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冯太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35434975
作者:周思源
页数:494页

作者简介

《风华绝代冯太后(中国千古第一后的励志传奇)》讲述了她是来自草根的平民皇后,也是杀伐决断的铁血女人,更是成就千秋王业的「千古第一后」。北魏午间,天下分裂,战乱频仍。北燕王族后裔冯朗为宦官宗爱构陷,身死家败,其幼女冯雁被籍没入宫为奴。冯雁自幼耳濡日染宫廷腥风血雨的争斗,她审时度势,十四岁即被册封为贵人,并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直至成为独掌乾纲的太皇太后。在长期执政中,冯雁重用汉臣,厉行汉制,诛杀权贵,多次挫败对手阴谋,不仪使北魏国力空前强盛,而且加速了胡汉各民族的融合,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她的开明胸襟与丰功伟绩,中国历代皇后无人能望其项背。 
然作为一个女人,她太渴望那只属于女人的自由与幸福。丈夫早逝,她悲痛欲绝,一度投火自焚;她内宠李弈,却给心爱的人带来灭顶之灾;她视太子弘如己出,却屡遭猜忌与陷害……情与仇、欲与爱、皇权与至亲始终不能两全,尽管她拥有独断乾纲的权力,却始终不能像民女那样哪怕只做一个普通的妻子或母亲……

书籍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冯雁入宫1
一 冯门遭难3
二 昭仪训女6
三 陪侍皇孙13
四 随驾南征16
五 君无戏言28
第二章 血祭双亲39
一 太监复仇41
二 矫诏夺嫡51
三 迎立新帝67
四 子贵母死73
五 敲山震虎80
第三章 铸金立后95
一 皇帝改发97
二 冯雁堕胎105
三 手铸金人112
四 李氏托孤121
五 校场演兵129
六 十珠扬威138
七 丽珠出嫁147
第四章 临朝称制155
一 皇帝病重157
二 冯雁自焚165
三 乙浑专权169
四 密谋除奸184
五 巧计诛浑190
第五章 内宠李弈203
一 明珠祭夫205
二 雁思弈者210
三 文秀被俘217
四 泰山封禅224
五 施飞告密231
第六章 京师告急247
一 突击后宫249
二 夷夏之辩254
三 施飞自尽259
四 三环四人267
五 赐死栗箐271
六 长乐献策277
七 打开缺口284
八 秘密回京292
第七章 禅位风波309
一 冯雁舞剑311
二 万寿出逃318
三 该走时走325
四 大出意外338
五 太后韬略349
六 明珠退兵354
第八章 丽珠殉难363
一 冯雁画圆365
二 文秀议变373
三 丽珠报警380
四 半个兵符384
五 京师戒严391
第九章 废帝刺后403
一 责打皇帝405
二 密旨大白411
三 文秀中箭416
四 帝后和歌425
五 归宿之地433
六 永固之恋440
第十章 鸿雁之声455
一 立储之恼457
二 李弈第二464
三 粉碎暗杀469
四 文秀出家477
五 来世之愿482
余 声489

编辑推荐

《风华绝代冯太后(中国千古第一后的励志传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前言

命中注定我写她    这是我为一位伟大女性写的书,是一部写了许多女人的书,写她们的高尚、杰出与悲哀。    北魏文成帝之妻冯皇后(约公元439~490)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值得大书一笔的卓越政治家,一个极富个性的女人。她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不下于武则天,而人品有过之。由于她没有改朝称帝,北魏也不像唐朝那么有名,因而虽然熟悉古代史者都知道北魏有一位姓冯的“文明太后”,但她所经历的复杂政治斗争和丰富的情感生活,除专门研究北朝史学者外,几乎不为人知。至于一般人大概都没听说过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位伟大女性,说起北魏的文明太后,还以为是今人认为她“文明”之故所加的褒语呢。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司马氏东迁为东晋(公元31 7~420),中国北方顿时陷入一片巨大的混乱之中,史称“五胡乱华”。一百二十年中建国二十余,除个别为汉人所建外,主要是鲜卑、匈奴、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立国,史称“五胡十六国”。