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
ISBN:9787204041312
作者:杨圣敏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给我们介绍黄河文化的服饰方面的独特文化,是我们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绪论
上篇高原民族服饰(黄河上游)
第一章藏族服饰
第一节多变的高原与多变的服饰
第二节多彩的文化与多彩的服饰
第三节共同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典型的藏族服饰
一、藏袍
二、藏族头饰与藏靴
三、妇女的帮垫与氆氇
四、地区类型
第二章撒拉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一、妇女眼饰
二、男子服饰
三、撒拉族刺绣工艺
第三章保安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一、古老的传统服饰
二、男子服饰
三、妇女服饰
四、保安刀
第四章东乡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第五章土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一、男子服饰
二、妇女服饰
三、头饰与发型
四、婚丧服饰
第六章裕固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一、男子服饰
二、妇女服饰
三、戴头面
四、裕固族婚俗奇趣
第七章回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中篇草原民族服饰(黄河中上游)
第一章满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满族的典型服饰
一、马蹄袖和红缨帽
二、妇女服饰
第二章蒙古族服饰
第一节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典型服饰
一、蒙古袍
二、坎肩
三、蒙古靴
四、头饰
五、服饰之变异
六、腰间饰品
七、摔跤服
八、色彩与文绣
下篇中原民族服饰(黄河中下游)
第一章中原文化的特点
第一节不同环境中的命运
第二节大陆农业文化
第三节文化与社会的特点
第二章中原的气候、纺织业与衣料
第一节温和的中原气候
第二节麻葛为主兼用丝绸
第三节丝绸业大发展时期
第四节棉布的普及
第三章汉族民间服饰
第一节民间服饰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典型民间服饰
一、男子服饰
二、妇女服饰
第四章历代官服
第一节帝王服饰
一、周代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
四、隋唐
五、宋代
六、辽、金、元
七、明代
八、清代
第二节后妃及命妇服饰
一、周代六服
二、汉代深衣
三、魏晋及南北朝的假髻步摇
四、隋唐
五、宋代
六、辽、金、元
七、明代
八、清代
后记

编辑推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给我们介绍黄河文化的服饰方面的独特文化,是我们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三振兴黄河文化,再造黄河辉煌                    柴泽民    《黄河文化丛书》的出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总编约我写序,我乐于接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黄河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人们赞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虽然近年来,考古学的许多发现——从龙的形象到文字,从城堡到青铜器等等文化遗迹,都大大超出了黄河流域的地理范围,说明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不仅没有降低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反而加重了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为考古的新发现,要求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文化和其它流域文化——例如长江流域文化、辽河流域文化的交互影响和融合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意义。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历史上还曾经流过河北、天津、安徽、江苏三省一市。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黄河文化包括了齐鲁(山东)、巴蜀(四川)、秦陇(陕西、甘肃)、三晋(山西)、中原(河南)文化以及蒙、藏、回少数民族文化。每一个文化区域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周礼所代表的华夏正统文化,在鲁国得到完善的保存和发展,对周礼的开发和弘扬,产生了孔子儒家学派,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齐国则是诸子并立,兼则百家。著名的“下学宫”,热烈自由的学术争鸣,为齐鲁文化互相融通创造了条件,儒家大师荀子、孟子都到齐国游学,在传播正宗儒学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了道、法、阴阳等百家的思想,使原始儒学更加丰富博大,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巴蜀地区已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举世闻名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充分表现了为了打通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蜀人的惊人毅力和聪明才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秦人的祖先,原是流动于黄河下游地区的游牧部落,经过五百余年的奋斗,利用渭河流域的优良条件,学习周“余民”(周“余民”为周王赐给秦的地区居民,他们是从事农业劳动的)的农耕经验,变落后的游牧经济为农业经济。