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格姆》书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3311519
作者:(俄罗斯)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
页数:383页

科幻与宗教的精神结合——《阿英格姆》

  科幻文学的众多作品中,向来不缺乏将科幻与宗教相结合,对神学进行另类解读的优秀之作。如詹姆斯·布利什的《事关良心》和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前者借考察外星的神父之口探讨了天堂与信仰等问题,后者则把天上的众神解释为拥有极高技术等级的文明,对印度神话进行了独到的阐释。无独有偶的是,在刘慈欣的《三体》和王晋康的《与吾同在》中,小说也不约而同的将外星人称作上帝、神,从而站在科学的层面反思宗教,反思善与恶。  然而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的这部《阿英格姆》,将科幻与宗教进行了截然不同的结合,使之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如果说,前面的作品都是在用科幻阐释神学、反思宗教,那么《阿英格姆》就是在用科幻反思科学,传播信仰,歌颂人内心精神的伟大。  《阿英格姆》的故事构架时空跨度极大,叙事框架为2312年的年轻人罗诺即将继承其叔叔的遗产,接受精神考验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全书的核心是一本名叫《优选者的容器》的书中书,这本虚构的书对1917年、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乃至近未来的俄罗斯历史的全面反思与解读,同时穿插着远在另一个世界的高级文明的情节,借此不断探讨精神与信仰的力量。  德米特里在作品中设立了全新的多维宇宙体系。他的笔下,未来24世纪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只是宇宙中普通的存在,在其之上,还有天堂一般的库安德龙,以及难以想象的阿英格姆文明。《阿英格姆》的宇宙是由善与恶构成的,二者又并非绝对,真正决定自己属于哪方的决定因素在于崇高的精神。在迪米特里眼中,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虽为沙皇,但却因为信仰拥有强大的感召力与精神力量,能使俄国保持稳定;然而随之而来的悲剧推翻了他的统治,将俄国陷入革命的动荡之中。革命领袖虽然是人间的英雄,解救了困苦中的人民,但他们的精神信仰逐渐缺失,俄国也因此混乱与衰落。从这个角度看,《阿英格姆》不应该被看作是普通的科幻小说,而是一本强调人类精神的作品,继承与发扬了俄罗斯文学的思辨传统。人类文明既有善也有恶,只有克服自身的恶,才能在科学与技术的帮助下进入下一维度,成为阿英格姆文明中的一员。德米特里是进化论的忠实拥护者,无论科学如何改变世界,文明都应在有序中传递,而非混沌与愚昧;代表光明的阿英格姆,正是带来生命和自由的希望,是解放被束缚心灵的良药。  面对人类精神这样宏大而深刻的命题,必然离不开恣意翱翔的想象力的辅助。《阿英格姆》中的想象既有具体入微的细节,也有超脱宏大的设定。小说一开场的描述,就以强烈具有个人特色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未来的人类世界。那个世界的人类已经征服了苍穹与大海,开辟了新的疆域。在库尔德龙,人们仅凭精神和想象便能把周围的物质化为实体,对于含义丰富、重之又重的书籍,不须触摸,仅凭感知就能够获得其中的信息,体验曾经发生的历史。对更高级的因杰科人,甚至可以利用精神的力量,变换身形成为地球上人类的样子,参与到人类文明之中,影响和决定文明的走向。《阿英格姆》中人类的精神不再仅仅是抽象无法把握的虚体,而是切实可感,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人们无时无刻都经历着精神的考验,只有内心足够强大,信仰足够坚定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改变,成为更高级文明的一员。所有这些想象渗透在作品之中,处处反映着德米特里对精神的力量热切的赞美。  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把自己的这部小说称作“圈际幻想现实主义作品”,表明了作品本身的复杂与抽象,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体会《阿英格姆》的思想与意义。德米特里尽其所能地为阿英格姆的世界笼罩层层迷雾,书中的人物和书外的读者都不约而同地经历着幻想与现实、现在与未来、此端和彼岸的来回穿梭,仿佛置身幻觉与梦境。《阿英格姆》的魅力就在这穿梭中徐徐展开,传递着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正如书中所言:摆在你们面前的是圈际幻想现实主义世界的秘密,她只会接纳那些优选者!    

