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纪行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13578605
作者:[德] 沃纳·赫尔佐格
页数:192页

作者简介

1974年,天寒地冻的冬天,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得知电影界前辈洛特·艾斯纳在巴黎病危。放 下电话,他立即抓起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 一个帆布袋、一些必需品以及一本记录旅程的笔记本,从家乡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只因他相信 “我踏上了通往巴黎的路,我坚 信如果我靠双脚走去,她就能活下来。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 ” 这不是什么自我放逐之旅,也不是出于挑战自然和人力的狂妄,而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对赫尔佐格而言是如此重要,让他觉得自己必须、不得不向命运提出恳求。

书籍目录

前言 ............ 2
笔记 ............ 3
1974年11月23日——1974年11月30日... 5
1974年12月1日——1974年12月13日... 62
1974年12月14日... 150
附录 ............ 152
海尔默·考特纳电影文化奖颁奖典礼
赫尔佐格向得奖人洛特·艾斯纳致辞 ... 154
洛特·艾斯纳小传 ... 164
中德地名对照 ... 172

内容概要

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1942 -)。享誉国际的新德国电影大师之一,与文 德 斯(Wim Wenders)、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齐名。赫尔佐格1942年出生于慕尼黑,1962年起开始制作、拍摄电影与短片,1 968年他的第一部长片《生命的讯息》 (Signs of Life)获柏林影展银熊奖;1972年《天谴》 (Aguirre,the Wrath of God)被英国《视与听》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佳片之首,他也成为国际影坛最受瞩目的德国青年导演;1974年《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1982年又有 《陆上行舟》(Fitzcarraldo)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他同时还拍摄了大量深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包括获奖无数的《灰熊人》(Grizzly Man)、《白钻石》(The White Diamond)、《在世界尽头相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凝视深渊》(Into the Abyss)、《忘梦洞》 (Cave of Forgotten Dreams)等片。
赫尔佐格的作品大多以狂热、孤独的狂想者为主人公,强调人力与天意的对抗,很多作品有寓言性质。
洛特·艾斯纳 Lotte Eisner(1896-1983),知名影评人、电影史学家,1896年出生在柏林。1933年纳粹政权上台后艾斯纳逃往法国, 德军占领法国后她在集中营度过了一段时间。 1945 年起,艾斯纳担任法国电影资料馆档案管理长一职,直到1975年退休。战争期间她从德军和犹太商人手中走私大量德国电影拷贝并保护起来,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一角复制了二十年代的柏林。她是最早肯定并积极推介“新德国电影”的影评人,被称为“新德国电影 之母”。1983 年,艾斯纳去世,终生未婚,也没有子嗣。 次年文德斯将《德州·巴黎》(Paris, Texas)题献给她,赫尔佐格亦将电影《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献给她。


