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文化论

出版社:华夏出版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08025582
作者:[英]马凌诺斯基
页数:107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系列之一。
本书以洗炼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

书籍目录

译序
一 文化与人类的差异性
二 文化的各方面
三 文化科学中神秘的实体
四 功能派的立场
五 作用中的文化
六 以社会制度为文化的真正要素
七 社会制度的形式、功能和组合部分
八 一物的形式决定于其基本及衍生的性质
九 需要或文化迫力的阶层
十 生物需要的文化转变
十一 风俗如何发生功能
十二 仪式活动的创造功能
十三 奇异字词的功能
十四 家庭生活及其物质设备的形式和功能
十五 文化的手段迫力

内容概要

马凌诺斯基(1884-1942):社会人类学大师,功能学派的缔造者,田野民族志方法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伦敦经济学院、伦敦大学、耶鲁大学教授。

图书封面


 文化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对于抽象概念,人文学科中从来都不乏观点完全相左的讨论。而学术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讨论本身,如法国历史学家莫尔内所言:创世的即话语。在公开的讨论和辩论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对概念边界的明确,更加深入洞察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并指导现实。而讨论的过程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概念和文本在历史中都经历着提出、探究、明确、理解和辩证的过程。进一步的,如意大利史学家克劳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是学者面对当时当地的现实情况而提出并在前人的讨论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所以对于任何一本书,我们都应该像陈寅恪先生指出的那样,进行“同情的理解”。所以对于《文化论》这样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的研读,本文尝试通过以下四层逻辑:1. 了解写作和出版的时代背景:讨论《文化论》的写作是为了回答当时历史下的何种问题。2. 探究作者个人的写作过程,试图了解其学术脉络。3. 明确《文化论》的中心思想,把握《文化论》具体的论述内容以及其核心逻辑。4. 辩证反思今天为什么要读这样《文化论》,其中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仍能适用于今天的现实情况,以及我们能从马林诺夫斯基的讨论中获得怎样的新鲜视角和更深入的洞见。一、起源1862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出版了《第一原则》一书,将达尔文关于物种选择的论证引申成为一套社会进化论。斯宾塞将社会进化定义为某种现象的不连贯的、无序的分布状态向连贯的、有序的变化状态的转变。他声称,“所有系统不可避免的从不那么有组织的状态向越来越有秩序的状态进步。” 这在1870年内在过后的美国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它出版的最初43年中,(在美国)共销售出约37万册。 甚至库利和帕克也表示,社会学在美国的建制,也得利于斯宾塞的鼓动。这样的意识形态也同样影响了英国本土,1871年,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爵士写作并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开篇即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只要能够用普遍适用的远离来研究,就可以为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活动规律的对象。……文化的各个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打的作用……特别注意把落后部落的文化跟现今民族的文化加以对照。” 泰勒不仅更进一步的讲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引入对于文化的研究和考察中,而且其开创的对于人的研究取向,也使其被广泛公认为是文化/社会人类学的学科奠基人。在当时,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影响巨大,一批人类学学者,如詹姆斯·佛雷德爵士(Sir James George Frazer)等都是他的学生。而正是詹姆斯·佛雷德爵士将马林诺夫斯基引向了人类学的殿堂。马林诺夫斯基自己声称:“刚一堵到这部名著(《金枝》),我便沉醉不能自拔。我意识到,人类学就像詹姆斯·佛雷德爵士所展现的那样,是一门伟大的学科,他值得人们投入与任何古老和更严密的学科相当的热忱,我急切地要为佛雷德式的人类学献身。” 然而马林诺夫斯基并不是简单的对泰勒和佛雷德的人类学思想的即成,相反,他旗帜鲜明的批判社会进化思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在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下: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这来自于迪尔凯姆等法国学者开创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同帕森斯的理论也有着相当的一致性。1902年,马林诺夫斯基进入雅盖隆大学学习哲学。当时,尽管各种各样的新思潮不断涌现,雅盖隆大学哲学系在马林诺夫斯基就读期间仍是一个19世纪实证主义的堡垒。 而根据他的学生记录显示:数学占据了他第一学年的大部分时间(一周十一小时),其次是物理……他后来又接着学习了几年数学,而且乐于享受数学研究的那种严苛。 但与此同时,除了在田野中收集常规数据外,马林诺夫斯基并未开创任何定量研究方法,相反的,他却开创了民族志的研究手段,广泛应用田野式的观察,通过定性的参与文化生活的方式完成了其一生中的主要研究。他“并不坚信总有一天会有一门精确如机械数学的人类行为数学”。他将这样矛盾的思想归咎于自己童年和青少年的不快乐,以及自己自己始终被病魔缠绕的身体状态之上。他的学生则认为:这是因为他早年受到了马赫和尼采的深刻影响。(事实上,他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一直在向学生推荐这两位的著作,而被马赫视为圣经的皮尔逊的《科学的语法》也一直是其课程的必读书目。 )作为一个执着的经验主义者,马赫坚定的反对形而上学。他认为:“科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简练的描述感觉资料,以期将物理学和心理学结合成一种心里物理学,即经验的简化。” 吸收了马赫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科学的最终目的是物种的生存:知识通过辅助对自然的适应来为生物学的目的服务。“思想通过将其以足够的精确度进行描画来逐渐适应事实,以满足生物性的需要。” 他在《文化论》中写到:真正的科学只有一件任务,就是在表明什么时候对于一物的知识是完全了:再给我们一种观察的设备及种种方法、原则、概念和词汇,使我们能用以研究实在的事物——这样才能对于事实做精细的研究及正确的描写。 综上,马林诺夫斯基是重视数学,有着抽象与普遍逻辑命题的思维方式的。他对“法和规则”的“普遍爱好”和“巨大兴趣”,以及对“历史、具体、特殊”之物存有反感。 这样的矛盾统一才最终将他引向了对文化功能的探究之上。他时通过探究“表面之下所蕴藏的东西”来理解、强调或是洞察“同”。简言之,他力图在存有巨大差异的不同社会中寻找“法与规则”。如果说,在他之前,人们研究文化时惯用“将人类文化史建立在少量缺乏自然联系的、从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证据基础上…人们作出各种尝试,在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之间建立确定的联系,以便利用这些联系来确立更为广泛的历史联系…无论是进化论的方法,还是对各自独立的地区文化采取分析的方法,都力图澄清文化形态的序列” 的思路,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视野里,这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我们现在需要一种经验的文化论——以功能为基础。研究文化使我们对人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愈明了差异性之下的雷同性,我们便愈能推测社会进步的趋势,并且或能实际的对于人事有所指导。 简单总结,我们可知: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1zalinowski,1884.4.7~1942.5.16)这位发迹于英国的波兰人类学家,因为受到了马赫等实证主义思想家的影响,结合了自身的数学功底和诠释主意理念,建构了客观民族志记载以及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创了最早的社会人类学(他也被称为“民族志之父”)。他对近代人类学影响深远:不但是第一位亲自在当地长期研究,并以客观的民族志材料取代过往充满研究者主观论述的人类学家,同时,也是首次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论以取代以往演化论与传播路观点,开创并发展了功能学派。二、观点作为马林诺夫斯基一部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文化论》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化功能的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是在研究文化的功能。” 1.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既然是讨论文化的功能,就不能不首先明确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马林诺夫斯基自己也坦言“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的加以定义及完备的加以叙述,则并不是容易的事。”在《文化论》中,通过总结前人的讨论,他提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具体而言,他认为,文化对于我们包含四个方面:a.物质设备。这是御敌、充饥、运动及其他一切生理上的、精神上的需要,即在人类生活最原始的方式中,都是靠了工具间接地去满足。世界上没有“自然人”。 b. 精神惯习。在生产、经营及应用器物、工具、武器及其他人工的构造,都不能没有知识。