版了杂志、组织文学活动,从寥寥数语里会有活灵活现生动的人浮出来,他们和小说里的人物不同,是真的,我想象着在庞大的欧洲那么多国家和地区里,散落着这些人,从空中看,他们只是一些萤火虫般的小光点,他们在写小说呢,脑子里总有一些什么故事是跟现实生活错位的。比如,保加利亚作者阿莱克•波波夫写的《管子工》就带着黑色幽默和重口味。故事发生在一个被称为最幸福城市的德国小城里,就在这儿,中年人的性生活暗藏危机。夫妻俩长期没有性生活却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挑明,丈夫从来没想到,市议会针对这种普遍问题为女性市民组建了一个小团队,“管子工”会上门服务,为主妇们带去一丝新风。小说里没有真正的性描写,表达得却很直接,没有惺惺作态的扭捏,里面揭露的平静家庭里的尴尬、烦恼好像就是那么回事。不仅夫妻,还有父子和母子的关系,儿子回到镇上宁肯和恶狗住在桥下当流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生活的障碍和旁观者。小说的语言幽默、富有活力,更衬出生活的惨淡,夫妻和家庭的破灭,其间不可弥合的裂隙制造了一出悲惨的冷笑话。小说不是现实,却扎了现实一剑。还有,摩尔多瓦作者尤利安•乔坎写的那篇《弗洛西亚姨妈》格外值得一提。小说一开头就在写全城的人都急切地赶回家看《女奴》。我小的时候,这部电视剧也在中国的电视上放着,人们就像那小说里写的一样,到时间一定要守在电视前面,看美丽的女奴伊佐拉怎么和奴隶主抗争,那里面没有像《被解放的姜戈》那么血腥又智慧的片段,只有冗长缓慢的恐吓、虐待和优柔寡断的爱情,伊佐拉总是蓬松、散开的及地长裙,层层叠叠的裙子让人觉得豪华又羡慕,她是个奴隶,可她穿得那么好看,我的姐姐们偶尔会学她的样子穿一件带两层荷叶领子的短袖衫,特意把领口拉大,让双肩露出来,学着伊佐拉的样子揪起裙子左摇右晃地走着之字。我以为这种记忆只有中国人有,可那篇小说竟然说的就是同样的情景,摩尔多瓦的大婶们的行为和我的妈妈、伯母们一样,她们聚在一起讨论伊佐拉的爱情、出路,斥责奴隶主,又觉得他也还算帅,甚至对伊佐拉也多了几分照顾和优待。小说把我的这段记忆也叫醒了,两群不同国家的中年女性重合了。这就是小说的魅力,让世界上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人突然产生了通感和同理心。《最佳欧洲小说(2011)》做的是一块关于欧洲短篇小说的大拼图,这些作品可能无法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更像是作者个人风格的体现,可它们在一起确实呈现出只属于欧洲的气质,放在亚洲、美洲都不对劲,可小说里渗透着人味儿,人性懦弱、可笑又珍贵、崇高的东西都在其中。故事讲出来,大家心领神会,这点又不分地域。
  •     你分明在走进一座小说共和国——读《最佳欧洲小说(2011)》高 兴我曾在各种场合强调:对“大国文学”和“小国文学”这一概念,我们应保持警惕甚至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一概念本身极有可能包含着种种文学之外的因素。大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学的优越;而小国,也并不见得就意味着文学的贫乏。事实上,在读了太多的法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等等所谓的“大国文学”之后,不少读者一直十分期盼能读到一些小国的文学,比如东欧文学,比如非洲文学,比如北欧和南欧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文学中,或许还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一种质朴却又独特的气息,一种真正属于生命和心灵的气息。而全球化背景,恰恰极容易抹杀文学的个性、特色和生命力。然而,语言的障碍却明显存在着。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语种文学和小语种文学这一现实。这一现实,更多地体现的,是文学在传播上的尴尬。这也就让小语种文学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正因如此,每每读到小语种文学时,我都有欣喜的感觉。而当我捧读起译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时,“欣喜”两字已难以形容我的心情。我甚至感到了某种惊讶和激动,面对这独特的文学景观,面对这贴心的文学氛围和布局:平等和独立,以及在平等和独立中展现的丰富和复杂。我一直关注的东欧作家,在这部选集中,竟多达十余位,几乎每个东欧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文学代表。你分明在走进一座小说共和国。而走进这座小说共和国,你又绝对能逢到那命定的作品。瞬间,小说欣赏演变成一种心灵默契,超越时空,让你感动,甚至让你震撼。斯洛文尼亚小说家德拉戈•扬察尔的《预言》(吴冰青译)就是这样的小说。与其说我在走向它,不如说它一直在等着我。注定会发生的邂逅。故事围绕着一段出现在厕所墙上的“反动诗句”展开。读着读着,我们很容易忘记那故事发生在铁托时期的塞尔维亚。它完全可能同样发生在“文革”时期的中国某地。记忆被唤醒,被照亮:它就发生在我的少年时期,发生在我的家乡。好几回,在夜晚,我们被召集到学校教室或政府礼堂,按照要求,写上一段话。灯光昏暗,气氛紧张而又诡异,我们稀里糊涂,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回到家后,大人才小声地提醒:这是在查反动标语。于是,“反动标语”就成了一颗定时炸弹,制造出一片恐慌气氛。恐慌中夹杂着一丝神秘。孩子的感觉同大人的又不一样,还有某种好奇和兴奋。单调的生活终于有了点插曲。然而,儿时,思想简单,阅历也有限,并没有能力深想那所谓的“反动标语”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故事。因此,儿时的记忆常常就是残缺的未完成的记忆。而扬察尔恰恰为我们挖掘出了一段那背后的故事。一个被人讥讽为研究“腐朽语言”的教授偏偏要让自己掌握的“腐朽语言”爆发出令人惊骇的力量。