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中文版)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11012067
作者:赵启光等

后记

2010年的秋天,赵启光教授带领他在卡尔顿学院的美国学生,踏上了中国的国土,开始了一段美妙的学习之旅。多年来,这一项目已成为卡尔顿学院亚洲语言文学系的一个传统——跟随赵启光教授来到中国,学习中国语言,体验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增进中关两国学生的相互理解,进而促进中关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有幸的是,在2010年的秋天,赵启光教授和学生们从北京、天津开始,由北向南,在第一阶段教学工作和一个小假期结束后,大家最终相聚于上海,来到了同济大学,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教学工作。    作为赵教授同济大学的助手,我们荣幸地参与到这一项目中。在此期间,我们与这群可爱的朝气蓬勃的美国学生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美国学生的汉语语言基础扎实,每当他们在校园里用流利的中文与中国学生们交流时,也总能引起旁人频频侧目。可以说,校园内,校园外,这些可爱的学生们所到之处,都能带来欢声笑语。    2010年恰逢上海世博年。我们在学习之余,曾两次组织学生们游览世博会。而学生们对于世博会的热情也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游览世博会。此外,在教学活动进行期间,跟随赵启光教授,我们的课堂搬到了上海博物馆,搬到了中共一大会址,赵教授生动地为学生们讲解了一堂又一堂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的课。令人惊叹的是,尽管赵教授此前长期在美国工作生活,但他身上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中国文人的气息。他精通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会写诗赋词,更重要的是,他善于糅合中关两国教育教学中各自的优点,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循循善诱,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我们中国教育工作者也是极大的启发。    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跟随赵教授和学生们,一起游览了黄山、苏杭等地。一路上学生们欣赏美景,同时摄影、思考并记录下所观所想,加上此前在学习期间学生们课堂内外的各种评论,以及赵教授撰写的极具启发意义的一篇篇文章,便构成了本书。与赵教授编写本书时的心情一样,我们作为译者,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也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出许多我们项目中有趣的场景。当读到这些看似稚气未脱的美国学生们写下的意义深邃的文章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美国学生们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0年“卡尔顿一同济”项目的顺利举行,离不开同济大学从上到下对这一项目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向所有帮助过,或为我们项目工作过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感谢。最后,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得到魏颖卓、杨阳(排名不分前后)两位同学的协助,也在此向她们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本书围绕美国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及相机所捕捉到的中国画面而展开,内容涵盖文化、经济、社会等,我们跟随这24位现代“马克•波罗”,来一次震撼人心的中国发现之旅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
第二章 当古老辉煌遭遇现实
第三章 儒家与道家:谁能引领中国?
第四章 GDP是一切吗?
第五章 中国文化能走向繁荣吗?
……

编辑推荐

《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中文版)》是一本适合国内外读者阅读的纪实性、随笔性质的“民间外交”文学作品。