而知识是关联于智力及道德上的训练,这训练正是宗教、法律即伦理规则的最后源泉。 这里做一点引申:在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李普曼提出的媒体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一词用以描述建立在现实的劳动生产和实践基础之上的符号世界。但是,这种符号世界并非对现实世界的镜面反射,人在其中会对符号进行选择、加工甚至创造。有些时候,这些选择和加工并非出于刻意,而是因为对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个人理解的分歧;而有些时候,尤其是在大众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选择和加工很大程度上受到大资本影响的刻意为之,是为了更长远的经济利益的实现。这就使得信息符号并不能完全客观的展现,而置身于符号世界中的个人,很难有能力完全通过实践感受这些信息,所以其对世界的理解会越发同媒介制造的拟态相吻合,从而不断按照媒体的塑造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拟态环境,达到了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程度。按照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观点:知识是权利定义的。在生产、经营以及应用过程中,这些只是的理解和训练,都要受制于媒体文化。今天的现实,虽然宗教在衰落,但是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论述的,这种智力和道德上的训练依然存在,只不过在这个源泉之上,建构的是媒体的“超真实”。这种由媒体文化主导的世界,甚至世界上的纷繁的文化,在逻辑上,笔者认为,同马林诺夫斯基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c.语言。语言是常被视作人类特具的机能,和人的物质设备及其他的风俗体系相分开…事实上,字词的应用,是和人类一切身体上的行为所不能缺少的配合物。一字的意义,就是它在协和动作中所获得的成就。它的意义市场就是为了直接地对付他人的动作而间接地运用环境的效果…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风俗的方式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d.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是有它的地方性,有一定的界限的,这界限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在一切有组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见到人类集团的结合是由于他们共同关联于有一定范围的环境,由于住在共同的居处,及由于他们进行着共同的事务。他们行为上的协力性质是出于社会规则或习惯的结果,这些规则或有明文规定,或是自动运行的。一切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都明显是属于学习得来的人体习惯的异类,或就是属于我们所谓的精神文化。 进一步的说,所有社会组织、组织内部的规范以及组织之间的张力,都是文化。进一步的,他认为,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及独立性,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亦所谓的“社会制度”。 人类文化中种种基本制度是变动的,但并不是一种骇人听闻的转变,而是出于因功能的增加而引起形式上的逐渐分化作用。 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如《文化论》开宗所言,就是要探讨文化的功能。2. 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按《文化论》中的定义即“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这个结论的主要形式在于人类活动的体系,包括对于物质文化的应用,并不是偶然堆集而成,而是有组织的、完善配置的及永久的;这就是说,同样的体系可以见于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中。马林诺夫斯基举例指出:一个纯黑种血统的婴孩被带到法国,在那里长大起来,和他在本地长大的同胞双生的兄弟,一定判若两人。 且反之亦然。这是因为他们所得的“社会嗣业”不同,个人学着不同的言语,养成了不同的习惯、思想和信仰,又被组合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中。这第二类的差异造成了个人所具的个性,其重要性远驾于种族差异之上。又如相同形式的木杖,可以在同一文化中,用来撑船,用来助行,用来做简单的武器。但是在各项不同的用处中,它却都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布局。这就是说,他所有不的用处,都包围着不同的思想,都得到不同的文化价值。简单说来,在每一事例中,文化都实践着不同的功能:“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活动中用得着他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所有的意义都是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他所关联的思想,及所有的价值而定。” 一言以蔽之,文化的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费孝通先生总结认为,马林诺夫斯基认识的需要,是指“群体和个体生存的必要条件” 。进而可知,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却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适应。文化赋予人类一种生理器官以外的扩充,一种防御保卫的盔胄,一种躯体上原有设备所完全不能达到的在空间中移动及起速率。文化,人类的累计的创造物,提高了个人效率的程度和动作的力量。 恋爱和婚姻是不可避免的出于这样的需要。因而婚姻不仅是一公开的仪式,还是关涉着当事男女之外之人的社会事件。婚姻的解除及婚姻的结束,都是受着一定传统规则所支配的…怀孕常包孕在道德价值的空气中…传统的风俗亦详尽规定着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而且父母之间所负的责任亦不尽相同,有一部分责任还要推到较远的亲属身上。 合作同样变不可避免的出于这样的需要。而合作意味着牺牲私人的兴趣及倾向去服从于以共同目的,于是发生了社会强制。共同生活又常会引起种种试探,尤其实行与冲动,因此,禁例、抑制以及命令式的规则,变成了在文化中共同生活所不能避免的结果。于是法律即秩序的维持,亦是一共同生活所不能少的条件。这是一种是强调生物需要是文化最基本的动力的思想,也就是说:提供食料和其他消费品的需要而形成经济制度,提供社会成员生殖和抚育的需要而形成家庭制度,因有提供社会秩序和安全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法制度等等。但也要知道,功能和需要并不唯一。大多数人类的制度常兼有多种功能:以家庭论,它就不只是一种生殖的制度。 真正驱使着人类性欲的并不是“自然”的生理冲动,进入人们意识中的方式是传统支配下的命令。两性作用左右在相当程度下自由活动,完全的自由无疑会引起社会分裂,是社会秩序无从建立。赫胥黎在其著作《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一幅当生育可以完全交由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个人完全开放性欲的场景,然而即便如此,《美丽新世界》描绘的也并没有指向“美丽”。事实上,种族不是在简单的在延续,文化需要内在具有一种沿袭、甚至逼迫的力量。这不是出于本能冲动,亦不是出于利害的计算,而是“经过一步一步对于集体的逐渐约制而稳定下来” 。那么文化功能到底如何才能实现,或者说这样的约制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就成为了一个更深层次,且亟待解决的问题。3. 文化功能的实现如上文所言,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关乎自我的生存,第二层则关乎种族的绵续。这也就造成了社会实体被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局面:一方是属于个人心理性质的文化,一方是属于集团的超个人性质的文化。这两者,所对应的人类最最基本的两个需要,存在有内在的张力。文化为了实现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便在这样的内在张力中联系起个人与社会。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讨论了文化的各方面以及功能派的立场后,也就进入到了对“生物需要的文化转变”上来。其根本也就是讨论文化功能是如何实现的。a. 家庭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家庭并不只是生物团体的单位,它亦是一个经济的、法律的及有时是宗教的单位。多种功能聚于一制度并不是偶然的,人类多数基本的需要时常联结在一起,满足它们时最好是在同一的集体中及用那物质文化合并的设备。家庭甚至可以说是个人获得生存保障并进行社会化的起点。文化也是在其中延续的:其中有着种种规则,禁止或赞成——即使不强制——各种人的行为。即便是家庭的物质设备包括居处、屋内布置、烹饪的齐聚、日常的用品,以及房屋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这一切初看起来,似乎是无关轻重的日常生活的细节,事实上,也都却极精巧的交织在家庭生活的布局中,是含有教育意味并能够深刻的影响家庭、法律、经济及道德等各方面。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一家的文化特性与其屋内的物质设备是有密切的关联的。” 而为了使家庭稳固,文化则又派生出了一套以反对乱伦为基础的风俗。风俗会直接限制人的自然生理冲动,进入人的意识中下达支配命令。换句话说,风俗是一种依靠传统力量使社区分子遵守标准的行为方式。其核心——或是现实基础——是教育。这种教育使得特定的经过了实践检验的生活经验,得以被一代代的保留下来。b.教育教育的意义就在训练后生如何应用工具及器物,如何接受种种传统的习惯,如何使用社会权力及责任。为父母的培养了他们儿女的经济态度、技术能力、道德及社会责任后,又传给他们所有的财务、地位及职务。于是家庭的关系包含着财产、血统及地位的继承的法律体系。 《文化论》并没有抽象的谈论教育,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使讨论不至于陷入循环论证的逻辑。c.巫术巫术活着叫做巫术仪式、巫术体系,是《文化论》中论述最为详尽,也是最具体的文化功能实现形式。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事中有一片广大的领域,非科学所能用武之地。不能消除疾病和腐朽,不能抵抗死亡,不能有效的增加人和环境的和谐,更不能确立人和人间的良好关系。