春秋前期,秦已大量使用铁器,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秦都咸阳,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城、小城、大城、街市、作坊……样样齐备,陵墓更为壮观。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晋是法家的主要发源地。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产生于春秋末期的郑、晋两国,而晋国的影响最大。韩国的思想家韩非,集中战国法家理论的大成,在先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春秋战国时,三晋是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产生了像苏秦、张仪等显赫一时的纵横家。著名的赵武灵王,为了增强军事实力以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种种阻力,决心仿效北方游牧民族,改“博衣大带”的华夏服饰为上衣下挎的“胡服”,废除战车,改学骑射,史称“胡服骑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精神,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华夏文化和胡族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中华文化获得了开放的生机,是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    以上事例说明,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确实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今天不仅要继续研究黄河文化,开发黄河文化,而且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专家们认力,从经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东、中、西部虽然差异显著,但从资源条件看,情况却是另一种样子。从经济意义讲,我国东、中、西部劳动力资源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就自然资源来看,东、西部的比较,正好是:资金存量和技术要素大体是东高西低,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自然资源则是西丰东贫,大体是由东向西递增。以矿产资源为例,按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计算,西部占全国的49.3%,中部占全国的35.2%,东部占全国的15.5%。这种情况,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就总体而言,可以说也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考虑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因素,必须根据西部不同的地区特色与民族特色,选择多元发展模式,在发展中保障西部少数民族的利益。西部地区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多民族的共同繁荣。    西部少数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他们保留和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宗教典籍,以及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建筑,他们的风土人情、特殊的生活习俗与他们生活其中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西部人文资源中的巨大旅游资源,被西部独特多姿的人文景观(民族、宗教、民俗等等)与自然景观所吸引的观光、旅游、探险、科学考察,都将可能促进西部地区无烟工业的发展。    总之,无论是黄河文化的发展,还是黄河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尽快地去努力探索、努力研究。……

章节摘录

书摘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撒拉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据1990年的统计,撒拉族仅有87697人。人口虽少,撒拉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服饰文化。这些特点主要来自于他们独特的历史,也来自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环境。    七百年前,他们的祖先跋山涉水,穿越沙漠,自中亚草原万里迢迢向东迁徙,来到了黄河沿岸——今青海省循化县。环境的改变和七百年黄河水的哺育,使撒拉人由一个游牧民族演变为一个以农为主、兼营牧业的民族。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新的环境与气候,他们逐渐改变了自己游牧人的服饰特点,较多地借鉴了当地农业民族的服装样式。但祖先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仍牢牢记在心里,因此在服饰上也就使他们表现出许多与当地其他农业民族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  历史与环境的变迁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在汉文史书中,元朝时就开始出现了关于他们的记载。当时记为“撒剌”。明朝时记为“沙剌”、“沙剌簇”、“撤兰回回”。清朝时记为“萨拉”、“萨拉儿”、“撒拉尔”、“撒剌”、“撒拉回”、“循化回”和“番回”等。在明、清两代的称谓中,多少反映出撒拉族与回族和藏族之间较密切的关系。1954年,他们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语组,与中亚土库曼和撒马尔罕的乌孜别克人的语言相近。