前言

卡尔顿学院是坐落于明尼苏达州诺斯菲尔德小镇上的一所文理学院,我于1987年起在该校任教,并创办了中文系。这里的冬季闻名遐迩,四周环绕着上万个美不胜收的冰冻湖,我正是由此间生发了要带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念头。在过去的岁月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国正发展为工业的引擎。与此同时,我儿时记忆中的那个中国一去不复返了,这使我更迫不及待地,想在还能依稀辨认出昔日祖国的容貌,并对其稍作阐释之时,带领我的外国学生们踏上中国的土地。由于我是当时卡尔顿学院唯一的中文教授,学校周边也没有中国人,因此在第一学期末,我与学生们开玩笑说,我并不是在教中文,而是在教一种我自创的语言。我告诉他们,只有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才能证明他们学习了中文。有几个学生说他们更乐意学我自创的语言,我告诉他们那他们就要大失所望了。    这个玩笑一开就是五年。1992年,我终于带领我的学生们实现了首次中国之行。此后,我频繁地带领美国学生来华。每次旅途伊始,我都梦想着用学生的文字和图片总结我们的经历。然而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总是使这个梦想无法成真。终于在2010年,我再次鼓起勇气开始这项工作,有幸遇到了一群热情高涨,并有意愿投身于我梦想的学生们。特别是我的得力研究助手施凯宁(KathrvnSchmidt),她协助我收集并编辑了学生的照片和文稿,可以说,本书是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由于一些学生的中文记录多于英文记录(本书的原稿为英文,译者注),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文字在本书中收入的较少。尽管本书的内容主要是一次旅行的记录,以及我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评论,但它代表了我们的项目20年来总结的经验和探索。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万物皆流,无物常在。”中国在改变,来华的学生团体也在变,但是于我而言,这是两股交汇于同一处的绵延水流。这些似曾相似的地点,这些崭新的面孔,这两股交汇的河流碰撞出四溅的水花,让我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本书就好比是从明尼苏达州零下40度的水桶中溅出的一朵结冰的水花。愿本书能保留世界发展史中的小插曲。    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张张面容,和双脚踏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就会想起我们共同经历过的有趣且发人深省的事情,以及我们携手应对过的挑战。我出生在中国,但在过去30年中主要在美国生活。每当我回到祖国,就有重温岁月的感觉。所以当我在自己的祖国看到我的学生时,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我也为学生们的远见卓识着迷。无论你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这些评论和观点都会让你感到兴趣十足,因为他们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人们总是对马可·波罗怀有崇敬之情,将他视作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但他的后来者也是可圈可点的,他们视角的新鲜感毫不逊色于前人,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不乏严峻,他们的论断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这里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这24位“现代马可·波罗”的所观所感。    2010年,我第10次带领着我的美国学生奔赴中国学习汉语,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这扇窗看中国人的灵魂。2010年秋天,我们从北京出发,随后到达我的故乡天津,接着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探索,最终在上海会合。我们在这个西方气息浓郁的城市度过了大部分时间,此行的特别之处是我们与同济大学新建立的合作关系,以及当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课程结束后,我们一行人花了一周的时间游览了一些中国(绝非全部)最美丽的景点。    项目期间,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大量学习中文,同时,中国文化、太极、武术、烹饪、绘画、书法的课程及文化探索作业,也进一步补充了学生们的语言知识。本书在学期末编辑而成,是一部作品合集,内容围绕着学生们所关心的话题以及相机所捕捉到的画面而展开。    在我看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一大途径是相互介绍各自的民族。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跨文化交流的成功,许多误解都源自于思想的投影。人们常常会想象其他文化是什么样的,其他人在想些什么,而我的工作就是带领我的学生来中国。首先,这将有助于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并纠正他们对中国的先入之见。以往,他们中有许多人总期待能看到很多茶馆和宝塔,然而这些学生如今却深感失望,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异常迅猛。但中国人很容易就忽视了这些看法,因为同美国人一样,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正如中国诗人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外国学生从书本和电影中已经对中国有所了解——这些媒介确实反映了中国颇为重要的方方面面。然而他们的亲眼所见却没能完全与他们的希望或期待相符。他们感到失望,倒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中国,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爱之太切。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去古更新,这样做,真的值得吗?说来也有意思,这些美国年轻人的声音,好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回声,它漂洋过海,穿越时空,又回到中国。这些当代美国人,就像一块“传声板”,讲述着中国正在遗失的古老文明。    另一些学生则将中国想象成一个了解西方思想、了解资本主义模式的共产主义国家。他们同样也感到失望,因为中国的现实与红色共产主义并不相符。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混合型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快速发展的大国。他们发现中美两国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但他们也为双边紧张的政治环境深感担忧。他们对中国人怀有美好祝福,他们希望中国人既快乐又健康。由于他们来中国只有短短10周,他们看不见中国10个月或10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他们看见过那时的中国,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中国在发展成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很多。    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中国过去的画面。当我带着外国学生去餐厅吃饭,我们围绕餐桌坐定后,我便想起我小时候饭店前总是排着长龙队,或是拿着粮票去换面粉的情景。如果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前进了这么多,那么他还能走得更远,最重要的莫过于不要走错了方向,且能克服前进途中的艰难险阻。而保持正确的方法即听取人民的意见。    我们的项目将普通话教学与历史及现代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夯实了这些聪明且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基础。但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24名学生,而是240万名学生的参与。