这领域用就是在科学支配之外……在这领域中欲发生一种具有实用目的的特殊仪式活动……经验和逻辑有时会一毫不错地向人们说这里是无能为力了,但是人的整个集体反抗着这束手无策……这些动作(仪式、迷信)不但满足着个人机体的需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功能。” 即人们只有在只是不能完全控制处境及机会的时候才使用巫术。 笔者认为,巫术或仪式的作用,首要的就是消除不确定性,增强个人安全感。虽然这种不确定性的消灭与安全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客观的,而是基于主观心理的满足。因为巫术仪式中是含有交感原则的;它常含有所要得到的结果的模样,他预演着所希望的成效。巫师当充满着想象力和象征性,以联系着所要引起的结果。但是他也常深染着驱使他诉于巫术的情感魔力。巫术很明显地不能视作基于经验理论的真正科学,而同时又说他是一种情感的流露。用《文化论》中的话说:“巫术中一切要素都是对于某某目的发生作用的。”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文化心理的问题。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的情感到了他自己都不能控制的时候,他的语言举动,以及他的身体内部和相关的生理作用,都会让那被遏制的情绪奔放出来。在这种情形下,替代的动作(巫术、仪式)便发生了一种必须而有益的生硬功效。情感的宣泄,无论使用语言、姿势或者神秘地相信这种语言、姿势有一种力量——这些都是自然地发生而成为一种常态的生理反应。具体而言,在个人方面,巫术可以增加自信,发展到的习惯,并使人对于难题抱有积极应付的乐观信心与态度,于是即处危难关头,亦能保持或重作个性及人格的调整。在社会方面,他是一种组织力量,供给着自然的领袖,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它可以发展先知先觉的能力,并且, 因为它常和权势相联,便成为任何社区中——特别是初民社区——的一大保守的要素。所以,由发展社会风俗,巩固社区和文化的组织,而使改变与暴动不易发生和使各种活动更有效率地进行。 这是由于,巫术或是仪式中必须要严格贯彻的一整套动作和标准——一套全体文化成员都有记忆或认可的动作和标准——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被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执行这样的仪式时,社会成员之间达成了共同协作的训练,这是巫术或仪式第二层重要的作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体系”是全部落人民共同经营的事业里最有效的组织及统一力量。 “标准的和传统的巫术并非他物,乃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将人心加以安排、加以组织,并使它得到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以对付知识及技能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它不仅对于个人而言,可以促成人格的完整,对社会言,他也是一种组织的力量。 但马林诺夫斯基在此也强调,巫术和宗教是有分别的:因为宗教创造一套价值,要直接地达到目的。而巫术是一套动作,具有实用的价值,是达到目的的工具。现代宗教中有许多仪式,甚至伦理,其实都改归入巫术一类中。 d.宗教宗教也是文化功能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它和人类基本的——即生物的——需要有内在的、虽为间接的联系。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宗教的需要,是出于人类文化的绵续,而这种文化的绵续的含义是:人类努力及人类关系必须打破鬼门关而继续存在。在他的伦理方面,宗教是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神圣化,于是变为最强有力的一种社会控制……宗教与人以强大的团结力,使人能支配命运,并克服人生的苦恼。 宗教也是深深的根生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及这些需要在文化中得到满足的方法上。在宗教伦理最为盛行的中世纪,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当时社会的劳动工具不先进,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认识水平都不够发达。自然规律以及自然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未知的“超自然”现象。人们有需求消除自己的心里不确定性,于是催生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宗教势力利用人的这样的心理,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权利话语,从而在社会上制造广泛的共识,一方面维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笔者认为,宗教事实上就是这样文化功能、人的需要以及政治权利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e.游戏和娱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婴儿们的自由动作并不只是无意取闹而已。其也包含着个体的生物需要:要求婴儿去操练四肢和肺部,而这种操练也就包含着最早期的训练。但这些动作也并非完全自由的或者仅为生理所决定,每个文化对于四肢活动的自由范围都有所规定。 《文化论》认为研究小儿游戏行为的重要之点,是在注意游戏中所含的规矩——即合作的教育与训练。小孩游戏的主要功能是在教育方面,成年人游戏和娱乐常常是继续着儿童时期而发展的,是人们为文化负担了许多艰难的工作之后,文化为他们备的下一些补偿。 娱乐的有其正功能:它使人远离厌腻的工作,有闲暇的精神建设并创造。如艺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是产生强烈的情感经验的文化活动。 其功能的实现在于:一方面直接由于人类在生理上需要一种情感经验——即声、色、形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他也是穿凿价值和标准化的情感经验的有效工具。又如体育竞技,则对社会团结和个人的精力提升与发泄起到着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娱乐也有负功能。最典型的即“麻醉”效应。尼尔波子曼在其《娱乐至死》的前言中又这样一段描述:“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如汪洋大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三、辩证马林诺夫斯基以前的人类学者都只注意文化的次要的形式,而不能用不能用物的主要功能来解释的。如体质人类学关注考古证据,探究核心在于:现在地球上所有人种,是否都是非洲智人的后裔。进化学派则关注不同的文化下人的生活差异。马林诺夫斯基批判他们认为,地理上的区隔,导致人所要适应的地理环境不同,人对工具的特定需求也就有微妙的差异。船只是用浮木或是气囊,用一个或两个桨叉架,没有一定,都是个别文化自己的选择。 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文化是不能视作一堆偶然集合的“特质”的。只有可以比较的要素才能相提并论;只有祥和的要素可以归入一调和的整体。任何文化研究,除非他们先对于某一文化加以功能的分析,否则在功能未解释及各要素间的关系未明了之时,文化的形势已无法明了,研究的结论也就是没有价值的。 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引申出文化“形式上的变异”。即是人类世界纷繁的文化种类之间具体的、鲜明的差别。虽然细节千差万别,但一个器物——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性质是维持不变的。在任何文化中,这种限度内的变迁也不是毫无一定的,而有固定的形式可见,似乎是一旦选择定了之后就永远的照例遵守了。 他反复强调:“最重要的是科学中应当最先研究及最先注意哪些最基本的要素,若人类学者只考究那些次要的及不相干的性质,方法上是错误的。其次,应当记得,在科学中,最重要的实物是在认识事实,对于一事实充分认识之后,时常会发现许多思想的问题是不能成立的,我们已经说明,一物的结构与其使用方法结合了才能成为它的文化实体。” 这样突破对具体差异的关注,从而进入到更抽象更深刻的功能理解上,是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视角上的创见。是其站在前任肩膀上的突破。但也是其饱受诟病和争议的地方。一旦从“人的生物性需求”出发讨论,就有着“存在即必然合法合理”的意味,其理论也就多了一分对传统辩护的色彩。有学者曾抨击认为,如果只是出于人的生物性需求,那么今天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意义就要受到质疑。人的主体性意义也会受到冲击,千人千面的美好愿望很难被接受是出于单一的本源。事实上,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会写作《文化论》,从本文一开篇可以推测一二。他说:“人类错综类别的情形正是人类史上种种骚扰的源泉。战争、侵略、征服都因之而发生……这种恩怨重重,难解难分的关键,实在就在人类集团的差异性,加上了人类本性的相似性:在抱负上、贪婪上、虚荣上,在于网上,大家正相似;在习惯上、信仰上、气质上及最后但并非最次要的体形上,亦就是种族上,大家却有所差异。” 也许他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让人们更加关注差异背后的一致性,期待着全球范围内一个更加充满理解和组织的文化出现。费孝通先生曾用“文化自觉”来形容中国文化在新的世纪中所要承担的使命:即“要求我们要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展望世界,对于自身在世界之中的地位有‘自知之明’”。 这也许也是对《文化论》所受诟病的回应,是因为今天,人类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飞速变革的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的初步出现、文化-宗教传统之间的矛盾加剧等等现实,都有别于过去的历史时代。这都要求我们需要更深刻的去理解文化,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乃至共同。事实上,文化及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引发新的差异。文化并非一个静止的研究对象,他同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样再深刻变革之中。