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章节试读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0806810
作者:济群法师
页数:224页

《在路上》的笔记-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根机

2013-01-01 08:17:23
念头都是引发烦恼的根源。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一切名利声色的本质, 才能不被它们所伤害。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2013-01-01 09:37:16
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实上,这一状况在教界极为普遍。其根源,正是在于对皈依修习的忽略所致。

如何依止善知识

2013-01-01 09:37:59
第一是净信为本。对于自己亲近的善知识必须具足信心,观德莫观失,切勿依自身情绪及立场随意评判。凡夫心是充满主观的,以这样的心观察世界,所见自然难以清净圆满。若不善于发现善知识功德,很可能会顺着凡夫习气寻其过失。如是,便无法对依止师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相应的,善知识所授教法也就无法对我们产生应有作用。 所以,《菩提道次第论》特别强调“视师如佛”,因为我们不会对佛陀生起寻过之心。“视师如佛”的重点,不在于师长是否具备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功德,而在于这种净信对修学有莫大帮助。

2013-01-01 09:38:20
第二是念恩生敬。在无尽生死中,我们所以能听闻佛法,种下善根,不曾离开善知识的教导之恩。不仅是今生的善知识,也包括过去生的善知识。若无善知识携手相扶,我们可能仍在三恶道沉沦。所以,应时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2013-01-01 09:38:28
第三是身口给侍,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善知识。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养最为殊胜,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亲近善知识的根本意义,是为了依照正确方法修行,直至解脱。 对于末法众生而言,福薄障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而经典浩如烟海,即使如此,尚不能穷尽佛法全部,是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无善知识的引领,如何于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这正是许多人修学多年却不得要领的原因所在。结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还是问题。此外,僧团难免龙蛇混杂。尽管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一切僧宝,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见和德行者。在这样的现实中,依止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作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确为修行捷径。

老僧常谈,还得谈

2013-01-01 09:38:54
作为出家人,一方面要通过对戒律的学习和行持培养僧格,在形象上具足威仪;一方面要从世俗习气中脱离出来,通过对皈依和发心的修习,将内心调整到修行频道。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2013-01-01 09:39:21
这种品质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断德、智德和悲德。所谓断德,即断除一切烦恼,这也是中级目标所成就的。所谓智德,即圆满一切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达宇宙真相的能力,是超越思维和理性的根本智慧。这种能力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只需要通过修行开发出来。所谓悲德,即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质,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无限的、平等无别的慈悲。这就需要发起菩提心,愿为众生拔苦与乐。具备这种愿望并付诸实践者,就是菩萨。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2013-01-01 09:40:04
佛法虽有众多的宗派、法门和经论,但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其中,都是以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为核心。首先从皈依开始起步,然后是正确发心和受持戒律。奠定基础之后,再掌握一宗正见,并通过止观将之落实到心行。

六根清净方为道

2013-01-01 09:40:32
“六根清净方为道”,在《瑜伽师地论》中,非常强调“护持根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中着手修行。

出家意味着什么

2013-01-01 09:41:08
如果我们拥有正念, 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是没有分别, 但心不会随之而动, 就不会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

2013-01-01 09:43:25
当我们体证无常,就不再有执著恒常带来的烦恼; 当我们体证无我,就不再有执著自我带来的痛苦。

2013-01-01 09:43:44
所谓三性,即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一是意识错误认识的境界,为遍计所执相;二是缘起显现的影像,为依他起相;三是诸法的真实相,为圆成实相。比如这张桌子,我们以为它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千真万确。但唯识宗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桌子,只是被我们认识加工过的桌子影像,和实际上的桌子并非一个东西。这种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现象的错误设定和执著。

具足万法的自性

2013-01-01 09:44:18
经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因为觉悟本体就具备无非、无乱、无痴的特点,倘能安住于此,还有什么不是道用,不是修行的呢?关于这一原理,六祖在《坛经》中还有很多开示,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等等。可见,无论持戒、修定,都离不开心的作用。

名言与真实

2013-01-01 09:44:53
缘起的世间很复杂,也就是经典中时常说到的“缘起甚深”。“缘起甚深”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世俗的层面,即生灭的层面;一是空性的层面,即寂灭的层面。作为我们凡夫来说,即使对于生灭层面的缘起,也很难真正的透视它,何况是缘起寂灭的层面?只有以佛法的智慧为指导,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被现象所迷惑。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

2013-01-01 09:45:31
解脱,就是解脱惑业,解脱痛苦, 解脱生死,解脱轮回,由此, 而能了无挂碍,得大自在。

带着觉察心做事

2013-01-01 09:47:14
禅修不是要修出什么外在结果,它所做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觉性,这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有欠缺。但这种觉性却被无始以来的妄念之流所遮蔽,想用短时间的禅修来截断众流,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让生活变得简单、清净。没有如法的生活,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天这个红尘滚滚的时代,我们简直是没希望的。