“反动诗句”实际上源自圣经故事。倘若不熟悉圣经故事,你也就难以破解那“反动诗句”的真正含义。如此,一段看上去显得粗鄙的“反动诗句”顿时变得高级而有力。教授以此方式反击,抗议,和控诉,并将自己的反击、抗议和控诉提升到了预言的高度。作者兴许并没有想到,他的这篇小说竟然和一位遥远的中国读者发生了心灵互动,丰富进而又完成了他的童年记忆。没错,是互动,而不仅仅是共鸣。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唯有优秀小说方能激发起的深度共鸣。某种程度上,东欧曾经高度政治化的现实,以及多灾多难的痛苦经历,恰好为文学和文学家提供了特别的土壤。没有捷克经历,昆德拉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昆德拉,不可能写出《可笑的爱》《玩笑》《不朽》和《难以承受的存在之轻》这样独特的杰作。没有波兰经历,米沃什也不可能成为我们所熟悉的将道德感同诗意紧密融合的诗歌大师。同样,没有经历过南斯拉夫内战,塞尔维亚小说家弗拉基米尔•阿森尼耶维奇决不可能写出《一分钟:蠢蛋之死》(吴冰青译)这样震撼人心的小说。小说的内在主题其实是战争。但作者却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将目光对准了战争牺牲品,一个绰号蠢蛋的不幸者。小说采用倒计时方式,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高度的凝练,又极端的丰富,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命运的悲惨,在这艺术化的一分钟里尽数呈现。个人的命运何尝不是民族的命运。战争的影子常常比战争本身更加恐怖,也更为震撼。小说仅仅数千字,形式和内容巧妙融合,现实和艺术完美统一,语言和细节精准有力,扩散出巨大的容量和无尽的内涵,完全有可能比一部同样主题的长篇更有力量,充分显现出短篇小说的精致、能量和魅力。巴尔干冲突和南斯拉夫内战一直是欧美史学家和文学家关注的焦点。相关作品层出不穷。但我肯定会牢牢记住《一分钟:蠢蛋之死》,因为它独一无二,难以替代。一个美国作家,一个英国作家,或一个法国作家,在写出一部作品时,就已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世界各地广大的读者,因而,不管自觉与否,他,或她,很容易获得一种语言和心理上的优越感和骄傲感。这种感觉东欧作家难以体会。有抱负的东欧作家往往会生出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要用尽全力将弱势转化为优势。昆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他对小国这一概念特别敏感。在他看来,身处小国,你“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别无选择,有时,恰恰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东欧作家大多会自觉地“同其他诗人,其他世界,和其他传统相遇”(萨拉蒙语)。昆德拉、米沃什、齐奥朗、贡布罗维奇、马内亚、卡达莱、萨拉蒙等等东欧作家都最终成为“世界性的人”。有些作家甚至最后放弃母语,改用英语、法语等通用语言创作。只要细读作品,你会发现,《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的多数东欧小说家都具有某种国际视野。影响和交融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黑山小说家奥格年•斯帕希奇索性将美国短篇小说大师雷蒙德•卡佛当做了自己小说的动机:《我们失去了雷蒙德——卡佛死了》(严蓓文译)。小说在讲述什么?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一种莫名其妙的影响和感应?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危机或生活危机?也许是所有这一切的奇妙混合。“卡佛的故事充满不安。它们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焦虑。它们太像真实生活了。”男主人公如此想。小说故事也因此和卡佛作品产生了某种互文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互为注解。小说的最后部分实际上是对卡佛的微型小说《大众力学》的巧妙模拟。作者既有可能以此方式表达某种隐喻,也有可能以此方式向卡佛致敬。正如我们难以说清楚生活一样,我们常常也难以说清楚一部小说。出色的小说常常因其丰富、细腻和复杂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的《世上最丑的女人》(陈姝波译)也属于这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秀小说。一个马戏团经理娶了世上最丑的女人。人们兴许会怀疑他的动机。但他自己明白,这场婚姻确实是出于感情。只不过这是一份极为特别极为复杂的感情,伴随着好奇、厌恶和恐惧,却绝没有一丝恻隐之心。事实上,恰恰是她的不同吸引了他。“要是他娶他为妻,那他就会与众不同——身份特殊。他就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这样的心理倒也合乎逻辑。但与最丑的女人具体生活却是可怕的,甚至残酷的。他不得不时常短暂逃离,却又无法彻底离开。他成了个分裂的人。他对她的感情其实也是份分裂的感情:既厌恶,又依赖;既开心,又绝望;既恐惧,又好奇。而最丑的女人某一天意识到,人们之所以喜欢观看她,就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任何独特之处,他们是孤独的,他们是苍白的,他们是无聊和空虚的。读完这篇小说,我的脑海里不断出现两个字:特别。一个特别的情感小说,一个特别的心理小说,一个特别的哲理小说,一个特别的寓言小说,或者说,一个特别的情感-心理-哲理-寓言小说,或者干脆说,一个特别的小说,那么的细腻,深刻,悲伤,肌理丰富,让人久久地回味。