这也许就是文化研究的难点,也是文化研究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1]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Edward T Hall. Beyond Culture [M]. New York: Anchor Doubleday, 1977[3] E. Mach, Knowledge and Error: Sketches on the Psychology of Inquiry [M], Dordrecht: D. Reidel, 1976[4] Malinowski, Dedication to Sir James Frazer [A], Redfield, 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c]. New York: Doubleday, 1954[5] Patrick R. Moran.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M]. Boston: Heinle, Cengage Learning, 2001[6] Samovar, Lar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7] 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费孝通.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6): p53~71[9]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鲁斯·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罗杰斯.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 迈克尔·扬. 马林诺夫斯基:一位人类学家的奥德赛,1884-1920[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 尼尔·波子曼. 娱乐至死[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豆瓣上找不到这个版的书,我又添加不进来,加到这本上了。《文化论》 [英] 马林诺夫斯基 著 费孝通等 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2月版人类学和民俗学有很多东西光了解就是非常的有意思,若是进一步的去做研究,我想那是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它给你一种奇特的、神秘的陌生感,引领你进入一个又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对民俗的不断了解与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美的发现过程。很大程度上陌生造就了一种美。朴旧单纯造成了一种美。在感受民风民俗中形成了一种美。而这种感觉到的美非常的具体、非常的实在。它不是玄之又玄的摸不着把握不住的东西。它可以真真切切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一览无遗的让你感受。作者对于航海和战争中运用巫术的说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他说因为熟悉了巫术而更加有胆量、有信心,从而可以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不慌不忙,应对风暴时能更加的强硬而有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力量。这是科学所无法达到的力量。除去巫术仪式本身的繁琐和物力、体力的浪费之外,我觉得巫术在更多的时候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有时候往往可以战胜难以预料的偶发事变。这时候巫术就成了一种信念,成了战胜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的有力武器。也许也正是有了巫术,在战争中小伙子不怕死,他们有必胜的信心,困难再大他们都义无反顾,而这种精神状态往往又是无坚不摧的。所以,当战争失败时,他们会很自觉的认为巫术仪式不够隆重或者我们自己不够虔诚什么的,或者别的,反正他们总是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很少从巫术方面寻找怀疑。我认为这种巫术主要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作者同时说到恋爱,说恋爱是成败难测的企图,这非常的有道理。我却难以想象它怎么运用巫术,又是怎么样制胜的。书中好像没有具体的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可操作性比较小。并且,运用巫术赢得爱情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我个人认为它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给我的总体印象就是,巫术是关乎生的。它告诉我们怎么面对生,怎么面对战争、危险、突发事件,以及命运的拨弄。它给人一种信心和战胜的力量。它给我们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和不顺心的事情。而宗教是关乎死的。它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死的时候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心态对待。人们渴望来世,渴望再生,而宗教是一种寄托,一种信仰。它给将来的人带来安慰带来希望,从而在死的时候显得不那么痛苦。而两者都是把不是事实的一种东西作为将要达到的事实来信仰。前者是现世的,有点形而下的具体的事情;后者是超世的,形而上的抽象的,诸如来世、灵魂、永生等观念的东西。而两者在古今中外的人们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作用在巫术和宗教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这远远不是唯物主义无神论所可以三言两语否定的。它关乎人的心灵,关乎人的灵魂,和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应该重视这种内心的安慰和满足。艺术对于人的生理上的情感反应是显而易见的。马氏也说得比较清楚。但是,他说的另一方面即所谓完整化的功能,说 艺术可以激励工作,说对技术、经济、科学等有影响之类,我个人觉得马氏主要把艺术作为一种实用功利的东西来对待了。或许是他主要从文化论、人类学等方面考虑问题的原因吧,感觉它有一种片面性,我们说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可以陶冶情操的,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格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享受。而远远不仅仅是对 技术等有促进作用或者其他什么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品都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体现出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而这我认为是艺术主要的功能所在。
  •     •福柯的墨镜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了福柯那里,力量就不再是一个振聋发聩的令人心生向往的褒义词,而披上了某种“阴谋论”色彩。读福柯之前,提起力量,也许你会联想到,推土机的大铲子把树连根拔起的那种工具神力;也许你会联想到,《心灵捕手》里,那个在MIT打扫卫生的穷小子,凭着他对数理的痴迷,解了一道世界难题的智商神力。似乎知识向所有人公平地敞开,不论贫富长幼魏晋。于是,我们自信地认为只要通过努力便可以获得探寻宇宙奥妙、把握人类社会的力量,如发明或开动那台推土机,只要通过努力便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获得不断发展自我的力量,如那个天才穷小子,如当今的IT弄潮儿,盖茨、扎克伯格、刚刚辞世的乔布斯。世界是如此光明灿烂充满希冀,直到福柯给我们一副墨镜。带上它,整个世界都可以以一种暗视力来观察,一种暗势力来解读。首当其冲的,是千年功名加一身的知识。用福柯的墨镜加放大镜观察,你发现大铲子可以铲树,同样也可以铲人;天才穷小子不仅以他的智商解开数学题,还以此作为泡妞的手段。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非功利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带有意识形态的。知识的力量,不见得是向善的,当它等同于权力时,变成了统治与建立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虽然,福柯是耸人听闻式的振聋发聩,不过无偏激不观点。在沙发土豆们的电视机前突然真钻出个贞子小姐来,也许,电视成瘾患者就不治自愈了。我想,福柯的温和版的说法可以是,知识不必然具有客观、真理的属性。一种学说、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是需要十月怀胎,有其时空与社会背景做母体的。那么我们对一种学说或一门学科的态度,不是把它奉为毛的“红宝书”或斥为卡的“绿皮书”,而是回到它的历史语境中去审视,才能尽可能理解它的意义与局限。•弗洛伊德的中国待遇7月,画家弗洛伊德去世。中国艺术圈子里的名人,张晓刚、刘小东、毛焰、陈丹青……都纷纷写文悼念他老人家。有意思的发现是,这帮画风完全不同的画家们竟有着相同的集体记忆——第一次见到弗洛伊德的作品都是七八十年代时《世界美术》杂志上登载的他画的男子头像和两张女子体。那时还没有网络,那时还刚兴起美学热,那时想了解外国艺术家正在干的事儿,还只能通过一本杂志。张晓刚毫不避讳地说,“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有点不愿看到老弗的作品”。因为他已被学院派符号化,化作“一根代表着正确的、主流的现实主义绘画的棍棒”在展览中在媒体上四处打人。而吊诡的是,老弗在英国,同开得花枝乱颤的波普艺术比起来,孤独得像一枝开在角落的蔷薇。老弗在欧美是非主流的,是在西方一度被现代艺术边缘化的密室画家,到了中国,却变成了新现实主义绘画的宗师被效仿与膜拜。“我想杂志当时之所以要将他介绍进来大概一是因为可将他归纳进‘新现实主义绘画’中便于论述;二是他的‘油画功底’很自然地与中国的学院艺术的价值观能够沟通起来?……不知老弗生前知道他在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么?知道他与德国的里希特、法国的巴尔丢斯一道曾被当成某种标本,为中国的写实艺术教育培养出的艺术家能用传统绘画‘进入当代世界’铺垫了一条‘正确’而又简便的捷径么?”弗洛伊德相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不同待遇,同样在印证福柯的道理,我们不无遗憾地说,艺术有国界。这个界还是按“需”划分的。•文化功能论的“功能”文化功能主义就主张用“满足需求”来分析文化现象。文化与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一种风俗、礼节的产生与延续必然是它满足了当地人们的某种需求。功能派是站在进化学派的对立面的。