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50242070
作者:(土耳其)爱诗乐·沛克
页数:312页

避风港

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 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土耳其作家爱诗乐·沛克的书。 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三个不同的故事,有夫妻间的煎熬与折磨、丧妻后的心碎与重生、母女的爱恨与捆绑。而三段人生唯一的交集便是厨房,还有关于舒芙蕾的故事。 最令我喜欢并为之心疼的,是马克的故事。爱妻克拉拉死后,马克从浑浑噩噩到扔掉妻子厨房里所有东西,再到自己笨拙地学着菜单以及遇到合拍交心的萨宾娜。故事很安静,笔调很平淡,却着实让人着迷。 喜欢安静的时候光脚站在厨房的地板上,做着甜点亦或是在油盐酱醋中捣鼓新的菜肴。头发微微盘起, 手指沾满面粉调味酱,想要甜加点盐,想要肉嫩要加点粉,想要面包蓬松要多点酵母。 一场味蕾的盛宴,都是由平凡不起眼的食材组成。 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流淌。那么静谧,那么美好。 到底,厨房是有怎样的魔力,可以奇妙地抵挡着悲伤。 马克从厨房中治愈丧妻之痛,莉莉亚从舒芙蕾里找到一丝喜悦,菲尔达以外出逛市场的方式逃离多事母亲的折腾。而我,寻着记忆中的味道,交出了一件件糟糕或成功的作品。 一定要在变老前爱上厨房,面包机里的香味可以撩起你原本低落的心,酸梅汤盛入杯中撒上的那一小撮干桂花会带给你喜悦,而一件件厨具则是独居时最好的伙伴。 无数次颠沛流离,赶稿熬到凌晨,或是团队工作抱着电脑在酒店生无可恋, 只有记忆中厨房里那热腾腾的气息可以给我慰藉。 一直以来对外面餐馆的美食没有多大的热爱,习惯了自己在厨房折腾,也就有了洁癖。 喜欢流连于厨房,却最讨厌油腻到恶心的心灵鸡汤里鼓吹的所谓女生为了留住爱人必须先抓住他的胃这种言论。 亲爱的,厨房不是爱情里的心机,更不应该沦落到成为留住一个人的武器。 若是兴趣相同,那么一起下厨房是一种情趣;若是指望一个人一辈子为你下厨房,那么请先问问自己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让对方一辈子只为之痴迷。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不起眼的食物承载着感情的潮起潮落,于是厨房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显得神圣。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都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拯救了我们的灵魂。 至于爱,不急也不躁。 只是每当因为某张治愈系图片而联想起将来会与爱人一起在厨房消磨时光,我总觉得每一道食物每一件厨具都变得生动有爱。

厨房与告慰

因为是彻头彻尾地迷恋吃这一动作,也无可救药地爱着厨房那一方小天地,所以对于这本在Kindle主页介绍的这本书,光看书名就很轻易地俘获我的目光。故事就那样淡淡展开,没有什么喧哗地叫嚣着汹涌着的情节,莉莉亚的丈夫中风,而后和丈夫平淡以至于生出来的仇恨,和收养孩子们付出却被误解以至于失望的爱,以及和房客们的纠葛;菲尔达母亲摔倒 ,这个善良的女人不得不终日面对夸大自己痛苦的母亲;以及马克妻子去世,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可爱的世界知之甚少…三个毫不相关的人或者各种生命里最灰霾的日子,他们无措而不知去向何处。他们的情绪痛苦仇恨挣扎无奈抱怨怀念和爱…无论那一种他们都在厨房得到了救赎和解脱。莉莉亚发现在厨房里叮叮咚咚煮着各国的菜式不仅仅是为了报复丈夫或是讨好房客,其实更多的是获得内心的平静,做舒芙蕾从一开始的几十秒到后来的几分钟才塌,或许在巨大的失望才能获得一点慰籍;菲达尔呢,忍受神经质的母亲,幸好她可以在沙普露茶升腾的蒸汽里,与女儿电话聊天中获得快了,去逛农贸市场就像做短途旅行,还有在秋天脚踩落叶带来的愉悦,这些人和事都能让她暂时逃离母亲;如果说莉莉亚是全球最绝望痛苦的所在,菲达尔在生活中还能寻觅一点幸福的话,那么马克,这个中年丧妻的可怜男人, 他是多么的幸运,他结交朋友,接受他人善意,循着妻子留给他指尖的温度,慢慢触碰这这个世界感受着爱。从连各种蔬菜都分不开到可以完成一顿晚餐,从虚无中挣扎出来了。细致的的笔触描写出来的情绪最是能进入到人心里,缓缓划过心里,隐忍而悲伤的情绪贯穿本书始终。其实生活哪里不是隐藏着巨大的失望呢,就像再好的厨师也不能保证自己做出来的舒芙蕾永远不会塌一样,面对变故,命运面前弱小如蝼蚁的人类,没有还手的可能。但我们愿意随之沉沦下去么心有戚戚痛苦地过一辈子?不,终归会找到自己那个厨房的,因为“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

厨房里没有时间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

食物被烹制的意义在入口获得满足感时得到最大的升华,而且似乎与味道也只有不太大的关系,就像做舒芙蕾蛋糕,没有最好,只有惊喜或者是更大的失望。生活亦如此。就此时此刻来看,没有什么是最大的成就。美食出炉香味传出之前的所有准备都像是一场盛大宴会的开场舞,更早的准备工具和材料也只能说是穿华服、化美妆了吧。不论忧伤还是快乐都应该常到厨房去,厨房是整个家的中心。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甜点茶饮锦上添花。妙不可言。酸甜苦辣咸,食物五味,愿意的话,一桌便可尝尽;但人生百味,岂是朝夕便能品完?莉莉娅和阿尔尼:曾以为的锈迹斑斑的爱情竟然不曾存在过。时光剥离了假象。相顾无言,也没有泪千行。马克和克拉拉:把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对我照顾无微不至的你撒手人寰,爱情中你扮演的可不止妻子的角色,徒留我无法面对的他人的同情和因悲伤过度而失控的生活。菲尔达和奈比斯:本就岌岌可危的母女关系因距离的拉近更如累卵。在无法摆脱的厌烦哀伤痛苦和心中燃起希望的推拉之下他们转身走进了厨房,与食物厨具建立起更为牢固的关系给他们带来慰藉。

为爱干杯

厨房及烹饪象征对生活的热爱。虽然做饭比较耗时间,但这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沉浸其间能带来十足的愉悦及满足,而越来越何意的味道让自己和爱人的味蕾享受的同时,提高幸福度。书中的故事分别发生在曼哈顿、巴黎、伊斯坦布尔。所呈现的都是主人公晚年经历变故而变糟糕的生活,他们都将厨房作为慰藉,在不同的空间选择了同一本书——舒芙蕾。不同的是,我觉得只有在马克身上,这件仪式感的事情真正幻化为一种生而向上的力量,帮助他经历人生低谷,重拾生活的信心。其实这件事可以不是烹饪,任何一件能够帮助他重新融入于生活,重建生活的事情其实都可以。对于莉莉娅来说,为新租客烹饪让她暂离生活的苦闷,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所以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很不幸。即使是过去,她也没有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烹饪使得她更幸福,因为没有了爱。在丈夫生病,生活负担变重时,为他人烹饪及单恋房客成了重压生活下稀缺的享受,唯一能够让她自由的机会。这就像一剂吗啡,药效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如果不做改变,还是只能很痛。她是这个小说里最悲剧的人物,在美国,最亲近的人是老公和收养的孩子,当下感情与他们决裂。年过六旬,想离开这一切重新生活的资本都没有,没有积蓄也没有赚钱能力。而人生是可以在曾经很多个阶段或时刻因为选择不同而不一样,但她都将就过来了,所以看上去长久的人生都很失败。但是即使是现在,她也是能改变的,所以她偷偷去买了前往菲律宾的单程机票,只是她没有等到那一天。故事在这里结束,可能读者还想了解她老公和孩子的反应来解解气,只不过whatever。菲尔达的生活其实是最波澜不惊的,年近九十的老母卧床不起需要女儿照顾这在东方人的生活里再普遍不过了。让人比较遗憾的也是她一生更多的是为别人在活。所以在照顾母亲期间,自己的私人生活全部被剥夺让菲尔达喘不过气来,加上从小到大因为母亲的奇葩剥夺了她个人的自由的怨愤在这时更让她不平。然而,生活总会被各种意外打乱,牺牲自己一段时间为家人付出,这谈不上生活的失败。而且从作者的结尾来看,母女之间是有深沉的爱的。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不就是爱的人陪在身边,你有机会为ta付出吗?所以菲尔达终究是幸福的。这个故事让人感动的是,作者直面了人最隐秘的自私心理:当老人很老,成为一种负担时,子女可能既害怕老人离世,但同时又盼望着。这很真实。这里面,厨房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在特殊时期,她的私人时间也只有厨房保留了。马克的故事是这里面最温暖的故事。虽然一开始作者就来了剂猛的:老婆突然离世。这让读者跟着感受到了马克失去爱人的撕心裂肺。虽然悲剧开头,但他们的爱是永恒的,马克大半人生都是在幸福的爱情中度过。人生的无常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但这并不能剥夺我们在短短一生中持续拥有幸福的权力。这里面,马克选择烹饪这个仪式来重建自己的生活。怀着曾经美好的回忆,他肯定能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甚至能够重获幸福。不得不说,书中的每段故事都很细腻,真实,感人。我不了解作者的背景,我猜测她是一个认真生活,懂得爱甚至失去过爱人的人。我喜欢故事背后她生活的态度,对爱的向往。但是,三个看上去由厨房紧密联系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更像三篇短篇小说整理在一起的短篇小说集。厨房的能量只在马克的故事中,真正释放了。厨房这个主题又有些像障眼法,给读者炖了一碗暖汤,强行将三个故事连成长篇,却削弱了每个故事的魅力。厨房和烹饪,之所以那么美好,我觉得是因为,它和爱实在太紧密了。所以这还是爱的故事,只不过觉得可以更纯粹点。作者最后一章把马克和菲尔达的故事对调了,以马克故事结尾:“为马克干杯!”其实我觉得是,为爱干杯!题外话:这里面的三段故事分别发生在曼哈顿、巴黎、伊斯坦布尔。巴黎和伊斯坦布尔的生活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时代,生活的圈子很小,周围就是那些人,大家互相认识。邻居是生活了一代代的家庭,楼下的小商小贩也是固定生活在这里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现在近。而美国的生活和现在我在北京的生活很像,租住的屋子,邻居是谁我不知道,去离家附近的地方购物也碰不到熟人可以随意唠嗑几句。欧洲及土耳其相比美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代代相传下来的饮食、生活习惯,这和中国有些像。读完更向往欧洲和土耳其。而中国的大都市某些地方越来越像如今的美国,让人有些迷惘有些失落。

舒芙蕾般的人生---《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候还以为是一本鸡汤读物,起码书本的封面做的很好看,但是仔细的阅读完以后才发现这本书不是鸡汤,甚至来说还有点负能量,但是很有趣的是写的很真实。莉莉娅跟丈夫没有感情,丈夫的瘫痪更是让他们的感情到了更加绝望的地步,不懂回报的养子养女,冷漠“残暴”的丈夫,这些所有的一切无不都是莉莉娅的痛苦。看到莉莉娅的婚姻的时候我内心颤了一下,也许是打心眼里对婚姻的不信任,毕竟结婚的时候是爱情,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以后可以幻化成很温馨的亲情,或者是相互折磨的夫妻。她绝望,她很久没感受到爱,她对这百无聊赖的人生恶心极了,她要摆脱这一切,甚至希望瘫痪被送到医院的丈夫就此暴毙,然而老天总是这样的残忍,丈夫成了需要她悉心照顾的残废之人。这个时候厨房成了她的宣泄口,忘记操蛋的生活的宣泄口,不断的去做容易坍塌的舒芙蕾时莉莉娅是否也在想着用这样的努力去重塑自己的人生呢?如果有,那么不断失败的作品肯定是她内心更加煎熬的一部分,生活的出路在何处?新出现的房客是他枯槁般生活的一抹阳光,她爱上了这个男人,甚至于沉溺于自己对这份爱情的幻想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丈夫的刻薄冷漠也可以忽视掉,莉莉亚不断的去厨房烹调出最美好的食物,我想这是一个沉溺于爱情中的女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或许每一个夜晚她都会去幻想自己躲在这个年轻男人的怀抱中哭诉灰暗的婚姻和畅谈他们的未来。可是房客离开了,带着明确的拒绝离开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您要不要去报复?莉莉娅要,她烦透了这一切,烦透了自己的不敢离开,于是终于,她买了一张12月最便宜的飞机票回菲律宾,她印象中的遥远的家乡,放弃了等待丈夫死后的三分之一的遗产,摆脱了冷冰的丈夫,她要去寻找自己要的生活,她要去寻找梦中渴望已久的生活。小说并没有描写出未来的莉莉娅是怎样的,但是我想她一定是顺利回到了菲律宾,放弃了所有一切外在的束缚,做回了真正的自己。舒芙蕾很容易坍塌,但是找对制作的方法了以后也会慢慢的变得好起来。马克深爱的妻子有一天忽然的离开了,悲伤的人总是想要躲起来,躲到一个没有人不断的去安慰自己的地方,黑暗,冰冷,只有自己。这样就好了,其他不需要。马克就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然后有一天马克开始慢慢的想要尝试去煮东西,就像妻子在厨房中去烹饪出的美食那样,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的人开始去摸索如何制作美食,买了一大堆的厨房用具,每天去集市买新鲜的食材。这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一开始的食物是害怕中毒的,谁知道能不能吃。接下来是买书,买各种各样的菜谱,然后增加各种各样的工具,马克开始成长起来,开始享受,也开始慢慢的去明白为什么妻子会很喜欢在厨房呆着,为什么会喜欢去集市,因为用心制作食物的人总会是用心生活的人,他们不断的去探索用不同的调料制作出最好的味道,用不同的食材激撞出特殊的美食。妻子离世后的几个月以后,马克开始用自己煮的食物宴请关心他的朋友,这是一个预示着他用食物来走出悲伤的标志的吧,起码一个躲避朋友的人会用自己制作的食物招待客人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期间还有一个剧情的安排很有味道,那就是马克跟商场卖厨房用具的姑娘感情开始日渐深厚起来,但是他们俩都自己很明白这不是爱情,只是各自疗伤的一个过程罢了,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吸引力,相同的人总是可以吸引到一起,然后借着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纽带所带来的幸福感去舔自己的伤口。马克的舒芙蕾蛋糕没成功过,也没很多的去尝试过,但是我想早晚有一天他会去做这道甜品,然后去花心思不断的让蛋糕不要坍塌的那么的快。菲儿达的母亲就是她最大的苦难来源。母亲瘫痪以后,生为女儿的她不得不照顾,容忍不断的叫嚣,放弃自己享乐的时光。她是恨她母亲的,因为她的母亲使她每天处于不断的痛苦中,不能去陪女儿生产,最幸福的事--跟女儿通电话都要被打扰,无论怎样她是爱她母亲的,看着母亲消瘦她会心疼,会努力的去做蛋糕做母亲喜欢的食物,看到母亲痛苦她会心疼,她会更加认真的去照顾,看到母亲不断痴呆疯狂的去说一些没缘由的话她是心疼过去这个女人一定是遭遇了很多的苦难。因为这样一开始也以为母亲是不喜欢菲儿达的,不断的给她制造麻烦,不断的嫌弃女儿,甚至是借着痴呆时候胡言乱语去诋毁女儿,但是血浓于水,就像菲儿达恨自己母亲但是这不阻挡她很爱母亲,母亲也是如此。看到老人家躺在床上半露着乳房说要给小菲儿达喂奶,不断的去跟她说要化妆打扮好一点的时候我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妈妈,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无论做了怎样不可理喻的事情。最后的结局或许对于菲儿达而言是好的,但是她内心肯定也是痛苦的。母亲吞药了,在菲儿达给她做她最爱的甜品的时候,母亲或许意识到了一切,或许是厌倦了瘫痪在床的日子,吃了女儿喂的甜品以后就没有醒过来。整个过程菲儿达都在制作舒芙蕾,从一出炉就坍塌到最后可以坚持几十秒,所有的坚持都获得了回报的吧。舒芙蕾是甜品,是美味的蛋糕,但是它容易坍塌,美好的瞬间总是短暂。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断的去制作这款蛋糕,不断的去跟糟心的生活抗争。因为你没办法,总不能够去一味的容忍着日子丑陋的跟坏掉的蛋糕一样,人生那么的长,它总是有办法逼的你不断的去抗争,不断的激发起人内心的斗志,或许是因为日子要是糟糕起来真的可以很吓人。无论怎样,跟生活的这场仗义是必输的,你我都一样,就跟蛋糕一样可以使坚挺的时间延长,但是没办法阻挡它的塌陷。不过,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千千万万的蛋糕师,在努力的让人生这个蛋糕能够挺的久一点再久一点,味道好一点再好一点。

