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的帝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108026934
作者:[法] 佩雷菲特
页数:502页

作者简介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
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 ”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本书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停滞的帝国》一书。该书一出版就进入畅销书行列,半年内就售出了20万册。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小引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    第五章 中国味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 去中国觐见皇帝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    第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    第三十三章 赢啦!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第隐私    第四十二章 天气转阴    第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    第四十四章 遭难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    第四十七章 扔入海里的瓶子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笞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    第七十三章 广州    第七十四章 会合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    结束语

编辑推荐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在法国畅销已久,中文版在知识分子圈里引起了巨大反响。本版在95年版本上做了细致的修订。

内容概要

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章节摘录

null在所有这些记叙中,最吸引我的是跟随马戛尔尼勋爵的使团在中国与鞑靼的旅行纪实。其中一篇为使团的第二号人物乔治·斯当东所著;另一篇的作者是使团的总管,曾叙述过“邦蒂号兵变”故事的那位约翰·巴罗。我承认,这12卷书对我来说完全是新发现。对于18世纪的中国,我几乎一无所知,除了耶稣会士、莱布尼兹和伏尔泰曾经说过的:这是一个神奇的帝国,由一个欧洲人应该羡慕的“开明君主”极好地统治着。 您是否知道,正值法国大革命之际,英国人却派遣了一个浩大的使团前往中国,以使它对英国开放?您是否知道,他们就像面对巨人哥利亚的又一个大卫,尽管只有800万人,却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并打算同一个拥有3.3亿人口——人类的三分之一——的国家平起平坐?而中央帝国——“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竟粗暴地拒绝了他们所有的要求? 您是否知道他们的使节发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在启蒙时期被理想化了的中国?您是否知道他们曾竭尽全力彻底摧毁这个神话,并指责天主教传教士的书信为欺骗?您是否知道这个“不可超越的榜样”开始在礼仪上显得僵化,并因虚荣而显得做作? 最为奇怪的是一件表面上微不足道的小事导致马戛尔尼最终的失败:他拒绝叩头——即根据宫廷礼仪,在皇帝面前下拜叩头九次。这一插曲会使孟德斯鸠欣喜若狂,他曾用一件小事来解释恺撒之死:暴君违背惯例,忘了在全体元老院议员面前起立。以前最专断的行为也没有引起共和主义者的反应,但是这种傲慢的态度却导致了谋杀:“没有比违反他人的习俗礼仪更得罪人的事了,因为这总是蔑视他人的一种标志。” “天朝”被得罪了。皇帝缩短了使团逗留的时间。两国关系破裂引起了悲剧性的连锁反应:两个民族的对抗;中国的崩溃;19世纪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20世纪西方与第三世界间因仇恨引起的误解。 马戛尔尼及其伙伴是来提议进行交往和贸易的,但他们在中国社会里见到的却是一个封闭社会的典型。那里的制度犹如台球那样结实——它是那么完整、精确、苛求,以至想不服从就会冒很大的风险。要摆脱它要么靠贪污舞弊,或者靠惰性——即什么都不干,——而极少靠积极性来实现。禁止革新,只要参照惯例就够了。给予孔夫子启示的或孔夫子给以启示的“经文”包含对所有困难的解决办法。这本书里一切都说到了。要改变其中的任何内容都将是自负的表现。 为了不变,最好是避免交往。但是英国人已把买卖做到了从未有过的水平;他们还想更提高一层。他们明白通过贸易,卖方和买方双方都能获利;犹如两个情人,每人都不可能独自获得只有对方才能给予的满足。满清时的中国对商人十分蔑视,对经商极不信任,对外国的创造发明拒不接受,这些都无一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国内的市场经济相当发达,对外贸易却被官僚政权的控制和垄断所扼杀。马戛尔尼使华是自由贸易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和对此最无动于衷的国家之间的相会。 这次远征使人深入了解到传统社会之所以“不发达”和先进国家“发达”的奥秘,它们之间的相会很可能将支配未来的世纪。 中国的不变性 1960年8、9月间,我从香港出发,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我马上就吃惊地看到这个社会同马戛尔尼的伙伴们描写的社会十分相似。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中国以十足的中国方式在造自己的反。