在《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如此的杰作不胜枚举,而且几乎篇篇都有独特的魅力,译文又十分精彩、到位,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读它们,我们会感受到欧洲小说的丰富性,多元性,艺术性,当代性,和独特性;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气息和心灵力量;我们还会意识到,文学中,尤其是在诗歌和短篇小说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论是角度还是语调,甚至包括标点符号,一切皆有意味,皆为艺术。同时,我想说,将它们并列在一起,我们兴许才能明白欧洲小说的完整含义,进而逐步理解欧洲的完整含义。文学是能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添魅力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魅力的一部分。文学也应该是最自由最民主的。在文学世界里,所有具有独特价值的作品,都会赢得欣赏的目光。“还没离开,就已经开始想念了。”此刻,我忽然想起了在天山天池听到的一句诗,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唐突。可我自己知道,潜意识中,我已经在期盼《最佳欧洲小说(2012)》了。
  •     by btr全四册、近八百页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全书共收录了来自英国、土耳其、瑞士、西班牙、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芬兰、冰岛、挪威、黑山、立陶宛等众多欧洲国家的四十篇译自各语种的短篇,在文学愈来愈趋于全球化的语境中,呈现出一幅迥然不同的欧洲文学版图。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在前言中再好不过地归纳了什么是欧洲文学:“构成欧洲作家欧洲身份的因素之一是它的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虽是翻译文学大国,但说到欧洲文学,常被翻译的也仍然只有英、法、西、德等较大的语种,因此这套选集是一个必要而丰富的补辍,它向我们展示了欧洲文学的疆域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内容也远比我们已读到的丰富。近日,我们通过电邮采访了连续四年担任该选集主编的美国作家亚历山大·黑蒙先生。问= btr    答=亚历山大·黑蒙问:我注意到原版的《最佳欧洲小说》选集是由The Dalkey Archive出版的,那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学作品的非盈利性机构。请问出版该选集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与The Dalkey Archive合作,而非其他商业性的出版社?答:The Dalkey Archive在美国是最大的翻译文学出版机构,所以很自然,他们愿意承担这一项目。我身为编辑,并不太清楚销售数字,但我想销量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该选集的目的在于使读者深入理解当代欧洲文学,这并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有些作者正是出现在了该选集里,才在世界范围内出名。问:你在序言中提到你的遴选标准是“从一大堆备选的作品中挑选最优秀者”。请问你如何定义“优秀”作品?这“一大堆备选的作品”又是如何形成的?你能详述一下遴选过程吗?答:一部优秀作品就是一个优秀读者——我就是个优秀读者——能够识别的东西。至于备选作品,这个项目最好的地方就在于:The Dalkey Archive的编辑组织翻译了多种语言的作品,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方式,使译者——通常也是建议翻译某些作家或作品的人——能得到报酬,因此得以从每个国家的文学里翻译若干作品。我阅读了所有的备选作品,然后选出收录进选集的那些。当然,其他那些作品,也已被翻译,就被推荐给了其他杂志、编辑或代理人等。问:你自己也是一个出色的小说家。你自身的趣味在多大程度上对选集的编辑过程产生了影响?答:首先,要谢谢你的评价。我的名字作为编者写在选集上,因此我的趣味在全书中是无所不在的。如果换一个编辑,他可能会选择另一些作品。问:《最佳欧洲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四年。在四年的编辑工作后,你能否概括一下欧洲小说的主要特点?尤其是,相对于美国小说而言。答:我觉得有更多的欧洲作家愿意在形式上冒险。当然,也有许多欧洲作家受惠于心理现实主义,如同也有不少美国作家渴望形式上的游戏。但是在欧洲,作家们受变化无常的市场影响要远远少得多,在欧洲有一种文学传统,致力于改变陈腐的思维方式。问:《最佳欧洲小说(2011)》已被译为中文出版,请问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几篇?为什么?答:这是个不太公平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短篇,我都很喜欢。但我非常高兴下列作者的作品能被出版:希拉里·曼特尔的《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的《世上最丑的女人》和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的《账单——给老帕尔玛,于威尼斯》。问: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瑞斯·恩格道尔曾说,美国人“太封闭、太狭隘,作品被翻译得也不够多。”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翻译文学异常繁荣。