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新乡土中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01
ISBN:9787563337958
作者:贺雪峰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当下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全书没有大而无当的理论,全是一篇篇短小的调查笔记,一点点建立起关于中国当下农村的各个面向。六十多篇笔记使活生生的乡村如在目击,呈现实际乡村的处境与复杂性。作者抓住生活细节做深入透视。如:农村里的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制度下乡,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机理,积极行政的功与过,等等,让你最终沉浸到乡村中,冲击你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让你去思考,甚至想有所行动。这正是不易觉察的中国经验、中国常识。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乡土本色
一 半熟人社会
二 村庄社会关联
……
第二篇 村治格局
一 村治随想
……
第三篇 制度下乡
一 抛荒
……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一 磨洋工
……
第五篇 乡村治理
一 两委关系
……
第六篇 乡村研究方法
一 学术对话的理由
……
结语:从乡村治理到乡村建设
后记

编辑推荐

  费孝通先生当年作研究时,中国确实是一个“乡土中国”,一个“捆在土地上的中国”。但时至今日,他笔下描绘的传统乡村早已面目全非。逝者如斯,如何看待?如何理解?这里,呈现给你的是一位有心人的思考,一份对当下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一本简朴平实、深入浅出的著述。比如:半熟人社会、村治、制度下乡、计划生育、两委关系……读罢,也许会“让你最终沉浸到乡村中,冲出你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让你去思考,甚至想有所行动”。

内容概要

贺雪峰,湖北荆门人,1968年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荆门职业技术学陆军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研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一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著作。  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作者追求理解当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甚至在文字风格上也追随费老的《乡土中国》,简洁却细致,深入却不深奥。尽管作者自己称“费老是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而他的则“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可以让人感到生活比理论更丰富,比理论更发人深思。因此可以让有志于中国学术的研究者看到中国社会中蕴藏着的理论资源,可以感到生活对学术敏感、自信和创造力的需求,看到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可能。  如今有不少人对研究中国农村或农民问题有误解,以为这只是一个比较土、没有多少也不需要多少社会科学理论的领域而已;认为如今都WTO了,同世界接轨了,因此只要研究“学术前沿”问题就行了;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不前沿了,甚至是思想不开放,学术视野狭窄的表现;当然也有人认为研究中国农村就是要替农民说话。其实这是无知,是不懂得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表现。  本书作者确实非常熟悉中国的农村生活。但是,我敢说,仅仅熟悉农民或农村的人,甚至有文化的人,都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书。因为作者是有学术关切的。细心者完全可以从书中看出作者的理论功底:他不仅对当代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熟悉,而且对国外的一些理论也颇为熟悉;他熟悉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这本书融会了多学科的知识。但是作者的优点是不求张扬所谓的理论,不把理论——其实是各种名词——都摆到外面来;他只是在分析问题本身,关注问题本身,而理论只是作为理解、分析和组织材料的工具。学过理论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理论,不了解某些理论的读者也会感到很有意思,因为生活是最有意思的。在我看来,这才是  真正懂了理论,懂得了理论的用处,在此基础上也才有可能发展理论。  我喜欢这样的著述和文字。这样说,是因为近年来,不少中国学者都有学术的宏图大志,希望能够走向世界。但是在我看来,不少人可能都对理论新有误解,以为只有外国人的理论才是理论,因此理论就是要进口许多大词、新词,而这些词在中国当下究竟指的是什么他并不清楚,甚至以为高深的理论就是除了自己别人都不懂,或者连自己也不懂,或者理论就是让一套语词以及与之伴随的亢奋情感牵着自己走。在这些人那里生活世界成了理论的装饰,因此他们的理论也就仅仅成了一种装饰。我认为这是一条歧路,尽管最终的判断还要等着学术市场来作出。贺君不是这样的人,是不信邪、有主见的人,是不唯书的人。  这是因为作者的学术关切是出自对中国社会、对人的关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湖北为基地,跑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他追求对曰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节。作者虽然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对象,他的学术视野却是开阔的;他的研究以社会改造为导向,但是他摈弃了道德主义的进路。他的努力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其实,如果从求知和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的问题本身没有什么高下、土洋和先进落后之分别的,落后的只能是学者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是回答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理解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读书、读“先进的”理论书完成的。必须面对生活本身,让生活的问题本身在自己的面前展开。理论仅仅是一套工具,把引发你关注的似乎不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勾连起来。