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公元386~534.)是南北朝时期历时最长也最重要的王朝,因为早在公元439年第三帝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4~451在位)剪灭北凉,北魏就已基本统一了包括整个黄河流域的北方。因此“南北朝”对峙主要就是北方的北魏和南方的东晋、宋、齐、梁之间为统一天下的斗争。冯皇后在丈夫北魏第四帝文成帝拓跋溶去世后曾以太后身份两次“临朝称制”,实际掌权前后长达二十余年之久。她逝世后谥“文明”,故史称“文明太后”。  据史籍记载:  冯皇后,汉族,其伯祖冯跋本系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后燕重臣,409年夺权自立为王,成为北燕(公元409~436)开国君主。后来冯跋被其弟即冯皇后祖父冯弘夺走王位。冯皇后之父冯朗后归顺北魏,曾任雍州、秦州刺史,因故被诛,她被籍没为宫女。她姑母为太武帝左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亲自对她抚养教育。452年太监中常侍宗爱先后谋杀了太武帝拓跋焘和刚被他立为皇帝的南安王拓跋余及众多王公大臣,太武帝之孙拓跋溶被一些大臣迎立为帝,十四岁的她被选为贵人。不久宗爱受诛。四年后经“手铸金人”成功,她被立为皇后。465年二十六岁的文成帝拓跋溶病逝,冯皇后悲痛欲绝。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继位为帝。鲜卑有“累犬护驾”习俗:“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一烧毁,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在帝幼、后伤的情况下朝廷大权落入侍中、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之手,乙浑矫诏诛杀多位朝廷重臣,“事无大小,皆决于浑”。时年二十八岁的冯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467年,后来成为孝文帝的皇子拓跋宏诞生,两年后被立为太子,冯太后亲自抚养教育,还政于儿子献文帝拓跋弘。    冯太后“内宠(安平侯)李弈”。470年十七岁的献文帝诛杀李弈及其兄高平公中书监李敷、西兖州刺史李式以及在朝为官的十余姻亲,族灭至少数十人。次年献文帝决定禅位于皇叔京兆王拓跋子推,因群臣和太后反对只好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为孝文帝,自任太上皇。476年六月甲子日突然降皇帝诏,宣布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内外戒严,驻扎在京师及附近的三军紧急分批撤出。六日后拓跋弘暴薨,时年二十三岁,死于“鸩毒之祸”,“时言太后为之也”。    于是三十八岁的她再次临朝称制,为太皇太后,但时人与史家习惯上仍称其为太后或文明太后。冯太后差一点将十岁的孝文帝废掉,因群臣反对未果。后来她不但放弃此念,且祖孙情感甚笃。冯太后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为教育幼帝她自编教材,“乃作《劝诫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史称其“性聪达”,“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她至少从466年诛杀乙浑起就实际上牢牢地控制朝政,直到490年去世,长达二十四年,其中两次临朝称制,直接掌权十七年之久。她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国力达到鼎盛起了关键性作用。北魏自开国皇帝道武帝以来到明元帝、太武帝一直提倡学习汉文化,推行汉制,这是北魏能够国力强盛剪灭各国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冯皇后的丈夫文成帝拓跋溶、儿子献文帝拓跋弘继续了这一基本国策。而孝文帝拓跋宏大大加快了汉化进程并显著加大了深入改革的力度,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根本性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皇帝带领本族主动融入汉族从而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伟大代表,而古今史家一致公认孝文帝大力进行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是其祖母冯太后。