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消费社会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
ISBN:9787305035357
作者:[法] 让·波德里亚
页数:231页

作者简介

这部专著围绕消费这个中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社会里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内容包括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等。

书籍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丰盛
丰盛与全套商品
杂货店
帕尔利二号
消费的神奇地位
货船的神话
灾难的完美诱惑
增长的恶性循环
集体开支与重新分配
危害
增长的计算或国民生产总值的神话
浪费
第二章 消费理论
消费的社会逻辑
福利的平等意识
工业体系与贫困
新的分离
等级机构
拯救的一面
区分与物质增长的社会
石器时代或最初的丰盛社会
一种消费理论
人类经济学的解剖
物品的变化——需求的变化
对享受的否认
一种结构分析?
……
第三章 大众传播、性与休闲
大众传媒文化
最美的消费品:身体
休闲的悲剧或消磨时光之下不可能性
关切的神话
丰盛社会中的混乱
结论 论当代异化或与魔鬼协议的终结

编辑推荐

《消费社会》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鲍德里亚 译者:刘成富 全志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丰盛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根据不断上升的统计曲线显示,从复杂的家庭组织和数十个技术奴隶,一直到“城市动产”,从通讯的整个物质机器和职业活动,一直到广告中庆祝物的常见场面,从大众传媒和未成年人崇尚隐隐约约具有强制性的小玩意中所获得的数百万个日常信息,一直到围困我们睡梦的夜间之物所提供的心理剧,他们的日常交易不再是同类人的交易,而是接受、控制财富与信息。毫无疑问,“环境”、“氛围”的概念之所以变得如此时髦,只是因为我们在其他人周围,在他们出现的时候,在他们的谈话中,实际上生活得还不够;只是因为那些从属的、引起幻觉的物带着无声的目光老生常谈,总是向我们重复着我们自己的惊人力量、潜在的富有和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正如狼孩因为跟狼生活在一起而变成了狼一样,我们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官能性的人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图书封面


 消费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1.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主义盛行。(针对购买原因来说)个体:人们不再把消费看作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手段,而是看作能带来幸福与平等的福音。这应该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发展阶段的第3阶段,一切不仅仅是物质的都能交换(如幸福感,信念,价值观等),所以广告的意义便有了很好的解释。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及常用日用品广告传递的理念便是如此,你不是购买物质,你是购买一种生活理念,方式及感觉。所以消费的意义从对物的需求转换成了对符号的需求。2消费行为出现非理性特征,人们对炫耀式消费、浪费趋之若鹜。既然是符号,这实际上就是真实物品的一种拟象,这种拟象不断地复制重复表达,变得价值量也趋小,可供给消费者的拥有的数量扩大,当一切趋于价值低端时,浪费出现。3主体被消费习惯异化。人成为物的附庸物,不再是“我”因为我而独特,是因为我拥有了这件衣服这种高端物品而独特。人的价值消融在符号构筑的世界里。——————————————————————————————但我总觉得,鲍德里亚的理论很“浮”,本来基于符号分析的理论就是“浮”的,符号本身也是依照一定的本源而存在产生的。他依靠对于表面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表面而不能根植的,所以他找不到消费社会出现异化情况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解决办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悲观了实际上符号消费的出现还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如果要解决,我想的话是,这应该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物品的出现并不是绝对泛滥而是相对泛滥,高端的东西比如说名车贵衣名牌化妆品的生产尽管在递增,人均相对占有量还是较少。而景观或符码社会中的这种消费异化必然在世界经济趋于大同时消失掉,但现在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际上这也没有什么好解说的,这本来就是一条社会必然发展之路,理论家吃饱了没事做。
  •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可能永远不会读完这一本让人毛骨悚然的书。让我们先看看不那么恐怖的一段。关于女人的身体。“女人之所以进行自我消费是因为她与自己的关系是由符号和表达维持的……女人对自己的眼光,对自己的皮肤都没有自信,属于她自己的东西丝毫不能给她带来自信……”他的意思是,女人看似有很多选择,长裙或短裤,单肩包或手提包,晒伤妆或甜美妆,长发或短发……但这一切与“自由”无关,因为你的物品以及你自身都已异化为这个消费社会的产品。你可以挑选各种手袋,但你没有权利选择你奶奶年轻时提的碎花包袱,因为有人告诉你这是“过时”的,你失去了在上班时不化妆的权利,失去了不使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权利,你每天在超市里的“自由选择”都是被某种社会符号控制的虚假自由。这就够让人沮丧了。想想看,当你醉心于让人头晕目眩的化妆品和衣服鞋子专柜时,有一个声音幽幽提醒你:你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扯线木偶,一个失去了自我的洋娃娃。