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霾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52010827
作者:〔澳〕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自中世纪以来,伦敦城的空气就一直饱受煤烟污染。《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便讨论了中世纪以来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在17世纪初,伦敦便有了“雾都”的声誉。到了19世纪,雾甚至成了造访伦敦的游客们必看的“特色”景观。在1952年著名的大雾霾爆发之前,英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烟雾对人的健康影响。而对污染的治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直到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仍然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书中不仅有对伦敦空气污染、煤烟对环境影响的专业分析,还考察了雾霾对建筑、家居、艺术创作和时尚生活等的影响。作者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是国际权威的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化学教授,对伦敦空气污染有多年研究,他认为污染的治理不仅是化学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和法律监管。同时,他还是侦探小说的爱好者,这让《大雾霾》这本书兼具学术性和和趣味性,读来如惊悚小说般酣畅淋漓。

书籍目录

插图及其出处
表格目录
致谢
1 历史与早期空气污染
2 煤的崛起
3 伊夫林和他的圈子
4 空气污染对于烧煤的伦敦的影响
5 烟气减排
6 烟气与伦敦之雾
7 监控大气组成的变化
8 大雾霾及其后
注释书籍
索引

内容概要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Peter Brimblecombe)
澳大利亚著名大气化学家,国际著名大气环境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主编,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化学教授。


 大雾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雾都伦敦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云吞雾绕的烟囱一度被视为健康经济的代名词,甚至在人们意识到烟雾污染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后,还对它抱有特殊感情。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称之为“受人挚爱的烟气",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以“伦教常春藤”作比,画家梵高所绘的烟雾弥漫辅以明快色调,普通游客若是没赶上伦教的雾霾天,反而要抱怨不迭。理性看待雾霾固然重要,然而感性认识更能左右人与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大气化学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的著作《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系统地讲述了雾都伦敦的空气污染变化、对雾霾的研究及采取的措施。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雾霾的认知不断转变,但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报告的结果,还不得不兼顾社会经济现状和人们的情绪。除了前述对雾都浪漫气息的缱绻,烟雾还有许多象征:燃烧产生的烟气曾被认为能抵御瘴气,治愈疾病;二战前夕的大萧条,面对不再冒烟的工厂,失业的工人期盼着恢复生产的烟雾;壁炉作为家的中心,是好客与温暖的象征,非其他设施所能替代……再加上经济成本的考量,污染治理进程缓慢。相比之下,科学的证据却显得乏力。不同的呼声矛盾重重,有些迅速被更迭,有些治标不治本,有些会引发其它问题,本就饱受争议。譬如以无烟燃料替代普通海煤,其实只是将污染从使用地转移到生产地;把烟囱造得高耸入云,不过是把烟雾随风送去其它地区;立法约束工业燃煤,却忽略了家庭燃煤的比重。从前人们的焦点是肉眼看得见的烟雾,却发现,改变了烟雾颜色、监控了大颗粒,还有更令人着恼的不可见物;控制了氯化氢,还有二氧化硫;关注了二氧化碳,还有氮氧化物……正如第一个提出酸雨对建筑腐蚀作用的人,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叫人将信将疑,现在对雾霾乃至对环境的看法仍是见仁见智。生态环境是个太复杂的系统,造成影响的因素确乎能为各种观点提供论据。就连大多数民众共识的节能减排控制全球温室效应,也有观点认为,是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而非人类活动导致气候的变化。华裔瑞士气象学家许靖华的《气侯创造历史》力证此观点。正因为一种观点无法面面俱到,才应当以包容的心去挖掘真相、探索各种可能性。而以何种态度看待环境问题、在争议声中如何抉择,更是每个人都应当审慎对待的,毕竟我们的选择间接影响着环境。布林布尔科姆说:“人们将要面临的危险经常是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悲剧,但也是事实。当人们无法预测危险时,他们应该有尽可能迅速地对危险作出反应的意愿,这一点显然是重要的。”知其所以然只是个开端,生活态度才是持久的考验,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印象派画作中雾气氤氲的朦胧感美则美矣,远观欣赏犹可,终究不能替代新鲜的空气、健康的身体。——乙未年读彼得·布林布尔科姆《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