因为孝文帝自幼由她亲自教育,且亲政后“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冯太后整顿吏治,“变法改度”,曾发布著名的“太后十八条令”。后来又指导孝文帝废除晋代以来的“宗主督护制”,实行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三长制、俸禄制、均田制等,大大增强了北魏国力,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使灿烂的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有效地巩固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古代史上太后临朝称制者不乏其人,仅汉末就有四位,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而言,无人能望文明太后项背!    冯太后不像武则天那样正式改朝称帝且处于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盛世”之间,所以不大引人注目。历史学家通常只从政治与社会改革角度对她介绍并高度评价,不大注意那些非常具有戏剧性的细节的艺术潜在价值。而一般文艺家不大会去费劲地读二十四史的《魏书》众多“纪、传、志”及其他相关史籍,所以不可能发现她由贵人立为皇后必须经过危机四伏的“手铸金人”仪式,失败则不得立;她在“累犬护驾”大典上扑火自焚的感人场面;她在拓跋氏几乎丧失政权的危急情况下“密定大策”,诛杀权臣乙浑,夺回皇权的果断决策;她“内宠李弈”以及李弈兄弟等数十人被献文帝拓跋弘诛杀引发的多年帝后斗争;她后来又有情人等等许多精彩的故事。更不可能知道北魏太子之母必须赐死的制度以及鲜卑、敕勒等族“蒙毡祈神”等众多有趣的习俗……    我在上初中时就知道,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历代皇帝都很注意学习汉族文化,所以才能统一北方,孝文帝拓跋宏贡献尤大。多年后方知孝文帝实际上是受了祖母“文明太后”的教育和指导。但我真正了解冯太后的伟大历史功绩和生动感人的事迹还是1 996年以后的事,因为工作需要我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入中国文化史,这以后的几年我在校内和新加坡教过八九遍中国文化史,还教过一遍中国古代史。为了编写教材《中国文化史论纲》多次翻阅各种史籍,我惊讶地发现这位冯太后不但在政治上非常了不起,而且她的经历极富戏剧性!我搞过创作,所以专门从创作方法的角度研究《红楼梦》;发表过一些评论小说、影视剧的文字,包括专门研究传记片美学特征的论文,多次参加中国影协召开的看片研讨会,因此总是习惯性地从创作或评论的角度来看待某些史料和影视剧。我感到冯太后的故事足以铺演成几十集既有品位又非常精彩好看的电视连续剧,或者拍成一部情节曲折、形象鲜明、场面宏大、风情独特的电影艺术巨片。    2000年起我应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央视八套)之邀先后参加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结识了电视艺术界的一些重要人士。我对荧屏上充斥着已经不只是“戏说”甚至到了“胡说”程度的某些清官戏深感忧虑,不但写过文章批评,还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中国古代史上值得拍成精彩电视连续剧的各种人物不计其数,北魏的冯太后就是一个。我在信中简要介绍了她的主要事迹。结果由于地址写错,一个多月后信退了回来。后来我又应邀参加点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和《西游记》,多次和他们在一起,不过我没有再提冯太后的事。因为我隐隐感到,大概命中注定冯太后的故事一定要由我来写!    整整半个世纪之前的1953年,我在无锡市第一中学读初二的时候,和四位高一同学组织了一个鲁迅文学小组,开始了我的作家梦。1957年9月我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后如愿以偿被分入文学专业。但是随着人生道路的坎坷,作家梦变得越来越遥远和模糊。