你认为这部选集在美国与中国的出版各有什么意义?答:好吧,这部选集在美国的出版极好地反驳了恩格道尔先生的说法。其实,在恩格道尔发表上述言论的时候,瑞典政府削减了不少预算,导致了外国文学翻译数量急剧减少,因为出版社一直以来是依靠政府补贴来出版翻译作品的。我还不够了解中国出版市场的状况,但我希望更多的翻译作品能够顾及不同的视角与观点。问:我们正身处在一个数字阅读的年代。你如何回应数字阅读的潮流?像这样大部头的文学选集还能吸引足够多的读者吗?答:我最新编辑的一本是《最佳欧洲小说(2013)》。我觉得:是啊,是改变的时候了。但对于电子阅读来说,他们还是市场的一小块,要取代纸书还得等上一些时候。问:最后,请你对于中国读者该如何阅读《最佳欧洲小说(2011)》提一些建议。答:慢慢读,享受地读。每次读1-2篇。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终于可以读到欧洲小国的小说啦,有些挺好看的,比较偏爱中东欧的。
  •     这个集子证明了写作与国籍无关。
  •     真的很不容易,能展现整个欧洲的文学图景,虽说短篇小说只是快镜似的浅尝,却能感受到别致的风味。特别是其中有些东欧作家的作品,平时因为语言不通,译介不够,此次能够呈现,真是很难得。这些短篇小说作品或许会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未曾为观光者浓妆艳抹的美林,里面有各种我们没有尝过的鲜果。
  •     感受了很多欧式黑色幽默。喜欢温情和灰色并存的故事更多一点。人性总是最直击内心的。
  •     作为了解当代欧洲小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包装也很精美
  •     精彩,开阔眼界。
  •     基本全军覆没,我看评分5星的都特邀评论吧
  •     先天二手翻译,还有各种小问题,排版错误等,凑活看
  •     还满失望的
  •     《人之空洞》《擅 入》《窗户那边,一座暮色朦胧的公园》
  •     有好看的,也有一般的,总体来讲,还行吧
  •     
  •     非常精美的包装,从里到外都透漏着优雅,精致。
  •     当代小说虽然已经氛围大于叙述,但是我认为这尤其考研翻译者的能力。
  •     的确有点差强人意,好在书薄、篇幅短,打发路上的时间正好。
  •     好坏混杂,什么形式的都有。
  •     非常满意,没有任何破损
  •     看了其中一本,有点隔阂
  •     真奇怪,“推荐”按钮不管用了,只是go to top...
  •     这种美在于文字的差异
  •     感觉翻译很粗糙。
  •     《我们失去了雷蒙德——卡佛死了》
  •     看了「寻鹅记」,表示欣赏无能。
  •     亮点与槽点并存
  •     读了卡佛死了那本,喜欢《仅物而已》。
  •     有的不错,有的相当一般
  •     大爱,我还不够静
  •     的确相当於一套欧洲文学年鉴。选目涉及的国家非常之多,收录的作家之中,既有声名煊赫的大作家,也有一些让人欣喜的新作家。译文质量很不错,看到了李文俊,袁伟等大牛的译笔,还有中生代的吴冰青,卢肖慧,都是极佳的译者。函套设计选用了牛皮纸,素雅而有气质,希望这套书以后每年都能出版。
  •     当当限时免。今天在酒店下午休息以及坐公交时读完。像是在淘金一般。多数比较平常,爱尔兰,意大利,冰岛,德国这几个国家的小说比较好。以下几篇非常棒,截屏保存: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职业行为,哆是一头鹿,橙子和天使(这篇极其喜欢)
  •     非常不错的欧洲小说合集,来自东欧的那些短篇尤其精彩
  •     一堆糟秆,几篇能读读
  •     神经兮兮的
  •     有些篇目的选择还是难以理解,而且太贵了吧,难道装个纸壳价格就要加倍?
  •     非常好
  •     书质量不错,但是薄薄的4本小开本的书,就是现在的76元的折扣价我都认为高了些。遇到活动,能在55~60的价位才合适。
  •     卡佛跟小姨子跑啦!你球文学完蛋啦!民呐洗内!
  •     书很小很小,包装挺漂亮,
  •     也许我不是好读者。
  •     凡尼水
  •     一年来买过的最有文学气质的书!一函四册,挑一册拿在手里,真有读《世界文学》的感觉。版式也很精致,给人新鲜的期待感。
  •     如果你是英国小说的死读者,可以翻一翻此书。就像一个美国作家说的,这是一剂解药,提醒我们,小说,绝非美国写作班上教的那一种套路。
  •     有一部都看不懂,看不懂呀。
  •     经典,不错的译著。
  •     总体灰色调,也许有人偏爱。文学本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
  •     小国文学,中规中矩,女性作者占多席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序言写的不错。最喜欢《弗洛西亚姨妈》和《一分钟:蠢蛋之死》两篇。
  •     完美的小说。令人心动,好书。
  •     70%。欧洲小国忧郁散文(共同点是一定会提到性),作者简介最好看。
  •     把地域打乱了瞎排一气。按地域排列会死啊!到今天为止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留到最后)差不多都读完了。总体来看一般。
  •     大多数都很出色。有很有趣的实验性作品,也有滥竽充数的奇葩。译者水平良莠不齐。
  •     欧洲各国的小说。比起看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现在的小说也是百花齐放,不柔和,口味不合——我的口味还不够广。
  •     有的印象蛮深刻,但是短篇小说由于篇幅有限,毕竟无法像中长篇一样展开故事,描绘丰满的人物形象。给四星吧
  •     还以为是四部长篇,没想到是四本短篇集。
  •     先锋潮流真是看不懂
  •     做得挺漂亮,编者本身也是个作家,所以选择作品的角度会跟一般编辑或评论家是区别明显的。
  •       by思郁
      