费孝通在译序中对文化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给予高度评价。“马氏之前,人类学者受进化论之浸染,每以摸索猜测社会生活之原始状态为能事,其对于非白种人之文化,不斥为野蛮,即贬之为半开化,观自傲之态,溢于行间字里,此种论断不能以科学视之。”马氏之后,“功能派始确认文化为人类生活之手段。人类之目的在生活,此乃生物界之常态,文化乃人类用以达到此目的之手段。在形式上虽有种种变异,但自其所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之功能上言,则绝对相同。”功能派的反进化派主张,其意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分庭抗礼,按费孝通语,“文化之看法,不但决定学术发展之路线,抑且直接影响国民性格之倾向。”所以,费孝通“觉文化论探讨之急需”,才笔耕不辍夜寂灯寒地把《文化论》这本小册子翻译到中国来。“文化论之急需”,不仅是中国,对于当时的西方,也是一种“必须”。19世纪中期,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为以机械理性与科学至上逻辑为基础而运转的世界提供了乐观的生物学证明。“物竞则天,适者生存”,人无疑是生物竞赛中的获胜者,他们会思考会表达,会使用工具,别的动物还在艰辛地适应环境,而他们不仅在环境中过得滋润舒适,甚至可以改变环境。这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达尔文式的乐观,一旦波及到人类文化上,便使欧洲获得文化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代表的是绝对的进步、光明。既然欧洲文明是进化论中的最高,那么征服新大陆成为了欧洲人的“神谕使命”,上帝赋予欧洲人特别的使命,向欧洲以外的新世界输出文明和进步,祛除彼地的野蛮和无知。而实际这是对其他文明的傲慢和无知,如果欧洲人没有在中世纪抛弃罗马数字而采用阿拉伯数字,科学革命不可能发生,以后的数学发明,如微积分则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的工业和经贸大发展也不可能。而那些经启蒙了的欧洲人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机械、资本的运转恰恰是倚靠技术、科学的发展。在这种科学指导-技术进步-金钱滚滚来的因果关系下,人们被闪闪的金币晃花了眼,自然意识不到“一路狂飙”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可是,刹不住闸的车一旦遇上坑洼就是车毁人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启蒙”号开了300年之久,车终于翻了。先是一战,后是经济大萧条,再后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乱与贫苦的人们不得不陷入迷茫与彷徨,思索,上个世纪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思索,下个世纪,我们应该怎样活。科学是万能的么?人能永远保持理性么?社会是一定向前发展,不断进化的么?社会分工带来高效率的背后难道不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么?有哲学家把矛头指向了启蒙运动的宏大叙事和工具理性。用理解自然世界的逻辑理性和机械方法也用来理解个人生活,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只能得到以下两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1)人如机器一样可臻完善;(2)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个体。所以,要给启蒙运动驱魅,就要把人从上帝的位置拉下来,把人还原为人。尼采讲要日神,也要酒神,要清醒,也要癫狂;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那么我们去行动去体验吧;福柯告诉我们,所谓现代人,不是那个发现自己的内在真理的人,而是在变化之中创造自己的人,现代人应该将自己视为一个复杂艰难的工程。于是,人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文化功能论在彼时彼刻诞生就变得不那么惊世骇俗。《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中解释文化功能派,第一句就讲明了它与后现代的关系:功能主义相信事物的实质、本质或第一原因是不可知晓的,而只有事物的现象和属性才是可以知晓的。它主张排除实质论的概念,在相互依存、构成整体的诸因子、诸事物的联系中把握对象,因而是一种实证主义的主张。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每一种活的文化都是功能和整合的一体,就如有机体一样,若不从整体的关系上来研究,那么各个部分的文化也不能够获致理解;其次,就是它的文化与需要之间密切相关的假设。换言之,每一文化的元素对其整体的文化都有一种功能的贡献。人有新陈代谢、新生、舒适、安全、行动、生长、健康等的需要,因为有这些需要,才会相应地生产出食物供应、亲属、衣服、居室、活动、训练和卫生等文化的反应。因而,每一套生物的需要和文化的反应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因此,不是文化有优劣,而是需求不同,导致文化不同。文化的存在就表明了它的适用性。从这一点说,功能派是很好驳斥了文化进化派的。我们看到,文化功能论的“功能”在20世纪初,不仅仅是完成了对文化进化论的反思,也可以说它作为后现代思潮中社会学领域的延伸,是后现代与再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文化一环。•文化功能论的“功能”局限诚然,文化功能论有其上述的功能与意义。但,它亦有其局限。局限就在,按此理论,“弗洛伊德的中国待遇”,我们可以欣然接受,因为他的画作迎合了中国学院派的主流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借以树威把俄罗斯的三大阴影五大调子强加给每个学画的学生的需求。如此一来,那么学生的需求谁来满足?功能论的满足需求说,并没有界定需求的主体是谁。有人会说,确认主体有意义么?不就是人类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人类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独立的个体组成的。纵然有些基本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满足的,但是因为个体差异,人们对于非基本的需求的要求却可能是千差万别,参差多态的。所以,回到“弗洛伊德”上,有学生可能喜欢梵高,有学生可能喜欢印象派,有学生可能喜欢毕加索,有学生可能喜欢沃霍尔,为什么一定要统一灌输弗洛伊德,而把其他的选择项都屏蔽掉?需求与需求之间有没有区别?应该舍谁取谁?是不是也要引“公意”的概念,主流需求重于非主流需求,政治需求重于文化需求,“公意”需求重于“私意”需求?所以说,需求论似乎只有部分解释力,却经不起批判。第二点局限在于,需求的本源论。需求是本来就有,还是被创造和调动出来的呢?是先有了需求,才有了文化的发明,还是先有了文化的发明,才有了相应的需求?这似乎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以用互联网来举例,在网络没有诞生以前,人们是不能想到在今天,作家码字不用电脑会影响思维,企业中了网络病毒会系统性瘫痪,上百万的成瘾少年被送到戒网瘾学校接受电击。我们说,现在是移动互联的时代,新媒体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旧概念。有不少传播学专家乐观地称网络技术造就了人类进化为新物种,人类社会也由过去的宏大叙事、千人一面、整体性、政治化向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娱乐化全方位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了每天不在网上刷点什么就会痛小组,于是专家们看到了社交网络的粘着性与交互性,讲网络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越来越多业余编码爱好者“开发着玩”的第三方应用开始钱滚钱,于是专家们看到了比长尾理论还令人心动的小尾巴,1%到3%的微力量,讲网络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求救与倡议在微博上行动与响应,于是专家们看到了“围观改变中国”,讲网络满足了人们参政议政的需求……但似乎,这是移动互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才应运而生的赞歌与欢呼。网络诞生之初,专家们不过是看到了它满足信息传输需求的一面,哪里会想到它可以满足什么社交需求、娱乐需求、政治需求。所以,似乎功能论不能预测一个技术的未来应用与它的全部需求,只能是在一个技术得到应用后,以它迎合了某种需求来解释它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的合理性。功能论一切现有的文化是符合某种功能而存在的前提,只能导致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存在即合理。它的弊病除了上述所说,在预测未知方面毫无建树,跟在现象屁股背后“事后诸葛亮”以外,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它给文化批判封了口,束了腰,每当我们想批判的时候,功能论者便举着游行的大牌子,这是违反人类的需求的!但我们不禁要问,满足了需求,就一定意味着是好的、进步的、适于人类的?温水煮青蛙的小寓言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功能学派宣言,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位育是手段,生活是目的,文化是位育的设备和工具”。虽然没有陷入玄学,但也与他所批判的学派一样缺少发生学方面的考虑,同时也即缺乏对应然的思索,重点看事例分析。从“巫术系统”及其社会意义入手来理解巫术现象,是西塞罗《论法律》的极好的理论表述性参考。
  •     还是看这种百来页的有成就感啊,一晚上就一本
  •     其实写得很有趣 也能够大致了解其论点 但不晓得为什么 就是读得很困难。。。
  •     与弗雷泽绝然相反的论调。对人类理智有限性的谦逊坦诚。
  •     看了一遍,不太能理解.跨了陌生的领域,还是得在初期投入大量专注精神,不过暂时没这打算.有空再说吧
  •     唉....
  •     功能派文化论,主张以社会制度为文化的真正要素,在整体布局中考虑文化要素间的关系。形式不重要,社会制度的文化布局是决定形式的。
  •     为什么马林诺斯基有涂尔干的影子…难道是因为他们都搞过田野? 从人民中来就是有一套
  •     作为闲书,读过《文化人类学》就不用读这本了……
  •     写的很好,还分析了具体实例。马氏的功能论里面完全把个体的个性笼罩在文化的模塑之下,我觉得也是一个局限。
  •     每次把文化拉到整体性功能架构的层面我就觉得挺没意思的...
  •       虽然此书才107页,但我看得很是费劲。。。恕我学养太浅,达不到组织学术评论级别,且胡乱评论几句罢。
      