厨房:疗愈创伤的心灵圣地

“地球的中心并不是个巨大的铁球,而是一个个家庭里的一个个厨房。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是爱人的双手,是宇宙的中心。”——题记她,是一个与丈夫疏离却被捆绑而几近崩溃的女人。他,是一个因失去了妻子而悲痛欲绝的男人。她,是一个对母亲充满了怨恨而精疲力竭的女人。从纽约到巴黎,再到伊斯坦布尔,三所不同的城市,三个命运和经历不同的人物,因一本写着“最大的失望”的《舒芙蕾蛋糕》的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伤心和厌倦过后,他们走进了各自的厨房,一遍遍的去尝试去动手,直到把碗和烤箱用到破旧。在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斗争过后,在经历了蛋糕的中央不停的塌陷之后,他们终于做出了最好最美味的舒芙蕾蛋糕。同时,他们的内心也释然了,也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生活。也许,是因为时间治愈了一切;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厨房里学到了些什么,就像他们曾经忽视和遗忘了很多东西一样。莉莉亚的婚姻之苦莉莉亚其实是一个悲情的女人,从菲律宾到纽约,从女巫到阿尔尼的妻子,从爱情到维系了三十年的婚姻,可惜她一直都不知道当初为何跟阿尔尼在一起。因为爱情?因为生活?因为梦想?是,却也都不是。她一无所知。她把收养的两个孩子阿珰和阿江养大成人,但在年老的时候,孩子们却对她和丈夫的生活漠不关心,更是从来没有主动给他们打过电话。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着丈夫,却收获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她变得没有吸引力,变得闷闷不乐,变得毫不起眼,变得喜怒无常。她讨厌自己总是那么懦弱,总是依照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而活着。她矢志不渝地相信阿尔尼、阿珰和阿江的善心,但结果证明了她是错的。她忘了当初为什么要来美国,为什么要来纽约,为什么要如此生活。她给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疗愈的唯一方式,便是走进厨房,用食物和味道来安抚自己。“一跨入房间,厨房那种熟悉的香味立刻包裹住她,安慰着她,把她揽入怀中,去治愈她全部的伤痕。”相比于丈夫和两个孩子,她与房客的关系反而更好。为了给房客做出可口的饭菜,她去网上找食谱,给一个来自瑞士,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西班牙的房客做他们喜欢吃的食物。莉莉亚和阿尔尼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很久以前就失败了,但他们需要这样一出悲剧来让彼此明白,他们无法再生活在一起了。于是,他们各自痛定思痛,各自做出回归内心的抉择。阿尔尼想着:恢复健康,靠自己度过余生,然后安安静静地在自己那十八平方米的屋里生活。莉莉亚想着:重新体验那些中断了但还有记忆的生活,回到菲律宾,回到故乡,回到自己的生活里。然而,世事无常。她买好了前往故乡菲律宾的票,最终却没能成行。她比阿尔尼先倒了下去,然后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再也听不到面包从烤面包机里弹出的声音。好在,她是倒在了唯一能疗愈自己的厨房里。马克的丧妻之痛失去后,才知道曾经的那个熟悉的人对自己有多重要。对于马克来说,妻子克拉拉就是他“多年来一直披在身上的毯子,现在她不在了,只留他瑟瑟发抖。”。失去克拉拉后,马克茶饭不思,精神恍惚,甚至想到过自杀。可是,没有克拉拉,他连自杀都做不了。把自己关在酒店里的马克,不知道自己明天早上还能不能醒来,愿不愿醒来,生活还能不能继续。在克拉拉永远离开他以后的日子里,马克一直在寻找,在寻找一条会随时间治愈他,帮助他再次看到生活之美的路。 于是,厨房成了他一直在寻找着的出路,成了他的疗伤圣地。厨房可以帮助他逃离内心世界,迈出新生活的第一步。厨房里的每一样东西,就像冬天的棉被一样,包裹着他,给他以温暖,给他以力量,给他以勇气。“每个人的生活不都是自己选择的吗?”他在心里问着自己。然后他开始和自己作战,接着是和这个城市作战,继而是和他所有的记忆作战。他开始收拾厨房,扔掉之前克拉拉活着时用过的所有厨具。扔的过程中,他免不了回忆,少不了痛苦,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说“请原谅我,我的爱人,我始终都是要重新开始的。”他开始不厌其烦地看着电视节目《美食之旅》,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开始通过食物来理解世界,通过厨房来怀念克拉拉。刚进厨房时,马克没想到自己的痛苦还是超出了预期。因为克拉拉的身影深深印在厨房的每块瓷砖和每套碟叉上,甚至印在了乱糟糟的桌子上。但他还是怀念厨房里那些简单的味道,因为那里有克拉拉的味道,有爱情的味道,有相濡以沫的承诺的味道。就像邻居奥黛特所说:“只有经历过纯粹快乐的人,才会选择寻找无限的悲伤,这样就不会夹在两者之间了。”好在,回到厨房后的马克,终于融入了克拉拉生前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他第一次邀请克拉拉的朋友们到家里做客,第一次下厨为他们做饭,而他们则举起酒杯,欢呼着:“为马克干杯”!菲尔达的亲情之殇菲尔达自始至终都是爱着自己的母亲的,这一点无可厚非,虽然母亲给她的生活和人生带来了很多困扰。虽然“每一天对菲尔达来说都意味着一场战争,和生活作战,和自己作战,和母亲作战,和床单作战,和纸尿裤作战。”她感觉自己就像被囚禁了一样,囚禁在自己的房子里,囚禁在母亲到来后的日子里。她一次又一次的生出绝望感,那种她这辈子已经不再陌生的绝望感。母亲越是放大她病痛后的快乐、痛苦、紧张和疼痛,菲尔达越是想挣脱和逃离。尤其是菲尔达在得知自己的女儿欧瑜已经怀孕并即将举办婚礼的消息之后,她想尽到自己当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她想过去参加欧瑜的婚礼,去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知道自己需要先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先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然而,责任和怨恨依旧在她的内心不断冲撞着。于是,她需要找寻一处避难所,那就是厨房。她需要从食物和味蕾中去寻求慰藉,来逃离她所不愿面对和生活着的囚禁她的这个世界。每次下厨前,菲尔达都会先去家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和作料。对她来说,去农贸市场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从一个摊位走到另一个摊位,就像是在那些从未去过的小村庄之间做短途旅行。于她而言,这是一次逃离母亲给家里带来的不快的机会,也是一次自我放松自我疗伤的机会。所以,最让菲尔达高兴的是给自己所爱的人做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给杰姆做朝鲜蓟,给欧瑜做葡萄叶卷饭,给希南做穆萨卡。而对于她又爱又恨的母亲,无论她每次多么生气,回到厨房,她还是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母亲做她最爱吃的羊脖子布丁。回到厨房,菲尔达最终还是释然了,她理解和原谅了母亲,放下了对母亲所有的怨念和记恨。而她的母亲,吃完菲尔达亲手做的半碗粥后,进入了深睡状态,再也不会醒来。“蛋少许,巧克力若干,三个蛋黄,六个蛋白。”舒芙蕾蛋糕的制作并不难,难的是你如何平静的,淡然的,心无挂碍的,带着欣喜和感恩的心,去做一份即便中央会坍塌,却依旧美味如初的人生的舒芙蕾蛋糕。正如美食作家韩良露所说:“人生和舒芙蕾一样脆弱,只有接受生命的本质,不断地接受挑战,总有机会暂时遇到完美的舒芙蕾,就像三位主角走出困顿的生活,重新发现不完美的人生偶尔也可以像舒芙蕾般甜蜜而柔美。”

不治愈,不致郁

在网站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书名后面跟着一句介绍:土耳其最受瞩目新生代才女作家年度畅想愈疗小说。中文译本的书名也很讨喜——《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看着就像是一本温馨治愈的睡前故事。然而很多评论却说读完以后很郁闷,这让情绪低落的我犹豫了,害怕是本温馨致郁的催泪小说。这段时间情绪恢复,闲来无事,便花了三两天读完了这本小书。整本小说按时间顺序推进,由三条基本独立的剧情线组成。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相隔甚远的三座城市里,三个主人公经历着各自的悲欢离合。他们都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偶然中买了同一本甜点书,在厨房中治疗心伤。结构比较简单,结尾也略显仓促,有一种交代不够就戛然而止的突兀感。读完之后并无惊喜,没有被治愈,但所幸也没有被致郁。不过这几年独自游学在外,书中的某些情节很能引起共鸣,关于厨房的一些形容和解读也令人赞同。刚离家的时候,我对厨艺一窍不通。虽然经常跟着妈妈去买菜,有时兴起也会帮着切切菜,但始终缺乏实践。到了国外的第一个晚上,用新买的一口小煮锅煮了一把意面,再拌上超市买的意面酱,就这么凑合了一顿。而后慢慢照着网上的菜谱学习新菜,做出了许多黑暗料理。身边一些同学有那种第一次做菜就十分成功的天赋,但我没有,一般一道菜要做个三四次才能摸出点儿门道来。在朋友家聚餐,想了很久都没有拿手菜,最后买了一些青口用白葡萄酒焖了一下,就当做一道菜了。也因为没有经验而买了很大的蒸锅,回到家以后发现灶台根本放不下……你看,简直跟文中的马克一模一样。巧的是,我也在巴黎(笑)。正如书中有一句写道:当他看到季节的更替清晰地反映在农贸市场里时,才第一次明白整个世界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虽然我没有经历马克的丧妻之痛,但在学习厨艺的这条道路上,我和他的经历与感受几乎是相同的。还有一段也让我感受颇深:厨房女神帮他将一周分为七天。她站在他背后,像个老朋友一样推着他重新开始生活。她不允许他自怨自艾。厨房里没有时间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人们总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她的怀抱。有一段时间我情绪很低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将近一周没有出门。但是我发现,这样的低落和我以前在家时的低落很不同。以前我可能一觉睡到中午,吃饭,躺回去看小说,吃饭,再躺回去,然后睡觉,浑浑噩噩地重复着,不用管其他事。可是独自生活后,早上起来要做饭、吃饭、洗碗,可能还要扫扫地、洗个衣服,然后才有时间坐下来伤感低沉一会儿。中午和晚上亦是如此。饥饿感总是打断我的忧思,让浑浑噩噩的我不得不到厨房里去忙活清醒一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厨房的确可以拯救我们。还记得有几次吃得饱饱得,喝了些热汤,然后出门去。外面阴沉着天,风刮在脸上、身上让人一阵战栗。但是却有一种暖意从胃里散发开来,充满了整个身体,让我一步一步踏实地勇敢地继续前进。也难怪人们总是把爱和美食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有一种魔力。读完这本书,故事情节都记不太清了。但是却想着有机会要去买基本食谱,想着以后的家最好能有一个大大的厨房,里面有各式调料、各种成套的漂亮餐具,以及各种高科技的烹饪工具。想想就幸福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连旁观者都不是

先说我是在找《厨房》的时候搜到这本书的,于是被这句话吸引,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相信厨房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是那种,从小就喜欢站在案子边上看家长做饭的小孩儿,尤其是做面食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趁着妈妈不注意从大大的面团上揪一块下来玩。后来发现妈妈并不十分在意,就越大着胆子,多揪一点下来。不过,我并不会一直这样做,因为从小就知道,这是用来吃的,不能浪费。离家一些年后的某一天,我忽然无比坚定地确信,人们对家的记忆多半是来自家人做的饭菜。据说在人的所有知觉中,嗅觉的存在历史最久,其次是味觉,那么食物这种东西就是妥妥的,让你记住我的武器。题目的后面还跟了一串推广性质的话,土耳其,天才作家,治愈系。好吧,我向朋友说起来的时候确实也是这么说的,治愈系,可同时也免不了有点迟疑,因为说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不,三个有点忧伤的故事。三个主人公,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遇到的问题看起来不同,细说来,都是你我若干年后可能遭遇的事情,衰老、疾病忽然造访,上下都要照顾的辛劳,讲的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都是你我的生活,平淡到在厨房里做一个舒芙蕾蛋糕都变成了件特别的令人振奋的事情。假如你忽然失去了亲爱的妻子或丈夫,恰好,过往的几十年里,你是简直连盐和糖也不必分得清地依赖他,试问如何将生活继续。假如性情冷淡的另一半忽然瘫痪在床需要你手把手地照顾衣食起居,在这样重要的人生的亲密关系中找不到一点爱的证据,试问生活将如何继续。侍奉病母是想要付出的孝心,照顾女儿也是身为人母的奉献,假如这两个甜蜜的负担情理之中地发生了冲突,你要如何平衡。对,就是这三个故事。和朋友说起来到时候,女生朋友简直惊呼“满满的负能量”,男生朋友则听到一半就谈论起篮球了。我,竟一时间难以反驳,那一刻倒是更愿意任由话题飞快地被欢快的话题替代。对,我承认我有那么一刻在怀疑这书的宣传者故意使用了“治愈系”这么时髦的词来对书进行营销。我想起,每个早上在地铁里,毫无违和地切换到由“流畅的叙述”“恰到好处的幽默”“细腻的写实”“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编织起来的另3个国度、另3个家庭的无比真实的日常生活的情景中的时候,厨房他并没有站出来挡掉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并没有治愈家人的疾病,也并没有给每个人带来理想的生活。相反,我们的主人公们中年将尽,步入人生的暮年,与厨房的关系远也好近也好,似乎,厨房的存在左右不了一丁点的事实。那么,“满满的负能量”来自哪里呢?是对生活现实的如实描写。我同意在应当满怀理想与希望的时候没必要去思考如前面所讲的你我他都可能遇到的现实。不过多地为明天担忧,是我们大部分人推崇的生活智慧。我不想耸人听闻地说,这样的沉闷的生活现实(悲剧)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甚至你我都在不断重复上演历史,我不想也不敢这样说,因为我太年轻。年轻到,对就在我们身边的艰辛的感知远远低于对一道菜肴的美味的感知。对,这就是厨房价值。厨房就这样客观存在在那里,就像你客观地活着,有着不可改变的生活环境,可是想要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就需要亲自己亲自动手,倾注心力。厨房的价值其实就是,你亲自动手去为自己创造酸甜苦辣咸,然后再亲自体味酸甜苦辣咸。味道,只有自己知道。套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话语,自己做的,含泪也要吃完。

厨房去

故事从每个人都熟悉的厨房切入,自然亲切,代入感强,跟每个人都有关系。[1] 三场挫败的人生故事,三个城市,写尽味觉与情感密不可分的联系,本书试图回答:如何在生活崩塌之后,重建一个生活?人们如何于绝望之时重获力量?[1] 她与丈夫的疏离与捆绑,她和母亲的仇恨和捆绑,他丧妻后的心碎与无措。[1] 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三场挫败,三个厨房,一曲舒芙蕾之歌。[1]

短评

莉莉娅在没有丈夫的压抑下开始追寻自己的爱情,爱好,亲情,虽然最后在面包机睡去,但至少生活燃烧了一下,马克的下厨有些艰辛,但是佩服这位老年人,愿意在老了去学习,去重新感受这个世界,想想我们30岁不到,对很多事情已经有了偏见,想来可悲。还有一个故事是我无法接受的生活方式,回想起来就感觉全身寒冷,主人公能坚持努力,我承认我完全做不到。