      
      这是一本名为《最佳欧洲小说(2011)》的小说集。我不敢说篇篇都是精彩纷呈,但是它们具备了短篇小说那种迷人而又丰富的多样性,那些来自欧洲不同国度的写作者,在短小的篇幅内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极力容纳各种形式的创作,完美诠释了语言之间的张力。另外,也许更重要的一个阅读感受,虽然我知道在阅读一本关于欧洲的小说集,但是读完之后也没弄明白所谓的欧洲小说到底意指何谓。
      
      米兰·昆德拉曾经对欧洲小说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大意是指现代早期在欧洲南部形成的一个历史整体,随后超越了欧洲的地域,影响远至北美和拉美地区的文学创作。由于欧洲小说形式丰富,它的发展具有了令人眩晕的集中强度,由于它的社会作用,欧洲小说在任何其他文明中都无可比拟。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注意到,对欧洲小说思考和论述最多,恰恰是来自欧洲边缘的作家群体,那些身处欧洲文化中心的作家似乎很少意识到欧洲文化共同体的存在。这些人边缘人除了来自捷克的昆德拉,还有立陶宛的米沃什、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穆齐尔、南斯拉夫的丹尼洛·契斯、波兰的贡布罗维奇、罗马尼亚的赫塔·米勒……这个名单在阅读完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后,还可以继续书写下去。
      