要同过去决裂,它却从中寻找可以依靠的因素来证明自己的不变性。 它的人口一直过剩,并长期受到贫穷、混乱和分裂的威胁。在医学方面,它始终局限于针灸、草药及十二经络。尤其是因为生计无定,中国人仍然像过去那样依赖自己的集体:每个人应该或不应该想什么或做什么,这些都要由集体来确定。 1960年的中国人仍赞同乾隆对马戛尔尼使华团的看法,这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连续性。历史教科书,大学课本,以及我与之交谈的知识分子都用马克思的语言支持传统的观点。马戛尔尼的态度是“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殖民主义的”。所有的人都赞同乾隆的严厉的回答:“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毛不久前遣返苏联技术人员和“顾问”时也是这样做的,他当时宣布说:“我们要自力更生”。 尽管大跃进导致了灾难,许多中国领导人仍认为中国比所有其他国家都优越;西方最多只能为它提供一些方法.120年来它遭受的那么多不幸是因为它遭到贪婪的民族掠夺的结果。错误不可能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它落后了,但它将在几年内赶上去,它将恢复已有数千年的优势。 在文化革命中 1971年7、8月,我率领文化革命5年来获准前往的第一个西方官方代表团前去人民共和国,当时的国家政权与马戛尔尼打交道的政权离奇地相似,这使我惊讶不已。 对皇帝同样的崇拜:只是毛代替了乾隆。一切都取决于他的意愿。同样将日常的管理工作委托给一位总理,他领会这位活神仙的思想,并周旋于阴谋诡计和派系斗争之间,除了来自上面的赞同之外,他得不到任何支持。对恪守传统和等级制度的礼仪表现出同样的关注。同样接受一个共同的、可以解释一切的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是“毛的思想”代替了“孔子思想”,康熙诏书之后是小红书而已。 土地占有同样的优势:乾隆蔑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品和各国商人,毛主要依靠农民而不是工人,这都是因为几乎全体人民都住在农村并以农业为生的缘故…… 同样是私下的争斗,爆发于突然之间,而事前表现出来的某些迹象只有在事后才能理解。 1971年9月,我们回到欧洲后,同大家一起获悉毛的亲密的信徒、小红书的狂热鼓吹者林彪元帅可能想逃往莫斯科,并在空中被击毙。我们回想起中国的礼宾司司长在7月中建议我们为毛和周恩来,而不为林彪——尽管他是被指定的接班人——干杯。马戛尔尼及其伙伴回国几年后,他们得知宠臣和坤成了一出类似的悲剧的亡故者。在中国,今天同往昔一样,塔耳珀伊亚岩石在卡庇托山的里面,而不是在周围。 对外国人同样的不信任。他们只能扰乱中国的秩序;他们的好奇心十分危险;应当对他们严密监视……同样的集体反应:在闷热的夏夜,中国人继续夜宿在大街上……同样的俭朴;同样一碗米饭和烧白菜;同样的筷子……穿着同样的蓝灰色棉布衣服……同样好抽烟。 革命的暴力本身证明这些遗产具有多么强的生命力。消灭的是每个中国人身上的“反动的”东西。如果说“解放”是用流血止住了动荡,那是因为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解放了的农民仍然在其被剥夺了财产的主人面前发颤。仅仅取消旧官僚体制的科举、等级和特权是不够的,党的官僚体系自然而然就取而代之了。还应当粉碎敌对阶级,羞辱知识分子,摧毁等级制度。中国就这样翻来覆去地从过去的杀戮又恢复到过去的状态。一些金色和红色的标语牌重复着这个口号:“古为今用!”毛的壮举就是赋予中国人这样的感受:他们在废除其遗产的同时仍然忠于它。 英国人的看法 1973年发表了我对动荡中的中国的想法,其中多处提到马戛尔尼使团。许多读者询问我如何能得到那本书。我曾有过再版该书的想法,因为那次出使在法国罕有人知。诚然,斯当东和巴罗的两部纪行当时很快被翻译,一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拿破仑读过这两本书。它们启发他说出了这句名言:“当中国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撼。”但是,过后这段插曲就被我们忘却了。甚至连学术著作都对此只字不提;汉学家们限于人手,又都要专攻一个课题,所以对此尚未作出任何研究。于是便开始了一段搜集资料的漫长时期。 在英国,因为出使之事曾轰动一时,所以幻想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中国依然闭关锁国,就应当砸开它的大门!当时除了斯当东和巴罗的两份官方报告外,还发表过四份汇报。卫兵霍姆斯的日记十分天真。大使跟班安德逊的日记则被有倾向性的记者孔博“整理”过。亚历山大是两位随团画家——如同当今的摄影师——之一,他的日记同他的水彩画一样富有色彩。最后是赫脱南的日记,他是德国人,大使的见习侍童的家庭教师,遣使会在北京的传教士拉弥额特神父在谈到他时写道:“不全是他发明的火药。” 后来又出版了两本纪行。一本为“天文学家”丁维提所著,他被“中国人的幼稚轻信”惊呆了。第二本是马戛尔尼勋爵亲自写的,很晚才出版了一部分:1908年海伦。罗宾斯意外地发现了手稿后出版的;1962年由克莱默—平教授出版了经过精心校勘的另一个版本。 偷懒重印这些著作中的某一部是否就够了呢?这些著作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我继续寻觅,发现了从未出版过,甚至也从未被引用过的文章。如见习侍童的日记:小托马斯·斯当东出发时年仅十一岁,他天真地记载了父亲和大使由于外交上的原因而掩饰的事情;他的学生作业当场揭露了成人叙述中的不准确之处。还有1817年他作为副手的第二个使团——即阿美士德勋爵率领的使团一的纪行。最后是他的回忆录,在1856年出版。又如指挥舰队的伊拉斯马斯·高厄爵士的手记。“印度斯坦”号船长马金托什写的航行日记,那是一位厉害的生意人,在远东的商业航行中久经考验。还有使团秘书,马戛尔尼的表兄弟温德的日记。随团医师吉兰博士的科学笔记。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代理人与伦敦的“先生们”之间的书信。马戛尔尼与内政大臣、波特政府的实力派人物敦达斯之间的书信。这样,我们就有差不多重5位经历过英国使团访华的种种曲折的见证人。 难道不能将英国人的看法与其他西方人的看法加以比较吗?有一个瑞士人:夏尔·德·贡斯当,以及4个法国人,他们是:安特卡斯托骑士,他在1787年被路易十六派往广州;夏庞蒂埃·德·科西尼,此人在广州居住了相当长时间,1799年对斯当东的纪行作出了反应;1784年至1799年在广州负有使命的吉涅骑士;法国印度公司的代理人皮隆,他目睹了马戛尔尼途经澳门的情况。5个见证人中的后两位就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别扭关系撰写了带有实质内容的报告,这些报告保存在法国外交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论语》 如果一个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是弱的,这个民族就不可能长期强盛,现在尚未找到把一个由懦夫组成的人民变成一个强大民族的社会形式和政治组织。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