章节摘录

  我有一个好朋友当选为村干部。有一次与他聊天,他说他们村支书如何如何不好,品质坏,好贪污,村民对他很不满,等等。我问他,既然他这么坏且村民都对他不满,他为什么还能够当10多年村支书?他告诉我说,虽然村支书人品很坏,村民对村支书也很不满,但他和村里大社员的关系好,因此,他仍然可以通过大社员将村里的工作做下去。  我的朋友提到的大社员,我在荆门农村调查时多次听人提到,但未注意。这次说大社员竟可以帮村支书将令村民不满的工作完成,引起了我的兴趣。  所谓大社员,按荆门农民自己的说法,是指那些不是村干部却胜似村干部的村民。他们比一般村民有影响力,谓之大;不是在任村干部,谓之社员。大社员一词有褒有贬,贬多褒少。村民不喜欢别人称自己是大社员,但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半开玩笑说某人是大社员,多半又不会引起被称为大社员者的不快,因为大社员象征着能力和村民对他比一般人高明的公认。有能力的大社员在村庄事务中敢于发言,村民因此希望他们代表自己向上级反映情况,给村干部提意见与建议。也因为大社员敢于发言,在村中有影响力,他们在村庄利益分配中,往往“别人得半斤,他却要六两”,做什么事情他都要靠自己的影响多得好处。  当前农村成为有影响力的大社员的大致有以下几类人:一是当过村组干部,或是村中党员的人。这些人对村中事务熟悉,与上级有些关系,能说会道,敢于直言,且往往可以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党员会议等正式的渠道发表对村务的评论,因此成为在任村组干部不得不尊重的村民。二是或有亲友在外做官,或自己与上级关系亲密,或外出见过大世面,或有一技之长,或在村民中拥有影响,或喜欢告状上访,或就是爱好参与村中事务的村民。他们凭借自己的优势,说得起话,做得起人,在与村组干部打交道时,可以掌握主动权,村组干部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三是那些兄弟多、力气大、不怕死,近于泼皮无赖的村民。他们好不了事,却可以坏事。  他们不与村干部讲理,村干部要让他们三分。  开始时,大社员或许是出于公心,而在公开场合对村组干部进行批评,这种批评可以得到村民的支持。不久,村组干部就发展起与这些敢于批评自己的大社员的私人关系,并且往往在村庄事务的决策中,特别照顾大社员,有时是公开给大社员一些好处。最终,大社员也乐得以自己的影响力谋取私利,不愿站在公道的立场上讲话。特别是在荆门这种既不存在宗族,又没有发达农村经济的地方,有些大社员便有了恶霸的倾向,而在任村组干部一下台,往往就成了大社员,其表现“比老百姓都不如”。  村干部特别是主职村干部在主持村政时,他面对的不是全体村民,而首先是大社员。一般村民对他不满不要紧,只要那些喜欢告状上访且在村民中拥有影响力的大社员不反对他,他就有办法将村政维持下去。他要让大社员不反对自己,就必须收买大社员:建立与大社员良好的私人关系,在批宅基地时有意照顾大社员,减免大社员的提留,将村庄公共工程承包给大社员做,为大社员报销条据,给大社员拜年,等等。他当村干部的时间越久,越是敢于收买大社员,他就越可以在村中建立起一个所有村民都清楚的他与大社员们的关系网。这是一张具有既得利益色彩的强劲有力的关系网,一般村民谁也不敢或不愿去碰它,因此,他可以在村民普遍对他不满的情况下,依然将村政维持下去。  有意思的是,大社员这个词并不是人民公社时期形成的,而是在19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形成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没有大社员发挥作用的空间,除了大队和小队干部,就是普通社员。那时大小队干部几乎掌握着农村所有的资源,谁敢与大队和小队干部对着干呢?人民公社解体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户成为经营主体,村干部掌握的经济资源乃至政治资源越来越少,村民中的一些人则凭借各自的能力获取了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资源,他们因此成为村中说得起话,也敢于说话的精英。在有些地区的农村,随着宗族的复兴,具有广泛号召力和影响性的宗族领袖出现了。在另一些地区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占有大量个人资产的经营大户。这些宗族领袖和经营大户当然是不屑于从村庄中获得点滴好处,他们也不愿意在小小村务中与村组干部过不去。这些人构成了高大威猛的村庄精英。但在荆门农村,具有广泛号召力的宗族宗教领袖没有,占有大量资产的经营大户很少。在农村所有的,是一些诸如大社员之类的细小琐碎的村庄精英,正是这些细小琐碎的村庄精英,影响并决定着村级治理的面貌。  可以将村庄诸如大社员一类的非村组干部称为村庄的非体制精英,大社员就是一些细小琐碎的非体制精英。深入讨论非体制精英本身的构成,其与普通村民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村组干部的关系,将大大有助于理解当前农村社会的状况。      权力显然不只是指那些赤裸裸的暴力。稳定的权力需要有一整套制度加以维护和支撑。制度可以分为儿种,包括成文规定的正式制度,也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乃至习惯、信念等。费孝通教授讲长老权力,这些长老的权力不仅来白于他们积累的人生经验,而且来自于社会对年长的人可以积累更多人生经验的信念。一个选举出来的村干部的权力,不仅来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而且来白具有民主精神的村民对应该服从自己选举出来的人的默认。这种权力由一整套成文或不成文制度所维护和支撑的结构,构成了权力的网络。  权力网络因其制度基础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杜赞奇在考察20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的权力基础时,使用了“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个概念,认为在传统文化网络中,出任乡村领袖的乡村精英是出于社会地位、威望、荣誉并向大众负责的考虑,因此,诸如宗教信仰、相互关系、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等象征与规范,在塑造组织权力合法性方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举例来说,在宗族意识较强的村庄,村民会选本族的人当村干部,本族的村十部也比较容易做本族人的工作。因为强烈的宗族意识使同族的人成为自己的人,这种意识构成了权力运作的基础、我有很多亲戚在农村,我相信,只要我参加村干部的选举,他们一定会选我,即使我的人品才干不行、因为他们认为我是他们自己的人。有些村干部为了做好村里的工作,往往将最艰苦的任务交给自己最亲的人做。与他最亲的人不是因为品质好,而是没有办法抹开与村干部的亲近关系。我调查的一个村,村民小组长一再辞职未允后,他便不理村民小组事务。村支书、主任和会计三人都与这位村民小组长有良好的个人关系,他们三人便到组长家做工作,说如果不答应至少再当一年组长,他们就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住、吃了一天一夜,组长顶不住这种强烈的个人关系,不得不答应再当一年。