      作为功能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马老一上来就将反对的矛头对准此前影响甚广的进化论和传播论,结合他多年的远方异民族(或者他口中的“初民社会”)田野考察经验,从人作为生物的基本需要和其外的衍生需要等方面出发,围绕物质、社会组织、语言等方面多点展开,进而构架自己的理论体系。
      
      顾名思义,功能主义的文化观把“文化”视作满足人类各方面需要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并非玄虚的存在。按我的理解,老马是想说“文化”这一概念的具体承载要素就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生的,不具备功能的文化要素何以存在?何以构成宏观的整体的文化?
      
      估计不少人会倾向于把“功能”理解成功利,我倒是觉得它们不是一个概念,因为文化要素的出现未必和利益挂钩,如果人类学家们不来搅扰它们并试图探寻和解释其意义,它们完全可以在概念上、理论上保持沉睡状态,同时在现实的整体文化的构建中发挥局部所谓的“功能”并影响整体的变迁。如果理解成“功用”,或许就比较贴切了。结合对马老的时代背景、批评对象的分析,以及他所提倡的研究方法、基于现实的民族志写作,便不难理解作为开拓者和革新者的他所引入的研究思路的突破性。
      
      按照常规思维的理解,功能主义这套理论的确挺合理。倘若换一个角度呢?是不是有了这些要素起作用,文化就“动起来”了?要素们所满足的功能如果发生了变化,或者要素们本身发生了变化,如何判断和界定各文化要素所起的具体作用,变动的详细过程,所构成的整体将产生何种趋向?变化中的整体的文化显然是动态的,那么研究者需如何尽可能反映真实的变化?对整体社会中的个体而言,文化要素的意味和学者们捣鼓出的满足“需求”的“功能”有多大的差异?……
      
      门外汉的一点混乱的总结与思考,就先记录在此了。。。
      
  •        •福柯的墨镜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了福柯那里,力量就不再是一个振聋发聩的令人心生向往的褒义词,而披上了某种“阴谋论”色彩。
      读福柯之前,提起力量,也许你会联想到,推土机的大铲子把树连根拔起的那种工具神力;也许你会联想到,《心灵捕手》里,那个在MIT打扫卫生的穷小子,凭着他对数理的痴迷,解了一道世界难题的智商神力。似乎知识向所有人公平地敞开,不论贫富长幼魏晋。
      于是,我们自信地认为只要通过努力便可以获得探寻宇宙奥妙、把握人类社会的力量,如发明或开动那台推土机,只要通过努力便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获得不断发展自我的力量,如那个天才穷小子,如当今的IT弄潮儿,盖茨、扎克伯格、刚刚辞世的乔布斯。
      世界是如此光明灿烂充满希冀,直到福柯给我们一副墨镜。带上它,整个世界都可以以一种暗视力来观察,一种暗势力来解读。首当其冲的,是千年功名加一身的知识。用福柯的墨镜加放大镜观察,你发现大铲子可以铲树,同样也可以铲人;天才穷小子不仅以他的智商解开数学题,还以此作为泡妞的手段。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非功利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带有意识形态的。知识的力量,不见得是向善的,当它等同于权力时,变成了统治与建立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虽然,福柯是耸人听闻式的振聋发聩,不过无偏激不观点。在沙发土豆们的电视机前突然真钻出个贞子小姐来,也许,电视成瘾患者就不治自愈了。
       我想,福柯的温和版的说法可以是,知识不必然具有客观、真理的属性。一种学说、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是需要十月怀胎,有其时空与社会背景做母体的。那么我们对一种学说或一门学科的态度,不是把它奉为毛的“红宝书”或斥为卡的“绿皮书”,而是回到它的历史语境中去审视,才能尽可能理解它的意义与局限。
      