 冰雪纪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magasa“德国电影不能没有洛特·艾斯纳。”沃纳·赫尔佐格说。何止德国电影,艾斯纳是全世界迷影心目中的一盏灯,虽然她没有拍过一部影片,只是写过几部书和一些文章,并保护了一些电影文物。洛特·艾斯纳1896年出生在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她学业出色,拥有考古学和艺术史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希腊花瓶图案的构图演变史,某种意义上,这属于对电影史前史的研究。艾斯纳精通多种语言,除了英法德意西等欧洲主流语言外,还包括希腊语和拉丁语,这种能力对她后来的写作生涯有很大帮助。艾斯纳先是对戏剧发生了浓厚兴趣。1921年,她认识了比她小两岁的布莱希特,两人结为挚友,之后又接触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表现主义戏剧大师马克思·莱因哈特,深受其华丽风格的影响。她还与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有过短暂的交流,在他的影响下,艾斯纳对共产主义运动抱着很深的同情。同时期,她开始为报刊杂志撰写戏剧评论,那时她对电影的兴趣不大,认为那只是和杂耍一样的东西,直至有一天她应邀参观的电影剧组的工作,才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通过观摩茂瑙的《最卑贱的人》(1924年)及其他一些影片,艾斯纳慢慢学会了如何品鉴电影的魅力。后来艾斯纳参加了弗里茨·朗的《大都会》和帕布斯特的《堕落少女日记》(1929年)的拍摄,完全被片厂的氛围迷住,一有空就跑去问东问西,请摄影师和电工讲解电影制作的原理。她对置景特别感兴趣,因为她觉得这是一部电影独特氛围的来源。这或许解释了后来在为法国电影资料馆工作时,艾斯纳为何大力搜集各种设计草图和道具模型吧。艾斯纳成为了当时德国的第一位女影评人,因为她卓越的外语能力,常被派遣采访外国明星,在柏林媒体圈一时风头无两。可惜好景不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夺取政权,身为犹太人的艾斯纳立刻处于极度危险中。1933年3月,在好友布莱希特逃亡之后一个月,艾斯纳乘火车离开了德国,她的目标是巴黎的妹妹家。艾斯纳在巴黎先后从事一些零散的工作,很快开始用法语发表文章。她为弗里茨·朗的近作《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年)辩护,这部影片当时在德国已被封禁。一天艾斯纳在报纸上无意读到一则小报道,说巴黎有两个年轻人正在想办法保存无声电影,于是便找上门去。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亨利·朗格卢瓦,一个是乔治·弗朗叙(Georges Franju)。他们正试图建立一家电影资料馆,用于保存旧的电影拷贝,这在欧洲是最新出现的事物。艾斯纳告诉朗格卢瓦:“我非常喜爱无声片,我觉得有声片丢掉了无声片一些最美好的东西……”,于是她加入了朗格卢瓦和弗朗叙的行列,一起寻找无人问津的无声电影拷贝。艾斯纳比朗格卢瓦大十八岁,两个人的关系是纯柏拉图式的朋友,这份友谊延续了四十多年,直至朗格卢瓦去世。朗格卢瓦的热情感染着艾斯纳,他让她相信,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很多电影珍宝将会消失。艾斯纳特别用心地收集德国魏玛时期的一切电影档案,到了战后,巴黎的法国电影资料馆拥有许多德国电影的唯一拷贝。艾斯纳还协助朗格卢瓦建立了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组织,这对协调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档案保护工作意义重大。1937年,朗格卢瓦和弗朗叙办了一份杂志,艾斯纳为创刊号撰写了关于帕布斯特的文章,弗朗叙写的是弗里茨·朗的电影风格。除了撰写外,艾斯纳还帮助法国电影资料馆整理了朗格卢瓦从各处收集来的剧照、剧本、戏服等各种物品。他们的梦想是创办一家电影博物馆。二战的爆发打断了这几位电影收藏家夜以继日的工作,德军很快占领了法国,艾斯纳没能逃走,被投入了集中营。后来,她终于设法逃走了。她想投奔妹妹一家,但发现那里人去楼空。她身上没有钱,勉强和朋友凑合过了一段时间,但又被德国人找到藏身地,只好四处躲藏。危急中收到朗格卢瓦的来信劝她去尼斯,说那边都是意大利人。艾斯纳觉得大城市不妥,想找个小地方躲起来,于是朗格卢瓦又替她想了个主意。他告诉艾斯纳,他曾在一位女士家中藏了一批重要的拷贝,主要是苏联电影,还有卓别林遭到特别禁止的电影《大独裁者》。这位女士在抵抗势力和纳粹两边都吃得开,艾斯纳可以去投奔,顺便看看那些装在锈铁罐中的胶片是否平安;逗留期间可以顺便整理电影拷贝,对外就说是德国影片。艾斯纳去了。因为拷贝是易燃的硝酸片基,大冬天她也不敢生火取暖,储藏室只有老鼠为伴。那些锈铁罐磨坏了她的指甲,但她欣喜地发现,装在里面的影片几乎都完好无损,她在胶片盒上贴上假标签,以冒充德国影片。那段时期,艾斯纳还在一所女子学校做了半年厨师,每天为八十几个人煮大锅饭。后来她离开了那里,打算冒险乘火车去投奔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Georges Sadoul)的姑妈。她把一枚祖传的戒指托朗格卢瓦卖掉,换了些钱。这时另一位好心的朋友表示愿意收留艾斯纳,于是她转投这位朋友。