孙立平与郭于华在华北B镇调查中发现乡镇干部用“情境逼迫”来收粮的例子,说一个镇干部找一个老人收花生,反复说理后,老人仍然不交。镇干部说了一段出人意料的话:“这样吧,您也别把我们当成收定购粮的,您干脆就当我们是要饭的,就当我们现在是向您要15斤花生,您说您能不给吗?”老人终于交了花生。这种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生动说明了农村权力本身的运作特征与文化及当地共通的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正因为权力建立在情理法的基础上,权力才可以稳定地运作下去。不过,当前农村权力运作的情理基础或文化基础正在消解。孙立平他们调查的华北B镇收粮中“情境逼迫”的办法,到湖北杏村就不再行得通。镇干部让老人将自己当做要饭的,是该交粮了吧。杏村村民则会说,我干吗非要给要饭的人粮食?你是要饭的,那你就走开。至于村干部动用个人关系让村民小组长继续当下去,或让与自己关系最亲的人在村务中吃亏,必须有村十部与他们的亲密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亲密关系的如此运用,只会让人说他们的行为太傻。现在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可以为你私人帮忙,但若你是为公家做事,那对不起,这个忙我帮不了试图动用良好私人关系来完成权力公共运作的文化基础越来越没有了。  人民公社时期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当时农村权力的运作网络,大致可用强世功在描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权力特征时的“组织网络”来予以表达。人民公社时期,通过对传统文化所依赖的乡村士绅的打击,通过以阶级划分所建构起来的阶级话语和阶级斗争,组织起广泛的诸如贫农协会、党支部、妇女协会、民兵连、团支部、“红卫兵”等多种多样的组织,这些组织网络与革命意识形态,与特定条件下的个人崇拜,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组织体制等结合起来,就具有了巨大的力量。这时权力运作的效率当然很高。“权力的组织网络”的特点是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与复杂但运作高效的组织制度的结合。  问题是当前农村权力网络的依托是什么。构成传统中国农村权力运作基础的文化网络,经过建国后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多已经解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人民公社的解体,瓦解了农村权力运作基础的组织网络。尤其重要的是,中国是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旧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正在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之间的关系很快便暴露在赤裸裸的经济利益的理性算计之中。  理性算计成为农村中的惟一重要的现实之后,不成文制度因不具有社会强制性,而丧失了让只讲利益的人去算计的理由。成文制度所决定的游戏规则就应成为权力运作的基础。问题在于,中国农村过于庞大,且十分复杂,缺乏文化支撑的成文制度如法律制度,既无法一一规范所有人与人的关系,也处理不了如此众多的农村关系。  假若我们将理性算计作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实,则这种现实下的农村权力基础就是所谓的“权力的利益网络”。在农村场域中,一些精心算计经济利益的人,在一些成文制度的约束下,争取自己最大的经济好处。他们能够得到这些好处吗?以村级权力为例,理性算计的村干部不是为面子、荣誉、正义或者信念,而是为个人的经济收入去当村干部。理性算计的村民仅仅期待村干部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种理性算计的后果是所有人因为缺乏对他人公益心的信心,从而不敢或不愿相信他人。这时候实行村民自治,其后果可能就是村庄合作不能达成,村庄秩序难以维持,村里公益无人过问。理性算计的村民在民主的逻辑下选择了一个非理性的结果。  权力基础的利益网络显然不可靠,因为这种利益网络缺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支撑。与权力利益网络密切相关的,是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的理性化趋势。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都面临着经济利益的拷问。这种拷问会瓦解传统的宗族、亲情、面子、声誉、道德、信仰以及共通的是非标准。在没有文化的基础上,怎样为权力网络提供制度基础,从而为权力运作提供合法性,实在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图书封面


 新乡土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讨论中国当下遭遇的种种问题,如果想要深入一些,就免不了要追根朔源,分析一下问题产生原因和历史背景,其中自然会把话题带到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本性上去。中国社会曾经是何种面目?现在是什么模样?变迁如何进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可以延伸到当代的诸多领域,以助我们理清自己国家的脉络。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模式,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书,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但书中的诸多论点依旧是振聋发聩,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个中国仍未消逝。如果说乡土代表了传统的话,那混凝土就是一股现代化的力量,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正在侵蚀那个乡土的中国。(一) 乡土的起源提到乡土,印象里多是与农村相关联的,而农业自古都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把古代中国的经济称作“小农经济”,把中国文明称作农业文明,即使今天,我们还会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看每年中央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也是关于农业。一直以来,中国社会就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文明如果想要得到延续发展,少不了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诸如食物,木材,石料,矿产……。而获得这些资源无非是两个途径,一个是本地搜集,另一个就是与外人交换。