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十八讲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08636147
作者:戴锦华
页数:370页

作者简介

《经典电影十八讲》为独角兽公开课之“北大课堂”的第二本。本书源自一座难求,被誉为“北大最受欢迎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从17位导演和数十部经典电影作品切入,从五个角度展示影片精读的基本方法和解读策略,讲述电影语言语法的应用,同时通过解读实践引导读者学习当代电影理论的捷径。本书在深入剖析电影文本的基础上,直面影片所隐含的文化中关于“情感结构”等问题,尝试处理“情感结构”中种种幻象与真实,讨论主体性的呈现,切断电影理论自身历史和现实的脉络,还原它们在东西方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中的原初位置。在与读者品味电影中的智性和感性的同时,分享电影批判的利器。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讲
《放大》:自反的艺术
12 第二讲
贝托鲁奇:资产者的儿子
20 第三讲
《十诫:杀诫》:人道主义的困境
28 第四讲
《十诫:情诫》:孤独者的恋人絮语
30 第五讲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的病案个例
42 第六讲
《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重述的爱情故事
50 第七讲
《卡门》:套层结构与镜式文本
62 第八讲
《玫瑰之名》:小说、电影与文化分析
80 第九讲
《夺宝奇兵》:好莱坞神话之一例
92 第十讲
《飞越疯人院》:在反叛的故事背后
98 第十一讲
《美国往事》:美国梦的正反面
100 第十二讲
《官方说法》:真实、话语与叙事
120 第十三讲
《代罪羔羊》:阶级、性别与情节剧
130 第十四讲
《致命的诱惑》:性别与谎言的构成
140 第十五讲
《沉默的羔羊》:好莱坞的新策略
150 第十六讲
《人•鬼•情》:一个女人的困境
160 第十七讲
《血色清晨》:颓坏的仪式与文化的两难
199 第十八讲
《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
2004年重印后记
2014 年新版后记

内容概要

戴锦华, 北京大学比较研究所教授。长期对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进行研究。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等,主要学术著作《中国电影是否需要“文化例外”》、《“五四”记忆中的精神与电影》等,其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等多语种出版。