致郁的生活和治愈的厨房

千万不要被书名、腰封和附赠的“小确幸”明信片给骗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本治愈的书!尤其不适合在上班的地铁上看,简直一整天都会很郁闷。书里的三个故事,更多讲到的是压得喘不过气的生活。的确,每段故事里都有厨房,厨房的存在是短暂的避世之所、心灵的桃花源。但如果生活是一个绝望的困局,厨房不过就是一个豁口,你能通过这个豁口看到光亮和希望,但别妄想通过它走出去——治愈的厨房救不了致郁的生活。觉得简介里说的更好,这是三段挫败的人生。唯一的交集是三位主人公都在同一天买下了舒芙蕾食谱,点出了人生的隐喻:巨大的失望。这是个非常巧妙的安排。不过我不太懂的是,为什么和舒芙蕾联系最为紧密的莉莉亚在体悟了生活的绝望后静静死去;其次的菲尔达永远都在被动里,如果不是最后母亲突如其来的自杀,她也只会继续在愤怒与遗憾中挣扎;反倒只有除了买下那本食谱外就和舒芙蕾没啥关系的马克,却能在厨房里获得新生。我并不认为这是作者对男女的差别对待,换个解题思路来看,她是不是想表达说:从(不健康的)既定关系中挣脱出来远比重新建立一段关系困难得多?虽然故事挺让人郁闷,但很欣赏作者的文笔。所有关于厨房或菜市场的描写,句句都写到心里,新鲜食物和锅碗瓢盆带来的满足感,非下厨者难以体会。还有菲尔达的一段心理活动——想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却从来不说出口,因为担心她会害怕被束缚而走得更远——让我对自己的母女关系也有了新的思考。看到有人在书评中说菲尔达母亲的洗白非常仓促莫名,前文中胡言乱语时说到的隐秘往事也没有再交代。我倒觉得因为这样反而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就是有很多事情,没有理由地发生,也有很多疑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答案。全书里最厌恶的角色是阿尔尼,一个极度自私冷漠又道貌岸然的男人。他不断消费甚至践踏莉莉亚的善良,哪怕到了莉莉亚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能因为想到莉莉亚看到满是排泄物的房间露出吃惊的表情而感到恶作剧般的乐趣。当然了,莉莉亚永远不必再理会他,她死在了热爱的厨房里、干净清凉的地砖上。这也是对阿尔尼最大的嘲讽和报复,剩下的人生的苦果,就让他自己去尝吧!最后,非常感谢赠与我这本书的美猪。虽然生活有时忧伤有时挫败,但我相信厨房的存在永远都是治愈的。: )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这本书以制作难度极高的法式甜点舒芙蕾为隐喻,带出三段挫败的人生,细腻地写出了世间的悲欢百态。她们都被种种生活的苦难所折磨,莉莉娅受困于患病的丈夫、收养的孩子,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房客们在厨房做饭的工作几乎拯救了她;而已经做了奶奶的菲尔达和她八十多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之间的种种纠缠和捆绑,似乎也只有到了厨房,挑战各色菜谱之时,方能解脱;刚刚失去了妻子,又没有孩子的马克也是如此,从未下过厨的他,最终在厨房燃起了自己重新生活的希望;她们都去了书店买烹饪书,而且都不约而同的买了那本名为《舒芙蕾》的,因为那本书的封面有“最大的失望”几个字,正印证了他们沮丧的心情,而那时他们的人生就像那总也做不好的舒芙蕾一样,或者坍塌在烤箱里,或者出了烤箱挺不了几秒钟就完全崩塌,滋味让人难以下咽……真正的治愈,是面对苦难,面对做舒芙蕾时所带给你的坍塌的“最大的失望”,然后又让你一次次地燃起重新尝试的希望,这希望督促你一次次走进厨房,去和味蕾约会,不管生活怎么苦涩,你都能用自己的巧手调配出各种美味,就如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崩塌,你都得满怀希望的去重建。厨房真的有疗愈功能的,味觉与情感之间真的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而在厨房切炒蒸炸烤的专注,会让你忘掉一切烦恼,而最终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会把你的苦恼一扫而光,所以,忧伤的时候就到厨房去吧,只有经历了这一切的释放和遗忘,你才能够继续打起精神,面对明天的太阳。因此,厨房不允许你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需要你心怀敬畏,与食物灵魂共通,直到一道美食灿然眼前,豁然抬头,你会发现,忧伤已不知不觉被疗愈,迎接你的是更好的前方。当你老了,厨房会成为你最佳的避难所,而当你爱上厨房的那一刻,你也就开始了爱的旅程,你就会爱上自己,爱上别人,爱上这个世界,而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为明媚的人生,哪怕,你已经老了……

所谓重生,是慢慢活成爱人的模样

这是三个故事,三个悲伤的故事,三个中老年人面临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呵,上半辈子这么闲适的活着,有儿有女有伴侣,几近晚年遭遇挫折,精神百般受折磨。他们最终的选择,或是命运安排,或是寻求解脱,都停留在了厨房这个地方。说到底,这是个食物与治愈的系列故事,只不过,娓娓道来的是隐忍的感情,年岁的羁绊,没有那些疯狂的释放和烂俗的青春旁白而已。马克的妻子克拉拉热爱厨房,美食就是她一生活下去的最大情趣。而马克有着自己的画室,从来不会做饭,甚至连普通食材都分不清楚,生活全都倚靠她的爱妻。他们的生活,持续多年,平淡美好:“他们的客厅俨然是一个图书馆,架子上整齐地放放满了书,他们经常挑一本书坐在厨房里读。马克对此从来不抱怨什么,每天晚上乐呵呵地跟随妻子回到卧室,闻着她身上混带着食物气息的香水味,而后睡意便来了。这份愉悦,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交换。”只是,开篇克拉拉就死了。死的那一刻,他能做的只是瘫倒在地,呼吸爱妻身后留下的最后气息。接下来,你定然是知道,马克需要去重建生活,这个套路再老也不俗,是因为普通人都会这样慢慢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明所以的悲剧。向死而生是这个道理,马克与克拉拉夫妻同命,他也已经入了尘世这死亡边缘,生对他来讲,是走出低谷的最好结局。所以他开始去超市买锅具,一无所知,开始闻味道,渐渐辨别食材。之后便接触到了舒芙蕾这样一种法式甜点,在不断的失败尝试中,逐渐开了心绪。虽然,为了避免睹物思人的悲凉情绪控制自己,马克让朋友收走了一切克拉拉生前的所有用品,但马克既然选择厨房作为“重生”的始发地,那必然是最能让她怀念亡妻的选择。此前从未有过烹饪,料理,尝试甜点的经验,但多年累积的陪伴是会让一个人在处理食材和品尝美食时延续爱人的习惯和味觉。所谓重生,所谓治愈是让自己舍不得丢掉的感情慢慢融入自己的血液,是让自己慢慢活成爱人的模样。莉莉亚是个菲律宾人,嫁到了美国,收养了两个孩子来自越南。她和阿尔尼的婚姻维系了三十多年,之后,阿尔尼瘫痪,两个孩子一贯冷漠六亲不认。花了三十年,她活在一个隐忍的世界里,习惯丈夫的冷谈,子女的蛮横与不自恩情逆来顺受。为了付高额的医疗费,她便开始把房屋租出,不分昼夜照顾瘫痪的丈夫。生活此时对她而言,早已失去色彩,剩下的全是负担。在来来往往的租客中,她开始摆脱丈夫的使唤,开始沉浸在厨房中的美味时光,甚至以年迈之躯,以残喘之魂恋上了年轻租客。可这一切都并不是莉莉亚治愈的转折,因为她也购买了如何制作舒芙蕾的菜谱书,也开始尝试制作。每次舒芙蕾出炉时,中间坍塌的样子,莉莉亚都觉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正在一点点瓦解。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灵魂的中央依然会突然塌陷下去,而生活也会在四周散落成碎片。她的起起落落和这种传奇式的甜点没有多少区别。”花了三十年,她的生活中心围绕家庭,却发现政府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爱她,甚至是在财产的分配上都让莉莉亚伤心欲绝。她的治愈看起来并不美好,因为在一个层面上来讲,是痛苦的治愈。她把自己从三十年的艰难婚姻中拎出来,揭穿了丈夫的面目,看清了养子的绝情。最终呢,孤独一人,在八月的一个早晨,躺在面包机旁,再也没有睁开眼睛。菲尔达的故事发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她命中注定的克星,是她的母亲。可以说,这辈子菲尔达的人生几乎都被自己的母亲毁掉,年轻时的斑斓全都因为自己的母亲而一一暗淡,没有念过大学,没有自己的爱好,连自己温和的老公都被母亲指责得不耐烦。当最终步入中年,离开了母亲,自己的女儿也快要嫁人,可以安静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母亲也瘫痪了。她早已发现自己的母亲是个矫情的恶女人,病情并不严重,却天天哀嚎,发疯折磨所有人。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菲尔达的善良始终是自己母亲的把柄。也不是没有过恨意,但最终面对母亲在床上的狼狈模样,再无此意。菲尔达的治愈同样始于舒芙蕾,作者有意这样做。不过是打个比方做个隐喻而已,到最后发现这个故意为之的隐喻用得模糊不清,可有可无,想要借隐喻写尽人世,不够味。 整体看来,这本书并不算上品,有些时候太过啰嗦,人生百态的模子是有了,填进去的东西并不怎么高明。以至于,想要闲适阅读,却又被情节设定弄得阴霾沉沉,想要深读领悟,却发现格局太小,不温不火,难见真义。文/狐狸先生载于“了不起的狐狸先生”微信公众号(tchengzhong)

en

整个故事有点类似电影的分镜头,写了三个分别在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的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坍塌下如何通过对厨房的热爱建立起新的人生。选取这三个典型的故事,也是象征了所有热爱生活热爱厨房的人对生活不屈不饶的心志。 莉莉亚,虽然结婚很多年,但一直被丈夫疏离,不被领养的儿女待见,就一个人生活着,雪上加霜的是丈夫突然生了病,生活也在有个几房租客遇见了《舒芙蕾蛋糕》后发生了变化。 菲尔达,则是被母亲捆......

“每次舒芙蕾蛋糕的中央塌陷下去 莉莉亚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正一点点瓦解 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 灵魂的中央依然会突然塌陷下去 而生活也会在四周散落成碎片 她的起起落落和这种传奇式的甜点没有什么区别 ”


看书的过程中 止不住在想
如果哪一天开始接触制作甜食 舒芙蕾恐怕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这三段故事怕也是 会一直萦绕着舒芙蕾 不会消散
本来觉得 舒芙蕾作为三段独立故事的联系点 出场次数未免太少
后来一想 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某一个甜点 某一道菜
那种 人生不易时 走进厨房 寻找食物慰藉的心情 大概才是最普遍最共通的地方吧
失去亲密爱人的男人
被迫照顾早已不再亲密丈夫的女人
找回亲密的隔阂母女
也许用上舒芙蕾 而不是其他 或华丽 或甜蜜 或简单的甜品 大概正如文题那句
“每次舒芙蕾蛋糕的中央塌陷下去 莉莉亚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正一点点瓦解 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 灵魂的中央依然会突然塌陷下去 而生活也会在四周散落成碎片 她的起起落落和这种传奇式的甜点没有什么区别 ”
每个人都有忧伤的时候 但未必每一份忧伤都有尽头
有时候 割舍不掉的情感 无法摆脱的责任 苦痛无时无刻充斥在生命中 回不去也挥不去
所有的精心准备 最终可能也只有昙花一现的美 然后 崩塌于一瞬
比起另外两位身经百战的厨艺老手 更有感触的是马克 这个人物
“一个对奶酪一无所知的法国男人 在同胞们的眼里就像不会游泳的鱼一样”
喜欢看那他走进市集 能开始面对关心妻子的老朋友们 慢慢能分得清什么奶酪适合什么菜
喜欢看他一件一件地添置厨具 喜欢看他把厨房搞得像灾难片现场后却始终不放弃
喜欢看他的进步 逐渐的振作 看他做东聚餐时还知道摆鲜花上桌的认真模样
其实 试过的人都知道 厨房真的是个很美妙的地方
不同种类 不同颜色 或是同种类一个颜色的原材料 与烹饪时间 顺序搭配 地区特色 还是时令新鲜程度相互作用
就能造就不同的精彩
光想想 都是令人惊喜期待又满足的事

暖胃才能暖心 或许这是作者的初衷之一 也不一定

【书摘】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土耳其最受瞩目新生代才女作家年度畅销疗愈小说) ((土)爱诗乐·沛克 著 韩玲 译)- 您在位置 #1141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 上午9:53:32【好】改变烹饪习惯,并不是想换换口味,而是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来逃离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了。==========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土耳其最受瞩目新生代才女作家年度畅销疗愈小说) ((土)爱诗乐·沛克 著 韩玲 译)- 您在位置 #140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 上午10:09:21【厨房的描写】每过一分钟,他就对厨房女神,他的这位新缪斯,在如何去影响人的生活方面,多了一份了解。厨房女神帮他将一周分割成七天。她站在他背后,像个老朋友一样推着他重新开始生活。她不允许他自怨自艾。厨房里没有时间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人们总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她的怀抱。他们会寻求女神的帮助,在她怀里休息,用她给的水源洗把脸。因此,她要时刻准备着,要平安无恙地等待着,在孩子回家的时候给他们一块面包。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是爱人的双手,是宇宙的中心。==========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土耳其最受瞩目新生代才女作家年度畅销疗愈小说) ((土)爱诗乐·沛克 著 韩玲 译)- 您在位置 #181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 上午10:28:06【好】“Ang taong walang kibo, nasa loob ang kulo.这是一句菲律宾谚语。” “意思是?” “愤怒总是会在表面平静的内心里累积。”==========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土耳其最受瞩目新生代才女作家年度畅销疗愈小说) ((土)爱诗乐·沛克 著 韩玲 译)- 您在位置 #3532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 下午2:19:41【都是这样】她就这样坐在那里,想着七分钟真的是很长呢。如果人们什么也不做就这样等着下一分钟到来,而不是试图去填满下一分钟,生命也将会很长吧。那==========

忧伤的时候,遇到这本书

在最巧合的状态下买到最巧合的这本书,因为感觉到生活最大的失望,就像舒芙蕾…这本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莉莉娅的故事绝望的几乎看不下去,原以为她会走出新的人生,最终结束冰凉的婚姻关系,回去菲律宾开始63岁后的新人生,结果室友,厨房,财产,机票,所有的一切都拯救不到她,这样的人设太悲惨了,作者写的细腻,看完后久久不能从莉莉娅的故事里走出来,这是让我最有感的;菲尔达的故事没有那么绝望,因为她有女儿,有孙辈,有生活的向往,有爱有完整家庭,所以还好;马克的故事,是个重生的故事,带着缓慢坚强的治愈感,让我想起曾经自己崩塌的恋情,和而后独居两年后重新捡回来的对于生活的热爱,那阵子,食物的美好是非常大的安慰,很有共鸣…会珍藏的一本书,因为故事能找到生活的投影和共鸣,而且,往后…会开始发掘厨房的能量…在专注厨房的时候找寻对伤感的遗忘和对生活的热爱…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好久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一本书

昨天晚上,我躺在地毯上,台灯落在纸质书页间,房间里一切都静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哭很想哭。可能有时候就是这种感觉,说不出来的孤独,说不出来的心痛,说不来的——嗯——那种对生活与未来的恐慌,只有眼泪才能安抚经常忐忐忑忑的灵魂。其实除了要换工作,要买房子的压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刚刚读完这本《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忧伤,总有。解决办法,不多。不用多说了,关于书的内容,你去看内容简介,便能了解到它以三个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故事展开,主人公都在经历生活的突变,老公脑血栓瘫痪,老婆去世,年迈的妈妈也瘫痪在床。疾病、死亡,两件太重的事情,总能把人推到另一个境遇中。美国纽约乡下,法国巴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位土耳其女作家将故事安插到三个不同的国家,所以读故事的时候,那种浓厚的异域色彩会转换为让人兴奋的新鲜感。我喜欢异域,特别是服饰、美食以及他们的文化。作者爱诗乐·沛克,将来肯定会在世界文坛上留下自己的位置,如果她一直写下去的话。我坚定的相信,这位土耳其女作家,毫不逊色于已经成名的、去世的世界级文豪。三个主人公都买了同一本食谱,制作舒芙蕾。前几天读亦舒的《喜宝》,姜喜宝就为老爷子做了舒芙蕾,在《喜宝》里舒芙蕾叫“苏芙哩”,souffle。一位生活在帕劳的作者留言说,舒芙蕾是极其复杂的一道甜品,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照料,“耗时费心一点不能差错,如果你做这样的甜品给人吃,他在你心里有很重的分量了”,所以这道甜品要做给所爱之人。沛克通过普通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的道理与感悟,可能那种道理融入到生活故事中,才能让人理解的深刻。像莉莉娅,六十多岁,发现曾经那么美丽那么灿烂过,现在却一无所有,丈夫从来都没有信任过她,而她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从没有为自己而活过,当她下定决心为自己而活时,痛苦生活快要结束时,她却去世了。马克呢,世界里妻子一人,妻子去世后,他一步一步借助厨房建立起自己与外界的联系,这是一个幸运的故事,写得很细致。达菲尔,五十多岁,有一个找事的妈妈,为了照顾妈妈,她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自己的喜好(除了做饭),没有旅行,没有多彩的生活与人生价值。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她的一辈子都给了妈妈,在自己快步入老年的时候,八十多岁的妈妈突然瘫痪在床,继续“折磨”着她。但是,故事的结尾,她与妈妈还是和解了,这么多这么多的恨,这么长这么长的怨,这么短这么短的人生,她还是原谅了妈妈。厨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妻子、母亲,是厨房里的国王,饭菜的味道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会成为我们想念她们的一部分,会成为记忆里亲情里释怀与谅解的力量。沛克将来肯定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噢,不对,她已经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了,因为这本书。——————————————原谅我,大姨妈期间写书评,乱七八糟,想到哪写到哪。连我自己都知道这篇写得很糟糕。糟糕的原因还有就是,我要去逛超市了,心不在焉了已经~~~~————————————不过你们可以忽略我前面的废话,只记住,这是一本书好书,沛克肯定会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如果她一直写下去的话。