中华文明起源的黄河流域,如果从农业的角度看,数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在这里,不必要交换就能取得所需的各种食物资源,至于说其他资源,也并不稀缺。农业在这片土地上自热而然的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看看地球另一端的希腊,那里没有什么著名的河流,更缺乏河流冲刷而成适合耕作的平原,有的只是曲折的海岸线。文明所需要的资源只能通过航海贸易的方式取得,直接导致了商业的兴盛。农业在这里没有被重视,至少没有像中国这般重视。(二)乡土的影响如同在《乡土中国》里“乡土本色”一章中所写:“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则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待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农业更喜欢稳定,人们更喜欢把更多希望寄托在大自然如同往年般风调雨顺,农民的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从自然。这种稳定自然也会体现在人口上,古人讲究“生于斯,死于斯”,讲究“父母在,不远游(远方之游不会有太多人有能力做到)”,凡事均是以出生地为中心。到了今日我们仍旧讲究要“落叶归根”,仍然在户口本上清楚的标注了自己的籍贯,哪怕你一生都未有去过。在如此一个缺乏流动的社会中,人的地位天生就被决定了,也很容易安排,因为父亲的地位就一定高于儿子,老子面对儿子,拥有的是绝对权威,辈份年龄成为了排定社会地位的依据。与之相较,如果是一个商业社会,人口流动密集,就很难用简单的手段确定某人的地位一定就比另一人高,也没有谁天生比较重要。而到了农业社会,封闭性让家族的兴起,父权的树立成为理所应当。(三)熟人之间在一个众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封闭型社会里,每个人彼此之间都是熟人,大家互相了解。互相清楚对方一个眼神的含义,明白对方手势的意思,因为熟悉,简单的言语就可以做到言简意赅,甚至是连文字在大多数时候也不是必须。如此熟人之间,完全能够做到稳定平静,太平盛世。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只有在这么一个杜绝了外来人员的熟人社会中才能做到,没有了外来人员,彼此间又过于熟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被及时觉察,这样就杜绝了“拾遗”、“入户”的可能性,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好。如此熟人之间,无需律法来规范,彼此间的信任基本足以自行,乡村成立国家权力难以触及的角落。按照《新乡土中国》作者贺雪峰的话说:“熟人社会行动逻辑在于多次反复博弈……”,这在一个流动性高社会中可做不到,今天和你博弈的人谁知道明天在哪里。如此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最好的策略就是遵纪守法(理论上),你不能相信和你打交道的人一定会诚实守信,但会清楚的相信如果你利益受损,法律会为你主持公道。法律的产生原因许多,但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对法律的需求一定比一个熟人社会对法律的需求要高,熟人社会依靠习惯、道德已经足矣。但在陌生人社会里,需要法律这么一个代表权威意志的第三方,来使社会中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信赖,你可以不相信你交易的对象,但只要你相信法律会保障你的利益就足够了,如此也是法律的意义所在。(四)礼与法礼的力量让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很难进入乡村,而法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会与乡土遭遇,尤其是在乡土的稳定被打破以后,这种遭遇显得越发频繁。所以,才有了“送法下乡”这一提法,才有了苏力老师最喜欢讲的秋菊与山杠爷的故事。有必要提一点,中国古代所说的“法”与我们今天所讲的法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当代的法是舶来品,是自清末修律开始,学习西方法治的产物,而对于传统中国法的继承,并没有太多体现。面对法的蓬勃趋势,乡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独善其身的,法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说乡村有了礼治,道德就可以把法排除在外,若真如此,法之权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当然,法也做不到完全垄断,或许除了秦朝(国)——那个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变法的朝代(国家),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把法制做的那么纯粹,剩下的朝代要么是德主邢辅,要么是明邢弼教,礼与法相互杂糅在一起,其中无非是成分多少的问题。即使礼与法长期共存,但不代表他们融为一体。反而,国家之法与乡土之礼之间的冲突自古就有,只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变得尤为严重,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西方文明从开始与中华文明接触、碰撞,到让中国完全开始以西方为模板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传统封闭的乡村经历了,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一场历史无前例的变迁。(五)从乡土到混凝土东方与西方发展的轨迹是沿着截然不同的道理前进的,但这两条轨迹并非平行,终究会有交点存在。这种相交所引发的动荡,如同板块碰撞,持久而剧烈,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声炮响”,“抗日战争”,“共和国建国”,乃至“改革开放”,都是这场碰撞的产物,无不体现着这场碰撞。在那一系列“变法”,“革命”的催化或者作用下,中国上到国家的运行模式,社会的组织结构,下到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与传统有了太多的不同。曾经的乡土,已经,或者即将土崩瓦解。一个秩序倒下,自然会有另外一套前来接替,而取代乡土的,就是从西洋舶来的“混凝土”。混凝土组成的城市不断增多,而生活在乡土里的人们,也不断的往城市迁移,看看每年“春运”时期各地火车站的浩荡场景,就能知道“混凝土”对于人们来说有着多大的吸引力。“混凝土”甚至象征了一种生活方式,那种快节奏,商业化,西化(或者你说国际化或者全球化),甚至是彼此间有些冷漠的生活方式。在每年除夕的“春晚”里,总会有以乡村与城市冲突的小品或者相声,其间也多会是讽刺居住在混凝土里城里人如何自私与不近人情,再对比一下乡下人的朴实与勤劳,这基本已经形成一个套路了。或多或少,里面多少都夹杂了我们对“混凝土”畏惧,以及对乡土的留恋。中国是一个好古的国家,总是喜欢提自己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是希望把自己最现代化的一面展示给外人,以高楼大厦为标榜吹嘘的对象。