      我们无法总结出属于欧洲小说的某种特征,某种意义上,只能通过阅读的直觉与印象察觉到一种欧洲文化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性之中,因为欧洲不同地域、政治和文化环境上的独立性,反而有了深层的多义性,这就是昆德拉一直强调的,所有的欧洲民族都经历着共通的命运,但是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特殊情况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来经历的。以东欧的许多国家为例,在二十世纪轮番遭受到了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侵袭后,他们的写作无形中具有了地下写作的反抗性质,再加上大批作家的流亡,东欧文学衍生出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最为耀眼的枝桠。而另外一支以身处布拉格的卡夫卡为例,从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荒诞性,察觉到极权主义对我们生活的致命摧毁。他们都属于欧洲,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共同的本质。
      
      米沃什曾经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表明我害怕被打碎,害怕失去我的中心,我的精神家园。”我们无法探究到一种属于欧洲的共同意识,但是这种强烈的对家园的归属感会影响到欧洲文学的形成。二十世纪最初,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维也纳,在巴黎,在柏林,但是现如今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曾经的中心变成了边缘,而在这种边缘之中还有层层的边缘与中心之分。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欧洲的文化属性呢?
      
      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一篇土耳其作家埃尔桑·乌尔德斯的《职业行为》,很有意思,可以作为欧洲小说写作的一种重要隐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翻译家,但是近期这位翻译家失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另类翻译理论”。他说他翻译小说就是为了解放里面的人物,让他们逃离牢笼。说白了,他的翻译是一种创作,他在不断地重写翻译的作品。这篇小说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嗜好各种文学理论,他用一种诙谐戏谑的方式写了这样一篇解构小说的小说。其中提到了翻译家比较讨厌和打算重写的几种文学样式:比如,他不喜欢那些为读者提供圆满和封闭式结局的小说,他讨厌故事中留有大片的空白:“我在翻译那些后现代作家的作品时,会把它们解构了的结构再重构起来,把他们留下的空白一一补上,把我觉得没必要存在的那些倒叙通通删掉,还会改动场景、情节和时间,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情不自禁地编几句诗添上。”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是彻底的重构。换句话说,你必须在保留原作的神韵,深化原作的精神,打通语言之间的隔膜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再创作。如果抽离了原作,这种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新的创作,与原作无关的写作。这也是欧洲小说之间互相借鉴和写作的动力之一。
      