 经典电影十八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日落后,月朦胧,宿舍间人,男人,两个男人一个翘着二郎腿在书桌前,一个刚推门进来走至屋内。“回来了?”“嗯,看书呢?““是““看啥呢我瞧瞧,哟,《经典电影十八讲》,戴锦华戴爷的大作““你读过?““岂止是读过“入门男子说罢四十五度斜角惆怅看天空,”犹记得戴爷开篇就曾言曰’ 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然也?““然也““然你大爷!后来老子才发现被戴爷骗了!“书桌男一惊,停住了抖动的二郎腿,扶了扶眼镜,问到“此话怎讲?“沉默,良久的沉默,入门男点燃了一只不在计划内的烟,仿佛泥塑木雕的两人,对望着,那窗外的月却越发朦胧了。“电影不是骗术,电影是人生”入门男率先打破了沉默,“戴爷曾曰,《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乃是一出安提戈涅式的悲剧,也就是性格的悲剧,也就是对悲剧命运执着的悲剧,这不是宿命或定数,而是阿黛尔自己的故事,在她看来,只有一出悲剧才能满足一个伟大的叙事,因此,她搏斗在一个注定要输掉的战场上,而这也注定了故事最后的结局“,沉吟少顷,他缓缓又道:”我等又何尝不是这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贪嗔喜恶怒着迷,为悲欢哀怨妒着迷,找不到色相代替,亦参不透这道一生的难题,远的不说,便说你不久前那段感情,那女子何尝不是女版的Pinson,你这厮又何尝不是演绎了一番Adele,你二人……““够了!”书桌男一跃而起“电影就是电影,有话就好好说,有事没事借机数落我作甚?我们就不能本分的讨论它的灯光、服装、剪辑、镜头语言无一不是骗术的组合,却被你说成了人生么?”入门男盯着眼前的这个人,他非常年轻,但是他说这番话时候的眼睛,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忘记,那是夜一样的深邃,却又如月一般的让人捉摸不定。他知道眼前少年的态度,但他也知道,对方的这种态度,他是决不会接受的。宿舍外的走廊还是那么的喧嚣,谁也不会想到这宿舍内现在竟然如死一般的寂静。窗外的月亮已渐渐明亮起来,他看了看窗外,又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一定要我如专家学者一般说点你听不懂的鬼话来糊弄你吗?”“不!不是的!只是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专业的交代。“”“若我不依你呢?”“那我就跟大家说你没读过这本书还硬是要吹这个牛逼!”沉默,死一样的沉默。许久,他抬眼望着少年,咬牙道:“好,我就依你这次,你把耳朵掏个干净,待我彻夜与你详谈!”说罢,他夺过书桌男手中的《经典电影十八讲》,书是冷的,一如入门男的内心,被说着指着的画面和字眼,却微微发烫,一如书桌男的执着。三更过后,书桌男接过了他递回的书,转身向门口走去。这一次,他被说服了,彻彻底底的说服了,不由得有点失落。入门男却从背后叫住了他:“你现在觉得,戴爷是欺骗了你么?”书桌男的身子微微一震,脚步已顿。“难道不是么。”“哈哈哈哈,“入门男牌桌狂笑,“有道是仁者见水,智者见山,戴爷所言未必是假,你我今日一番对话未必是真啊,无论看书观影,于我等凡夫俗子而言无非图个痛快,那装逼犯二的勾当还是少做为妙,骗术又如何,人生又如何,数十年后都是沧海一粟,不足执迷,不足执迷啊!假如你还是觉得戴爷的观点欺骗了你……”“我就会说,是爷愿意。”说罢,书桌男关了门走了,剩下的,是入门男的微微一笑,和窗外越发清晰的明月夜。
  •     不能否认,这是一本很棒的书。作者戴锦华老师是北京大学比较研究所的教授。她长期对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进行研究,著作颇丰。其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等多语种出版。《经典电影十八讲》源自一座难求的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镜与世俗神话”。从开篇的前言部分,戴锦华便点明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看法,“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借助“电影语言”——表现电影艺术的媒介、方式或者手段,将创作想要表达的想法加诸于观众,从而实现一种“大众神话”的灌输。而在另一方面,荧幕——类似于镜的现代譬喻,与作为一种手段,将受众自己作为“谎言”的一部分,从而虚构与现实的交织、混淆。如果将电影理解为一种骗术,那么它似乎便可以看做是“魔术”的延展了。“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而在戴锦华老师的剖析中,各种“巧妙”在她的解构下,浓缩成一篇篇精致而富于思索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魔术的魅力在于其意外性,可以在不经意间演绎令人瞠目结舌的奇妙。电影亦是如此,“第一次的体验总令人嫉妒”。因而对于这本尝试解构“荧幕戏法”的出色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对其介绍的影片进行观赏之后,再阅读相关文字。否则或许会失掉很多乐趣。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即对于一些“高大上”的电影作品,“看不懂怎么办”。虚荣心作祟,有的人甚至会在没看过原影片的情况下,借助影评便对作品侃侃而谈。尽管事半功倍,“伪装品位”,但偶尔也会闹出笑话。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显然背离了欣赏文艺作品的初衷——我们要快乐,而非虚荣。囿于时代或者是个人风格,一些作品在欣赏时普通观众些许困扰。其实不必太过担忧,阅读一部电影——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感受。再奇怪的光影剪切,总能带给观众某种情绪。带着你自己的情绪再去阅读影评作品,也许会带来意外的启迪。要知道,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扮演的是“捕手”的角色。细节就是全部,他们对细节的考察是评价的来源。而普通的观众往往会忽略细节,而将全部心思花在整体感知之上——通过影评补充细节理解,一部电影的全部“诡计”,便可“昭然若揭”了。对细节的考察,在《经典电影十八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不推荐读者在观看相关影片之前便阅读本书的原因——“按图索骥”时,对于每个镜头总难免先入为主。一时会有“尽在掌握”的成就感,时间久了便难免会索然无味了。细节是影片本身的全部,但除了一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却并不只有影片的本身。
