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方言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固始方言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00476399
作者:叶祖贵
页数:310页

作者简介

方言,特别是方言词汇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蕴藏着一个地方民众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反映地方文化心理和习俗演变的活化石,方言及方言词汇的研究是研究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祖贵对固始地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词汇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使方言的研究与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或者说为地方民俗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语言学的支持。
在词汇方面,固始方言的常用词很丰富,表现力也很强,与中原官话其他方言片的情况基本相同。
全书研究的重点是在语音和语法方面,语法方面尤为着力细致,这是本书的突出特点。其中有些内容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固始方言的面貌,而且为汉语史的研究和完善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例如阳声韵转化为阴声韵的例子在传世文献中很多,阴声韵转化为阳声韵的例子则很少,该书语音部分提到本属阴声韵的“模模子、暮、慕、募、墓”等字在固始方言中读作*韵母,这正是阴声韵可以转化为阳声韵的活证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固始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固始地理人文概况
第三节 固始方言概述
第二章 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一 声母表
二 声母说明
第二节 韵母
一 韵母表
二 韵母说明
第三节 声调
一 声调表
二 声调特点
第四节 音变现象

前言

  固始这一豫东南小城,近来受到历史文化学界的重视,一是据专家考证,历史上固始人民曾多次族群南迁,其中较大规模的移民有4次,共计100多姓1万多人,特别是唐朝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中原文化广为传播,时至今日,福建、广东、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仍沿袭着固始的一些民间习俗,固始也因此成为许多海外侨胞的乡关祖地,被誉为“唐人故里”、“中原第一侨乡”,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二是因上世纪80年代,固始县文化馆搜集整理出叙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故事的民间生活史诗《郭丁香》,2005年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列入“国家第一批五个重点抢救工程”项目,4837行的《郭丁香》的正式出版,被学界称为“打破了黑格尔‘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的断言”。  祖贵是土生土长的固始人,现为语言学博士生,他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固始方言语法研究》,已经为进一步的固始方言研究打下基础。读过祖贵的《固始方言研究》,较之原硕士毕业论文,我首先感到祖贵在语言本体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如语法方面关于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和意义的描述探讨,都有相当的见地,可为中原官话的语法研究,以及固始方言与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相关方言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概要

叶祖贵,男,1973年2月出生,河南固始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音韵与汉语文言研究。

章节摘录

  第三章 语法研究  第二节 动词的形态格式及语法意义  动词的形态格式可以粗分为体貌格式、情态格式和生动格式。先看体貌格式:  一 体貌格式  “体貌”这一术语来自英语的aspect,从名称上来说,有人把它称做“情貌”,有人叫“体”,还有人叫“动态”、“动相”,但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把它称为“体”。严格地说, “体”和“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如郑定欧先生(2001)就认为“体是观察横向进程中的事件构成的方式,指示着动作主体的客观判断。貌是观察时间纵向进程中的事件构成的方式,伴随着动作主体一定的主观感知。”不过本文对“体貌”不加以区分。本文把固始方言中动词(有的甚至为动词短语)与助词进行一定形式的组合,构成各种语法格式来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类型的都称为“体貌”或者“体”。此外由于“体”是动词所特有的语法范畴,它着眼于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状态,因此“体”与“时”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体”离不开“时”,但又和“时”属于不同的范畴。“体”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观察事物的动态而产生的,“时”着眼于动作发生的时间,如“过去、现在、将来”等。“体”虽不着眼于时间,但任何动作的发生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体”与“时”联系密切,因此本文的有些“体”还包含有时态。

图书封面


 固始方言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好书,藏
  •     可见固始的人种语音,确实变化很大。
  •     作为固始人,明显感觉这书有很多问题和错误。希望作者在再版中改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