在转型的时代里,“依依不舍”与“心存敬意”这两种情感不断交杂。从乡土到混凝土的转换,很多因素都起了推手的作用,当然阻碍这一过程的因素也不在少数。内忧外患自然是最早的动力,内忧外患甚至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赛先生”与“德先生”相继被从西方请来,但奈何乡土社会的惯性太大,有一些改变,但毕竟没能使“混凝土”深入人心。真正终结乡土的,是我们不问姓资姓社的“市场经济”,贺雪峰老师说:市场经济不仅从价值上淘空了传统,而且市场经济将村庄本身破坏掉了:村庄中的人财物资源都转移进入了城市,农村越来越破败和萧条了。不仅如此,因为市场经济使村民面对着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普世的价值观代替了特殊的价值观,地方性的制度无力惩罚那些不再守规矩的人们。广告制造出来的金钱第一的文化使所有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这种情况下,就不仅是如宗族宗教等传统组织,而且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农民的一致行动能力,村庄社会关联)也迅速减少,农民的原子化状况迅速显现,农民合作能力迅速降低。(六)混凝土的将来完成时如果说我们已经完成了由乡土到混凝土的转型,那确实是言过其实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了愈来愈多的混凝土建筑,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但另一方面我们总是对“全盘西化”一词有着莫名的恐惧,总是害怕我们会把老祖宗的遗产糟蹋的一无所有。实际上,除了汉字以外(还被简化过了),绝大多数东西都能与西方挂上钩,对于“全盘西化”的恐惧,只是单纯的名词恐惧罢了,如果换成“国际化”或者“全球化”这样的词汇,大概听起来就顺耳多了。从乡土到混凝土,是一个漫长而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就像地质运动一样,威力巨大,不可避免,时间漫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时代的脉络,紧跟时代,再幸运一点,还可以对时代推波助澜一下。从乡土到混凝土,这是中国正在走的路,毫无疑问,混凝土都绝对不是终点,但若我们想走向远方,至少要先到达这一站。From http://shiyuhang.org/blog/945.html
  •     贺雪峰先生的《新乡土中国》一书,透过作者朴实的笔端,以及建立在调查基础上的勤奋思考[1],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全景图,让我们知道:中国农村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里面发生了什么[2],“制度下乡”对农村治理格局的实际效果,以及普通村民的“未来的预期”对农村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通过作者对农村有关问题的纤细分类,以及对一些我们“习以为常,不屑思考”的问题在中国特定语境下的思索,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无疑是对农民的日常生活非常熟稔的,而且作者一直在敏锐观察过去费孝通笔下的“捆绑在土地上的乡土中国”在这个巨大振荡期正在发生的一切,但是作者的这种关心不同于曹锦清先生《黄河边的中国》中的那种激情澎湃的描述,而是试图时刻站在一个“精于理性算计”的农民角度,从容不迫地给我们提出各种合乎生活逻辑的观点,所以作者可以轻松驾驭这个原本十分复杂而宏大的话题。同时,作者对经济学理论的熟悉运用也体现在作者的论证过程当中,比如《村务公开》,《人际关系理性化》,《磨洋工》,《乡村水利》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不乏看到诸如“成本”,“边际效益”,“理性算计”,“搭便车”等经济学词汇,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觉到作者应用“理性人假设”“成本分析”“边际处思考”等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驾轻就熟。但是显然,睿智的作者并没有深陷在炫目的理论泥沼之中,而是适时的跳出来,用鲜活的生活现实展示给我们色调丰富的世界。譬如,作者在第一篇《乡土本色》之《农民福利的计算中》[3] 这一部分,着力给我们展现了当今中国农村,面对的现实世界,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影响。“虽然农民的现在的生活绝对水平并不一定比建国前地主的生活水平差,但他们目前被越来越具有侵略性的广告所刺激起来的物质欲望所控制,有了强大的需求,但并没有实现这些需求的物质条件” ,所以“农民面部表情的麻木是反映农民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与希望的苦和穷” 从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深切关注,以及作者在面对鲜活的个案时,摒弃了经济学家偏好的纯理性剖析方式,“站在农民当前的处境来计算农民的福利,而不是用冰冷的统计数据来证明农民应该幸福” 也实如作者所言“这本来应该是常识,却因为我们自以为是而被无视了”。正是由于作者所选择的观察视角,才可以让我们避免对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虚幻崇拜,而是站在中国的本土资源的语境下,思索中国面临的农村问题。作者在开篇就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已经演变为“半熟人社会”。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梳理了中国农村基层组织“自然村,行政村”,“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和今天的“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关系,作者指出,在整个村委会的范围内,村庄是半熟人社会,而实际上在由过去“生产小队”演化而来的村民小组,或者说自然村的范围内,依旧是联系相对密切的“熟人社会”,而“由村民小组构成的村委会,不仅超过了村民密切交往和熟识的范围,而且村民缺乏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了村民之间面熟但不知对方根底的状况。” 作者非常聪明的从基层组织变动的角度,论证了中国新时期,村庄成为“半熟人社会“的结论,并且分析了这种村庄形态对基层组织选举的影响。“村民事实上在一个半熟人社会的村委会中发生联系。。。 因此缺乏与其他村民在村委会一级事务中的默契与一致行动能力”,所以“选来选去还是那些人”。作者在随后的文章中均以此为基础,探讨“半熟人社会’下的村治格局,制度下乡,村庄秩序以及乡村治理问题。而在对具体问题的描述中,作者特别善于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细化,分层探讨。无论是对“村庄生活的面向”的分析,对村庄格局的归类,还是对“村庄精英谱系”的深度描述,都体现出作者对具体问题研究的细致程度。当然也正因为作者的这种归纳,也可能会使一些问题过于简单化,或者让我们觉得作者本身预想的模型过于粗糙,也让细心而挑剔的读者发现其中阙如的环节。