出离,是舍弃对轮回的执著

2013-01-01 09:47:35
凡夫心是充满是非、曲直、人我的, 相对佛法所说的平常,是极不平常的。 真正的平常,是来自觉悟本体的作用。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2013-01-01 09:48:04
《坛经》中,将禅宗修行归纳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大要领。 所谓无念,是说觉悟本体不以念头的方式出现,其作用为遍知。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即了知一切,映现一切。但这个无念的体和念头又是不相妨碍的。在修行之初,固然要平息念头。一旦体认无念之体后,不妨起心动念。此时,就可以念而无念,可以分别一切而无所执著,所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所谓无相,是说觉悟本体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出现。和无念同样,这种无相和有相也不是对立的。事实上,我们可以由相的当下去体认无相,因为它是超越一切相,而又显现一切相的。 所谓无住,是说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用,就像镜子一样,没有什么物体可以粘著其上。它只是如实地显现一切,不会对外境有美丑好恶的分别,也不会有贪恋或嗔恨的情绪,更不会选择或排斥什么,它接纳一切,却从不留恋什么。 禅宗的“平常心是道”,说的也是这个原理。所谓平常,并不是常人现前的心。因为凡夫心是充满是非、曲直、人我的,相对佛法所说的平常,是极不平常的。真正的平常,是来自觉悟本体的作用。

中心和重心的转移

2013-01-01 09:48:17
在付出的同时就在收获, 这种收获不在于他人的回报, 而是自身心理的改善。

2013-01-01 09:48:38
修行是一种正确的重复, 唯有质量加上数量, 才能在重复中巩固正念, 加强正念。

慈悲的广度、力度和纯度

2013-01-01 09:49:10
大乘佛教中,主要为我们提供了三个修习项目,由此成就慈悲的广度、力度和纯度。 一是广度,通过发起菩提心,使慈悲得到扩大。菩提心,是觉悟而又利他的心,不仅要自我觉悟,更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悟,究竟解除生命存在的一切痛苦。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是慈悲得以扩展的强劲动力。但我们内心还有种种其他愿望,怎样才能使菩提心不因干扰而模糊呢?这就需要受持菩提心戒,通过庄严的宣誓对此进行确认,使这一愿望真正成为生命的立足点。当我们像誓言中所说的那样,时时心系众生并尽力给予帮助时,心量就会逐渐打开,慈悲也会随之增长。 二是力度,通过修习菩提心,使慈悲得到强化。受持菩提心戒,只是在内心播下菩提种子。但面对无始以来的串习,这种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必须不断为之提供养分。一方面,是在座上修习菩提心仪轨,每天提醒自己,以“利益一切众生”为使命。另一方面,还要将这种愿望落实到生活中,带着这种愿望去做每件事。通过正确而又持续的修习,使慈悲种子茁壮成长,成为具有绝对优势的主导力量,成为想忘也忘不了的强烈意愿,成为不受任何外在影响左右的终极目标。 三是纯度,通过修习空性见,使慈悲得到升华。凡夫心是错综复杂的,所以,我们在长养慈悲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自我、贪执、嗔恨等不良心理。比如有些人是为了博得名声而利他,有些人则会因行善不得理解而心生怨恨,这都会障碍慈悲的成就。因为我执,而难以无限;因为爱憎,而难以平等。所以就需要修习空性见,认识到自我及外在世界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我们执以为真实的一切,只是自我的设定和颠倒妄想,并非客观世界的真相。如果我们具备这种认知,不良心理将失去依托基础,并在空性见的观照下挥发一空。当夹杂于慈悲中的杂质被逐一剔除,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广大而纯净无染的慈悲品质。

观自在,由观而自在

2013-01-01 09:49:23
当迷惑烦恼被观照所消融, 所瓦解,我们也就自在无碍了。

法门

2013-01-01 09:49:45
受戒不只是一个形式, 关键是在我们内心埋下向善的种子。 我们受声闻戒,是成就解脱的种子; 受菩萨戒,是成就菩提的种子。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2013-01-01 09:50:19
学佛首先要放下。放下之后,才能安住当下。 如果我们能静静地面对自己,和孤独相处, 在观照力的作用下,孤独就会消失, 它的能源就被收回到观照力中。

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

2013-01-01 09:50:41
心本来就是无限的, 只是要将那些有限的设定取消, 回复心的本然状态即可。

现世乐的未完待续

2013-01-01 09:50:58
我们的执著,使现世乐的本身也变成了痛苦。 因为贪著使我们纠缠于无止境的追逐中, 无法享受当下的自在。

多闻,多闻,还是多闻

2013-01-01 09:51:25
在我们的心路旅程上,有陷阱,有岔路,有关卡, 这就需要标明各种地形路况的详细地图, 需要安全性能良好的交通工具。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2013-01-01 09:51:37
力量完全不同。 因此, 我们当以精进勇猛之心闻法, 并持之以恒。

从选择到确定

2013-01-01 09:55:15
定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 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 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

心的训练——定

2013-01-01 09:55:30
修行不难也不易。看得太容易, 固然是不对,但也不必看得太难, 否则很容易被畏难情绪所障碍。

禅修训练你的觉察力

2013-01-01 09:55:55
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 觉察力和观照力。

不需要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

2013-01-01 09:56:13
解脱并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只要方法正确,不需要千里追寻,万里跋涉——当下即是。

2013-08-26 12:49:01
佛教将有情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这些生命形态也是由心念构成。比如畜生代表着愚痴的张扬,饿鬼代表着贪婪的张扬,阿修罗代表着斗争的张扬。六道如此,当下的现实也是如此。追求艺术的人,每天会想着艺术,在追求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执著,促使他进一步追求。经商的人、从政的人、做学问的人,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在路上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