你在追求的“个性”其实根本不具有你以为的性质——所谓个性,只是一套强加于你的社会编码。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能在购物时保持良好状态吗?但坏消息不止于此。波德里亚揭穿了购物的西洋景以后,有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休闲”的本质所在:“没有人需要休闲,但是大家都被要求证明他们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普通个体向假期和自由时间要求的……是标榜自己时间的无用性,作为奢侈资本,作为财富和时间的富余。”于是在下一个假期,当你被行行色色的旅行广告包围时不仅不会兴奋,还会会慨叹不已:这群白痴都在干什么呀!唯一的好消息也许是他告诉我们“疲劳”是消费社会里唯一积极的东西:“疲劳是一种潜在的不满,它转而指向自己并‘嵌入’自己的身体中,因为这是被剥夺了一切的个体所能支配的唯一的东西……”如此,你在昏昏欲睡,厌学罢工的时候就能自诩为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作为一本恐怖书籍,《消费社会》的结论也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被异化了的个体……是一个颠倒的人,变成了恶,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反对自己的人。在异化中,存在之客观化活力不断地消耗他变成他并这样将他一直领向死亡……他沉浸于其中并在其中被取消……”以上种种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和学者做朋友是煞风景的,是不利于我等市井小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因为他会让你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让你即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无法产生任何优越感。而且,学者是不负责任的。他揭示了生活得本来面目,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却没告诉你“怎么办”,这实在太让人徘徊不已起坐不定食不下咽了。于是虽然你觉得生活整个都不对劲了,也只能继续像个白痴一样生活下去。p.s.为了假装自己是个知道分子以及防止自己春风过驴耳的毛病复发,我决定把一些小结列举如下:1、丰盛不是消除而是掩盖了不平等。增长绝不会消除不公,因为贫困存在于对比之中,“公平”在社会学意义上从不存在。2、人们追求“个性”,其实只是消极接受一种符号,一是自己进入或脱离某个集团。“物品”不再具有本来的意义,而只是一种可供消费的社会符号。3、广告、消费“温和”地压制了“自我”,人们看似在寻找自己,事实上他们无权这样做,他追求的只能是被现代“公共道德”所规定的生活模式。人无可避免被异化。(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参照美国学者考利的文学理论著作《流放者归来》,如果考利更严肃和冷酷一点,他也可以成为波德里亚)4、一切具有深刻意义的事物在消费社会中都被符号化,被“消费”,看似“积极”的社会其实只是在消极地运作。————————————————————————————————————————p.s. 题目等等只是一种写作手法,我并不是要埋怨学者或其他什么东西。虽然本人极度才疏学浅,但某些基本道理(比如真正的学者是要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还是懂的,基于我本人的经历,更不可能讨厌学者。我真诚地赞赏这本书,而不是骂他,不然不会力荐。我本来希望写得好玩一些,结果……也许,我不太会表达幽默感……
  •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曾经选过一门广告策划的课,我们做了一个为popcap品牌(美国一个做游戏的公司,已被EA收购)做推广的案例。因此对消费行为也有些了解。有一本书,法国人让•波德里亚写的《消费社会》是我很喜欢的一本讲消费行为的书,但是并没有从头到尾的读过,看过一些有关的书评。我对其中讲到的符号消费非常感兴趣,这篇文章也是与此有关。如果说让我们举例几个品牌,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一口气说出几十个,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一直说下去,直到把我们生活周围的所有东西包含其中。现代人,已经完全生活在一个品牌的世界里,你的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产品是没有品牌的,我们每天接受大量的与品牌有关的信息,可以说,品牌定义了我们,我们通过选择品牌,来获得在资本社会中的存在感。在波德里亚描述的资本社会中,一切消费活动被符号化的产品所充斥。消费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因为个人天然的欲求很容易被满足,所以就要创造更多的需求,通过传播,像如洗脑一般向罗普大众注射需求基因。这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阴谋,人们并不为了实际所需去消费,而是为了一个虚构的符号去消费。然而事实却是,这个符号的吸引力比任何实际所需都大得多。而品牌,就是集合化的符号,只要把这个品牌的logo印在身上,任何人都会获得一种归属感,就如同原始社会的图腾纹样一般。我们像信奉宗教一般虔诚的信奉这些符号,就如同狂热的人群,他们强烈的希望被定义,仿佛一旦被落下就会万劫不复。今天的人们被品牌所定义,但是谁是品牌这个巨大阴谋的始作俑者呢,是否有一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设计了这个阴谋?我认为没有,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试想最早的品牌概念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说百年老店、百年品牌,仅仅就中国而言,当我们还处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已经有品牌的概念了,比如北京的同仁堂,甚至比如胶东大白菜,这也是一种品牌。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一个村子里有两家磨豆腐的,其中张三家磨得豆腐比李四家磨得豆腐要好吃,于是村里的人就偏爱张三家的豆腐。