我们看到在第二章的《村治格局》之“好人治村与恶人治村”中,作者以村干部个人的品性与治村能力评价村级治理的形态,将其划分为“好人型,强人型,恶人型和能人型村治”,并且从利益流动的角度阐述这几种形态:“好人治村,难以为村民创造额外的公告利益,一般也不会损害村民已有的公益”;“强人治村,他通过减少村中少数人的收益,创造与全体村民创造更多的收益”;“恶人治村,不仅不创造新的公共利益,而且为了个人私利,捞取本来不多的村中公益或损害公益”;“能人治村,不减少任何一个村民收益的情况下,额外地为村集体创造公共收益空间”。显然的,作者的论述希望可以通过分析利益的流向,依据博弈理论,展示各种村级治理形态的形成机制。这种分析方法当然是近乎合理的,但是作者分类的前提是建立在关于人的品性和能力的归纳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这种对人的归纳或许过于简单,或者说过于主观,尤其是对人性的归纳更是一种近乎难以完成任务,如果试图用四种模型来描述的话,显然是过于简单的。而且作者对利益流向的计算,显然是过于简单和纯粹的,而没有考虑一些例外情况。另外,作者在试图利用博弈理论之前,似乎忘记了“信息分布”的问题,尤其是作者前文所述的“半熟人社会”的背景条件下,如果信息难以对称分布,那么,博弈的结果显然是不符合理性的结果。或许乡村治理会面临因此带来的“囚徒困境”虽然作者在论述中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显然难以掩盖笔者对《新乡土中国》一文的喜爱。尤其是作者坚持的“本土资源”的观点,研究农民对“未来预期”的视角,以及对农村问题“结构性矛盾”的认识更是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在第四篇《村庄秩序》之《老人协会》一文中,作者在研究了温州的老人协会后,指出老人协会的作用“远不止于调解民间纠纷,它在形成村庄预期方面具有及其关键的作用。”在探讨原因时,作者指出:“温州这个地方具有深厚的民间传统基础,在这个地方建立的老人协会与传统相结合,就茁壮起来” “重要的是拥有传统资源的温州老人协会的有效活动,有大大增加了传统本身的资源量,也就是增加了村庄的社会成本” 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在中国语境下,本土资源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良好互动,从而提升了本土资源的在转型期的重要现实意义。温州的老人协会不同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长老统治”,但是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的现实力量,温州老人协会对村庄道德中心,或者村庄舆论的填补,也给我们带来了“良性村级治理的希望”。在第三篇《制度下乡》之《土地制度》一文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对于农民来讲,土地问题不仅仅涉及到简单的科斯理论所说的“产权明晰”这一层面,而是农民对生活预期的“保障功能”。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往往关注发达的城郊土地制度,而忽视了广大地区一般土地制度。作者阐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农民的流动对原来村庄土地格局和功能的影响。[4] 而目前的制度设计却最容易忽视农民的真实的利益诉求,也正如赵晓力博士指出的:在我国《物权法》制定审议过程中忽视了对民间传统和习惯的考察。这可能会使得法律条文空洞化,既无法面对传统力量对现实的影响,也难以适应不断延展的未来。[5]而在《制度下乡》之《农民收入》一文中,作者深刻揭示出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结构性矛盾,而非一些学者鼓吹的“政策或者制度”问题。作者指出“一个常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衡量一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是下降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农业份额占国民经济总额的比重下降。因此,只要农民不能从农业中大规模转移出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必然慢于整个社会收入的增长,农民相对贫困化是必然趋势,而对一个有9亿农民的大国,农民大规模从农业转移出来,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而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只有认真面对这一具体国情,才能有效遏制“政策冲动”“制度冲动”,以免患上“市场浪漫症”,导致最终失去解决问题的良好时机。所以认清农村问题的“结构性矛盾”可以让我们少一些“大跃进”式的盲目激情,多一些冷静的踏实态度。笔者毫不吝啬的认为《新乡土中国》是近年来描述中国农村问题的上佳之作。在旧的“乡土中国”不断裂解,新的中国农村不断转型的背景下,在剧烈的社会变化的漩涡当中,希望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如贺雪峰先生研究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踏实的治学精神,始终记住我们民族绵延千年的优秀传统积淀, 以及我们脚下厚重的土地。。。。。。[1]尽管这种调查主要局限在作者熟悉的南方农村,很难说可以涵盖中国的主要农村地区,尤其是西北和华北地区[2] 正如余华在《兄弟》中所言“前一个是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3] 其实在农民的精神追求层面,作者关于《红白喜事》的描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但是作者侧重描述农民的互相攀比心态,而没有意识到红白喜事的热闹其实也是村民追求一种村庄集体“娱乐”的需求的体现,或者说当下农村精神产品匮乏的表现。[4] 参见《新乡土中国》 第三篇 《制度下乡》之《抛荒》,《四荒拍卖》部分。[5] 赵晓力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