图书封面


 停滞的帝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8条)

  •     之前对这本书抱有极大的期待,翻开之后,材料翔实,译文流畅,可读性非常强,虽然篇幅极大,但读起来却并不费力。然而,细读之下,却总觉得味道不对,思绪难平。首先是作者反复进行历史等同,让人相当不适应。从逻辑上讲,只有当历史可以不断重复,那么历史才能等同,作者所言“XXX如今还是这样”,才能成立。否则所谓的等同,不过是作者一种刻意的附会,不讲道理,不讲逻辑,不分轻重,不分偏全。这位作者你要采集多少数据才能验证你自己提的如此众多的等同假设呢?顺带说一句,我们的不爱国青年往往嘲笑那些民族主义者,什么我大汉威严,盛唐气度,跟当下全无干系,早就随着历史流沙而消失了。所以作者大抵也不能逃脱他们的嘲讽,只是我们的不爱国青年并不善于思维迁移,他们所注重的,永远是外国的月亮。其次,作者的东方主义史观毫无疑义也应该列入争辩的名单中。生硬地几乎是全盘地相信单方面的叙述,而带有恶意和嘲笑地引用中方史料,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通过一种貌似公正的态度,来丑化整个一个世界。正如作者自己说的,按照精神病理学,让一个精神病人恢复,需要让他确认,他和正常人在同一个世界里。当下欧洲的衰落似乎恰好说明,中国和欧洲不在一个世界里,只不过这次,作者再也不能傲慢地告诉我们,他的世界比我们的高。再在顺带说一句,当很多人争相期盼着新闻联播的大结局时,又对那些恰好是相反立场的新闻联播不能忘怀。是的,他们的思维之荒谬非常提神,一个普世的逻辑如此清楚明了,可惜他们永远不能普世地运用。最后,作者在书中不断提到战争,认为战争夹杂着殖民主义,夹杂着科学技术和新思维才能让中国发展进步。每次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我就想到我的一位老师的论述(事实上我是看这位老师引用了很多次这本书才萌生了看这本书的想法),中国的天下是先有一个边缘不定的边界,然后使边界内的人“文化”。而西方则正相反。如果贸易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要发动战争,而这战争还是为了你好。多么难以启齿的强盗逻辑,让作者阐释得居然头头是道,毫不羞愧。孔夫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如果真心觉得战争开化了中国,殖民主义帮助了华夏,那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为什么法国人自己不愿意接受优等种族德国的侵略而非要争取独立呢?为什么法国人要抛开北约的援助,坚持自己开发核武器呢?如果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表示尊重,如果作者在这些问题上发表有悖于他在这本书中阐述的道理的话,我则只能对他的“理论”和学术态度表示鄙视。自然,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落后和屈辱,中外学者稍不留意,就会碰到中国人的痛处,我非常能够理解。任何试图靠自己的独立精神阅读中国近代史的读者都应该有此准备,既然我们不打算篡改,那么只能选择心平气和。但是,有几个原则还是要坚持的:1、不崇拜强权2、不先入为主3、认知上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4、尽量不让历史承载现实意义我想,这些最基本的原则应当会是一个最大公约数,这或许应当形成一个标准,虽然不能奢望一言以蔽之的效果,但是至少会让人人心中形成一杆秤,用来评判作者、作品和读者。这本书和作者或许有它自己的标准,但可惜不能满足这些原则。我们的不爱国青年当然会继续嘲笑下去,可惜如果有一天他们掌握了政权,他们也一样会让他们治下的公民爱国。只是他们还在野,自然还能发出新华日报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时发出的呼声。看起来很美,但最后只能成为历史的笑话。我确信那么不在权力核心的信徒,最后只能沦为一场新的反XX运动的囚徒。当然,我所运用的正是反爱国青年推崇而我刚刚批判过的历史等同。中外交流的误解是不能避免的,尤其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连语言都成问题。文言文翻译成英文后,语气全然一变,让作者感到了傲慢甚至侮辱,而熟悉古代中外交通史的读者则完全读不出这种感觉。但是,让作者承认自己读到的是错误的感觉,似乎也是不现实的。他们的优越感跟天朝上国的感觉一样根深蒂固,冥顽不化。只是中国人不会鼓吹另一场战争来摧毁它,这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的思维,只是,中国懂西方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人可能暂时还没感到别扭,当有一天他们秉持着普世价值观,产生了一种不那么赞许的不那么万国来朝式的心态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发现这一点。当他们的知识和他们所看到的现实出现如此矛盾时,他们会不会像脱北者一样,选择“逃离”?其实,归根结底,歪曲描述这东西不是前三十年中国人最擅长的么?就算是到了现在也还有余毒么?既然什么“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一类的话让我们不舒服,我们为什么还要支持它的海外同党呢?道理明摆着,只是有些人咬破了嘴唇就是不愿意承认。有什么办法呢?