美食总是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治愈普罗大众

【评点】三段故事我是一段一段挑出来连续看的。最先看的是马克的故事,因为妻子的去世,可怜的小画家在厨房中寻找救赎,最后也成功了,还收获了一个新的朋友。可以说,这段故事最具正能量。接着看了莉莉亚的故事,看到莉莉亚“成功”被美国丈夫改造后的不甘,看到两个收养孩子的不孝、自私、冷漠,看到莉莉亚以60+的年龄爱上40+的学者,这段注定无果的爱情折磨得这个老人家不堪重负,当然,也看到了莉莉亚把厨房当做救赎之处,在这里找回自信心和存在价值。这个故事跟老妈聊了一下,我本来觉得莉莉亚可怜极了,可老妈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抚养的孩子变成这样她也应该负责任,没法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是她自己的问题,想想也要道理。最后看了菲尔达和母亲间的纠缠,感觉这段故事相比前两段情感力度弱一点,情节没那么打动人心。【精华摘抄】<莉莉亚爱上年轻哲学教师>“莉莉亚第一眼见到弗拉维奥,就感受到了他浑身上下散发的魅力。他不算帅,也不难看,他不是世上最善交际的那种人,但举手投足之间的谦恭有礼,会立刻吸引女人的注意力。他用一种诗意的方式谈着最为普通的事情,并且深刻地解释每一个细节,所以他的听众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就像一个相貌平平的男人站在有聚光灯和音乐的舞台上,就会变成英俊潇洒、富有号召力的摇滚明星那样。”@似乎这类男人真的有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呢。专注,谦和,相貌不错。这段描述让我的脑海里的哲学教师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

充满香气和甜蜜的温馨了一把

充满香气和甜蜜的温馨了一把读《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拿到书前,还以为是《厨房里的哲学家》一类的理论书,又或者是朱光潜的《谈美》或培根的随笔那样,原来是一部彻头彻尾,而且“披着美食外衣”的小说,可是同样吸引人。首先说一下作家,土耳其女作家,这本书在台湾2013年处便已出版发行,译名为《舒芙蕾人生》,译者同样是一位女性,有着台湾岛独有的小资和撒娇。一样的书,漂洋过海后用同样文字在创出不同的风格,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再说说大鱼,新兴的个体出版谈不上公司吧,我有关注大鱼的公众号,几个年轻充满理想的女生创立,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名字由美国文学《大鱼》而来,值得一提这本书在千禧年初被蒂姆波顿搬上了荧幕,书籍和电影都十分精彩。大鱼图书译制过来的书没有太多,但是个个精致巧妙,你能从中感受到其精心,与生活的美好,比如《一个人的朝圣》《我的脖子让我很不爽》《我要结婚了我不是很高兴》,很有意思吧,对这样的事业支持~与其说本书的线索是厨房,还不如说是贯穿始终的舒芙蕾,《十二道锋味》谢霆锋对范冰冰说“你是我的舒芙蕾”时,多少人被诱惑了。舒芙蕾是一种甜点,源自法国,外形有点像蛋糕,刚烤好的得赶快吃,否则会像漏气一样瘪掉。我从未吃过舒芙蕾,为此,专门查了一下它的样子和制作方式,样子小巧精致但谈不上精美,也需要精准的火候和时间,重点是要在它最好的时候赶快享受,不然味道差之千里。这是很有意思的经历,生活很多就是这样,可惜它转瞬即逝,或习以为常到认为已经发现不了了。小说有三个没有关联的伤心故事构成,纽约被丈夫和养子养女疏离嫌弃的老妻丽丽亚;僵硬的母女关系,被仇恨着的母亲捆绑束缚的土耳其女人菲儿达;丧妻心碎绝望的巴黎男子马克,主角换到男性,一般传统意义上远离厨房的角色,反而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和更强烈的化学反应。最初,厨房是他们漫无目的的避难所,后来,厨房成了他们的成长营,生活了无意义却负担沉重的丽丽亚在年老之际找到了真谛,找到了自己;菲儿达与母亲冰释前嫌;马克终于走出阴影,看到更广阔的风景,迎来他真正的独立。最近几年,关于旅行和美食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火,也越来越杂。这两类书很讨人喜欢,也比较容易写,但另一方面,这是需要亲自感受的,对于远行,我来过,看过那时的潮汐与日出,听过小的繁华与大的萧索,对于美食,要做大量的功课,对于食物,工具的了解……这本书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一本美食书,倒是一本十分治愈的生活小品文,很多读者对菲儿达逛集市的大篇幅描写印象深刻,我也是,那种事无巨细的每一眼,那些嘈杂声,菜香味,都是生活本身的美好和热爱,这本书太有画面感,在我看来是可以做影像呈现的。食物啊,不仅与味蕾,肠胃,温饱有关,还与情感密切相连,其实美食本身没有那么多的含义,却被我们身份温柔的赋予了亲近和爱的美好感情,一句笑谈“想要抓住一个人,就先抓住他的胃”也是真理,所以很多时候不难理解远行的游子吃到了家乡菜的热泪盈眶,又或者回味妈妈菜时的满满记忆……当然,也不乏恶意的,在电影《双食记》中,余男扮演的妻子对出轨的丈夫借刀杀人痛下毒手,而工具就是一个个精致的,饱含感情的菜肴,让人不寒而栗。以往我是不屑于治愈系的,太温暖到不真实,也太单一了。可是奔忙中,看到无人顾及的生活偶尔失落时,治愈系边发挥了它的作用,生活终归是向上的,没有谁永远灰色,它在温暖而有力传递这一直坚持的爱与美好。相信持之以恒的生活艺术家,相信希望,相信美好与爱。

不曾经历绝望的人怎么懂得希望的含义

原本平衡安然静寂如灰的生活,突然间失去重心,你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常常幻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幻想自己会如何承受那一种绝望。这里有三个故事,发生在三种不同时空不同的三个人身上让人绝望到无力的故事。生活突然被撬起,曾经习惯、如常的一切和状态被连根拔起,承受这个过程的人痛、无所适从、被迫重新面对自己审视过去和生活。来自菲律宾莉莉亚早就在习惯了生活这个无爱的家庭里,压抑自己满足他人是她多年以来的全部生活。早年来到美国,寻求梦想,想要学习画画,如今的生活却如一摊难泥,她早已放弃挣扎。与丈夫的结合使她放弃了事业成为家庭主妇,如今与他无爱,生活在同一屋檐却不想多看彼此一眼。突然有一天,这个男人中了风,58岁的莉莉亚在家庭里一下变成了主动有了选择权的人,这时她才惊觉,她的生活早就变成了一片沼泽地,再怎么用力都无法脱身。丈夫躺在了床上,家里的生活全部都要依靠她。她被迫主动起来,所有曾经被她压抑下去的想法一个一个冒出水面。风蚀残年的她甚至感受到了对另一个年轻男房客的爱情,甚至主动想要改变些什么。她回忆几十年年前的自己,过去的生活,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过去那么多,她还没认真地为自己活过,就已经老成这样。这种对自我的审视真是让人感到悲伤啊。她已经老了啊,走不动了啊。牢笼的门终于打开了,她无力飞翔。莉莉亚的整个一生,让看书的人唏嘘,却无力。连愤怒都很无力。世界上最爱的人那个人走了。他在下班的路上还幻想着打开家门就可以看到妻子熟悉的脸孔。回到家却发现妻子倒在地下,已经离开人世。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妻子是他的全部生活和世界。妻子走后,他甚至都无法住在原来的家里。那一种无法言喻的痛与悲伤,足以把人逼死。故事一点一点讲着,他一点一点学会如何面对自我,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回忆起爱人,仍然还是悲伤,他却可以平静面对了。最后一个故事,关于母女。血缘这种关系中间杂着许多许多复杂的甚至我们都不自知的爱恨。厨房是三个故事的联结点,对于他们三个人而言,厨房是一个可以让挣脱此时情绪的地方。暂时抛开一切,专心做一顿饭,一个菜,一种点心。不曾下过厨的人,可能很难感受到这个联结的点的奇特之处。厨房真的是一个可以让人平静,暂时逃离现实的地方。是情绪的一个出口,我想也是作者找到的一个让我们舒缓疼痛和伤害的场所。很独特的一种平静感受。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某种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影响着自我的形成。人与人,看似相近其实遥远。我们可能曾经与很多人相爱或互相憎恨,却最终只与自己和解。最爱的那个人,最恨的那个人,最无谓的那个人,他们来到你的世界,组成你的全部。但是你并不知道何时他们会突然离开,永远不会再回来。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只有你自己。一路走来,我们选择又被选择。一路走来,孤独是唯一不曾改变的感受这个事实并不让人绝望,让人绝望的是你从来没有发现,或者在死之前才发现你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谁。故事讲得很好,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幸福的悲伤的,这本书都适合读一读。境地是绝望的,文字是温暖的,力量是坚强的。掩卷沉思之后,你的脚步或许会更坚实有力。

就像一部纪录片,我本来以为是文艺片

看得特别慢的一本书开头三个人物的遭遇很吸引人。作者写三个人物三个故事,结构上看着很完整,但是细节不行。马克的故事都可以写满一本书。到中间部分就开始拖沓,一直在厨房周边描述,到很后面才全部进入厨房。结尾又太快,设置的三个地域人物大坑没有填满。我个人很喜欢人看一些有冲突的地方,但书里面太少了。学厨描述为开启一种新生活,理解更多的是做饭这个过程,而不是美食。让我这颗吃货的心略显不满。看完比较失落的,不是很好看

爱下厨的秘密,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趁着这次长途旅行和倒时差的机会,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一如书的风格一样,是种漫长撩人的历程。小说编织的三个故事主角有各自痛苦的开始,而后通过在厨房忙碌进行疗伤,最后的结局有些出乎意料,让人唏嘘。不知道是不是土耳其文学的特色,小说读来总给人一种不徐不疾,甚至有些沉闷压抑感,就像它清真寺上看似繁复的几何花纹。不过很有共鸣的一点,恰是小说主题本身,在生活或苦或甜的层次中,我们都需要像厨房这样一个地方,能摒除外界一切,放空自我,浸没式投入。我爱下厨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下班回来已经有些疲乏,但做上两道菜,并不会更疲惫,反而会精神一些,也是另一种方式的休息。更何况还能享受看到亲人爱人吃上时的满足感,以及不用洗碗:)

我在一个阳光明媚清晨,读一本悲伤的书

昨夜大雨过后,今晨阳光明媚。秋天的早晨,阳光是夹着微凉的暖意,又凉又甜,这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了吧。昨晚难得早睡,今天一早就醒来。想着,要先去早市买菜,顺便买个灯管,换掉客厅那个坏掉的,晚些时候给客户送发票。结果这两样都没做,翻开这本书《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后,就没有放下,一直到读完为止。早点和午饭都是草草对付了事。起初是被厨房两个字吸引住。虽然,自己做饭过后的厨房就像没有打扫过的战场一片狼藉,厨艺也难拿得出手,不过一直喜欢读跟食物相关的文字。书里的食物香气,能穿透纸张,温热我的胃。可这本书里的食物香气,却连缀着丰沛的生活细节和残酷的人生真相,那温热的甜香里透着悲凉。而面对这些悲与凉,作者没有高声呐喊,只是让它们在丰沛生活的细节里淡淡、缓缓地流出,这大概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纽约、伊斯坦布尔、巴黎。相隔甚远三个城市,三个互不相识的主人公,却因为厨房,因为一款名叫舒芙蕾的蛋糕连结在一起。被丈夫的疏离、子女的仇视捆绑一生的莉莉亚。与母亲永远无法治愈的疾病作争斗的菲达尔,还有深陷失妻之痛无法自拔的马克。厨房成为他们人生一个的出口,唯一一个可以让身心安放的地方。“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三个人的故事当中,让我最心有心有戚戚的是莉莉亚。诚然,痛苦和悲凉无法量化和比较,三个人都在承担命运带给自己痛苦。父亲的早逝和母亲的病痛,让菲达尔小小年纪就成熟起来,承担起看护母亲、照顾幼弟弟的职责。而母亲总是夸大病痛,喜欢让全世界都围着她转的自私个性,让菲达尔不仅身体辛苦劳累,还一辈子都深陷在绝望里。除在厨房给爱人们做食物让她放松,她还是有几个出口,她有真心爱她的丈夫,沙普露茶能安顿她的身心,与女儿电话聊天的喜悦,去逛农贸市场就像做短途旅行,还有在秋天脚踩落叶带来的愉悦,这些人和事都能让她暂时逃离母亲带来的绝望,深吸一口气,继续走下去。还有马克,有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爱好,最重要是他与妻子真心相爱,是真正意义上亲密。虽然之前有多幸福,之后就有多虚无。在妻子过世后,他深陷一个巨大的空洞不知如何逃出来,悲伤到不知所措,甚至绝望的程度,但是最后他没有被击倒,让厨房和食物慢慢治愈了,还交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而莉莉亚,除了早年在菲律宾时,跟家人在一起那些细碎的回忆,还有让厨房和食物温热的短暂时光,她一直生活在孤独里。她按照别人的喜爱生活,一生都在围着别人转。年轻时按照丈夫的喜爱生活,不大声说话,掂起脚尖走路,为了不制造噪音,可以花五分钟关上冰箱的门,住在大花园的房子却从不曾享用过它,而丈夫早就缩进自己的壳里,她以为他们之间的至少存在的虽然锈迹斑斑的爱情也不曾存在过。领养孩子之后,放弃自己的爱好辞掉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孩子,治疗他们的伤痛,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奢华的生活,却被两个孩子仇视。丈夫病后,用心照顾还遭到丈夫的怒气和报复,孩子们的忽视。她放弃自己,努力想让所有人满意,结果一切都是徒劳,她发现自己浪费了整个生命。与当初那个来纽约,想盛放,要闪耀的自己背道而驰。后来想到跟丈夫离婚,却发现连离路也被堵死——她的丈夫早在十几年前,就让莉莉亚在她不知晓文件的内容的情况下,让她在遗嘱上签字。如果结婚,她将得不到一分钱,如果丈夫过世,她也只能得到三分之一的财产,不足以支撑她以后的生活,多么卑鄙。一直被蒙在鼓里。已经六十三了,莉莉亚还要一个人披荆斩棘,寻找出一条出路来。而她终于找到,回菲律宾,机票也买好了,只可惜她最终还是没能回去,就在一个炎热的早上在厨房里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三个人都努力做的蛋糕舒芙蕾就是一个隐喻,看似简单,却永远无法做好,无论怎么努力,灵魂的中央却依然会塌陷,刚寻得一点甜,痛苦又会来敲门。这多像我们的生活。而真实的生活甚至比它更残忍。它是由日日夜夜的一分一秒的时间组成,而且没有代替,不能回头,不能重新来过。正如莉莉亚最后明白的那样:“她能拯救一锅饭菜,并不代表她能挽救整个生命。生命中缺失的材料是没有替代品。无论用多少淀粉,她都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满意度。没有像鸡蛋清那样的东西可以把现实生活重新黏好。”如果在痛苦和虚无之间可以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是莉莉亚和菲达尔实实在在的痛苦还是马克是盛大空茫的虚无?痛苦是落到实处的痛感,是枝枝蔓蔓连结在一起的各种细节,是拔不出来纠缠你的一生的刺。虚无则是四顾茫然的孤独,无边无际,永远飘浮在空中,没有着落。只可惜当命运的手掌啪的一声打下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只能靠的食物的一丝丝香气的慰藉,借着厨房微弱的灯光,匍匐前行。

人生的出口

二十多岁的生命,似乎书里所讲的一切都不存在。但是转身看看周围的人,看看生活在人们脸上画下的痕迹,你就不得不承认,不论生老病死,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人生都会让你经历许多你未曾想过,也不相信会出现的事情。而人们只能承受命运的赏赐。还有呢?人生中有些东西是不可控的,面对这些事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无力,然而生活总有出口,学会释放自己的不可言说的苦痛或压抑,是一门课程,需要我们在这世上的摸爬滚打中慢慢摸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这本书中,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三个毫无交集,但是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遇到自己人生中的困境,并通过在厨房的忙碌偷得半日闲和内心的安宁的故事。故事很简单,文笔却体现出了作者纯熟的表达能力,书中主人公们的每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举一动,都把精准的传达了作者期待它应传达出的意思。而通过故事的叙述,我也能感受到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每一种情感的起伏生灭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生活而真实。仿佛看书的人就是主人公,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复杂的内心挣扎,面对不同人时细微的反应,微妙的内心。虽然还没活到经历中年困扰的年纪,但是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开始有了坎坷,有了起伏,有了内心的焦灼和痛苦,当然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其实都是在苦恼中找出自己的路罢了。在透不过气的时候,也是努力寻找着能释放自己身心的方式,能把自己从当前生活中的龃龉中解放出来,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也好。人在路上,难就难在,既要和自己打交道,还要和别人打交道。有的人痛苦在无法与自己和解,活着一种自我排斥和挣扎之中,而有的人则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无恙,却在与旁人的相处中遍体鳞伤。而不论是哪一种,除非逃避,都没有人能一鼓作气做到最好,只能是走走停停,在生活中寻着一处喘息之地,休养生息后,在踏上面对人生难题的旅程。有的人恋战,明明已经疲惫不堪,却咽不下那口气,不论对人对己,非要立即得出个胜负输赢,最后把自己弄垮。有的人则在路途中悟出行走江湖的智慧,退一步,停一停,给自己一点空间时间,放空自己,不论是美食,音乐,旅途,让自己暂时从千头万绪中抽离,给自己灵魂一些给养,这样才能在这偌大世界,漫漫人生中活出滋味。