  •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写于2005年1月份。来至本人的博客:http://hongw001.blogcn.com/diary,17408945.shtml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对此书的作者早有所闻,确实年轻有为,在当今政治学界可谓小有名气,而至今才三十多岁。他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力将,为中国三农问题研究先驱张厚安教授的门生。不过,以前只知其人,以为他及他的同事们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对其具体研究以及其成果一无所知。我校图书馆引进此书,我第一眼便被其吸引,那朴素无华的封面设计,看似简单却寓意无穷的书名……寒假至,因为要回家过年,按照惯例,我都借一本三农问题方面的书回家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今年便选择了此书。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不少了解。近些年来一直求学在外,大学研习政治学与行政学,重点为基础理论。而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更加倍受瞩目。我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有独特的条件,我的农村背景,并且试图将自己习得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但并非易事。在老家的时候,我也试图收集原始资料,但总是无意间、不系统、不自觉的;而且一个最致命的不足是,我接触的范围、广度与深度都是相当有限的,中国地域辽阔,国情复杂,差异显著,因而资源也相对缺乏。当然,在自己的理论涉猎与现实接触中,我加深了对不少问题的了解、思考。不过还有一个致命的迷惑在于对三农问题“半离合状态”。我有一段时间想考程同顺老师的研究生,以研习当代中国三农问题,不过后来还是选定了中国政府与政治方向。其实此前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我兴趣比较广泛,涉猎也很广泛,对于宏观问题了解较多,可是对具体的现实的微观问题关注较少,也没有一贯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或也可谓未成型。三农问题当今是热门问题,但毕竟是“小问题”(low politics),而我一直研习的是high politics,有时也会因自己的背景想扎下心去研究三农,但又同时想到其复杂性,与自己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缺乏学术勇气。人各有志,不管将来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三农的关注与关怀是我的责任。首先,本书为调查笔记的汇编,虽说是笔记,但并非流水账,而是充满作者的长期思考,而且有一种抽象的宏观的、概括性的视野,发散性思维模式,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作者的观察相当细致、细微,三农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复杂性、差异性,而对比式的研究与思考在本书在随处可见,这样的深入细致的研究相当有价值。如对北方与南方农村的农民乡村意识的比较以解释一些常规的现象,如对南北方农民的性格差异的比较以解释农村村民自杀率的差异。本书论述比较系统,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农村、农民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应有尽有,而且分类也相当科学,可见作者在分类汇编时也是下了功夫的。也可见作者掌握的资料也很丰富,海水不可斗量。杂述杂议的写作方式,各有偏向。我以前看过白话式小说纪事,严肃的学术论著。由于体裁的规定,我们的阅读感觉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过此书处理的很微妙。既然是调查笔记,便可照着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来写,可以写成随笔那样“随意”,不过象正规的学术论文那样,不时地投出智慧的光芒,思索的痕迹。相比较程同顺老师的《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问题研究》更严肃,对于政治学特别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法的运用比较到位,也显思索性。当然,与秦晖老师的《三农中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秦晖老师的书也是在一定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写成,解释力相当大。或许是不同问题的不同切入点。当然本书缺乏更多的是使人拍案而起的学术感慨。另外一个感觉很强烈,作者扎根三农太深了,本土化程度也太深了,也或许是我自身不自觉的“文化震惊”。作者有一种对三农的特别的求真偏执,不太相现成理论,特别是西方的理论,它可能太忠于事实了。已经有点排外倾向。对于如此年轻的学者,恐怕是要不得的。对于三农的关注是无止境的,我看的论著不多,接触社会也不多,有很多想法很显“乌托邦”。不过我会去探索,无论是作为学术的还是作为生活的,因为我们的中国是《三农中国》,是《新乡土中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
  •     朴实。
  •     如题不错作者深入农村调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比很多坐在象牙塔内的学者写的书有价值
  •     很实际
  •     质朴而平实的观察:转型只是在市场中起步而已。生死未卜的乡村。
  •     教授下了不少功夫,不过是零散的部分,有些重复了。
  •     分析深度有限,不过蛮有启发意义
  •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经典,这本书一看书名就知道是照葫芦画瓢。不过,虽比不上费老的深度,但还行,值得看看。
  •     要想对中国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就必须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彻底的认识,而真心能够像作者这样能够真正扎根农村的人可谓是牛逼!但本文也有不足,在我看来,中国的三农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是从共性的角度出发,而不同的地区三农问题也是不同的。作者既然是承接费孝通先生的前著,就能看出作者有其能力,但与前者相比也有不足。
  •     有乡土气息
  •     新一代的作品,有些想法,但不够系统
  •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读本书,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在国家意志推进城镇化的浪潮中,不能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新乡土中国》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问题也不容忽视。建国以来,尤其是前三十年,三农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三十多年又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是解决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绕不过去的一道大坎,经济发展了,社会也得跟上。 有志于去乡村基层工作或者对三农问题感兴趣的同志,不可不读。可以对比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来读
  •     读到一半,未读完、
  •     文字简明,发人深省。
  •     讲的是“实际情况”,学术价值一般。本土化是这么搞的吗?