  •     177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受英国的正式派遣,带着700名随员和水手,带着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榴弹炮、卡宾枪等大量礼物,乘坐威武拥有64门火炮的“狮子”号战舰向中国出发。旅途艰苦,但马戛尔尼及其高级随员一路上却为希望鼓舞着,他们承担着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希望乾隆皇帝会批准通商的请求,从而使东西方两个最伟大的帝国联系在一起。十一个月后,6月20日在澳门海面停泊,8月21日他们抵达北京。使团得到乾隆召见9月14日,中国的规矩要求马戛尔尼“叩头”,马戛尔尼坚决不肯,这个为叩头与否进行的斗争成了中国现代化史上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英国使团遭到冷遇、欺骗甚至侮辱,但更严重的是,使团在政治上一无所获。拒绝交往不是满清帝国的怪癖,而是它的基本国策——世界历史表明,革新来自交往,并要求交往,而满清帝国不想改变什么。10月7日后,马戛尔尼灰头土脸返回英国,归途中把一百多名因痢疾丧生的英国人抛进大海,他的政治生涯从此一蹶不振。他们赠送的天体运行仪和榴弹炮,遭到冷落和嘲笑,从没人想起能从中学到点什么,更没人去模仿制造。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依仗又进步了大半个世纪的枪和炮攻进北京洗劫圆明园的时候,那些礼物仍然胡乱丢在那里。跟随马戛尔尼访问中国的,有一个12岁名叫托马斯的少年,他是副使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早慧,曾多次为使团充当翻译。47年以后,林则徐禁烟,英国议会讨论是否出兵中国,议员托马斯-斯当东爵士发言说:“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他最后的结论是:“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第602页,第18页)这位权威人士的意见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动战争的议案最终以5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性格当年曾在那个少年的心田里留下了哪些印迹?作者佩雷非特搜集到了几乎搜集得到的所有原始材料,包括马戛尔尼及使团中好几个成员的日记,其中不少材料从未发表过,甚至从未被引用过。作者为写作本书还八次访华,检阅中文档案,重履使团当年走过的路线。如此大量的工作浓缩在一本书里,读书人不会担心白白浪费时间。作者借用少许蒙太奇手法叙事,也许是想让书读起来更轻松些,其实书虽厚,是个故事,读起来已经够轻松了。叙事之中穿插作者的议论,我不认为作者深富历史洞见,但仍有不少议论值得认真对待。作者力图摆脱西方的偏见,以现代的公平的笔触来描述、评论整个事件。但我们中国人读来,有些评论仍然不大公平。我承认,拒绝国际贸易的观念可谓落后,而且英国人的确先尝试过用和平方式劝导中国人同他贸易,然而,中国是中国人的地方,我不愿和你贸易,你打进我家非要和我贸易总是没道理的。攻杀烧掳之后签定了城下之盟,逼中国人开放港口,赔偿焚毁鸦片的款项,这当然是不平等的盟约,作者却写道:“在西方人的思想里,条约消除了力量的不平等而用一种持久的权利状态来替代,……相反,(中国人)感到的不平等就是人家把平等强加给他们”(第610-611页),这么一说,先奸后娶和明媒正娶就没有区别了。不过,我并不渴望在这本书讨个绝对公正的说法。我们中国读者在这本书里该认真的,倒是好生看看我们曾经多么闭塞而又自以为无所不知,生存状况多么可怜而又沾沾自喜,把书放下以后还能想一想,我们今天在多大程度上还像我们曾是的那样。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心酸史,充满屈辱。然而,斤斤于复仇而不图强,只会重新招致屈辱。有那么二三十年,我们关着门称王称霸,一打开门就发现,人家还是看你不起。八十年代以来,不那么成天跟人家叫份儿了,多花点心思建设自己的家园,渐渐地赢来了一点实在的敬意和好感。没有什么心理治疗真能消除自卑情结,救治只有一方——站到不再让人自卑的地方去。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自认为笔者在书写的时候个人的意志和国家的观念没有完全的融入到文字中去,让本文显得平实公正。但是作者仍然在用细枝末节去揣测着中国,难道只能从小广告就能推测出花柳病的蔓延?难道用阿Q的比对虱子的大小就能认定吃虱子这个怪癖。我想那一切都是个由头当不得真,虽然笔者查阅了许多的文献,但是谁又能说文献写的都能如同司马迁一样呢。