      •弗洛伊德的中国待遇
       7月,画家弗洛伊德去世。中国艺术圈子里的名人,张晓刚、刘小东、毛焰、陈丹青……都纷纷写文悼念他老人家。有意思的发现是,这帮画风完全不同的画家们竟有着相同的集体记忆——第一次见到弗洛伊德的作品都是七八十年代时《世界美术》杂志上登载的他画的男子头像和两张女子体。那时还没有网络,那时还刚兴起美学热,那时想了解外国艺术家正在干的事儿,还只能通过一本杂志。
       张晓刚毫不避讳地说,“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有点不愿看到老弗的作品”。因为他已被学院派符号化,化作“一根代表着正确的、主流的现实主义绘画的棍棒”在展览中在媒体上四处打人。而吊诡的是,老弗在英国,同开得花枝乱颤的波普艺术比起来,孤独得像一枝开在角落的蔷薇。老弗在欧美是非主流的,是在西方一度被现代艺术边缘化的密室画家,到了中国,却变成了新现实主义绘画的宗师被效仿与膜拜。
       “我想杂志当时之所以要将他介绍进来大概一是因为可将他归纳进‘新现实主义绘画’中便于论述;二是他的‘油画功底’很自然地与中国的学院艺术的价值观能够沟通起来?……不知老弗生前知道他在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么?知道他与德国的里希特、法国的巴尔丢斯一道曾被当成某种标本,为中国的写实艺术教育培养出的艺术家能用传统绘画‘进入当代世界’铺垫了一条‘正确’而又简便的捷径么?”
       弗洛伊德相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不同待遇,同样在印证福柯的道理,我们不无遗憾地说,艺术有国界。这个界还是按“需”划分的。
      
      •文化功能论的“功能”
       文化功能主义就主张用“满足需求”来分析文化现象。文化与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一种风俗、礼节的产生与延续必然是它满足了当地人们的某种需求。
       功能派是站在进化学派的对立面的。费孝通在译序中对文化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给予高度评价。“马氏之前,人类学者受进化论之浸染,每以摸索猜测社会生活之原始状态为能事,其对于非白种人之文化,不斥为野蛮,即贬之为半开化,观自傲之态,溢于行间字里,此种论断不能以科学视之。”马氏之后,“功能派始确认文化为人类生活之手段。人类之目的在生活,此乃生物界之常态,文化乃人类用以达到此目的之手段。在形式上虽有种种变异,但自其所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之功能上言,则绝对相同。”
       功能派的反进化派主张,其意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分庭抗礼,按费孝通语,“文化之看法,不但决定学术发展之路线,抑且直接影响国民性格之倾向。”所以,费孝通“觉文化论探讨之急需”,才笔耕不辍夜寂灯寒地把《文化论》这本小册子翻译到中国来。
       “文化论之急需”,不仅是中国,对于当时的西方,也是一种“必须”。19世纪中期,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为以机械理性与科学至上逻辑为基础而运转的世界提供了乐观的生物学证明。“物竞则天,适者生存”,人无疑是生物竞赛中的获胜者,他们会思考会表达,会使用工具,别的动物还在艰辛地适应环境,而他们不仅在环境中过得滋润舒适,甚至可以改变环境。
      这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达尔文式的乐观,一旦波及到人类文化上,便使欧洲获得文化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代表的是绝对的进步、光明。既然欧洲文明是进化论中的最高,那么征服新大陆成为了欧洲人的“神谕使命”,上帝赋予欧洲人特别的使命,向欧洲以外的新世界输出文明和进步,祛除彼地的野蛮和无知。而实际这是对其他文明的傲慢和无知,如果欧洲人没有在中世纪抛弃罗马数字而采用阿拉伯数字,科学革命不可能发生,以后的数学发明,如微积分则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的工业和经贸大发展也不可能。
       而那些经启蒙了的欧洲人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机械、资本的运转恰恰是倚靠技术、科学的发展。在这种科学指导-技术进步-金钱滚滚来的因果关系下,人们被闪闪的金币晃花了眼,自然意识不到“一路狂飙”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可是,刹不住闸的车一旦遇上坑洼就是车毁人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启蒙”号开了300年之久,车终于翻了。先是一战,后是经济大萧条,再后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乱与贫苦的人们不得不陷入迷茫与彷徨,思索,上个世纪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思索,下个世纪,我们应该怎样活。
       科学是万能的么?人能永远保持理性么?社会是一定向前发展,不断进化的么?社会分工带来高效率的背后难道不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么?
       有哲学家把矛头指向了启蒙运动的宏大叙事和工具理性。用理解自然世界的逻辑理性和机械方法也用来理解个人生活,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只能得到以下两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1)人如机器一样可臻完善;(2)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个体。
       所以,要给启蒙运动驱魅,就要把人从上帝的位置拉下来,把人还原为人。尼采讲要日神,也要酒神,要清醒,也要癫狂;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那么我们去行动去体验吧;福柯告诉我们,所谓现代人,不是那个发现自己的内在真理的人,而是在变化之中创造自己的人,现代人应该将自己视为一个复杂艰难的工程。
       于是,人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文化功能论在彼时彼刻诞生就变得不那么惊世骇俗。
       《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中解释文化功能派,第一句就讲明了它与后现代的关系:功能主义相信事物的实质、本质或第一原因是不可知晓的,而只有事物的现象和属性才是可以知晓的。它主张排除实质论的概念,在相互依存、构成整体的诸因子、诸事物的联系中把握对象,因而是一种实证主义的主张。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每一种活的文化都是功能和整合的一体,就如有机体一样,若不从整体的关系上来研究,那么各个部分的文化也不能够获致理解;其次,就是它的文化与需要之间密切相关的假设。换言之,每一文化的元素对其整体的文化都有一种功能的贡献。人有新陈代谢、新生、舒适、安全、行动、生长、健康等的需要,因为有这些需要,才会相应地生产出食物供应、亲属、衣服、居室、活动、训练和卫生等文化的反应。因而,每一套生物的需要和文化的反应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
       因此,不是文化有优劣,而是需求不同,导致文化不同。文化的存在就表明了它的适用性。从这一点说,功能派是很好驳斥了文化进化派的。我们看到,文化功能论的“功能”在20世纪初,不仅仅是完成了对文化进化论的反思,也可以说它作为后现代思潮中社会学领域的延伸,是后现代与再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文化一环。
      