  •     久远以前
  •     雪峰老师的名气也不知道从哪来的。。。
  •     其实还是一般,主要是缺少提炼。
  •     记录性短文
  •     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的多得多。舍不得还的一本书,还因为在上面作了很多注解。
  •     还行。
  •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著作。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作者追求理解当代中国的农村与农民,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书就在这里,你自己可以去感受。
  •     挺有意思
  •     师爷的代表作
  •     刘飞上课反复提起华中村治学派,只能说中西部的城(武汉其实也算不上城)乡二元对立分离格局太明显了!
  •     朴实而温情,但是好多名词还是不懂,即使是个农村人。
  •     框架性不是很明显
  •     看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后,就看不下去贺雪峰的书了,两本书还是不具有可比性,费孝通的系统性全面和启发是贺雪峰书中所没有的。后者的书看起来像是乡村笔录。
  •     建立于丰富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角度独特,观点新颖。已买。
  •     读时是五星,读罢更是五星。贺先生笔端朴实,一看真是在田间地头跑过住过的;他看到的和记下的,都是真正的乡村,都是真正的农民。与他所批判的那些,总是想着与外国人对话,而不注重中国乡村问题本身的所谓学者大拿,构成鲜明对比。不仅如此,贺先生比起那位监利的李昌平,看得更透,视野胸怀也要更宽广。贺先生是值得尊敬的务实学者。
  •     虽是模仿费孝通,但是提供了更多新颖角度,写得浅显易懂,富于时代气息,一些比较普遍的尖锐问题也有触及。
  •     结论下的有些快
  •     其实这本书一点也不反西方理论,反而非常理论化。大概这种浸淫是不自觉的吧。比如他潜在地给出了一套分析方法和话语体系,比如资源、制度、权力、网络……比如社会情绪和社会事实,自杀率与区域性格。看完不得不想真正的社会事实是什么,是接触到的人说的话,是数据还是个人的文化震撼。好像都不完全吧。关于农村问题,研究不足的一个合理解释就是,成本太大。估计和财务干部直接面对农民收费的难度差不多。有时会这么想,农村就在那儿,学者介入与否它都会变,而且很快。那学者的解释究竟有什么用?或许温铁军会觉得有用,其他人呢?所以行动力是多么重要。
  •     实证研究典范
  •     确实新,内容与我所体验到的真实情况很一致。但是都是散落的点,多为素材的累积和点状思考,没有形成面,具有较弱的可延展性。不过,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这也许是研究中和现实中的一大特征吧。
  •     一篇篇日记,但是,读来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     又是颠覆...
  •     买此书时完全不了解贺雪峰,只是冲封面上的书名,隐隐看出其重新解释中国三农问题的野心。回来翻看一过,幸未失望。此书与乡土中国毕竟不同,后者是宏观的总结概括性的,而前者则是微观层面的田间调查和细节陈述,且局限于湘楚等地。但就是根据这些具体的观察和思索,贺氏得以深入探寻农村的生态气息和农民的社会心理,在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之外,描绘了一份气息温热触手可感的农间图景。十一年过去了,中国三农问题日趋复杂,此书框架和视野已显不足,作者的温情态度却更加可贵。
  •     一些专业上的细致探讨,并非我这样的外行人在看的时候能够轻易上手的,但是学术研究的精神却贯穿始终,窃以为把目光紧盯中国本土的学者都是值得敬佩的!
  •     喜欢,不错,分析到位。
  •     随笔集。估计得亲自走走亲自经历一下读起来才会深刻的感受。
  •     与费老的《乡土中国》一样,是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之作,既有传承,也有对新乡土社会的突破。
  •     真心一般 结构太散 没有提炼 不过信息挺多 或许可以当辞典用……
  •     有漏页
  •     贺雪峰的书虽然没有理论气,显得有点土生土长,但是还是很有吸引力,很明显的本土化风格,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
  •     难得
  •     20160306,家里和实验室。 如此小众的书,哈哈,我是在清华大学的万圣书园买到的!
  •     D668/4812-2 参考
  •     这是一本重新颠覆我思想的书,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社会学方面关于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实证研究的书籍总是让我有一种被打破被重构的感觉。我一直以为自己自己与农民与农村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我自己就出生在农村,只是半道混进了城里人的队伍。可是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多年以来自己对于农村的认识是多么的刻板与幼稚。让我确信这一点是作者书中谈到不同地区的农村中其实就包括我的家乡,但是显然作者发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的许多关键农村建构。如果没有这本书恐怕以后的我也不会发现,因为我已经离开了土地。 可惜的是这是一本选集。一般选集的毛病还是难以摆脱,因为作者本身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可能完全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些文章会汇集出版,所以很多类似或者相同的观点在这本书里会重复地出现,而许多细节性的证据与思考可能就被省略了。
  •     民事纠纷的调解、土地制度、农民收入(对应《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乡镇财政﹑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村干部的报酬﹑乡镇体制改革的方式、实证研究的层面(基础理论研究、政策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03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