姑且不论清朝自称是金朝的后裔,就连烛影斧声就能令人玩味的了。我们明察的或许只能是古人的百分之六十的功过是非就已然不错,之于被隐瞒的或是机缘巧合的只能是考古学家的假设推论了。这本书中最令我遗憾的不是马尔格尼这位自认为可以当中国老师人的黯然离去。而是礼品那些原封不动的大炮完封不动的放置在颐和园,在颐和园被洗劫又完封不动的运回去。这些可真令人玩味啊。恐怕乾隆还会指指他的爷爷康熙。至少比康熙在尼布楚销毁的军械要强的多。最近经常有人谈钓鱼岛,动不动就是辽宁号。政府怎么样国家怎么样,我不完全认为国家无能,首先想谈谈抵制日货,这是第几次了真有兴趣查查,可是我们做的只是表面文章,不知道全面禁止日货一年2年又会发生什么,至少最受伤的应该是中国,因为我们的机械大多日产,汽车和医疗的设备恐怕趴窝不少。想想古巴的客车就明白中国还离不开日本。我们可以进口美国的欧洲的,可是重新进口可不比变法要费事的多,钱也是个问题。有人说咱们气节高些,学学韩国,动不动就切腹断指,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做到,但是三瓜俩枣的是掀不起只买黑白电视就是不买小日本彩电的热潮。在谈谈辽宁号,苏联解体的空壳子,在路上耽误了许多年,白花了许多冤枉钱,估计不比俄罗斯帮印度改航母少,结果是草草当个训练用的船,说白了服役也不过就是个航母的名字,主要的核动力弹射系统没有只能当摆设,好在可以给国人提提气。我依旧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第一位。藏富于民才是正道。中国近代史是不堪的,但是无论是李鸿章见过的格兰特,铁血宰相,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论哪次中国都是有希望的。可惜咱们执行的不彻底。人情世故从不敢做出格的事。宋朝只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郑和不敢开殖民地,甚至太平天国初期都不用汉军。而对于家族的兴旺却颇为看重,无论是吕雉刘邦还是满鞑子。经常出现的是国破家灭,南京屠杀算什么,扬州十日嘉靖三屠比起来小儿科。再谈谈对政府的认知,我无奈于列宁生前没有归还东北西北的国土,也无奈中印战争赢了却遗留下的克什米尔,对于跳脚的越南菲律宾南海问题的无助。我们依旧喜欢问钓鱼岛,谁让他小日本占领的。我们痛恨的与其说是右翼势力,或者占领的国土,不如说对历史的遗憾。我依旧认为政府不缺乏远见,中国曾经打算拿西藏的2倍国土去换张鼓峰事件后的图们江入海口。可是,咱们自相情愿罢了,俄罗斯不缺乏土地,人口少的也无力开发,经济在差土地上的资源就够吃够喝。凭啥让中国富强啊,你们就汗珠子掉八瓣吧。但是中国既然能从英国要回香港,那么其他的地方为什么不能斡旋。为什么当爱国天天写,却对国货不屑一顾,对盘根错节的关系不敢下手,让财政年年三公的无话可说。让资产申报今年不能明年再说。我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也相信一个国家强大需要的是时间,但是国家无法对人民做到服务和关心,那只能让人民自己去追忆伏尔泰的话语。当法律不准一个公民离开自己偶然出生的那块国土时,这个法律的含义是很明显的,这里的国家管理的是如此的糟糕以致我们禁止任何人出境,免得所有人都移居海外。有空扫扫自己的房子,比牢骚更管用,国家的强大其实在于国民,还是让国民自己先强大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人生短短几十年,谁堪这千年的矛盾与冲突。
  •     内容翔实 非常有趣。|||断断续续三天读完了。强烈推荐!Implications: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只能导致落后和愚昧 这对个人也成立 因此一定要保持与世界的同步;如果书中描述属实 十八九世纪的中国实在是面目可憎 简直让我政治不正确地认为的确需要一些来自外部的改造;但是因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落后愚昧别的所谓先进国就有权利去征服它了吗?一个国家是否有落后愚昧的权利?我没有得出答案 因为就现在而言我认为最落后愚昧的国家之一就是朝鲜了而我着实很希望美国去打掉金胖的家族企业;的确直到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莫名其妙优越感中 这点我自己也要反省。以前我完全没意识到马葛尔尼来中国的那年暴发了法国大革命 作者经常会插入叙述某事件发生时西方同时进行的事件 这种描述方式我非常喜欢。
  •     1/2 ,开头序什么写的很好,后面太细节了,看不下去了。外国人的治学严谨。~
  •     内容比较丰富。。。。
  •     都说要珍藏的,怎能不购买?