  •     莫奈名画《泰晤士河》19世纪后半叶的印象派画家常被誉为“光的诗人”,因为光源是他们画作的灵感之源。为了创作《泰晤士河》,法国人克劳德•莫奈有意选择在冬天前往伦敦,以便观察雾气氤氲、水光潋滟的实景。这桩轶事,除了说明莫奈的艺术追求,其中还隐现了当年“雾都”伦敦的尴尬处境。不仅画作中出现了大量雾景,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相关描述。英国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以《雾都孤儿》为奥利弗•退斯特铺展远大前程;柯南•道尔更经常以大雾营造他的侦探小说的神秘氛围。伦敦早在17世纪晚期就从德国旅行者那里得到了作为雾都的声誉。访客起初会因为大雾限制了他们观赏英国首都的景色而失望;但到了19世纪,许多访客却往往因为没有领教“伦敦特色”而感到更为失望。文学艺术是现实的投映,也是历史面貌的侧影。澳大利亚环境学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显然深谙这一点,科普作品如何做到既严谨又好读呢?他的《大雾霾》就很好。这部书讲述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每一章都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所有数据表格和插图都注明了出处,同时在确切的历史记载之外,除了上述文艺界的“雾事”,我们还读到了许多有趣的“闲笔”。比如,埃莉诺王后心直口快地抱怨“好臭”,农夫为了卖不出去的菠菜而发愁,一些有意思的喜剧讽刺小品、谐趣诗歌,还有漫画中因为大雾迷路的行人的冷幽默。闲笔不闲,这些散落在书页之间的细节描述,牵引逝去的回忆,曾经以为雾很美,但是当雾成了“霾”,迷住我们的眼睛,刺激我们的心肺,吞噬我们的健康,我们就得需要冷静、理性思考造成这一切的缘由了。空气污染古已有之,但在13世纪后英国人才开始关注其危害。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工业文明的账单不应以环境为代价,只是这一认识有个渐进的过程。如何掌控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当年有很多的投诉指向石灰工业,石灰生产的过程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用煤量的快速增加,是造成伦敦空气污染的元凶。得出这个结论容易,解决起来却困难万分。我们现在都知道,劣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极高,伦敦人当初并不知道,这是经过奥古斯都•沃克尔等人的反复调查论证才揭露的。苏格兰的无烟煤品质好,可惜价格高昂,长途运输更抬高了它的成本。经济利益是资本驱动的本能,与其指责资本的盲目性,不如想法创造经济与环保的共赢。普通家庭取暖也要考虑购买价格,中世纪的伦敦,到处是穷人,所以仅仅提倡使用好煤是行不通的。伦敦当时采取的一个措施是改造壁炉。对于现今的科技研究而言,理想的新能源既要环保清洁,也要考虑经济成本,难度肯定相当大,但目标应当如此。这其中还牵涉盘根纠结的利益关系。约翰•伊夫林向国王和议会提交调查报告后,查理二世的态度模棱两可,王权、议会和教皇彼此之间矛盾激烈,在城市改建的大问题上,三方同样相互扯皮。作为保皇党人的伊夫林后来逃离了伦敦,他的环保方案只能胎死腹中。除了政治斗争,经济博弈同样难以避免。高污染产业不愿意主动买单,行政的无所作为则纵容了小作坊式生产的继续发展。不能把环保责任寄托在资本家的良心发现上。即使到了20世纪,美国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不还因她那本敲响滥用化学杀虫剂警钟的《寂静的春天》触犯了化工集团的利益而遭致四面楚歌的境地吗?伦敦的治霾就这样拖沓再拖沓,几个世纪都不见有什么大进展,直到1952年,那一场形同于世界末日的“大雾霾”给了伦敦人刻骨铭心的教训。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英国政府在1953年组建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委员会,专门调查雾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是首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清洁空气法》。此后英国以铁腕治理环境,效果立显。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能够思在行前,那就更好了。结合我国国情,北京“十三五”规划近日出炉,北京市环保局制定了一系列治霾措施,预计2017年PM2.5浓度比2013年降25%,对于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标准等,都要有严格规定,严格实施。事关国计民生,环保立法、执法必须强硬,决不能手软。伦敦雾霾的另一个推手是城市化。11世纪与12世纪是欧洲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到了13世纪,留待人们清理开垦的土地已经所剩无几。伦敦城市的快速扩张,给周边郊区带来了巨大负担,森林被砍伐,绿地、河道被侵占,焚烧垃圾的烟雾四处弥漫。伦敦人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喝进嘴里的饮用水脏兮兮,街上行走会遭遇“黄金雨”(楼上倒尿壶),空气污染算个啥?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约翰•伊夫林在伦敦城市重建方案中提出把“酿酒作坊、面包作坊、制糖作坊和其他需要排烟方能维持生产的行业,都将在官方指定给它的同一个地区经营”。这是有预见性的城市规划,可惜未被接受。伦敦统治高层认为,到处林立的高烟囱足以排解烟雾,后来的现实状况狠狠地打了这种愚蠢决策的脸。在1873年大雾的一周中的死亡人数,与正常情况下那段时间内伦敦在预期中出现的死亡人数相比,似乎多出了700起。公众开始意识到,除了当他们走上街头时有短暂的窒息感觉之外,大雾还会造成多得多的其他妨害。只是一切都迟了,后悔莫及。城市化往往给环境造成严重负担,从治理空气污染角度,工业区和居民区必须严格划分,绝不能间杂林立。开在隔壁的铁匠铺,随风飘散的煤灰,这种居住环境谁也受不了。“怀疑论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早期的大气分析,医学家约翰•斯诺特对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论证,一批批在当时被疏忽、被忘却的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渐渐引起了重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悄然在变。《大雾霾》终止于20世纪中叶,伦敦成功摘帽了,但“雾都”的故事仍在延续。恰在这时候,大洋彼岸的洛杉矶正在经历空前严重的光化学污染,美国的工业化路程依稀浮现当年伦敦的雾影鬼魅。一些美国人于是开始了反思:我们当真的需要那么多汽车吗?最起码,当汽车在公路上奔跑时,它们不应该是吐着烟雾的怪兽。当洛杉矶经过重拳治污终于又见丽日蓝天时,如今中国的治霾之道要如何实施?他国经验或许是一部启示录。