蜜拌凉瓜,口甜心苦

“她能挽救一锅饭菜,并不代表她能挽救整个生命。生命中缺失的材料是没有替代品的。没有像鸡蛋清那样的东西可以把现实生活重新黏好。生活的佐料总是要么太多,要么太少。”这本书最早是由台版引进,书名也像台湾言情小说一样搞得甜甜蜜蜜,叫舒芙蕾人生。相比之下,内地引进的策划编辑更加用心,名字感觉有了诗意,也渗透出故事中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的滋味。舒芙蕾,又称苏芙哩(Souffle),是一种工艺蛮繁复的蛋糕,配以人生,好像无论怎么描述,都假设出了一种柔情蜜意。但是窃以为,这本书并不像一块蛋糕,如果还有什么蛋糕是看着甜吃着苦的话。而将这本书,定位在厨房,真的很精准。因为生活真的很像是一个杂料云集的场所,你并不知道你拥有的配料是否真的能做出一桌美味盛宴。整个小说,围绕了三个故事展开:阿尔尼与莉莉亚夫妇养子女不孝,老两口相依为命,丈夫却犯了血栓;菲尔达女儿欧瑜人在巴黎,母女情只能靠一根电话线连结,与此同时,菲尔达的母亲奈斯比太太却意外摔倒,使得菲尔达不得不颐养这个矫情的寡母;克拉拉与马克夫妇恩爱无子,互相依赖,克拉拉的突然猝死使得马克陷入沉痛与自闭之中。开篇就是紧张而压抑的情景陈列,如果说能够串联起来的线索,大概就是莉莉亚、菲尔达、马克都通过做蛋糕这事儿来自我治疗吧。但做蛋糕本身,并不能令生活甜蜜起来,或者是真的帮助痛苦愈合。厨房传出的香味飘在行文间,但每个字都浸透了苦涩的主味,再异国情调的故事,翻译过来也着实像是一道中国菜:蜜拌凉瓜。浇汁是甜美的蜂蜜,金黄灿烂,闻着香,口舌回甘,但吃着吃着吃到了苦瓜,再甜蜜的包裹也难以遮盖心里的苦。没办法,苦瓜就是苦瓜。莉莉丝就是活活累死,也改变不了丈夫如同一座山般塌下来,压在她身上的重负,而儿女可以毫不领情地认为他们以前所有的善行都只是从慈善机构牟利而已。母亲老而不死又异常矫情的禁锢,让菲尔达放女儿一条生路,却没给自己和丈夫留下余地。奈斯比夫人一生热爱倒在地上哀嚎不已的毛病,终是把家人也拖上一起自戕。马克一辈子不需要去体谅别人的感受,也不需要会照料自己,直至妻子去世,他完整简洁的世界崩塌,甚至都找不到一个除了妻子朋友之外的朋友。到底该缅怀还是填补,他没想好。文行至中段,有些拖拖拉拉。讲再多美味美爱的故事,问题解决不了,痛苦和僵局仍在,没有意义,也毫无进展。不过最简单的应该是马克,他只需要在悲伤中解开前半生一身习惯的羁绊,而另外两个女人则是磕磕绊绊、百曲千折之间,依旧剪不断理还乱,不死不休。马克的拖拖拉拉,其实与菲尔达突然的果断无法相提并论,甚至比不上强忍至极限的莉莉亚。烹饪治愈心灵的主题在这里,反而成了一个悖论。三个主人公都并没有治愈自己,苏芙哩没能帮上什么忙,忧伤在厨房里也依然会继续,生与死同样如是继续。最后,他们都得到了前面故事的终结,有人可以重获欢颜,有的人会在懊悔中度过解脱的余生,有的人终于彻底解脱。然而忧伤仍然余烟袅袅,轻轻环绕在这面人生苦痛折磨的墙上。凉瓜沁不透蜜,逃避治不了心。

请一定要在变老前爱上厨房

人都是感官动物不是吗?所以,在看到《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的封面时,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清新淡雅的色调里透着的,就是隐隐的忧伤……书名,也是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它给了你一个经常会遇到的情境,然后告诉了你一个如何去化解这个情境的方法,而且对每个人都适用,那就是,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试想,如果这本书的中译本还保持它的原名《舒芙蕾》的话,虽然突出了制作舒芙蕾时那种“最大的失望”的情境,暗合了小说的深意,但中外文化的差异会让我们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涵,尤其是书名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吸引到我们去阅读它,毕竟,在我们这个以米饭、馒头,面条为主食的国家里,要理解“舒芙蕾”是什么,怎么做,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很可能就会与这本好书檫肩而过了。正因如此,本来要写的“学做舒芙蕾”的书评,就也变成了“请一定要在变老前爱上厨房”。这本书以制作难度极高的法式甜点舒芙蕾为隐喻,带出三段挫败的人生,细腻地写出了世间的悲欢百态。其实尤其说是世间百态,不如说是人到老年时的种种境遇,因为三段故事的三个主人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那种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的境况总是历历在目,在这个天天被叫嚣要进入老龄社会的坏境里,这本书提前让你进入到老龄,让你看看,人到老时会怎样?显然书里的三位主人公的生活真是不怎么样,她们都被种种生活的苦难所折磨,莉莉娅受困于患病的丈夫、收养的孩子,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房客们在厨房做饭的工作几乎拯救了她;而已经做了奶奶的菲尔达和她八十多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之间的种种纠缠和捆绑,似乎也只有到了厨房,挑战各色菜谱之时,方能解脱;刚刚失去了妻子,又没有孩子的马克也是如此,从未下过厨的他,最终在厨房燃起了自己重新生活的希望;她们都去了书店买烹饪书,而且都不约而同的买了那本名为《舒芙蕾》的,因为那本书的封面有“最大的失望”几个字,正印证了他们沮丧的心情,而那时他们的人生就像那总也做不好的舒芙蕾一样,或者坍塌在烤箱里,或者出了烤箱挺不了几秒钟就完全崩塌,滋味让人难以下咽……如果只是描绘艰难,就谈不上治愈了,真正的治愈,是面对苦难,面对做舒芙蕾时所带给你的坍塌的“最大的失望”,然后又让你一次次地燃起重新尝试的希望,这希望督促你一次次走进厨房,去和味蕾约会,不管生活怎么苦涩,你都能用自己的巧手调配出各种美味,就如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崩塌,你都得满怀希望的去重建。看着小说,为人到老年时的种种惨状所不忍,也为人物无奈得深陷沮丧所难过,更为最终走出阴霾所欢欣,在想,其实,除了小说对舒芙蕾隐喻的妙用之外,发现,厨房真的有疗愈功能的,味觉与情感之间真的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而在厨房切炒蒸炸烤的专注,会让你忘掉一切烦恼,而最终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会把你的苦恼一扫而光,所以,忧伤的时候就到厨房去吧,只有经历了这一切的释放和遗忘,你才能够继续打起精神,面对明天的太阳。如果你还年轻,有K歌、喝酒、看电影、泡吧等等无数种方法排解你的苦恼,如果你讨厌油烟,讨厌买菜,讨厌清洁,讨厌锅碗瓢盆,讨厌厨房,觉得自己下厨是多么浪费时间,那么,也请你一定要在变老之前爱上厨房,因为,当你老了,厨房会成为你最佳的避难所,而当你爱上厨房的那一刻,你也就开始了爱的旅程,你就会爱上自己,爱上别人,爱上这个世界,而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为明媚的人生,哪怕,你已经老了……

厨房里的喜与悲

一口气在三天空闲的时间里读完了这本小书,三个故事都很打动人,笔触流畅,阅读十分轻松。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土耳其作者的小说,三个故事背景又分别设在三个国家三座城市,不同的国度文化,饮食习惯给故事增添了多一份生趣。在阅读时也是随着三个人物在这三个城市中来回穿插着,真的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翻译的也非常到位。

无题

蓝票送的书,说实话,如果自己去书店,可能被封面吸引,却不会买吧。三个独立的故事,美国、法国、土耳其,不同的人,尝试去做同一样东西,舒芙蕾。忧伤,关于爱人的离别,老年的迷茫,赡养父母的重担,都在厨房得到稀释。文字淡淡的,读着挺舒服,关于结局,总有几分无奈吧。

人物结局差强人意,结构老练但是也相对无趣

本书以三个家庭的故事展开,地球上三个地方看似毫无关系的三个家庭因为自身的变故都在厨房找到了慰藉。而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开头,在开篇数段之中就把阿尔尼的血栓、克拉拉的死、奈斯比太太的摔伤三段展现了出来,我们都明白事情的严峻性,而处在幸福中的主角们和我们一样难以接受这样突然的变化。这一段充分勾起了读者的兴趣,也正好印证了题目中的“忧伤”,由此我们才知道,这本书里的“忧伤”并不是失恋之类的小打小闹,而是关乎人生的伤痛。三个家庭分处三处,行文只是简单地把三人的生活交替叙述,不过好在长度以及节奏设置妥帖,并没有引起任何的不适。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就很好奇这样设置的理由,三人的生活互不联系吗?这样写三个人除了体现普世意义还有什么呢?后文就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三人几乎同时买了舒芙蕾制作的书,穿越空间交相呼应。后半段以舒芙蕾作为线索,分述三人在舒芙蕾上的尝试和依托这道甜品发泄和自我安慰。而三个家庭在分别应对了无生趣的丈夫、无端生事的母亲、丧妻之痛的同时,还都在生活中有一些其他的事件,这些事件就像调味料一样点缀着他们的人生。菲尔达的女儿欧瑜经历飞机事故平安归来之后又决定奉子成婚,莉莉亚喜欢上年轻房客,马克和厨具卖场的女店员成为朋友。虽然不能都称之为喜悦,但是或多或少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点波澜,也在整个行文上带来了一股新的前进的动力。本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在主人公心理和美食的描写上得到展现。这也是看本书最大的预期,丰富多彩的食物带着世界的风味涌到面前,可以说是是一种多感官的享受。然而本书也有一些毛病或者说我不太喜欢的地方。首先舒芙蕾的线索作用其实并不显著,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三个主人公无论原因为何,面对痛苦和困难都没能找到解决之道,菲尔达的母亲虽然看似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后文中她洗白的也很容易,家庭中爱恨都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在人物的方面受尽痛苦也不去反抗因为是自己的母亲无可厚非,但是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洗白的理由难免让人有点不爽。莉莉亚则早就应该看清现状,最后累死的结果其实是她自己一手造成,耽溺痛苦真的不是一种美德。马克在丧妻之痛里则展现了完全自私的一面,如果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重要的,那世界还真是没办法好了。我想克拉拉肯定是个和他完全不同的温柔体贴别人感受的人。总体来讲,女性还是在文中被痛苦侵蚀毫无还手之力,而男性还是难免掌握权力或者家庭话语权,一个女性作品如此展现可见此观念在她的心里也是根深蒂固的。分析到此我难免有点难过,如此一个讲“爱”和“安慰”的书,最终还是难免让女性承担一切,甚至在结局也只有马克得到幸福,无论是结局还是人物塑造都难以让我满意。

世上并无所谓喜剧收场,如果你认为你看见,那是你观察的还不够久

原作名原来就叫souffle.感谢译者韩玲,没有直接翻译过来,不然足矣让我飞快的瞟一眼后然后遗忘在脑后。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这样的书名,起初只是因为在马桶刷微博过腻,想买本轻松的马桶读物罢了。可是在马桶上翻了几页后,果断的加入了豪华读物系列!三个故事,三段人生,和丈夫貌合神离互相折磨的莉莉娅、一辈子渴求母爱又憎恨她的菲达尔、与世无争活在自我世界的马克,沛克用分镜转换缓慢叙述他们的生活,而始终贯穿这三个故事而又让整本书显的不那么凌乱的居然是一种甜品:souffle!沛克写故事如此特别,她明明写的是三段悲剧,可是她却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视角,平淡的语言,她只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细节,没有半点歇斯底里的崩溃,也没有任何煽情的华丽语言。我突然想到很多电影电视剧,在渲染主人公命运悲惨的时候,恨不得从电视里面伸出一双手,使劲给你挤眼泪,告诉你,快哭啊!你快哭啊!你看主角多惨啊!命运多悲伤啊!你不哭就不懂艺术!每次看见这种,我只想呵呵,沛克不一样,莉莉娅是三段故事中最悲情的人物,在描写她的时候,沛克是这样说的:屋里的静谧提醒她,家里没有人,一开始房客们搬进来的时候,她以终于找到了这些年来苦苦寻找的大家庭,他们在一起吃饭,谈着各自的所见所闻,由此一来莉莉娅也得以忘记自己不幸的生活,可悲的是他们的存在很快就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莉莉娅又变回了一个其他人回来时总是在家以及永无止境的帮助他人的家庭主妇。当然他们不知道她一天要在厨房里待几个小时才能让他们吃上喜欢和习惯吃 的饭菜。对他们来说,食物只是房租的一部分,而不是急切盼望的盛宴。他们不再在饭点回来,吃饭的时候也是速战速决地沾着吃,连热都不热一下。管看这一段我都觉得孤独感快从书里面溢出来,可怜的莉莉娅,丈夫的冷漠怪癖,孩子的无情,兄弟姐妹的陌生,这些已经让她对生活毫无眷恋,唯一让她还有点盼头的厨房,居然也是别人眼中的附属品,渴望爱的她,没有人愿意和她建立半点关系,连在自己过生日的那一天,没有一个人,哪怕是应付的说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有。看,沛克就这样一直用,“噢,每个人的生活都只是这样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淡淡的说下去,可是为什么看着会让我不寒而栗?因为她说的东西,也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经历到的:老年后,我们的伴侣可能会突然倒地,然后同为老人的你不得不照顾他直至灵魂的尽头、我们的孩子可能在某个你没有在意的场景憎恨你,然后恶语相向一辈子没有往来、你的父母可能在你生活的刚好的时候突然神志不清,疯疯癫癫,你左右为难,你无法放弃他们,但是他们的确愈发让你心力憔悴,对生活充满绝望!甚至于----你一辈子树立的恩爱,根本只是沉浸在你的幻想中而已,你的伴侣甚至为了堤防你,连遗嘱都早早立好,财产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一旦他去世,你面临的只是在80岁的高龄流落街头!三段故事的主角,一开始并没有那么不堪,他们也觉得这样平淡的假象日子可以友好的过下去,一旦发生事故后,他们的日子就和碎片一样像四周散落,无论他们的多么努力,生活依旧在坍塌下去,就和SOUFFLE蛋糕一样,巨大的失望。世上并无所谓喜剧收场,如果你认为你看见,那是你观察的还不够久。一本书,写悲剧却不像悲剧,可是读着读着,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里面找出自己的影子,并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代入其中,反省着,思考着,以致在结尾后还思维根本还停不下来,在我感觉,这已经成功了。至于有些人说SOUFFLE在里面的写的不多,对整本书没有什么贡献之类的,我不觉得,它本来只是个暗喻,这样一种甜品,看似最简答其实是最难做的,无论你做多少次,无论你多努力,它都不会如你所愿,这不就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么,生活看似简单,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吃住行,你懂很多道理,你依旧过不好你的一生,就算你努力依旧会失败,你想把它过好它偏偏让你越来越糟。可是那有什么办法呢?它就是如此有吸引力,吸引着你一次次的去试错,打倒了继续站了起来,就为了看它从出炉不塌陷的28秒变成50秒变成5分钟。这就够了。而唯一的遗憾,只是结尾处对菲尔达故事的处理,过于仓促,甚至让人感觉沛克自己都不知道这段故事该如何收尾了才会急匆匆的让她母女交心的一谈,不过瑕不遮瑜,依旧是本非常让人感悟的书。强推。

五六十岁的忧伤,你能躲到哪儿去?