  •     上海电影节刚落下帷幕,一大好消息是1934年由罗永刚导演的《神女》有幸得以修复,阮玲玉女神般的重现,用幅度并不大的肢体语言完美演绎了角色。我从未尝试将一部电影认真的看上几十遍,自然不会有对每一个电影语言独特的解读,遑论电影批评。电影之于文字而言,多了视觉的观感,这是一种想象的束缚还是对文字的再塑造,多取决于导演的手法和演员的演技。戴老师在前言中便引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洞穴人的描述,尽管柏拉图的原意是受教育对人产生的影响,但他所描绘的这一副景象正是对人们身处漆黑电影院的预言,而镜与世俗神话这一书名也恰好表达出了虚幻与现实的不可逾越。本书通过对十八部经典电影的解读,讲述了常用电影语言的实际运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做了深入的描绘。人们终将从对光影的迷恋走向真理认知的过程。所谓电影语言,是指表现电影艺术的媒介、方式或者手段。视点镜头便是一种,通过视点镜头我们所感受的视角是出自一个旁观者还是故事的主角就会有所区别。而戴老师的解析则更巧妙,《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在阿黛尔的视角里,主观视点镜头的使用已经决定了她在西方男权意识形态社会中的悲剧,当一个女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就注定了脱轨的人生结局。若非有专业知识与时代背景的结合,加之多次观看反复揣摩,或许只会有惬意的观影体验,对于电影分析来说,这才是深入的解读和讲述。再看《卡门》中的套层结构,电影中同时叙述了与戏剧同名的女主角与编导的爱欲纠缠、以及舞蹈中虚幻的爱情,这一片中片的方式也属镜式文本的结构方式之一,意为内外二者的彼此折射与包容。近年来的电影,《盗梦空间》与《云图》都是套层结构不错的运用者。因为套层结构的关系,观众将始终迷惑于自己的身处,不知究竟在卡门现实或虚幻的爱情里,盗梦的清醒时分还是依旧在梦中,亦或是在云图错乱时空的交叉里迷失方向。许多人动容于《霸王别姬》带来的震撼,演员绝佳的表现力是观众啧啧称赞的一大原因。然而看了戴老师的解读,才察觉自己观影的粗浅。与原作相比,陈凯歌将男性中心主义融入其中,使一个关于忠贞与背叛的故事上升至男人女人在历史洪流中对立的局面,在历史的毁灭中得到救赎。程蝶衣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处于一个同样复杂的历史境遇,碰撞出的火花与立意的升华,也是对陈凯歌现实的拯救。“电影可以处理人类有史以来,一切最为高深玄妙的议题。”戴老师在《电影批评》中曾这样写道。尽管不懂电影也不妨碍欣赏,但成为一个专业的电影解读者,才能在电影的议题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对社会批判的能力。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又看了一遍,真好
  •     十八部电影就看过三部,主要看了关于《美国往事》和《霸王别姬》的评论,很有收获,其他的等看完电影再说吧。。
  •     到底什么是电影,一部电影因该如何观看与解读,电影语法与结构在作品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戴教授一如既往的专业与深入。不过若戴教授懂得电影镜头语言与电影语法的对应,懂得各种文本符号与镜头、画面的转化,此书将更具权威性,而不仅仅是做文本意义的打捞,才可以判定一部电影的好坏标准。
  •     【2015.11.03】边读边看边学…
  •     老师推荐,只觉得是比网上杂乱无章的影评好多了,值得一看,但也仅是一家之见
  •     爷的风范
  •     影评写的太深奥,过多的西方文艺理论,我一直好奇的是,导演在拍片的时候会想到这么多的隐喻和意义吗
  •     书中讲赛尔乔·莱昂内《美国往事》的这篇一字不漏的看完,戴老师的视角和分析电影的方法真的很能够启发人,虽然《美国往事》看了3遍,读完书中的这篇文章仍然让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明白的东西。
  •     简单的爱好者实在不喜欢漫天的学术术语和过度解读
  •     想学电影批评的,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     研二必须去戴爷课上亲自看看她讲课的情形~喜欢这种学院似的理论分析
  •     涵盖了大部分电影批评的路径:作者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第一电影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民族志,第三世界与文化理论。若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对表演和电影声音的分析基本缺席,看来不是戴老师强项。
  •     有些电影要看了再来看影评最好。这里面对于《飞越疯人院》的分析让我很有收获,母爱式阉割。
  •     
  •     这本看完后 把阅读之美这个小站的送出给我的书都看完了 在关注小站之后 收到过四本书 其中一本 自己不喜欢看跟别人换了 要谢谢这个小站 因为这本书 看了蛮多的经典老电影吧 还有对电影文化符合有了粗浅的认识
  •     专业性还是很强的
  •     导演可能没想那么多,“所以只能是戴锦华式的。”
  •     犀利,好看
  •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成就,不在于他能够贡献何等新鲜的思想与哲学,而在于他能以怎样的方式运用媒介,能以怎样的方式使其主题获得全新的、独特的媒介传达。”戴老师认为这就是电影从业者需要面对的考验,是对他们“创新”的要求。因为年代的关系,有些语言现在看起来阶级色彩有点浓,但是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见初心的集子。
  •     比较学术,说实话,看电影时真没想到这么多呀。
  •     虽然很学术,但是我不喜欢女性视角这么强烈的
  •     不是书不好,只是我不喜欢学院气息太浓厚的。看了其中几章,并没有完全读完。不过里面有些分析确实观点独特,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里面很多文章的角度选取都或多或少与母系、恋母、女权有些关联,让我想到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式解读童话《小红帽》时自己的惶恐与瞠目结舌。
  •     超级棒!
  •     《卡门》写得尤其好,为读这本书还特意看了几部还没看过的电影,也算有所得。
  •     戴锦华老师关于电影批评与解读的公开课讲稿合集,从十八部中外经典电影出发,详细介绍电影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解读策略,讲述电影语言的生动运用。虽然显得学院派气质十足、理论色彩过于浓烈,但仍然不失为一部学习电影分析与鉴赏的佳作。
  •     学院派气质十足,期望娱乐八卦的慎入。
  •     20160515 学术得厉害。
  •     大爱戴爷!
  •     戴爷年轻时的东西
  •     经典教科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