纵观历史,每当一个超级大国崛起之时,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从古罗马到前苏联,从德国到日本,以往的超级大国都以怀疑的眼光瞅着新兴国家。在美国发展成为超级大国以后,他也总是在东西方两侧怀疑地观望着可能冉冉升起的新兴国家。    从历史上看,美国先是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驱逐出了美洲,随后德国曾两次上升为世界大国。接着,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崭露头角,他们先是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后又于上世纪80年代买下了帝国大厦。而前苏联的红色旗帜曾屹立于白令海峡的另一侧,赫鲁晓夫曾立誓要埋葬美利坚。    现在,轮到中国崭露头角了。这一次,中国不再像19世10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他们看见过那时的中国,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中国在发展成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很多。    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中国过去的画面。当我带着外国学生去餐厅吃饭,我们围绕餐桌坐定后,我便想起我小时候饭店前总是排着长龙队,或是拿着粮票去换面粉的情景。如果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前进了这么多,那么他还能走得更远,最重要的莫过于不要走错了方向,且能克服前进途中的艰难险阻。而保持正确的方法即听取人民的意见。    我们的项目将普通话教学与历史及现代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夯实了这些聪明且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基础。但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24名学生,而是240万名学生的参与。纵观历史,每当一个超级大国崛起之时,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从古罗马到前苏联,从德国到日本,以往的超级大国都以怀疑的眼光瞅着新兴国家。在美国发展成为超级大国以后,他也总是在东西方两侧怀疑地观望着可能冉冉升起的新兴国家。    从历史上看,美国先是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驱逐出了美洲,随后德国曾两次上升为世界大国。接着,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崭露头角,他们先是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后又于上世纪80年代买下了帝国大厦。而前苏联的红色旗帜曾屹立于白令海峡的另一侧,赫鲁晓夫曾立誓要埋葬关利坚。    现在,轮到中国崭露头角了。这一次,中国不再像19世纪时那样,因为受到军事威胁或输出贫穷的劳工而吸引世界的注意力。在过去,美国让中国劳工建造铁路,却禁止他们的妻子参与其中并赶走她们,还通过了排外移民法。1882年,种族主义达到顶峰,美国颁布《1882年排华法案》,禁止中国劳工的输入,以缓和国内劳工市场的竞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联合抗日时,美国才废除了这一法案。这一次,中国先是带来了价格低廉的产品,美国沃尔玛超市、凯马特及塔吉特百货满是中国产的鞋,半导体收音机和T恤(尽管一架波音747飞机相当于8亿件T恤)。后来,他们开始出口更高级的产品,包括电脑组件、儿童玩具及移动电话。现如今,中国人还持有超过一万亿的美国长期国债。    相比之下,美国人沉溺于消费。他们不断花费不属于他们的钱,来购买那些他们不生产的产品。而中国人则忙于节俭,所以他们能存下债务人印出来的钞票。这就好比是一支足球队对阵另一支同时也是裁判的队伍一般。我不知道双方谁更顽强,但中美之间显然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双方彼此依赖。当德、英、日、美参战时,他们至少是为各自的利益而战。而当中美维系着这样一对奇怪的关系时,我们很难想象中美双方开战会怎样,很难想象美国会轰炸一个为其源源不断供应商品的国家,也很难想象中国人会轰炸他们自己的债务人,摧毁自己的财富。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存可能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很有可能这一次将会出现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依存的现象。    但要注意的是,普通百姓不是经济学家,政客们也并非总能保持头脑清醒。对一部分美国人而言,中国的崛起和德、日、前苏联的崛起时造成的威胁相当。中国的武器不是德国的U型潜水艇,大英帝国的航空母舰,也不是前苏联的米格21战机,而是人民币或网络黑客。但这一次,中国的崛起却未必会像以往崛起的大国一般。    中美两国相互依存,却又都不了解对方。他们就像两个互相揪着头发扭打的孩童,最终双双滚下悬崖。我们会问,中国是否同以往的其他国家一样会对美国霸权造成威胁?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类似的焦虑同样存在。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就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本国的利益,向西方大国屈服。俄国强占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杀戮了数千万中国人;势均力敌的朝鲜战争则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在许多中国人眼里,美国试图包围中国,并很可能大举入侵。    与其他国家一样,阴谋论在中国也同样盛行。玛雅人无需告诉我们世界将要灭亡——如果美国拖欠债务将会发生什么?在中国,有许多人都模糊地将美国与沙皇俄国及军国主义日本视为一体。在一些中国人的眼里,“外国人”或者说“老外”都是一样的。怎样才能治愈这种相互间的怀疑呢?答案就是:相互理解。相互理解要从年轻人和文化交流抓起。    事实上,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根深蒂固的怨恨。美国是第一个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的赔款偿还给中国的国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指示将那笔经费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美国飞虎队,即美国三军志愿军在二战时期援助了中国,并利用新战术帮助中国打赢了日本人。    另一方面,中国为美国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世纪兴建州际铁路到20世纪晚期开始为美国提供产品。问题是,尽管中美两国人民有着历史渊源,又有着现在的经济联系,可他们却不能合理地看待彼此。数据、资本、商品和电影间的流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人员流通。正因如此,我将美国学生带到中国,向中国人民展示出普通美国人民的面貌,这样中国人就会明白并非每个美国人都是比尔·盖茨、巴拉克·奥巴马、汤姆·克鲁斯或是温弗瑞。与此同时,这些美国学生也会了解中国,并向美国展示中国,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孔夫子或成龙,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比姚明矮。    尽管有一些观点并不精准贴切,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仍旧多过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我将这个现象称之为文化赤字。实际上,早在2000年我就提出了“文化交流逆差”这一中文习语。现在,这一短语常常被学者和官员们提起。中国实现了商品贸易顺差,却出现了文化出口逆差。2009-2010年间,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10万,而在华的美国留学生却只有13,000人。我深信,建造一座横跨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是我的使命,而消除文化交流逆差对于实现桥梁的双向交通至关重要。当我看见我们的美国学生在中国的教室里学习,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攀登中国的名山时,我就看见了这种逆差正在缩小。