中秋的假期,为了调节连看了三本工具书的乏味,挑了一本封面和书名看起来都很清新治愈的小说《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来调剂一下生活。由于翻译得相当顺畅细腻,丝毫没有以前读外文小说的阅读障碍,所以酣畅淋漓。但是故事却很沉重,甚至一点都没有铺陈,一开篇就是糟糕的场景,意外的突发。但这样“开门见山”的不友好,却让人欲罢不能,凭着书名里预示的解决方法,单纯地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于是三天里一有空就在看这本书,想跟着他们走到厨房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可能想过三四十岁的自己,会比自己的父母过得更舒适富足一些,会有一个更为优秀的孩子,会有个不用过分操心的晚年。再想远一点儿,到五六十岁我就该临近退休了,虽然会觉得自己黄土盖了半截身,但总算可以只花钱不赚钱了。无论怎么想,下个年龄段的自己总是过着更好的日子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期待明天呢?但这本书的主角们全部都在五六十岁的年纪,它一下讲了三个可能发生的悲惨故事来提醒我,我对人生的苦难简直一无所知。三个故事的一开始,还没品味到一点美好呢,主人公们的至亲分别遭遇了不测。莉莉娅冷漠无情的老公脑血栓偏瘫了,而菲尔达有些神经质的母亲摔伤了髋骨后就不愿意相信自己还能走路了,马克相依为命的妻子晕倒后则干脆再也没有醒过来。三个人的生活在一开篇就彻底被上帝摧毁了。他们都不是在青壮年的年纪了,面对突如起来的灾难,随着故事的发展日渐激烈的矛盾冲突,生活的荆棘,心灵的压抑和身体的苦痛都被作者爱诗乐沛克描写得入目三分,让读者虽然时常切换场景却仍能如身临其境。我无意于剧透故事的任何情节和结局,说实话我被这本书如此吸引甚至和作者描写的厨房与食物都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被五六十岁另一种太不好的可能性抓住了脚踝,让我觉得身在沼泽,无法自救,只能愈陷愈深。我当然相信,作者说的“到厨房去”是一种可以排解生活困境的方式。虽然它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但是它起码象征着有热爱的事情可做以及对烟火气息的不放弃。这就说明大部分的人在任何情境下,都渴望活。哪怕活得步履维艰,也还是要像迷糊了脑袋一样,对当下的痛苦尽量回避感知和细品,无知无觉去做那些机械的痛苦的繁重的事,也还是要贪恋味蕾带来的刹那幸福,贪恋生存带给我们的新事物和丝丝暖意。无论我们多大了,生命如何迫近倒数,我们对未来的日子还是一样充满了憧憬。我突然记起来散步的时候常常遇见一个老人,满鬓白发,可是每天晚上他仍然不知疲倦地自己摇着轮椅轴,穿越小区和川流不息的马路,来到附近的一家报亭门口,天天和那里的人下棋对弈。他们告诉我,他已经无法站起来四五年了,经过了一开始的颓丧之后,下棋这个爱好把他的所有精神头都重新吊起来,让他从崩塌的生活中重新习惯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不敢妄议说,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故事里的莉莉娅打算抛弃丈夫远走高飞和菲尔达悄悄渴望着母亲死亡的到来,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无法无论如何都保有善良。生活的重担有太多种可能性压下来,哪怕你已经不再年轻了,它也不会仁慈一点。但你离死亡又还有一段距离。死神还不愿太痛快地收走你,甚至要你匍匐前进,背着重壳,一步一步地向他无意识的爬过去。你难道会忍得住不去想象自己把包袱甩掉吗?人性的拷问永远是残忍的。而我们终将会老去,面对这些其实太过稀松平常又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希望希望,我们都可以有杨绛的胸怀和自己忧伤的时候可以躲避的地方。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作者叙述平白,没有过多的修辞,讲述了三个人无法挣脱现实的故事。沉浸在马克的故事中无法自拔,失去了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交友,热爱厨房的妻子,一个连西芹和茄子都分不清的男人开始了在厨房的一段旅程,他用这种方式怀念妻子,也是一个不怎么交友的男人开始放下过去交了新的朋友。当我们遇见无法避免的悲伤的事时,去厨房吧,烧一顿你爱吃的,让双手的忙碌忘了一时的痛苦,让满足的胃让你体验活着的滋味。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

厨房,它只是个临时避难所

这是一本忧伤的书。压抑的故事,愤怒的主人公,挣扎的生活,暂时宁静的厨房时光,初看只以为它是普通得不能再俗气的故事。三个故事、一个调调、不同的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是它全部的内涵。莉莉亚,60多岁的老年妇女,和他的丈夫度过漫长的大半辈子,原以为痕迹斑斑的爱情被生活逐渐消磨只剩下信任和不耐烦时,却在丈夫突然重病后一切翻天覆地。菲尔达,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女儿,她的生活有丈夫、儿女、孙女还有一位只会制造麻烦并且永不满足的母亲。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马克,深情的男人,和妻子相濡以沫,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妻子的突然离世让所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深情、可怜、寂寞,然后呢……三个毫无交集的人,都遇到了自己人生中巨大的坎,他们有的人忽然意识到自己一辈子的牺牲换来的只是儿女和丈夫的冷漠对待;有的人感受到了病重的母亲带来的无尽烦恼和折磨;有的人感受到了妻子离世后空虚的寂寞和伤感。而这时,他们又都发现了生活的避难所——厨房。在厨房里为陌生的房客做各式各样的菜式让莉莉亚有了难以言喻的存在和满足感;远离母亲莫名其妙的刁难,菲尔达在点心和食物中找到了自己的静谧时刻;而马克,在回味妻子厨房生活的日子里,慢慢发现自己远离了悲伤,逃离了所谓寂寞,交到了新的朋友。所有人都认为,厨房是他们的守护神,厨房是心灵的避难所,厨房是快乐的源泉,厨房是悲伤的终结点,厨房是生活琐碎的粉碎机。然而,厨房真的能保证长久的快乐和宁静吗?不能!厨房,它也只是一个临时避难处!厨房就像命运。在命运里,你能征服高峰,,获得了短暂的宁静,但前方还有大海,大海上还有风浪。在厨房中得到宁静和成就,获取满足和认可的人会发现:舒芙蕾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有多么正确的比例和配料,无论有多么精准的时间控制,它仍是不可控的。因为它就像是一个美丽而善变的女人,没有人懂她的心情。舒芙蕾这道美味的糕点就像大海上的风浪,你要不断反复适应,经历挑战——失败——不屈——痛苦——成功,最后才能明白,短暂的宁静和满足让你获得喘息和休憩的时间,但最后你还是得继续拿起武器,武装自己,继续和生活斗争。短暂的避难结束,愤怒还是会继续在看似平静的内心深处积蓄,最后爆发。当莉莉亚她发现自己领养的孩子如此绝情,丈夫也什么都没有留给自己,她决定出走,回到故乡重新开始,她开始感受到,自己曾在厨房的那段美丽时光一去不复返,短暂的快乐并不能消除内心沉积的愤怒。菲尔达成功做出了让闺蜜们赞叹的舒芙蕾,然而,母亲的事情还需要自己解决,想要照顾怀孕女儿的心情让她恨不得在内心诅咒母亲快点死亡。马克恐怕是唯一一个和她们不同的人,他在厨房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子,慢慢走出妻子死亡的阴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结识了新的朋友,重新拥抱生活。进入三个人的厨房故事一直中,天空中被一大团乌云遮蔽着,哪怕短暂的抽离和静谧都无法掩盖扑面而来的困难和麻烦,但是忧伤的时候,可以到厨房去,至少我们还有一个临时避难所,短暂的快乐足以让人喘息,重新活过来,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生活就是一块塌陷的舒芙蕾蛋糕

爱诗乐·沛克说——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世界的中心。这美丽的句子像蝴蝶一样引着我找到这本书。三个普通人,三种痛不欲生的经历,爱诗乐·沛克以轻松的笔触写出了生命的真相。故事凄美。但没有治愈我,相反,她让我看穿人生,不过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不得不承认,这总结实在是太精辟了。生活永远不会完美,她就像一块舒芙蕾蛋糕,在烤箱里臌胀时让我们充满憧憬,一旦离开烤箱进入现实,便会迅速塌陷。可她令人着迷之处也在于此,人们不惜一次次再来,只为心中美好的期待。看穿了又会怎样?更加气定神闲地进入属于自己的厨房,相信那一刻的平静既是永恒,既然人生的苦谁都逃不过,那就视如平常吧,在厨房里去爱和接受爱,有了那样的一刻,或许我们能带着微笑面对生老病死的轮回。

退无可退的战场

厨房的油烟一直是女人最熟悉的味道。小女孩在这里出生、玩闹,在刚刚端得起炒锅的年龄就系上了妈妈的围裙,站在板凳上用双手拿着菜铲在锅里翻炒。在小女孩看来,小小的双手拿着的不仅仅是一把简单的菜铲,而是足以改变他人命运的判官笔。她每翻炒一下,就意味着食材在她手里逐渐走向瘫软或坚韧。巧妙地把握时间,才能让一盘蔬菜或肉类大放异彩。妈妈一直告诫说:“女人在婚姻之中恰似油锅中翻滚的食材,当你不经意颤抖了一下手腕,多撒了油盐酱醋,就意味着失去了你预想中的味道。”懵懂中的小女孩托着盘子,若有所思地品味着这席话。渐渐地,个子长高了,做菜的手法也娴熟了,小女孩变成了女人,感情生活似乎也稳定了。可是谁知道婚后夫妻间多说的一句话会不会变成菜里多撒的一勺盐?当晚饭后和丈夫大吵一架之后,厨房成了女人唯一可以退守的房间,因为卫生间会有人要用,卧室会有宝宝休息,客厅会有公婆看电视剧。厨房,在晚饭之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女人肆意发泄情感的自留地,一切厨具都成为自我保护的武器。中国的女人如此,国外的女人亦如此。伤痛的时候,多么希望依靠忙碌遮掩失控的情绪。幸好,烤箱已经走进了中国女人的厨房。切上30克的黄油,筛入30克的低粉,分离蛋黄和蛋清,再耐心地将蛋清打发至竖起小尖尖……一步一步依照配方来做,西式甜品似乎从来不会辜负女人。直到某个晚上,低落的女人遇上了舒芙蕾。有一个名叫莉莉娅的女人,她在舒芙蕾的烤制过程中找到了抛弃了一切纷杂。曾经的她为丈夫的漠然感到失落,曾经的她为养女的恶语痛彻心扉,曾经的她为房客的赞许绞尽脑汁,曾经的她为容颜的逝去倍感伤怀……但是厨房永远不会背叛她,这里是她的福地,也是她的战场。只有厨房能够让她感到安心,只有在烤制舒芙蕾的时候让她感到一些不安和期待。她知道,她要“一遍遍地去做,直到把碗和烤箱用得破旧,在一场漫长的斗争后才做出了最好的舒芙蕾蛋糕。”六十多岁的她尚且算不上高龄,可是却没办法继续生活这一场漫长的斗争。有一个名叫菲尔达的太太,她度过了并不快乐的童年和少年,还好有一个爱她的男人扶持她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悠闲地逛逛菜场,和女儿温馨地通个电话,在厨房里静静地教孙女做饭……这样的生活让五十八岁的她舒适安然,直到生病的母亲搬来同住,一切美好都戛然而止。无尽的说教、辱骂飞至而来,沉重的压力让她再也打不起精神。她在母亲昏睡的间隙尝试去做舒芙蕾,这能让她在忙碌中些许感受到久违的生活。可是“还没等她把蛋糕拿出烤箱,蛋糕的中央就已经塌了下去。”就像她的生活,一点点地瓦解。这样的暮年是不是一个女人必经的惨剧?我们都期待自己有一个美好的黄昏,有泪、有笑、有爱,有自己守候几十年的希望。可是当我们失去了丈夫的爱,甚至遭遇了感情的背叛,我们靠什么疗伤?当我们失去了子女的关怀,老无所依之际,我们靠什么寻求慰藉?到厨房去,好似母亲的子宫,包裹了温暖和安全。静静地准备好材料,清理好锅灶,精准地控制好火候,再为自己烹制一盘精美的菜肴。PS. 幸好,作者爱诗乐•沛克给了我们一份希望,那个叫马克的男人,在厨房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气。让我们在绝望之余,能够打起精神相信厨房还能给我们带来温馨与爱情。如果有机会在家里烤制一份舒芙蕾,一定要准备好漂亮的烤完,享受这份静谧与芬芳。在烤箱打开的那一瞬间,无论是轰然垮塌还是屹立不倒,都足以让人瞬间感悟生活。

我以为的治愈不治愈

想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标题吸引了我——《悲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我会自己填空,“悲伤的时候,到厨房去,_________”,划横线的地方应该是“不悲伤了”、“重获快乐”等之类的治愈系的结果吧,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在厨房里做饭炒菜是件快乐的事情。可是,看完书,我发现我错了,我以为的治愈不治愈。这本书分别讲述了发生在纽约、伊斯坦布尔、巴黎三段互不相关的悲伤故事。如果一定要说相关点大概就是三位主人公都买了制作舒芙蕾的书并且都去尝试做了。第一个故事:在纽约生活多年的菲律宾女人莉莉亚。她的结局最让我揪心。冷漠的丈夫、冷漠的儿女。她收养了来自越南的两个孩子——阿丁阿当,为了他们辞去自己的工作,为了他们买了大房子,并供他们上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可是换来的确实不理解,他们认为养父母收养他们是为了金钱。当我在思量为什么会有这样不懂感恩的子女的时候,我读到,莉莉亚的丈夫也是这样的人。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是不闻不问,他对自己妻子的无私付出,尽心照顾不但没有感恩还嫌弃、不满。明明莉莉亚是个有血有肉善良的人,是因为她以前一直依附丈夫,所以也得不到子女的最起码的尊重吗?还是因为她一味的付出让身旁的人看作是理所当然?不知道在莉莉亚倒下后,她的丈夫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忏悔?我想按着作者这种思路应该是不会的。莉莉亚忧伤的时候,去厨房填补她的空白,可是其实她就算在厨房也不快乐。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伊斯坦布尔讲述家庭主妇菲尔达的故事。她从小就活在母亲的阴影下,从小照顾母亲。直到母亲生病“瘫痪”她的日子仿佛雪上加霜。要一直照顾无理取闹的母亲。为什么她明明有个弟弟,照顾母亲的责任却全落在她身上,难道没有法律保护吗?儿子就不该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吗?还有他的丈夫也是不闻不问,事不关己,只是觉得他的丈母娘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了。这样的丈夫真的像书里说的那样是因为爱菲儿达而娶她吗?最后菲尔达的母亲在神志清楚的情况是吞药自尽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是什么意思。然后菲儿达真的就解脱了吗?她下一步应该就是要为女儿外孙服务了吧。这样的家庭主妇,每天与厨房打交道,她快乐吗?第三个故事:讲述巴黎的马克丧妻后从绝望、与世隔绝到开始自己进厨房学做菜,去超市买炊具食材,去菜市场等等,慢慢学会与人交流,最后在家亲自做饭宴请几个好友。是的,他治愈了。这是本书比较正能量的故事。可是,我又想马克的妻子在世的时候,照顾马克的衣食住行,是一个十分称职的贤内助,其他她跟故事一的莉莉亚和故事二的菲尔达应该是一样的类型,为什么女人的结局都不大好呢。还有这三个故事是揉在一起写的,虽说有舒芙蕾、厨房等关联,但是三个故事的人物一点关系都没有,却揉在一起写,感觉有点怪怪的。虽然《悲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没有想象的那么治愈,但是我依然相信厨房确实很治愈。

女性所遭受的家庭冷暴力

最近晚上都是躺在床上变做面膜边看《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本来以为会看到很多很多美食,不过是看到三个不同的人生。书的内容不说太多,主要想说里面的两位女性,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当然只家庭冷暴力。菲尔达家庭中,她是她母亲的受害者,莉莉娅是她丈夫的受害者。现在很多女性都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当然也有一些活暴力的受害者,例如前天新闻,“女子不堪家暴杀夫 151名村民联名求情获轻判”。女性的忍耐力超级强,尤其是结婚后,以家庭为重,慢慢与外界接触少,又很一部分其实是在遭受家庭冷暴力,她们在忍受,当然不能所有都去离婚。希望社会关注家庭冷暴力,一般女性遭受比较多。同时大多数女性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即使有了家庭和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圈子和小生活。

忧伤的时候,找个出口,静静,缓缓,慢慢舒缓压抑的情绪。

忧伤的时候,找个出口,静静,缓缓,慢慢舒缓压抑悲伤无法克制也无处宣泄的情绪。中性的标题,中性的感慨。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喜欢厨房,其实是在最悲伤的时候。喜欢下厨,也需要天性(菲尔达)、日常习惯(莉莉娅)、他人影响(马克)。虽然,我是喜欢的,所以也买这本书。三个故事相互交叉叙述,有内在安排逻辑,起伏悲喜节奏相同。莉莉娅通过下厨、厨房,宣泄自己爱好艺术、热闹、开朗的性格和情绪;马克通过下厨、了解妻子,找到安稳自己的途径,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菲尔达,通过下厨、安抚全家人的胃,不管是麻烦母亲、乖巧子女还是善良老公,并因天赋和天性,也通过下厨安抚日常琐碎带来的焦虑,放松情绪,既是自己的避难谷、安乐所,也是平时的意义,通过他人的满足而得到下厨的意义。所以,不去深究莉莉娅还拥有的文化异质、移民、法国艺术、人文、各国烹饪、文化差异等其他, 这一条,应该是最明显,最为安抚人,最为温暖的直接意义了——忧伤的时候,找个出口,静静,缓缓,舒缓放松悲伤压抑无法克制也无处宣泄的情绪吧。总会有一个出口,总会通过时间的作用,让你慢慢放下悲伤,放过自己,即使依旧悲戚,但请安稳的生活。