由于与汉族、回族和藏族长期相处,互相学习,撒拉族在经济和文化上受到这几个兄弟民族的很多影响,例如,在撒拉语中有很多汉语和藏语的借词,并且有很多撒拉人会讲汉语和藏语。由于与回族同样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撒拉族和回族人的日常用语中,同样掺杂着许多阿拉伯和波斯语词汇。另外,撒拉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广大群众一直用汉文作为书面交际工具,这也使他们受到汉族文化的很多影响。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祖先原居于中亚撒马尔罕。元代,撒拉人从中亚东迁。自那以后,他们就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少数散居在青海省的西宁市、黄南、海西、海北、海南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一带。    撒拉族聚居的这三个地区——循化、化隆和积石山都在黄河沿岸,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循化县是撒拉族最集中的聚居地,也是他们从中亚东迁后最先落脚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大西北的干燥季节风相对来说不易侵入。黄河从古什群峡谷滚滚而来,横贯自治县北部,于积石峡滔滔向东流出县境。这里山势平衍,山谷纵横,坡多草多,有良好的天然牧场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在青海省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县境东北的孟达森林,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一向被誉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自古就有这样的传说:“禹劈积石,导黄河。”也就是说,四千多年前,大禹曾率众在此劈开积石山,疏导黄河流水。据说在孟达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交界处的峡谷里,至今还残留着大禹劈山导河的遗迹。祖先们改造山河的壮举,至今还造福着后代。千百年来,浩荡不竭的黄河流水,像乳汁一样哺育着当地的各族人民。在这个农牧皆宜的环境中,人们开垦农田,放牧牛羊,世代繁衍并创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然而,尽管黄河水滔滔不息自身边流过,撒拉人却无力引黄河水浇灌农田。干百年来,他们的小块农田都是靠雨水灌溉,常遭旱灾。因此当地又被称为“干循化”,为了补充粮食生产的不足,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各处山坡草滩放牧小群的牛羊。于是他们就成为一个以农为主、兼营牧业的民族,解放以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撒拉族人民组织起来,兴建了多处水库、灌渠和发电站等水利工程,实现了昔日引黄河水灌溉的梦想,改变丫“黄河流水岸上旱,祖祖辈辈遭灾难”的状况,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了,撒拉人的服饰和文化也更多地体现出农业民族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的汉文史书中,都将嘉峪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将西域那些高鼻深目、胡须浓重的民族称为“胡人”,在公元13世纪以前,撒拉人的祖先,就是这样一个西域的胡人部落。    几百年来。在撒拉族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其族源的传说。这些传说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在中亚的撒马尔罕地方,有一个叫撤鲁尔的游牧部落。部落中有兄弟二人,兄叫尕勒莽,弟叫阿合莽。他们为人正派,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而当地统治者却嫉恨他们,对他们进行诬陷迫害,在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遂率领同族18人,牵了一匹驮着一部手抄(古兰经'的骆驼,带了一壶故乡水和一碗土,一把“一格士阿里发”(红青稞)种籽、一把“阿里毫里撒”(白麦子)种籽、核桃和秤踏上了漫长而艰险的征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寻找理想的乐土,尕勒莽离开故乡后,又有45个同情者跟随而来。尕勒莽他们翻过白雪皑皑的天山,越过无边无际的沙漠,长途跋涉,进入嘉峪关,最后辗转到达甘肃夏河的甘家滩,随后的45人则是经天山南麓进入青海,又沿青海朝南岸东行,经过干辛万苦到达青海贵德的圆珠沟(现属贵德县),其中有10个人因太劳累就留在了当地.其余的人继续往前走,终于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相遇。他们万分欣喜,因为人多了,就增加了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可是.他们此时还没有找到与家乡水土一样的地方,理想中的乐土在何方?新的家乡在何处呢?    一天,他们进入循化境内,越过盂达山,登上乌土斯山,天渐渐黑了.在苍茫中骆驼走失了,大家便点起火把在山上寻找.此后,他们就把这个山坡叫‘奥特贝那赫”(意“火坡’),而将山下的庄子称为.奥特贝那赫庄”(意‘火庄”)当他们找到街子东面的沙子坡时天已破晓,因此后人称沙子坡为“唐左提’(意“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溪流纵横,黄河奔腾,山川秀丽,是一块好地方.下了山坡后他们发现了一眼清泉,走失的骆驼就卧在泉头一动不动,已化为白石。一股泉水从它的嘴里喷出来,涓涓细水流向远方。人们立即把家乡带来的水和土与当地的水土量一量,不轻不重完全一样,久经坎坷的人们无比兴奋,乐土找到了,落脚点就在此处。    这一民间传说使一代又一代的撒拉人从中追溯了自己民族的过去。素来为撒拉人所喜闻乐道,家喻户晓。任何一位撒拉入都能简略地述说这个传说中有关的情节。……


 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