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就陆续参加了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学会等,而且终于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也算作家了,不过都是以文艺评论家身份加入的,毕竟还不是搞创,作的作家。我一直没有忘记要圆少年时代那个美丽的梦。    2001年8月中旬我终于腾出手来。由于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历史题材影视片的问题,这几年先后有四个电视台请我参加点评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我对这些片子改编的得失比较了解,也学到了不少写电视剧的知识,因而一开始写的是电视连续剧剧本。但是写了三集两三万字后我感到电视剧很难充分展示我想表达的许多东西,于是决定先写成长篇小说。不过我特意在第一章留下了“驿吏报警”那个电视剧式的开头,以作纪念。    古今史家几乎都认为是冯太后毒死拓跋弘,而根据我的考证,拓跋弘是服毒自尽的。本书就是以冯皇后一生事迹为基本故事框架创作的,着力塑造冯皇后和她视同亲生之子的献文帝拓跋弘这两个艺术形象,着重刻画冯皇后在“皇后与民女”、“权力与情感”上无法解决的矛盾和痛苦,及拓跋弘坚决为父皇雪耻诛杀李弈等人却又坚持不许伤害母后的两难处境与痛苦心理。我尝试采取故事中套故事的手法,旁及其生前身后北魏约一百年的主要事件,努力在某些情节点中包含生长新情节的因子,以增加小说的故事含量和文化含量,从而拓宽主要人物活动的舞台,使它更加富于时代、社会、民族、地域色彩;勾勒出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由“五胡十六国”走向统一和“混一戎华”的面貌,揭示出其历史必然性;既歌颂了几代鲜卑族北魏帝王臣工和汉族的冯皇后、冯昭仪等人决心统一天下倡导各族和谐的伟大胸怀与抱负,又写出他们各自的历史悲剧和人生悲剧。    作品中的大多数重要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真人或有明显原型,许多重要事件乃至某些重要细节均有所本。但这不是传记,更不是历史,它是小说。包括冯皇后在内的一些重要人物的不少故事和细节都是虚构的,我甚至还设置了不少“陷阱”,以至于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掉了下去。    在经过了整整五十年我即将圆梦的时候,我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我的许多朋友。    周思源    2003年6月3日深夜,7月6日修改于    北京语言大学三间屋

内容概要

周思源,原名盛公正,195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红学、史学研究与现当代文艺批评及小说创作。主要著作有《红楼梦魅力探秘》、《周思源看红楼梦》等。另有文章百余篇,合著、主编书籍十余部,多次成为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皇上今日累了,是应早点歇息。不过,既然虎鞭、鹿鞭、鹿肉均已炖烂,不妨趁新鲜尝几块。太医说,新鲜的东西最补人。” 虽然拓跋焘长年九鞭不断,但是虎鞭和鹿鞭同时都有,却还是头一回,何况还有鹿肉。他一块又一块吃得津津有味:“嗯,味道不错!就是咸了点。”宗爱和贾周在一旁不断斟酒: “那皇上就多喝点酒,这酒清淡,不醉人,特别解乏。” 宗爱今天为皇帝准备的是有名的三升酒。此酒是用太行山一个溶洞中的千年岩水酿制,甘甜可口,香溢四周。初喝时毫不过瘾,都以为何止能喝三升!其实此酒颇有后劲,三升后鲜有不醉者,以此得名。 宗爱不敢在酒中下麻药,更不必说下毒了。因为所有拓跋焘吃的东西,他都要亲眼看别人吃了以后无事才下筷或下刀。不过今天拓跋焘确实累了,不光是来回坐车颠簸和几个时辰的连续打猎,还有和那胡姬的云雨狂欢。那胡姬精于此道,十分主动,竟使每年不知要吃掉几多鹿鞭的他在波涛汹涌中精疲力竭。因此他下令将那几个胡姬都带回宫中,慢慢享用。加上宗爱和贾周劝诱他喝了好几斤三升酒,拓跋焘终于酩酊大醉,伏在案子上鼾声大作。 拓跋焘哪里想到,今天这一切,从老虎出现的时间,梅花鹿出来的距离和领舞胡姬的勾引,皆出于宗爱一手精心安排。目的是不断激发拓跋焘的兴趣,使他欲罢不能,耗尽他的体力。甚至连红烧虎鞭、鹿鞭、鹿肉味道比平时略咸,都是有意所致。为的是使拓跋焘喝更多的酒,定要使他醉得不省人事,方能成其大事。 “皇上!皇上!奴婢扶您去卧榻上睡吧。”贾周故意大声地喊,但拓跋焘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时贾周将殿中油灯、蜡烛一一吹灭,只留一盏彻夜不灭的长明油灯,历来伺候皇帝睡觉都如此。宗爱过去,悄悄将拓跋焘枕下的短刀抽出,拿在手中;又将榻边的紫雪剑摘下放在柱后。接着和贾周将他连抬带扶地搬到卧榻朝天躺下。拓跋焘醉得如死猪一般,任人搬动,毫无知觉。宗爱站在拓跋焘腿部的榻边,看了站在前面的贾周一眼。贾周点了点头,悄悄俯身,装作要给皇帝解衣领,两手慢慢伸向拓跋焘的脖子。见他仍无一点动静,突然使出浑身力气,一下掐住拓跋焘的脖子。拓跋焘睁大了迷糊和吃惊的眼睛,喘不过气来,动弹不得,只能在喉部发出沉闷的“哼、哼”之声。这时宗爱猛地扑了过去,左手压住拓跋焘的肚子,右手使劲抓住拓跋焘的睾丸,恶狠狠地说: “我要为天下太监报仇雪恨!你生,不让我当个真正的男人;你死,我也不让你当个真正的男鬼!你在阴间别再想和女鬼睡觉了!你也做一回‘阉竖’吧!”一边说一边使出浑身力气捏紧拓跋焘的睾丸。拓跋焘极度痛苦地轻轻“啊”了几声,身体抖动了几下,便顿时气绝身亡。时在正平二年(452)三月。


 风华绝代冯太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0年前的《百家讲坛》正处于全胜时代,当时的风光无限,非今日所不能及,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于对知识的憧憬,出于对未来的渴望,当时还在上中学的我每天风雨无阻的追着节目,每一个台上的讲师对于我都是一管醇厚的鸡血。周思源老先生所讲以红楼为主,兼清代历史和文学评论。与当时红得发紫的易中天等相比,热度一般,被我归于脸熟类。但是,时间回到2004年11月10日,周老先生讲的传奇太后第二讲之文明太后,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魏晋南北朝是一段空前混乱的时期,鸡飞狗跳几百年,你方唱罢我登台,这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兵戈四起、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正是由于这段从未有过黑暗的时代,暗流涌动、百川汇流,终于入海汇成日后熠熠生辉的隋唐帝国!北魏在其中犹如昙花一现,为我们今日留下了政治和艺术两笔永恒的财富。北魏是从一个原始部落成长为草原民族,再融合为农耕民族,它的历程完好地形成一部国家成长史。解读好北魏,也就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国家。在这波诡云谲的时代有一位女性,稳定朝政、改革国策、励精图治,威福兼作、能行大事,以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和人格魅力载入史册,这便是文明太后!从此,本人正式成为太后的脑残粉,一发不可收拾。大费周章的弄到了老爷子04年出版的《文明太后》(这两本书内容,真的是一样的!),一边看一边拿字典查生字;然后升大学,翻遍了图书馆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与历史书,拜读了田余庆、李凭、殷宪等老师的大作,挖出了文言白话对照的《魏书》;后来,CNKI是个好东西,检索关键词,开启南北朝论文之旅;再后来,升学帝都,目标国家图书馆~~这期间常去贴吧、煮酒追帖挖坟,乐此不彼。(这种精力要是用在专业上,估计我发文章的影响因子早破10了)好像说远了,远了,了……回到原点,回到小说。史料看的太多,回来看小说就容易强迫症附体,进入无限吐槽模式。平心而论,周老先生的小说不管是语言魅力还是文学价值,都要强过同一题材的其他小说许多倍。写之前没做多少功课的那啥英主、那啥太后传、那啥王朝(作者不要打我,已经自动打码了)看得人目光呆滞,浓浓网络小说风格的那啥岁、那啥江山、那啥演义,看得人如鲠在喉。不是无聊戏说,就是艳情小说,不是恶女淫乱后宫,就是玛丽冯一统天下。《北魏冯太后》写的还算靠谱,中规中矩,可惜现在资源不见鸟;《文明皇后》、《北魏中兴》在阅读性和历史感间找到了平衡,可惜统统烂尾。又扯远了……前面说的,是老爷子带我走进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好一上来就黑。在全书的前言中,能看到老爷子的真诚和执着,所谓命中注定,所谓渊源极深,都是满满的动力,让年纪大了健康欠佳的老先生把这部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全文的语言都泛着悠悠古香,一口气读到底顺畅无比,取了章回小说的规整,现代小说的通俗,相得益彰。