      小说集的编选者亚历山大·黑蒙在序言中提到他在2010年编选最佳小说后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重要部分就是关于“通过翻译,文化与文化,语言与语言之间贯穿始终传送的知识的性质和价值”。作为文化的欧洲是具有某种共通性的,这种文化的精神在以北美作为文化参照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但是在欧洲不同国度之间,保留着不同文化与地域之间的相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创作上的一种良性竞争的文化冲突,这就是欧洲小说多样性的基础。就如同那些最终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流亡作家所产生的“小地方人的谨慎”,他们从未融入到那种新的语境中,始终守着自己的语言,向往着自己的文化,在远方写作,在记忆中回望自己的故乡。
  •     第一次接触到东欧的小说,打开了一扇新窗户,总体感觉相当不错的一本书!
  •     图书馆借来其中一本,愈发不可收拾,我知道我喜欢这套。有些超短篇特别有意思,印象深刻的有几篇,小丑,最丑的女人还有那些超短的。说不出的好滋味。有些作家听也没听过,有些书籍更是如此,翻译成英文……也不知道哪一年能再次以作家的名义做个短篇出现了。
  •     除了欧洲个别国家(比如瑞典)外,欧洲整体文学面貌全部尽收眼底,无论是文学大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还是文学小国(南欧东欧),每个国家都有一篇小说。对于读者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文学读本,也是对欧洲文化的一种最近认识。译林出版社的书我很喜欢,这套书很值。
  •       这是一本名为《最佳欧洲小说(2011)》的小说集。我不敢说篇篇都是精彩纷呈,但是它们具备了短篇小说那种迷人而又丰富的多样性,那些来自欧洲不同国度的写作者,在短小的篇幅内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极力容纳各种形式的创作,完美诠释了语言之间的张力。另外,也许更重要的一个阅读感受,虽然我知道在阅读一本关于欧洲的小说集,但是读完之后也没弄明白所谓的欧洲小说到底意指何谓。
      
      米兰·昆德拉曾经对欧洲小说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大意是指现代早期在欧洲南部形成的一个历史整体,随后超越了欧洲的地域,影响远至北美和拉美地区的文学创作。由于欧洲小说形式丰富,它的发展具有了令人眩晕的集中强度,由于它的社会作用,欧洲小说在任何其他文明中都无可比拟。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注意到,对欧洲小说思考和论述最多,恰恰是来自欧洲边缘的作家群体,那些身处欧洲文化中心的作家似乎很少意识到欧洲文化共同体的存在。这些人边缘人除了来自捷克的昆德拉,还有立陶宛的米沃什、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穆齐尔、南斯拉夫的丹尼洛·契斯、波兰的贡布罗维奇、罗马尼亚的赫塔·米勒……这个名单在阅读完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后,还可以继续书写下去。
      