而张三知道大家喜欢他的豆腐,就会故意买的贵一些,于是村里有钱人吃好吃的张三家的豆腐,而穷人只能吃不太好吃的李四家的豆腐。于是品牌就出现了,同时符号也出现了。我们很难说是不是张三家的豆腐就是比李四家的豆腐好吃,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吃张三家的豆腐不仅可以享受豆腐的口感,还可以获得身为富人的优越感。吃豆腐可以吃出优越感,这就是张三家豆腐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从这个简单的推演可以看出,品牌的出现不是一个事先设定好的阴谋,而是人性使然。现代企业大都借鉴了品牌经营的方法,重在经营和维系品牌。品牌对消费者的控制并非是某种创造,而是一种发现。早期那些善于经营的管理者发现了品牌与人性欲求之间的那个挂钩。品牌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传播在这其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传播的作用在于灌输一种观点、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价值观,它并不是某种明确的说教,而是各种形式的潜移默化。全世界的品牌并没有商量好了要创造某种消费观念,但是他们都知道贩卖符号可以培养最虔诚的消费者。有了这一点为基础,全世界的品牌都会殊途同归。我不想用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符号消费,因为在我看来,符号消费是一种被架空的消费,它没有一个基础,也不是层层递增的。在很多消费领域里(当然不是所有),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并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关键的是他的符号价值。在这些领域里,符号消费就是一种被架空的消费。我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同时可以很好的说明品牌概念是从消费者心中产生的,而不是商家。无印良品是日本一家经营日用品和家居用品的品牌,所谓“无印”就是没有商标,没有品牌的意思。无印良品在日本是比较亲民的价格,而在中国却变得稍微有些奢侈。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关税,第二是两国消费能力的差别。不过这不是我要讲的重点。重点是无印良品作为一个没有商标的品牌,本来的目的是要消解这种符号式的消费,然而我发现,买无印良品的人都舍不得撕掉产品上的价格标签,因为这是唯一可以体现出这是无印良品品牌的地方。所以说品牌产生于消费者,而不是商家。在某些消费领域,人们消费的也只是这个符号,而对于实际的产品漠不关心。在我看来,符号消费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当然,人们消费产品或服务来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是无可厚非的,即是这种自我满足是一种虚荣,我们也不应该去指责。虚荣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接下来我想先谈几个现象,不着急谈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只对贵的商品才关心它的品牌。如果无印良品在中国也是很亲民的价格,那我们就不会对上面的价格标签恋恋不舍。哈根达斯在美国是平民价格的冰激凌,跟伊利在中国是一样的,但是在中国,我们就会很开心的说自己去吃了哈根达斯,而不会很高兴的告诉别人我刚刚吃了伊利。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人喜欢买名牌已经全世界闻名了。电影《大腕》里面有一句话“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都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于是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这个符号,叫做昂贵。而对于中国的品牌来说,构建“昂贵”这个符号异常艰难,因为我们习惯了认为自己的品牌都是“贱货”。符号消费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这是我很坚定的观点。法国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成书后的几十年间,法国奢侈品牌已经成功的打开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在波德里亚还活跃的年代,中国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有成为下一个“消费社会”的趋势。但是今天,法国人民没有沦陷于消费社会之中,反而把中国人民成功的拉下了水。而中国品牌,尽管顶着巨大的阻碍,但依然想从中国消费者的狂热消费热情中分得一杯羹。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描述的如此危言耸听,但是法国并没有沦陷在醉生梦死之中,就像《娱乐至死》虽然很切实的指出了电视媒体带来的危害,但是我们这伴随着电视和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没有真的“娱乐至死”。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条路走到黑?原因就是,世界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世界系统很不稳定,但是不稳定是系统长久存在的基础,稳定意味着消亡(虽然这话听起来很玄学,但是这确实是实验室里的结论,人类社会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一直有战争,这个结论是不是很恐怖?)。多元化的世界里,有多元化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这就是一个很大众化的议题了。《大腕》里的那句话说的很直白,成功就是有钱,这是一种价值观,只是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太过于主流了,所以在中国,“昂贵”是一个通吃的符号。而相对来说,美国社会就有更加多元的价值观,不是老美不爱名牌,只是爱名牌的只占一部分,而不是大部分。