  •     这个帝国真的是停滞而衰败,生活在自己的梦境之中。马嘎尔尼一下就看出了这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需要几艘三位战列舰就可以征服这个帝国。现在看来依然振聋发聩。
  •     好书!西方人只想做生意,殖民对他们而言很不划算,若能建立外贸,干嘛派那么多人去一片陌生的地区呢,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自己不努力,就怪别人殖民~
  •     聋子和哑巴,你究竟要做哪一个?英国使团面对乾隆帝是否下跪的问题,不仅是礼仪文化的不同,也是两个文明冲撞的缩影。英使眼中的中国,是太平盛世高人一等的浮华下掩藏的脆弱和落后。
  •     听外国人鄙视中国人感觉多少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么样把这种不舒服辩证的消化掉,也算是收获。中国的衰败原因在本书中也算是可见一斑,但愿再也不会重蹈覆辙。对乾隆的印象真是越来越差。
  •     和中国人写历史不同,老外更注重细节以及人物,看完之后发现,即便是如今,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似乎在重现,背心一阵凉意。
  •     有一定启发意义,许多现实是历史的重现。文字、材料有些散,比较推论方面也有点牵强,阅读起来并不十分顺畅,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     换换视角看历史,会得到更全面的认识
  •     一个法国人写的关于英国和中国的书,考虑到你能从法国人那里听到的英国人的历史总是很不一样的,这本书就足够新鲜。书的细节很多很碎很详实,作者的模式是:分别陈列英方使团各人的描述和满清官方的文档,再加以自己的评论——作者应该是颇为了解中国人的劣根性,所以从一个欧洲人的角度对当时满清的种种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放大和嘲笑。作为一个精神洋奴,基本没什么民族自尊心的人,读来也是备受折磨:要么你就承认中国的传统确实一无是处,要么你就得解释为什么近代史写满了愚蠢和屈辱。
  •     买过最早的那个版本,里面错字很多,书做得也不好,不过内容却是非常吸引人,观点也是直言不讳,有时看得脸上火辣辣的,而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社会心态和乾隆时比,在无知和傲慢上没多大区别,只是多了一丝自卑。
  •     印象深刻的是,乾隆皇帝对马尔戛尼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把使团同外界隔绝,那时的中国还有真正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但是,却不让中国普通人和使团接触。其实本质是:他们对自己的统治不自信,不管国家多富裕。
  •     次数不错
  •     很难得读这种书 多亏近代史老师的作业 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事 很有趣 但也有失偏颇
  •     买了很久了,直到现在才断断续续的翻完。于是上来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书中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英国马嘎尔尼勋爵不远万里出使大清的故事,书中详细介绍了马嘎尔尼的生平、出使前的准备,以及到华后的所见所闻,将中国那时的现状、官场、官员、政治、制度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每章节都不是太长,但是都言之有物!评述也相当到位!乾隆皇帝的刚愎自用,天朝官员的固步自封刻画的淋漓精致!好书,因为本书本来就是马格尔尼使团中的笔记,应当可以相信!看完本书可以看出,乾隆年间的中国已经落后了!而本书的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在国际历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佩雷菲特曾经担任过七任部长,同时也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和《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的主席!他前往意大利偶得这本马嘎尔尼使团的日记,也算是为我们国人从侧面了解中国那段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过书还是有点小贵,定价49元,打完折也不算便宜!看个人所需吧!不错,值得推荐!
  •     正在看
  •     还好,就是书的纸质让人很是纠结,建议能用好一点的纸,要不然就给了买者购买盗版的激励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所以还是值得去买的。
  •     中国人不会写历史书。
  •     D829.561/101=3,二区;电子版98年。盛世的中国与世界,法国人的眼光
  •     瓷器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在别国奋力探索世界的时候,自己却安安稳稳过起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读清朝的故事却像在看现今的众生百态,里面的人物似乎没有变过,只不过是换了一身行头。前八十多章画面感极强,最后的总结更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好书需要慢慢读,慢慢品。读史真的会使人明智。
  •     详实到令人无聊的资料引用,然而却因此让我们得以窥见国民性丑态和高傲引致的停滞。以前历史课上,教师会略提一下英国使团在乾隆面前是单膝下跪的,其他则略去不提,在民族高傲感的驱使下,我们会以为这是英人欺侮,异族统治则让我们以为这是鞑靼祸患,而忽略了自身在这场浩劫之中负有的责任。我们的血穿过了2400年,穿过了清朝的屈辱、民国的尝试和共和国的苦难,到现在仍然充满天朝上国的高傲。说谎、偷盗、贿赂、人情练达、好听恭维、防民甚于防川、崇古,这永远的换汤不换药,不要说百年的苦难和浮沉让国民性改变了什么。
  •     十分深刻的观察。其实,即使在今天只要环顾我们的生活,马戛尔尼所见证的古老朝代依然活在全球化外表下的国人的思想中,鲜少变化。可惜了,译的不够好,信不错,达勉勉强强及格,雅就全不行了。
  •     挺有趣的一本书,两个世界的碰撞。
  •     馬嘎爾尼使團遭遇的全鏡頭紀錄
  •     或许一个人有自甘堕落的权利,但是一个国家没有。
  •     买了很久了,不过一直没仔细阅读。纸张很不错,随意看了几页,比较通俗轻松,还不错。
  •     作者手中掌握的相关史料应该是相当翔实。 书里关于乾隆跟和绅的八卦,不要太有原创性,貌似是很多相关文章的资料来源。 书里比较让我感慨的部分,是关于一种蜡烛的制作方法,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这种技术还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可惜接下来,英国将完全抛弃这个旧时代,电力灯光,之前领先的部分完全被新事物所替代。一个全新的开创性时代的来临,注定了另一个老牌帝国的悲剧。奋起直追很难,独辟蹊径,创新发展或许还有机会!