人类的心灵之路——《阿英格姆》简评

  幻想是不会从虚无之乡来到人们心中的。思维是一种最细腻的能量,它是神祗恩赐给理性生物的一种能力。你即将为自己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和造物主的构思一模一样的世界的。所有理性生物都在追求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而你不应该成为一个例外。  ——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    俄罗斯文学的思辨色彩与哲学传统由来已久。这一传统不仅体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严肃作家笔下,也体现在俄罗斯的科幻文学中。从上世纪30年代的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到现在,俄罗斯科幻小说一直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在这些作品中,描写心理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成分很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故事的趣味性,但其探讨的问题的确发人深省。  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的《阿英格姆》就是继承这一风格的科幻之作。或者,将其称为科幻作品,会引起一部分读者的困惑。但著名科幻文学理论家达科·苏恩文在其专著《科幻小说变形记》中,赋予科幻小说两个核心特质——陌生化与认知性。所谓“陌生化”,即故事内容和设定的新奇性,《阿英格姆》中充满想象力的外星文明体现了这一点;而“认知性”,则是指故事所传达的理念能够对人们既有的观点造成冲击,引发思考。《阿英格姆》中,对科学和宗教的思辨讨论,无疑深深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就成了新的“上帝”,很多人坚信它的无所不能,崇拜它的无上权威。但在《阿英格姆》中,作者借笔下人物之口,提醒世人:“人类必须勇敢一点,不要再把科技当上帝看待了。”这与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奥洛夫斯基的短片《十诫之第一诫》所表达的思想异曲同工。在 《圣经》的第一诫中,上帝告诉摩西,“除我之外不可信奉别的神。”但在现代社会,科技却正在成为新的上帝。对这种“科学至上,信仰沦丧”的忧虑,早在前代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在他的两部带有科幻色彩的作品《不详的蛋》和《狗心》中,都描写了滥用科技从而导致的巨大灾难。相对于前代作家而言,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更进一步,他不再仅仅立足于误用科技所造成的灾难,而是更深一层的把科技提升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精神力量的层面与宗教进行角逐。如同必将失败的因杰格罗人一样,技术至上主义失败了;而摒弃了科技专注追求心的力量的阿英格姆文明却在艰难求索中前进。通过这两个文明的优劣对比,作者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幻想的,毋宁说是哲理的,它探讨的是人类作为主体的精神力量。  《阿英格姆》的叙事结构也值得注意。它采取了“书中书”的结构框架,不禁让人想起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和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但同样是书中书,《阿英格姆》比后两者更巧妙的是,它的前后两部“书”不仅仅是在结构上的嵌套,更是在精神上的契合,一喉两歌、彼此应和的两个故事到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  所以,打开《阿英格姆》吧,你会享受到一场精彩的智力角逐,更会得到一场深邃的灵魂洗礼。

可读但不够再读的幻想文学——《阿英格姆》

我给这本书六分。【原著六分】多段故事相结合。三个主人公,十加一章内容相互平行包容,这本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宗教与科学,也是常见的主题,中规中矩;小说对于景色(设定?)的描写令人赏心悦目,可以得到八分。可惜自造名词没有节制地往外乱蹦,故事薄弱生硬,真正叙述故事的页数实在太少,扣一分七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讲不太清,作者本身社会科学了解得并不扎实,看到许多对科学的低级黑,与《纳尼亚传奇》颇有些相似,小小故事,可能是大师级也可能是幼稚园级,这部作品更偏向于后者,再扣 一分六分。【翻译五分】景色、心情这类辅助类情节翻译地很好,粗读一遍没有任何突兀感,有少量的明显翻译错误但也可能是编辑的问题,给八分。译文带有很强的“外国味”,不够流畅,部分句子甚至语序都没有倒过来,读着不习惯,译注完全继承了原作的多余特性,扣一分七分。原书中大量特殊词汇非特殊词汇翻译成了让人看不懂又记不住的拟音词,读着不舒服,扣一分六分。本来这样就可以了,不过当看到最喜爱的作家的名字被翻译成了百度都认不出来的名词的时候,果然还是再扣一分吧,五分。顺便批评一下新星出版社的编辑,看样子是的确不懂俄语,让一个还算不错的故事给翻译成了这样。【其他七分】装潢与原出版书一样,精装本,豪华而简约。本来以为是照《圣经》的样子,看了书后发现原来也可能是指作者杜撰出来的布尔加科夫的未竟之作。鉴于自己就是忍受不了这本书外貌的吸引力才急匆匆买下来的,给八分。但是,20万字,300页,40元,这一本书换成电子书的话能换一套了,而就是这本书,在各大网上书店的售价只比20元多点……扣一分七分。宣传方面,虽然昨天才开始在网上见到各种评论,不过时间都聚到一起了,有特意的嫌疑,还是保持七分吧。【总结】这本书,还算可读,但不会再读。


 阿英格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