同样是CEO,facebook的扎克伯格穿拖鞋和T恤,甲骨文的埃里森穿的是定制西装和镂花皮鞋。在尼尔•波兹曼生活的美国社会,有多少人真的“娱乐至死”了?尽管世界是多元化的,但是品牌似乎已经呈现出一统江湖的局面。几乎所有的现代企业都采用品牌经营的方式。然而,品牌不等于是符号消费(当然,也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我之所以强调一下,是怕张三豆腐的例子会有误导)。媒介即信息,这句话出自《娱乐至死》,如今已经是一个很大众的认知。印刷术的出现才是真正的传播的开始,信息有一个明确的载体,而且可以大量复制。19世纪通信技术的出现,信息传播开始跨越地理与时间的限制。从这时候开始,媒介对信息内容的作用开始被发现。后来出现的电视媒体、广播媒体、互联网媒体,将媒介即信息这句话推广到了绝对的高度。英雄不问出处,信息要问来路。媒介的形式决定了信息的内容,在微博时代更是体现的越发明显。140个字只能发发牢骚而已,一篇博客文章也只能是千字左右,再多了谁会去看呢。而书籍被认为是现代人唯一能够沉心思考的最后一道港湾。信息的快速性几乎塑造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传播是如何塑造每一代人的呢,答案是,每一代人身上都印着那一代主流媒介的特征。我想这个话题可能有点大了,我自己也没想的很清楚,以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吧。媒介即信息,同样的,媒介即传播。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怎么可能不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呢。事实上,商业活动是媒介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今人们谈社会化营销,利用的就是02年开始萌芽,08年达到辉煌的社交网络。商业的嗅觉是如此的敏锐,任何可资利用的媒介都会被覆盖。网上到处有各种社会化品牌营销的经验讲谈,我们身处的环境就是这样,营销无处不在,商业无孔不入。我期待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在我看来,理性消费的基础是消费者个人独立个性的培养,自我思考能力的提高。当一个消费者不需要别人来定义他的时候,符号的作用自然也就消解了。而公民独立个性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仅跟教育有关系,跟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等都有关系。还有一点,就如上面提到的,跟社会的主流媒介有关系。未来,对理性消费的呼唤应该是消费的一个趋势,随着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多元化会越来越明显,符号式消费会消解,理性消费的时代终将到来。中国的消费者还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自我意识,容易被符号式的消费所牵引。但我相信这只是目前的情况,理性消费终将是未来的趋势。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翻译看的要哭了,还是去amazon买了英文版
  •     丰盛、循环、区分、符号化、两重性。消费社会所有的问题都是结构性问题,要么是可以用消费来消解内化,要么就是两重性的表现。我一直等着波德里亚开个药方,结果只是在全书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含糊而无力地若有所指,我想他老人家应该是期待革命的。很多逻辑细节没读懂,除开我个人水平问题,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要背锅
  •     被标签化了的消费社会 我们消费的不是物的使用价值 而是被符号化了的物品 用以满足虚荣心
  •     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也很发人深省
  •     为什么这样的翻译也会被出版,费解!!!
  •     给自己洗脑
  •     代数般的精准
  •     幸福的神话
  •     文字很好读,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词句。但是读到最后还是有一点点的失望,因为一直在跟着作者在寻找一种存在于“消费”之外的事物,结果好不容易快读完的时候找到了疲劳,有种小欢喜,但还是被作者归结于“被消费的”疲劳!
  •     很好的书啊,开卷有益。
  •     有些晦涩,但是依然是经典作品。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先有生产再有消费,但现在还真不一定。
  •     艺术学必看的经典书目,不错
  •     物包围人的场景
  •     这是本很好的书,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各位一定看看哈铁定了,買书绝对在卓越买!
  •     扣一星给翻译
  •     克制物欲的入门读本。
  •     重看有不一样的感觉 不过这么激进 一看就是巴黎南泰尔德
  •     作为社会学科来看的,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批评有一点了解。不是很好读,作者写的很深。还是好好品吧
  •     没有读懂读细,以后要再读再品味,明天把笔记做好
  •     消费社会,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销售是几乎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企业要想获得长久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职业化的销售人员。 训练不是今天的事,也不是明天的事,而是贯穿于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每一秒的事,它将融入到销售工作的每个过程中。销售人员的工作就是不断接受训练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接受训练,我们才能成为强大的军队。
  •     布希亚的代表作
  •     翻译的不好,不过很多法文的社会学著作也的确很难翻译~
  •     翻译有点晦涩难懂,不过真的是本好书啊..