  •     穹顶之下,伦敦如何冲出“霾伏”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  雾锁天地,不都是美景仙境,也可能是污染和不适。60年前的伦敦雾霾可一点儿不比中国的雾霾差多少。伦敦的雾霾,不但造成了至少超过1.2万人死亡,还增加了未来患上癌症的可能性。因雾霾引发死亡的人数已与1854年的霍乱流行和1918年流感的死亡人数相当。而造成这一恶果的祸患,至少从15世纪就开始了。对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彼得教授认为,为了过冬取暖,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也至少从那时起,伦敦人就不停地抱怨城中的天气,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王室也难逃空气污染的困扰。这种状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混杂着烟尘的大雾作为伦敦城的特色之一而享誉世界,被戏称为“London Particular”(伦敦特色)。  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早在1952年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不但就认识到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还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英国的《清洁空气法》,也是学界公认的全球首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这部法案还催生了包括清洁空气委员会、环保局在内的监管机构。在《大雾霾》一书中,彼得所讨论的便是中世纪以来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和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  尽管在1819、1843和184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调查伦敦空气污染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但在整个19世纪,英国空气的质量持续恶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急剧增加。  雾霾改变了伦敦的城市生活,模糊了道德和社会边界。1853年,《泰晤士报》写道,伦敦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病怏怏的烟囱”,“大烟雾”迅速变成“大窒息”。剑桥大学学者克里斯汀·科顿(Christine Corto)在《伦敦雾》(London Fog)中感叹:“雾霾折射出的人性被商业利益所战胜。从伦敦东部贫民区蔓延至全城的惊恐,就像城市良心上的一个污点。因为经常刮西风,所以住在伦敦东边的人要承担更多风险。有钱人纷纷搬家,东部成了下层阶级居住的所在。”当然,雾霾并不仅仅涉及公共健康问题,还涉及政治思想。“杀人大雾”使超过1.2万人死亡,而政府却仍然没有觉醒。  伦敦的雾霾“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一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中所描述的,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食品能“特供”,空气和整体生态环境不能区分何人居庙堂、何人处江湖。所以,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或者说,固执的雾霾不是被“一阵风”吹走的。伦敦耗费60多年才摘掉“雾都”的帽子,那可不是修几条“风道”那么简单。  明白这一点,治霾才会有成效。发表于3月25日《都市时报》A22版,发表时有删节!http://times.clzg.cn/html/2016-03/25/content_556067.htm--------------------------------------------------------------------------------------------------------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反对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把稿件署以自己的名字在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平台刊登或发布。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1987年出版。长销不衰。作者为大气化学家,专业。但叙事线索感不如《发明污染》。
  •     内容是我感兴趣的,只是这个翻译,实在有点难受,一些专有名词明显没有仔细核查过,边读边改错……
  •     [得到]
  •     作者为我们详述了伦敦雾霾的由来历史,也挖掘出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复杂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全面而深入,让我们不禁怀疑这样的对立矛盾最本质是否来源于人类的自私本性与我们所创造的社会制度?
  •     雾锁天地不是仙境,是陷阱。伦敦作为时代领头羊,花了这么长时间治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需要多久?
  •     描述伦敦成为“雾都”的始末,从各种证据和事实中引出论述。不仅数表罗列,而且文学和艺术角度也有感性的呈现。以及空气污染对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英国对雾霾的认识和治理同样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但这条路当引以为鉴。必须一提:本书资料翔实,每章参考目录很细致,插图也注明了出处。
  •     头两章还好,后面写得很散乱,再加上翻译得糟糕,让人很难读下去。现在正值入冬供暖的雾霾天,读这本书很应景。和伦敦曾经的大雾霾相比,现在的雾霾真不值一提。
  •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严肃读物,对于了解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还有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文化、人的思想变化大有裨益。作者还注意到了不同的人对污染的感觉不同,虽然没有展开,但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sigh
  •     借鑑霧都倫敦
  •     完了。中国的治理雾霾至少这么长时间才有希望改善了。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霾才刚起步
  •     书中书写了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书中可以读到中世纪以来,伦敦一直有空气污染,也一直在努力解决。工业革命后,伦敦的雾霾非常严重,大雾霾之后,到了必须解决的境地。读《大雾霾》,读一个个城市的故事,可以放眼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我们的未来,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吧
  •     内容翔实,系统的介绍,值得一读
  •     科普作品,而不是环境史,相比而言不如隔壁那本发明污染。
  •     作为一本“科普”书,内容杂糅了很多其他有趣的东西。值得一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文字有些拗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