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ISBN:9789888083961
作者:張家偉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六七暴動堪稱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本書分析六七暴動的成因、經過及影響,詳細敘述騷亂的導火線及主要事件,包括沙頭角邊境衝突、炸彈浪潮及火燒英國駐北京代辦處等。
本書根據近年解封的英國政府機密檔案,披露英國政府當年處理騷亂及中英關係的策略。作者採訪了多位來自港英政府及左派陣營的當事人,包括負責鎮壓暴動的港督私人助理姬達、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梁上苑、目前擔任立法會主席的曾鈺成及民政事務局局長的曾德成。作者也敘述了多位響應左派號召參與反英抗爭,而付出沉重代價的參與者的遭遇。由於部分被訪者已相繼辭世,這些珍貴的訪問紀錄為這段歷史留下不可或缺的口述歷史資料。

内容概要

張家偉,香港新聞工作者,現任職香港《南華早報》政治編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後考獲該學系碩士學位。曾在香港《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及《亞洲週刊》擔任政治新聞記者;一九九八年獲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合辦的人權新聞獎雜誌組冠軍。自一九九六年起開始研究六七暴動,二零零零年出版《香港六七暴動內情》,二零零九年出版


 六七暴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 配服作者那麼多年,對六七暴動一直以第三方的立場調查、記錄這件對香港十分重要的一個事件。他能站在傳統左派、港英以至一貫恐共的立場以外,相對不偏不倚的調查這件事,著實難得。隨著當年的主事人、參與者開始年長,甚至過身,這些努力尤其重要。﹣ 相比起十年前作者的另一個相關著作,這一本書難得的就是有了一些新解密的英國官方文件,披露了更多當年港英當局的判斷及計算。﹣ 書中關於一些左派的‘被害心態’,頗令人‘心寒’。如果因為當年港英的‘壓迫’就令他們鄙視一些普世價值,實在難以想像在他們對香港有那麼大影響力的今天,會採取甚麼樣的手段來‘攞返’他們失去了的東西,又或怎麼樣的破壞香港的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這樣的說法,不等於我認同港英的政治迫害。無審判下的拘控或軟禁,暴力震壓,以言入罪等,都是不公義的事情;尤其令人憤慨的是,這些事情今天在我們的身邊仍然不斷出現。對我來說,政治的manipulation、對權力的追逐等才是更根本的問題;這在中共、港英都是一樣的。所謂‘國家富強’我覺得絕對是個迷思,如何在對武力有強制性壟斷的國家機器前保護個體的自由與尊嚴,才是民間應讓關心的重點!﹣ 有關當局及當時人到今天仍不願仍真面對這段歴史,實在是我們這個國家/社會的一個缺撼/病態。話說回來,我們不願面對的,又豈只六七暴動這件事!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忙里偷闲
  •     作者有点左逼
  •     读过不写笔记都忘了.......我这种不专业的到底怎么办
  •     很多港人和在港内地人只看到八九,却不怎么关注六七。我觉得六七才是香港与内地渐行渐远的起点。
  •     值得珍藏 帶我們回到那個諱莫如深的年代 終於明白了為什麼wg永遠不可能被翻案:1.我們現在就處於後wg時代 2.當時各類zf派領袖現在都身處要職 犯了案 顏面何在?
  •     很难说是暴动促使了改革,还是在港英政府逼迫下的港人促进了改革,港英政府的压榨和文革下的香港左派都让这场简单的劳资纠纷变成了香港政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让共产党彻底在香港失去了支持。不过,六七时期背后驻北京的英国大使馆的种种事情改编成电影的话就成了中国的《逃离伊朗》了,精彩的背后故事。
  •     豐富的資料
  •     1967年,香港左派在大陆文革的带动下暴动,这一事件成为香港战后历史的分水岭 #六七暴动#
  •     暴动中左派,中共和港英政府的经验可以给予读者很大启示。可惜的是它仍是被有意无意忽略,政府和各派也不愿面对的历史。本书作者很用心,用详尽的解密档案和访谈构建了六七暴动的全景图。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当年各路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如今香港各派别的思想脉络和所受影响。暴动的最大始作俑者,则毫无疑问是当时的新华香港分社/中共港澳工委。
  •     港督戴麟趾从塑料花厂工潮起就决心持强硬对待态度,对北京的判断很有准头啊。
  •     对于当下发生的事情,真相似乎唾手可得,于是我们往往急于表达观点和立场,而不去追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面对历史呢?局限终究还是显现了,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真相?从正说反说,这样说那样说的碎片里,或多或少,我窥见了一点真相,只感慨:再年轻气盛,也会变成慈祥的老人,如果有幸到老的一天。
  •     trauma & memory term paper就写这个了
  •     如果聯係到現時香港思潮的情況,左派失聲但不乏力,是否也是在六七之後確定的。左派,或是說工人所處的位置在哪,沒有了工廠,他們轉移到了哪,進入到了別的階層嗎,他們從事怎樣的職業,是否還抱持之前的想法。如今,他們像是沒有了自己的組織,文化,口味。只有中產的社會也非常可怕。書中對大陸複雜的情況認識可能還需進一步定位,至少要確認它所處的大體階段。另,書中提到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也可看做是現今政治格局的一個預兆。
  •       ﹣ 配服作者那麼多年,對六七暴動一直以第三方的立場調查、記錄這件對香港十分重要的一個事件。他能站在傳統左派、港英以至一貫恐共的立場以外,相對不偏不倚的調查這件事,著實難得。隨著當年的主事人、參與者開始年長,甚至過身,這些努力尤其重要。
      
      ﹣ 相比起十年前作者的另一個相關著作,這一本書難得的就是有了一些新解密的英國官方文件,披露了更多當年港英當局的判斷及計算。
      
      ﹣ 書中關於一些左派的‘被害心態’,頗令人‘心寒’。如果因為當年港英的‘壓迫’就令他們鄙視一些普世價值,實在難以想像在他們對香港有那麼大影響力的今天,會採取甚麼樣的手段來‘攞返’他們失去了的東西,又或怎麼樣的破壞香港的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 這樣的說法,不等於我認同港英的政治迫害。無審判下的拘控或軟禁,暴力震壓,以言入罪等,都是不公義的事情;尤其令人憤慨的是,這些事情今天在我們的身邊仍然不斷出現。對我來說,政治的manipulation、對權力的追逐等才是更根本的問題;這在中共、港英都是一樣的。所謂‘國家富強’我覺得絕對是個迷思,如何在對武力有強制性壟斷的國家機器前保護個體的自由與尊嚴,才是民間應讓關心的重點!
      
      ﹣ 有關當局及當時人到今天仍不願仍真面對這段歴史,實在是我們這個國家/社會的一個缺撼/病態。話說回來,我們不願面對的,又豈只六七暴動這件事!
  •     左左右右,利用與被利用,革命與反革命,爭取香港的民主與爭取全中國的民主,在動蕩的時代中二分的世界也被晃蕩得分不清了。50年後,時人又會如何評價雨傘呢?
  •     左派在香港被妖魔化之开始?所以港人不信任共党真是理所应当……我们对文革的问题好像仍然缺少真正的反思和补救,是要等到当事人都死光吗?另一个感想居然是“稳定压倒一切”还是很有道理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