厨房,才是饱含爱的地方

厨房,才是饱含爱的地方——《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书评关于美食与爱的书很多,关于爱与辜负的美食也不少,而《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是一本在爱与挣扎中思索过往境遇的书,莉莉亚夫妇间的互相妥协、马克对与过世妻子共处时光的反思、菲尔达母女彼此的捆绑,在遇见"舒芙蕾"后,终于得到松绑与释放。对于书中的三个主人公而言,每一天都是一场交战。莉莉亚与脑血栓的丈夫交战,菲尔达与年迈的母亲交战,马克则与自己交战。这三段并行的人生,由"舒芙蕾"引发交集,终于开启了一场对话。他们忧伤地走进厨房,亲手制作的甜点,宽慰了三个疲惫又不安的心灵。在菲尔达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厨房是她的避难所。她喜欢尝试各种食谱,做各种吃的,也喜欢看人们品尝她手艺时的各种表情,她在布丁里的海绵蛋糕、肉饭里的粒粒面、反季黄瓜透出的夏天的味道里找寻食物的慰籍。莉莉亚做舒芙蕾时回忆起奶奶烙饼,她小心地将蛋黄和蛋清混合在一起,漫无边际的搅拌,脑海中闪现各种回忆。她认为生命中有些事应该及时去做,打开烤箱准时将舒芙蕾取出,就是其中一项,她极其在意每一次的成品,享受安静制作的片刻。妻子去世后,马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厨房度过的,他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于一切都乐于尝试。而在这时,他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很少去关注些什么,总是妻子告诉他出现的新鲜事物,而开始自己制作日常饮食,渐渐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也开始思考以前自己是个怎样的丈夫。经过这一场与食物的漫长对话,他们重新找回了自我,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终于走出各自困顿的生活,发现不如意中也有着像舒芙蕾般柔美甜蜜。作者爱诗乐·沛克,以平行叙述的结构,带我们体验日常生活平衡的打破、紧绷、松绑到重建的过程,最终回归一段平凡而确定的幸福。与日本的《深夜食堂》里描摹的人间百态不同,这一切,来自家庭的厨房。厨房里的餐台、案板、锅具、吊灯、蒸腾的香气、涌动的热情,专属于私人,共同构成了食物带来的温暖与满足,这最平凡的快乐,才是最纯粹的追求。

美食总是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治愈普罗大众

【评点】三段故事我是一段一段挑出来连续看的。最先看的是马克的故事,因为妻子的去世,可怜的小画家在厨房中寻找救赎,最后也成功了,还收获了一个新的朋友。可以说,这段故事最具正能量。接着看了莉莉亚的故事,看到莉莉亚“成功”被美国丈夫改造后的不甘,看到两个收养孩子的不孝、自私、冷漠,看到莉莉亚以60+的年龄爱上40+的学者,这段注定无果的爱情折磨得这个老人家不堪重负,当然,也看到了莉莉亚把厨房当做救赎之处,在这里找回自信心和存在价值。这个故事跟老妈聊了一下,我本来觉得莉莉亚可怜极了,可老妈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抚养的孩子变成这样她也应该负责任,没法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是她自己的问题,想想也要道理。最后看了菲尔达和母亲间的纠缠,感觉这段故事相比前两段情感力度弱一点,情节没那么打动人心。【精华摘抄】<莉莉亚爱上年轻哲学教师>“莉莉亚第一眼见到弗拉维奥,就感受到了他浑身上下散发的魅力。他不算帅,也不难看,他不是世上最善交际的那种人,但举手投足之间的谦恭有礼,会立刻吸引女人的注意力。他用一种诗意的方式谈着最为普通的事情,并且深刻地解释每一个细节,所以他的听众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就像一个相貌平平的男人站在有聚光灯和音乐的舞台上,就会变成英俊潇洒、富有号召力的摇滚明星那样。”@似乎这类男人真的有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呢。专注,谦和,相貌不错。这段描述让我的脑海里的哲学教师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作者君阐述厨房>“地球的中心并不是个巨大的铁球,而是一个个家庭里的一个个厨房。”@我想,正是这个世界观驱使作者写下这本短篇小说吧。<关于改变>“改变有点儿像是稀薄的空气,没有人会注意到什么时候吸进去的。它悄悄占据人的肺部,改变人的思维地图,直到人们醒来才会意识到这一切。她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那些发生的和没发生的一切,她的期望和失望,都会把她带向某个地方。”<至亲老年痴呆不识人,是否有必要定期看望>有一天他(菲尔达的弟弟)说:“她都不认得我们了,去不去还有什么区别?”菲尔达……说:“你来这儿是为了你自己。你需要在她咽气之前,尽可能多地看看这个给了你生命的人。她知不知道你是谁并不重要,至少你知道她是谁。”<关于莉莉亚>“每次舒芙蕾蛋糕的中央塌陷下去,莉莉亚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正一点点瓦解。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灵魂的中央依然会突然坍塌下去,而生活也会在四周散落成碎片。她的起起落落和这种传奇式的甜点没有多少区别。每当她感到那么一丁点快乐,痛苦便有来敲门了。而且,每当她感觉过不下去的时候,又会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股新力量回击过去。”<关于人们的建议>“不管对什么事,人们都总是有话可讲。到了有人询问他们意见的那一刻,即便是在生活里从来都没有思考过,他们总是有勇气想到什么说什么,仿佛已经拿到了那方面的硕士学位。无论他们是对是错,无论他们有无影响,都不重要。”@仔细想想,这还真是常见的现象。

重返

很快读完,可惜结束得太潦草了。我确信死亡不是疗伤的唯一途径。意识到自己浪费了整个生命,存在仅为填充生存空间,是多么遗憾而无能为力。常看到有人问重返XX岁,你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跟帖的多半是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恋爱/找到人生目标,这三个故事是同样的内核。区别在于,普通人的人生轨迹不会有多大周折,而小说把蜕变与治愈的人生压缩成篇章,抚慰着的,那些看不到头的。未完...

能解决悲伤的或许只有食物或者死亡

看《悲伤的时候,到厨房去》的时候,正好处在生活非常悲困的时候,爸妈不理解,工作一直不理想,不知道去找谁求助,书中太多相关的情节像极了自己所处境遇,几乎是哭着看完的,渐渐体会到生活中的悲伤啊,无助啊,生无可恋啊,并不是孤独体验者,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每天都在上演这种无论你多么的痛苦哀嚎,撕心裂肺也解决不了的事情。可是在社会的对立面,也会有大把的人健康美丽,好景美食,佳人相伴的幸福着,所以,为了不枉费这一生的来尘世间走的这一遭,我们伤心失望痛心过后,还是要强颜欢笑地勇敢的活下去。这本书的开篇基调沉重,同时拉出三个悲剧似的人物,他们的痛苦都发生得非常突然。移民到美国很久的莉莉亚,因为丈夫的突然昏倒,要在这个从未感受到爱和理解的家庭里,照顾这个自己忍受了一辈子的性格乖戾的人;原本有着一个幸福家庭的菲尔达,因为年迈又任性的母亲摔倒后从此拒绝走路,只能把她接入家中,完完整整地失去了自己的任何自由;一辈子不善与人交谈,把妻子当做唯一的依靠,开着画廊的马克,因为突然丧失了深爱的妻子,迟迟无法走出这份悲伤。这些痛苦的人,住在纽约,伊斯坦布尔和巴黎这三个地方,他们的故事彼此穿插在一起,看似不同,却又有什么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上帝给了你一手烂牌,你还是要满怀期待的希望能最后赢一把。这三个人一直在跟生活抗争,莉莉亚曾尝试着去寻找生活中的希望点。莉莉亚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不常来,而且这两个孩子是收养的,对他们老两口感情根本称不上爱,显然存在着一些不愿意承认的误解。她接触了一个新的房客,一位四十二岁的房客哲学教授费拉维奥。他成了她的精神寄托。菲尔达的母亲病情越演越烈,每次胡言乱语的时候称呼她为妓女,或者称呼她为谋杀者,极尽造作之能事。可是自己的女儿就要生产了,如果母亲一直这么闹,自己将一直没有时间去照顾女儿。而马克的妻子克拉拉突然的离世让马克无所适从,毕竟他连洋葱都不会切。他们开始试着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食物上,将时间转移到了食物上,开始尝试着做一款叫做 舒芙蕾的蛋糕,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点安慰,那么一点点对于生活的期许。或许生活也不是一成不变说不定。后来,莉莉亚知道一辈子性格乖戾的丈夫竟然已经在13年前莫名奇妙的让他签过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如果离婚,她只能净身出户,不离婚,阿尔尼死后的遗产,她和他的两个样子要平均分。这简直就是断了莉莉安的活路。而费拉维奥似乎也没有对她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相反倒是跟另一位女房客打的火热。她真的心寒了。于是她买了一份去家乡菲律宾的机票,决定四个月后义无反顾的离开。她受够了。菲尔达的丈夫西南已经对于丈母娘失去了耐心,而菲尔达也要崩溃了。马克去超市挑选锅碗瓢盆的顾问萨宾娜,似乎让马克找到了一丝可以与人接触的舒适感,尽管这种感觉不是爱情。可是,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莉莉亚在某一天突然因为累撅而永远的倒在了厨房冰冷的地面上。菲尔达的母亲清醒的时候知道了自己对于女儿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困扰,喝药自杀。马克客服了心里障碍跟妻子的朋友说了自己邀请萨宾娜的事情。三个人里似乎只有马克得到了好的结果。可是仔细想想,对于菲尔达和莉莉亚,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如菲尔达的母亲不离开,菲尔达就无法表达自己对于自己女儿的爱和照顾,而菲尔达的母亲又何尝不是爱着菲尔达的,只是命运太残酷了,莉莉亚如果真的只身一人飞到了菲律宾,那么等待她的也无非是老无所依的悲苦结局。这样说来,死亡似乎成了最好的解脱。食物带来的希望和愿景,他们在现实生活里,似乎是无法实现的。能解决悲伤的或许只有食物或者死亡吧。

忧伤,厨房,生活的感悟

厨房的油烟一直是女人最熟悉的味道。   小女孩在这里出生、玩闹,在刚刚端得起炒锅的年龄就系上了妈妈的围裙,站在板凳上用双手拿着菜铲在锅里翻炒。   在小女孩看来,小小的双手拿着的不仅仅是一把简单的菜铲,而是足以改变他人命运的判官笔。她每翻炒一下,就意味着食材在她手里逐渐走向瘫软或坚韧。巧妙地把握时间,才能让一盘蔬菜或肉类大放异彩。   妈妈一直告诫说:“女人在婚姻之中恰似油锅中翻滚的食材,当你不经意颤抖了一下手腕,多撒了油盐酱醋,就意味着失去了你预想中的味道。”   懵懂中的小女孩托着盘子,若有所思地品味着这席话。渐渐地,个子长高了,做菜的手法也娴熟了,小女孩变成了女人,感情生活似乎也稳定了。   可是谁知道婚后夫妻间多说的一句话会不会变成菜里多撒的一勺盐?   当晚饭后和丈夫大吵一架之后,厨房成了女人唯一可以退守的房间,因为卫生间会有人要用,卧室会有宝宝休息,客厅会有公婆看电视剧。厨房,在晚饭之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女人肆意发泄情感的自留地,一切厨具都成为自我保护的武器。   中国的女人如此,国外的女人亦如此。   伤痛的时候,多么希望依靠忙碌遮掩失控的情绪。幸好,烤箱已经走进了中国女人的厨房。   切上30克的黄油,筛入30克的低粉,分离蛋黄和蛋清,再耐心地将蛋清打发至竖起小尖尖……一步一步依照配方来做,西式甜品似乎从来不会辜负女人。直到某个晚上,低落的女人遇上了舒芙蕾。   有一个名叫莉莉娅的女人,她在舒芙蕾的烤制过程中找到了抛弃了一切纷杂。曾经的她为丈夫的漠然感到失落,曾经的她为养女的恶语痛彻心扉,曾经的她为房客的赞许绞尽脑汁,曾经的她为容颜的逝去倍感伤怀……但是厨房永远不会背叛她,这里是她的福地,也是她的战场。只有厨房能够让她感到安心,只有在烤制舒芙蕾的时候让她感到一些不安和期待。她知道,她要“一遍遍地去做,直到把碗和烤箱用得破旧,在一场漫长的斗争后才做出了最好的舒芙蕾蛋糕。”六十多岁的她尚且算不上高龄,可是却没办法继续生活这一场漫长的斗争。   有一个名叫菲尔达的太太,她度过了并不快乐的童年和少年,还好有一个爱她的男人扶持她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悠闲地逛逛菜场,和女儿温馨地通个电话,在厨房里静静地教孙女做饭……这样的生活让五十八岁的她舒适安然,直到生病的母亲搬来同住,一切美好都戛然而止。无尽的说教、辱骂飞至而来,沉重的压力让她再也打不起精神。她在母亲昏睡的间隙尝试去做舒芙蕾,这能让她在忙碌中些许感受到久违的生活。可是“还没等她把蛋糕拿出烤箱,蛋糕的中央就已经塌了下去。”就像她的生活,一点点地瓦解。   这样的暮年是不是一个女人必经的惨剧?   我们都期待自己有一个美好的黄昏,有泪、有笑、有爱,有自己守候几十年的希望。可是当我们失去了丈夫的爱,甚至遭遇了感情的背叛,我们靠什么疗伤?当我们失去了子女的关怀,老无所依之际,我们靠什么寻求慰藉?   到厨房去,好似母亲的子宫,包裹了温暖和安全。静静地准备好材料,清理好锅灶,精准地控制好火候,再为自己烹制一盘精美的菜肴。

以为又是一本一人食类的假装温暖

不舍得看完这本书。三段故事,会压抑,会心疼,会想象,换作自己身上同样无力。是这样一步步地看着有些人从绝望走入了希望,有些人从愤恨里得到谅解,有些人从原本的光明渐渐走入了黑洞,再也走不出来。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是拒绝看这本书的,我很害怕又是一类很牵强地把食物和一些矫情的话连在一起的书。但是这本书的内容远没有书名那么矫情,大概是原名《 sufle》不够吸引人吧。阅读期间会不断地浮现自己生活的片段,希望自己不会在人生路上,偏离太远自己原先的道路。因为太害怕怀念过去,所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如果渐渐忘了自己跑的初衷,那才是酿成最大的遗憾。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烟火气中的每日苟且