      我们无法总结出属于欧洲小说的某种特征,某种意义上,只能通过阅读的直觉与印象察觉到一种欧洲文化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性之中,因为欧洲不同地域、政治和文化环境上的独立性,反而有了深层的多义性,这就是昆德拉一直强调的,所有的欧洲民族都经历着共通的命运,但是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特殊情况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来经历的。以东欧的许多国家为例,在二十世纪轮番遭受到了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侵袭后,他们的写作无形中具有了地下写作的反抗性质,再加上大批作家的流亡,东欧文学衍生出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最为耀眼的枝桠。而另外一支以身处布拉格的卡夫卡为例,从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荒诞性,察觉到极权主义对我们生活的致命摧毁。他们都属于欧洲,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共同的本质。
      
      米沃什曾经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表明我害怕被打碎,害怕失去我的中心,我的精神家园。”我们无法探究到一种属于欧洲的共同意识,但是这种强烈的对家园的归属感会影响到欧洲文学的形成。二十世纪最初,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维也纳,在巴黎,在柏林,但是现如今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曾经的中心变成了边缘,而在这种边缘之中还有层层的边缘与中心之分。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欧洲的文化属性呢?
      
      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一篇土耳其作家埃尔桑·乌尔德斯的《职业行为》,很有意思,可以作为欧洲小说写作的一种重要隐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翻译家,但是近期这位翻译家失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另类翻译理论”。他说他翻译小说就是为了解放里面的人物,让他们逃离牢笼。说白了,他的翻译是一种创作,他在不断地重写翻译的作品。这篇小说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嗜好各种文学理论,他用一种诙谐戏谑的方式写了这样一篇解构小说的小说。其中提到了翻译家比较讨厌和打算重写的几种文学样式:比如,他不喜欢那些为读者提供圆满和封闭式结局的小说,他讨厌故事中留有大片的空白:“我在翻译那些后现代作家的作品时,会把它们解构了的结构再重构起来,把他们留下的空白一一补上,把我觉得没必要存在的那些倒叙通通删掉,还会改动场景、情节和时间,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情不自禁地编几句诗添上。”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是彻底的重构。换句话说,你必须在保留原作的神韵,深化原作的精神,打通语言之间的隔膜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再创作。如果抽离了原作,这种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新的创作,与原作无关的写作。这也是欧洲小说之间互相借鉴和写作的动力之一。
      
      小说集的编选者亚历山大·黑蒙在序言中提到他在2010年编选最佳小说后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重要部分就是关于“通过翻译,文化与文化,语言与语言之间贯穿始终传送的知识的性质和价值”。作为文化的欧洲是具有某种共通性的,这种文化的精神在以北美作为文化参照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但是在欧洲不同国度之间,保留着不同文化与地域之间的相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创作上的一种良性竞争的文化冲突,这就是欧洲小说多样性的基础。就如同那些最终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流亡作家所产生的“小地方人的谨慎”,他们从未融入到那种新的语境中,始终守着自己的语言,向往着自己的文化,在远方写作,在记忆中回望自己的故乡。
      
      思郁
      
      2013-4-12书
      
      最佳欧洲小说(2011),【波黑】亚历山大·黑蒙编,李文俊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128.00元
      
      
      
  •     卡佛死了
  •     24小时机上借的,大半看不懂,多篇含有性爱描写。
  •     第一本
  •     可能我短篇读得不够多,这系列有几篇有种诡异的味道,可能还是偏政治的口味,最喜欢第一本里的《弗洛西亚姨妈》。
  •     实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