  •     补记,很好的一本书,尽管只是从一个面去讲中西间的冲突~
  •     对各自胡乱想象,各自的“小算盘”,驴唇不对马嘴的相互揣测 表面上看是贸易、国家利益之争,实际是各自在维护自己的作为中国人或英国人的身份优越感。
  •     说实话,买的时候真有点期望,拿到手后,只有失望了!目前耐着性子看到了第六章,不知道还该不该继续下去。翻译得太惨了,难道是用的翻译机?那么生硬的句子,难道审稿的读起来不拗口?书可能是本好书,不过想买这本书的各位,还是先把法语学好吧.... 阅读更多
  •     停滞就要挨打,自我满足就要被炮轰。
  •     反天朝洗脑教育
  •     英国人眼中的乾隆时代:中国近代之落伍,并非始自鸦片战争之败。
  •     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与闻的清宫档案,抽丝剥茧,还原了马戛尔尼使团从踌躇满志启程到失败回国的全过程,描述了整个过程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 用“两个世界的撞击”做副标题真是恰如其分,“停滞的帝国”当然指清王朝。我读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正如火如荼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清王朝统治下的这个停滞的,缺乏生气的社会的巨大反差。真是无法形容。 使团的一系列报告中对中国的记述实际上为40多年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他们的报告进一步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幻想。当时的报告就对中国的实力与体制做了全面的描述,所以也不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实际上,使团中最小的团员,12岁的托马斯-斯当东当时就学会了汉语,后来成了中国通,当上了议员,正是他是鸦片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坚定拖中国下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对中国越了解,就越知道她实际上不堪一击。虎门硝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中国迟早要卷进这个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市场的的全球化的漩涡。可悲的是英国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以后可以怎么做,而中国却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自信心也大增,继而传统文化大热。但忘乎所以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记得一次上课,一位老教师是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奉者,大唱传统文化赞歌之余,言语也对现在外国文化的大行其道不满。传统文化的确需要弘扬,以扬我民族精神,长我民族志气,这无可厚非。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外国人的时候,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在传统文化统治下中国人,也生活得很好。我听了不禁吃惊于他的“信而好古”,且不说当时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生活的很好,就是很好,难道会永远这样活下去吗,这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吗?可以说,鸦片战争本就不是一场侵越与反侵越战争这么简单,它也根本不同于历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你不变化,他迟早要来,而且不是来抢米的,而是来“破釜”的。 实际上中国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次次失去了。马戛尔尼们无法想象为什么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发明,工业产品(中国人称为贡品),中国人只有冷漠和嘲笑(但也许内心喜欢)。从康熙开始,中国钦天监就是由西方传教士掌握,“天朝”已经知道西洋人的历法比中国人的好,却不问问为什么?似乎我们的祖宗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和上进心。他们还习惯从过去寻找答案,无怪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复罢了。 在书中引用的皇帝给“夷人”的诏书处处称“天朝”,“大皇帝”,处处称“体制”,俨然以正统与宗主自居,实际上连这些“夷人"都清楚,当时的中国是由一个外来政权控制的。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它的两大支柱。也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他们在维护现有体制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宁肯抱残守缺,也不图进取。 阎崇年被“大汉和风”打了一巴掌,起源于对满清王朝的评价问题。我不是民族主义者,历史也没有“如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马戛尔尼去见的是一个汉族皇帝统治王朝呢?毫无疑问,至少这个王朝是没有合法性问题,她是不是会更开放大胆一些呢?可反过来又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汉族人的这个“天下”会亡于满清呢?历史有魅力,但有时真让人费思量。 阅读更多 ›
  •     描述性的内容太多,信息量有点杂乱,没有太多的思考在里面,感觉一般,还是喜欢茅建海那种类型的书,有立场和思考
  •     在书中并没有就马尔嘎尼是否三跪九叩给出明确答案,整部著作稍显拖沓,不过是一部很有启发意义的著作,部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官场和闭塞。怎么说呢,感兴趣可以看看,看起来不会特别有放不下的感觉,文字真的很一般。所谓撞击,国外人的切入点往往是以小搏大,国人往往喜欢高屋建瓴。这也算是文化差异吧。
  •     看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衍生到这本书。2016年第一本读完的书。
  •     买到手 发现是本不错的书 很厚重 像是那段远去的历史 有时间一定要好好读 喜欢看外国人写中国的书 多了些我们看不到的观点
  •     逻辑与趣味。2016-5-1
  •     按照一天或几天这样细碎的切割真是看得我都烦躁了起来,诶妈。某些结论还是无法认同,作者本身去猜测乾隆or中国人的想法的时候还是代入了自己的主观,中国人真的是觉得那些仪器精妙不已又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羡慕吗,完全不相信这样的推测...//讽刺的一点是当时英国人想要惩罚骄傲的中国人,让他们开眼看看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和他们的科技,现在这个惩罚的过程又触及了中国人的自尊,让他们继续民族主义和转开视线。//像一种奇异的磁场。
  •     作者在看待这一历史事件时是站在一个欧洲“文明人”的角度上的,没有任何客观可言,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蛮横与傲慢!!