如果说家里面什么地方给人的感觉最温暖?应该不是卧室,毕竟双人床也有冷清的时候。但要说是坐热的马桶垫吧,未免口味稍重了一点。在家里面环顾一圈,最稳当的还是选厨房吧。(壹)有一款法式糕点叫舒芙蕾(Soufflé),这款糕点的做法是把蛋黄和各类配料放入搅拌过的蛋清中,再放进烤箱烘焙一番。虽然网上搜出来的图片都很好看,不过要想做出一份完美的舒芙蕾也不容易。因为舒芙蕾的中心是用蛋清做的,特别蓬松柔软,稍不注意就塌下去了。被誉为奥尔罕·帕慕克之后最受欢迎的土耳其作家,爱诗月·沛克就用舒芙蕾蛋糕把发生在相距甚远的三座城市的故事串接了起来。纽约的莉莉安年过六十,是来自菲律宾的移民。她和丈夫的关系一直冷淡,跟领养的子女关系也特别差。她一直想着存钱逃回菲律宾老家。在丈夫中风卧床之后,莉莉安不得不承担起照顾丈夫起居饮食的责任。巴黎的马克经营着一家画廊,但是相依为命的妻子突然发病过世。以前完全靠妻子打点一切的他开始学习如何到菜市场买菜,如何自己做饭给自己吃;为了远离悲伤,马克扔掉了妻子留下来的所有遗物,包括厨房餐具。菲尔达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她的母亲奈斯比太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尽管自己也年过半百,菲尔达还是要悉心照顾母亲,任凭她经常发小孩子脾气和胡乱说话。菲尔达喜欢做各种美味的食物,但经常被爱吵爱闹的母亲折磨地筋疲力尽,泪流满面。他们三个人的生活有点像没有做好的舒芙蕾蛋糕,中心一点点塌下去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生活的碎片都在地上散开来,看不到什么好转的希望。就在负面情绪不断膨胀时,三个人都在各自的城市买下了同一本食谱,开始尝试制作舒芙蕾蛋糕。慢慢地,他们发现,当人情冷暖散尽之时,厨房成为了疲惫生活中唯一一处能够温和疗伤的地方。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厨房,就像情绪低落的年轻人重新投入恋人的怀抱。(贰)三毛跟随荷西远赴撒哈拉,搬进新家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做个家庭主妇。三毛说自己“一向对做家事十分痛恨,但对煮菜却是十分有兴趣”。因为沾染了写作的习惯,她把做菜类也当做创作的过程,“几只洋葱,几片肉,一炒变出一个菜来,我很欣赏这种艺术。”台湾作家林文月也说过一句三毛意思差不多的话:“厨房里的事情,跟做学问没有什么区别。做出一道丰盛的菜肴,和写出一篇好的作品,一样有成就感。”相比于作家在厨房中追求艺术和学术的感觉,我们追求的首先是填饱肚子,其次是美味。为了达到目的,一般而言,厨房里的套路远大于艺术。只要度过把菜炒焦、切到手指,甚至烧穿锅底的初级阶段,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熟能生巧。就像《西游记》的小说原著始终不如电视剧的画面精彩,做饭这件事条理步骤说的再详细,都不能给人以最大的享受和满足,但仅仅把饭菜的照片或视频放出来,马上就有立竿见影的流口水效果。汪曾祺谈吃谈得再风趣生动,也不如《舌尖上的中国》来得色香味俱全。再说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看完之后的印象除了吴倩莲的脸蛋和归亚蕾的嗓音,完全就只剩郎雄在电影开始做饭的那段镜头,在煎、炸、蒸、炖、煮等各种招式中,能够感受到中国饮食和传统家庭文化的精细之处。当然,再光鲜的东西也不比不上吃到自己嘴里的。完全是因为自己太懒,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做饭,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会做饭与挣钱是独自存活于世必备的两项技能。生活可以过得粗糙一点,但是吃的一定不能。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体验中,口齿和脾胃被食物包裹的感觉大概是忙碌无趣的日子里最大的慰藉。在《忧伤是时候,到厨房去》的结尾,奈斯比太太在去世前的回光返照中终于清醒了过来,为自己对女儿造成的伤害道了歉,菲尔达生平最后一次给母亲喂了她最喜欢的甜点;马克开始准备在妻子去世后第一次邀请以往的朋友到家里做客,为此他从大清早就开始准备各种食材。别急着悲伤,在案板上切一切,淀粉里裹一裹,油锅里焯一焯,再回过头看看自己。当你在烟火气中一进一出,可能生活不经意间已经多了一些细小却奇妙的变化,正如伤口也在氤氲中得到了愈合。(叁)食物本为果腹之用,只是无情之物,但是在和日常生活结合之后,一饭一菜也关乎人间情义。三毛说:“夫妇生活总是在吃饭,其他时间便是去忙着赚吃饭的钱。”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就专门有一篇写做饭的文章,题目叫《沙漠中的饭店》。在这篇文章中,三毛写自己把母亲邮寄过来的粉丝、猪肉干和寿司做给荷西吃,搞了一个“中国饭店”。荷西搞不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三毛就骗他说粉丝是尼龙绳,猪肉片是喉片,海苔片是复写纸。荷西以前只知道吃牛排和炸薯条,后来居然就喜欢上了“中国饭店”,经常念叨着岳母寄来的菜好吃。为了恳求三毛用“中国饭店”来招待自己的大老板,“荷西含情脉脉地望了我一眼,婚后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样地望着我,使我受宠若惊。”台湾有位大学老师写了一部名叫《粥的历史》的小书。作者说自己对粥没有喜恶,只是选取粥来研究食物背后的生活经验、心态情感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比较起来,我觉得自己算是真心喜欢喝粥的那类人。北方称粥,在南方多叫做稀饭,我在北京吃过的粥不是稀得像米汤,就是过于浓稠,我总觉得还是在家乡吃到的稀饭恰到好处,夏天放一把绿豆或剁碎的青菜,冬天放一根切成小块的红薯或者一些花生米,然后看着它们在锅里翻滚地煮着。因为上大学后就很少在家,所以每次回家必然要吃上好几顿火锅。通常我会在吃火锅的最后要上一碗稀饭和泡菜,仿佛这样才算完成一顿火锅必备的仪式。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呆在家里吃一碗稀饭,再配上一盘凉粉或者凉拌折耳根。餐馆里的菜做的再好也会有烦腻的时候,唯独家里这一口稀饭可以喝一辈子。(肆)过去的TVB剧集里老是要在晚上煮面条,当然香港演员煮了这么多面条,多少也会出现令人感动的画面。比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刘嘉玲,每次和周星驰吵架,最后她都会轻轻讲一句:“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好不好?”不分富贵或贫贱,威风或者落魄,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绕不开一碗面。有人在影评里面写道:纵使你内心仍有一个山川湖海,到最后也都归于这么平淡而温暖的话:“我去给你煮碗面”。煮面这招在大陆荧屏上用的最好的是主持人汪涵。他说“做一碗面条何尝不是柔情”,在自己主持的节目里面做了很多次葱油拌面,还专门解释说这个做法是老婆教的,所以名字叫做“乐面”。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小说《厨房》写一个叫樱井美影的女孩子,在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后,只有在厨房里才能入睡。一个曾经受奶奶关照的男孩子田边雄一和他的变性人母亲收留了她,但之后雄一的变性人母亲也不幸离世。樱井美影离开了雄一家,找了新住处,开始向一个烹饪老师学习厨艺,和雄一保持了断断续续的联系。因为担心雄一会选择在独自旅游时选择自杀,美影在深更半夜打着出租车,带着猪排盖浇饭出现在雄一面前。依靠厨房入睡的美影和雄一走到了一起。把厨房当做避难所,还是要走回正常的生活之中。无论怎样,厨房和食物都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占据着很重的份量。虽然朋友圈越发的信息泛滥,但是小伙伴发的做饭和烘焙的照片仍算是碎片化信息中的一股清流。大概是这里面还有不加修饰的情感,有认真生活的味道。“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独自孤单变成了勇敢…一次次失去又重来…一直到故事给说完…”让人不丢失上进心的是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最终陪伴你度过漫长岁月的还是烟火气中的每日苟且。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马克的故事让我有勇气读完

伊斯坦布尔和纽约郊区的故事令人很绝望。女主角们也是无法获得爱的来源而结局悲惨吗 差点丧掉继续读的乐趣,还好,马克的故事好像一束光照进这本书,与另两位主角相比,马克更孤独,他应该是最受打击而无法自愈,相反,他从厨房里发现了新的乐趣,也幸运地碰到了新的朋友,而且可以以此进行社交与建立与朋友的关系,也许马克拥有幸福的仓库,之前克拉拉源源不断存进去的配额,在克拉拉离开后马克还能找到幸福的来源并发现意外的快乐。感谢马克的故事,有点纳闷,不都是女性更柔韧坚毅,可是结局都好惨,大概作者不希望她们受更多苦吧。

用一间厨房去抵抗悲伤

“原来在悲伤开始之前,我们没有人会知道它是怎么样的。” 我们可能做了充足的准备来迎接生命中骤然而降的灾难、死亡,然而当一切真正降临的时候除了无措、悲伤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要经过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疗伤,才能重新开始,继续生活。美国女作家琼•狄迪恩在《充满奇想的一年》里借由阅读、思考、回忆、写作来抵抗丈夫骤然离世和的悲恸和女儿突然病重沉睡不醒的无措,然后一点一点重建起自己的生活。土耳其作家爱诗乐•沛克所著的《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里讲述的三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则借由下厨房做食物来抵抗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变故。食物的慰藉帮纽约的莉莉亚在跟丈夫的捆绑与疏离的生活中找到一丝的解脱,帮伊斯坦布尔的菲达尔在照顾母亲的各种艰难的处境里寻到了一小块自由之处,帮巴黎的马克逐渐走出妻子突然去世的悲伤里。厨房这一小小的方寸之地,如作者所书:“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三座毫不相干的城市,三个素昧平生的人,三场挫败的人生,交织出这世间最细腻的悲欢百态。舒芙蕾是他们唯一的交汇点,买了同一本书,尝试着做这让人充满期待却又会让人难过的甜点。作者借由舒芙蕾来隐喻人生,脆弱却美味,充满挑战也充满失败,像是作者所说“最大的失望“。然而这就是人生的本质,我们早已经知道了终点,却还是要做垂死挣扎,当然有的人会挑战成功,最终看见彩虹,一如逐渐开始学会自己一个人生活的马克,一如与母亲最终和解的菲达尔。但更多的是失败的人,因为有太多的不可预知,一如终于下定决心想要摆脱现下艰难生活的莉莉亚,最终还是以死亡惨烈收尾。爱诗乐企图用三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来描绘这世界的丑态与美好。通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一场艰难的母子亲情,一个男人最悲伤的内心来书写人类的苦痛还有人性深处的弱点以及最隐秘的欲望。很成功,这种普通人的日常与内心,用一种平静、缓慢的笔调书写出来,克制,柔软却充满爆裂的伤痛。悲哀会毫无征兆地袭击读者的感官,甚至会不由自主地代入其中。我甚至一再思考,等到我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时面对这种中老年的生活、情感危机的时候会如何处理?或者说我最亲近的人会如何处理?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她让你窥探三段挫败的人生,然后对自己的人生陷入了思考,她看似不带一丝情感的去讲述,让人感觉到十足的冷漠,却又满怀温柔,把那些揉碎了的爱意与恨意都一一找到了包裹的外衣,用食物去化解悲痛与喜悦。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情境的描述,平静之中带着波澜,但是又让人觉得安慰。她写马克为去世的妻子找衣服时的悲伤:“他任凭眼泪掉下来,并在柔软的羊毛上干掉”。好像所有的悲伤都凝固在了这一滴眼泪上,但是却又被羊毛衫接纳包裹,最终消失不见。写莉莉亚每次看到舒芙蕾中央塌陷下去时的心境:“莉莉亚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正在一点点瓦解。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灵魂的中央依然会突然塌陷下去,而生活也会在四周散落成碎片。她的起起落落和这种传奇式的甜点没有多少区别。”莉莉亚的无奈、无措借由舒芙蕾表现出来,人与食物建立起最大的牵连,让人读来唏嘘不已。悲伤终究会过去。生活崩塌之后,还需要去重建生活。就像从来不懂社交不懂生活的马克终于从厨房里获得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就像菲达尔母亲去世之后她终于可以去迎接女儿孩子的降生。《阿尔刻提斯》里有一句话:“我告诉自己,我们活着的日子很短暂,死时候的岁月很长,可是活着很美好啊。“共勉。

厨房与爱

厨房与爱By南有嘉鱼提到厨房,百分之99.9的文艺青年都会想起万能青年旅店的歌:是谁来自山川湖海,都囿于厨房于爱。厨房这个地方能体现母性却不能体现妻性,母性带来大把的爱心,让一个女孩乐意悦纳自己,用事物纾解神经的压力。原谅我,对我来说,厨房是女人的另一间起居室,我总是把厨房和母亲,热腾腾的吃食联系在一起。我心中的厨房不是北欧风格的,而是有着油腻顶灯的中式厨房,锅碗瓢盆和瓶瓶罐罐合奏一曲“欢乐颂”。日本人对于食物的重视和感官的敏锐,使得他们貌似涌现了一批描写食物的荧幕佳作,其中以食物为载体刻画都市人悲欢离合的佳作不得不提到——《深夜食堂》。它每集以食物为线索,以疤脸老板的视角看来往食客的悲欢离合,不变的是深夜里永远热气腾腾的食材。还有一部《大川端侦探社》,看起来似乎和食物没什么关系,但其中有一个帮派大哥老之将至,派众人寻寻觅觅许久的竟然是少年时期偶然吃到的一碗云吞。看来,人们对食物的追求,或许是对昔日逝去情感的追忆呢!酸苦甘及辛咸,我们的舌头能尝出的就是这五种口味,很单调么,你错了。伟大的川菜厨子发明了麻辣口,更伟大的粽子师傅发明出了咸鲜口。食物的搭配带来了味道的重叠,无数中新感觉在舌尖盈次,而这些让你或喜爱或嫌弃的口感背后常常藏了一段封藏的感情,一段与人相交的往事。太阳底下永远没有新鲜事,这本《伤心的时候到厨房去》,也不例外。故事就直接设置在了厨房,三段与味蕾有关,与失意有关的故事设置在三个城市,写尽味觉与情感密不可分的联系,本书试图回答:如何在生活崩塌之后,重建一个生活?人们如何于绝望之时重获力量?答案当然是厨房啦。而且主人公在厨房所做的还是比“少女的酥胸”还挑逗味蕾的舒芙蕾。不是普鲁斯特喜爱的马芙琳,而是敦敦实实的舒芙蕾。这是一种笔者没吃过的食物。百度百科说它是一种源自法国的烹饪方法。这种特殊的厨艺方法,主要材料包括蛋黄及不同配料拌入经打匀后的蛋白,经烘焙质轻而蓬松。Soufflé一字来自法语中一个动词souffler的过去分词,意思是“使充气”或简单地指“蓬松地胀起来”,据说,这种烹饪方法在中世纪便出现了,厨师们特地运用了蛋白变化出这种虚无的美食,并用尽心思让它送到客人面前。烤好的舒芙蕾要分秒必争地品尝,否则会很快“漏气”,一般在20到30分钟之后会完全塌陷。分秒必争?是不是很熟悉,除了秒杀的聚划算,誓师大会的豪言壮语,这个词仿佛还能用在爱情上。就是这一秒,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在宇宙的洪荒中突然遇上了,磁铁般不分离,彼此到白首,这才是爱情。可是啊,现实没这么简单,这不我们的主人公与丈夫的疏离与捆绑,和母亲的仇恨捆绑,丧妻后的心碎与无措,每个都是情感中的“问题”儿童。而作者乐于让我们看见的是人们通过舒芙蕾这个精巧的小东西感悟到一些什么,慰藉心灵上的空虚,填补失败的阴霾。这若是拍成电影,想必大有人来买账。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小小的食物能承载情感的潮起潮落,简简单单的厨房能作为心灵的栖息地,从这点来看啊,现代人的心灵是多么的焦灼啊,笔者也焦灼,所以依恋打开烤箱时香气溢满全身的充盈并有些变态地喜欢火锅底料黏在头发上的涩涩的感觉。美食不但拯救了我们呢的胃还拯救了我们的灵魂,天哪,倘若我能学成,定会给美食谱写一曲赞美歌。

少忧伤一点点,去做个舒芙蕾蛋糕吧

我想很多的时候,人们是因为这个标题而选择拿起这本书的吧,人们生活在这个充满吸引又常常让人无奈的世界里,忧伤一定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面对忧伤,有的人会选择倾诉,有的人会选择酩酊大醉,有的人或许会选择痛哭一场,无论是何种方式,在这个人人都需要发泄的时代,不论消极或积极,能够缓解忧伤就是好的吧。而书中用“到厨房去”的方式去缓解疼痛,至少对我而言有一些新奇,常常自予现代人,觉得做饭是件让人觉得很浪费时间的事情,所以真的有些好奇,这个办法是不是真的很有效,文中几个主人公,分别经历着对他们而言,人生很痛苦的一个时段,慢慢的他们在厨房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乐趣,整个文章缓慢而又悠扬的叙述着几位主人公的生活,那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家长里短的事情,却也道尽了人生百态,用优雅的不疾不徐的方式展现了一场场的悲剧,没有歇斯底里,像是一个旁观者冷静的叙述着三个悲剧人物如何体验痛苦,如何接受,从那么安静的叙述中,让人感受那种痛苦,反而觉得作者有些冷漠,可以那么平静的优雅的叙述悲伤的故事,亮点却在于在厨房中,三个人意外的发现了舒芙蕾蛋糕,通过不断的试错制作,将三个在不同国家毫不相干的人似乎联系到了一起,让人又一种又痛苦又美的感觉。于是也想有一天,也许很痛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去试试做一个舒芙蕾蛋糕呢。整体故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结尾似乎有一些仓促,至少莉莉亚的结局,让我感到有一些小小的失望,本以为她会通过一些方式获得更多的关爱,得到丈夫的理解,可能有了回到菲利宾的期盼,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好的安慰,更多的也许不要也罢。这是一本会引发人很多思考的好书,比如人生来就要感受疾苦,比如痛苦更容易被人记住,比如幸福一定不能依靠别人给予。最后的最后,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在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是可以得到微暖的地方吧。

我不想变老

读的时候很难不对比三个主人公谁更惨一些,一开始觉得马克最惨,然后是菲尔达,最后还是觉得莉莉娅这一生,实在是叫人悲伤。这样的平行叙述三段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根据《达洛维夫人》改编的电影《时时刻刻》。下午吃过饭,来到万邦接着读这本,上次只看到chapter 1,因为一直记录在豆瓣的想读list,所以不论刮风下雨都要来把它读完,更何况今天天气格外好呢。6月份去了土耳其,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时,以为书里会用足够多的笔墨去描述土国美食,没想到是三段故事平行展开,伊斯坦布尔的菲尔达,巴黎的马克,纽约的菲律宾人莉莉娅,空间上的距离因为一本制作舒芙蕾的美食书籍而弥合,三人都不同程度的在烹饪这件事的操作上获得慰藉。马克的故事最典型,丧妻的孤僻艺术家,除了后来的萨宾娜,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朋友(我认为在画廊打工的那个小哥不算),妻子的离去将从不下厨的他丢进一个深渊,好在他拉着厨房这跟绳索一点点爬上来,完整了自我拯救。菲尔达的母亲真是自带声效啊,不由得让我想起家里那些悲观的长辈,永远都是在抱怨自己生活里的种种,就是中了一千万他都得操心花不完咋办啊杂交这么多税啊。好在她有一个既是朋友又是亲人的女儿,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她能吃~~哈哈哈最后是莉莉娅,我多希望她最后能回到菲律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