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中国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方言与中国文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208062078
作者:周振鹤,游汝杰
页数:231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由历史地理和文化语言学家周振鹤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家游汝杰合作,以扎实的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知识为基础,从移民、栽培植物、地名、戏曲、小说、民俗、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汉语方言在历史上的流变及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梳理分析。本书在研究方言时所采用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尤为学界所赞赏。独特的研究视角、清晰的分析思路、新颖独到的见解再加上流畅、通俗的文风,使得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趣味横生。本书初版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此为最新修订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方言和语言的关系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
第四节 汉语方言分化的历史背景
第五节 汉语方言研究史梗概
第一章 方言与移民
第一节 移民特征和方言演化的关系
第二节 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分布类型
第三节 移民与方言渊源和方言地理格局
第四节 方言学和移民史研究
第五节 方言的历史层次和移民的历史层次
第二章 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
第一节 现代方言区划和历史政区地理
第二节 汉语方言分区的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
第三节 权威方言和政区中心变易的关系
第四节 方言地理和交通地理
第五节 方言地理和城市地理及商业地理
第三章 历史方言地理的拟测及其文化背景
第一节 《诗经》时代诸夏语言区域的拟测
第二节 两汉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第三节 西晋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第四节 宋金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第五节 上海地区明清时代的方言地理
第四章 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
第一节 稻的栽培历史和传布
第二节 麦、玉蜀黍、马铃薯和甘薯
第三节 从胡豆说起
第四节 柚子和荸荠
第五节 箬和粽子、甘蔗和糖
第六节茶、辣椒及其他
第五章 从地名透视文化内涵
第一节 地名和历史文化景观
第二节 地名与移民
第三节 地名和经济史
第四节 地名和历史交通地理
第五节 地名和民族史
第六节 地名和历史民族地理
第七节 地名层次和文化层次
第六章 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第一节 方言和戏曲研究
第二节 方言与小说
第七章 方言与民俗
第一节 方言和民歌研究
第二节 方言和地方文化风貌
第八章 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
第一节 底层词和底层文化
第二节 外来文化和汉语外来词
第三节 汉语外借词和汉文化的西渐
第四节 域外方言和汉文化的外传

编辑推荐

  《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二版)在研究方言时所采用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尤为学界所赞赏。独特的研究视角、清晰的分析思路、新颖独到的见解再加上流畅、通俗的文风,使得《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二版)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趣味横生。《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二版)初版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此为最新修订版。

内容概要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已出版研究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之道》、《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合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并有论文集《逸言殊语》、《周振鹤自选集》、《学腊一十九》及学术随笔集《随无涯之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岛的历史地理背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过程对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及国家教委社科项目《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研究》的研究。曾多次赴日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游汝杰,生于1941年,浙江温州人,198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汉语方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专著有《汉语方言学导论》、《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等,并在《中国语文》、《方言》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封面