住了一段时间后,她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她的假身份证上写的年龄偏小,纳粹有可能征用她去工作,那将十分危险。于是她再度请朗格卢瓦帮忙。朗格卢瓦辗转托朋友搞来印有维希伪政权文化部的信笺,开了封公函,说她为法国电影资料馆工作,才保全了艾斯纳。在逃难期间,不论多么艰难、危险,朗格卢瓦一直和艾斯纳保持着联系,向她通报外界的信息,并告知电影资料馆的工作从未停顿。好不容易捱到战争结束,朗格卢瓦第一时间赶来接走了艾斯纳。他告诉她:“亲爱的,法国电影资料馆才是你真正该待的地方,欢迎回家!”二战结束后是法国电影资料馆发展的黄金时期,艾斯纳拼命地工作以弥补失去的时间。但尽管两人是生死之交,与朗格卢瓦合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朗格卢瓦天性过于随便,脾气急躁,常常心不在焉,又不分轻重,很多拷贝收过来因为管理不善而被毁掉,因此时常令严格、敬业的艾斯纳十分恼怒。两人三天两头吵架,再重归于好。艾斯纳虽自1933年逃难之后一直定居在法国,但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她的学术、档案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德国电影展开。1952年,艾斯纳加入了法国国籍,并采用了战时避难用的假名——路易丝·艾斯科菲尔(Louise Escoffier)。战后艾斯纳迅速地和以前的德国老朋友恢复了联系,包括避居美国的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克拉考尔当时正在整理他分析魏玛德国民众心理的巨著《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也许是因为学术观点有差异,两人又很快反目。数年后,艾斯纳出版了自己有关魏玛电影研究的专著《着魔的银幕:德国电影中的表现主义及马克思·莱因哈特的影响》,对二十年代的德国电影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晚年的艾斯纳和朗格卢瓦继续为建立电影博物馆而努力。1964年,两人一起拜访了德国著名设计师沃尔特·舒尔茨-米滕多夫(Walter Schulze-Mittendorff)。米滕多夫是电影《大都会》中那个著名的女机器人的设计者。艾斯纳希望他再次出手,重新制作一个机器人。米滕多夫应允了,新制作的机器人看上去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花了艾斯纳5600德国马克,如今依然陈列在法国电影资料馆,已是镇馆之宝。1968年的朗格卢瓦免职事件延缓了博物馆的筹备,直到新的文化部长上任,许诺给他们一片地盘。艾斯纳和朗格卢瓦给多位好莱坞明星写信,征募他们的赞助。1972年6月,电影博物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开幕了,成为当年法国文化界的一件盛事。长年的辛勤工作损耗了艾斯纳的健康,她病倒了。这个消息传回德国,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新德国电影”导演均发出关切的回应。尤其是沃纳·赫尔佐格,他坚持从慕尼黑步行到巴黎看望艾斯纳,相信唯有这样才能令她康复。结果赫尔佐格还未走到医院,艾斯纳已经出院了,他说这就是天主教所谓“得救的确据”。艾斯纳后半生回德国的次数不多,但从她的工作可以看出,她千方百计地想在巴黎复制柏林,为此她搜集了海量的德国电影文物,至少在她亲手建立的电影博物馆的一角,她梦中的那个20年代的柏林复活了。艾斯纳于1983年去世,次年文德斯将刚完成的作品《德州·巴黎》题献给了她。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学会飞行。
  •     很难忘记在看了一路文字 想象 在跟女士见面时 翻过新一页 左侧那张唯一的合影带给我的感动…特意在书店翻 没有找到 略失望
  •     我也想这样放飞一次,and不要穿新鞋子。
  •     虽然也是个赫尔佐格粉,读起来也能脑补他说出来的语调。但是日记这种私人化的文字别人读起来未免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更何况感受多于事件,要说有什么历史价值更说不上,精华反而是后面的发言稿和艾斯纳的小传。
  •     绝对值得一读。电影大师记自己一次行走的随笔,看看人的那些碎屑一样的思想还可以被这样记录,非线性的画面一一浮现脑海,跟着赫尔佐格一起行走,在冰雪里,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注意途中不要被其实我可以坐车去的想法打败了。
  •     11.18 孤独地凝望着世界的眼睛。装帧设计很赞。
  •     “我决定把那棵树上的苹果摇到一颗不剩。”哈
  •     愿分开不用道别,重逢无需解释
  •     寻求信仰之旅中的吉光片羽,赫尔措格信手拈来的乡野风情,俯仰皆成诗。
  •     装帧设计美,内容其实挺有趣,生动,在最近看了许多浮躁逐功的书后能看如此纯粹的赏景行记实在是太解压了,很有画面感
  •     白描的孤独,阴冷,第一人称幽默。尽管“这坚持既疯狂又毫无意义”。
  •     湖岸&虹膜,跟景老师的第一次合作。口碑很不错,好多朋友甚至自发买了。
  •     就日记啊
  •     孤独是好事吗?是的。前方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