内容概要

赵启光生于北京,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美文学硕士学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卡尔顿学院终身教授,同时兼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等。
他开创了美国卡尔顿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部,一直从事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以及道家哲学等的教授工作。近三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并成批地将美国学生带回国内交流学习,极大地促成了中美文化的双向交流。
其中文著作有《古道新理——赵启光话讲老子》、《老子的智慧》、《世路心程》、《客舟听雨》、《康拉德小说选》等;英文著作有《中西方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 East and West)、《无为无不为》(Do Nothing and Do Everything)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十一章拥抱文化交流 我被神秘中国深深吸引 两个月前,我与同学们离开了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告别了美国乡村的闲适生活,去往世界另一端的神秘国度——中国,在那开始了我们的游历和学习之旅。西方世界的眼睛早已密切观察到了中国近年来的崛起,并为其庞大的人口、极速的经济发展及与典型西方政治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政治制度感到惊讶。中国的崛起及其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现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激发了我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情。在中国学习的这段时间让我亲眼目睹这个特殊国度的神奇,也让我对于中国人民、经济、政治结构及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文/宁北农(Travis Norgaard) 对中国仍然一无所知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家人日常谈话的变化趋势。当我成长为一个少年时,饭后甜点吃什么已不重要,关于良好学习习惯讨论的比例大大增加。现在,我正处于大学中期的学习阶段,我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或者可能的工作机会是我们餐桌上最重要的议题。就像在我是小孩时饼干总被提及一样,现在,家庭谈话内容频频涉及中国。所以,当我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开始我的留学旅行时,我仍感到奇怪——作为一个中上阶层家庭的孩子,即使家里经常说起中国,但我对在中国生活的情景仍然一无所知。在飞机上我意识到,家人谈话时聊起的中国仅仅局限于谈论中国是个经济工厂,以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为一个人带来的回报会是多少。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且大多都是真实的,然而,想着这些问题并没有缓解长达14个小时飞机之旅的不舒适感。 直到我抵达北京与同学汇合时,我的心绪才平静下来,因为我发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对在中国的日常生活毫无头绪的人,尽管我们自认为美国媒体对其经济和政府的介绍已让我们“熟读”了中国。短短几天的旅行使我意识到,大部分美国人除了知晓中国的经济机遇外,对中国仍然一无所知。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这个事实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我要学习,至少花上与此行课内学习时间相当的时间来进行课外学习。


 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中文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外国学生眼中的中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