 方言与中国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本书是中国方言与文化交叉领域的拓荒性研究。既称拓荒,自然是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很有参考的价值;但也正因为是拓荒,有许多问题未能进一步深入,这对本书固然是一件憾事,但于后来者未尝不是幸事。况且一门学科草创之时自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本《方言与中国文化》中的研究虽然暂时还不能用“学科”这样的大范围词汇形容,但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又,可以依本书成例,从未来的角度回眸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性特征,应当是一部相当独特的社会科幻作品吧。
  •     周振鹤先生的这本书是一种学术性的写作风格,所探讨的问题的也大多是一些学术性问题。然而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完的话,还是能对中国境内各地域的方言以及相关的民俗有更深刻的认识。
  •     本书是周振鹤、游汝杰两位先生合作。第一、二、三章较成系统,因为周专治历史地理、移民史,游则侧重对语音材料的梳理,所以写来游刃有余。所提出的“历史地理分析法”,观察行政地理对方言分区的影响,很有趣。但是这种方法作者也说只能针对行政区划稳定的区域,适用范围有限。并且,所做出的只能是模糊分区。虽然,以同言线划分方言区确实有缺点,但历史地理法似乎还不足以取代。对于各时代方言区的nice,似乎也都略嫌空疏,宋金部分略好一些。游后来曾提出文化语言学的范畴,本书可说是先行者,即以语言学为切入点,从文化史视野对各方言现象进行观照,较之新观点而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新方法,但这个方法是否妥当还有待考虑。并且,就是在李荣先生主编中国语言地图集时,也提到以流域名称、旧州府地名、山名、摘取旧府名或今县名对方言片、小片进行命名(参方言存稿45—46),可见不是没有考虑到作者所提出的行政地理、交通地理、自然地理因素的。所以,我以为所谓历史地理分析法,作为参考比较适宜,还无法独立运用。此外作者认为南方方言有古越语层面、有南方文化层,最表层才是北方文化,并进行壮汉对比等,似乎推测多而证据不足,因为对于诸语系之间的关系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四章后探讨植物称名、地名、戏曲小说、民俗、语言接触等,越来越侧重方言词汇,这部分内容之前较为零散,作者搜集例证更多而使之渐成系统,但较之前三章之新,似有所不及。第六章戏曲小说部分,考察《白兔记》,认为是苏南吴语区作者,而非永嘉才人,肯定《张协状元》作者是温州人,以及对“艳”字的解释,指出《红楼梦》中的江淮官话成分等,都值得参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读过的讲方言与文化的最好的一本
  •     这书我刚上大一时看的,可见那时人图的进书效率还是很高的
  •     现在国内这样的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     用语言学考证移民、作物传播,很有趣
  •     很有趣味的小书,内容全面,涵盖广,举例子很多,但偏重于南方的例子较多。因为是2006年出版的,市面上比较少见,淘了许久才淘到,真是不容易,这本书是一个叫吴小怡的人在08年10月8号买的,不因为某种原因,卖掉了,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     简单易读入门书,历史地理语言学。
  •     是写洋泾浜的时候翻到的书 文化是很玄之又玄的东西
  •     第65页的“‘淮右名都’扬州”是怎么回事。。。
  •     基础差,难入门……
  •     地图很多,脉络清爽,80年代最好看的学术书,干货多。两位作者是室友关系,写这本书算是玩票,但比搞人文地理学的唐晓峰写地要好看。周精通历史地理,对上海话、厦门话、湖南话颇熟悉,游则是温州人,对古典文学和方言有心得。
  •     第四章 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第八章 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
  •     真长知识啊,不过有些地方写得略专业
  •     虽然有些例子值得商榷,但这本书老好老好了!大开眼界!谢谢小熊猫
  •     方言与文化的交叉领域。是我看过的讲述方言文化中最好的一本书。书中按章节分述了方言和文化间的不同关系,因此全书编排可能略显凌乱,知识不够系统,所以可能更适合我这种方言文化的门外汉。除了方言注音需要专业知识以外,其他内容有趣易懂。
  •     非常好的一本论述中国方言的书,不仅仅是关于方言,其中连带了中国历史的一些大变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历史,以及历史与当今的联系。方言是一个文化的活化石,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其实也是要好好下力气保护方言。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南方方言具有普通话所没有的一些发音方式,而且方言表征了一种传
  •     方言学入门书。非常开眼,简直像掌握了第七种武器。“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一章和利用方言对戏曲小说进行校勘一部分很棒。五星推荐。
  •     周振鹤老师不愧接受过理工科训练,做起考证来就像做数学证明,思维缜密,令人佩服。
  •     开创性综述,可以深入的地方很多。
  •     還好,有部分錯誤。作者歷史地理學功底深厚,相較而言,方言學有所欠缺
  •     两位老师很牛啊。
  •     语言是各种人群的核心。
  •     人文领域多么需要通才呀~~~~~~不然像这么水平一般的合作之书何以得到交口称赞……
  •     两年前选修课的书目,有趣
  •     周振鹤本身是个历史地理学家!
  •     通俗易懂,绝不浅薄,甩专业课讲义几万里。
  •     语言方面的线索确实对文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既同语言又通文史者的确少之又少。举了很多具体例子,看完估计过两天就会忘,不过提高一下这方面的敏感度还是有必要的。书里倒是没有什么很艰深难懂的地方,都可以理解。
  •     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心里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何学校和家长都不教现在的孩子们说方言了,最开始觉得是很多人不注重传统的文化。但是读完这本书,想想确实是这样的,传统的文化在现代的文明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到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能把我们的文化记录传承给后人看的学者,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     : H17/7254-1
  •     读的是韩语版,很有趣,回国的时候要买汉语版的再看一遍
  •     叹为观止,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     好书,比较全面。对方言研究有很大启发
  •     看了此书,了解了自己的方言为什么区别于别处!
  •     方言
  •     多举温州话为例,读来特别亲切。
  •     掐去头尾的陈说,中间的各种例证很有意思。方言与文化的关系依旧遵循历史层次的演变。
  •     社会语言学好有意思。
  •     我覺得吧這書還能寫得再深入,不過裏面涉及的學科真不少。
  •     第二版序: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出发点:“文化因素是造成语言演变和发展的原因之一,或者说,语言的宏观演变和部分微观演变是文化原因造成的”。本书提供了很多角度。里面很多汉藏语系语言的关系词材料,目前保持谨慎,因为不懂。
  •     涨姿势。虽然那些读音我实在看不懂
  •     该领域入门必读。笔记留到86年老版。
  •     很有趣
  •     挺好
  •     除去看不懂的部分,非常有趣。对黛玉用扬州话作诗的片段印象深刻。
  •     蛮有意思
  •     老师啊老师。。。
  •     知道为什么家乡话里把猪舌叫招财了
  •     历史地理学研究角度研究方言 提纲挈领 论证缜密 可圈可点 逻辑严密 内容不够详实可起提点作用
  •     每一章都像是提纲挈领的小论文。具体的内容应该还可以展开很多。
  •     某些论证还是稍简略。唉,音韵不知,啥都不解……
  •     读了一部分,印象不深了,只怪自己没有真正学习到此书的真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