  •     老大别拍电影了去写书吧
  •     “即使这件事疯狂又毫无意义,我也要坚持到底。”再次被荷疯子越挫越勇的无畏打动,跟随他一起穿越苍鹰唳鸣、林莽森森的黑森林,途经晦暗寂寥、荒凉衰败的小镇,苦挨风雪泥泞,笑看晨曦微露,虽也一度动过放弃的念头,终究凭着顽强信念与对艾斯纳的尊崇,从慕尼黑徒步至巴黎,一个活生生的信徒祈祷朝圣之路。屡屡为赫尔佐格的乐观幽默打动,在万籁俱寂的孤独中,他飞速运转的大脑从未停止过思索,信手拈来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大纲,几乎怀疑他在用双眼探索、记录、取景日后的影片素材(《诺斯费拉图》的景观即视感);文笔亦非常棒,散文体格式,间叙心得,采撷灵光一现,无视他人眼光的自黑自嘲令人莞尔,赞哉,我大荷索!书末洛特•艾斯纳小传也颇为可读。
  •     半小时看完的小书
  •     太喜赫尔佐格的偏执,每每看他的作品,都有时间静止,凝视世界的快意。对于赫尔佐格,“达摩为何东渡”决然不是一个玄学问题,而是需要身体力行,燃尽内心的每一寸执拗去丈量、去反抗、去毁灭的。借用达利的话:“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我同人类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是疯子。”赫尔佐格的世界里没有英雄,也无须拯救,是一个疯狂的游魂在凝视着一个个深渊,想要揪着自己的头发把人从泥土里拔出来,却烟花一样徒劳的存在。
  •     最深沉的孤独,是你摇苹果树,一颗苹果应声落地。而对抗它的方式,就是把树上的苹果全部摇下来。偏执狂赫尔佐格啊。
  •     画面感强,脑洞大得分不清虚实,看到最后还是有点点感动的,尤其“在这些天里我学会了飞翔”在演讲稿中被复述时。知道了有过一个洛特•艾斯纳。
  •     生日当天微博上抽到的礼物,都是缘分。
  •     什么鬼
  •     在做一件浪漫的事情时,无妨随手素记
  •     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感受世界
  •     把窗户打开吧,在这些天里我学会了飞翔
  •     大师随便写写行纪就都是牛掰的电影画面。
  •     2017年第一部五星阅读体验。讲真,导演这文字功底也是吊打一帮作家了。
  •     一个高逼格的心诚则不灵的故事
  •     充满画面感的随笔
  •     已分不清这个Herzog和那个Herzog了,读的时候会感觉脚疼
  •     琐碎的徒步日记,但读起来也蛮有趣,很适合深夜失眠放脑子跑火车时读它。这种线性叙事、关注点的无限的延展、见闻与身体的关联,就是徒步啊。
  •     出于敬重而产生的行走吧。不知道三颗星是啥,四颗星是啥,可能三颗半星吧。
  •     赫尔佐格眼里的这一路的景色,是跟他的心情相关的,可能最值得记录的就是那些琐碎的丘陵起伏、森林茂密、狂风暴雪、日夜交替……形式感重要,孤独也很重要,“当我走到那里…她知道,她理解了我。有那么美好而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一股暖流涌入我疲惫不堪的身体。”啊跟艾斯纳的感情真的是…深厚…等我也遇到了我的艾斯纳,也要为她/他做这样的事儿。
  •     为了一位德国的朗格卢瓦祈祷的苦行僧般的徒步之旅,从书名到内容都很典型赫尔佐格,明知前路并无坦途依然义无反顾,明知疯狂无意义依然咬牙坚持,这一路上颇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意境,‘孤独是好事吗?是的,前方总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原来某种意义上说赫尔佐格也是资料馆的孩子
  •     拜访朋友多绕路显得庄重,矗立冰雪中的赫尔佐格行思敏捷,健步如飞。
  •     陌生的德国地名
  •     熟悉
  •     读完内心真是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开始是在想怎么能如此坚持,但是到后来发现这一路的风景陪伴也不是那么无趣。当赫尔佐格踏入艾斯纳琳家时,总觉得一辈子有这么一位知己真是难求。
  •     疯逼必备宝典!
  •     画面感好强
  •     一本很酷的心灵励志书。低谷期完美读物。希望有一天能走一遍赫尔佐格走过的路,从慕尼黑到巴黎。
  •     在那最为孤寂之处,我看到了一只狐狸,尾巴的末端染上了白色。
  •     “彩虹出现在步行者的前方或头顶之时,每个人都应该继续走下去。”看书时有强烈的代入感,回想起骑车上坡,气喘吁吁地超过同行者,攀爬雾气湿冷的山岩,鞋全部湿透;也会突然志气满满,展望由近及远的一次次徒步旅行计划,同时在心中把愿望细数夯实。Herzog于我是明灯一般的存在,无论人、书还是影。
  •     一种状似不可思议但又神圣。观感和语言有明显的透过电影人的眼看世界的感觉,
  •     就是那种看似没啥但一句话就让你想半天的牛逼人随手写的日记
  •     这本书2012年港版出的时候不知道被什么吸引了就一直念念不忘,等到了简体版,对我是一本非常容易看走神的书。但结合最近看的各种导演传记日记,一个导演眼中的世界转化为文字是满满的画面感,这是很有意思的。所以结合当前热点张++之辈为何那么烂就很好理解了。总之求你们放过电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