  •     有空再看一遍吧。。。哈
  •     对照英译读。中译有出彩处——因此大量低级的翻译错误更错得不可思议了
  •     好难看,可能翻译不合适。
  •     理解不了
  •     这个翻译………要死啦,读不下去
  •     盗版盗版盗版
  •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     好不容易看完了,语言太撩人根本停不下来!灾难的完美诱惑、您身体的秘密钥匙。。。
  •     丰盛社会中的混乱
  •     消费社会
  •     不得不读的一本
  •     物质社会中如何在消费中变成消费猎物提供的一面镜像思考
  •     3.5 书中的观点很犀利,现在看来也完全不过时,但语言过于冗长。
  •     书的印刷什么的都还行,书本身翻译得有些晦涩。字体比较小,还好,也不贵
  •     有人说翻译不差?这个破翻译,理解靠脑补!还是得对照原著看。
  •     不太像正版书,只是个人感觉。
  •     想打6星
  •     不知道南京大学这两个学者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做翻译上?!这样的翻译水平居然还能出版,可见目前的人急功近利到了什么水平?语句不顺比比皆是,还谈什么信、达、雅。读起来让人费解!这么好一本书不应当被糟蹋了,希望能重新翻译!!!
  •     好难读!作者聊了消费社会 广告 媒介 等等 感觉批判了后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十分犀利 而且 这些现象在当代中国部分有所显示
  •     醍醐灌顶之感。不过翻译的逻辑就。。。
  •     很想买,但是害怕翻译问题。现在很多学术著作都是在读研究生翻译的,名教授哪有时间,我曾经见过一个译稿,中文没有一句通顺的,和原文对比更是一塌糊涂,貌似南大出版社也出了
  •     法国左派
  •     即将放寒假了 这本书是必读书目中的一本,望卓越能尽快补货
  •     全新,干净
  •     消费社会里的异化
  •     后面读的有些痛苦。
  •     社会阶级仍然存在,在看不见的地方根深蒂固。
  •     很有名的社科类书籍
  •     鲍德里亚不是一个预言家,但他的话正在或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     好像是德语版翻译过去的,很多语句都不怎么通。读着十分费劲。 不过书是好书。 物应该是为我所用,而非所属。但现在的社会其实是你的消费更能代表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攀比而不再纯粹,而且如果你有这种比较心理的话,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大批量人工制品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看似丰盛,实则盈余到浪费。浪费导致了物的使用价值重要性降低,时尚价值等符号价值上升。生产的越多,需求就越多。需求是个无底洞,永远都填不满。而且这种丰盛是建立在社会资源占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并不会带来幸福和平等。 广告-象征与幻象。商标-超级符号。 个人与社会一样,在浪费出现盈余或多余情况时,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
  •     消费社会里我们消费的是文化符号,在这里,浪费是一种美德,到处存在数据欺骗
  •     1970年写就的书呀,从消费出发,谈到广告(广告中的性暗示、广告如何借力女权运动)、谈到暴力事件、抑郁和疲劳如何作为一种反抗手段…过了半个世纪,还是觉得这本书有种预言书被一一实现的感觉。嗯,专业性太强了,我读不出来别的更多内容了……
  •     20161227-20161227-20170107三星半,应当讲,消费不过是(基于生产力的维持和推进)的组织系统的一个需求和现象;作者现象分析不错,但我不认同其消费社会个体不可逃逸的结论;另外注释排版不喜,翻译不佳;
  •     这翻译的是坨屎
  •     特别难受地忍着撕书的冲动读了,仍旧没读完,不是作者的错,翻译宛若谷歌。
  •     更像是对马克思的商品分析所做的一次符号学扩展,熟悉马克思理论的人,这本书读起来就没那么新鲜了
  •     翻译太烂
  •     翻译实在太差,简直难忍受
  •     拿来抑制剁手冲动,没成想处处中枪
  •     最喜欢的书,发自心里的深受安慰。 说翻译不好的,不过是因为里面过多的语言哲学思考没看懂罢了。
  •     另一个版本的娱乐至死。。。
  •     鲜明的观点 但不是那么好懂
  •     关于后现代理论的一本经典书
  •     行文太后现代。虽然结论早已熟悉,不过其中的一些论述还是很有意思的。
  •     论文味太重了,读来难以下咽。广告在培养消费社会,试图激起我们消费欲望 ,它总是许诺人们一种幸福,幸福就这样被可视化了,其实就心理物化的开始,也是人们焦虑的开始。它总是在传递着性信号,广告中给人一种被拥有感觉。
  •     其实并没有完全读懂。
  •     好棒,待我买了新版重读再做笔记;_;
  •     看不懂 一头雾水 姿势水平亟待提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