文本之中引经据典恰到好处,显出历史的瑰丽,尤其是几场朝堂之上的舌战,看的人大呼过瘾!整体大气而不乏趣味,一些原创人物的谐音法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运用;陈述方面,印象最深是诬陷诸李时官员受贿,老爷子的几段碎碎念,太可爱了!小说有之前章回小说的意蕴,其中提到的传奇、传说、趣谈,都让人印象深刻;再说细节,地名、习俗、人物关系、小故事,都能看出作者是认真看过魏书的。女主感情方面处理不错,女人毕竟不是下半身动物,太后和李弈,cp感不错、满满粉红,(虽然改了李大人的职业)就当看不见槽点了。好了,有光便有影子,开启吐槽模式~除了那么几个大反派,全员洗白白。其实洗白白没关系,君不见岛国大河剧,在不胡说历史的情况下坚持洗白白几十年。但是,不能为了洗白白,就把人家智商洗掉,甚至人物直接洗掉!女主还没登场,从一开始的国史之狱、三后之争,就开始洗白白,太武帝,鲜卑诸臣,汉族大臣,赫连皇后,太子,太子妃,冯昭仪,常乳母,联手建立和谐社会啊!每个人都按照历史书的进程,不带一点反抗,大义凛然的迎接自己的结局。这……真是父慈子孝、君臣一心、夫妻与共,打开方式太让人炸裂了。杀戮与诡辩,融和的阵痛,宫廷的倾轧,去哪儿了都?女主登场后,更是让这种和谐推向新高。与丈夫文成帝要不要这么夫唱妇随,那你们为啥没孩子,冯熙为啥混不好?与献文帝母慈子孝,那叫一个情真真啊意切切,历史上帝后党火拼了两朝,居然都是小人挑唆?!孝文朝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和皇帝的关系,太后质量那么好的后宫居然没有了!申文秀是什么鬼啊!太后原本的情人,先有王睿刺虎,后有李冲改革,都绝对比和那个原创人物腻腻歪歪地下情,要精彩许多!北朝民歌中“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才是当时北朝女子的风貌。一言以蔽之,拿红楼的调调写三国,光当小说看写的还不错,但是带上历史,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     细读会觉得很有意思,有机会的话会再看一遍。她的人生跟芈月有些像一个有才华的女性掌权者,坐拥天下,唯独爱而不得,她对得起天下,却唯独辜负了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文采清华,结构紧凑。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对文明太后的一生进行了适度的虚构与想象。有故事性,有历史感,朝堂辩论的章节尤其精彩,妙语如珠。作为历史小说,作者的态度相当严谨和用心。然则,对主角过于美化,是为瑕疵。我不太相信能在古代男权社会登上权力巅峰的女子,会有那么仁善。
  •     不管是从小说的角度还是历史的角度都无法达到我的要求,男人yy起来也很那啥啊
  •     风华绝代,写的不错,值得一读!
  •     这是一本很电视剧,和芒果台出品的不相上下。
  •     此书,读起来津津有味。不枯燥。来源于历史,超脱历史。
  •     这本书写的挺好的,为啥评论不高?但从魏史引用来看,还挺考究的。从整个魏的兴起到衰落,以及后续隋唐的寥寥带过。冯太后的手腕的确劲道,丝毫不输武则天。比起后者,她更是发挥女性柔美心慈的本质,却兼之男性的果断刚毅,同时重用汉臣,诛杀权贵,一次次化险为夷,不得不说是个传奇的存在。不过作者在她几段情史中描写的过于玛丽苏,似乎太后对每段情都是真爱,都被原谅。除去这点,这本书整个框架搭的很好,叙事多而不乱。
  •     因为作者是研究北魏史的,所以这部小说既有故事性又有真实性,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北魏历史和当时的一些习俗,真是完美结合,希望周思源老先生健康长寿,为我们创造更多好的历史小说。
  •     1385:风华绝代冯太后(我见过唯一一本全面介绍冯太后的书)
  •     我在亚马逊买过很多书,都有评论,但是我很少会评论很多的字,风华绝代冯太后这本书很好看,这本书让我了解冯太后,不管这本书是小说也好,真的很好看,让我了解了北魏的冯太后。
  •     在亚马逊买书有年头了,第一次发评论,因为书的确很好看,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拍成电视剧肯定好看,后来看了作者写的自序,才知道作者一开始的确是按照电视剧来写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