      •文化功能论的“功能”局限
       诚然,文化功能论有其上述的功能与意义。但,它亦有其局限。
       局限就在,按此理论,“弗洛伊德的中国待遇”,我们可以欣然接受,因为他的画作迎合了中国学院派的主流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借以树威把俄罗斯的三大阴影五大调子强加给每个学画的学生的需求。如此一来,那么学生的需求谁来满足?功能论的满足需求说,并没有界定需求的主体是谁。有人会说,确认主体有意义么?不就是人类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人类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独立的个体组成的。纵然有些基本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满足的,但是因为个体差异,人们对于非基本的需求的要求却可能是千差万别,参差多态的。所以,回到“弗洛伊德”上,有学生可能喜欢梵高,有学生可能喜欢印象派,有学生可能喜欢毕加索,有学生可能喜欢沃霍尔,为什么一定要统一灌输弗洛伊德,而把其他的选择项都屏蔽掉?需求与需求之间有没有区别?应该舍谁取谁?是不是也要引“公意”的概念,主流需求重于非主流需求,政治需求重于文化需求,“公意”需求重于“私意”需求?所以说,需求论似乎只有部分解释力,却经不起批判。
       第二点局限在于,需求的本源论。需求是本来就有,还是被创造和调动出来的呢?是先有了需求,才有了文化的发明,还是先有了文化的发明,才有了相应的需求?这似乎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以用互联网来举例,在网络没有诞生以前,人们是不能想到在今天,作家码字不用电脑会影响思维,企业中了网络病毒会系统性瘫痪,上百万的成瘾少年被送到戒网瘾学校接受电击。我们说,现在是移动互联的时代,新媒体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旧概念。有不少传播学专家乐观地称网络技术造就了人类进化为新物种,人类社会也由过去的宏大叙事、千人一面、整体性、政治化向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娱乐化全方位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了每天不在网上刷点什么就会痛小组,于是专家们看到了社交网络的粘着性与交互性,讲网络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越来越多业余编码爱好者“开发着玩”的第三方应用开始钱滚钱,于是专家们看到了比长尾理论还令人心动的小尾巴,1%到3%的微力量,讲网络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求救与倡议在微博上行动与响应,于是专家们看到了“围观改变中国”,讲网络满足了人们参政议政的需求……
       但似乎,这是移动互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才应运而生的赞歌与欢呼。网络诞生之初,专家们不过是看到了它满足信息传输需求的一面,哪里会想到它可以满足什么社交需求、娱乐需求、政治需求。
      所以,似乎功能论不能预测一个技术的未来应用与它的全部需求,只能是在一个技术得到应用后,以它迎合了某种需求来解释它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的合理性。功能论一切现有的文化是符合某种功能而存在的前提,只能导致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存在即合理。它的弊病除了上述所说,在预测未知方面毫无建树,跟在现象屁股背后“事后诸葛亮”以外,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它给文化批判封了口,束了腰,每当我们想批判的时候,功能论者便举着游行的大牌子,这是违反人类的需求的!但我们不禁要问,满足了需求,就一定意味着是好的、进步的、适于人类的?温水煮青蛙的小寓言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     这翻译啊 年代太久远了~~
  •     印象最深的是对于巫术的观点,因为熟悉了巫术而更加有胆量、有信心,从而可以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不慌不忙,应对风暴时能更加的强硬而有效。p.s.这本书比我想象的短很多。
  •     准备好好看看 深刻理解
  •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人类学可以看作是对达尔文的观点的延续。在他看来,“文化论”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文化是如何起源的?文化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前一个问题,马林诺夫斯基和之前的许多思想家一样,认为文化起源于自然,但是自然的一种变化。自然之所以要转化为非自然,动力在于生存需要。正是这种生存需要驱使着人们创造各种文化制度,而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手段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于是,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对一种文化中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就是发现它们对于该族群的生存需要的满足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解释当然很可能是说得通的,但也难免是浅薄的;而且功能主义的自然主义前提还使得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实际上能解释的只是同一的目的,而无法为殊异的手段(文化)为何恰恰形成这样的殊异提供解释,因此也无法完成人类学。
  •     囧囧有神的一本书啊- -
  •     费孝通翻译的,比较好读
  •     据说这本书费老老在翻译遇到瓶颈的时候,索性就放开原文而自己创作了。。。
  •     功能学派的理论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     马老师的论述还是很有见地的
  •     不太能认同这种实证主义的价值观
  •     也不容易
  •     对“巫术”的分析尤其精彩
  •     一本很薄,但思想厚重的书。。。。。 虽然是理论书,但是读来也并不觉得费舌……
  •     简单明白。还是蛮欣赏功能论观点的。
  •     第二本认认真真读完的专著。虽然没大看懂,但是很有收获。
  •     费孝通还是吴文藻学生时候的旧译本,看的马马虎虎,还要再读下。
  •     读起来........好困难
  •       这是一本彻底信奉“存在即是合理”的书,当然它没有错,我也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对于文化的功能学说还是不能苟同,如果一切皆合理,何来“消灭”一说呢?
  •     文化的认识要从其功能去分析。
  •     我看的也是这个版本 觉得很好看的 下周课堂上讨论的 很喜欢马林诺夫斯基对巫术的解读
  •     最开始真的看不懂,只是越看越能发现闪光点。我想书中的深意还要再读才知道
  •     文化具有功能性,但不表示这些功能没有进化性。文化中的种种功能是变动的,并遵守一定的进化法则,这种“进化”不是一种骇人听闻的转变,而是出于因功能的增加而引起形式上的逐渐的“分化 ”
  •     功能学派的观点明确表达,只是还有些机械性
  •     文化解释简略
  •     简单明了——也许过于“简单”了。
  •        功能主义=功利主义?
       虽然马氏自己也不这么说,但无疑他的核心思想都是承认文化是生活的手段,我们有生活并且生活得舒适的需要,落脚点依旧在生物性需求上。这又好像地理原因是人类社会差异的终极原因一样的,铁律嘛,没什么好证明,也没什么好怀疑的啊。
       可是别的学派,后世学人还是要批判他们功能学派认为一切出于需要,一切出于达成什么、调和什么的动机,就像经济学领域认为人都是经济人理性人一样是理想化假设,并不绝对真实与科学。嗯,好像也是~你想让你的需要囊括一切,我们却只能接受一部分,一个词包含一切可能性,的确霸道和过于轻松了些。
  •     边看边琢磨功能论+田野工作好像有点要无敌的味道,然后就一直费尽心思找破绽。只可惜老马心思缜密,从物质文化讨论到巫术,最后还谈了艺术。快到最后还反思到“文化即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
  •     核心观点:文化是一种需要,源于不同的文化迫力(生物基本,社会,精神),在一个社会结构中文化有其特定的功能。结构功能主义,与忧郁的热带结合看。@文化研究
  •     新版了?还是费孝通译的?
  •     我记得社会学里面的"结构-功能"是应该作"作为...的目的"讲的吧
    功能始终是产生于对于文化迫力的反应,功利应该就是个人动机了吧~
  •     公主课的报告!对于巫术的作用解释得很清楚,而我才明白原来巫术还有助人完善人格的功能。以后看巫术的眼光也肯定会有所改变。对于宇宙对于自然,其实人类知道还那么少呢,怎能不有所敬畏?又怎能不满怀谦虚呢?这些大师为人所不能及的一面就在于他们思考的全面和深入啊。值得我好好学习。
  •     很综合嘛。。马氏的观点俱在。
  •     费老真的翻译的简单易懂,重点突出,结论是,个性是受文化模塑的,文化在一开始满足的是个体的生物需要,可是这种需要很快会变成文化迫力,文化服务于整体社会。真是悲观!
  •     通俗易懂。
  •     功能主义文化观
  •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功能,这个概念我用来分析港台流行文化对小镇青年的意义真是酷毙了,还有,马老说禁止乱伦是在家庭中消除竞争
  •     2无甚出奇,建议重译。各方面都是点到为止,没有作深入讨论,好在全面
  •     还不错,老师们的一些授课内容就来自这本书。
  •     如此
  •     意简言赅。课程需要,亦无多大收获。
  •     2002年1月北京第1版
  •     受益匪浅
  •     总而言之,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大主要成分,来自于人类的需求。文化的功能在于反应了文化迫力。文化最后落脚到的单位则是制度。
  •     费孝通译本。
  •     马林诺夫斯基讲“功能”
  •     功能主义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