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充谈戏曲现代戏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03954740
作者:何孝充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何孝充谈戏曲现代戏》内容涵盖:戏曲现代戏专论、戏曲现代戏剧评、“中国戏剧奖·剧本奖”获奖戏曲现代戏剧目评介、戏曲现代戏人才撷英、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回忆录等五个部分,可供戏剧研究者参考。

书籍目录

戏曲现代戏专论 3 阳光雨露育新花——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 11论新时期戏曲现代戏创作 23 重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审美作用 45努力扩大创作题材领域正确对待舞台艺术制约——谈扩大创作题材领域和舞台艺术制约的关系 53从《金沙江畔》到《高山下的花环》——再谈扩大创作题材领域和舞台艺术制约的关系 57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三谈扩大创作题材领域和舞台艺术制约的关系 62重视磨砺优秀保留剧目 推动戏曲现代戏的发展——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综述 69农村戏剧泥土香——谈“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的现代农村题材剧目 73五十年现代戏一览——纪念中国评剧院建院五十周年 76作品主题来自生活感受——《梅岭春》创作笔记 80谈评剧《刘巧儿》从舞台剧到艺术片——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 86 古老剧种编演现代戏需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国古老剧种现代戏研讨会”开幕词 89戏曲现代戏与市场——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开幕会议上的讲话 戏曲现代戏剧评 93写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性格美——谈湖南花鼓戏《八品官》和商洛花鼓戏 《六斤县长》 102在传奇中写人——谈陇剧《天麻沟传奇》 106弥留之际见真情——谈越剧《弥留》 114一个新人形象的诞生——谈评剧《黑头儿和四大名蛋》 119植根生活沃土的艺术之花——谈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 121可亲可敬的女人——谈蒲剧《土炕上的女人》 126一个母亲的悲剧命运——谈甬剧《典妻》 130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写人写戏——谈吕剧《补天》的剧本创作 136妥善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为京剧《华子良》颁发纪念牌仪式上的讲话 138琴婶——新时期的新形象——谈黄梅戏电视剧《大树参天》 “中国戏剧奖·剧本奖”获奖 戏曲现代戏剧目评介 145京剧《骆驼祥子》 147湖南花鼓戏《乡里警察》 148川剧《金子》 149黄梅戏《徽州女人》 150眉户戏《迟开的玫瑰》 151豫剧《香魂女》 153采茶戏《远山》 155粤剧《驼哥的旗》 157湖南花鼓戏《乡长本姓赵》 159淮剧《十品村官》 160京剧《走西口》 161越剧《流花溪》 162甬剧《典妻》 戏曲现代戏人才撷英 165戏曲现代戏的热心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怀念著名戏剧家马少波 176 “从写人物出发,而唱是主导”——怀念著名豫剧作家杨兰春 184学习三个优良传统塑造两个经典形象——谈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成芬 187 以演现代戏成了名角当了主角——怀念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 190撼世动人三部曲(诗一首)——致著名秦腔剧作家陈彦 191评坛耕耘六十年(诗一首)——致著名评剧导演艺术家张玮 192心有朝阳演《祝福》(诗一首)——怀念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 193霞光映照“巧儿我”,美满神州情满怀(诗一首)——怀念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194沪剧舞台留辉煌(诗一首)——怀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 ……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回忆录 后记

编辑推荐

《何孝充谈戏曲现代戏》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何孝充,男,汉族,生于1932年8月,安徽省天长市人。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剧作家。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先后在安徽省天长县、滁州专区和华东文化部、中央文化部工作。1954年以后,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和中国评剧院编剧,北京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正局级)、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基层文化工作岗位上从事业余戏剧创作。1954年,进入中周戏曲研究院,转入中国评剧院以后,开始专业创作。作为中国砰剧院编剧,作者积极实践了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者并举,以现代戏为主的刷目工作方针。多年来,创作、改编了十一部大型现代戏剧本。其中,创作剧本六部:《梅岭春》(《剧本》杂志发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被收入《当代好戏》),《抱儿山之歌》(上海《新剧作》杂志发表),《生活的凯歌》(合作,《北京戏剧》杂志发表,中国评剧院二团演出),《琉璃河畔红旗飘》(中国评刷院三团演出)。改编剧本七部:《刘巧儿》(评剧舞台艺术影片,中国评剧院一团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会计姑娘》(合作。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评剧院一团演出),《英雄列车》(合作,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中国评剧院三团演出),《古都春晓》(合作,中国评剧院二团演出),《同志,你走锚了路》(合作,中国评剧院三团演出),《暴风雪中的烈火》(合作,中国评剧院二团演出),《千万不要忘记》(合作,中国评剧院一、二、三团分别演出)。除剧本外,还著有《何孝充剧作选》,合作主编《新时期戏曲现代戏优秀剧作选》(上下),并有《论新时期戏曲现代戏创作》等多篇论文发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宣传婚姻法的热潮中,我们剧院上演了《刘巧儿》、《小女婿》、《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等一批以争取婚姻自主为题材的戏,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刘巧儿》还拍了电影,并在舞台上保留下来。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剧院领导和艺术创作人员的眼界更加开阔,我们又不断编演新剧目,表现新的题材和随之而来的新的人物、新的思想。到50年代末期,在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中,又上演了《金沙江畔》。《金沙江畔》以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为题材,歌颂红军的干部战士为了抗日救国,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题材,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崇高思想,激励着我们进行艺术创造;同时,也给我们的艺术创造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在此之前,我们演出的《刘巧儿》等一批戏,它们所表现的题材——争取婚姻自主,它们所表现的人物——农村姑娘及其周围的人物,它们所表现的思想——争取自身解放,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类似这样的题材、人物、思想,也是过去评剧舞台上常常出现的,只是时代不同,结局不同而已。我们演出这些戏,是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但是,对于表现《金沙江畔》这样重大的题材及其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我们则不熟悉;我们的舞台艺术手段,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这样一个难题面前,我们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我们不可能直接地深入生活,就间接地熟悉生活。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诗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回忆录;我们还请小说的作者陈靖同志(他是参加过长征的)讲他的亲身经历和长征的故事,从而增强对红军长征生活的感受。我们的主要艺术创作干部,大都经历过战争年代,我们的演员,也大都到朝鲜战场慰问过志愿军,到海防前线慰问过解放军。同志们对人民战争、人民军队,都有一定的感受和生活积累。我们就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进人了艺术创作。


 何孝充谈戏曲现代戏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