  •     这本是在饥饿的盛世之后看的,盛世里的一个片段展开来又是一本皇皇巨著,从盛世到这本停滞的帝国到天朝的崩溃到正在读的中国近代史,无意之中做了一个主题阅读,感觉不错~
  •     书基本上是在地铁里看完的。书被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地,很适合。法国人写的,里面就有不少指摘英国人的地方,比如,作者说当时中英两国是“瞎子和聋子”在对话。除了叙述的史实丰富(也没机会核实其真实性)之外,还有很多作者有意思的分析。比如,作者就讨论了马戈尔尼在太和殿前究竟有没有和其他臣民一起下跪的问题,在基础史实的基础上,发挥了想象力,看了很有启发。值得购买。
  •     讲述了中欧文化的强烈冲突,那时的中国思想尚未开放,愚昧迷信、对君主抱有强烈固执的崇拜,不过即便如此在政治和贸易方面中国人也有独特的智慧。可以当作趣史读,毕竟不是那么严谨的著作啦
  •     史实充分,功力深厚
  •     从历史上看,被殖民的民族从殖民中得到的好处似乎比殖民者更大,就像当头一棒,虽然痛,但跳出了思维的陷阱。
  •     书很厚 作者用一种很生动和诙谐的语言描写了英国使团在中国的遭遇中间夹杂着一些看法和评论读来一点不沉闷 很多地方也值得我们反思从某些层面来说 中国没有变过
  •     盛世也是金玉其表,民间疾苦一直伴随着这个老帝国。中国的落后表象上始于清朝,实际上刻在骨子里。
  •     这本书和网上公知段子一样是典型的历史“马后炮”……
  •     之前不曾改变,之后也不会
  •     “有老人要求神父洗礼,因为他想逃脱和尚说他来生要当马的命运。”
  •     上中国外交史的时候看的,出乎意料的很有阅读感。大概从这了解到江南的画舫色情业的~
  •     民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封闭保守的民族没有未来。
  •     正经的论述中夹杂着各种奇怪的道听途说以及脑补。最后几章从前面有意义的制度及文化比较直接滑向扭曲的道貌岸然的给殖民主义洗地恶心的不得了……就这么本书平均分能有四分倒也呵呵。
  •     3.5星。史实内容很独特,可以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历史细节,一些观点也引人思考,值得一看。但作者却很轻易地把一些在满清时期才出现的习俗和行为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做的事,这比简单粗暴地直接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评判和否定中国更让人觉得轻率和可笑。
  •     书中充斥了白人优越的语言,在叙述200年前的撞击时,不时对当代加以嘲讽和蔑视,心胸狭窄,语言刻薄。
  •     用很多事实描绘了乾隆治下清帝国的社会面貌。拒绝变革,冥顽不化。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尽头,除了超现代社会转变别无他法。但是内力与外力均不足以催化新的社会进步,所以才是一个庞大的停滞的帝国。
  •     资料丰富,历史还原度高。
  •     好多八卦还是蛮棒的,不过夹带的私货实在是多到呵呵呵,原来可以给四星五星的书结果最后变成一本殖民主义洗地书也有点好笑。所以作者说的 当他们描述时是可信的,当他们提出观点时就是可笑的 这样的大意完全可以用在作者自己身上了。整理了双方的文献来试图还原真相却是是不错,但是连使用粪肥都要拿来作为民族劣根的黑点实在让人看得想笑了。说到底作者也没有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带着偏见来写给法国人看的,这个成见在书名里就讲明白了。
  •     书的封面有严重皱褶,请卓越以后注意!!!!
  •     作者写作视角独特,态度严谨,是一本好书
  •     好看!
  •     1793年马戛尔尼——黔之驴的揭幕者
  •     关于这本书的最新注解是外交部长把加拿大记者臭骂了一通。。。 后记写的已经足够直白了,结合这两天热炒的各种事件,这个国家两百多年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千年帝国的转变也许再需要一千年。
  •     这本书在资料的详实与叙述视角的多样上着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此书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再现了作者从掌握的资料中感受到的马噶尔尼使华的历史。但是问题依旧,由于叙述视角过多,作者的叙述有零散之虞。但仅仅如此则尚可以忍受,更关键的在于,在叙述中穿插的一些规律性、超越性认识是颇为怪异的,而且很多认识似乎并不能符合现代对那段时间的认识。作者更多的是立足于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中国,亦即文革后中国的一些观感,对中国进行再一次的想象,甚至以此提出某种规律,这在我看来也许是受到年鉴学派的影响。另外,由于本书是面向法国读者,因此在书中时常出现的法国因素显得极为有趣。大概是出于,如作者所言,法国的敌人不是偶尔为敌人的德国,而是偶尔为盟友的英国的法国式观念吧~
  •     关于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研究的集大成者,并且对其影响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评析,对于近代史的观察提供了新的视角,发人深思。同时也是18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再现,读来饶有趣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